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怎么读英语:苍鹘:一位前苏联航天员的不归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8:44

苍鹘:一位前苏联航天员的不归路

发布时间:2011-03-30 09:54 作者:苍鹘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10次

  科马洛夫 是世界上第一位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 中丧生的宇航员 。


  许多中国人都记得,在他们学过的中小学课本里,这位前苏联宇航员牺牲前眼含热泪地说:“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


  这篇题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已经被证实是彻头彻尾的编造。


  但真相究竟怎样,却一直是个谜。最近美国 的《探星者》一书,披露了科马洛夫之死的绝密内容———


  1


  弥天大谎《悲壮的两小时》


  1995年第2期《读者》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宇航员之死》的文章,此文后来被选入全国通用的小学和初中《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高中课本《高中华文》,成为学生诵读的“范文”。


  这篇改标题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描写道: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科马洛夫驾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归航,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 后,因为减速的降落伞出现故障无法打开了,科马洛夫将和“联盟1号”将一起坠毁。苏联当局对此做了实况直播,科马洛夫生命中的最后两个小时,与家人进行了告别。


  科马洛夫眼含热泪地说:“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 他向妻子和妈妈依依不舍地告别,鼓励女儿长大要当宇航员。在最后七分钟的时候,科马洛夫告别说:“我已经看见大地了,大地很美。如果上帝让我转世投胎,我还要当宇航员,我和女儿一起重上太空。因为太空很有意思,很好玩。真的,太空很好玩……”其描述的情景,令人动容。


  这篇宣传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文章,曾经让很多读者热血沸腾,非常感动,当时一些著名的报刊、电视台都刊出、播出过。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篇子虚乌有的纯粹杜撰出来的课文。


  2004年初,一位叫“京城孤魂”的网友撰写《饶过孩子们吧!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一文,言辞激烈地批评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课文《悲壮的两小时》,“是三流地摊文人所编造、彻头彻尾凭空捏造、无科学根据的大谎言!”


  此文震动一时,引来各方关注。


  2


  科马洛夫坠向地球的谜团


  “京城孤魂”直指文章存在的五大硬伤:“联盟1号”宇宙飞船是在莫斯科时间1967年4月23日凌晨发射,而非1967年8月23日;“联盟1号”是绝密行动,其坠毁事件根本不可能进行现场电视直播;飞船返回大气层的速度为每秒7000米左右,飞船进入大气层到达地面所需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而非两个小时;飞船大部分时间不在地面接收范围内,那时根本无法进行所谓的70分钟“汇报”;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要好好学习时说到“‘联盟1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航天器任何数据绝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查出来的。


  当时,著名作家叶永烈认为:“很早以前在读《悲壮的两小时》一文时,就觉得‘当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要花费两小时才落到地面,违反常识;还有,这两小时之内,那位宇航员怎么能够与地面一直保持通话,也不合常识。读了《饶过孩子们吧!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一文,我以为所列举的理由很充足,足以证明《悲壮的两小时》是‘弥天大谎’。”


  学者孔庆东也表示“同意批判者的质疑和那种负责精神。”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等科学著作记载,证实《悲》文确实是个“弥天大谎”。


  “联盟1号”的失事和科马洛夫的死因,当时苏联的官方报道极其简单,只是说宇宙飞船在飞行24小时之后按原计划进入大气层,但在7000米高空,因主降落伞未能张开,导致飞船和宇航员机毁人亡。


  科马洛夫坠向地球的前前后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数十年来引起猜测,但一直缺乏可靠和可信的证据,真相扑朔迷离。


  3


  太空竞赛的悲剧


  科马洛夫是太空时代第一位在飞行状态中丧生的宇航员。“联盟1号”的失事,与太空竞赛直接相关。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史泼尼克1号”,开启苏联的航天时代,也拉开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大幕。


  苏联的人造卫星以引起冷战时期美国的恐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总署)成立。4个月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1号”。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 乘坐苏联的“东方1号”进入地球轨道,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这天也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仅仅23天后,美国人阿伦·谢泼德乘坐“自由7号”进入地球亚轨道。


  之后,紧锣密鼓你追我赶的竞赛一发不可收。


  首次双人太空飞行、第一位女太空人,一开始,苏联人一直走在美国人前头。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美国“必须在未来10年内,完成月球登陆,并将宇航员安全送回。”


  苏联对登月计划表现出极大的矛盾,赫鲁晓夫既不希望被美国击败,也不想再增加投入。虽然“东方号 ”飞船在此后的太空实验中不断出现问题,但要在竞赛中保持这点微弱优势,就必须硬着头皮走下去。


  1963年,“东方号”宇宙飞船的飞行结束,运载火箭和航天系统的总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领导的设计局,表示不能在1966年之前研制出机动性“联盟号”飞船,但已经被“太空胜利”冲晕头脑的苏联领导人要求科罗廖夫继续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科罗廖夫想出了个好主意:把“东方号”宇宙飞船改装成多舱位飞船(称作“上升号”),在轨道站完成一些新的任务。1964年,苏联发射了载有3位航天员 的飞船。1965年3月,航天员列昂诺夫离开“上升2号”飞船密封舱,系着安全带实现了太空行走,比美国人早3个月做到这一点。这再次满足了苏联领导人的虚荣心。


  殊不知,虚荣心的尽头多半都是悲剧。


  4


  为向十月革命50周年献礼


  在“上升号”宇宙飞船准备进行新的飞行时,积劳成疾的科罗廖夫却不幸病逝了。继任总设计师瓦西里·米申决定不再继续搞“上升号”飞船计划,认为搞旧东西只能永远落后于美国。他说服了苏联领导人,1966年几乎一年没有搞载人飞行。然而美国在这一年却完成了“双子星”号载人宇宙飞船的飞行,并在太空试验了手动对接。


  由于地面实验基地不足,对有人驾驶飞船的研究,前苏联是以发射无人驾驶飞船开始的。


  1966年底,苏联第一艘无人驾驶的“联盟号”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由于发动机的工作不稳定,无法改变方向,也无法脱离运行轨道,结果飞船越过苏联,向外国方向落去,只好启动自毁系统炸毁了飞船。


  第二艘无人驾驶飞船在发射时运载火箭的自动系统在点火前数秒突然发生故障,停止工作。发射场上忙碌了起来,正准备查找原因时,一声巨响,整个运载系统发生爆炸,发射宣告失败。第三艘“联盟号”无人驾驶飞船在回归大气层时,前部隔热板被烧穿,船体烧出一个窟窿,飞船落在冰水里,葬身海底。


  就在无人驾驶飞船屡次失败后,1967年4月,苏联居然决定用“联盟号”飞船进行载人空中对接试验!


  他们计划安排“联盟1号” (载1人)和“联盟2号”(载3人),分别于4月23日和24日发射,“联盟1号”的宇航员是科马罗夫。两艘飞船在太空对接后,他将和“联盟2号”一名同事互换位置,然后乘坐“联盟2号”返回地球。


  赫鲁晓夫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希望能用苏联在太空竞赛中的又一次胜利,向十月革命50周年献礼。


  5


  “诅咒让我乘坐拙劣太空船的人们”


  1967年,“联盟1号”宇航员科马洛夫在太空中环绕地球飞行时,已经知道自己永远也不能活着回到地球了。


  “联盟1号”进入轨道后,马上就出现了问题。两个太阳能电池板中的一个打不开,电力受损,飞船的动力就少了一半,导航困难重重。没有足够的动力校正航向,根本无法与另一艘飞船对接。载着航天员贝科夫、叶利谢耶夫和赫鲁诺夫的“联盟2号”的发射计划最终被取消。


  科马洛夫安全返回地球的机会正在快速流失。一昼夜以后,苏联国家委员会决定停止“联盟1号”的飞行。但飞船在计算好的一圈上没有降落成。航向标突然失灵,发动机的制动开关未能启动。后来才弄清楚,是飞船传感器的灵敏度出现了问题。


  飞船必须停止飞行,这只能靠航天员手动操纵。科马洛夫必须在晚间操纵,如果白天降落,飞船就要落到苏联之外。指挥中心急忙问两年前靠手动操纵使“东方2号” 飞船安全降落的航天员别利亚耶夫,靠月光能否在夜间把握飞船的航向?别利亚耶夫给了肯定回答。指挥中心马上给科马洛夫传去了相应的指令。


  科马洛夫做得干净利落,他成功校正了航向,“联盟1号”飞船于清晨开始降落。在降落到预定高度时,意外情况再次发生了: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失灵,主降落伞没有拉出,而备用伞也无法打开。“联盟1号”返回舱高速撞向地面,起火燃烧,整个着陆点烟火缭绕。


  当科马洛夫面对无可躲避的厄运的时候,在土耳其监听的美国特工人员听到了他愤怒的呼喊:“诅咒那些让我乘坐这个拙劣太空船的人们!”


  6


  科马洛夫和加加林情同手足


  杰米·多兰和皮尔斯·毕卓尼的一本新书《探星者》透露了关于科马罗夫之死的一些绝密内容。此书主要依据是前苏联克格勃官员韦尼阿明·伊万诺维奇 的回忆,还有雅罗斯拉夫·格洛凡诺夫在《真理报》上的报道,以及俄罗斯《历史问题》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探星者》讲述的是科马罗夫和加加林两位宇航员的友情故事,两个人是非常亲近的朋友,他们一起社交,打猎,还一起喝酒。1967年,两个人都被分配执行同一太空任务,而且他们都知道当时的太空船不安全、不适合飞行。


  科马洛夫曾对他的朋友说他很可能会死。但是他不想退出,因为他不想加加林去死。加加林在这次任务中是他的替补。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想要在太空中让两艘苏联太空船进行对接。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已成为苏联英雄,他和其他的一些高级技术人员很仔细地检查了“联盟1号”,他们发现了203个结构性问题。加加林提议这次任务应该推迟。


  问题是谁去和勃列日涅夫说?加加林写了一份10页的备忘录,交给了他在克格勃里面最要好的朋友韦尼阿明·伊万诺维奇,但没有人敢把它上交到高层。看过这份备忘录的人,包括伊万诺维奇本人,不是被降职,就是被开除,或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


  7


  加加林曾想强行替代这次飞行


  当时苏联国家委员会中有人对此提出口头疑问:“同志们,请想想我们在干什么?难道无人驾驶飞行试验失败后,我们能用这种不过关的飞船送人上天吗?”看来,不少人都有同感,只是因为“上面”的“压力”,没有说出来罢了。


  距离发射时间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科马洛夫意识到推迟发射是根本不可能的了。他和已经被降职的伊万诺维奇见了一面,他说:“这次飞行我不可能再活着回来了。”    伊万诺维奇问他:“为什么不拒绝这次任务呢?”他回答说:“如果我不去的话,他们会让替补的飞行员去的。”他的替补就是加加林,他不能那样对待他的挚友。他说:“他会替我而死的。我们说好要照顾他的。”说完,泪流满面。


  在俄罗斯记者格洛凡诺夫的报道中,发射当天,1967年4月23号,加加林出现在发射场,他要求给他穿上太空服,想强行替代科马罗夫执行这次飞行任务,以便挽救自己的朋友。


  但4月23日凌晨3点多,“联盟1号”在一片欢呼声中,最终还是载着科马洛夫上校离开了地球。


  8


  死亡并不是出乎意料的


  当时,在伊斯坦布尔的空军基地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特工,监听到“联盟1号”出了问题。一位名叫佩里的情报分析师,描述了这样的情景:科马洛夫对地面控制中心的官员说,他知道他要死了;苏联高层官员柯西金在视频通话中告诉科马洛夫,他是个英雄;科马洛夫也和妻子通了话,妻子问他有什么要对他们的孩子说的;柯西金当时哭了。


  当太空舱开始下降而降落伞没能打开的时候,美国特工“听到了科马洛夫愤怒的咆哮。” 一些翻译人员听到他说“舱内的温度在上升。”他还提到了“谋杀”这个词,想必是要说那些工程师对他做了什么。


  4月24日6时24分,“联盟1号”坠毁。救援队赶向起火燃烧的联盟号残骸,救援队利用无线电隐晦地报告说,目标已经找到,航天员需要急救,然后就切断了无线电通讯以保守秘密。救援队灭火后,在9点30分左右找到了科马洛夫的遗骸,他的遗骸,只有一些压烂的腿骨。当天塔斯社播发了有关这一航天事故的正式公告。


  苏联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的调查,结论是:“联盟1号” 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存在致命的缺陷。可见这次航行科马洛夫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科马洛夫死后享受了国葬待遇。加加林在事故发生数周后接受《真理报》采访时,尖刻地批评了那些让他的挚友去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官员。


  9


  “我必须去面见那个大人物”


  科马洛夫罹难三周之后,加加林去面见他的克格勃朋友,他们谈话的情景是这样的:


  加加林在伊万诺维奇的家里和他见了面,但不能在他家的任何一间屋子里谈话,因为担心被窃听。电梯和大堂也不安全,于是两个人在公寓的楼梯间里上上下下,边走边谈。


  1967年的加加林已经和1961年的那个轻松闲适的加加林完全不同了,科马洛夫的死让他背负了沉重的负罪感。他说:“我必须去面见那个大人物(勃列日涅夫)。”他因为自己没能劝说勃列日涅夫取消“联盟1号”的发射而深感压抑。


  在加加林离开伊万诺维奇家之前,他的愤怒程度就已经显而易见了:“我会设法让他知道,如果让我发现他明明了解所有情况但是还是让这一切发生的话,那我就清楚我该干什么了。”


  伊万诺维奇说:“我不十分确定尤里在想什么。也许是要在他脸上狠狠地打一拳。”伊万诺维奇告诫加加林,任何涉及到勃列日涅夫的事情都要谨慎行事。“我对他说:‘你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和我说一下,我警告你,要小心!’”


  《探星者》也提到了一个从未被证实的传言,据说有一天,加加林确实和勃列日涅夫碰面了,他把一杯饮料泼到了他的脸上。


  1968年,美国人登上月球的前一年,加加林死于一次飞机失事。


来源: 羊城晚报2011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