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咏麟演唱会 mp4:孝道,让父母和子女一起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0:31

孝道,让父母和子女一起成长

 

唐略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论语·里仁》)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是孔子那些编次《论语》的弟子粗心么?不是的,因为这句话太重要了,而孔子当年也必然是挂在嘴边,所以《论语》中重复出现,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个人,能在其父亲去世后的三年内,不改变父亲在世时的家风,就是孝了。因为,父亲在世时,家庭是由父亲执掌,父亲的修养和德行决定了这一家的家风;现在父亲去世了,家庭由儿子来执掌了,此时,儿子能来个大变革,把父亲传下来的旧家风完全改革掉么?比如,父亲治家的时候,家里很勤俭节约,儿子现在铺张浪费一点;父亲治家的时候,家里婚丧嫁娶的风俗是那样的,儿子现在一律从简;父亲在世时为人处世是这种风格,儿子现在为人处世的风格跟父亲大不相同;父亲在世时家里客厅、卧室的格局是这样的,父亲一死,儿子就给家里上上下下做一个装修,淘汰过去的家具,一改过去的格局……

 

一般人都是不会这样的。家里的风气、习惯,家人的处世风格、家里的格局、摆设,都是父亲一辈子苦心经营起来的,现在父亲走了,但只要旧的家风仍在,父亲的精神就没有死;只要别人能从子女身上看到父亲的影子,父亲的生命就在延续。做儿女的,哪里忍心另起炉灶,把父亲一生的经营毁于一旦呢?实在不忍心!这种不忍之心,就是孝!

 

孝,在过去有写作“肖”。肖,就是相似的意思。儿女跟父母相似,这就叫肖,也就是孝了。哪里相似呢?首先是相貌相似,这是先天的遗传。但更重要的,是修养、德行上的相似。也就是说,父母的美德,做儿女的必须继承下来,这才叫孝!

 

有人也许要说了,我为什么必须跟我的父母一样呢?干吗要墨守成规呢?我就不能来点创新?

 

其实,模仿是人的本能,你不想模仿,其实也还是在模仿。一个人,从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有意无意模仿父母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既然有这种本能,就不要逃避,而要有意识地好好利用它。

 

子女本能地模仿父母,父母该怎么办呢?应该好好表现,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教子女,这就是常说的“言传身教”。子女幼小的时候,会本能地模仿父母;长大了,又会追求一个“肖”字,有意识地模仿父母;甚至等父母死了,还会保持父母的旧家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我们想想,这对父母要求多高!父母如果不好好修身,能行吗?只要略微明白事理的父母,都会注意修养,给孩子好好做表率的。子女模仿着父母,修身也有了榜样。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使然,父母哪怕是个坏蛋,都希望子女好。孝道,让子女学习父母,也是为了让父母在亲子之情的感召下能够有所约束,有所提高。让他意识到:孩子在看着我、学着我呢,我要做出一个父母的样子来。这样一来,其人生境界就提高了。

 

真正幸福的家庭,父母和子女一起成长。

 

有的文化,先是放纵人的本能,等到发现本能闯祸了,又转而扼杀本能。儒家的智慧,善于利用人的本能,因势利导地使人修身。

 

(来源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8deb80100o4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