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七佛珠任务奖励:《桃花源记》说课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6:59:01
说课稿
桃花源记
大青中学
周家志
2002年8月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前序》它是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陶渊明在这篇只有三百多字的短文里,写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这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学好本课对学习后面文言文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学习本课的一些文言词语知识的积累,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学好后面的文章,通过学习本课的学法可学好后面的文章,因此上说学好这篇文章,对学习后面的文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中要明确以下目的,即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髫、骥、诣等字的读音。
(2)理解如鲜美、绝境等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
(3)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4)理解作者借虚构社会所表达的自己的政治理想。
2、能力目标: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理解课文,熟读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和平平静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理想。
在本文的教学中交待清楚本文的重点。
1、了解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这三个成语的出处及意义
2、掌握一些古今词形同异义现象。
3、准确翻译重点句和难句。
4、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文章的叙事线索及古今词形同异义的现象。
设计这样的教学重点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要加强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的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为了实施和完成教材从教学目的在本课和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或教学方法和学生圈点批注教学法及诵读法,启发学生点拨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可用讨论的形式解决,如成语的出处及意义,古今词形同异义的问题,用诵读法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设计的时间为三课时。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首先复习好以下内容:
1、介绍作者陶渊明
2、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五言律诗《归园田居》,大家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对,对就是陶渊明,那么哪位同学还能对他作以简单的介绍呢?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传世。
导课: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之际,在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劳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他动笔写下了《桃花源记》一文,那么在他的笔下的桃花源描绘了怎样的一个社会呢?那里的人民生活得怎样呢?了解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去领略桃源的美景吧。板书课题:《桃花源记》陶渊明
指导学生自读文前的阅读提示,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3、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
4、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学生阅读,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采,是成语世外桃源的来源。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访问,离开后再寻桃花源的情形贯穿起来,写得曲折回环,引人入胜。
文章的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
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读生字:
tiáo       yì            jì            huò       yǎn            qiānmò
髫        诣     骥        豁然         俨然         阡陌
1、教者范读课文,学生看书进一步搞清一些不熟悉的字的读音,并注意怎样断句、停顿并找出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可采用圈点批注的学法来学习本课,之后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学生认真看书,认真听并找出读错字,加以指正。
2、按照阅读提示,理清文章的结构,按渔人进出桃花源的形踪可将本文划分几部分呢?启发学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
启发学生回答
全文共分三部分:
一部分:(一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二部分:(二三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发展。
三部分:(四五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学习课文翻译,并分析课文。
一部分,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在分析中重点掌握书下注释的词语,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及古今词形同异义的现象。
理解:缘、行、思、逢、夹岸、芳草、甚、前、欲、其词语的意思及常用文言词语。
之:1、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 2、代词(桃林) 渔人甚异之。
古今词形同异义:
鲜美:古:(指色彩)鲜艳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
启发学生回答:
分析: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可用书中原话回答)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究其林。
缘溪行——忘路——逢桃花林
发现桃林:渔人                               偶逢(无意)
芳草鲜美——异之——欲穷其林
二部分: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学生除书下注释外清以下一些词语的意思:
尽  得  初  才  豁然   开朗  平旷  俨然  阡陌  悉  乃  具  设  咸  云  遂  皆 辞等词语的意思并掌握以下古今词形同异义现象。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和子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启发学生回答:文中是怎样描绘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搞清以下词语的意思:既,及,诣,士,寻,者等
掌握古今词形同异义的现象。
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都是出自这篇课文,那么这三个成语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学生精读课文,思考全文的主题
主题:本文塑造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社会。
本文的写法(语言特色)
文章一开头只用19个字就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个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可见语言的简练。
巩固练习。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好,掌握好设计如下一些练习题:
1、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
2、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志,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解释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5、完成课后二题,古今词形同异义
6、背诵全文
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课,这篇课文里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是成语世外桃源的来源,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把发现,访问,离开后再寻桃源的情形贯穿起来,写得曲折回环,引人入胜,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这一点我们要注意领会,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分清古今词义的变化,并且认真诵读全文。
作业的布置:
1、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知道古文中语言的简练就是大量的省略,完成本文课后三题,即在括号内填入省略的成分。
2、认真诵读全文
3、预习林嗣环的《口技》一文
附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 花 源 记
一、逢桃源
渔人
缘溪行——忘路——逢桃花林
偶逢
神奇
虚构幻境,寄托理想
芳草鲜美——异之——欲穷其林
无意
二、访桃源
景物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
描绘世外桃源图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
人们
衣:悉如外人(安居乐业)
貌:黄发垂髫(幸福生活)
行:往来种作(和平劳动)
情:怡然自乐(和睦快乐)
神:大惊,叹惋(神往安乐)
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淳朴风尚)
言:不足为外人道也(理想乐土)
三、寻桃源
太守遣人随其往,遂迷,不复得路
不得
虚幻
子骥闻之,规往,未果,无问津者
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