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八卦阵迷宫图:《正始石经》:残碑讲述太学兴衰--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18:56
B02版:洛阳·聚焦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版
□ 《正始石经》:残碑讲述太学兴衰
□ 洛阳网广告
别看它貌不惊人,它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大学、最早的研究生院的教科书,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始石经》:残碑讲述太学兴衰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洛阳博物馆馆藏《正始石经》残碑的拓片。
■文物档案
名称:《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残碑
出土时间:1922年
出土地点:偃师市太学村
文物年代:曹魏正始年间
规格: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
价值:它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的教科书,是中国七部官刻儒家石经中唯一一部用三种字体书写的。洛阳博物馆保存的这块《正始石经》残碑,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残片之一,无论对研究经学还是战国古文字,都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在洛阳博物馆珍宝馆,静静地躺着一块儿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的石碑残片。你别小瞧这块儿残石,它可是国家一级文物,哪怕是它的一张拓片,在收藏市场上都一纸难求。
1700多年前,它曾经巍峨地矗立在魏都洛阳南郊的太学讲堂西侧,自豪地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儒生的仰慕、观摩。它见证了“独尊儒术”这一改变中国文化性格的大事件,也见证了汉魏时期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兴衰。
它就是《正始石经》。
1 洛阳一块残石引起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关注
洛阳博物馆专家张玉芳说,1895年,在洛阳首次出土了一小块儿残石,残石上只有几个字,分别用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写。
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因为在洛阳,这种刻着字的石头块儿太多了,残石上又没有上下文,谁也搞不懂它到底是什么。
直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偃师市佃庄镇朱圪当村一村民在棉花田里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残缺石碑,上面也有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著名金石学者和拓片收藏家郭玉堂的耳朵里,他迅速找到这个村民并见到了这块残碑。
虽然无法马上判断这块残碑到底是什么,但根据经验,他立刻意识到这块残碑是件宝贝。他叮嘱村民保密并妥善保存残碑,好让他有时间进一步研究。
不料,洛阳城内的一个古董商下手更快,抢先用重金购得此残碑。为方便搬运,古董商雇石匠将其从中一剖为二。
闻得残碑被卖的消息,国民党政府马上设法将残碑收回,但此时残碑已被对剖,凿损了20多个字。
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也正在进行。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知名学者、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都加入了研究者的队伍。
对这些大师来说,残碑上的文字并不难理解:这块残碑正面共34行,刻的是《尚书·无逸》、《尚书·君奭(shì)》的内容,背面共32行,刻的是《春秋·僖公》的内容。
《尚书》、《春秋》都是儒家的经籍,碑体上的三种文字均十分工整。学者们很快断定:这是一部石经!
2 被爆炒:拓片一字一银元
石经,是古时由国家出资、调配人员刻制的官本教科书,它将儒家的经典著作刻在石碑上,公之于众,以达到正本清源、避免错讹的目的。
张玉芳说,在我国古代,有文字可考的大规模官刻石经共有七部,依次为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后蜀《广政石经》、北宋《嘉佑石经》、南宋《绍兴石经》和清《乾隆石经》。
那么,1922年发现的这块残碑上,刻的到底是哪一部石经呢?马衡等人开始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寻。
在这七部石经中,清《乾隆石经》因年代较近得以保存,唐《开成石经》在西安碑林也有较为完整的石碑,其余石经几乎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但是,洛阳的这块残碑特征太明显了,它是用三种字体刻制的!根据史料记载,这七部石经中,只有曹魏《正始石经》是用三种字体刻制的,因此,《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这一认定结果让史学界惊喜不已:因为,古籍中关于《正始石经》最后的记载是在宋代,而且还是它的拓片!
在消失了近千年后,《正始石经》又神秘现身了,这一消息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一轮对洛阳《正始石经》残碑的炒作开始了。
《正始石经》残碑就那么两块儿,人们转而追逐残碑的拓片。
据说,残碑在未被凿损之前,有一名拓碑匠私下拓了10余份拓片,这些拓片被称为“未凿本”。“未凿本”起初的售价是一份50块银元,一年后,有人以500块银元买了一份,相当于一块银元一个字了。而当时在上海,1块银元可以买18斤大米。
如今,国内仅存的“未凿本”拓片只有一份,为马衡旧藏,有王国维的题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 研究《正始石经》困难重重
在弄清残碑的“身份”后,人们就希望对它有更多的了解:为何要刻这部石经?为何要用三种字体?它由何人所刻?完整的石碑到底有多大?石经由多少块儿石碑组成?它又是如何被毁的?
学者们发现,研究越深入就越困难,因为《正始石经》的史料和实物都太少了!
史料中对《正始石经》的记载非常少,这是因为东汉《熹平石经》和曹魏《正始石经》,刻制时间仅相隔60余年,又曾同时立在太学前,史料中多将其统称为《汉魏石经》,并不分开表述。
《汉魏石经》命运多舛:北魏时,地方官建寺缺乏石料,便就地取材,用了部分石经的石碑。
东魏建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统治者欲通过水路将两种石经一起从洛阳搬迁到邺城,但运至今孟州市境内时,遭遇塌堤,近半石经掉入黄河,运到邺城时,《汉魏石经》只剩下52块了。
公元579年,北周统治者又将石经从邺城迁回洛阳。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又将部分石经从洛阳运入长安,不久被隋朝某政府部门改制成柱础。到唐朝初年,魏征收集石经时,已“十不存一”了。
张玉芳说,目前,国内所有《正始石经》残碑存留的文字也不过2500余字。
洛阳博物馆馆藏的这块残碑,于1922年发掘于偃师市佃庄镇太学村,出土后即被保存,其“个头”仅次于上文所述的那块。它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碑表刻《尚书》,碑里刻《春秋》,有600字左右,其价值可见一斑。张玉芳说,洛阳博物馆自收藏了这块残碑后,国内其他博物馆希望借调展览、研究的申请就没有中断过。
4 《正始石经》应有28块碑
史书记载,《熹平石经》共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八尺,广四尺”。马衡认为,《正始石经》和《熹平石经》大小应该差不多。《正始石经》用三种字体刻录《尚书》和《春秋》两部经书,总字数应有14万字左右,用这个字数除以每块碑面的字数,结论是:《正始石经》用了28块石碑。
张玉芳说,《熹平石经》刻成后,被放在洛阳太学前,供师生抄录、学习。但是,东汉末年,董卓一把大火烧了洛阳,《熹平石经》也遭到损毁。
曹魏在洛阳立国后,太学再度繁荣起来。曹芳继承皇位后,决心整理《熹平石经》碑石,并刻经石作为补充。于是就有了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开始刻制的《正始石经》。
那么,这部石经为什么要用三种字体刻制呢?王国维曾认为,东汉时,书籍非常少。有的学生从小学的是用古文写的经籍,有的学的是用隶书写的经籍,为了相互印证,曹魏统治者决定把三种字体都刻上,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懂。
也有学者认为,其中可能也有政治因素:三种字体都用上,就显得更全面、更权威,用来显示凌驾前代和曹魏盛世。但是,真相究竟如何?有待更多的石经和资料被发现、研究。
《正始石经》:残碑讲述太学兴衰--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冯玉祥攻占洛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冯玉祥驻军洛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洛阳牡丹,国色!--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洛阳城头拉锯战--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便民电话本--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韩再称朝是“敌人”--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世俗的幸福--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揭秘国宴--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世界各国国宴大观--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开水白菜--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钱币市场行情--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缘何春来早--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将“隐形”进行到底--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让雪花飞--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再见“外星人”!--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袁大头银币价跌一成 --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抢购黄金--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地球值多少钱?--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黄河之水入城来--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邮票大涨别盲目投资--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玉兰·蜡梅--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国宝归来--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孤独的戏曲--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