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冬季制服图片:乾州观音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1:18

 

 

        

      (三)

   沿着文庙的那条小巷往北走,在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就是杨岳斌的故居,乾州自古以来作为军事要塞之地,像杨岳斌、罗荣光这样赫赫有名的武将自是不少。想当初,这位曾被封为陕甘总督,一等轻骑都尉、太子少保的一代名将,是何等威风。然而,人生沉浮,起起落落,自古皆然,故居正厅的墙上,他的那首《归峒河诗》便很好的总结了他沉浮起落的一生:“少年提剑走东西,百战余生万念空。今日归来何所有,半船明月半船风”。想那戎马一生的将军卸甲归来,该是怎样的辛酸,当然,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吧!

   在古城里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了矗立在万容江边的观音阁,观音阁始建于明代,是三层的木质结构,以木榫合成,鼓石作基,青瓦盖顶,阁楼翘起四个角,很是威风,阁楼上镶刻有各种飞禽走兽的格窗,图案古朴而雅致。

观音阁与文庙其实隔江相望,只是一衣带水的距离,儒家孔子的圣殿和佛教观音的庙宇在万溶江的两岸巍然矗立,遥想古时,这里一边是寒窗苦读的学子朗朗的书声,一边是晨钟暮鼓的出家人虔诚的念诵;一边在为来世的幸福刻苦修行,一边却在为现世的功名寒窗苦读。这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幅景致。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只要是汉文化所抵达的每一寸土地上,儒与释总是形影不离的,尽管在远离王道的乾州这一弹丸之地,也不例外。

其实,在乾州有很多这样的宗教庙宇,如在近代战争中被毁灭的就有马王庙、龙王庙等七八座,现存而保存良好的除了这里的观音阁还有乾州万溶江大桥附近的观音堂和城隍庙,经过修复之后,那里如今香火旺盛。可以想象,乾州自古是苗疆的军事重镇,战争所带来的兵灾徭役以及给世代古城人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正需要一种精神的抚慰,这些庙宇大概就充当了古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疗治他们心灵创伤的精神驿站。世代的古城人正是一次又一次地在他们所信奉的神像面前虔诚祈祷着平安与幸福,在祈祷中他们也就一次又一次的获得精神的慰藉和灵魂深处的宁静。

 

 

注:本文相关史料参考:

1、《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二、二十三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91年3、4 

2、《凝固的文明》青海人民出版社  周明阜主编 2009年9月

观音阁位于吉首市乾州城东,万溶江东岸,阁高20余米,直径10余米,为三层木质结构。下为青灰色鼓石奠基,上为灰瓦盖顶。阁楼四方翘角,翘角上立有飞禽雕塑,角下悬挂有风铃,每当风起,铃声传闻。阁楼建造得十分精美,每层镶嵌有古雅的花窗,显得即秀气又别致。

观音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据《乾州厅志》(光绪版)载:“观音阁在厅东对河,道光十六年杨镇源重建,添修偏房三间,厢房一间,门楼一座。”阁楼结构和装饰风格显示出我国清时期建筑艺术的风格。

观音阁以其古朴雅致的秀姿耸立于万溶江岸,波光阁影,阁与水和谐地溶为一体,使秀丽的万溶江更加富于诗情画意了。那弯弯曲曲的满江碧水,那江边一排排的古柳,

湘西乾州恢复明正德年文庙2007-09-14湘西具有501年历史的乾州文庙,今年9月20日(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前夕)将恢复原貌。乾州文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与乾州观音阁隔江相望。清雍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进行补修和扩建。“文革”期间受到破坏,大成殿、泮池、状元桥等部分建筑幸存。后来,乾州文庙被作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乾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文庙被列入恢复古文物建筑项目,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乾州文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再现历史遗韵。(综合人民网消息)来源:中国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