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化工招聘:美丽富饶的灵宝市-----我可爱的家乡【摘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08:28
龙行天下
                                                        
灵宝 简介
面积3011平方千米 人口72.77万 邮编:472500 代码:411282 区号:0398 拼音:Lingbao Shi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分别与陕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陕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东经110°21′-111°11′、北纬34°44′-34°71′。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69千米。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辖10镇7乡,440个村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22万人(2008年)。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灵宝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境内有老子著《道德经》的函谷关、华夏子孙寻根祭祖圣地——荆山黄帝铸鼎原,西坡国家史前遗址公园以及国家级森林公园亚武山、黄河奇观鼎湖湾。灵宝市物产丰饶,资源雄厚,黄金产量连续16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灵宝的苹果和大枣闻名中外。
灵宝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陇海铁路、310国道、209国道、郑西客运专线及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先进齐全,水、电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
灵宝有三大宝,苹果、黄金、大枣,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灵宝市的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它物产有贵妃杏,大枣,草莓,厥山葱,灵宝线椒,阌莲等。
灵宝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达38种之多,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储量丰富。黄金年产20余万两,连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达4892.1万吨,硫含量在37%以上,灵宝被誉为“黄金之城”、“硫铁王国”、“中国金城”。
在文化风貌上,继承了豫陕晋的传统文化的优点,有豫剧,蒲剧(乱弹),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扬高戏、锣鼓书,木偶戏、快板书等,以及特色工艺:剪纸、编织,刺绣、纸扎,花馍、香袋、印花布,窗花、花灯等。
灵宝的由来
传远古时代,这里曾被唤作“桃林”。那时候有个巨人名叫夸父,平时他双耳总是挂着两条长蛇,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桃木拐杖。一天,他忽然异想天开,要与太阳赛跑。从日出开始,他翻山越岭,跨河涉泽,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夸父一见太阳落山,便奋力猛追,但还没到太阳身边,就被炽热的火光烤得口干舌燥,痛苦难忍。只好回转身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虽然河水都被喝干了,但还是不能解渴,最后渴死在秦岭脚下,他的桃木拐杖也变成了蜿蜒几十公里的大桃林。
每当春天桃花盛开,这里蝶飞蜂舞,景色宜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桃林”。
相传开元末年(公元741年),一日早朝时,唐玄宗刚刚坐定,陈王府的参军田同秀上前启奏:“启禀陛下,微臣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桃林县(今灵宝市)函谷关丹凤门上紫气萦绕,玄元皇帝(老子)飘然其中,臣正要上前叩拜,只听他老人家说:‘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说完就不见了,臣不解其意,奏请陛下圣裁。”玄宗听后大喜,立即派人到函谷关寻找灵符。果然不错,在函谷关原关令尹喜故宅西边挖出了一道“灵符”——一个桃木制成的木片,上面用朱砂写着“十十十木”四个字,众人皆不解其意,只好将“灵符”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呈送玄宗御览。玄宗拿着“灵符”,左看右看,怎么都看不明白,众臣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后来还是擅长趋炎附势的田同秀试探着说:“微臣的看法不知对否,不敢妄言。”“爱卿发现‘灵符’有功,但讲无妨。”“臣看这几个字合起来好象是古书中的‘桑’字。三个十字,外加一个木字,将木拆开则为一个十字,一个八字,合起来是四十八。”这样一说,群臣都有所悟。“四十八,四十八,玄元皇帝保佑吾皇四十八年盛世。”一位大臣竟然高兴的大叫起来。大家也都随声附和,说这是玄元皇帝显灵,送来“灵符”,可喜可贺。唐玄宗自然也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于是就把年号由“开元”改为“天宝”。并将发现“灵符”的桃林县改为灵宝县。
灵宝市辖10个镇、5个乡:城关镇、尹庄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大王镇、阳店镇、函谷关镇、焦村镇、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灵宝的 历史沿革
灵宝市历史悠久,由灵宝、阌乡 两县合并而成。灵宝县自汉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建县,而后几易其名,汉称弘农县,隋为桃林县,唐天宝元年改名灵宝县;阌乡县史称湖县,北魏正光中更名湖城县,属西恒农郡。北周属弘农郡。隋开皇初属陕州。开皇十六年(596)废,后复置。唐乾元三年(760)改为天平县。大历四年(769)复为湖城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入灵宝县,元丰六年(1083)复置。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废入阌乡县;1954年撤销阌乡县并入灵宝县。
1993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灵宝县,设立县级灵宝市。灵宝市辖城关、豫灵、故县、尹庄、阳平、朱阳、焦村、函谷关、大王、阳店、川口、苏村、五亩、寺河、东村、西闫、程村17个乡(镇),433个村民委员会,11个居民委员会,行政区域与设市前的县相同,未调整变更。
2005年,灵宝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东村乡并入寺河乡,撤销程村乡并入阳平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灵宝市辖10个镇、5个乡:城关镇、豫灵镇、故县镇、尹庄镇、阳平镇、朱阳镇、焦村镇、函谷关镇、大王镇、阳店镇;川口乡、苏村乡、五亩乡、寺河乡、西阎乡,共有17个居委会、440个村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2296人。
灵宝的自然资源             
灵宝市国土总面积 3011平方公里(451.7万亩),其中山区面积1481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49.2%;丘岭面积1208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40.1%;平原面积322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10.7%。国土总面积中,耕地面积6.47万公顷(97万亩,农业局提供数字),林地(含果园)面积16.07万公顷(241万亩),滩涂和荒山荒坡面积7.3万公顷(110万亩)。
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和石墨、硫铁、大理石、花岗岩、水晶石等非金属矿藏38种,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石墨等为最。黄金年产20余万两,居全国县(市)级采金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4892.1万吨,硫含量37%以上。
灵宝市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共有大小溪流6300多条,常年有水的天然地表河流1401条,主要有好阳河、弘农涧河、沙河、阳平河、枣香河、十二里河、双桥河等7条黄河一级支流,呈由南向北流向,直接注入黄河,流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建国以来,共建成大、中型水库各1座,小型Ⅰ类水库10座,小型Ⅱ类水库12座,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8460亿立方米。2000年4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历时一年,对灵宝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经估算灵宝地下水总量为1.82亿立方米,过境水为0.3213亿立方米,重复量为0.2807亿立方米,加上地表径流,水资源总量为6.7066亿立方米。
灵宝市处于暖温带南沿,为南北植物成分交汇区,受土壤、气候及崤山、小秦岭高大山体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生物群落,且呈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据调查资料表明,高等植物约有144 科,780属,2100种;木本植物有60科,141属,380种。珍稀树种有秦岭冷杉、领春木、连香树、水曲柳等,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属国家或河南省保护品种,在科学研究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动物资源很丰富,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豹、黑鹤、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5 种,如穿山甲、豺、小灵猫、金猫、林麝、大鲵等;河南省级保护野生动物33种,如刺猬、小麂、大白鹭等。
灵宝的文物旅游
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且位于古代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这里留下了各个朝代大量的古墓葬、古遗址。解放后,相继出土了两万多件珍贵文物,有近百件文物属全国罕见,为稀世珍宝。其中有50万年前的动、植物化石,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陶器,有夏、商、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珍品,著名的有东方剑齿象化石、陶乐俑、铜乐俑和宋代彩塑群等。人类早期活动遗址有五帝、双庙沟、三圣湾、北阳平等多处,其中以北阳平仰韶文化遗址最为出名,面积在100—15000平方米之间,密度之大,面积之广,为全国罕见。止2001年底,灵宝市文物保护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1处、省级7处、三门峡市级3处、灵宝市级260余处。
灵宝四季景色分明,自然风光迷人,是全国旅游热线黄河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景区(点)有西坡国家史前遗址公园、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荆山黄帝铸鼎塬旅游区、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窄口水库(龙湖)风景区、鼎湖湾旅游区、燕子山森林公园和女郎山风景区等。区内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健全,全年接待游客102万余人次。2007年,灵宝阳平西坡遗址被确定为2006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函谷关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俗称,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荆山黄帝陵
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部落这一代繁衍生息历史佐证。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据《史记.封祥书》记载,古时这里荆山一带灾情严重,轩辕黄帝从昆仑山来到荆山查看。为炼仙丹个百姓治病,黄
  
荆山黄帝陵
帝采首山之洞,汲湖中之水,铸鼎于山下。后人到此祭祀拜祖,络绎不绝。现已修复了象征天神、地神和祖宗的三尊大铜鼎.“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后来,人们便在此地建立黄帝衣冠冢,并建庙祭祀。1992年8月,地方政府投资600万元在原址上建设成了陵幕(衣冠冢)、阁楼、大殿、山门、碑 廊、亭台等景点.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



2010-10-14 21:07编辑回复此发言
(转)请大家理性看待灵宝撤市设区一事默认分类 2010-11-03 10:58:21 阅读3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沉默了很久,许多话不得不想对灵宝人民说一说:要理性看待灵宝撤市改区的意义。
1、全国实行市管县的体制,灵宝市即使不被三门峡管辖,也要归其他地市管辖,所以不要骂三门峡人小三。至今我没有从网上看到哪怕是一句:三门峡人骂灵宝人的话。
2、三门峡管辖的六个县市区,渑池已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成为经济强县,在义马,陕县也迎头赶上;投资几十个亿的工业项目,不断地在这几个县投资建设,而没有见到灵宝有一个这样的发展项目。所以,发展不发展主要还在于内因,和三门峡是否攫取资源等没有直接关系的。
3、三门峡原先把新城区规划到渑池和义马,而不是灵宝;是省里主要领导的意见:不能边缘化人口大县灵宝,从而改到灵宝的。所以,想骂人就骂河南省的人,不要骂三门峡人。
4、灵宝市改为灵宝区,而不是“虢州区”“弘农区”,这是真实的,不信你们可以随便问三门峡的主要领导。所以你们要理性看待这空穴来风的源头和意图。
5、把灵宝改为区,是国家为了实施中原崛起战略,批准三门峡成为豫陕晋经济中心的战略规划。可以争取到国家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医院、学校,商业中心等城市建设,还有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灵宝和灵宝人民灵宝只有受益的理论。倘若三门峡搬迁到渑池和义马,仅仅从交通枢纽建设这一方面考虑,灵宝将被边缘化。要知道,渑池和义马正在积极争取修建的黄河大桥,国家还不批呢!
6、我在灵宝下乡,知道灵宝人民渴望致富发展。关于王帅事件,工业园区搬迁到它处,村民历史性地丧失了发展的机遇,王帅的家人已被村民驱逐。我看到灵宝的网民在网上留言:王帅,你回来种地吧,在外面还打什么工啊!
7、一些退休十年左右的“老干部”们,从生理和心理的本能上来说,看问题都很短浅,不愿看的很长远,所以劝你们理性看待灵宝撤市改区的问题。
8、至于省管县的问题,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一个省直管一百多个县,是不可能的事情。争取什么建设项目更是难上加难。一个省级机构行政部门的设立和开支,也远远大于市级行政部门。唯一受质疑的,就是想要省里发的官帽子。这一点,是否也应该理性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