豆虫怎么变成蛹的:质检总局要求严查严办上海违规加工生产馒头企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6:00
                      近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违规加工生产馒头产品,并在上海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的情况。对此,援引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表示,质检总局已明确要求上海市质监局严查严办,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根据上述央视的报道,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将一些临近或过了保质期的馒头回炉加工,并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在馒头生产过程中使用山梨酸钾、甜蜜素以及柠檬黄等食品添加剂。
         上海:问题馒头已全部下架
上海政府网4月13日发布消息称,上海市长韩正批示要求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此案,每个环节都必须查实,依法严惩,严肃问责,及时向社会公布。
         经调查,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于松江天马开发区,租用宝山区南大路380号某厂房,共有8名员工,从事糕点生产。该企业在馒头生产过程中存在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将过期馒头产品重新用于原料再生产和违法添加色素等行为。4月12日,上海市质量技监部门责令企业停产,对可疑原料和产品进行了封存扣押,对账册进行了登记保存,责令企业召回问题产品。公安部门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刑事传唤。
         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初步查明问题馒头销售给了上海市华联、联华、迪亚天天、乐天玛特、惠侬、乐家购物中心松江店、雨润发购物中心、吉买盛、物美、如海等10家超市,并及时通知工商部门;同时对可疑产品进行抽样送检,在上海全市同类企业开展了全面排查。
         上海市工商部门4月11日晚已经责令相关流通企业对问题产品下架封存,截至4月12日下午,问题馒头已全部下架。另据《解放日报》报道,下架封存的馒头达1.6万只。 
        “馒头的检测项目中并没有‘色素’这一项”
           新华网报道称,原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所长、食品安全专家方有宗说,尽管法律明文禁止,但由于着色效果好、成本低,一些不法企业在食品生产中违法使用人工色素,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人工色素本质上说是一种染料,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国内外对食品中的色素添加都严格管理,馒头之类的糕点中根本不允许使用人工色素。”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忻元庆坦言,监管部门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督和抽查,都要依据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  准进行,而馒头的检测项目中并没有“色素”这一项。因为根据现行的标准,人工色素不应该出现在馒头中。
         而针对过期产品,一位工商执法人员也坦言,比较规范的企业会有销毁程序,并且记录台账,但不少超市还是把过期或者即将过期的食品退还给生产企业,至于这些食品是否销毁处理,就只能看企业的自觉性了。
         国家工商总局2007年出台的《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早已明文规定,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超市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
               据新华社电 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染色馒头涉及10家超市

  连日来,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剑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

  经审查,这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12日公布了对“染色”馒头供货流向的初步调查结果,共涉及华联、联华、迪亚天天、物美等10家超市。

  上海一家超市称,如果供应商刻意造假,可以说“防不胜防”。国内超市多年来热衷于价格竞争,也导致超市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偏重价格而忽视品质。

  专家呼吁立体监管

  一位工商执法人员坦言,比较规范的企业会有销毁程序,并且记录台账,但不少超市还是把过期或者即将过期的食品退还给生产企业,至于这些食品是否销毁处理,就只能看企业的自觉性了。

  专家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企业责任,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来彻底解决,要有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去管理,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监管监督系统,才能真正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上海超市馒头乏人问津

  又讯,据新民晚报报道,“染色”馒头殃及上海馒头销售,多家超市货架上馒头稀少,且乏人问津。

  被曝光的上海盛禄食品厂在2010年第2季度的沪市质检抽查中就有过不良记录,其生产的嘉兴肉粽因净含量不合格而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