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到东白山怎么坐车:女大学生恳求城管局长包养谁娱乐了谁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8:38:50
女大学生恳求城管局长包养谁娱乐了谁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熙缘斋物语的博客

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是真是假难以定论,不过内容确是充满了娱乐精神。凤凰网的题目是《女大学生求包养!城管局长优先!》,如今包养一词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关于女人求包养的新闻可谓多如过江之鲫,女学生求包养之事也是屡见不鲜。但这样的新闻多了,娱乐性也就多了,总有女学生发贴求包养,但现实中你身边你可亲眼见到这样的事情?被包养的人,又有几个常常将此事挂在嘴边上的?所以,真假不必太认真,有人制造娱乐,有人跟着娱乐,高兴就好,您说是不?其原文大意如下:

这位女大学生出身于一个偏远小山村,现是某高校大四学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很高。三月初在学校团委的介绍下,终于接到某户外广告公司工作通知。可好景不长,在工作近三个星期之后公司传来噩耗,我们的户外广告牌要被城管拆除,公司也因此会关闭,此女又将面临失业。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抱着一颗无助的心发帖求好心人包养,只要愿意出钱给我弟弟读书就行......亲爱的城管局局长,你要是能包养本人,本人就能亲自问问您为什么要拆除我们的广告牌了……。求包养,城管局长优先!!QQ*********。


这则文字看上去又是当事人与城管之间的矛盾,当事人的叙述也很可怜,值得大家同情。问题在于这是不是一条真实的消息。字里行间读来更像是一条创作出来的娱乐消息,请注意这条消息是2011年4月1日发出来,那天可是愚人节哟。在愚人节里发一条这样的消息,其意本就真假莫测。拿女大学生说事儿,这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和写手们经常乐此不疲的事情。其现象归结起来不外乎如下几条:一是把女大学生沾上浓郁的性色彩;二是说女大学生生活腐化,不求进取;三是以此为题,吸引眼球。本文这个求包养的事儿,不算第二个,也是第三个。似乎全中国所有的男人都把“枪口”对准了象牙塔,每个稍微有点钱的男人就想打这帮妞儿们的主意。


这样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女大学生够开放、女大学生够蠢、女大学生够懒,这些姑娘们身体年轻,活力四射,却头脑简单。后者很重要,前者为男人提供了冲动,后者则为男人提供了可能,于是一些人就控制不住自己的邪念,开始想入非非了,而媒体和所谓写手恰恰把握了这一点。另外,另一群人心中,女大学生原本是高不可攀,或者说纯洁如雪白羔羊一样的,在象牙塔里承载着知识的知性美女,那是一个完美的概念。这样美丽和知性的女大学生,被当作下流玩味的谈资,这是这部分人无法接受的。而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真的有某些女大学生,用自己用青春换来了最可“宝贵”的金钱、物质与性的享受,这种行为冲击了这群以道德卫士自居的人,于是他们也不免不忿起来,他们要为“道德”卫道。舆论就不可避免的交锋了,一方是为赚人球不断的使用女大学生说事儿,另一方为了卫道则批驳女大学生的“事儿”,更有一批闲人乐得以女大学生之“事儿”为乐。于是乎,由独乐乐,而众乐乐矣!


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社会上的某种心理“妖魔化”化了,动辄就把大学校园的个别现象扩大化,把个别大学生的堕落典型化、普遍化。这其中虽然不排除有人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心,希望通过触目惊心的描述来警醒大学生。但更不能排除有人这样做是出于炒作的无聊心理,比如本案看起来就更象是无聊炒作。还有一个原因是媒体也要生存,记者也要生存,写手们也要生存,为了生存,一切也就无所不用其极了。有人曾说,“稿子里事实是要有的,但在感觉上可以无限地夸大它,强化它。炒作,疯狂地追求卖点,我也不喜欢,真的不喜欢。”没办法呀,不喜欢也要写,因为要生存嘛。所以,对待这样的新闻或消息一定要有鉴别力,不要人云说云。


比如:前些日子出现直升机校园接女生一事儿,媒体、写手及卫道士们开始大加挞罚,不是说包养就是说二奶,后来被证实是这不过是父亲接女儿罢了;再如,金庸先生被死亡一事儿,也曾经传得沸沸扬扬,后来也证实是子虚乌有;香港Y姓男艺人染艾滋病一事儿,更是成了各大娱乐的头条,结果到现在也没个所以然;日本一线当红女优波多野结衣被“海啸死”也是一个不折不扣娱乐事件,至今也没有得到官方任何说明......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了,但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不论是女大学生娱乐了城管局长,还是城管局长娱乐了女大学生,这种娱乐都会继续下去,你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