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圣楠:上溯3万年,洛阳温润似西双版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02:07
A11版:洛阳·聚焦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版
□ 上溯3万年,洛阳温润似西双版纳
□ 洛阳网广告
“豫”字是“人牵象”的生动象形。河南与大象的关联,有古菱齿象化石为证——
上溯3万年,洛阳温润似西双版纳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现藏于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古菱齿象化石
■文物档案
名称:古菱齿象化石
出土时间:1994年
出土地点:涧西区南昌路原中亚大饭店工地
文物年代:距今3万年至5万年
规格:体长5.7米,高2.8米
价值:它是豫西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证明3万至5万年前河洛地区属热带或亚热带气候。
站在洛阳博物馆新馆第一展厅,面对这头迈步奔走、体长5.7米、高2.8米的“古菱齿象”,尽管明知它只是化石,但仍能感到一股洪荒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豫”是河南的简称,《周礼·职方》有述:“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豫”,是一个象形字,是对“人牵象”的生动表述。洛阳出土的古菱齿象化石,正印证了这一点:我们脚下的土地,曾是象群繁衍生息的地方。
▲▲ 在发掘现场,它只是一堆碎骨和粉末状遗迹
目前我们看到的古菱齿象化石是一副完整骨架,这是众多考古专家、博物馆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心血结晶。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一名工作人员回忆说,1994年,位于涧西区南昌路的中亚大饭店(现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所在地)破土动工。按照规定,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进场进行先期文物勘探。
探至地下17米处时,勘探人员发现了硬物。他们挖开地面,发现了一些石化的骨头碎片。“是恐龙化石吧?”“好像是牛头骨?”众人议论纷纷。随着清理面积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动物化石出现了:四肢、肋骨、头部……根据化石的特征,专家确定这是一头古菱齿象的骨骼化石。
因为年代久远,化石和周围的泥土结合得非常紧密,加上粉末状遗迹较多,难以在现场提取,考古工作者就将化石连泥土一起挖出运回仓库。
当时,河南省内还没有相关机构能将化石复原为完整骨架,这些化石便一直沉睡在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仓库中。
▲▲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化石被复原为完整骨架
1998年,洛阳筹备“魅力洛阳-河洛文化考古文物精品展”,有关部门决定复原这些在仓库中沉睡了4年的化石。
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回忆说,1998年冬,化石连着泥土被装入一个大货车车厢大小的箱子,之后被送往北京自然博物馆复原。
复原工作差不多用了半年时间:化石上的泥土被一点点清掉,100多块骨骼被一点点拼接起来,化石中不完整的部分用特定物质复制。
“比如这两只1米多长的象牙:只有右侧象牙的部分化石保留了下来,就是颜色较深的部分,其余的都是复制的。”洛阳博物馆宣教部讲解员任静华指着古菱齿象化石说,“虽然真正的化石只占10%左右,但它仍是豫西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
复原工作完成后,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将骨骼化石装箱,于1999年文物精品展开展前亲自送至洛阳,并在洛阳进行了组装。
1999年文物精品展上,古菱齿象化石引起巨大轰动。
▲▲ 拆卸、编号、搬运、重组,“大象”搬家过程复杂
虽然我们没有目睹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组装大象化石的过程,但今年3月18日,古菱齿象化石从洛阳博物馆旧馆迁至新馆,这一过程得以重现。
洛阳博物馆副馆长谢虎军说,为大象化石搬家,有拆卸、搬运、重新组装几个步骤。大象骨骼化石多且非常脆弱,骨骼化石之间的连接点也必须找准,市博物馆专门从省地质博物馆请来一位专家帮助大象化石搬家。
拆卸过程中,为避免混淆,大象的所有“零部件”都被编号。大象头部骨骼化石大小不一,容易因受力不均匀而损坏,工作人员架起5米多高的工作架,用白布条将大象头部化石固定起来运走。
骨骼化石被运到新馆后,按照古菱齿象化石复原时的图形,工作人员用了约两天时间组合骨骼化石并进行固定,最终使其恢复原貌。
▲▲ 与现在的非洲象有类缘关系,万余年前灭绝
讲解员任静华说,古菱齿象是生活在距今几十万年至1万余年的大型哺乳动物,以灌木、草本植物为食,主要活动在华北、华东等地区。目前,北京、山东、内蒙古、河南以及日本均有其化石出土。
古菱齿象比现在的亚洲象身材更高大。与其他象种相比,它的额骨大而向前突,在鼻孔上方形成一个屋檐状的横脊。同时,它的象牙比较平直,一般象牙可以长到3米至4米。
这种象的臼齿磨蚀到一定程度后,齿板上的釉质环就会扩大呈菱形,因此得名菱齿象。这种象虽然主要生活在亚洲,但其牙齿的这种变化与现在的非洲象十分相似,个头也与非洲象差不多,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它是非洲象的祖先。
任静华说,菱齿象和猛犸象都是在1万余年前灭绝的,目前科学家们对它们的了解还非常少。虽然古菱齿象与现在的非洲象有类缘关系,但尚不清楚它是否有非洲象那样宽大的耳朵,或生有那么多的毛。
▲▲ 菱齿象遇灾祸被埋,应是骨骸保留至今的原因
谢虎军说,一个物种的繁衍需要有一个族群,也就是说几万年前,洛阳及周边地区曾是象群繁衍生息的家园。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3万年至5万年前,河洛地区属适合大象生存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温润似今天的西双版纳。
按照常理,大象死后,尸体或暴露于荒野腐烂分解,或被其他动物吃掉,为什么这头象的骨骸得以保存?
任静华说,动植物的尸骸只有在被沉积物迅速掩埋并经近万年时间才有可能形成化石。尸骸被沉积物掩埋后,肌肉、内脏等慢慢腐烂分解,骨头渗入硅酸盐矿物质并逐渐石化。
由于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人们还无法推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头古菱齿象身亡。
但动物尸骸能够形成化石,常与某种概率非常小的突发性事件有关,如地震、洪水、岩石崩塌等。这些突发性事件对远古的动物来说可能是巨大的灾祸,但这些动物也因此得以在千万年后与我们“相见”。
上溯3万年,洛阳温润似西双版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冯玉祥攻占洛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冯玉祥驻军洛阳--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洛阳牡丹,国色!--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洛阳城头拉锯战--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约17万年前人类开始穿衣--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栾川发现5万至3万年前古人类遗址--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便民电话本--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韩再称朝是“敌人”--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世俗的幸福--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揭秘国宴--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世界各国国宴大观--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开水白菜--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钱币市场行情--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缘何春来早--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将“隐形”进行到底--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让雪花飞--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再见“外星人”!--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袁大头银币价跌一成 --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抢购黄金--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地球值多少钱?--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黄河之水入城来--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邮票大涨别盲目投资--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玉兰·蜡梅--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