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同人小说:21世纪,我们如何做父母之②-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15:25
21世纪,我们如何做父母之②-③ 发布:点津心理咨询  来源:《秦皇岛晚报》  [2010-2-1]  (点击:31)
转自转自《秦皇岛晚报》2010130-31 孩子的问题来自父母? 本报实习记者  时琳     考的怎么样?在班级排第几?上哪个辅导班?期末考试一结束,一系列有关孩子学习的问题已成为家长们谈论的焦点。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绩,让孩子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成为许多家长生活的主旋律。在家长们看来,如何让孩子学习好、成绩好、名次好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系、最大的疼爱。在新课改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记者采访了相关老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家长“恨铁不成钢” 市第十中学退休老教师张京珍说,“现在初高中学生家长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生人,那时教育体制偏差,造成很多人没有书读。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读过大学,没走进一流的学府,孩子一定要弥补上这个缺陷。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日渐优越,一家就一个孩子,谁不呵护?谁不疼爱?有的家长放弃工作专门在家中为孩子料理生活琐事,就是能让孩子把大部分时间和经历都投入到学习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便会经常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状态。次“ 为了名恶补” 名次,一直以来是一些家长衡量学习成绩是否优秀的砝码。对家长而言,孩子在学习阶段成绩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张老师说,以前每班容量为40人至50人左右,现在的班级普遍在60人至70人。班级人数过多,课程进度过快,每个孩子智商、理解程度不同,造成孩子成绩有高有低。家长们则认为孩子课余时间不能太过于放松,应抓紧一切时间对知识进行补充,给孩子报上数理化、美术、舞蹈等各种学习班,进行“填补”。 张老师提起自己的孙女、孙子,上小学时就每人买了一架钢琴,如今孩子们已经上大学了,那架钢琴每架大概一万元左右,每天学上一小时大概需要40元,学了大概五六年的时间。当时孩子们小,不太想学,学钢琴其实是他们妈妈的愿望。后来有一天张老师看见自己的孙女画了一张女儿的照片,心想这么多年真的不知道这孩子有画画的天赋,从初中开始就让孩子开始学画画。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上高中的孙女每个周日都要到海滨去学画画。夏天还好些,到了冬天,天黑的早,孩子都是一个人往返于海滨和燕西里之间。直到现在,孩子也从来没提过一个“苦”字。 有差异是正常的 退休后的张老师被聘于渤海私立中学,渤海私立中学作为一所全封闭式学校,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每天与这些孩子打交道的张老师感触最深的是: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一定要先从孩子的德育抓起。每个孩子的智商不同,有的孩子很努力成绩却迟迟上不去;有的孩子专心一点成绩就提升很快。这样就造成了孩子与孩子之间很多的偏差。 许多家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工作,很少能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孩子的成绩稍微一下滑就责怪孩子,几次成绩不好就严厉管教……关于成绩的问题,学生和家长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张老师说:“孩子成绩的提高是缓慢进行的一个过程,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孩子需要自由 本报记者 米丹 在父母的眼中,你是天使,是爱与希望…… 在孩子的眼中,你是依靠,是一本“书”,一座“山”…… 父母与孩子之间,离得那么近又是那么远,时代观点束缚着两代人。天使会犯错,大山也有可能倒塌,谁能化解这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理解父母的情感,谁又会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欣然14岁了;学习成绩优异,尤其英语成绩更是优秀,因为从8岁开始妈妈就开始请老师给她补习英语。在大人眼中,欣然听话懂事,聪明好学。只有欣然自己知道,她并不喜欢英语,也不喜欢每周排得满满的补习班。小时候她只要有一点点的抱怨,妈妈就会说她,甚至打她。欣然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看的电视,吃的肯德基了…… 在父母看来,只要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质量,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考上好的大学,拥有好的工作,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是成功的,他们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欣然的妈妈说:“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学,那么她就会落后,将来也无法考上好的大学。”在欣然妈妈看来,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学生,她不允许欣然学自己喜爱的画画,也不允许欣然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交往。 欣然的妈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却不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忽略了很多很多宝贵的东西,孩子的快乐、自由、身心健康、心理发展,这些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在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发展往往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美国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是这么说的:“100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重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美国人教育孩子从小就培养其探索的精神。他们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庭琐事,并一起探讨,表达观点,美国家长遵从孩子的心愿并加以鼓励和帮助。 也许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试想假如比尔·盖茨是个中国孩子,他能否说服父母放弃学业去创业吗?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长是会反对的,那么世界也就少了一个“神话”。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很喜欢哭,在大人面前有任何一点闪失都会大哭,还要大人千般的安慰才会停下来。但进了幼儿园之后,大人不在身旁。一个偶然的机会大人发现她和小伙伴做游戏的时候摔倒了,自己很快就爬起来,接着游戏。这让父母都大吃一惊!就是这样萧萧的一个事例,不难看出,很多坏习惯是家长帮孩子养成的。教育孩子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教会孩子识别好与不好,不必替他选择周围的朋友,只要让孩子知道不该沾染哪些不好的习惯。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的爱与希望。教育孩子是个很大很复杂的话题,很多家长不得法,所以会走弯路。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所在,首先从自己身上检查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做得是否恰当,是否真正的关心过孩子,是否倾听过孩子的心声?让爱在一个自由的空间延续,不要让它成为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