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q精神:妙借奥运模式,玩转空手道,3000元做成百万大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9:04:12

妙借奥运模式,玩转空手道,3000元做成百万大单!

 

2008北京,第17届奥运会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记时。。。

 

各类宣传活动日趋火暴,精彩纷呈。

 

电视上、报纸上、广播上、户外。。。几乎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很多借势2008奥运的企业创品牌、树形象、打造企业知名度的公关活动。

 

这些如火如荼的奥运热情在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也在不时的刺激着我的兴奋。。。。

 

面对奥运所引爆的无限商机,非常欣慰的是今天国内的企业家已不再象往日那样的无知、麻木、胆怯,商业技巧更加成熟、生意头脑更加敏锐。。。

 

作为一个策划人,孔军向企业家郑重提出两个最简单的问题:

 

奥运让我们学到什么?

 

奥运让我们得到什么?

 

如果仅仅局限于借势宣传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产品,我想这只是一种低级的商业运作之“术”而已!!

 

其实奥运带给我们更多的不仅仅是商机,更应该成为每个聪明、优秀的企业家认真思考、提升自己的“商道”。

 

我们首先看两组历届奥运会的数字分析: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支出10亿美元,超出预算十倍;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花费超过20亿美元,市政府濒临破产;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斥资高达90多亿美元,有出无进

 

-----------------------------------------------------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赢利2.5亿美元

 

1988年,汉城奥运会赢利3亿美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赢利5000万美圆

 

2000年,悉尼奥运会收入17.56亿美元

 

我们再次重温这个划时代的商业经典颠峰模式:

 

第23届奥运会要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但美国政府和洛杉矶市政鉴于前车之鉴,出台声明不出一分钱,举办方只好征调民间力量,最终富商尤伯罗斯承办了奥运会,结果却获得近百亿资金,盈利2.5亿。缔结了一个神话。

 

我们来看看尤伯罗斯都用了哪些神来之笔,创意之剑的。

 

1、电视转播权,没有同意其员工定的1.52亿美元,游说ABC和NBC,挑起竞争,让他们竞标,此项收入2.8亿美元

 

2、挑动大企业竞争,只接受赞助单位30家,一个行业一家,底线400万美元,赞助者可获得本届奥运会某项商品专卖权,此项收入获得3.85亿美元。

 

其中饮料业百事和可口可乐竞争激烈。因为百事在80年冬季奥运会取得赞助,出尽风头,市场分额猛增,可口这回没有大意,1260万美元竞标成功。

 

影像业柯达仗着老大地位讨价还价,结果没想到,尤伯罗斯从来不把眼光局限在本国市场,他看到日本企业一直窥视美国市场,于是就赴日接洽谈判,结果日本富士抓住机会,700万杀入进来,此举使得全世界人都知道了富士,抢占了柯达大量份额。柯达老总怒了,将其广告部主任革职。

 

汽车业挑起通用和丰田的火拼,总之尤伯罗斯最善于另用中国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理论和套路,而且屡试不爽。

 

3、抓住各种机会,火炬点燃接力,以前都只有名人才有机会参与。他这回重新制定游戏规则,1公里3000美金,任何人都可参与。而非只是名人才能参与,民众把之当作难得的机会,热情参与,而且大量亲朋观看,带来更为轰动的效应。此项筹集3000万美金。

 

记得有一句流传很久的战争格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意思大致是只要一打仗,就需要消耗非常大的物资和能源。

 

现代社会的商战法则正好相反:知名度一响,黄金万两!!!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潮涌般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闯入我们的视野,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94年,在我事业生涯的一个特别时期。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我已同时拥有科技公司、装潢工程公司、广告公司三个在当地享有盛誉的机构。后期几乎80%的时间和精力全部倾注在成立最晚、也是最吸引我的广告公司。 

 

此时我刚刚经历了一生最黑暗的天灾,我总代理的“化妆品一夜之间赔掉25万”,又刚刚以近20万的价格接手一家倒闭的装修公司不长时间,正是我元气大伤的时候。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的帐面现金很少超过万元(进帐总是被银行马上划走还贷。。。)

 

唯一拥有就是还有一个百万的摊子做后盾,可以保证正常的商业循环。

 

最值钱的也许就是我装修公司和广告公司在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了。可惜无法转换成我最急需的现金流资。。。。。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没多久,真的迎来了这样一个机会。

 

一天上午,我的办公室忽然闯进几个人,短暂寒暄后,才了解到是我们当地公用局的一个负责人,因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项目慕名上门:

 

我所在城市的公交公司是公用局一个下属单位,多年苦心经营,依然难改亏损、破落的局面。为配合城市发展,特向公用局、市政府打报告要求财政拨款100万左右重新规划并修建全市的公交停车站牌和候车亭。

 

局里一看好事啊,一签转,以局名义上报政府。市政府接到报告立即爽快同意立项建设。收到批复,局领导又喜又愁:项目批复了必须上,可财政困难没有可拨资金,要求公用局通过各种力量、途径集资开工。

 

怎么办?不干不行,干又没钱。。。。

 

于是出现上面一幕。。。

 

天啊,我当时的财务状况,除了帐面仅有维持周转的一点可怜的现金外,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啊”。。。。

 

可我真的不愿放弃这样一个十分诱人的项目。。。

 

向银行继续借贷,可能性非常小,别说现在,这在13年前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私人借贷,这么庞大的一个数目。。。更不可行。。。

 

一边和来人聊,一边大脑急速、超速思考。。。

 

忽然一个机灵,想到:为什么不可以借鉴美国尤伯罗斯承办第23届奥运会的商业模式来运作这个项目呢?

 

人家没钱照样玩成那么大的奥运项目,我这个百万的项目算什么?

 

有人曾说过:财富是逼出来的!

 

我能逼出这个财富吗?

 

豁出去,舍得一身祸,敢把皇帝拉下马!

 

早前看《霍元甲传记》记忆最深的就剩下唯一一句话:

 

一胆、二力、三工夫!(注:在我即将出版的处女作《天生赢家就是你》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详细了解。)

 

立马拍案决定接手这个项目、接下这个政府部门也无可奈何的“烫手山芋”。同时也不忘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底限:就帐面的那点不到万元的现金,一定要玩好这次高难度的“四两搏千斤”的“空手道”,实现“蛇吞象”的惊险一跃。。。

 

我当时虽然比较年轻,25-26岁的样子,可照样拥有自己数十人的“智囊团”。

 

和现在很多企业家最大的区别是:我非常相信自己的商业知觉和大局把握,很少在项目决定前召集我的“智囊团”咨询、策划、研究、分析。

 

每次,我只是在项目决定上马才召集大家一起研究:

 

目标只有一个:项目我已经定了,我们就研究如何做成、做好就OK!

 

这个项目的研讨会立刻受到大家的一直坚决反对,甚至遭到我生命中的贵人之一,当时的电视台长第一次当着那么多人指着我的鼻子破口大骂:孔军,你疯了,你摸下脑袋还长在自己身上吗?明明是人家政府部门都无法搞定的事情,明明是个看不到底一丝“钱途”的无底洞,你也敢跳? 你真要跳???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非常坚决的顶住重重压力,设计了一个大胆的方案,三天内正式签约项目。

 

项目没有出乎我的预料,一切尽在掌握!

 

一周后,就收到第一笔一万三千元的项目收益。动用了不到3000的自有资金,三个月顺利操作完成这个非常惊险的百万大单项目。

 

并且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完工、当年收回全部投资。最终还获得当年赢利数万的超值回报。。。

 

实际上在我的新书《天生赢家就是你》中,有大量这样的案例、故事可以借鉴。恰值孔军的处女作《天生赢家就是你》即将出版发行之日,如果《天生赢家就是你》能给更多的有梦想、有目标、有激情的朋友一些帮助和启迪的话,那一定是我万分欣慰的事情!

 

分享这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案例的目的很简单:

 

我能,你也能!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创造奇迹!我永远坚信:《天生赢家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