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龙湖颐和原著好吗:最忆是端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2:47:09

看看又要到端午了,我仿佛已经嗅到了陈艾、菖蒲那带着山野气息的芳香,心竟然像小孩子盼过年一样居然天天都在激动着。真的,不知为什么,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对端午节却总是独有情钟,时常无端端地勾起回忆。

我对端午节的这种回忆也许是在对过去艰苦岁月的回忆。我们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人的童年是非常苦涩的。记得那时,每个家里都非常穷,常常是吃了上顿缺下顿,每顿吃的都是照得见人影的稀饭。至今,外地人嘲笑南充人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只要到了西山坡就听得到南充人喝稀饭的声音”。然而过节却可以例外,不仅饭可以吃饱,而且还可以打牙祭,给瘪扁的肚子一点油水。每年端午节,家里大人都要做好多好多的菜,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的菜有凉拌猪头肉、盐蛋、莧菜,还有粽子。好容易等到大人把饭菜端上桌子,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就一轰而上,无数双筷子像在打仗一样伸向那一块块闪着油光的肥肉。这时,外婆和母亲总是坐在旁边微笑着看着我们,眼里满是怜爱和无奈。这一吃饭场面若干年后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久久不能忘怀。

我对端午节的这种回忆也许也是在对一种民俗文化的回忆。在我的心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最具中国人传统民俗色彩和民族特色的节日。这一天在一些地方又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是基本相同的。记得小的时候,每到这一天,院子里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挂上艾叶、菖蒲。我最喜欢闻陈艾、菖蒲那股来自山野的清香味,每年等外婆把陈艾、菖蒲挂在大门上,我总要把脸紧紧地贴在上面闻过够。吃粽子,饮雄黄酒,用陈艾、菖蒲煎水洗澡是端午节家家户户的习俗,据说早在周朝的时候,中国的民间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端午节这天用陈艾、菖蒲熬水洗了澡,可以祛邪避瘟,保一年平安。然而,端午节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到江边去看划龙船。我是在嘉陵江边看划龙船长大的孩子,那时的嘉陵江水很清,江面也很宽,江里时常有南来北往的载满货物的木船。记得每年端午节,在中渡口和上渡口之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划龙船比赛。参加比赛的都是长年奔波在大风大浪中的船工,个个体格彪悍,满身的腱子肉,他们参加比赛一方面是祭江,据说端午节划了龙船,祭了江神,可保一年平安。船工们一年四季都在水里讨生活,谁不想一生风平浪静。另一方面他们参加比赛也是男人之间一种力量、技艺的较量。家乡的划龙船是和抢鸭子联系在一起的,主办方事先将鸭子用白酒灌醉,被酒精刺激得昏头昏脑的鸭子一抛入水中就一个劲地乱扎猛子,本来,平时在水里抓鸭子都是件难事,这会儿要抓住醉酒的鸭子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只见比赛一开始,江岸江中人声鼎沸、锣鼓翻天,几十条船在江面上来回竞追,几百只鸭子在江面上扑腾翻滚,包着不同头巾的船工有的像蛟龙跃入江中,有的像浪里白条扑向一只只鸭子,有时是人与鸭斗技,有时是人与人争夺,瞬时间江面上船与人、人与鸭子争斗在一起……这时,岸上江中数万人齐发出一种声音:“嗬嗬,花儿红,五月端阳划龙船,嗬嗬,花儿红,五月端阳划龙船”。那种场面确实是惊人心魄,那种声音确实是撼天动地,多少年后都一直在我心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对端午节的回忆还在于端午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屈原和白素贞是中国的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两个人都和端午节有关。屈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因不愿看到自己的国家沉沦,在端午节悲愤地跳入汨罗江中以身殉国。白素贞是传说中的人物,据说在端午节这天,因喝雄黄酒而现原形吓死了许仙,由此演绎出一段曲折哀艳的爱情故事。小的时候,我对屈原的故事不太感兴趣,而对白素贞的故事却是百听不厌,幻想如果有一天我也遇上一条蛇什么的美女决不会像许仙那样没出息。那时候自己自认为是英雄,后来才知道多少少年听了白蛇的故事都有如此英雄想法。端午节因有了屈原而悲壮,也因有了白素贞而凄美。悲壮和凄美就构成了端午节文化永恒的充满阳刚和阴柔之美的旋律。

我对端午节的这种回忆也许还在于端午节这个节日现在已在人们心中渐渐淡去。由于种种原因,家乡已经好久好久不划龙船了,嘉陵江水也不像过去那样清、那样宽了。江边已听不到艄工的号子,看不到船上的白帆了。人们住进楼房后,陈艾、菖蒲也没地方挂了,雄黄酒有碍身体,人们也不敢再喝了。只有粽子人们偶尔还尝尝鲜,但吃起来我总觉得缺乏一种韵味,那种韵味到底是什么,我真的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