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提纲怎么写:重新看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30:37


    小时候,经常听数学老师说一句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老师还不断地假想出一些可怕的现象,来证明不听这句话的严重后果,比如卫星偏离轨道啦,飞机从天上掉下来啦,两辆火车相撞啦,不一而足。于是,我小小的心中就甚为恐怖,自然地以为计算准确便是数学的第一要务。这种严格的要求后来确也帮助我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绩,但这个成绩却并不令我自豪,因为我深知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数学考试都是老师教的模式套子,题型就那么几种,只要你听话又细心,天天练,月月练,成绩自然不错。说到底这像是一种傻子训练法,练得再好也只是一个听话的傻子。
    等到我成年以后,不幸看到了西方的数学课堂,才猛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数学这门学问。在西方的一些课堂上,我看到孩子们计算能力很差,老师却不介意,因为老师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力,教导孩子数为什么是数,数有什么用,想办法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自己去设计数学题,将数学形成一种生活能力。说到这肯定会有人问,那计算能力差怎么办?人家考虑问题可不是那么一根筋,想办法发明计算器,让计算器来为人服务就是了。你想,你算得再准,能有计算器精准吗?把人脑变成电脑是一种悲哀,让电脑为人脑服务才是智慧。西方的老师总是领着孩子去从事一些创造性的学习,而我们却固守在传统的思维模式里,不断督促孩子去重复机械性劳动。在监考时,我就常常听数学老师要求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我想,那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不希望孩子小小年纪就偷懒吧,殊不知我们给他们设计的题型模式、反复训练法才是一种更大的偷懒——助长了他们思想上的懒惰。我们常常担心计算数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殊不知简单、机械的学习方法和孤立、分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所产生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才更可怕,这种“谬误”使学生彻底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他们远离了真正的数学精神,学到了一种几乎无用的“僵尸数学”。放眼现代社会生活的舞台,我感到“僵尸数学”习得者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命运之神是不会眷顾这些死啃书本的“精确分子”的。一个人不会算数,只要头脑清醒照样可以生活;一个人只会算数,头脑成了糨糊,恐怕就只能做当代“孔乙己”了。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民族更是如此,传统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为我们培养了大量的应试高手,而上文述及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则提醒我们在国际竞争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要视野更开阔,思维要更灵活。古人言:“勤学善思”,多年来,我们却是“愚勤”有余,“智思”不足。现在,两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摆在眼前,孰轻孰重,值得掂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