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树兑换暴风雪:地方政府应避免与民争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6:38

地方政府应避免“与民争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立伟 2011-04-06 23:55:13  评论(1)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近日,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比如河北邯郸)出台文件欲收回个人出租车经营权,还有的城市想收回民间长途客运经营权(比如山东滨州),这些举动不同程度的引起了合同纠纷。此前,这些地方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将经营权卖给了个人。

这代表了一种不妙的趋势,即一些地方政府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推进与民争利的行为。因为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控制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切断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资金供应,他们主要靠信贷与土地财政维持规模膨胀的投资。

尽管中央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且财政赤字压力不大,但在分税制下,地方政府的日子并不一定好过。在数量众多的二三线城市中,尤其是县一级,大部分仍然没有实现工业化或者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很低。过去这些城市基本上是一个政治单位,经济结构主要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构成,再加上政府部门的消费带动并不活跃的民间服务业。

但过去的十年里,很多中国城市如出一辙的推进了城市建设的步伐,那些缺乏自然资源或工业不发达的地区正是靠着修建新的办公大楼、开发新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繁荣起来,这些过于超前的建设可以形容为大兴土木。资金来源除了招商引资之外,地方政府的银行贷款与土地财政是主要的部分。

这个靠资金推动的链条在去年渐渐放缓。由于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增加了过多的贷款,尤其是不太透明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十万多亿的天量规模,对金融的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与发达地区不同,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县一级)不具有可持续的稳定的税收来源,因此,各地的融资平台接受了严格的审查。根据近日各大银行公布的年报以及高管传达的信息,(比如建行)已经停止了县一级的政府贷款,并大幅削减了地方融资信贷规模。

与此同时,持续一年多的调控房地产业也明显减缓了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受到影响,尽管他们依然在尽力增加土地供应,但市场需求在萎缩。事实上,即使没有宏观调控,各地超前的城市化建设也已经放缓,因为此轮城市化主要是建设(供给)的城市化,这会因没有更多人农民入城而导致“设施过剩”。

这种局面给一些惯于花钱的各地政府带来严峻挑战,不仅缺乏增量资金继续大兴土木维持增长,信贷还款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正如前面所说,大部分城市缺乏工业基础,税收主要来自中小企业与服务业,而这些企业的繁荣主要得益并寄生于政府活跃的投资,一旦城市建设的舞会散场,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此前,中国县级城市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有垄断企业(电力、通讯、银行等)以及不受市场影响的稳定的农业税,但在农业税废除后,这些城市必须拓展新的收入来源确保财政稳定,而这受制于市场的兴衰。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寻求上级帮助。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不发达地区的代表团开始要钱,因为“土地都卖光了”,而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发达地区的代表团则要求改革税制,提高地方财政在税收收入中的分成比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拓展收入来源。在资源大省,推进资源(如煤炭)国有化;有的地区则通过赶“农民上楼”挖掘建设土地资源。但什么都没有的地区,则开始着手将具有稳定现金收入的公共服务业国有化,比如出租车、长途客运的经营权。新的例子是安徽蚌埠市计划增加315辆出租车,有地方委员呼吁将这些牌照交给国有公司而不是推向市场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个建议已经得到众多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此轮城市化周期走到现在,那些经济结构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二三线城市,必然面临着陆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避免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寻求新的收入来源过程中需要避免与民争利的行为,或是行政收费重新抬头。城市服务行业的“国进民退”不仅剥夺了很多个人的合法生意与工作,还会因新的国有垄断衍生寻租,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