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大学城:毛主席为什么称白英为“农民水利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06:16

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山东党政主要负责人时称赞山东汶上县南旺枢纽工程和其配套工程戴村坝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称赞当年策划、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汶上人白英为“农民水利家”。

白英,生于公元1363年,山东汶上县白家店村人,以耕稼为业,自幼聪明好学,博古通今,精通地理水势。史书称他“博学有守,不求闻达”。当时在运河沿线每隔一定的距离,派驻一定数量的民夫,负责养护水利设施,每十名民夫设置一名负责人,称作“老人”。白英是汶上县的“老人”之一.由于常年生活在运河边,对于治水和行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山东境内大运河两岸的地势和水情也十分熟悉。

大运河流经汶上始于元代,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开掘济宁至东平安山的济州河,130公里的济州河只有一部分在汶上境内,但是这一点却是大运河地势最高的一段,南旺素有运河“水脊”之称,北高临清,南高沽头各约百尺,会通河开通后,水源问题元代没有解决好。元代会通河水源,曾采用“遏汶入洸”,即在汶河上凿堽城坝引汶水入洸河,洸水流至济宁,通过会源闸(又称天井闸)分流南北济运。由于济宁地势比南旺约低5米,洸水入运后,水小时难于北流南旺段运道。水枯时经常断航,“终元之世,海运未罢”,南粮北运以海运为主。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口,造成大运河淤塞。明成祖即位后迁都北京,而其一切供应几乎全靠东南,所以恢复大运河势在必行。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征调济南、兖州、青州等地民工十六万余人,自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全面疏浚,其中汶上袁家口至寿张沙湾一段,废弃元代旧河,东移二十里另开新河,南北两端接旧河。宋礼仍然沿用“遏汶入洸”这种济运水源方式。如遇天旱会通河南旺段水浅,影响漕运,这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对此,宋礼心情十分焦虑,于是他深入沿运察看水系、地形,访问群众。“布衣微服,访白英与彩山之阴。”白英见其态度虔诚,便根据自己十多年时间观察的汶上、东平、泰安等20个县州的地形水势,提出了“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堵泉、修水柜”的建议,宋礼看到了救星,邀请白英主持这一工程。年逾半百的白英不辞劳苦,亲自规划指挥工程施工。他在大汶河堽城坝下游松山之麓修建戴村坝,又在坝的上游开挖了小汶河,直达运河的“水脊”汶上县南旺。在汶河与运河交汇处的丁字口,筑砌了一道近300米的石护岸,还在河底部设了一个像鱼脊形状的“石拨”,由“石拨”冲击下来的汶水分流南北,民间所传的“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便是当时分流的比例。由于工程的庞大,白英积劳成疾,死在进京领赏的路上,明成祖追封他为功漕神,清乾隆皇帝勋封为永济神,光绪皇帝勋封为白大王 ,明清两代为他建庙立祠,广颂业绩。

南旺枢纽工程以漕运为中心,相继兴建了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蓄水济运、泄涨保运、防河保运及增闸节流等一系列的配套工程,有效保证了大运河600年畅通无阻,不仅为明、清两代漕运和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南旺南北的济宁、汶上、东平等运河两岸城镇经济、文化带来较大繁荣。

白英设计监造的南旺枢纽工程被称为“北方的都江堰”,这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其实从环保角度考虑,南旺枢纽工程根本不能与都江堰媲美,都江堰时为民造福的灌溉水利工程,他与自然界是和谐的,而南旺枢纽工程是为了保运输,与民争利,人为地破环水系的流向,破坏大自然的和谐,恶化了运河沿岸的发展环境,大运河的断航,不是因为津浦铁路的通车,而是环境恶化的结果,今天恢复运河运输,以此为鉴,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对这套工程加以系统研究,为解决南水北调及其通航等问题规划科学的方案。

    因白英一人的智慧成就一个地名,南旺因运河而生,因白英而名,南旺北依南旺湖,西水浒旅游胜地梁山,是汶上和鲁西南游览胜地之一。明清两代都专设有漕运衙门,并陆续修建了分水龙王庙、宋公祠、白公祠、明水楼、潘公祠、望湖亭、禹王殿、观音阁等规模颇为壮观的建筑群,同时镌建有大量石碑、石匾、楹联等。汶上县发展旅游的优势就在这里,整合县城资源,打出“佛牙胜地、运河心脏”的品牌,用黄金水道把两者串联起来,在南旺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建立起运河博物馆,南旺一带就成为一个展示运河文化的旅游区,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旅游。

作者刘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