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单机龙门:吕洞宾戏牡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0:41
口语化、夸张性是民间传说的特点——吕洞宾戏牡丹的故事中,他被刻画成了“色仙”,其实,他不是爱“女色”,而是爱“花色”…… 

  吕洞宾是道教八仙之一,风流潇洒,放荡不羁。他有原型,一说是唐朝京兆(今陕西)人,本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好读书,有文化,《全唐诗》收有他的诗。一说他本姓李,系李唐王室子弟,武则天改唐为周时隐居山间,改为吕姓,因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在山洞进出,字洞宾。

  他本想科举入仕,但考不上进士,转而学道,终成正果,升入仙班,成了神仙。他喜酒好色,人称色仙,是个滑稽神仙。王重阳创全真道后,他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有“吕祖”之称,全国吕祖庙甚多,洛阳邙山也有一座。 

  吕洞宾与牡丹的故事,版本很多。

  第一个故事:一年春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打扮成花花公子的模样,来洛阳看牡丹。当时牡丹多在邙山,有一大片红牡丹很好看,吕洞宾正在欣赏,忽见一如花美女飘然而过。吕洞宾好色,就跟着这美女,想与她搭讪。不料,这美女正是红花仙子。她见有好色之徒跟踪,忙来找牡丹仙子。牡丹仙子正在作画,见红花仙子来了,就问有啥事。“今天真倒霉,碰见好色鬼了!”红花仙子气呼呼地说。“你别生气,那花花公子其实是吕洞宾,咱们都是仙,原谅他这一次吧!”牡丹仙子一听,就知这是色仙到了。

  红花仙子听了,说:“仙有仙规,人有人伦,作为仙人,更应守规矩,怎能如此好色!”牡丹仙子劝道:“傻妹妹,天下群芳谱,赤橙黄白绿,哪一样不是靠色来吸引人?如果都不好色,谁来欣赏咱们?再说了,吕洞宾是出了名的色仙,你没听说过他三戏白牡丹的故事吗?” 

  这第一个故事的意思,是说在唐代的时候,洛阳牡丹已经名动四方,不但受到凡人喜爱,还惊动了神仙来看。从表面上看吕洞宾是好色,实际上他是爱花,他不是好“女色”,而是好“花色”。在这里,吕洞宾代表的是赏花客,为赏牡丹不惜长途跋涉,不惜被人误解,追着牡丹看,盯着牡丹看,看得牡丹都害羞了。

  第二个故事: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桐柏山,遇到房屋倒塌,九峰欲倾。吕洞宾一看,原来是一只穿山甲在山下作怪。他决定除掉它,但此怪有五千年道行,有翻山倒海之术,敌它不过。太白金星给吕洞宾出主意:“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针不可。这神针乃王母娘娘头上的一支玉簪,若能借来,便可取胜。”吕洞宾说:“我能借来吗?”太白金星说:“玉簪是她的心爱之物,恐怕不好借。但她身边有个贴身丫鬟牡丹仙子,早有下凡之心,你可帮其下凡,作为交换条件,让她偷来玉簪。” 

  这一日,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牡丹仙子上前为各路大仙斟酒。吕洞宾趁接酒之机,轻轻捏了一下她的手,牡丹仙子脸一红,低着头退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王母娘娘赐蟠桃,又命牡丹仙子进来服务。吕洞宾在取蟠桃时,又捏了人家一下,这一次,她更羞了,低着头,赶紧走出后门,来瑶池边平静心绪。吕洞宾跟了出来,说:“牡丹仙子,你在赏花吗?”牡丹仙子拂袖掩面,质问道:“你可知晓仙规?”吕洞宾嘿嘿一笑:“我不但知晓仙规,还能看透你的心思。”牡丹仙子很吃惊,就没作声。吕洞宾说:“你羡慕人间,这是对的!人间山清水秀,男耕女织,非常美好。其中苏杭美景,洛阳牡丹,都胜过天堂十倍!”牡丹仙子神情恍惚,轻声问道:“真的吗?”吕洞宾说:“当然是真的!你看那一对夫妇,正在人间耕种;你再往那边看,一对情人正在赏花。他们虽然平凡,却有天伦之乐,你不去享受一番,真是莫大遗憾!”牡丹仙子迟疑地说:“想下凡谈何容易,仙规森严,怎能如愿?”吕洞宾笑道:“你只要依我一件事,我便能助你下凡。” 

  于是他如此这般,把穿山甲的事情说了,并强调这是为民除害。牡丹仙子看他是为民除害,也就答应了,吕洞宾怕她不放心,又说:“我用过玉簪之后,定当归还,你可放心。”又拿出一支假玉簪交给牡丹仙子,让她用此物去偷梁换柱。

  次日晨,牡丹仙子为王母娘娘梳头,趁机将真玉簪换下。吕洞宾带上这神针,来到桐柏山,擒住穿山甲,除掉祸患,此地平安。王母娘娘知道此事后,非常吃惊,要处死牡丹仙子,太白金星和吕洞宾都来求情。王母娘娘看二仙的面子,免了牡丹仙子死罪,贬她为民,打下凡尘,让她吃五谷杂粮,经受酷暑严寒。牡丹仙子听了,正中下怀,反而很高兴。她马上离开西天,来到洛阳,统领牡丹花仙,经营起牡丹花事。这个故事中,牡丹仙子来自西天,暗喻洛阳牡丹品系中,有很多来自西北地区。

  第三个故事:吕洞宾从小读书,满肚子学问,但屡试不第,为什么呢?其实是“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点头”。于是,他放浪于酒肆,问妓于青楼。《吕纯阳祖师全传》后卷中提到的兖州妓馆、广陵妓馆、东都妓馆,都留有他的“仙迹”。其中这东都妓馆就是洛阳妓馆,《吕纯阳三戏白牡丹》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的洛阳第一名妓人称白牡丹,年方二八,富丽秀雅,犹如牡丹。吕洞宾一见,心旌摇摆,把持不住,心想此女花色,飘然出尘,自有三分仙气,取之大有益处!于是前来“采花”。而白牡丹本是风尘中人,爱慕才子风流,两人一见钟情,鱼水相投,各呈风流。 

  这种故事笔法,表面看是写男女欢爱,其实是暗喻牡丹的杂交培育,其叙事用了曲笔,草蛇灰线之中自然有所掩藏,我们可做多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