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肩宽多少:健康知识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49:31

洪昭光健康讲座启示录(中)

大数学家华罗庚

10

    1970年,洪大夫随下厂医疗队到北京仪器厂,开展防治工作。他们边劳动,边给工人治病。那时洪大夫从医学院毕业已经10年,他和同事们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研制出了“溃疡一号”,效果好,远近闻名。正在工厂推广优选法的华罗庚患有胃溃疡,经过洪大夫用“溃疡一号”的两次治疗,好了,从此他与大数学家华罗庚成了忘年之交。

    自学成才的华罗庚在数学领域有大量的论文。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就是皇后头上的皇冠,华罗庚40年代的学术著作《堆垒素数论》是举世公认的名著,美国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把他列为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新中国诞生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的席位,1950年率全家回国。50年代初,他就热情倡议支持应用数学的发展。1958年,华罗庚访问工厂农村时,发现管理非常落后,他想能不能把数学方法用到管理上呢?虽然他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了,但他并没有把数学“束之高阁”,而是从生产中找到了科研课题。他搜集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从理论上进行了计算,决定用统筹法和优选法作为研究应用数学的起点。优选法是60年代新兴的学科,以最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找到生产和科学实验的最佳方案的一种数学方法。有了理论,还需要推广与应用。有人认为推广和应用是低级工作,华罗庚不这么看。1964年,他开始搞统筹法,接着又搞优选法。刚开始到工厂,工人称他华教授,后来叫他老华,华师傅,真正成自家人了。每到一个地方,集中省里省外的200名左右的人员,集中办一周的学习班。有时一个训练班下来,产生几十项成果,既省钱,又增产。

    如此好事,出师并不利。有人说他沽名钓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要跟他学。华罗庚压力很大,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国外计算机出现,应用数学开始渗透各个领域,他搜集了好几百份国外应用数学的资料,进行了理论上的计算,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可以使管理工作改变面貌,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1964年3月18日,毛泽东给华罗庚回信:“华罗庚先生,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这给华罗庚鼓舞很大。以后华罗庚到西南铁路,风言风语还不断,他又给毛泽东写了第二封信。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再次亲笔回信:“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华罗庚把领袖的两封来信装在镜框里,挂在墙上,从此更坚定了到工农中去的决心。他带着数学方法小分队,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的几百座城市,几千家工厂,给成千上万的工人及技术人员讲过课,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华罗庚说,科学的目的就是为生产力服务,科学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是真正的科学。这给了洪大夫很大的启示,深刻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11

    70年代,医院急诊科的观察室,脑溢血病人很多,罪魁祸首就是高血压。洪大夫去的仪器厂中高血压患者也比较多,吃降压药很麻烦。都是高血压,有的人一种药就能控制,有的人要两种甚至三四种才能控制。一天吃三次药,一次三四片,还不能间断。有时工人一忙忘了吃,血压就上去了。洪大夫想,要是有一种简单方便的服药方法就好了。

    1958年有关部门曾进行过一次高血压大普查,三个月的时间在北京普查了100万人。阜外医院心内科的黄宛、刘力生、郑德裕等专家为方便高血压的普及治疗,配制了“降压静”片,包括利血平、血压达静和利尿剂,效果良好。治高血压的药有很多种,洪大夫和同事决定在“降压静”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研制一种更方便的降压药。这很难,又要疗效长,又要效果确切,还要安全,副作用小。

    洪大夫请教华罗庚。华老提出可以用优选法,根据系统工程论和整体医学的观点,进行药物筛选和实验。经过三年,在华罗庚教授的协助下,研制成功北京降压0号,以后又研制出降压一号等复方降压片。每天一片,对轻中度的高血压都有效,只要坚持吃药,就可以稳定住血压,而且药价低廉。别看一片药只有几分钱,但在人群防治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吴英恺教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名义上书卫生部,认为降压0号高效、平稳、安全、价廉,推荐降压0号用于大规模人群的防治。1997年,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公布58种单种药,28种复方降压药,作为国际上的重要参考,其中好几种复方药的配方与70年代研制的降压0号成份相近或很接近。如今,降压0号一年生产6亿片,可节省30亿元人民币。

    有了血压计,高血压就成了心血管病中最容易被检查出来的疾病。但也正因为如此,却最容易被忽视。有一位家属替病人开药,医生说顺便给你量个血压。不用量,我血压不高。你看你,当大夫求你量,你都不量。话说到这份上,好,量一个吧。一量,愣了,收缩压180,比正常高了一倍,哎哟怎么这么高?有年头不量了,不知不觉血压就上去了。许多人不知道,高血压“杀人”可不见血。像许多心血管病及高血脂、糖尿病一样,高血压早期无声无息,感觉和健康人一样。等到你有了症状再到医院,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所以说高血压拥有一支强大的后备军,你觉得你没病,可不一定没病。有没有定期体检?有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要特别注意。

    高血压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一位女同志,12年的高血压,好好坏坏。她就是有时吃药,有时不吃药。最后引起尿毒症,透析10年,一个星期换三次血。透析都是高价,一年将近10万元,一共花了90多万元,现在恐怕就更多了,而且遭多少的罪啊。生活质量也差,脸成了地板色,人变得不成样,走不了路,坐轮椅,最后肾衰去世。其实在早期高血压时,一天一片药,三个月半年血压也就稳定了。如果耽误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再治疗,那就要两三种药配合才能勒住“脱缰之马”。再耽误几年,那就可能脑出血,要给脑袋打洞了,闹不好还会终生残废甚至死亡。

    有的人血压上到200,还不吃药,还有的人平时吃,一忙就忘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吃药是大事,千万不能忘。尤其是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的高血压病人,更要坚持。院里有位同事的爱人,结婚时就血压高,现在儿子都上了高中,一直没正常过,一开就是几百元的药。洪大夫看过后,只给他开了一个几十元的处方,嘱咐他坚持吃药,血压正常了。药不在贵,也不在进口,关键要适合,吃多少,多少量,什么时候吃,因人而异,还有其它方面,都要综合考虑。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就是都戴着高血压的帽子,高血压和高血压也不一样。对每一个高血压病人,洪大夫都认真询问,并通过健康宣传,让病人了解高血压的形成和危害,以及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配合治疗,再加上药物和稳定情绪,控制自己的血压。说实话,专家也是那么多的药,只要对了症,就能药到病除,这就是专家与非专家的区别。

 

吴英恺教授和安贞医院

12

    洪大夫说有两位科学家对他影响最大,我们已经认识了著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另一位是著名的医学专家吴英恺。吴英恺教授对洪大夫从事健康教育更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961年,洪大夫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分到朝阳医院。洪大夫在大学时,学习就是数一数二,基本功扎实,现在查房,那时背的基础知识还记得。1981年,文革后国家最早选派出国进修,考英语,他考上了,到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做了两年的访问学者。其实他大学学的是俄文,英语完全是自学,非常不容易。

最初洪大夫选的专业是临床超声心动图,临床医生嘛,总想学些最先进的诊治手段。临行前,吴英恺教授对他说,比起临床医生,中国更需要流行病方面的人才。一般医生中国有的是,咱们国家流行和预防方面的医生不多,更缺少宏观方面对人群防治的学者。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英恺教授眼光长远,大力提倡预防医学。他认为医学只有结合民众,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与华罗庚的思想异曲同工。医生不能被动地在医院等病人上门,要跨前一步,承担健康教育的责任,要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里。医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单纯治病,而是要促进健康,关爱生命。

    到了美国,洪大夫马上与校方商量,把进修的专业改成预防医学系及临床医学院,这为他日后的健康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英恺教授,92岁,辽宁新民县人,从医70余年,是中国胸部和心血管外科的先驱,国内外医学界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因为父亲是老师,他从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那个时代看病很难,他很想学医,最终毕业于沈阳小河沿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并到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胸外科,医术高超。1943年他谢绝美方的极力挽留,回到祖国,投身抗战。1948年他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教授。 

    1951年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了协和医院,归解放军总后勤部领导,定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协和医院。吴英恺教授参加了第二批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在长春市立医院工作了一个月,做了大量的外伤手术,并与人合作编写了《野战外科学》。1956年春,他出任新建的解放军胸科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1958年总后卫生部和中央卫生部协议,将解放军胸科医院移交地方,迁至阜外,命名为阜外医院,400张床,吴英恺教授出任院长兼外科主任。阜外医院的业务方向以心血管病的医疗、研究和干部培养为主,1962年挂了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牌子。除了文革中的几年,吴英恺教授一直没有离开胸部外科的专业。

    文革后吴英恺教授被任命为阜外医院院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1978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学与人群防治研究室。本想甩开膀子大干一番,把文革中丢失的时间抢回来。没想到,1980年,突然动员他退休或转业,没别的理由,说他年纪大了。那时还没有干部退休的制度,吴英恺教授想不通。虽然他70岁了,但他不想退休,他还能工作,他要工作。不就是叫我让出院长的位置吗?不当这个院长,没什么了不起,工作的权利你剥夺不了,这一点挫折随它去吧。一个星期后,吴英恺教授同意调出阜外医院。他坚持三不变,中国人不变,中国共产党员不变,中国医学家不变。他决心一如既往,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奋斗终身。

    但联系了几个单位,都不好安排,吴英恺教授只好暂将关系放到首都医科大学(后来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卫生部领导批准,吴英恺被任命为首都医科大学胸部及心血管外科教研室主任。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按月领工资。

    他终于还是成了度日如年的待业教授。

    1981年3月,北京市卫生局领导到吴英恺教授家,邀他到朝阳医院与翁心植教授开展心肺疾病医疗的科研工作。这对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天地,但并没有到隔行如隔山的地步,饱尝待业之苦的老教授吴英恺立即同意。71岁高龄的老人就这样从无到有,重新钻研第二个专业。吴英恺教授要求从阜外医院调出胸外科的李平、林训生、陈宝田和心血管病流行防治研究室的吴兆苏、姚崇华,以便组织起来,另外开展工作。经与翁心植教授研究,在翁教授原呼吸疾病研究室的基础上,加上胸部及心血管外科教研室的力量,组建成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吴英恺教授任主任,翁心植任副主任。

    虽然有市里的支持,可是想靠几名助手,在古稀之年,白手起家,再建一个心肺血管中心,真是比登天还难。一切都不是轻而易举,有人怀疑,有人旁观,有人冷嘲热讽,工作进展缓慢。逆境对强者来说,反而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吴英恺认定一件事,就要不屈不挠地完成,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拼搏了,他一定要成功。

13

    1982年12月,吴英恺教授做了第一例体外循环手术。

    1983年6月,经市领导决定,将心肺血管中心迁往安定门外的原北京结核病院的院址。由于市区发展,结核病院外迁,与温泉结核病院合并,大部分人员与朝阳医院原属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的干部一起,在结核病院的旧址上组建综合医院。因所在地区位于北三环安贞桥北的安贞里,故名北京安贞医院。很快,拥有600多张床位的安贞医院就名声在外了。近年每年都要做1000例以上的心内直视手术,不少高难度的心脏手术在国内领先。

    吴英恺教授被任命为安贞医院院长,兼北京心肺血管中心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心肺血管中心是两块牌子,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医院科研联合体。心肺血管中心的临床研究室与医院的机关科室建在一起,看来理所当然,但认识上、组织上、具体工作上真正一体化远不是那么简单,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和北京市安贞医院的组织系列表在三年内就曾调动修改了不下四五次,到1986年才最终定案。1987年吴英恺教授退居二线。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五年,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终于落成。这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和国际交流的中心,五结合的完整的新型医疗研究机构。除一般市属医院临床各科室和医、教、研三结合外,还有较强大的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部分,包括两个研究室和一个人群保健科,统称社会医学部,1987年后正式成为首都医学院的教学单位。为贯彻预防为主和面向基层的方针,除人群保健科外,中心还组建了流行病预防研究室和人群防治研究室。这三个预防科室共有医疗科研人员50多人,并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建立了心电图编码室,血脂标化实验室和统计计算室。市心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放在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又在市卫生局领导下为全市18个区县制定了心血管病防治规划。1985年至1990年,取得国家、市、局级科研成果56项。

    安贞小区是个新建的小区,居民陆续迁入,1987年人群心血管病防治才逐步成形。安贞医院除继续发展原朝阳区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外,自1987年开始,在中心邻近的安贞里、安贞西里、安华里和安华西里(合称安贞小区)50多个居委会5万多居民中,开展以心血管病为重点的综合人群防治工作。送医到户,宣教到人,普查了高血压、登记了脑卒中和冠心病,编发了各种心血管病的宣传材料,培训了基层医务人员。由此安贞小区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取得了降低发病率危险因素和死亡率的明显效果。

14

    1959年,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了全国性的血压普查。1969年冬天,阜外医院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协作,建立起第一个人群防治基地。在首钢大力支持下,开展高血压普查普治,冠心病、脑卒中登记治疗。坚持了25年,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30%到50%,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一面旗帜。1975年又与石景山卫生局协作,进行农村心血管病防治,逐步扩大,建成了包括全区20万人口在内的心血管病防治区。当时开展高血压防治的还有朝阳医院组织的国棉厂防治网,河北有省医学科学院组织的正定县一个大队的防治网,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组织的番禺县大石公社防治网,都已经初具规模,全国初步开展了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70年代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能够长期进行动态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防治基地,为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流行趋势的监测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方案的探索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什么让吴英恺教授牵头心肺血管中心呢?1974年秋,吴英恺教授经市卫生局批准,到日内瓦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交流各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常见的心血管病的经验。那时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心血管病防治人才,也没有建立对心血管病的科学统计,更缺少系统的防治研究。

    吴英恺教授从日内瓦开会回来,在卫生部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支持下,着手组织心血管病流行和预防专业,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召集由十几省市自治区代表参加的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协作会议,制定了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虽然吴英恺教授是外科医生,过去参加对高血压的普查,也曾用手术方法治疗过高血压病人,但对心血管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和防治途径还是知之甚少。至于流行病学更是门外汉,他也没有能力具体去管,一拖好几年。1978年,吴英恺教授68岁,决定自己闯一闯。他请流行病专家何观清教授,医学统计学家高润泉教授和心肺临床学家俞九生大夫共同组织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学及人群防治研究室,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调研防治基地,开始招收研究生。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洪大夫就在吴英恺教授领导下开始参与心血管病的流行调查,以及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流行趋势动态的监测。1984年全国50万人吸烟调查,以及燕麦降血脂作用临床及基础研究,北京70万人群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等科研项目,获国家卫生部以及北京市的八项奖。90年代洪大夫参与 1991年全国高血压病调查,心血管病流行动态趋势监测,北京东郊11万人群心血管病社区干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幸福度研究。还参加实用高血压学、燕麦降脂研究、高血压病防治等著作的主编,并发表70余篇论文。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15

    过去中国人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前几十年,也不能说中国人并不在意健康,而是顾不上。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买肉买蛋要用票证“计划”,满大街的人都苗条极了,很难见到胖者,哪里听到过“减肥”?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多少年没解决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你还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每一天都跟过节一样。口福大饱的同时,汽车也在城市泛滥成“灾”。越来越好的饮食,越来越少的运动,使各种各样的“文明病”像高血压、肥胖病等争先冒出“水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染”开。

    在民间,胖一直是“福”。年龄到了,挺个大肚子,多神气,说您胖,那是恭维您哪。过去穷人哪能拥有大肚子?大肚子是富人的“专利”,那叫“将军肚”。直到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胖怎么啦,没病没灾的,挺好。错了错了,大错特错。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一致提出,肥胖是继吸烟、艾滋病后的第三大慢性杀手。你胖,不仅本身就是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肿瘤、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疾病都会找上门来,挡都挡不住。

    洪大夫说,欧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8米,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8米。只有一个指标变化很大,就是体重。中国人体重增长太快,而且不是个别人,而是普遍。更令人担忧的是胖龄越来越低,少年儿童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肥胖。从坐高说,中国人与欧洲人没有差别,这说明中国人腿短,所以中国人肥胖是向心性肥胖。就是胖肚子和腿,除非不胖,一胖起来,身上赘肉多,这种肥胖对人体危害更大。想想,你每天要比别人多负重几十斤的“肉”,不仅两条腿和脊柱受不了,还影响内脏。肚子大就往上顶胸部,造成呼吸困难,所以胖人爱喘,消耗氧气比常人要多30%至40%。心脏功能也受阻,导致体力和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急剧衰退,所以胖者总感到累。年轻时可能还不觉得,到中老年,人与人的健康就拉开了距离,有人能精力充沛上班,有人却有气无力,病倒在床。

    好多胖者也挺冤,谁愿意胖啊。那么到底是怎么胖起来的呢?

    其实,肥胖从理论上讲很简单。根据能量守衡的原则,任何能量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进食多了点,运动少了点,剩余的热量就变成脂肪,堆积在体内,胖就这样悄悄来了。

    显然,正常体重是健康的重要指标。有一个公式,正常体重(公斤)=身高(公分)-100(公分)。要想瘦到正常,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应该开始运动。这两方面一定要同时进行,别以为有了运动,就可以高枕无忧大吃大喝了。运动消耗的能量通常比想象的要少得多,所以控制饮食非常重要。

    逐渐,越来越多的胖者认识到了肥胖不好,减肥成了时髦。也有人又懒得锻炼,又舍不得山珍海味,吃减肥药吧。减肥药也不能说没有作用,确实能减下一些体重。但好多靠减肥药减肥的人都深有体会,是药三分毒,减肥药不能老吃,一停,就反弹。甚至比原来体重还重,掉进了越肥越减,越减越肥的怪圈。

    想减肥,只有“自古华山一条路”。

    肥胖症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均与缺乏运动有关。据报道,六个月的体育锻炼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下降。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避免肥胖,而且可以使心情舒畅。一组中年妇女经过两个月的运动锻炼,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加量,参加者体重平均下降了2.4公斤。

    看来,减肥的灵丹妙药只能是控制饮食和天天的运动。

16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阳光、空气、水和体育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只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60%取决于自己。这说明,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健康并不会自动拥有,也不能储蓄,必须靠持之以恒的运动获得。据对冠心病人的定期造影计算机定量对比,每日步行3公里的运动组一年后其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消退和稳定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的建议。

    骑自行车当然也是有氧健身的极佳方式,游泳也是,可以利用身体每一个肌肉群,并能提高心肺的工作效率。但游泳要花钱,而且和骑自行车一样还不安全。跑步当然也可以,对于减少体重来说,跑步是最有效的运动之一。但对老年人说,跑步对心脏的负担远大于步行,对脚腕、膝盖、腰椎的冲击力比步行大三四倍,因此比步行更易发生伤害事故。美国刚开始流行的健身运动是慢跑,但发生了慢跑倡导者在慢跑中猝死后,又呼吁寻找更安全的健身方法。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有氧运动。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消除精神压力,使人不容易产生疲劳。

    于是步行运动应运而生,流行开来。

    最近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天步行40分钟,对消除紧张感,改善情绪十分有利。长期坚持步行,与慢跑的效果相同,可以使你达到最佳的耐力。调查证明,有耐力的运动员活得更健康,更长寿,而且神智更清楚,身体、精神和心灵都能保持健康。

    为什么普普通通的走路有这么大的好处呢?

    人在原始时代是四肢支撑走路,进化了,前面的两只脚变成了两只手,只剩后面的两只脚负责走路。“逼”着腿肌发达,经过漫长岁月,人体全身肌肉的三分之二集中在腰部以下的两条腿上。可惜逐渐发达起来的腿部力量随着社会文明和进步,却在明显衰退。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走路越来越少。首先表现在懒得外出,一天不要说走一万步,就是走几百步,对有些人来说也相当困难。自然界中,很多野生动物腿的衰老与死亡直接联系,因为你跑不动了,弱肉强食,自然你就成了别的动物口中的食物。对人类来讲,双脚是支撑人体健康的两根支柱。你活动量减少,导致腿部的衰老,造成心脏输血功能的减弱。而步行是负重运动,能强健骨骼并减少老年患骨质疏松的危险,还能帮助心脏工作,促进血液向心脏流动,增加肺的活力,提高血管的机能,降低血压和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心脏、肺和循环系统都健康了,那身体也健康了。所以说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应该尽可能多地“开动”你的双脚。

    作为人的自然运动形式,步行是理想的业余运动,好处太多太多。只要是正常人,都会,又没有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因为与平时“走路”差不多,所以不会有任何勉强和吃力。走路用不着竞争,又没有危险性。行走时,将自己平时步行的方法稍稍调整,尽可能使步子幅度达到身高的二分之一。步行锻炼与随意行走或漫步不同,选择适合你自己的步行速度。开始左右两脚的间距不要拉太开,迈步时膝盖伸直,脚后跟着地,后背挺直,下颚后缩,脚尖朝前,笔直前进,当两臂大幅度摆动时,保持身体前倾,以一定的节奏行走。任何年龄及处于任何健康水平的人都可以通过步行来锻炼,一年四季都可以,除一双适于步行的鞋外,不需要任何特殊器械。把步行作为你生活方式中愉快而有规律的一部分,会显著增进你的健康和幸福。只要你天天步行,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气闷、心悸越来越少了,“累”似乎也无影无踪了。既减少了脂肪,获得了健康,又不花钱,还不费力,何乐不为呢?

17

    步行是发源于美国的健身运动。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医生怀特博士第一个提出步行运动对健康有特殊的益处,因为人体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他的权威著作影响了几代人。这位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奠基人,曾担任几任美国总统包括艾森豪威尔的保健医生,创造性地把步行作为心脏病人和心梗后康复治疗的方法,并主张健康成人应每日步行锻炼,作为一种有规律的终生运动方式。怀特博士自己每天步行,从不坐电梯,外出住在12层楼上,也一样步行。他说,运动是最好的安全剂。

    1956年,美国创建身体健康与运动总统委员会,旨在鼓励所有的美国人开展健身运动。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美国年轻人的健康水平,其中一个主要计划是“总统挑战”计划,促进和鼓励6至17岁的学生参加心血管健康和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与灵敏性比赛。该委员会利用广告、文章、特殊活动和奖励手段提高大众对坚持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它也鼓励学校、工商业、政府部门、娱乐机构和运动与青年组织为各种年龄的人开展和维持健康的运动计划。现在,体育锻炼已经成为美国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步行发展成为全民的健身运动,参加步行的人“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平时缺乏运动的人,肥胖的人,体力不济的中老年人选择了“走路”。

    步行最大的问题是坚持,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三条原则,有恒,有序,有度。任何步行计划最重要的是要有规律地坚持,循序渐进地、按各人具体情况进行适度运动。一定要注意适量,过度可能造成心血管意外或猝死,美国报道约11万个运动小时有一次猝死发生。根据美国运动医学的研究,控制体重的最佳锻炼方法包括每周至少三次的有氧运动,每次至少20分钟,逐步增加步速和次数。

    近几年,日本也掀起步行的热潮,成立了步行协会。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日本提出口号,一天步行一万步,这是人体每天运动量的最低限度。

    我们中国呢,在洪大夫教授的热情“煽动”下,中国各大城市也开始了“步行热”,尤其是北京,走路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现在开始步行是不是太晚了?

    洪大夫告诉你,什么时候开始步行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