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2全部防具:喝茶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35:42
         从喝茶开始的那一刻,那独特的醇香就伴随着茶人生活的每一个足迹。据说茶有四个层次,首先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其次是品,可以具体分出每个茶类。喝茶可以讲究起来。再次是茶艺,将艺术、技术融入在喝茶中,让同一价格的茶达到最佳品质的表露。最后是茶道,茶不是茶,人不是人,因为茶像极了人生,茶人交融,达到最高境界。

  比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身边的许多茶人,他们总是出类拔萃,他们能将茶玩弄在股掌之间。有人可以喝完一款茶当下判断:市场价每公斤500元;也有人能够看着干茶说这茶杀青不透;还有人可以喝着茶并细数其中拼进了哪些茶……这些所谓的喝茶高手让您羡慕钦佩了吗?每当仰望高手级的人物时总是觉得遥不可及,却盼望着有一天也能成为高手。本期就为茶人呈现喝茶高手是怎样炼成的,也许有太多的偏颇和不足,希望更多的茶人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

  喝茶高手的成长日志

  人物名片:颜峰。四十出头,从事外贸工作

  最早认识颜峰的时候,是因为他经常从包里面变魔术般地拿出各种一群饮茶人未曾见识过的紫芽茶、芽孢、十多年的黄金桂老茶。

  跟着他到茶庄喝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茶庄老板拿一泡自认为口感很好的普洱出来的时候,他一喝,就很诚恳地挑出茶底告诉老板,这道普洱是掺了绿茶的了。这样的茶,喝起来挺舒服、挺顺口,但是如果长期存放的话,就一定会使收藏者蒙受巨大的损失。对于鉴品湿仓茶与干仓茶他更是有独到之处,每每这时,他也显得颇为感慨,痛惜一些收藏家花了几十万却收了一堆烂茶。

  最特别的时候,是他喝茶喜欢把灯关掉,在静夜里,两三人一同体验他刚刚得到一道好茶的真实味道。这个时候,其它的东西都是多余的,只有茶所带来的真实冲击,才是最实在的。

  他有一些我们所不能领悟的茶的见解,他说: “高山茶的茶气会往头顶上冲,而台地茶,茶气就会下沉。”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他的独家体验,一次在禅茶会上,确实有喝茶的禅师认为,高山好茶确有通七经八脉的功效。

  问及他成为茶艺高手的历程,他说并没有看很多的茶书,到了一定阶段,拘泥于书本可能会使你进入某种盲区,而你自己并不知道。

  对于鉴品的感受他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真实体验,这种体验来源于他八年多的普洱与其它一些独特茶品的鉴赏经验。

  当然,颜峰最开始的时候也会走一些弯路,但正因为寻求茶的真实与热忱。就像他对古玩的心灵感知一样,很快地就把茶的真实一面表达出来。

  那时候,他常在广州喝茶,那儿集中了中国最前线的茶叶市场精英,也是普洱茶铁观音的集散地,所以很方便地可以收到各种好茶。

  就在那儿,他每年都会收很多的茶叶,他的优点是人缘极好,平和、坦诚又不失理性,使得他的茶界朋友不得不以诚相待。在收购这些茶叶的过程中,他真正明白了好茶是什么,老茶又是什么,依靠那么长久的饮茶经验以及安静的体验。他的品茶技艺每一天都在提高。

  他把收来的茶每一道都回家认真喝过,并且把茶的味道记录下来;这种记录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他认为有些茶,其实每刻都在变化,这种规律需要去掌握。他说: “雨水前和雨水后的普洱就是不一样的。不信你也好好品品。”他自己在高处用陶罐藏7六年的一道高山普洱芽尖,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拿来试喝一下。他说,他不信别人说的普洱毛尖不宜收藏的结论,他要用自己的体验来感知。而当你喝到这道特殊滋味芽茶的时候,你也会怀疑普洱毛尖不宜收藏的结论可能是错的。

  他说茶的真实喝法,就是让你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感触与智慧。所以,他并不一定追求很特别的饮茶方式,可能会是普通的水,可能会是普通的烧水器具,但对于茶的态度,一定是恭敬和认真的。一泡茶,他舍不得随意浪费,但如果有朋友喜欢,他也会慷慨地送出。也因为这样的互动与交流,使他的茶品得到更好的交流,也在交流中,使自己慢慢成为了品茶高手。

  后来他每到茶庄,就常常拿出自己的好茶,所以这些茶庄主喝到好茶之后,就不敢再拿普通的茶品出来喝。这样一来,他就经常可以喝到茶庄压箱底的好茶,不用说。这也是一个很聪明的高手速成秘诀。

  他与他的夫人,经常两人对饮。或者到各个茶庄里面斗茶,输赢已经成为其次,也因为不同的品饮喜好,并不一定每次都有一个正确的结果,但他乐在其中,也不争论,从而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他说:“看淡是让自己快乐的最好方法。”

  到了后面,他自己在僻静的水边弄了一问茶舍,邀请的朋友都是真正爱茶的人。好茶在这里得到最好的鉴赏。虽然他居住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但对于茶的喜欢大家都是真正发自于内心的。各种喝茶的方式,各式各样的茶品,并没有特别多的话题,但一定有最安静的品茶空间。

  今天。他依然行走在各大城市里,包里揣上自己珍藏的茶,遇到爱茶的知己,会喝到半夜;遇到爱茶的新茶人,就开始教授鉴品的心得。他就这样乐在其中,享受并自在地过着与茶相伴的美好时日。

  红茶四状元

  中国最著名的十二种红茶被誉为“红茶十二金钗”,喝过这十二种红茶的估计为数不多,而能够把这十二种分辨出来的人大概少之又少了。元泰茶业为寻找这样的“红茶茶通”,特别举办了一场“元泰中国红茶茶通擂台赛”。几番角逐,四位红茶状元由此诞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喝茶高手。

  雷金菊,喝茶能力需要不断检验

  雷金菊和茶交往了五年,从铁观音到普洱,再到红茶状元。这并不是偶然。

  初涉茶行业,便发觉要学的东西有很多,无论是对茶的了解程度还是茶艺表演,各方面都面临定期考核,冒金菊的能力也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检测中提升的。

  随着喝茶程度的加深,日常的工作考核不能满足雷金菊的能力提升了,她特别沉醉于和同事们的相互测试。现在她主要接触的是普洱,平时,她和同事们喜欢把四五种茶拼配在一起,然后凭借口感、叶底的判断,来分辨其中有哪些茶。这样的测试最让雷金菊乐此不疲了。

  对于参加红茶擂台赛,她坦言自己是来检验能力的。而对这十二款红茶的辨别,她也介绍了一些小窍门:宁红香气高昂,正山小种有熏香味,宜红地瓜味浓重,这三种红茶容易分辨,苏红和祁红是凭着一两条叶底辨别出来的,苏红条索比其它红茶细,稍微卷曲,颜色暗绿,祁红叶底较细碎。陈力,难得这十二种红茶齐聚一堂

  陈力是一个女孩,但是性格和名字一样爽直、干脆。因为从事茶叶出口工作的缘故,能叫得出名的茶叶,她大概都接触过。问及为何参加这个比赛。她说难得能把这么多红茶凑在一块,就因为这样,所以来了。

  陈力喝茶不挑茶类,只挑好坏,被问到平时喜欢喝什么茶时。她的回答倒干脆,只要是好茶都喜欢。她还建议刚开始喝茶的时候,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因为喜欢的,就是身体需要的。

  说到斗茶,陈力直言不喜欢这种说法。斗茶让人感觉血腥和暴力,而茶很柔美,好茶更是供人欣赏的。陈力平时也爱与同事朋友一起拿出好茶相互欣赏,这样也可培养喝茶能刀。

  肖海燕,宁红有一种熟悉的香水味

  肖海燕是农林大学茶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因为生长在茶叶世家,从懂事开始就接触茶叶了。长期的耳濡目染,肖海燕把茶叶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高考填报志愿也是毫不犹豫选择了茶学专业。

  谈到如何喝茶,肖海燕说合适的口味最重要,喝茶过程中,要把自己亲历的体会和书上的描述对比。反复揣摩。形成自己的一套见解。

  肖海燕说学校的评审室只有十种红茶,而且只喝过一次就去参加预赛了,没想到答对八种,进入决赛。赛前,肖海燕坦言做了一番冲刺准备。针对十二教红茶,肖海燕每喝一款就总结一次,最后十二款红茶的特点便了然于心了。

  对于这十二款红茶,肖海燕说宁红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是一种熟悉的香水味道,海南红茶带有岩茶的火功香,而白琳工夫则有甘草味道。

  陈发来,喝茶高手要由浅入深

  比赛开始前,有人预测陈发来会是最后的状元,看来此人是有些来头的。原来,陈发来和红茶打交道四五年了,接触的红茶远多于这十二款,而且他所结识的每款红茶,都当作亲人一般,它们的性格特征早已了然于心。他说,红茶的品种主要通过滋味、汤色、香气来辨别。条形还是其次。有几款红茶的香型独特,不用品就能辨认出品种了。

  和陈发来聊起红茶,话匣子便打开了。他说,一种红茶可以有很多种风格,单单坦洋工夫就有十多种风格,而辨别主要还是看功底,无论品种还是风格,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气味,例如正山小种有明显的桂圆味、川红带有玫瑰花香,部分红茶的香气让人印象深刻,对于刚接触红茶的人,可以从浅显易辨的八手,在不断的体会和总结中奠定功底,逐步提升。一名红茶高手就这样炼成了。

  喝茶高手进阶手册

  入门篇

  入门攻略

  先了解茶的特征、品质鉴定的流程、理论常识的方向,就好比出门旅行,要分辨方向,然后才知如何乘车。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刚开始喝茶要专一,选择喜欢的一种茶,这样才不至于在众多口感不一的茶类中迷失感觉。成才标准

  大概了解茶类,分辨安溪四大名茶、武夷岩茶等基本品种;能正确区分本山、黄金桂、铁观音的明显特征。入门心得

  如何入门。苏氏茗茶的苏总建议应从“察颜观色”开始。好比与人交往,第一印象较深刻的是外表。喝茶的入门也是先从“察颜观色”开始。据说经验丰富的老茶人。只要看一眼干茶。就知道茶的好坏。这本来应是喝茶懂茶到极致的人所能达到的功力,只是因为分辨干茶确是一件普通的事,高手却能从最简单的事中悟出最不简单的事,而入门的人则需要由简入深。

  绿工坊的张清说,乌龙茶的外形一般条索清楚,卷曲成团,紧结而不松散。因为乌龙茶采制一般一芽两叶或三叶,芽要刚散开,制茶时经过揉、炒、烘等工序。所以制成的茶叶卷曲、紧结,不松散,一般形容乌龙茶干茶颜色为“砂绿”。就是像蚕砂一般的绿色。

  对于喝茶入门,善新茗茶的黄晋江也有速成小窍门,刚开始喝茶参照物很关键,对于新手来说单独一款茶的好坏标准无从评判,而有两款茶进行对比,自然就有好坏优劣之分了。

  进阶篇

  进阶攻略

  训练的方法无他,仔细喝、仔细闻,而且详加比较,在自己的感受方面应当客观一些!最好交一群喝茶懂茶的人,有人跟自己一起品茶。不仅能够弥补自身味觉上的缺憾,而且在相互交流中扩大喝茶的品种、层次等范围,熟能生巧,形成自己的一番体会和见解。

  成才标准

  了解大概的茶叶市场,辨别茶叶品质,分辨出不同季节、不同产地的茶,能够较准确具体地说出茶的优缺点。

  进阶心得

  天马山茶业的林彩华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却有十多年的茶龄了。她说,对于喝茶渐入佳境的茶人,应该能轻松鉴定一款茶的色香味,但是到了这一阶段,想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要有一定的制茶经历了。在制茶的过程中,从采摘、制作、加工等环节来判断茶的好坏,这样一来,对于表现不佳的茶也能评判出环节上的纰漏。

  部分茶友认为入门看茶,进阶需要闻香。茶香,相较于干茶,更偏向于人的观感。茶庄的茶艺小姐们普遍觉得刚喝茶时,对于香气并不敏感,喝了一年之后,对于香气已经有明显的区分,三年之后,大概对于所有的香气都了然于胸。

  据茶人们介绍,茶香出现的地方大致上有三种,杯堇、茶汤和口中的回甘。从杯盖香中闻到香味是要从最高温闻,温度渐降,香气可能有变化。都要把握住。而且量好在温度低到室温时都要仔细闻,不仅可以欣赏茶叶的香气,并且可以分辨出茶的好坏,甚至制茶手法如何!茶汤在人口时,会有香气表现出来。当然,温度渐减,香气会有变化。不过,茶叶置放一两个月后,会发觉入口的香气渐减,这是茶叶内部进行反应的缘故,属于正常,或许在水感等别的地方却有表现更佳的感觉。喝完之后,回甘中会发觉呼吸之间,有香气在口中徘徊。

  高手篇

  商手攻略

  每天训练嗅觉、味觉,还有记忆。对于所有喝过的好茶都要记忆于心。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好茶标准;每次喝茶,评价每歉茶的缺点。

  成才标准

  每一款茶都有它背后的故事,例如它所生长的环境如何,包括土壤、海拔、空气、温度等;它的制作过程如何。包括制作的时间段、风向等。喝茶高手擅长的便是把从茶身上读到的故事与人分享。

  高手心得

  谈及喝茶高手,那一群和铁观音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闽南人各有自己的看法。

  苏氏茗茶的苏总评价喝茶高手倒是很干脆,一个比赛就知道谁是高手。假设有十款茶,先和一群喝茶能手评出这十款茶的名次,然后打乱顺序,谁能够按照先前的名次重新排列这十款茶,谁就能称得上高手了。这样的喝茶高手讲求的是记忆与自信。

  正清心的陈清标说,高手喝茶应该用心来品,品出茶韵。铁观音的“韵”主要表现为它的香气和回甘,除此之外,“韵”还表现于茶人自身的文化内涵修养,而随着个人对茶文化认识层次的加深,对“韵”的品味和感觉也随之产生变化。

  祥友名茶的黄金良眼中的高手应该是一个世外高人,不为市场和潮流左右,还原真正好茶的本色。

  而黄晋江则认为没有一个人称得上真正的高手。铁观音的高手不见得也能称霸普洱茶界,所谓高手,应该是一个全才,目前看来还没有绝对的高手。如果想要成为高手,需要喝茶无数,就像士兵也要身经百战才能成为将军。

  网友支招如何喝茶

  喝茶就是品感觉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品茶。

  所谓品茶,往往品的是感觉,品的是那种味,并随着季节、环境与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就季节而论,若在春风拂面之际,品一品新茶,吮一口嫩绿悠悠的碧螺春,即有春日晴明的愉悦;夏日炎炎,饮上一杯碧绿生青、满口生香的茉莉茶,身心便有浸泡在绿阴中的感觉;秋高气爽,收获在望,

那时最好冲一杯龙井、毛峰。慢慢地咂咂。细细地品品,反反复复地想想,这是一种心境;而在隆冬,泡上一杯普洱,望着杯中热气氤氲的橘红色茶水,则会从心头弥漫出一股暖融融的情调。

  好茶要用好水泡

  品茶,品水是很关键的。泡茶的水也分三个等级。自来水是最差的。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的缘故,再好的茶叶也泡不出好味。其次是井水。古人用井水泡的茶还是比较好喝的。但现在的井水受环境污染的影响,泡出的茶没有甘甜味。最好的水要数山泉水了。山泉水由于它的纯与净,泡出来的茶人喝过后有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有如苏东坡诗中所写的“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飘飘欲仙之感。

  用舌头感知茶汤的质感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看到别人谈论茶,总跟自己的感觉不一样,就放弃了对茶的体会和总结。随随便便地喝着,不好意思跟别人说,牛饮喝着玩。其实学习喝茶并不难,学到高深的程度才算难。

  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的时候,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甘甜和滑顺是所有好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而苦和涩就是茶的缺陷了。

  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随着喝茶年限的增长。我们会对好茶的要求提高,而忽略一些当初看来是很不好接受的苦涩。 茶汤咽下之前,茶的甘甜是从舌尖到舌根的过渡、蔓延;茶汤咽下之后,茶的甘甜是从咽喉往舌根部涌现,伴随着清凉感觉。口舌生津,一阵阵地涌现着甜的回味,把这个感觉称之为甘是再恰当不过了。

  好茶始终滑顺,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同样会像甘甜一样在口腔内镀上一层膜。有“釉面”的感觉。

  如果能够鉴别茶汤中苦涩甘滑的比例。我觉得就算喝茶入门了。

  健康喝茶才是最高境界

  为使茶叶中的有效物能在水中浸出溶解,要注意泡茶的水温。一般茶叶应以刚沸滚起泡的开水沏泡为好,高级绿茶的叶子很嫩,各种有效成分容易溶出,只需80℃~85℃的开水冲泡。普洱茶、乌龙茶和红茶需100℃的沸水冲泡。茶水中的抗氧化物容量与泡茶时间长短有关,一包绿茶或红茶在150毫升的开水中,5分钟后其中85%的抗氧化剂可以释放出来,再过5分钟另外的15%才浸泡出来。所以,喝茶时要注意开水泡茶的时间。一次茶叶泡喝3杯后应重新换茶叶,那种上午一次泡茶后连喝一天的习惯不利于摄取更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茶末、瓶装茶饮料保健效果差,因为这些茶里面抗氧化剂含量很少。如要达到防癌目的,每天最好喝几杯茶。不要喝太浓的茶,以免伤胃、伤肝。不仅喝茶,还可吃茶,这是因为,B-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绿素、食物纤维等成分不易溶解在水中。

  喝茶也要细嚼慢咽

  口中对于香气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颚跟鼻腔的交接处,所以,评鉴比赛茶时,评审都会将少量茶汤饮人口中,稍微低头。从嘴唇的左边和右边吸入空气。当吸入空气时茶汤混着空气在口鼻交界处翻搅,容易让嗅觉感受到茶汤的香气。当然我们喝茶时也可以这样做。虽然这是很高等的品鉴方法,但是建议两点:刚开始时“刺激性”太大,恐怕要经过个一年半载后,嗅觉才能适应;容易呛到,入口茶汤尽量少,吸入空气时先轻轻吸。习惯后再加重。

  茶汤饮下,口中有翻搅的动作,例如吸气、吞口水的动作,可以闻到茶的香气。尤其是饮入浓茶时。茶香会渐渐由口腔翻搅而显现出来。

  古代业余喝茶高手

  赵信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赵佶作为一位皇帝却对茶情有独钟,他对斗茶、分茶尤其精通,撰写出了茶叶专著《茶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业余茶高手。

  《茶论》后来称为《大观茶论》,又称《圣宋茶论》。全书2800余字。首为序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蔡襄

  蔡襄,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爱斗茶,终成业余茶高手。

  蔡襄曾撰《茶录》专著,是继陆羽的《茶经》后的一本最有影响的茶书。尤其是陆羽在《茶经》中没有记述的“建安之品”,蔡襄在《茶录》中对其作了详尽的论述。以补其缺。蔡襄《茶录》全面地论述了对当时流行的团茶所作的重要创新,尽管具有时代局限性,但其功不可没。宋代欧阳修为《茶录》写的《龙茶录后序》(公元1064年)也对他创造的小龙团茶作了很高的评价。

  如以文化艺术思想来衡量,《茶录》还是一本中国茶文化艺术专著。蔡襄在《茶录·序》中写道: “至于烹试,曾未有闻,……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说明“烹试”活动是清宴雅集的游艺之事,烹试的目的是为了竞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除了要讲究技巧外,更需要讲究这种艺术形式中所包含的艺术美感。

  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修平生爱茶,最推荐洪州(今江西修水)的双井茶。所著《归田录》载:“自景佑(公元1034~公元1037年)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署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又写过多首茶诗,其中《双井茶》最令人喜爱,简直成为我国著名的双井茶业余茶专家了。其《双井茶》咏道:“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白毛囊似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茶。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嗫尤须三日夸。”欧阳修不愧为业余茶高手,双井茶也因欧阳修的诗文而蜚声京师。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诗词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精于煎茶、饮茶,在岭南还曾种过茶,是一位业余茶高手,写过《漱茶说》、《书黄道辅<品茶要录>后》等关于茶叶的专著;又有咏茶诗词数十首,其中《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最为后人称道。特别是“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后人把它与苏东坡所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集成一副对联,用以喻茶,非常确切。

  黄庭坚曾将家乡名茶双井茶送给苏东坡。并附《双井茶送子瞻》一诗,云: “人间云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硝霏罪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前两句写双井茶得天地日月之精华,非人间所有。接着抒写了忆念旧友的心情以及家乡双井茶的腴美。最后诗人给予友人美好的祝愿,希望淳美

的双井茶能够唤起友人的旧忆,驾舟再游赤壁,再游五湖,再为人间留下华章。苏东坡也觉得双井茶是好茶,并回赠一首,诗曰:“江夏元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苏东坡得到友人黄山谷(即黄庭坚)送来的附有赠诗的双井茶,欣喜万分。想到这曾是受到诗文大家欧阳修称赞的珍品,在碾磨成茶末后竟不敢交给僮仆,而要自行烹煮了。诗人用雪水烹茶,细赏茶汤上泛出的如珠玑般的泡沫,不禁浮想联翩:明年我也要东游,乘画舫宿太湖,细品江南名茶。这段为双并绿茶赠送诗文的故事,竟为苏、黄二人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名雪。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应算为一位业余的茶文化高手,何以见得?请看他在《红楼梦》中的多处描述:曹雪芹在《红楼梦》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写的是贾母在宝玉、黛玉、宝钗簇拥下到栊翠庵品茶,通过妙玉在待客奉茶过程中展示的名茶“六安瓜片”、“老君属”,精心收存的洁净雨水、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还有绿玉斗、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竹根大盏等珍奇茶具,如同观赏了一场技艺高超的茶艺表演。她同宝玉斗嘴时说: “……岂不阐‘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这已成为品茶的高论了。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76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又大谈特谈妙玉的茶道修养。他写史湘云和林黛玉联到第22韵,分别吟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这时妙玉忽然从栏外山石后转出,截断了她们的联句,并邀她们到栊翠庵中,施展自己的超凡诗才,一气将22韵联成35韵,末4句为:“芳情只身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写的就是品茗之事中的雅趣,意境高远,尤其耐人寻味。

  有赞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曹雪芹不愧为业余的茶文化专家。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为唐太宗养宗室女,贞观十五年(公元841年)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

  话说文成公主刚入藏时,对西藏高原寒冷的气候极不适应,加上以肉奶为主的膳食更无法适应。后来,她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早餐时,先喝半杯奶。然后再喝半杯茶,这样感觉会舒服一些。再后来为了简便起见,就干脆将茶和奶掺在一起喝,有时还加些糖来喝。

  文成公主的这种吃法逐渐引起宫中群臣权贵的效仿,文成公主也常常以这种茶款待群臣和亲戚朋友。藏民迅速仿效。饮茶之风一时盛行。人们甚至认为文成公主所以如此美丽与饮茶有关。为了满足宫中及藏民们对茶日益增多的需求,公主还建议用西藏的土特产诸如牛羊、毛皮、鹿茸等去内地换取茶叶。在长期的饮茶体验中,人们逐渐体会到饮茶的种种好处,既可以醒脑提神,又能去除油腻,这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藏民们来说尤为重要。同时,为了增加喝茶的乐趣,聪明的文成公主还在煮茶时加入松子仁、酥油等,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加糖或盐。于是她创造出了酥油茶。

  一位普通的唐太宗养宗室女,却发明了与藏民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酥油茶,成为一位业余茶高手。

  皎然

  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本姓谢,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皎然能诗文,业余善烹茶,推崇饮茶。与茶圣陆羽交往甚笃,初时同居妙喜寺,后陆氏隐居苕溪,仍多往访。皎然寻访、送别陆羽唱和诗作在《全唐诗》中有20多首。在《饮茶歌送郑容》中说: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在《饮茶歌诮崔使君》中描绘了剡溪茶一饮、再饮、三饮的感受。诗为:“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索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僧在诗中首次运用“茶道”两字。在《顾渚行寄裴方舟》中,他关心索笋茶事;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中,谈了品天目山茶的美好感受。

  皎然不仅是一位僧人,更是一位著名的业余茶文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