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你尘埃落定:优秀生辅导-优秀生也需要心理辅导-想转学的优秀生 - - 小荷尖尖 - 三人行 中国最大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27:53




欢迎来到三人行 , 返回首页
小荷尖尖
http://www.17xing.com/class/index.html?id=446345








您的位置:二年级八班 >班级论坛 >返回班级首页
复制地址
作者:彭芳 发表于: 2010年08月12日 阅读(29 ) 评论(0 )
优秀生辅导-优秀生也需要心理辅导-想转学的优秀生
想转学的优秀生
晚自习第三节课,小涛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在美术班里,他的专业成绩一直是前三名的,是非常有希望向名牌美院进军的种子选手。当然他本人也一直信心十足,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学得非常认真。
但今天他一走进办公室,我就发现他脸色不对,皱着眉头,一脸的不开心,完全没有了平日的自信。一坐到我旁边,还没等我开口,小涛就低声的说:“老师,我一点都不想在这上学了,我想转学!”
我有点吃惊:“怎么了?为什么?”
他低着头说:“他还是那样!”
“谁啊?哪样?”
“专业老师呗!他还是不给我看画!”
这事涛子对我提过,说是自从上了二年级以后,他感觉专业李老师对他的画明显的指导的少了,不像以前那样关心他了。
“我上次不是让你找老师谈谈吗?你去了吗?”我问。
“没有!”
“为什么?”
涛子这才抬起头来看着我:“老师,你不是经常告诉我,成功的关键在个人吗?我想也是,也可能是我进步不大,李老师对我有些失望吧?所以前一段时间我一直画得很认真,我感觉自己在专业方面进步不小。可是结果呢?李老师什么也没说。刚才画画,他给其他同学看画、改画,却只瞟了一眼我的画,什么也没说。他这么长时间一直这样对我,我都快没有信心了,对专业也提不起兴趣了!”
听了涛子的这些话,我说不出的心动:我们这些学生啊,猛一看外表,都是大小伙子,大姑娘了,可事实上他们还都是小孩子啊!他们是那么的在意老师的一言一行,那么的在意老师对他们的态度!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于他们是多么的重要啊!
但是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明白学生的这些想法呢?另外还有一点,即使老师们意识到了学生的这些想法,但是老师毕竟每天都面对如此多的工作,如此多的学生,很难做到每一天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关心和教育。所以我告诉涛子:“你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你觉得老师不关心你,没认可你。你不高兴很正常,如果是我,我也会不高兴的。但你并不是不喜欢画画了,你总不该因为自己感觉老师不关心你了而放弃画画吧?你现在的问题是:老师为什么不关心你了呢?他为什么对你的画、你的进步视而不见呢?对吗?”
“嗯!”涛子承认了。
“这个问题好像存在好长时间了。你以前对我说过。”
“是啊,从开学到现在都两个多月了。”
“上次我就告诉你,你应该找老师谈谈,你没有去,因为你想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你这样真的很好,说明你真的是个男子汉了!”我对他笑了。涛子看了看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看得出他心里很高兴。
“可是到现在为止你也发现了,但凭你个人的努力似乎解决不了问题啊!你现在仍然被这个问题搞的心神不安,甚至都影响到学习了,所以我觉得你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呢?”
“是啊,再不解决,我都快受不了了!!”他又是一脸的愁容了!
“那就赶紧行动呗!应该怎么做啊?”我得让这小子自己去解决!
“去找李老师?”他说的那么底气不足,这我能理解,李老师是一位挺严厉的老师,班里的学生没有不怕他的。
“当然啦!我始终认为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可以靠交流解决的,你只有和老师谈过了,才能解决心里的疙瘩!”
“可是我嘴那么笨,什么都不会说,见了李老师就更完蛋了!老师,你帮我去找李老师谈谈,好不好?”这家伙,露出狐狸的尾巴了——原来是想让我当说客去。
“我去?不会吧,涛子?今天这问题是你的还是我的啊?”
“当然是我的!可是……”
“没有那么多可是!你可是个大小伙子了,遇到问题当然要自己努力去解决了!当你解决不了的时候,我当然会帮你的!可是到现在为止,你个人还没行动呢!我怎么可以去帮你!这事你可是已经拖了两个多月了,再拖下去可没好处!你在我眼里一直可都是很有魄力的!不会被这点小事难住吧?”我得激激他!
“好吧,我去!”涛子总算鼓起勇气站了起来,看他一副奔赴战场的表情,我忍不住想笑!
大约过了不到五分钟,涛子又回来了。
“谈的怎么样?”我有点迫不及待。
“李老师正在画室帮同学们改画,所以我没和他说。我想好了,以后我自己一定好好努力,他要是帮我改画更好,不改就拉倒!”他居然一脸的悲壮!
天哪!我费了半天口舌,他居然要临阵脱逃了!但我不能半途而废。
“涛子,你老实说,是老师帮你改画你进步得快呢?还是不帮你你进步的快呢?”
“当然是帮我啦!”
“那你还说什么?你还想考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呢,我看算了吧,你连这么点小事都不敢去面对,考名牌这样的大事啊,我看你就做梦去吧!”看来不动真格的不行了,果然这小子坐不住了。
“老师你别说了,我这就去!”
半个小时过去了,涛子满面春风的回来了,看来问题解决了。果然,我还没问,他就急着向我描述了。
“老师,李老师说了,他最近确实太忙了,所以有些忽略我了。李老师解释说,主要是因为我的专业一直很棒,所以他对我很放心。他目前的精力主要是放在专业中等的同学身上。李老师还夸我最近进步很大呢!他还说让我以后多主动找他交流呢!”
我朝他笑了笑:“瞧!问题解决掉了!什么感觉啊?”
“一身的轻松啊!老师,我很长时间没这么高兴过了!真的!”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刚才还满脸的忧郁呢,现在又一脸的灿烂了!
“那么以后再遇到事情,知道怎么做了吧?”
“知道了,要立即行动!多交流!想办法解决!”涛子又快乐的冲我笑了笑:
“老师,真的很谢谢你!周末我请你吃烤羊肉串,怎么样?”
这小子!
(案例提供者 佚名)
 
【对话班主任】
主持人:
迟希新(北京市教育学院)
班主任:
胡颖(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梁秀丽(北京第十四中学)
迟希新:
优秀生的教育问题是我们班主任工作当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优秀生也是在班级里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怎样做好优秀生的工作是我们版主们的工作当中直接面对一个具体问题。胡老师,案例中班主任老师对优秀生小涛的教育过程做得特别仔细的。您觉得他的做法中可取的地方在哪里?
胡颖:
我觉得这个话题提的就很好。优秀生也需要心理辅导吗?当然需要!虽然他们在各方面可能都表现得很优秀,但内心深处也还是会有脆弱的地方,需要我们班主任去关注。这位老师关注到小涛要转学的细微心理变化,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循循善诱地鼓励他向美术老师提出他自己的想法,最终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能够继续欣然地在这个学校上课。我觉得这位老师做的非常细致,对优秀生的心理变化把握得非常好。
我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个孩子一直在班里表现很好。作为小队长,他应该提前到学校,组织同学做值日,收作业。但一段时间以来,他经常迟到。当时,我不分青红皂白就责怪了他。他当即就主动要求不当小队长了。这让我很意外,因为平时他一直是很要强的。课下,我单独找他好好聊了意聊,才知道是我错怪他了。他虽然家住得近,但是父亲是个警察,最近一段时间正在执行一个非常特殊的任务,没法对他进行接送。一个人自己上下学对于一个低年级的孩子来讲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觉得确实做优秀生的工作不能简单粗暴。案例中的这位老师就做得很好。
但是,我也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很多优秀生的心理是比较脆弱。案例中的这位优秀生,因为老师不给他单独批话了,就一直心理不愉快,还动了转学的念头。可以说他的承受能力确实比较低。那么对优秀生的心理关注,是不是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培养他的耐挫能力上呢?
迟希新:
好。那么胡老师,您觉得在这个案例当中老师的一些具体做法中有没有可以做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
胡颖:
这个孩子的问题最终被证明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在人际沟通中没有胆量主动与学科老师沟通。但当这个学生提出要转学时,班主任老师要全面地考虑这件事可能的成因。应该先和学科老师进行沟通,确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孩子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还是比较差的。在老师层面上先进行沟通,把问题解决的方案先商讨好,再结合他的性格特点给予帮助。我觉得这样可能就会使问题处理得更加顺畅一些。
迟希新:
谢谢胡老师。梁老师,刚才我们在案例里面看到,小涛这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较差的。根据您的经验,优秀生是不是都有这样一种共性的问题?
梁秀丽:
是的。
迟希新:
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班主任老师需要做些哪些工作呢?
梁秀丽:
其实,耐挫能力比较差只是他们的特点之一;特点之二是比较自负,容易过高的估计自己;特点之三是交往能力比较差。另外有些学生嫉妒心理比较突出,有些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对于这些优秀生,我觉得首先应该进行做人教育。我平时比较注重“先讲做人,后做学问”。比如,教学生谦和、礼貌,懂得感恩、保持虚心等等。
其次,对优生的教育还有包括纠正他们的自负心理。我刚送走的那些学生里有几个男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体育成绩也好,交往能力也比较强。于是,他们就觉得自己不可一世了。为了纠正他们过高的自我定位,我首先注意观察他们。然后针对他们身上确实存在的不足进行指导。指导时要讲究一些策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们要给足优生面子,更多表扬他。在背后则要很严肃地批评。
最后,对于优生在生活中与同学、与老师交往能力比较差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视颇高,不愿意跟同学、老师交往,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将精力更多地用在学习上了。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在高三冲刺阶段在与好朋友的交往上出现了问题,最后躲到家里不来上学了。我就跟他沟通,和他一起分析他的优势,以及他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哪些地方做的不是特别合适。对如何修复他们的关系做出具体的指导,并一再鼓励他。最后他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不仅和好朋友重归于好,而且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迟希新:
谢谢梁老师。案例里的老师总得还是用正面的方法在做这个事情,但有的老师说对于优秀生要给他一些错觉体验,要给他一些打击。你们认同这种方法吗?
胡颖:
对优生和对差生应该一样对待,该打击的时候必须给他打击,但是打击的分量和场合还是要考虑的。首先,优秀学生遇到的鲜花和掌声比较多,班主任老师要更全面地看待这个优生。发现他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给一些警示或者信号。我们可以有意在全班面前表扬一些差生的优点,以此来暗示优生你仍然存在着怎样的不足。其次,优生会在某些方面特别依赖老师来解决一些问题。此时,老师要特别注意,我们的职责是教会孩子成长,不是包办代替他成长。所以,我们有时甚至可以人为制造一些障碍。我觉得这样可能对孩子更有好处。
 
 
主持人:
迟希新(北京市教育学院)
专家:
蓝维(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高洪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陶礼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迟希新:
刚才两位班主任老师谈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那么接下来我们想再听听专家的观点。蓝老师,一般我们把学生分为优秀生、中间生、和差生。您怎么去看待这三段的划分,班主任老师应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哪一段学生身上?
蓝维:
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谁身上,关键在于你要完成什么样的一个教育的目的。从班级基本管理这个角度上讲,传统的管理的方法是抓两头带中间。因为好学生和不良行为的学生对班级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而中间学生从众性会比较强。所以这种方法可能更有利于班级的纪律管理和日常运作。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提高成绩,那恐怕要对优秀生和中间生多一些关注。因为他们对于班级成绩的整体提高会起比较大的作用。如果你主要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那每一个学生的都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不应当去区分优秀生、中间生和差生。
迟希新:
蓝老师,现在有很多班主任认为对优秀生过多关注,就会像家庭教育中的溺爱一样,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蓝维:
其实在我看来关注和溺爱还是有些区别的。因为关注其实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而家庭的溺爱,更多地是指父母亲替孩子做事情。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关注和溺爱等同起来。
迟希新:
谢谢蓝老师。陶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您对这个案例有什么样的解读呢?
陶礼光: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希望得到指点,而专业课老师在这段时间内也确实没有专门指导他。心理学上认为,当教育教学中,老师所提供的机会、内容、方法等不能满足全班学生的个体需要时,有些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师源性的心理困扰。小涛就是产生了这样的心理困扰。班主任老师察觉到了小涛的心理变化,鼓励他去跟任课老师做沟通。而小涛同学恰恰在沟通上比较退缩,其主要原因是他对沟通的结果患得患失。因此,班主任针对性地采用激将法,帮助他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顺利实现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方法是很得当的。但如果说,小涛的个性不是这样的,或者他在沟通上的障碍主要表现缺乏与人沟通的方法,比如不知道如何选择谈话的时机、如何切入话题等,那么班主任采取激将法就未必合适了,而应该进行沟通方法上的指导。
迟希新:
陶老师,有的老师认为优秀生他们获得了太多关注和关爱,有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一点打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陶礼光: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分析。其实,这件事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要全面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到老师对其优点的肯定的同时,也有机会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在这方面得到老师的指导。当教师在给一些“打击”,让学生体验自己的不足时,一定要掌握分寸,逐步递进。否则容易引发学生焦虑、自卑等一些列心理问题。
迟希新:
谢谢陶老师。高老师,优秀生在这个班级里算不算一个非正式群体?
高洪源:
非正式群体这是一个专业的概念。它是指这些人有一个共同活动的空间,或者是有一个共同活动的领域,互动有一定的频率,产生一定关系,形成了某种共同的行为规则,但是这些人的活动又不能纳入正式群体之中。优秀生在班级里中是一个群体,但各个集体之间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笼统地说优秀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非正式群体,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迟希新:
那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怎样去引导优秀学生做自我管理呢?
高洪源: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要特别关注优秀生在社会认知方面的心理发展。现在我们常说的优秀生往往是在学习上特别优秀,当然其他技能方面也可能有一些特长,但并不等于他们就没有缺点和短处。然而,优秀生往往由于关怀效应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所以,在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引导他们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并从别人的长处联想到自己的一些不足。这样他就能更多地对自己的发展进行管理。
迟希新:
谢谢高老师。最后,我还想让三位专家用最简短的话语,来总结一下你们对这个案例的意见和建议。
蓝维:
这个案例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优秀生的心理问题。优秀生中有很多人将来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给予他们适度的、正确的关注是不可缺少的。
高洪源:
引导优秀生在具体和与他人集体互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陶礼光: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体验。
 
一、小涛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涛是个学业优秀生,但最近有些烦。“上了二年级以后,他感觉专业李老师对他的画明显的指导的少了,不像以前那样关心他了。”为此,小涛感到难以忍受李老师对他的“忽视”,这种难受的感觉压得小涛几乎喘不过气来,甚至出现了“转学”的念头,不想在这所学校继续读下去。他感到如果问题“再不解决,我都快受不了了”、“我都快没有信心了,对专业也提不起兴趣了!”。
二、班主任老师给小涛的建议是什么
小涛的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专业课李老师为什么会减少对小涛同学的指导呢?为什么对小涛的进步视而不见呢?班主任老师建议小涛同学直接去找专业课李老师聊聊。因为只有与李老师直接聊,才能真正了解李老师的真实想法,解决小涛的后顾之忧。应该说这个建议是比较自然并且最容易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从常规上说,这个建议也比较容易执行,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大——不就是和老师聊聊天嘛。
三、小涛如何对待班主任的建议
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对有优秀生小涛来说好像是天大的难事,具体表现为:拖着不去,找借口。
1.拖着不去:从小涛首次提出问题,班主任首次提出建议,到小涛再次提出问题,班主任再次提出建议,小涛拖延了两个多月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这让班主任有一些难以理解。
2.找借口:俗话说,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小涛为自己没有采取行动找了若干个借口,比如:(1)老师经常说,成功的关键在个人。应该说,老师的说法并没有错,但小涛片面理解这句话,并作为不去找李老师的借口,推脱责任。(2)嘴笨。小涛说“可是我嘴那么笨,什么都不会说,见了李老师就更完蛋了!”。也许这是事实,但是与解决问题相比,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当然,客观上,李老师比较严厉,学生都怕他,这也为小涛的行动增加了难度。
四、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小涛拖延不去找李老师,想通过自身努力,赢得专业课李老师的关注。小涛感觉自身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李老师对他还是“什么也没说”。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明显影响到小涛的学习。小涛感到很不开心,六神无主。
五、班主任如何处理小涛的情绪
客观地说,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小涛的问题如此严重,他没有想到,作为优秀生的小涛,在处理这样一个简单问题时会感觉如此困难。但是,班主任通过与小涛谈话,很快感受到了小涛的困惑,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帮助小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班主任老师建议小涛继续去找专业李老师谈心,并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缓解小涛的心理压力,激发小涛采取行动。这些技巧包括:
1.同理心和自我揭示:比如说“你不高兴很正常,如果是我,我也会不高兴的。”
2.鼓励,“戴高帽”:比如“说明你真的是个男子汉了!”
3.激将法:比如“你在我眼里一直可都是很有魄力的!不会被这点小事难住吧?”、“你还想考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呢,我看算了吧,你连这么点小事都不敢去面对,考名牌这样的大事啊,我看你就做梦去吧!”
4.引导与教育:比如“但你并不是不喜欢画画了,你总不该因为自己感觉老师不关心你了而放弃画画吧?”
5.方法指导:比如“我始终认为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可以靠交流解决的,你只有和老师谈过了,才能解决心里的疙瘩!”
在班主任老师的“忽悠”下,小涛决定马上去找李老师谈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六、这一次小涛的表现如何?为什么小涛没有成功?班主任老师又是如何处理的?
小涛立刻采取了行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进步。不过,小涛去找李老师的时候,李老师正在忙,小涛“顺水推舟”又回来了,并给自己找了个恰当的理由。
成功来得并不容易,总是与克服困难、坚持执著相伴。对于困扰小涛几个月的问题,想要一下子解决也不现实。班主任老师非常理解小涛的心理。他将激将法应用到底。这次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小涛知道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他做的就是突破心理障碍,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七、案例反思
1.小涛的问题是普遍的吗?
小涛的学习成绩很好,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这类学生一般来说在学习上一帆风顺,在班级中是老师的宠儿,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班级的焦点,各种机会很多,所以发展得也比较好。
与此同时发展的还有学生的自负心理。他们往往过高地评价自我,自我膨胀,对自我定位缺乏准确的认识。但是这类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耐挫力比较差。一旦遇到不顺利的情境,心理相当脆弱,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过分自负转变为过分怀疑自己,自信心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处境,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所遇到的困难。这就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同时,小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这与小涛的成绩不成正比,给人一种实际生活能力比较低的感觉。
2.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优秀生需要更多的表扬,优秀生难以忍受别人的忽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优秀生遇到挫折更加难以面对,班主任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优秀生有强烈的自尊和上进心,如果善于利用则可以事半功倍。
班主任老师在处理小涛事件中一方面给予小涛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小涛直接找专业课老师谈话;另一方面利用小涛的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激将法“你还想考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呢,我看算了吧,你连这么点小事都不敢去面对,考名牌这样的大事啊,我看你就做梦去吧!”堵住小涛的退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班主任的成功还建立在他与小涛的融洽师生关系之上。学生信任班主任,愿意与班主任分享困惑,寻求班主任的帮助。
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没有代替小涛去找专业老师,而是让小涛自己去解决,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当前的一个问题,同时,小涛体验了一次解决困难的过程,这对优秀生来说无比重要。
3.班主任工作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在肯定班主任成功之处的同时,我觉得班主任的做法也有值得推敲之处,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与美术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小涛的学习情况。小涛遇到了学习中的困惑,向班主任老师求助,班主任不能够视而不见,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让小涛自己去解决。结果,两个月下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小涛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这不能简单地责怪小涛的无能。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一步了解情况进展,没有了解实情的真相,也没能给予小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班主任的不作为也直接导致了不良的结果。所以,建议班主任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不要等到问题恶化以后再做补救。小涛的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如果换一个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再差一些,或者,不能领悟班主任的激将法,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2)对小涛进行思想教育,让小涛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本案例中,班主任老师帮助小涛解决了困惑,但是,问题的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小涛作为优秀生从自负到不自信,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小涛的心目中,像他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应该得到老师更多关注,是天之骄子,这样的心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自我中心。班主任清晰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但如果小涛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即便当前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再遇到其他类似问题,仍然会发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届时能否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还能否幸运地遇到班主任这样的老师,这可能是一个谜。因此,建议班主任老师与小涛一起分析问题,弄清问题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由124路公交车改道引发的故事
11月的一个早上,我正在给同学默写英语,班长推门进来,说:“因为修路,公交车在民星路改道,绕了一个圈,所以我迟到了。”学生说话时,支支吾吾,眼睛也不敢正视我。我当时心里一咯噔,但由于在上课,来不及多想,只是下意识地点点头,让她进来。隐约中,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课后,我回到办公室细想:“公交车在民星路改道……”我去过班长家,她住控江路,从家到学校唯一能坐的就是124路。对,问题就出在124路上。真是无巧不成书,我昨天才坐了124路,没改道,而且路牌上也没改道的通知,难道……正想到这,上课铃响了,来不及细想,我起身教走向教室。
六节课连轴转,忙得我把这个疑惑抛在了脑后。回家后,总觉得有件事悬着。端起碗,突然想了早上的事。匆忙应付了晚饭,我和老公说:“去趟易出莲花吧。”“不是前天才去了欧尚吗?易出莲花太远,而且124路又破又挤。”老公不解地说。我心里嘀咕:我还就是为了要坐124呢。嘴上却说:“我要买些东西,只有易出莲花才有。”老公一脸的不满,但还是顺从了我。
破旧的124路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如一只不堪重负的老黄牛缓慢前行,开鲁路,包头路,……快了,民星路马上就要到了。我的心随着即将到来的岔路口而越发悬起来。改道,快改道呀,我在心里呐喊。可汽车充耳不闻,一如既往地按照它平日的路线,直行。虽然是11月,金秋的余晖还斜斜地洒在车窗上,我却感觉一股寒意从我的后背唰地涌向整个身体。到了控江路,我突然说:“回家吧。”“什么?大老远的过来,下一站就到了,你居然说要回家?!你是不是发烧了?”老公不解地摸摸我的头,我伤心地推开他,说:“什么也别问了,回家吧。”老公愤愤地跟在后面说:“以后别叫我出来了。”
当晚,一向倒头就睡的我,失眠了。为什么班长要撒谎?问题到底出在哪?我辗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我应该继续保守这么秘密还是当众拆穿这个谎言?如何让她知错改错,而又不让她太难堪呢?我在床上苦思冥想,彻夜未眠。
第二天,我一早来到教室,说:“今天破例,不默写英语了。
“万岁,哦。”同学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我趁热打铁,问:“那有什么事比默写还要重要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猜起来:给我们洗脑子呗。我说:“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昨晚睡不着,想起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同学们的胃口一下就给吊了起来。于是我娓娓道来:
一只立下赫赫战绩的缉毒警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毒品。一天,训犬员想和它开个玩笑。他把一只装了毒品的包裹混在了一堆普通包裹里面,让它嗅出来。久经沙场的警犬兜了一圈就把那只包裹叼来了,得意洋洋地看着主人,等待他的嘉奖。训犬员故意板起脸,呵斥道:“错了,回去找。”警犬迷惑地看了看训犬员严肃的表情,又闻了闻包裹,犹豫再三,把包裹放回。然后围着包裹堆绕了三圈,还是在原来的那只包裹前停下,叼回。训犬员这回更生气了,对着它一脚踢去,“笨蛋,说了不是。滚,再去找!”警犬从未见主人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低低地呜咽了几声,灰溜溜地走了。这次,它围着包裹堆来来回回转圈,每次在那个包前停下,就回头看看主人,一遇见主人那凶神恶煞的眼神,它就退却了。几经犹豫,它终于另选了一个,叼回,惴惴不安地看着主人。训犬员看它回来,一阵狂笑。警犬莫名其妙地望着主人。主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哈哈,你干嘛要换呢?”聪明的警犬这时才恍然大悟。它两只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死死盯着主人看了几分钟,然后发出一声痛苦的呜咽,头也不回地走了。此后,这只警犬再也嗅不出毒品了。因为它不再相信任何一个人,包括训犬员,也包括它自己。由此可见,信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呀!
讲完故事,我有意无意地朝班长瞟去,只见她涨红了脸,低头不语。我继续说:“我利用早自修这个黄金时间段来讲故事,是事出有因的。希望听懂故事的人,放学前来找我。”同学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只有她将头垂得更低了。
放学后,班长来到办公室,说:“老师,我错了。”我故意装作不解的样子:“怎么了?”“老师,我迟到不是因为公交车改道,是起来晚了。因为担心被您批评,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所以说谎了。您讲的故事,让我明白,迟到已经错了,欺骗就是错上加错。
“那你怎么办呢?”“我愿意在全班面前道歉,并以实际行动来表示我的诚意。从今天起我去各班收集旧报纸,可乐瓶,然后卖了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看着学生稚气而又认真的脸,我赞许地点点头。
由124路公交车改道引发的故事,让我开始反思。以前的我,一直把教书当作是自己的职业,认为只要教好英语,就是好老师。甚至还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们有可能有一天没有英语课,但是不可能没有一天没有默写。我很少舍得把时间“浪费在洗脑子上”。我认为多默写几个句子要远比空洞的德育说教来得更实在些。经过这件事,我发现“洗脑子”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是班主任的必上课程。因为,教育的最终目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素养,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合理设置提问或创设情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要运用启发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正视自己的错误,从中吸取教训,并及时弥补错误。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才能了解并且掌握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葯,科学育人。
总之,班主任作为专业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传授其本领的同时,更肩负着引领学生进入道德殿堂,培养完善学生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使命。
(案例提供者: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 曹爱萍)
点评:此案例中班长因为晚起迟到,怕被老师批评,丢面子,所以撒谎。这种情况也许每个班主任都会碰到。曹爱萍老师的做法让我们敬佩,她在处理班长事件中体现出了一位优秀班主任的素养:
1.实证精神,不妄下结论:班主任老师敏锐地发现了问题,识破了班长的谎言,但是她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发现问题的真相。这种实证精神可以确保她做出正确的决定。
2.决不姑息,对学生负责。曹老师在文中写道“教育的最终目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对于学生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曹老师没有迁就姑息,而是拿出默写英语的时间给学生“洗脑子”,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维护互相的信任关系。曹老师认为,“洗脑子”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是班主任的必上课程。
3.智慧育人,让教育无痕。曹老师发现了学生的错误,但是如何教育学生呢?曹老师也出现了一定的困惑,以至于失眠。很多班主任老师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两难”时刻。之所以“两难”,正体现了曹老师对学生负责的精神。不简单说教,粗暴教育,但要达到教育效果,这就需要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曹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犯错误的班长自己来纠正错误,既达到了教育目的,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种无痕的教育带给学生的是成长的动力。
(案例评析:李金钊)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对身边的优秀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许多优秀生虽然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挫折承受能力差
优秀生一般都生活在顺境中,在家有家长的百般疼爱,在校有老师的特殊照顾,萦绕耳边的是赞扬、鼓励。一路走来,一帆风顺,对挫折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一旦遇到挫折,如偶然的考试发挥失常,在某种比赛中失利等,轻则惶恐不安,重则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2.心理负担较重
一般来讲,教师和家长对优秀生的期望值都很高。适度的期望可以变成动力,过高的期望就成了压力。一旦压力超过他们心理承受的极限,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焦虑,对考试产生恐惧。同时,优秀生大都争强好胜,为了保持自己的优秀地位,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施压,对自己提出较高要求。教师和家长的期望与优秀生对自身的较高要求形成合力,常常使优秀生不堪重负,身心俱疲。
3.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由于教师、家长的过分关爱,优秀生大都有强烈的虚荣心,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时时处处想表现出自己高人一筹,以此赢得更多的关注与夸奖。强烈的虚荣心使他们盲目自信,看不起同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从集体中孤立出来,甚至与同学形成对立,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必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那么,在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方面,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走出误区,正确认识优秀生
优秀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与教师、家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而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又与他们对优秀生的片面认识有关。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的评优标准由“德智体全面发展”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无疑体现了育人观念的极大进步,但在家庭和学校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依然是主流的评价标准,学习成绩成了评优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条件。这种智育中心论忽视了德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等方面,必然导致学生能力缺失。所以,要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和家长首先得纠正自己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优只是相对的,优秀生与本年级本班的其他同学相比,仅仅是某些方面较为突出而已,评上了优秀生并不意味着没有了不足,某个阶段的优秀并不说明他会一直优秀。只有教师、家长客观公正地评价优秀生,优秀生才能慢慢地学会反省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2.增强优秀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人生路漫漫,挑战不可避免,挫折必须面对。只有人生的强者,才能战胜困难,迎来属于自己的收获季节。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告诉他们,偶然的失败与挫折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正常现象,许多名人、伟人不也在成功之前艰苦备尝吗? 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从失败和挫折中发现成功的因子。或痛下苦功,弥补不足,或扬长避短,在其他方面超越他人,当优秀生能够自觉地将失败与挫折内化为前进的动力时,他们会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3.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
一些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估,澳大利亚的考试制度规定,学生的毕业成绩除了自己的那份之外,还包括全体同学的成绩,也就是说,他自己学好还不够,还应帮助他人学好功课,只有他人的成绩也上去,你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得高分。除了文化学分外,还包括其他学分,如: 公益活动,帮工得分等。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让优秀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还兼顾了其他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比教师枯燥地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的效果好得多,能够真正让优秀生认识到自己优秀不是真的优秀,班级优秀才是真的优秀。
(资料来源:陈鹏,《贵州教育》(半月刊)2005年16期)
 
[ITEM_USER] 留言[ITEM_DATE]我要回复[ITEM_REMOVELINK]
[ITEM_CONTENT]
回复取消
[ITEM_USER] 留言[ITEM_DATE]
[ITEM_CONTENT]
[ITEM_USER] 回复[ITEM_DATE][ITEM_REMOVELINK]
[ITEM_CONTENT]
[ITEM_USER] 回复[ITEM_DATE]
[ITEM_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