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儒家與道家有什麼不同【撰文/傅佩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9:07:27
儒家與道家有什麼不同? 讀者文摘 2011/04/14 孔子與孟子口中的「天」,到了老子與莊子筆下就轉換為「道」了。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禮儀方面的知識,得到不少啟發,在告辭時還希望老子多加指點。

【撰文/傅佩榮】

一,柔弱勝剛強嗎?

依司馬遷所說,老子是楚國人,在周朝擔任國家檔案館的館長。老子退休之後,西出函谷關準備隱居去了。守關的人攔住他,請他留下智慧財產。他因而寫了《道德經》,成為道家的創始人。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禮儀方面的知識,得到不少啟發,在告辭時還希望老子多加指點。老子不說話,指着自己張開的口;孔子一看,老子口中只有舌頭,牙齒全掉光了。舌頭柔軟、牙齒堅硬,最後倖存的是舌頭。這叫作柔弱勝剛強。

我為學生講述這個故事時,有人質疑:「我現在用牙齒一咬,舌頭就痛,這不是剛強者得勝嗎?」我說:「老子考慮的是最後結果,就像馬拉松賽 跑,最後誰贏了才算數。」又有人質疑:「人死之後只剩骨頭,柔軟的身體都腐化了,剛強者不是又贏了嗎?」我說:「老子考慮的是活着的人。人活着時肌肉柔 軟,死時肌肉僵硬,所以柔弱才是生存之道。」學生聽了我的回答,臉上表情有些迷惑。

由此可見,老子的話就算有道理,解釋起來也大費周章。那麼,如何分辨儒家與道家的不同呢?

二,楚王失弓的寓言

楚恭王喜歡打獵,他擁有一把天下著名的寶弓。有一次,他打完獵準備回宮,就將寶弓交由部下保管。一行人在路上走到一半,寶弓不知傳到誰的手 上不見了。於是大家分頭去找,最後還是找不到。楚恭王度量寬大,就說:「別找了!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弓既然在楚國境內遺失,將來撿到的想必是楚國人, 那麼又何必計較呢?

孔子聽說這件事,就說:「何必曰楚?應該說:王失弓,人得之。」這裏的「人」是泛指天下人。只要被人撿到,何必計較他是否楚國人呢?由此可見,儒家是主張人文主義的,要普遍肯定每一個人的價值,不因國籍與種族而有任何差別待遇。

接着,老子聽說了前面兩段話,就說:「何必曰人?應該說:失弓,得之。」弓不見了,弓又被找到了。至於弓是否被人找到,又何必在意呢?難道猴子不能撿去玩嗎?螞蟻不能搬回去嗎?不然,就讓弓留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不是無得無失嗎?

由此可知,老子的道家是要超越人類中心的思考模式,不願再用人的價值觀來衡量萬物。讓萬物回歸其自身價值,因為在「道」裏面,萬物沒有貴賤之分。

三,天與道之間

研究學術,也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問題。我在美國念書期間,讀到一位外國學者對古代中國哲學所做的評論,大意是說:「道家最革命,墨家最保守,儒家最中庸。」這裏的第一句話讓我深受震撼。

道家與「革命」怎麼會連結在一起?理由是:中國古代都相信「天」,肯定萬物皆由天所造,人類的生活規範,甚至帝國興亡也由天來決定。譬如,人間的帝王稱為「天子」,即為明證。現在,老子提出了「道」,用它來取代「天」所扮演的許多角色,那不是天翻地覆的「革命」嗎?

的確,在老子筆下,萬物由道所生,即使是天地,也都由道而來。人間所應遵循的則是合乎道的生活法則,而不再是像天子與天命之類的傳統觀念。

至於儒家,則仍然採取溫和態度以「承先啟後」,走的是中庸路線。孔子與孟子口中的「天」,到了老子與莊子筆下就轉換為「道」了。當然,道家 也談「天」,但通常是「天地」並稱,以代表萬物得以生存發展的領域,因此,「天地萬物」一詞現在成為「自然界」的代用語了。也因此,要想明白老子的 「道」,首先就須認清:道不等於天地萬物。不懂這句話,就不可能了解道家思想。

四,儒家道家各有重點

依西方學者所說,哲學家有兩大類型:心軟的與心硬的。心軟的看到人們苦於善惡沒有報應而心生不忍,於是肯定有一個賞善罰惡的主宰存在,或者強調行善避惡是出於人性根本的要求。儒家屬於這種類型。

對照來看,道家是心硬的,他們認為:與其安慰人心,不如揭示真相。天地萬物都在變化之中,唯一永恆不改的是道。道是這一切的來源與歸宿。不 僅善惡是相對的,所有人間的價值都是相對的,也因而對人構成了束縛與障礙。老子筆下最常出現的人物是「聖人」。聖人是「悟道的統治者」。由於悟道,所以化 解了相對價值觀;由於統治者身分,所以示範了無為而治的理想。這樣的聖人,與儒家所推崇的聖人相比,差別實在太大了。

※延伸閱讀:
孟子談修養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