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六年级上册课本:从“三万”活动看“四气”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2:18
湖北日报讯 黄楚平    

    一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正在全省如火如荼展开,这个活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结合咸宁“三万”活动的工作实际和个人体会,我认为活动已经产生了“接地气、解怨气、鼓士气、增底气”的“四气”效应。

    接地气,就是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所谓“接地气”,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走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了解实情、汲取智慧、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在走访中,我了解到农村基层的干部群众对只会“架天线”、不愿“接地气”的机关干部很不满意。这样的干部长期呆在城里,住在高楼大厦中,眼睛只盯着上面,不看着下面;只琢磨领导想什么,不关心群众盼什么;只喜欢呆在办公室里发指示,不愿意深入农村摸实情。还有一些干部,表面上看也到了基层,实际上是蜻蜓点水、脚不沾泥、走马观花而已,并没有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并未接触到农村普通百姓。这种状况,绝非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设想,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倘若不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接地气”,不把自己当作种子扎根泥土,怎么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如何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在全省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全覆盖:市直机关干部全部都要参加“三万”活动,让所有的机关干部都去农村“接地气”。

    解怨气,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城乡差别并未完全消除,二元结构导致的鸿沟依然存在,尤其是旧体制造成的现实壁垒,阻碍了城乡协调发展。现在很多地方,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受到的保障还不充分。对此,农民有迫切改变的愿望与要求,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无所作为。作为党员干部,理应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怨,我有所改。因此,在开展“三万”活动的时候,我们就是要带着真情实意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一样关心农村空巢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孙子一样关心留守儿童;要像对待自己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农民工;要像对待自家亲人一样关心库区移民。深入基层,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消怨气,要像李鸿忠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带着信访的问题,带着已经发生的问题,带着可能冒出的问题,带着外部刚刚出现的问题,带着近阶段思考的问题,带着事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一个普通农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干部来讲往往就是一个小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帮助了他们,就能消除他们心中的怨气,就能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只有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才能切实消除影响和谐稳定的各种隐患与疏漏,为“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鼓士气,就是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

    湖北省“十一五”是农业农村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干群关系最融洽的历史时期之一。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把“三农”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农村的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甘于寂寞、乐于坚守的精神: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要按照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确立的总体要求,结合咸宁实际,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抓好统筹城乡试点工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三万”活动,力争在关键环节、重点工作上取得突破。要让大家坚信,“十二五”期间,随着党中央、省委不断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强农惠农政策会越来越多,农业农村的形势会越来越好。

    增底气,就是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的本领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到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我们咸宁也是农业大市,如何加强与改善农村工作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提高驾驭能力的必修课,更是现实工作中无法回避的必考题。而这种能力与素质必须要到农村一线去培养与锻炼。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因此,在“三万”活动中,我们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使“三万”活动成为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让干部到复杂、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品质、提升思想认识,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做群众工作、农村工作的底气与才干。
    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就像阳光和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重要。深入扎实开展“三万”活动,我们才能多与群众接触,增强感情中转变作风;才能与基层拉近距离,减少主观臆断与教条主义;才能真正掌握实情,从实际出发,避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才能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基本情况和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为“三农”发展号准脉、开好方;才能形成加强与改进“三农”问题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气场,为我们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作者系咸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