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拉拉:2011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6:43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11年清明节放假安排为:4月3日—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2011年清明节放假安排为:4月3日—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列举几个三月三和清明是同一天的几个年份吧 你先来看一下规律:
1878——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5日)
1897——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4日)
1916——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5日)
1935  ?
1954——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5日)
1973——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5日)
1992  ?
2011——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5日)
2030——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5日)
2049——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三)阳历(4月4日)
通过上面的列举如果抛开1935  1992  两个年份我们先不谈 其他年份的相隔都是19年
现在我来说说 1935   1992   两个年份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1935——清明节:阴历(三月初四)阳历(4月6日)
1992——清明节:阴历(三月初二)阳历(4月4日)
因为1992 年是闰年所以差了一天 但是1935 年并不是闰年 其实清明节在阳历来说不是每年的4月4日就是5日(就是阴历不是三月初三也是这个规律)而在1935这一年却是6日确实有点特别 原因是何我也不知道 其实如果不是特殊的年份应该是19年一回   其它节气也有这个规律 还有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日在其19周岁那年阴历阳历会是同一天当然也有的人是例外的 就像上面所述的清明节那两年 可能就是年份的问题了
以上仅供参考
所以结论就是以上老人说的清明节撞上三月三是一甲子一次是不准确的,往往乡坊的人遇到天干地支复杂的问题就托词说一甲子一次,或几甲子一次,岂不是有敷衍之嫌,但这都是前人就开始敷衍的,只是后人没有深加考究。以上言论并无特指,请勿对号入座。 清明节与阴历三月三有何冲突!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逝世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生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三月三是依照农历(阴历)的,清明节是依照节气定的根本是按阳历的,故清明和三月三是同一天就不会常见。既然两者均是扫墓以及郊游踏青的节日。是同一天就更好了。         不仅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应该是更适合祭祖。 
      无论是清明节,还是“三月三”,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本身并不存在“犯冲”之说。如果非说他们有什么联系,那只能说二者都包涵有外出踏青之意。因为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按照历法推算,清明节和“三月三”重叠的几率,每19年才一次

 首先我们看“三月三”是什么性质的日子,三月三,范围涉及到-上巳节、黄帝诞、真武诞、鬼节。具体来说上巳节主要是人过的节日,主要有踏青、论婚嫁等。黄帝诞真武诞则是神明过的节日,主要就是斋醮祭祀。鬼节自然就是鬼灵过的节日,一般鬼节人们就是会施食鬼魂和祭祀祖先。
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食节。
三月三,中国古代比较早的祭孤节日,清明节则是春秋以后才发展成为祭祖节日的,而且至今还有部分地区汉人没有采用清明这天祭祖,南阳山区就多为秋祭。(至今内陆地区与台湾地区还有三月三祭祖的习俗)。
清明节本来是农历廿四节气之一,没有严格的祭祖性质意义,只是作为一个时段的气候表现,所以“清明”两字与祭祖并没有任何联系。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把三月三说成“古清明”欠妥,但情有可原。因为在清明节发展为规模最大的祭祖节日后,“清明”就成了祭祖节的大名片、代名词,所以把古时与清明时间段相近的三月三说成“古清明”,也是属于情理之中的。 有传言称,今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恰逢清明节,认为这样的日子“不吉利”,一些农村家庭开始购买红布和桃罐头“逃避晦气”,而民俗专家表示,这样的“两节相遇”只是一种巧合,完全是正常现象,没有“避灾冲喜”的必要
      “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赶上一天,有人说出现这种情况‘不吉利’,现在鞍山周边一些农村,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三尺三的红布和桃罐头。这两个节日撞在一起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呢?”近日,市民刘明(化名)给晚报打来电话称,因为自己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他和妻子还因此闹起了别扭!

      两节相撞挂红布吃桃罐头

      近日,市民刘明向记者讲述了他所在的七岭子附近的山印子村出现的“怪事”。最近一阵儿,山印子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开始挂上了红布,他媳妇一打听才得知,村民都在说“今年的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撞在了一天,这样的年头不好,所以每家每户都要挂三尺三寸的红布,再买两瓶桃罐头,以此来逃避晦气。”我就不信这种事,刘明说:“几年前就传说过谁给谁买桃罐头,或者是买红背心的事,但到头来细打听,根本就是谣言。我虽然不信这种事,但媳妇不干了,就因为这事,我跟媳妇还吵了一架!想起来真是挺无奈的!”

      早市超市红布桃罐头热销         重丧节

      两节相撞要买红布和桃罐头的说法不仅在农村传得沸沸扬扬,近日在市区内也开始流传起来。记者在市内一些早市看到,出售红布的摊位,前来买布的人很多。一位姓赵的老人告诉记者,她是听农村亲戚说的,亲戚特意打来电话提醒她,让她买三尺三寸的红布和两瓶罐头,“这种事既然听说了,钱也不多,为了家人平安,买就买吧!儿女们我也都给买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记者采访中与出售红布的中年女子闲聊得知,最近一个星期以来,前来购买红布的人特别多,而且都是要买三尺三寸。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大家听说“两节相撞年头不好”,要买红布来“避灾冲喜”。

      记者又从一些商场超市了解到,最近桃罐头的销量也有增长。市民刘先生说,自己平时就爱吃桃罐头,这回听说了什么“两节相撞”的说法,也跟着买了几瓶,但自己并不是很相信这种说法。

      民俗专家为您权威解疑

      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相遇,到底有什么说法?在大门上挂三尺三寸的红布和吃桃罐头真的能消灾避难吗?记者就此采访了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民俗学博士王志清。

      王博士介绍,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气重合,这样的“两节相遇”只是一种巧合,完全是正常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年头不好”的说法呢?因为在我国南方,人们比较看重农历三月三这个日子,而北方人往往不太在意。这是由于农历三月三的时候北方还比较冷,而南方正好赶在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病、瘟疫盛行的时候,因此南方人认为这个日子不是很吉利,民间会在这一天进行放风筝等活动,以取“放除晦气”之意。而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活动是扫墓等。所以有人认为,这两个日子相遇,有不吉利的意思。而中国人驱邪避难的方法往往就会想到红布,以红色为吉祥色,至于桃罐头,则是采用了“桃”与“逃”的谐音,认为吃桃可以“逃避”灾难。还有以往曾经流行过的买红背心“避邪”,买金斧头“求福”等,实际上,这都是人们趋吉避灾的一种心理暗示,没有实际意义。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清明节放假三天。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时节是一年养生的重要时期,在中医理论机体生长也在于春季,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大家应在这段时间穿比较宽松的衣服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锻炼。    在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而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大家对其重视起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予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而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踏青时,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较少活动的人群,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大。老年人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钟以内,呼吸控制在24次/分钟以内,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节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同时也利于心理健康。但是在这段时期,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清明节很容易触景伤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大家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这段时期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宜过度伤心,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需要找亲人、朋友陪伴,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    鸡蛋可剥壳煮,也可带壳煮。 我們老家都叫地菜,沒到三月三前后,山間田野都很多 (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