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人一看就硬的美女:公墓式殡葬终将难以为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7:41:32

慕毅飞

临近清明,见到几个与殡葬有关的新闻,引发我对殡葬改革的忧思。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火化和公墓组合而成的殡葬模式,不环保,不低碳,用地也不节约,长此以往,终将难以为继。

2006年开始,国务院就酝酿对《殡葬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但去年将其从一档退为二档,今年又退为三档,明显放缓了修订进程。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不要继续强制火化,引起广泛的争议,令人举棋难定(42日《法制日报》)。这些年来,全国的实际火化率,一直徘徊在48%左右,政府部门强调坚持火化,而民间则呼吁要拥有选择权。和火化同时推进的,是公墓建设。最近,来自苏州的消息说,由于“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苏州所有的墓地,将在20年内告罄,这还不包括上海人要买苏州的墓地入葬。因此,不用20年,苏州就将面临无地可葬的局面(41日中国新闻网)。

目前所说的“无地可葬”,还只就已经批准的经营性墓地而言。如果按现行的公墓式殡葬模式发展下去,只要人还在一代代的繁衍,合乎逻辑的结果,必将是整个大地迟早会被公墓所吞噬。公墓式殡葬的比例越高,这个吞噬的过程就会越快。因为现在的公墓,所选用的建材,所建造的方式,所形成的规模,所管理的形态,无一不是永久性。从理论上来说,其中的任何一个墓穴,都不会有坍塌、颓圮、湮没的可能,而整个公墓,更不可能拆建他用。一个公墓满了,势必会择址新建另一个公墓。宜建公墓的地方,迟早是要建完的;而“入土为安”的刚性需求,必然会让这样的公墓,不断地建下去。从这一点说,死人不仅要跟活人争地,而且,活人终将争不过死人。大规模的公墓建设,还只是这一二十年的事情,但在江浙一带,城郊交通便利一点的山坡上,就能时不时地看到大片白花花的公墓。假以时日,一两百年以后,如果出现十倍于此的公墓,有些城镇就有可能被包围在一片公墓之中。

比较一下中国传统的殡葬方式。如果古往今来,所有的坟茔都如今天的公墓,是永久性的,那就无法想象,今天的中国人,还能有多少可资利用的山园和田地了。传统的殡葬方式,注定是可持续的。棺材是木头的,修墓用的是砖头、石灰和石板,全是可降解的,可循环的;它的分布又是零星的,很少有大规模的家族陵园;能留存千古的,只有少数帝王陵园和曲阜孔墓这样的名家墓地。清明能到坟前进行的祭奠活动,通常也只能上溯三四代,远祖的坟茔,通常会湮没在岁月的河流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孝子,都不可能亲临所有先祖的墓前,进行穷尽的祭奠。此类祭奠,通常是在氏族的祠堂里完成。这样的祭祀传统,至少在殡葬用地上实现了可持续性。数以万年的历史,千百辈人的更迭,并没有出现死人挤占活人生存空间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这正是人类自身对生态规律的自觉遵循,表现了深远的智慧。

现代公墓的出现,让传统坟茔的渐次湮没不再可能,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在所难免,而且势必愈演愈烈。至于火化,其过程的有违人道姑且不说,对亲人的心理伤害也可置之不理,其能源耗费的不低碳和废气排放的不环保,却是不可小觑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远不如让遗体自然归土来得人道,来得低碳、环保和生态。如果能对坟茔的面积作个规定,能限定修墓的材料只能用砖头、石灰和石板,在一些用地条件许可的地方,就可以允许采用传统的殡葬方式。如果能将墓地确定在一些有待绿化的荒山,坟地和林地有可能一起出现,这更是值得期待的前景。

殡葬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