觜的读音:天生轻信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31:28

日志

上一篇:只有历史的真实,...

下一篇:旧社会

|返回日志列表

天生轻信 [图片]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佛陀的泪珠 2010年09月17日 19:19 阅读(0) 评论(0) 分类:在路上 权限: 仅自己可见

  • 字体:中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天生轻信Comments>>

| Tags 标签:原创, 宗教, 意识, 物质, 神, 译文, 进化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4-02 2:00

《新科学家》2009年2月4日

原文,译者:tantuyu,他的译文还有这篇和那篇

“难怪宗教会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的脑早对信仰做好了准备。”Michael Brooks说道。

1929年的大萧条导致许多机构瘫痪,但教堂的日子却过得不错。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哪怕最专横最苛刻的教堂里也是人潮涌动。

这种异常的现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所记载,但是直到现在才有了科学的解释。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有宗教信仰的倾向,特别是在困难时期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我们的大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臆造一个包含精灵、神仙和妖魔的精神世界,而且我们越是感到不安就越难以抗拒对这个超自然世界的想象,似乎我们的头脑早就做好了信仰神的准备。

宗教观念对于所有文化来说都是很普通的一个方面,就好像语言和音乐一样,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特征的一部分。但在以前,科学研究一直没有触及这个问题。“并非说宗教不重要,”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Paul Bloom说道,“而是这类课题有太多禁忌因此阻碍了对它的研究。”

宗教的起源一直是个谜,直到最近科学家才提出一些假设。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宗教是进化产生的一种适应能力,它有利于人类生存并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按照这个观点,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助于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打粮以及照看孩子的时候团结合作形成紧密的组织,从而有能力跟外部的其他组织相竞争。这样,宗教就被进化筛选出来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

宗教的进化适应理论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家Scott Atran指出,从进化适应的角度来说,持有某种信仰的人群不一定就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他说:“我认为这种理论没有多少意义。”比如,相信死后的永生就跟生存在当下以及传递基因给后代相矛盾。而且,就算宗教有助于人类适应环境,这还是没有涉及它的起源,充其量只是对宗教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解释罢了。

因此,Atran等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天然的副产品。虽然人类大脑备有一个“语言模块”——我们在习得特定语言的时候用得到它,但这并不意味着也有那么一个“上帝模块”以供信仰之用。一些特定的认知能力使人类成为一个优秀的物种,这些认知能力也让人们产生一种超自然思维的倾向。Bloom说:“现在有许多证据表明人类天生就具有宗教信仰的基础。”

许多实验证据来自于对儿童的研究。儿童的思维被认为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虽然在形式上会有某些修正,但这种思维的自发状态可以一直持续到成年期。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Justin Barrett 说:“所有的孩子天生就具备对信仰的接受能力,这是由小孩特定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而且这种早期发展起来的接受能力会一辈子固着于我们的直觉思维中。”

那么人们头脑中的神是如何产生的?Bloom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的头脑在对待生命体——即有心智,或至少有意志——和非生命体时采用不同的认知系统。

在人出生后不久这种认知系统的区别就产生了。Bloom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显示,五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区分人和不会动的物体。婴儿看到一个盒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会感到惊讶,但是他们看到人从静止开始运动就不会惊讶。没有生命的物体应该遵从物理规律并且按照可预期的方式运动,而人有意图和目标,所以人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婴儿似乎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意识和物质

Bloom说,两种认知系统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两种世界观,一种对应于精神世界,另一种对应于物质世界。他把这种天生就认为精神和物质具有区别的假设称为“常识二元论”。躯体虽然在进行像进食和运动这样的物理性过程,但我们的意识却单独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分离的精神世界。“如果你说自己可以在做梦或在星体投射(一种意识与躯体分离的体验过程——译者注)等过程中灵魂出窍,人们会很自然地接受这种说法,”Bloom说,“这些看法很普遍。”

有许多证据表明人们会很自然地产生灵肉分离的想法。人们很容易跟并不存在的他者建立起一种假想的联系:大约一半的四岁孩子都有一个假想的小朋友,成人则会跟去世的亲人、小说人物或者幻想的伴侣建立并保持某种联系。正如Barrett所指出的,这是一种在进化上有用的技能。有了这种想象的技巧我们才能够维持社会的层次和统一,才能预期隐藏的对手将怎么行动。他说:“如果要看到有血有肉的人才能思考其内心,那麻烦就大了。”

尽管有用,但常识二元论还会使人们的头脑准备好接受一些诸如死后永生这样超自然的概念。在2004年,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UK)的Jesse Bering给一群学龄前儿童演了一出木偶剧,剧中有一段鳄鱼吃掉老鼠的情节。然后,研究者询问那些儿童一些关于物理存在的问题,比如“那老鼠还会生病吗?”“它还需要吃喝东西吗?”。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的回答是“不”。但是再追问一些关于精神上的问题,诸如“老鼠还会想问题吗?”,孩子们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轻信之神

在《上帝错觉》(God Delusion)一书中,Richard Dawkins强调宗教主要通过教化,特别是对儿童的教化来进行传播宣扬。进化使得儿童对父母及宗长所说的一切都全盘接受,因为这种信任和顺从有利于生存。但这也导致Dawkins所谓面对宗教教义时的“奴性的轻信”。

如果儿童天生就会信神,那么宗教的教化学说又从何谈起?“我当然很愿意相信儿童天生就有信神的倾向,”Dawkins说,“但是我认为宗教的教化学说也是说得通的。两种影响可以相互增强。”他认为进化保留的轻信的特性,会使得儿童从一种盲目崇拜的倾向转变为跟从他们的父母崇拜同样的神。

默认的上帝

基于一些实验Bering认为,人脑有一种默认设置,它让我们相信,在躯体感知到的生命之外还有其他“生命”。他说教育和经验可以让信仰的倾向受到抑制,但这种倾向并不会消失。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issouri.)的心理学家Pascal Boyer说, 这种倾向更进一步就会形成概念化的灵魂、死去的先人、当然还有上帝。Boyer指出,人们把神赋予和自己一样的思维,这就意味着神的概念还是来自于脑系统的功能——让我们可以去想已经消失或根本不存在的人物。

想象神的能力并不足以产生宗教。人类思维还有另外一个基本特征:对因果联系的高度敏感。这个特征使我们随处发现目的和设计。Bloom说:“当你看到灌木丛瑟瑟抖动,你就会认为那里有人或者有什么东西。”

这种对因果的过度归因也许是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如果周围真有天敌,等到弄清楚它是什么通常就晚了,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逃之夭夭才是上策。

在小孩身上进行的实验也验证了人类这种对因果联系高度敏感的特征。三岁大的孩子已经会觉得不动的物体含有某种设计和企图。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 in Tucson)的Deborah Kelemen询问七八岁的孩子一些关于不动的物体和动物的问题。她发现大部分孩子相信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是出于某种特别的目的才被创造出来的——岩石之所以尖锐是为了让动物能够在上面蹭痒痒;为了“有好听的音乐”所以才有小鸟;河流的出现是为了让小船能够在上面漂。“有一点很特别,孩子们坚持认为山和云这样一些东西是出于某种目的被创造出来的,他们并不接受对其成因的其他解释。” Kelemen说。

在同一实验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的Olivera Petrovich问学前班的孩子关于自然界事物,比如动植物的起源的问题。她发现更多的孩子认为这些东西是被上帝创造的,而不是被人创造的。分别持有两种答案的人数比例相差七倍之多。

Petrovich说:“他们所构建的上帝的概念来源于每天从现实世界中得到的经验。”那种认知的偏见非常强烈,孩子们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像是自发地创造出上帝的概念。所以当孩子们听说宗教教义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很有道理。

相信超自然世界的倾向会伴随我们一生。Kelemen发现成年人会无中生有地认为事物的存在包含有某种意图和设计。如果强迫成年人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他们往往会回归到目的论的争论上,例如“树木制造氧气是为了让动物能够呼吸”或者“太阳发光发热是为了生命存在的需要”。Kelemen有证据显示大部分成年人都很郑重地相信自己有灵魂,不过这种倾向跟信仰神之间到底有多少联系还有待考察。

Boyer很敏锐地指出,成年的信徒既不幼稚也不脆弱。研究表明他们的思想状态跟儿童有很大不同。对于宗教信仰,成年人更关注的是信仰的道德方面。他们并不太在意宗教信仰的超自然属性。

Bloom认为,宗教信仰就是一个由我们头脑臆造并且无法摆脱的副产品。他说:“人类大脑就包括这部分神经环路,它就在那儿。”Petrovich补充说,就算那些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或者不可知论者的成年人也会有超自然的想法。Bering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当他的一个学生对一些无神论者进行访谈的时候发现,他们常常为自己生活中某些重要的或给他们带来伤害的时刻寻找原因,就好像某些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为了让自己在生命中留下那些重要的时刻。Bering说:“他们并非完全抵制神的概念,他们只是不提它而已。”

那些事件通常是伤害性的,这也给解释为何成年人很难抗拒那种直觉的对神的信仰提供了线索,Atran说。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认知的悲剧性”。人类会预期将要发生的事件,会回忆过去,会想象一些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包括死亡,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Atran说道:“你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否则会感到濒临崩溃。”大脑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脱的办法,于是我们就接受了它。

去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Science, vol 322, p 115 )对这个观点是个支持。得克萨斯大学的Jennifer Whitson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和西北大学的Adam Galinsk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Evanston, Illinois)询问人们在处理点图或股票市场信息时会看到什么模式。在问询之前,Whitson 和Galinsky先让一半的受试者感到抓狂——要么给他们和他们的表现不相干的反馈信息,要么让他们回忆以前抓狂的经历。

结果令人惊讶。那些抓狂的受试者更容易“看出”一些并不存在的模式。Whitson说道:“这个现象很普遍,这让我们很吃惊。”她解释说,当我们感到失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迷信的想法。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宗教在困难时期却方兴未艾。

如果说宗教是我们头脑思维的产物,那上帝又被摆在哪里?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都强调:这一研究结果既没有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没有证明其不存在。正如Barratt指出的那样,被信仰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跟人们为什么信仰它是两码事。

但这却说明了一点:“上帝”不会轻易走开,推销无神论始终会面临困难。信仰一种宗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要想没有信仰却需要更多努力,Boyer说道。

这些发现对于认为宗教是一种适应的观点也是一个挑战。“的确,宗教有助于形成大型的社会,并让其成员战胜没有形成大型社会的组织。”Atran说,“但它是一种构建虚拟世界的能力的副产品。我认为跟宗教比起来,造飞机倒更像是种适应呢。”

宗教适应说的拥护者认为两种观点其实并非完全相互排斥。宾汉姆顿大学(Binghamton University in New York state)的David Sloan Wilson指出,宗教信仰的元素可能是大脑进化的一个副产物,但宗教本身得以流传,是因为它有助于团体生存。他说:“大部分适应性是基于已有的结构。Boyer的基本论点和我的观点可能都是对的。”

牛津大学的Robin Dunbar虽极力拥护宗教适应说,但他觉得,与宗教相关的脑回路的确是因为其他原因才进化出来的。Richard Dawkins也认为两种观点是相容的。他说:“为什么不可以两种观点都正确呢?我就认为两种都是对的。”

对于像宗教这样复杂的事物,要想找出它们的起源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有一种实验可以在更深层次检验不论是Boyer还是Bloom或其他人的理论是不是基础牢靠。由于伦理约束,这个实验不可能说做就做,但是人们总要对这种实验的结果进行揣测。

说来说去,这个实验其实类似于观察小孩如何利用天生就有的脑回路产生自己的“语言”,人们也可以观察到最初的宗教信仰倾向如何在小孩子身上发生。一个被隔离的儿童群体是否会产生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我想答案是肯定的”Bloom说。

颜色是如何忽悠我们大脑的?

分享到编辑文章
  • 新知社
  • 新浪微博
 

章节

展开收起
  • 1 圣诞老人为什么要穿红色衣服?
  • 2 隧道中的灯为什么是橙色的?
  • 3 保险柜为什么多为黑色?
  • 4 被子为什么多为白色和淡蓝色?

 

圣诞老人为什么要穿红色衣服?

  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穿一身红衣服的圣诞老人是圣诞节不可缺少的角色。据说圣诞老人是一个名叫圣尼古拉斯的圣人,每年的l2月,他都会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后来,人们以圣尼古拉斯为原形塑造出圣诞老人这一形象。
  不过,圣诞老人最初并没有统一的服装。据资料记载,还出现过穿蓝色衣服的圣诞老人。到了1931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为满足宣传的需要,在圣尼古拉斯祭祀服的基础上为圣诞老人设计服装,并把公司的形象色——红色作为圣诞老人衣服的颜色。由于可口可乐公司的大力宣传,穿红色衣服的圣诞老人形象很快就得到推广。
  没想到孩子们做梦都想见到的圣诞老人还隐藏着这样的秘密吧?就让我们继续保守这个秘密,让我们的孩子少受一些商业宣传的影响吧!

隧道中的灯为什么是橙色的?

  高速公路上的隧道中,使用橙色的灯进行照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与白色和蓝色灯相比,橙色灯照射的距离最远,有利于驾驶员看清前方的路况和车辆。这种橙色照明灯的学名叫做“钠灯”。
  橙色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即使有尘埃或雾气等阻碍,一样可以照射到很远的地方。再者,橙色属于暖色调,不会使人犯困。如果驾驶员在隧道中打瞌睡,那可就太危险了。现在你该明白了吧?隧道中使用橙色灯进行照明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保险柜为什么多为黑色?

  从出现保险柜的那一天开始,就多用黑色。不管是公司里的大型保险柜,还是影视剧中出现的巨型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我们常见的财会人员保管的保险柜也是深深的墨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防止被盗,保险柜都设计为无法轻易破坏的构造,还必须尽可能地加大它的重量,使之无法轻易搬动。然而,为保险柜增加物理重量是有极限的,于是设计者便给它涂上了让人心理上感觉沉重的深色,使人产生无法搬动的感觉。白色和黑色在心理上可以产生接近两倍的重量差,因而使用黑色可以大大增加保险柜的心理重量,从而有效防止被盗的发生。

被子为什么多为白色和淡蓝色?

  一提到被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白色。白色不仅看起来干净整洁,还有催眠的作用。当然,现在也有其他颜色的被子,不过最多的就是淡蓝色、米色等很浅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想象一下,如果盖深红色的被子睡觉,血压不断升高,精神也紧张起来,还怎么睡呢?因此,被子切忌使用令人清醒的颜色,镇静效果显著的淡蓝色等比较浅的颜色才是被子颜色的上上之选。
  此外,被子最好也不要有太多图案和花纹,以单色为佳。有人说,睡觉时都闭着眼睛,被子的颜色能有什么影响呢?其实不然,肌肤对色彩同样有感觉,和我们用眼睛看是一样的效果。因此即使我们闭上眼睛睡觉,还是会受到被子颜色的影响。
参考资料:
颜色是如何忽悠我们大脑的?
http://wenwen.soso.com/z/q2006161867.htm

香港大公报揭露网上“职业汉奸

分享到编辑文章
  • 新知社
  • 新浪微博
 

章节

展开收起
  • 1 一、防美日“网奸”舆论扰华
  • 2 二、网上散布祸国谣言
  • 3 三、读点历史分辨忠奸
  • 4 四、文化攻略害苦少年

 

一、防美日“网奸”舆论扰华



    国人中但凡有那么点爱国气节的人士,应当观察到美国政府近年来奉行反恐怖主义全球战略之后,尤其注重对第三世界国家青年人的洗脑工作。

    据总部设在北美的一家中文BBS网站对经常在网上发表文章人的背景调查,美国CIA、日本雇用了一批人专门在网上张贴攻击整个中国的文章和假消息。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编制假新闻和雇人扰乱人心上有过不少臭名昭著的前科。前些时候美国的公众电台有过一次特别报道,称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央情报局高薪雇用萨尔瓦多的叛变者,用一个在美国的电台,每天向萨尔瓦多发所谓「新闻」,散布谣言,为推翻当时的社会主义政党,挑动人心,制造混乱。


 

 

 

二、网上散布祸国谣言



    事后,中央情报局得出结论:这种手法很有效,以后便雇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节者,用他们祖国的母语来散布谣言。

    美国情报机构已经这样搞了很多年了。现在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他们当然会无所不用其极地来设法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

    在年初网上评选的《2005年网络八大口水仗》排行榜上,“汉奸”与“愤青”被排在了第二位。

    在网上众所周知的是,美国每年花数千万甚至上亿美金在中国进行资助和渗透,豢养了一批“网络汉奸”,这些人多数为国内的无良青年或××阶层。

    他们定时领取美国发给的宣传语以及薪金,多者每月能拿到数千元报酬,出没于中文各大论坛、门户网站,由于能拿到丰厚薪金,他们已堕落成职业性的“汉奸”,又因为往往以不同笔名大量发帖,往往给人以国人多支持美、日的感觉,发帖内容极有规律,攻击政府、国家、爱国者(尤喜辱骂、诬蔑、诽谤反美反日同胞),据闻中国大陆的知名学者丁小平教授自从在2004年2月接受了记者蒲红果的采访道出「美国在华雇用网络特务危害中国」一事后便成反华敌对势力迫害的目标。

    “网奸”们极力打击中国的英雄人物。据“网络汉奸”们“考证”,岳飞根本不是忠臣,秦桧倒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应该平反。他们还极力对中国人进行种族攻击,大肆宣扬中国人如何丑陋,如何只配当劣等民族,如何吃狗肉不人道,如何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全世界污染白人社区等等。故意挑动中国不同地区的人民窝里斗。新疆人“该造反”,西藏人“该独立”等。总之,中国越乱越好。他们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三、读点历史分辨忠奸



    逢中必反对,逢美日必吹捧,什么朝鲜暴政,伊朗无赖,全都和美国舆论同穿一条裤子。对美、日歌功颂德,美国炸了中国大使馆炸得对,撞了中国飞机那是因为中国飞机太好斗,美国人在媒体上公开的幸灾乐祸那是人家的幽默。极力称颂美国的自由、民主及对外侵略战争,对所有反美反日势力一概加之以“粪青”、“爱国贼”、“太子党”、“**”等不一而足的称号。中国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们极易被其蛊惑。

    美国、日本的这一手是相当高明的,因为这区区几千万甚或上亿的投资有可能换来的是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失去思考能力,从而有可能沦为他国的“文化奴隶”。因此,对于“网络汉奸”、“网络特务”国人绝不可小觑。


    “网络汉奸”们制造的信息来源何在?大部分是从美国、日本来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听从美日喉舌所发出的声音。我们于是开始认为美国、日本的所谓正义才是正义,我们放弃英雄祖先留给我们的自卫反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信念,丢弃掉我们民族先进的文化,拜倒在美国、日本的文化和精神诱惑面前。我们的国人,尤其是八十年代后生的,笔者建议大家先把本民族的历史真正看懂了,再把世界史仔细研究一下,不要以为我们政府说的就是令人厌烦的说教,美、日的东西即使是垃圾堆里的也是香的。

    日本是有规划的,全世界都在看他们的动画片,看他们的电视剧,用他们的电器,很多人疯狂的崇拜日本,在中国,也不在少数!国人接触的都是外面的文化,而中国人又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感兴趣,当有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连后悔都来不及。

 

四、文化攻略害苦少年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新的时代、新的形式、新的任务,要求新闻事业也要努力探索、创新,以适应新变化。笔者的建议是,我们也要用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旦发现反华言论的论坛和网站,但凡爱国同胞理应及时通风报信,群起而攻之。这天下的中国人到底是爱国的多,就看大家是否能团结一心,为我们民族的共同利益一起来出力了。海外的中国人也决不能逆来顺受,做不敢吭声的绵羊,到头来任人宰割。应该像犹太人那样团结一心,为了民族的共同利益一致对外,绝不被那些编造谎言、扰乱人心、惟恐天下不乱的别有用心的“网络汉奸”蒙蔽。

    目前一目了然的“民族奸细病”需要治理。我们要警惕美国政府的亡华网络文化战略和文化方面攻势,一旦文化方面的攻势奏效,民族遭侵略后就再无反击能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欲用“和平演变”之策颠覆中国大陆政权,曾把颠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现在又把希望放在了我们第五代和第六代身上,同时又对爱国青年进行攻击和羞辱。把爱国青年比喻成“粪青”就是他们的杰作。


参考资料:

香港大公报揭露网上“职业汉奸

http://bbs.tiexue.net/post_4484626_1.html

标签 情感 儿童 世界 宗教信仰 物质 | 编辑标签

取消

  • 字体:中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签名档

修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取消

上一篇:只有历史的真实,...

下一篇:旧社会

|返回日志列表

评论

隐藏评论签名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来坐第一个沙发

提示腾讯公司温馨提示:当前已出现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等途径假冒中奖网站、“400”“0898”开头电话、宣称低价购物、购房退税等手段诈骗,请您提高警惕,慎防遭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点击:腾讯反骗术帮助中心。

    发表评论

    系统正在进行升级维护中,暂不支持日志评论,敬请谅解!

     

    表情礼物 | 更多功能高级评论编辑器暂时无法加载

    附加功能展开收起  

    设置

    马上开通空间,体验权限日志、记事本等全新日志体验!取消  (可按Ctrl+Enter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