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胶合板:民国首任总理为何惨遭斧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7:04
唐绍仪是首任民国内阁总理,其在清末民初的政坛上一度风光显赫,但其在76岁之高龄遭斧劈身亡,其中缘由,颇值一叹。
唐绍仪,字少川,出生于1862年,广东香山人。唐绍仪在12岁时成为清廷第三批留美幼童,并在美国学习生活过7年之久(当时已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后来因为国内顽固派们的阻扰和责难,这些留美学生在未完成学业的情况下便被全部召回,唐绍仪回国的时候只有19岁。
回国后,唐绍仪被派往朝鲜协办税务,由此成为驻朝鲜商务代表袁世凯的书记官,凭借这层关系,唐绍仪也随同袁世凯的升迁而水涨船高。在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唐绍仪则被提名为首任内阁总理,成为仅次于袁世凯的第二号人物。
唐绍仪虽然追随袁世凯近三十年,但在辛亥革命期间与南方的革命党相处甚欢,这引起了袁世凯的怀疑与猜忌。
由于与唐绍仪之间的抵牾过多,袁世凯后来干脆就撇开他这个国务总理,直接指挥各部总长赵秉钧、段祺瑞等人,凡事绕开唐绍仪。
由此,唐绍仪的第一任内阁未及三个月便草草收场。直到1919年南北议和时,唐绍仪被任命为议和总代表,不过,在清末那次他是代表北方,而这一次则代表的是南方。
南北和谈开始后,由于各派系矛盾纷繁复杂,谈判毫无进展。在5月13日的第八次正式会议上,唐绍仪在未告知其他南方代表的情况下提出了类似于最后通牒的八项条件,最终导致和谈破裂。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唐绍仪淡出政坛,成为了民国的点缀和看客。蒋介石上台后,作为党国元老的唐绍仪也只是担任一些闲职,似乎已经过上了远离政治的生活。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日军当局打起了唐绍仪的主意,即所谓“南唐北吴计划”,主要内容是“起用唐绍仪及吴佩孚等一流人物”,“建立和平政权”,以取代蒋介石为“谈判”对手。
当国民党在上海的党政要员纷纷外逃香港时,唐绍仪此时却仍旧迟迟不动。这很快引起了军统特务的注意,特别是日本人及“下水”的汉奸陈中孚、温宗尧等人拉拢唐绍仪的活动被戴笠的特务所侦悉后,唐绍仪可能出任伪职的传闻在一定程度上被散播开来,这令蒋介石十分不悦。特务头子戴笠也请杜月笙从香港写信给唐绍仪,劝他离沪赴港,免遭不测。
尽管唐绍仪向各方来人表示自己不会当汉奸并一定要去香港,但他又借口要料理一些家务事而没有马上动身的意思。唐绍仪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非但引起了各方的揣测,也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由于唐绍仪迟迟未见动静,戴笠认为唐绍仪可能会出任日伪维持会之职,于是向蒋介石汇报后发出了刺杀令。由于唐绍仪喜好收藏古董,刺杀行动小组也以此为切入口,由谢志磐假扮成古董掮客,在取得唐的信任后,谢与唐约定某日带一古董商人上门交易。
1938年9月30日,谢志磐带着一个古董商人、两名仆役来到唐宅,假扮商人的是老牌军统特务赵理君,两名仆役则是军统杀手王兴国、李阿大,他们提着一个装有古董的大皮箱,箱内藏有一只南宋御制大花瓶,另有古玩数件,而在大花瓶中,则提前预备了一把锋利的小钢斧。
唐绍仪对古董十分入迷,他在鉴定时十分专注,往往要屏退仆役,关紧房门,不让外人窥见,而这正是特务下手的好机会。谢志磐等人到后,寒暄一番便请唐绍仪鉴定花瓶,趁着唐低头细看的时候,赵向身边的“仆役”一使眼色,军统杀手迅速从瓶中抽出小斧头,照着唐绍仪的头部猛然斫去,可怜唐绍仪这位“三朝元老”,尚未来得及哼一声便脑浆飞溅,当场身亡。
军统特务见行动完成,随后便迅速撤离。等唐家的佣人发现唐绍仪已倒在血泊中时,这几个人早跑没影了。
曾经在清末民初政坛上风光无限的唐绍仪,其晚节究竟失与未失,早因“斯人已去、死者为大”的种种纠葛而不便为人所知。而同遭此等命运的,并非唐绍仪一人,张敬尧、周凤歧等也是与日伪有所来往而被军统“锄奸”,大抵如此。
摘自《民国原来是这样》
文/金满楼  荐/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