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剑锋紫砂壶:《荷塘月色》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读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11:49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知法、品味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进入高中,你的最大理想是什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考上理想的大学。那中国的大学,你最向往的是哪一所呢?同学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了。是啊,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不仅以学术著称于世,也以其秀美风景为世人称道。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而近春园则又是其中美景之最。能进入这样的学府深造,那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事。
  
  八十二年前,在清华园,在近春园,一位不足30岁(29岁)的教授的感受却大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总觉得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那他究竟“烦”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因为“烦”而写的一篇文章——《荷塘月色》。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4年出版诗与散文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3、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二)信息筛选
  
  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
  
  1、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何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明确: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三)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明确:
  
  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四)能力提升
  
  学生自己阅读第五段,合作讨论作者在这里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也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五)分析鉴赏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入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字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3、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三、课堂小结
  
  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作业设计
  
  背诵第四、五、六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学生背诵4-6段,教师强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你知道这是什么修辞吗?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理解“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明确:通感:就是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的交流、沟通、转移。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B.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C.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再如:“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能力提升   1、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哪些?
  明确: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八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十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为一篇散文,作者是怎样选选材的?
  (1)明线——作者行踪:
  “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河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来到河塘——“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一般来说,写景散文层次安排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是移步换景,景景相连;二是定点观察,变换角度。本文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重点落在月下河塘的描写,变换角度,层次分明;而整个游览过程一线贯穿,脉络清晰。
  (2)暗线——思想感情:
  自由朗读,概括初读感受。  ①淡淡的喜悦。作者极力表现荷塘月色的静穆美,朦胧美,和谐美。构成静穆、朦胧、和谐之美的是弥望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袅娜的花朵,缕缕的清香,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水流,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影,柔和的月光以及光与影和谐的旋律……竭力表现这一切让他的心在沐浴在淡淡的喜悦中,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片刻的超脱。作者把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结合起来,突出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喜悦”。   ②淡淡的哀愁。设疑:在朱自清先生的引领下,我们神游清华园,和他一起“受用了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体会到了沉浸其间的自由及身心的愉悦。可就在这4—6节中,好像也有不协调的音符,你发现了吗?
  明确:第6节的结尾处:“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脸”,“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种“淡淡的哀愁”在文章的其他部分还有吗?阅读章开头结尾,试找出来,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笔惊人,丝毫不加掩饰,以“颇”强调“不宁静”的程度,篇首突现,可见苦闷烦乱之至,无法排遣,不得已而夜深人静游荷塘。一句话如一幅画的底色,如一支乐曲的主旋律,在全文闪烁,在全曲回荡。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有些关键的词语:幽僻、寂寞、蓊蓊郁郁、阴森森等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内心的抑郁,渲染夜晚的阴森可怖。“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从《采莲赋》中多情地域,多情时节的热闹自由,青春快乐中返回灰色的现实,“可惜”一词,无奈之情溢于言表。“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忆往怀旧,竭力超脱于现实重压,但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不满现实生活,向往美好自由的“另一个世界”,对家乡江南的惦记思念;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文,渗透在语句之中。   总结: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表现在散文所选材料自由灵活,时间和空间上没有什么约束,看上去有些“形散”;但是,散文又十分讲究“神聚”,通常用一条感情的线索把材料串连起来,就像把一颗颗珍珠用线串成项链一样。本文除了感情线索外,还有一条明显的材料线索,即作者的游踪;使得所写材料井井有条,文章浑然一体。   (三)分析鉴赏   1、第六段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情而不得,当然伤感。   2、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3、第十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课堂小结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特别工细。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四、作业设计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
  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表至“学习论坛”)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宁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http://jingbo19801980.blog.163.com/blog/static/1053950482009013454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