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距离洛杉矶:贫穷世袭与富贵传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5:39:42

贫穷世袭与富贵传代

作者: 章永宏 | 2011年03月31日 15:13 | 栏目: 一般分类
(240) 点击  |  (7)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zhangyonghong.blshe.com/post/493/662932 

人民日报发文称,因家庭出身不同带来的代际分化已成为转型期中国的突出问题。比如,穷二代与富二代的就业取向某种程度上沦为了“拼爹游戏”。这恐怕也是“我爸是李刚”排名去年十大网络事件第一的原因吧。

 对于这样的现象,管理专家给出了两个有用的名词——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源。穷二代便是在这两方面都很匮乏的人群。这两个概念可以合二为一,叫做社会资本。

 简单地说,社会资本中的社会意味着社会关系网络,资本则是有用的社会关系网络,简称人脉。当一些关系可以用作交换的资源时,变成了资本,即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人群。

 富二代之所以牛,是因为其父母的关系网络。通过多年的经营,形成了一批很有价值的交际圈子,这些圈子因各种原因团结在一起,谈谈项目,做做买卖,混杂着人情和利益,最后成为人们的生活圈子,圈子的价值可以由下一代继承,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特征。

 这种网络与中国社会传统高度相关。比如费孝通的研究所提出的熟人网络和差序格局,便是这种网络的文化根源。基于血亲伦理的关系是社会网络中的核心,由此慢慢延展开去,拓展出更大的网络和更多的人群。到了当代,有人将之称作多元差序格局,即在不同的领域内可以形成不同的圈子。

 与日本人的圈层的集体主义原理有所不同,我们的圈子被称为“集体主义中的个人优先”,即在处理个体和圈子之间关系的时候,首先考量的还是个体的得失利害。比如,发生地震了,范跑跑先跑了,而且还铮铮有词,响应者甚众。

 以上的运作原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一大堆例子。比如农民工是怎么来到陌生城市的呢?基本上靠老乡和亲戚。为什么那么多人读EMBA呢?因为这里面都是老板。生了病怎么办?托熟人找医生。买不到车票怎么办?开后门。

 社会本身便是这样一个高度分工合作的系统,人人都承担着一定角色——混合着责权利的身份。似乎有这样的现象:分工越是细密的体系,则关系网络越是重要。比如在大城市,干什么都要有人。多认识一些人,一些有决策能力的人,或称有权的人,生活便利许多。校长可以解决孩子教育问题,警察可以搞定户口、违章问题,医生可以解决住院看病问题。。。。。。

 而在农村,自己种种田,没太多需求,生活简单的多,社会资本也少很多。农民工便是这样的状况,来到城市里,身边都是农民工,有的大家都有,没有的大家都没有,同质性程度之高,无可交换。他们的后代除了贫穷,也没有什么能继承的。

 除非他们的父母用各种方式获得了合法的城市身份——比如户口,比如体面的工作,比如自己的房子,那么下一代便开始了城市人的生活,打破贫穷的魔咒。

 富二代则不同,他们的起点便与他人不同,生活在一个位高权重、资源丰厚的圈子中,有时他们一生下来,自己的儿孙便有了着落。而他们的起点,也许是穷二代的终身梦想。

 所谓“社会上升空间的缺乏”、“阶层垂直流动的封闭”,就指向了这样的现实:社会正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等,主要是财富的分化。例如在北京,解决高房价和拥堵的局面,有人叫嚣让外地人出去。这背后实际上便是利益联盟在作怪。

 通过划分外地人和本地人,政策的导向便有了大规模人群的诉求:本地人自然地以为,本地房价的高涨和交通的堵塞都是外地人引起的,是这样吗?结果是,行政力量被动员起来,舆论被调用起来,资源被集中起来限制另一群常年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的人群。外地人如何指望还能在这个城市立足呢?

利益联盟,不过是圈子的一种异化。与传统社会相比,利益成了圈子的根基,而人情、人性、德性的东西早就抛诸脑后了。没有后者的制约,则社会必然如吴思所言:合法上海权的横行。简单地说,按要求我给你办,我就不给你办,除非我有好处。在这方面,富人总是更有竞争力的。 

圈子间的日益对垒,不是一件好事,更多的富人的诞生实际上体现着更大规模的穷人的出现,对垒的结果常常遵循零和博弈,一损俱损。富人阵营必须警醒:富贵不是世袭的,如同贫穷不能世袭。否则,大乱大治依然会成为中国社会几千年来走不出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