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证明:胡同系列-汤用彤在北京故居(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9:54

胡同系列-汤用彤在北京故居(转载)

  • 作者: 天高云淡
文章引用: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浙江黄梅人,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同时他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汤用彤先生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他对于中国佛教史的梳理,对于魏晋玄学的开掘,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的确立打通了难关,受到国内外汉学,佛学研究学者的普遍推崇,其代表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至今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书中的许多论点被视为不刊之论。

汤用彤生于1893年,他很早就在父亲的教馆中接受教育。由于“幼承庭训,早览乙部”,使得汤用彤从小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1年,19岁的汤用彤进入北京顺天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新式教育。次年汤用彤又考入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留校,出任国文教员,并任《清华周刊》总编辑。次年他考取官费留学,但因治疗眼疾未能成行。此后至1918年才赴美留学,先入汉姆林(Hamline)大学主修哲学,1920年又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汤用彤成名很早,他在哈佛留学期间,就与陈寅恪、吴宓一起被称为“哈佛三杰”。1921年汤用彤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次年回国。回国后,他先出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等职。后于1926年夏至1927年夏他又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不久返南京,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汤用彤在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开始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汉魏两晋以来佛学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中的难点问题,许多中国哲学史学者都被难在了此处。因此中国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学发展研究领域一直是一片空白。汤用彤自1922开始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到1937年,完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定稿。他曾将完成的书稿拿给胡适,胡适看后大加赞扬,在其日记中称此书为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最有权威之作,并推荐给商务印书馆王云五。1938年,四易其稿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公开出版,中国哲学史的难关终于被汤用彤打通了。

1931年应北京大学之邀,汤用彤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自1934年起开始任哲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开始,汤用彤随北京大学转往后方,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北大复迁,汤用彤回到北京,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任。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48年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离开了北京大学,临走他把整个学校的教务交由汤用彤管理。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以后,4月叶剑英任命汤用彤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行校长之职。1951年后汤用彤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并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编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汤用彤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期间,先在缎库胡同3号和后在小石作胡同3号等处居住过。

汤用彤1931年到北京大学任教,他家就住在其父汤霖所置的缎库胡同的一所大宅院。这所宅院当时的门牌号是3号。据汤用彤先生的儿子汤一介先生回忆,缎库胡同3号院是一座南北向的院子。院门里有一座大影壁,影壁的右边是一间小房子,家里的车夫就这在那里。影壁的右边有一个月亮门,门里是南院。南院有房子三间,钱穆先生曾在那里住过,院子右面还有两间库房。从南院有一道门直通正房。正房北面是七间,东面是三间,西面有三间,正房四周还有游廊。正房后有一座二层的小楼,楼上有三间房,楼下就是大厅了。小楼的后面是后院,院里是家里的一些平房。后院门的门牌是缎库胡同6号。汤一介先生的童年生活就是在缎库胡同里度过的。我访问汤一介先生时,先生还饶有兴趣地向我讲起了他小时候的事情。那时他经常去太庙玩,太庙在南池子的街上开有一个门,汤用彤经常由此小门进入太庙,坐在茶座喝茶,有时和友人在那里聊天。汤一介也经常和小伙伴一起从这个小门进太庙,进去后就是一个好大的松柏林,他们就在林子里玩耍。可是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打破了宁静的生活。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北京大学转往后方,汤用彤也随着南迁。四十年代初汤用彤先生的哥哥汤用彬卖掉了缎库胡同的宅子。并购买了小石作胡同3号居住。我问汤一介先生:“您后来回过缎库胡同吗?”先生想了想说没有。

在陟山门街的路南,过了大高玄殿有一条老胡同叫石作胡同。胡同南起景山前街,北止陟山门街,东临大高玄殿,西近北海,与故宫近在咫尺,地理位置之特殊,足以说明它有一段异乎寻常的历史。“石作”就是生产各种建筑石材的衙署,归内官监管辖。内官监就是掌管着皇宫内事务的机构,凡建筑宫殿、营造皇陵,管理库藏等等皆有涉及,其下所属有:石作、木作、瓦作、土作、搭材作、东作(烧砖)、西作(烧琉璃瓦)、油漆作、婚礼作、火药作等十作,其中以石作为首。而石作,在明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城时,就设在陟山门街路南的这片地方。到了清代因此处有明朝的石作,遂取街名为石作胡同。后又改为大石作胡同和小石作胡同。

1946年北京大学回迁,汤用彤也回到了北京。回京后汤用彤一家就居住在大高玄殿旁边的小石作胡同。据汤一介先生回忆,当时是1946年,小石作胡同的院子是南北向的,院里很宽敞,进了院门,是一个过道,从过道再向里进去是一个小天井。天井的右边有一个小的跨院,院子里有四、五间房子。院子的右边是南房,南房旁有一道墙,墙上开有一个门直通正院。正院是四合院,里面有北房五间,东房三间、西房三间。正院还带着一个小的跨院,跨院里就是厨房等处了。汤先生一家从1946年到1952年之间断断续续地住在这里。我问汤一介先生:“那所老房子现在还在吗?”汤先生说:“已经不在了,那里要盖高楼,后来就拆了……”

那一日,我又去陟山门街时,特意去了一趟石作胡同。在胡同里我向老人一路打听小石作胡同,老人指了指东边的高楼说:“小石作胡同原来就在那里的,现在盖了高楼,胡同没了,人也全搬走了,再也找不到了……”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汤一介先生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