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影迷情 为什么看不了:农 历 年 节 趣 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04:36
生活
一、春 节(年、大年)
      春节,亦称过年、过大年。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一进腊月,就有了过年的气氛。老人开始对孩子们传授儿歌:“大姐大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吃过了“腊八粥”,人们就忙忙碌碌地开始置办年货:杀年猪、磨豆腐、蒸年糕……。女人们对住宅进行彻底大清扫。大人叮嘱孩子不说不吉利的话,淘气的孩子“挨打受骂”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举行祭灶(辞灶)仪式,将年糕、糖粘瓜、芝麻糖等食品摆在灶王爷案前,祈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随后,将灶王爷画像揭下焚烧“升天”,并于七天后“回宫降吉祥”。
    腊月二十八、九,户户开始张贴门神、灶王画、对联、挂钱(挂旗儿)、福字等,并去山神庙、土地庙、胡仙庙等处张贴对联,在自家院内搭设“天地棚”,称为“封门”。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农历除夕),过年气氛进入高潮。上午,大部分人家都将细心珍藏的本家族的宗谱展挂在堂屋正面墙上,并摆上祭菜香烛等贡品,对先人表示敬意。傍晚,大人带着孩子打着灯笼到祖坟地或村口烧香、烧纸、叩头、放鞭炮,意在迎接已故亲人和各路神仙到家里过年,谓之“接神”。回家时,随手将一木杆横放在街门口,称之放“拦马棍(杆)”。
    除夕之夜是一个万众不眠之夜。除了不耐寂寞的孩童玩一些放鞭炮、捉迷藏等小游戏外,通常是举家围坐在热炕头上,道古论今、温故知新,共同体味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意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除夕之夜大都以包饺子、吃年夜饭和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主要内容。子夜时分,鞭炮声骤然响起,一个承前启后,除旧迎新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庭院里用杏木、枣木弄起了盆火(取兴旺、早发、红火之谐音),摆上贡桌,点燃蜡烛,烧香烧纸,名曰“发子”。按照“拜佛不分先后”的规矩,先祭天地,再祭山神庙、胡仙庙、龙王爷(水井)等。为财神、喜神、贵神“发子”时,一定要按灶君画上标明的方位祭拜,千万不可弄错了方向,祭拜了丧门神“太岁”。“发子”按“先神仙,后祖宗”的顺序进行,接着要给老祖宗“发子”,在向家族三代宗亲烧香叩拜之后,家人互致问候,一般下辈份和平辈份年少者还要给长辈和年长者叩拜。家族内一般要在当夜互相叩头问好,互拜新年。正月初一早晨,大人孩子吃完新年头一顿饺子后,从内到外换上新衣服,穿上新鞋袜,走街串巷,到街坊邻居家叩头、问好、拜大年。整个活动充满团结、和谐、热烈、喜庆的气氛。正是:“爆竹连夜应曙色,无日欢庆岁华新”。
    正月初三,当日落西山时,家家户户开始吃“送神”饺子,之后点燃蜡烛、烧香烧纸送走列祖列宗和各路神仙,“送神”之后,为期三天的大年方告结束,翌日,请下家谱。接着,开始了至元宵节前的大规模的拜亲访友活动,这个活动可持续到正月底。过年期间忌泼污水、动针线、争执吵架、说不吉利话和大扫除等。各种习俗也因时而宜,因地而异,时简时繁,沿袭至今。
二、元宵节(灯节)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
    相传,元宵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一心保汉的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扫除诸吕,在公元前179年,拥刘恒为主,即汉文帝。文帝博采众吕建议,广施仁政,救灾济贫,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兴盛起来。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都要悬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正月为元月,宵同夜,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自唐以来,有闹花灯的盛举,故又称元宵节为“灯节”。另有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解放前后,陆续出现逛庙会、迎花灯、猜灯迷、祭祖宗、拜妈祖(当地称拜海神娘娘)、放海灯、赏焰火以及举行影视戏剧晚会等活动。
高氏家族,每年的正月十三,就开始悬挂红灯,请上宗谱,摆放供品、烧香烧纸、祭祀先人活动。正月十四,家家用大豆面调成面膏做成十二月灯(灯座为圆柱形,上为碗状,碗边捏上一到十二个角,分别代表一到十二月),插上灯棍草和棉花捻成的灯芯,用羊油(后改为蜡油)灌在灯碗里,有的还将家人的属象做成面灯。正月十五,天一落黑,家家户户爆竹声声,屋内屋外灯火通明,人们还纷纷赶到本家祖坟地,在墓前点亮面灯和蜡烛,称“送灯”,(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不用蜡烛,认为点蜡烛,后人会出“光棍儿”)。人们还习惯用十二月灯灯油燃尽时,灯芯结成的油烟花形状,来预测当年各种粮豆作物的收成。
元宵节,本家族一般喜食水饺,吃元宵(汤圆)尚不普遍。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当地称为龙抬头,据传说这一天,昏睡一冬的龙蛇开始苏醒、活动,其他大小动物、昆虫也随之开始复苏蛰动。为纪念这一时刻,二月初一,家家户户忙着摊煎饼、包饺子。初二这天一大早,人们要带着煎饼、饺子等食物到山神庙祭祀山神,农民在自家场院、庭院内用草木灰打灰囤(即在地面画上粮囤和囤梯形状,囤中撒上五谷杂粮)借以祈求五谷丰登、粮食满囤),有的还在菜园等处烧纸烧香,祈求消灾祛病。老人还用点燃的香在孩子们耳边、嘴边熏蒸,说能防治牙病、耳疾。二月初二这天理发,谓之“剃龙头”,理发馆生意特好。
    四、寒食和清明
    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这一天人们一般不食热食,大都吃些现成饭。这一习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骊姬迫害,带了一批人马逃往国外19年。回国后,封赏曾经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惟独把与他共同患难的忠臣介之推忘记了,但介之推却不计较功名利禄,默默地带着老母隐居绵山之中。不久,有人向重耳提起了介之推,重耳深感内疚,便亲临绵山请其下山 。但寻找数日,也没见到介子推母子的踪影,于是他便命人放火烧山,以迫使介之推母子出山。此计并未奏效,三日后,山火熄灭,人们发现介之推与母相抱死于枯柳树下。重耳悲痛万分,遂命将介之推母子葬于绵山,并将绵山改名为介山。火烧绵山那天正是农历清明。人们为悼念介之推,忌火冷食多日。后天又把清明前一天定为寒食节,以不生火做饭来怀念介之推。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自春秋时代齐桓公由山戌传入秋千后,世人于此日打秋千为戏。旧时,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多于清明佳节到郊外游览,饮酒赋诗,谓之“踏青”。此后,清明寒食沿袭成风。男女老少都在清明祭扫已故亲人坟墓,社会各界集体组织祭扫烈士陵园,以表缅怀之情。党政军民开展植树造林、学校师生进行春游等户外活动。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主要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为挽救国家危机,多次向楚王上书己见,楚王非但不听,还将他撤职,赶出京城。他在流放途中,写下不少诗篇,如著名的《离骚》等。后来,秦国攻破楚国京城。屈原万念俱灰,五月初五,他忿然跳进湖南境内的汨罗江自尽。当地人民闻讯后,纷纷划船抢救,为避免屈原葬入鱼腹,便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这一传说历经数千年,仍然常盛不衰,至今已成为民间重要习俗。
    高氏家族每逢端午节,都要磨黄米,包粽子,煮鸡蛋鸭蛋。女人还赶制一些布猴挂在门楣上守门看家。用红布、艾蒿、桃枝、大蒜等绑扎在一起,插在门楣上,孩子们的手腕和脚腕上绑上五色线,身上佩戴香荷包和用麻扎制的彩色小炊帚、小笤帚,以避灾邪。
     六、七月十五(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节至,家家蒸饽饽(呈半球状的馒头)去本家族墓地上供、烧香烧纸,为故人“送衣送钱”。起由不详。
    七、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每年秋天的正中,故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
    八月十五日是望日,月亮正圆;而当时天高气爽,空气清新;此时正值秋分,昼夜时间相等,月亮在正东,太阳直射,受光最多。上述三个条件使得此夜的月亮在一年中最明亮、最皎洁。这天人们主要是买月饼、水果,到田间摘取少许青豆夹,摆上清水,并烧香烧纸供奉明月。祈求人丁平顺、合家团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八、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都赶在九上,故名重九。根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九是阳数,故名重阳,又名九重阳。
    重阳是民间传统节日,相传起源于东汉。据《续齐谐记》记载,当时有个名士恒景,九月九日那天,举家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传这样可消灾避邪。日后渐成习俗。
    “九月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重阳登高,古今不少诗人词客借此赋诗作词。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第二句后被广泛引用,演变成了成语。
     近年来,尊老敬贤之风日见兴盛。九月九日重阳节又被定为老人节。借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贤之精神和传统。 
音画总汇作家全集艳史汇集博客综合在线书架博客教程
动态音画部分日志儒家思想女人丰胸你的最爱黄苓全集
琼瑶全集鲁迅全集查看关于博客的更多信息贾平凹集世间万象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33)| 评论(0)| 引用 (10) |举报
成大事者法则
作者生平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曝光2011-01-24 22:40:56
三百首现代最流行歌曲2011-01-24 22:34:56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清风
情缘杂谈
幸福
cjtvwjk
往事如烟
zhangshe
songshih
潇洒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验证码: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