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天书是什么武功: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24:00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这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到“十二五”时期末,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蒙医院副院长菊红花认为,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待遇,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专家指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李佩文认为,首先应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同时应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初步解决当前基层医疗规范性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据介绍,从2009年起,湖北省便开始了全科医师培养项目,计划在3年时间里,按照每个乡镇卫生院5名基层医师,对省里1000所乡镇卫生院的5000名医师进行培训,以解决当前基层医疗规范性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据介绍,2009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全国有60%左右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307种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后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孟庆跃表示,缓解“看病贵”不仅需要日益完善的医保制度,还需要遏制过高的药价。

  各地在推进医改过程中,也创造了很多经验。其中安徽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起步较早,效果初步显现。现在,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的288个品种、857个品规药物的中标价比国家指导价平均低52.8%。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认为,在降低药价的过程中,药企应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管理,把成本降下来。此外,流通环节也要进行监管。同时,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零差率”,把原来医院的药品加成降下来回报给患者。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说,公立医院改革就是要坚持公益性不能动摇,医院主要提供的是公共服务,首要的是体现公益性目标,不以赢利能力为衡量标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应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医院和企业的法人治理形式和原则相同,但目标和内容不同;二是在落实出资人地位、实行管办分开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业绩考核监控指标,既防止医院经营以趋利为目标,又能良性运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林野认为,应从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授迟宝荣介绍,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所有农村地区,全国参保人数达8.35亿,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报销最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6倍,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以胃切除或者肠梗阻这样的普通手术为例,2005年新农合报销封顶线为5000元,而2010年达到了2万元,5年间翻了两番,再加上大病救助的二次补助,可以达到4万元。未来5年新农合保障水平还将进一步扩大,农民看病报销的封顶线还将继续上升。”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玉峰提出,应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参保长效机制,制定连续参保的优惠政策,并设立一套计算体系,对中断参保的城乡居民,督促其补缴续保费用,逐步使城乡居民由自愿参保转为自觉参保,让新农合按户参保过渡为按个人参保。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副所长杨金生认为,要鼓励商业健康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健康寿险等加入医保体系,这样才能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医学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满足更多样化的医疗保障和其他类别的健康保障需求。

  “人均预期寿命”首次成为我国5年规划纲要预期性指标之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认为,此前我国政府在联合国上承诺了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指标中与健康有关的指标有3个,即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的水平。此次将这个指标纳入发展规划,是政府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诺的体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12320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蓉表示,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反映一个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健康指标显著改善。随着国家的重视、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疾病的知晓率在提高,防控疾病的意识与5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可以预见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还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