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鞋6元以下批发的:军训知识_大学生军训专题_中国大学生在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4:30
外国预备役情况简介 日期:2005-08-18 15:58:24  作者:吴忠  来源:

     国外预备役官兵主要来源是:退出现役的军人、参加军训的大中院校学生、经过基本训练未服现役而直接服预备役的适龄青年和志愿人员等。不同类型的预备役,官兵来源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武装力量新兵的主要来源是未经训练的役龄人员,他们必须进行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为了在必要时能够确保可靠的兵源,美国法定年满18岁者,自生日后30天内必须到兵役机关登记,违反者将被处以5万美元的罚款,且不得担任公职,不得享受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在军官来源方面,各国差异较大,值得一提的是法军预备役军官的文化程度较高,其中大学业毕业的占70%,高中毕业的占2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仅占6%。
  在国外,预备役力量的结构是多类型、多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预备役有不同的任务,其建设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有的预备役力量可用于在国外进行的军事行动,而某些只能用于国内。这些纵横交错的内部结构若衔接不紧或相互割裂,必然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困难。理顺预备役力量的内部关系,关键在于具体分类,完善组织体制。外军预备役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军事素质和年龄区分,将其分成两类或三类,每类又有几个等级:按态势区分,有一线与二线之别;按动员的先后次序,有应急与待命之别。不同类别有不同的任务和用途;相互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例如,一类预备役通常是首先动员的对象,其中应急预备役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召,达到可以立即动员的战备要求。二、三类预备役人员只是在一定情况下才予以动员。 
                                                                     管理与指挥
  各国的预备役建设,都是围绕"提高战斗力"这一中心目的进行的。预备役工作千头万绪,内外关系错综复杂,各国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训,大都从管理入手,增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以改善预备役建设。他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健全法制法规,国外预备役的法规制度有很多,如"预备役法"、"国民警卫队法"、"预备役人员登记法"等。有些国家的一类预备役之所以能够在72小时内全部动员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完善、严格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二是建立和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即系统管理。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实行计划与目标管理。四是明确标准,完善程序,实行正规化管理。五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提高预备役管理的现代化程序。六是培训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七是注重管理理论研究,明确理论上的观念概念,肯定理论原则,确定指导思想,以推动管理改革,促进预备役建设。
  外军预备役指挥体系虽不尽相同,但基本原则都是要适应国家武装力量在平时、危机时和战时的基本使命与任务。以美国为例,其预备役部队的指挥体系分为军内、军外两套系统,这两套系统又可分平时和战时指挥系统。国民警卫队是州的地方武装,在平时由州长实施指挥,遂行以州内治安为主的各项任务。联邦后备队有多军种后备队,平时主要受直属各军种参谋部的各军种后备队司令部指挥。但是,在战时或紧急状态下,无论是建制的预备役部队还是非编组的单个预备役人员,无论是联邦后备队还是国民警卫队,应征服现役后,均应与现役部队实行"一体化",编入相应的部队或机构,与现役部队一起纳入军内指挥体系。
                                                                     编成与装备
  国外预备役部队在编制方面,由于军以上的领导机关、军区、军事院校、科研机构通常都列入现役编制,所以预备役除了自身的一些管理机构、训练中心外,通常不单独组建机关和院校,也不单独组建军以上成编制的部队。但是,预备役组建的部队中却包括军编制上所需的各种部队,他们可以向现役提供营旅级的加强部队。如比利时陆军预备役部队有1个装甲旅、1个摩托车化步兵旅、1个伞兵突击队、1个高炮营和1个工兵营,地区联御部队编有11个轻型步兵团和4个轻型步兵营。美军的陆军预备役部队除编有师外,还有独立旅、野战炮兵旅、装甲骑兵团、步兵营、独立坦克营、机械化营、山地营、炮兵营、防空营、工兵营以及各处勤务部队,这些部队按照"积木"式原则,可以与现役部队共同编组,也可以单独编组。
  各国自然都有不同的武器装备和不同的组合方式,但都力争做到与现役保持一致,形成完整的装备体系。各国的装备体系大都是"多代同堂"、新旧交错而又不断更替,力求形成良性循环,避免战斗力的大起大落,武器装备的效力不只取决于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还取决于正确的组合和配套,以及合理有序的配备和有步骤的更新换代。为此,各国不仅制定了各类部队的编制装备表,而且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确定了装备原则和武器装备配备及更新的次序。由于现役兵力压缩,一些国家把更多的任务移交给预备役,因而一些原来由现役掌握的大型装备也已装备预备役部队,同现役部队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特别是与现役混合编组和优先使用的部队,装备水平已与现役部队几乎一样。
                                                                       教育与训练
  发达国家把教育、训练看作是提高官兵素质和部队战斗力的主要途径,把加强教育、训练作为预备役建设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国外的预备役训练,通常包括单个人员训练与部队训练。前者包括一般的复训和在军事院校训练基地的进修深造,重点是各级骨干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训练、岗位培训和补充训练,其中特别强调的是军官和士官的训练;后者主要是预备役部队的集体训练,重点是营和营以下的分队训练。国外预备役训练是按统一的训练大纲进行的,有的由现役负责实施,有的由预备役自行组织实施。各国对预备役人员各个年龄段的训练都有明确规定,例如,瑞士青年在19~20岁期间,在现役接受17周新兵基本训练后,即转入预备役,在20~32岁的12年间,要接受8次为期3周的训练;33~42岁的10年间为一般民兵,共接受39天的复训,每年参训人员总数达到万人。挪威士兵服满12个月现役后,在预备役还要参加4~5期复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