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小吃tapas怎么读:品味震铄古今之帝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30:02


  品味震铄古今之帝王

  一个人性格可决定其一生的命运,而帝王的性格可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这就是性格的不同。但帝王背后真实的性格真的如野史里叙述的那样吗?有时历史会用假相蒙蔽我们的双眼,看不到真相,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和研究。

  1.夏代的第一个君主——夏禹

  人物性格简介

  夏禹是史前华夏诸族的共同领袖,富有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因率众降洪有功,受舜帝禅让,为上古夏、商、周诸朝第一位天子。

  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夏禹在位期间,勤政爱民,一秉大公,注重教化,仁爱为本。他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吃苦耐劳,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夏禹

  吃苦耐劳,治水有功

  尧在位期间,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那里的庄稼全部被淹了,房子全部被毁了,百姓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往高处搬。还有许多地方有害人的毒蛇猛兽,那时人们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他就是禹的父亲。

  不过,尧对鲧存有一些怀疑。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尧这才勉强答应了。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更厉害了。所以,百姓就搬到地势较高的地区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于是就把鲧杀了,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接替了父亲的治水工作,联合共工氏以及其它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并改变了他父亲的治水方案,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大禹治水

  大禹除了作指挥工作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作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历时十三年,终于制服了洪水。不过,由于他常年在外,也人消瘦了,皮肤也晒黑了许多,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布满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连束发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顾不上收拾。百姓见禹如此大公无私,无一个不落下感动的眼泪。

  在禹治水期间,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经过十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大海中去了,很多土地都变成了沃田,所以,原来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大多数居民,都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着的提高,当然,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而后代的人为了称颂禹治水的功绩,人们尊称他为大禹。

  并且,传说大禹为了完成治水重任,娶妻涂山女四天便离开家,在外13年,没有回过一次家。而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成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史记?夏本纪》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也就是说,禹治水时,刚结婚没多久,为了治水四处奔波,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在呻吟,还有婴儿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大禹治水之所以会成功,除他采取正确的方法外,还有就是他一心为公,吃苦耐劳,身先士卒,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当然,直到现在,嵩山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的动人故事。传说,大禹治水时,要在介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的轩辕山打出一条疏洪泄流的信道。他顾不得回家,于是便与妻子涂山氏约定,以击鼓为号,把饭送到山上。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作一头神力无比的大黑熊,连推带扒,很快把山挖了一大半。正干的起劲时,一块劈山崩裂的石头误触皮鼓,禹妻闻听鼓声,连忙烧火做饭。当她拖着已有孕的笨身子送饭到山上时,东张西望不见丈夫踪影,却见一头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跃奔忙,吓得她扭头就跑,大禹见到这样的情形,顾不得变回原形就冲向妻子,妻子受到惊吓,顷刻间化作一块巨石。大禹大声呼唤着妻子和将要出生的孩子,只听一声巨响,巨石突然开裂,从中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禹的儿子启。于是后人便称这块裂开的巨石为“启母石”。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被这个传说深深地感动,下令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启母庙。虽然启母庙现在已荡然无存,但东汉时在庙前修建的启母阙还依然保留着。从残存的碑文中,依稀可见汉代对禹治水的记述和对启母涂山氏助夫治水的颂扬。尽管民间传说具有神化色彩,但由此可以看出大禹为治洪水而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还注意百姓的生计,指导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治水患时就考虑到兴修水利,修筑沟渠,使其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史记?五帝本纪》说:“(禹)令稷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一方面救济灾民,一方面组织农业生产,提倡种植水稻。《尚书》中有“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即不但疏通大江大河,还开通了田间沟渠。因此,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心目中,禹和后稷同为农耕的始祖,并且,后稷是继承禹的事业。《诗经?闭宫》说:“(后稷)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论语?宪问》中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可见,大禹教民耕种与治理洪水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大禹的爱民之心。

  后来,因为禹治水有功,使他拥有了极高的威望,舜死后,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忠于职守,克勤克俭

  大禹掌握政权后,仍是忠于职守,克勤克俭,埋头实干,他注意农时,致力于沟洫之利,他的政治势力也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禹居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县)。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已经有了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公共权力,说明我国在这时已出现了早期的国家。传说为了纪念战胜水患,禹用当时天下九州出产的铜矿石铸了九个鼎,雕铸上奇兽异禽来代表九州,成为日后国家政权的象征。

  大禹的为人和勤政,有许多故事是令人钦佩的。《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悳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大禹唯恐他的为人处世、修身治国的道理不明白;对处理国家事务有无不妥当的地方;对自然或社会一切事物的义理看问题不熟悉;对刑事案件、诉讼监狱的事是否及时办理完善了;对国家社会各行各业的隐患和忧事是否全明白。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大禹脑海中浮现。但是,四方部落和众多百姓离他驻地远近不一,没有多少机会向他当面直言有关问题。夏禹为对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方面的情况都有所了解和解决问题,把国家治理好,他就作了一套“揭器求言”的办法和设施。“揭器求言”就是在门外悬挂钟、鼓、盘、铎、鉊五种乐器。如果有人来求见他,根据要反映的内容,只要敲其中一件乐器就行了。

  他向民众宣布说:“有人要告诉我为人治国的道理就击鼓;讲解事物的义理就撞钟;报告公事办法就振铎;说明社会忧事就敲盘;要办诉讼案件就摇鉊。”

  从此以后,禹在住房里面听见哪件乐器响了,就知道来人要反映哪一方面的事情,提哪方面的意见。据说,禹为了接待前来访问的人,经常是“一馈而十起,一沐三握发”。意思就是说,吃一顿饭站起来十次,洗一次头发三次手握湿发同人谈话,决不慢待来访的人。

  这个故事反映了禹的为人勤政的精神。大禹的为人和勤政真是令人钦佩!而这正是由于他的性格所致!而且,大禹虽然是一位天子,但传说他非常节俭。《韩非子?五蠹》说禹忙于为民兴利除弊,以致“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过是也。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域。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撵。”可谓勤俭无私致于极点。孔子也曾说过:“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由他的饮食菲薄,衣服粗恶,宫殿卑陋,自奉甚为俭约,但对朝政大事、国计民生丝毫不加吝惜,祭祀办得隆重,礼服十分美观,更注意水利,特别尽力修整田间沟渠,以利农业。可见,他之所以要节俭,也是为了治国安民。

  人物性格分析

  大禹之所以能统领各氏族部落,并赢得民心,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大禹在位六十年,排除水患,安抚民生,百姓安居乐业。他公而忘私、不畏艰险驯服洪水的业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历史人物的禹,或者后来被神化为宗神;或者以他在本族中的威望作为本族原有宗神的化身出现,承用了宗神的名字。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他是起自西北进入中原的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首领,是一位勤政爱民的首领,是一位被后人广为赞颂的杰出首领!

  从而,我们不难理解,作为一个领导人,如果能千方百计搜访民情,以身作则,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他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官僚主义者,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2.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商纣

  人物性格简介

  纣之父帝乙临终之前托太师闻仲做辅政大臣,改都朝歌。

  依当时的条件来看,纣王新立,文有太师闻仲,学撤古今,又天生慧眼,能辨忠奸,足以安邦;武又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武功盖世,足可以定国,而纣王天生聪颖,又是在盛世而立,坐享太平,百姓安乐,各方八百诸侯由四路大诸侯统领,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各领二百小诸侯侍奉朝歌。然而,这么优势的条件,纣王依然走上了亡国之路,这多半是由他荒淫残暴的性格所致。

  他才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

  商纣

  有为明君,有肯定的一面

  我们了解商纣王,主要是根据一部名叫《封神演义》的神魔小说。这部明清小说的作者,他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商纣王的时代,他当然是根据传说和想象力虚构的。其中绝大部分情节,都是小说家言,不可当作信史。

  他之所以能继承王位,也正是因为他的上一代帝王看中了他的能力和才干。

  客观地讲,纣王作为在位52年的帝王,不可能一无是处。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恶皆归焉。”,认为纣王并不至于像大家传说的那样坏。孟子也认为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史记》是这样描写纣王的形象: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曾经有过只手托梁顶柱,徒手杀虎的事迹。他还具有对复杂事务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足见此人是文武全才。他曾经攻克东夷,把国家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东南地区。可以讲,他促进北方文化向南方的传播,对古代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一定功劳,其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这都是大史学家及大文学家司马迁所说的,有一定的可信度。相信司马迁也是考证过的。如此说,商纣王这个人是有功劳的,有事迹的,有能力的,有贡献的。

  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也曾说过:“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才,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大。……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现在传说的纣王的罪过是层累积叠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妲己的形象来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纣王淫暴的许多情节,源于周人为达到宣传目的所进行的人身攻击,并被后人尽情夸大。还有人撰文提出,所谓纣王爱酗酒,无非殷人本好酒,而纣酒量或许特别大些;所谓不用遗戚旧臣,是因帝乙把王位传给次子纣,而不传给长子微子启,朝廷遂分裂两派,反对派因丧权失势不断对纣攻击;所谓登用小人,是提拔奴隶小臣为大夫卿相,这正是进步措施;所谓所信妇言,是人们少见多怪,商朝女性活跃,不乏武丁时代妇好那样的巾帼英杰等。

  从以上可以说明,他的某些方面还是值肯定的。

  自恃才智,荒淫残暴

  纣王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功也有过,据说,前三十年的纣王有为明君,后三十年的纣王是残暴昏君。

  的确,商纣王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自恃才智,好酒淫乐,扩大殷都,大修离宫别馆,并且沉迷美色,宠幸苏氏之女妲己。

  苏氏是商纣王向周边展开进攻时被征服的。苏氏献出美女妲己,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便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还有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当时,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临漳)有一位长得十分漂亮的美女应召入宫。由于她不善于承仰颜色,不喜淫荡,纣大怒,就把她们父女剁成肉酱。鄂侯据理力争,也被剁成肉酱。姬昌听到消息,叹了一口气,于是把姬昌也逮捕,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后其长子伯邑考为救父亲而带礼物献给纣王,而纣王在其妃妲己的怂恿下,为了试探姬昌,竟把姬昌的子伯邑考杀死,做成肉羹,赐给姬昌吃。当时,西伯贤名天下皆知。姬昌通晓《周易》,善演先天之数,已经算出这是他儿子的肉。而姬昌出于韬晦之计,为了不引起纣王怀疑,姬昌还是佯作不知,当着使者的面若无其事地连吃了三块肉饼。

  当时如果姬昌不吃亲子肉,立时就有杀身之祸,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见到姬昌吃了自己亲儿子的肉,纣王就放下心来了,再加上姬昌部下连连向纣王献上美女奇珍,纣王这才释放了姬昌。

  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纣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恨他,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烙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可见,纣王之昏庸、凶狠残暴!

  总的说来,商纣王倒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但他的才干并不用在正道上,反而胡作非为。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纣王极力加强搜刮,几乎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他想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

  纣王的所作所为引起百姓的普遍怨恨和不满,导致内外矛盾加剧。为了维护其统治,纣大动兵戈,又设置种种酷刑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例如,立极其残忍的炮烙之刑。所谓“炮烙之刑”,就是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脚板被烧伤,不时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而昏庸的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也不惜滥用重刑。据说,他为了知道冬天光脚过河的农夫为什么不怕冻,竟叫人砍掉他的双脚,砸骨验髓;并且,为了观察正在成长的胎儿,竟残忍地让人剖开孕妇的肚子。然而,纣王滥用酷刑,随意屠杀百姓,只能激起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和斗争。

  纣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各地诸侯纷纷叛离,周边各部也乘机内侵。为了转移人民群众和一部分贵族的视线,商王纣决定对周边各部用兵。这更加剧了其灭亡的步伐。

  纣王在位的晚期,不仅生活极度奢侈,而且刚愎自用,专断偏听,远贤用奸。如重用贪财好利和善于逢迎拍马的费仲,提拔善于挑拨离间的恶来。他废除贬斥了受人们拥护的贤人商容。他的异母哥哥微子曾多次劝谏,纣王总是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而纣王的叔叔比干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拼死争谏。”于是极力劝谏。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另一哥哥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殷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忙逃到周国。

  随着纣的残暴统治加剧,统治危机也日益严重,人民更是怨声载道,整个社会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败于牧野,自焚而死

  周国的国君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治理周国前后五十年,选贤与能,招徕重用谋略过人的吕尚(即后世传说中的姜太公)、散宜生、太颠、闳夭、南宫适等贤才,并在国内修整内政,宣扬德教,巩固了统治基础,也在诸侯间赢得了“仁义”的美名。可以说,在西伯侯姬昌的苦心经营下,周加逐渐强大起来,形成一股与商王朝相抗衡的强大的政治与军事力量。

  周文王死后,由其子周武王姬发继位。见商纣滥施刑戮,拒谏饰非,残害忠良,大臣们有的装病不出,有的虽上朝但一言不发,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都离心离德;并且,在各国关系上,又作战失策,倾力于对东夷的战争,以致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知道伐纣灭商的时机已到,于是,大会诸侯于孟津,动员诸侯联合伐纣。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

  第二年春天,周武王出动了三百辆兵车、三千名勇猛的先锋,四万五千名士兵,又召集各诸侯国和小部落的支援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孟津向商朝的首都朝歌出发。这支讨伐大军所向无敌,一路上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就到了牧野(今河南汲县北),离朝歌只有七十里路程。

  周武王在牧野召集部队,立起讨纣大旗。他站在高高的王车上,当众誓师大声说道:“尊敬的友邦国君、诸位官员和所有远征的将士们,纣王败坏朝政,杀害忠臣,茶毒百姓。天怒人怨。现在,我遵照上天的意志来讨伐商纣了。所有参战的将士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奋勇作战吧!你们要勇猛向前,我们是正义之师,是任何敌人也不能战胜的!勇敢的将士们,在这场战斗中建立你们的功勋吧!”誓师完毕,就挥动旗帜,发出命令,千军万马开始了进攻。

  而此时,商纣王正带着他的宠妃和一帮大臣,在鹿台上醉生梦死,吃喝玩乐,没有任何准备。手下的人把周军进攻的消息报告纣王,他这才着忙。召集大臣们商量如何应战。商朝的军队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少数民族,即便调动回来也远水不解近渴。纣王只好下令抱大批奴隶和俘虏编入军队。号称七十万人,极为仓促地向牧野避发。与周军对阵,于是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周武王的讨伐大军远远少于商纣王的部队,可是论士气,周武王的伐纣大军同仇敌忾;论战斗力,周武王的伐纣大军训练有素。这就不是封王的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了。

  大战开始了。周军的先锋队象下山猛虎,冲向商军。惨烈的战斗一触即发。就在这紧要关头,商军前排的兵士们突然掉转矛头。朝后排冲去。原来这些都是被强征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早就恨透了殷纣王,根本不愿为他作战。商军前排倒戈,队伍顿时大乱溃不成军。

  商纣王本以为人多势众,周武王哪是自己的对手,满以为稳操胜券。突然传报商军大败,周军正朝歌攻来。商纣王闻讯大惊,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可他临死还不肯放弃他的财宝,于是命人将宫里的珍宝全部搬到鹿台上。自己用菱罗缠身,躺在珍宝中,点火自焚而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周武王带着伐纣大军冲进了朝歌。朝歌的老百姓都来到了外面,迎接和慰劳周武王的军队。周武王一进城,百姓齐声欢呼,感谢他从商纣王的暴政下解救了他们。

  武王来到鹿台,不禁大吃一惊。鹿台上的亭台楼谢已成一片焦土,没烧烬的宫梁殿柱还冒着缕缕青烟。武王便下令士兵们寻找纣王的下落。不一会儿,武士们果然发现在灰烬里有一具尸体。那尸体倒在许多珠宝玉器堆中,相貌还依稀可辨,正是罪大恶极的商纣。武王怒不可遏,朝着商约的尸体连射三箭,然后命令士兵将纣王头颅砍下,号令在大旗杆顶上。周武王庄严地宣告伐纤战争胜利结束,商朝已经灭亡。他建立了周朝,自称为天子,定都于镐,得到各诸侯国的拥戴。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在周朝,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发展,是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

  人物性格分析

  商纣虽然聪慧过人,但其骄傲、自负,以为他人“皆出己之下”。他暴虐成性,尚武好斗,横徵暴敛,好酒淫乐,不听忠谏,自信上天会保佑他,致使民怨沸腾,众叛亲离。最终,牧野之战,全军溃败,导致殷纣王鹿台自焚的悲剧。

  以商纣独有的天赋,他本来可以大有作为,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同他祖先商汤、盘庚、武丁等明主一并载入史册,扬名后世。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聪明才智没能用到正处。商朝之所以败亡,纣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自待才智,荒淫残暴,从而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

  商纣的事例说明,一个有才能而毫无德行、有能力而不走正道、又握有生杀大权的人,其对民众的危害也就愈深。

  商纣是失败的,他的失败之处就是因为他有才无德。

  3.春秋五霸之一——郑庄公

  人物性格简介

  郑庄公(前757-前701),即姬寤生,郑武公长子,公元前744年继武公信为郑国国君和周平王的卿士,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在位43年,他为人足智多谋、遇事能忍,也就因此才使他在政治上大展雄风、谋图霸业,成为历史上一代杰出的君主。他有如此作为,必然少不了高明的政治智慧,而这种智慧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机敏过人,遇事能忍

  郑庄公为郑武公长子,武公十年,郑武公娶申侯女为夫人,称武姜。武公十四年,武姜生太子寤生。《史记?郑世家》中记载:“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意思是说,郑庄公的母亲因为生郑庄公时难产,为此差一点要了她的性命,于是对庄公遂生厌恶。按理说,这个理由本不成理由,但是庄公的母亲武姜却因此而不喜欢寤生。不过武姜很喜欢她的小儿子,《史记?郑世家》中说:“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意思是说,生少子叔段时比较容易,没有给她带来那么大的痛苦,于是他就十分喜爱叔段。

  不久,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决定让寤生做自己的王位继承人,但是,武姜很不高兴,她不想让寤生继承王位。于是多次明里暗里说寤生的坏话,甚至提出要郑武公改立太子。郑武公却一直没有答应。若干年过去了,郑武公病逝,寤生就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王位,是为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后,武姜仍然没有改变对大儿子的态度,仍不时为小儿子段出谋划策,企图让叔段代庄公为王。郑庄公先封给弟弟共叔段一个叫“制”的地方,但武姜并不满足这个封赏,要他给弟弟改封一个叫“京”的地方,郑庄公没有拒绝,欣然同意了。

  随后,共叔段依仗母亲对他的宠爱,认为哥哥拿他没有办法,就不断扩充势力,欲与郑庄公对抗。大臣们见了非常着急,都来劝说郑庄公,让他加以防范,以免羽翼养成,造成后患。郑庄公却说:“看看再说吧。”似乎对共叔段的野心并无限制。

  不久,共叔段便把自己的势力扩充到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地区,进一步暴露了他反叛的野心。他集结兵力,修治城廓,打造武器,征调士卒和战车,就要偷袭都城了。他还与母亲武姜商量好,里应外合,谋取国君之位。

  事实上,郑武公深知自己继位母亲大为不悦,对姜氏与叔段企图夺权的阴谋也很清楚,但他却不动声色。当时郑国有一个叫祭仲的大夫见此情况感到苗头不对,就提醒庄公说:“按先王法度,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现在京城势大,不合法度,共叔段在京城的作为怕是要危害郑国安全。不如趁现在他还立足未稳,先适当安排一下,以便控制他不要向坏的方向发展。”而郑庄公却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瞧吧。”

  不久,共叔段又不自量力地将边境城邑强要去大半,郑庄公一一答应下来。这时郑大夫子封又劝庄公,请庄公早点儿除掉共叔段。庄公仍然不予理睬,说:“对君王行不义,对兄长不亲近的人,慢慢就会自己垮台的。”

  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在母亲武姜怂恿下,叔段亲率甲兵万人准备袭击郑都,武姜准备开城门接应。庄公得到叔段起兵日期的密报,说:“该是动手的时候了!”即命令公子吕率200辆战车讨伐叔段。京邑百姓闻讯,纷纷叛段。见阴谋暴露,共叔段便退兵回到京城,不曾想郑庄公已经派兵占领了京城,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便逃到鄢地去了,郑庄公派兵追到鄢地。共叔段在逃亡的过程中,被迫自杀了。庄公听说后,还叹息说:“你太傻了,怎么能走这条路呢!”

  苏轼《留侯论》有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郑庄公就是这样的人。当他的母亲姜氏与胞弟叔段串通一气,给他多方制造麻烦的时候,他能做到隐忍不发。叔段想占好地方,他就把叔段分封到京地;叔段贪欲不足,大修城邑,图谋不轨,他也装出一副漫不经意的样子,忍下一时之气。其后,叔段的肆无忌惮、得寸进尺之举,让郑庄公的臣子们都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力劝庄公早早应对,以免祸起萧墙,可郑庄公还是隐忍不发,以“不义,不昵,厚将崩”的理由婉言拒绝。郑庄公这种遇事能忍的性格,还反映在他处理与周王室的关系问题上。

  公元前707年,周王室东迁,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史称“平王东迁”。在此之前,经过幽王之乱,周王室实力大减,平王东迁是依靠诸侯的力量实现的,晋、郑两国出力尤大,故有“周之东迁,晋郑是依”之谓。其实,东迁洛邑的周天子虽然名义上仍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实际上势力已一落千丈,其直接统治的地区日趋狭小,根本号令不了其它诸侯。在这种“礼崩乐坏”的形势下,一些诸侯就乘机脱颖而出,开始挑战周天子的独尊地位。而郑庄公却一直都没有称霸诸侯的野心。

  作为周王室的执政官,他一心一意辅佐周天子,替他出兵攻打不朝不敬之人,连攻占的土地都不肯据为己有,但是,却两次被周王夺了权。鲁隐公三年,因为周平王不再信任郑庄公,因而,“周郑交质”即周平王的儿子作为人质留在郑国,郑国的公子忽也作为人质住到周都洛邑。

  周平王死后,周桓王即位却单方面撕毁合约,想移政于孩公。于是郑庄公一气之下派人割了温地之麦,收了成周之禾,一度与周王结怨。但不久又去朝拜周天子。在“王不礼焉”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通过齐人打通关节再来朝王。第二次被周王夺了权,生气不朝王,王却兴师来犯。于公元前707年秋天,亲自率领周军和征调来的陈、蔡、虢、卫等诸侯军大举伐郑,一场大战在中原战场上爆发了。

  郑庄公闻报周室联军倾巢而来,便统率大军进行迎击。很快,两军相遇于繻葛。

  郑庄公面对大军压境,情况紧急,立即召集部将商讨对策。公子元认真分析了周、卫、蔡、陈联军情况,他指出,陈国国内正发生动乱,因此军队没有斗志,如果首先对陈军所在的周左军实施打击,陈军一定会迅速崩溃;而蔡、卫两军战斗力不强,届时在郑军的进攻之下,也将难以抗衡,先行溃退。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公子元建议郑军首先击破周室联军薄弱的左右两翼,然后再集中兵力攻击周桓王亲自指挥的周室联军主力——中军。他的建议具有很大的合理性,郑庄公欣然接受。

  另一位郑国大夫高渠弥,鉴于以往作战经验,提出了改变先前车兵、步兵的笨拙协同作战方式,编成“鱼丽阵”以应敌的建议。所谓“鱼丽阵”,其特点便是“先偏后伍”、“伍承弥缝”,即将战车布列在前面,将步卒疏散配置于战车两侧及后方,从而形成步车协同配合、攻防灵活自如的整体。郑庄公是一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统治者,所以,高渠弥的这一战术新建议也被他采纳了。

  会战开始后,郑庄公任命正卿祭仲为左路指挥,进攻周右军,首先攻击其附属的蔡、卫军。命大夫曼伯为右路指挥,进攻周左军,再攻击其附属的陈军。又命大夫原繁为中路指挥,其它尚有将军高渠弥、祝聃等参与指挥作战。郑庄公则亲率领中军,通盘指挥全军作战。军旅严整,“旗动而鼓”,击鼓而进。

  周郑繻葛之战一开始,周军进攻迟缓,桓王以郑军阵容严整,不敢先行攻击。当周军正在犹豫之时,郑庄公则果断地挥动旗帜发出攻击的命令。郑大夫曼伯指挥右路,首先向周的左军进攻,附属周左军的陈军首当其锋。兵无斗志,一触即退,溃败而逃。郑军士气高昂,猛追不舍。周左军指挥周公黑肩在郑军凶猛的攻击下,指挥混乱,被郑军击破溃走。此时,祭仲指挥的郑左军,猛攻周右军,附属于周右军的蔡、卫军迅即溃败。周右军将领虢公林父沉着指挥,奋勇力战,使得战局有所好转。郑军被阻,周军右翼阵势稳定,有力地掩护了中军主力免遭更大的损失。战事暂时稳定下来了。

  随后,郑庄公乘胜发动新的攻势,矛头直指周的中军。命原繁的中军向周的中军进攻,又命曼伯所指挥的郑右军向周的中军侧面进攻,使周中军处于两面夹击的危险之中。周桓王不幸左肩被郑将祝聃射中一箭,大伤士气,脱离战斗。祝聃等人遂建议立即追击,扩大战果,但庄公却说:“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史记?郑世家》)意思就是说,犯上就够说不过去了,别说欺凌天子了。

  周郑繻葛之战,就此宣告结束。并且,战后,郑庄公为了表示尊王,还特派大夫祭仲去慰问受伤的周桓王及其左右随从,以缓和两国间的尖锐矛盾。

  他派专人前往周军大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从而给周桓王一个下台阶的机会,使得双方的关系没有闹到彻底破裂的地步。可以说,为了做到尊王守礼,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道德要求,绝对需要忍!

  阴险狡诈,伺机而动

  其实,郑庄公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性格特点历来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很多人说在他雄才大略、忍辱负重的背后有着阴险狡诈,虚伪卑鄙,残酷无情的一面。

  郑庄公在胞弟逼宫问题上的隐忍,在周桓王打击面前的退让,说到底不是单纯的隐忍或退让,而属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他不曾马上实施反制,是他不愿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过早地和对手摊牌。所以,郑庄公在隐忍的同时,私底下一直在作充分的准备,以求一招制敌。

  郑庄公是“寤生”的,在那时的说法中就是预示着他见来会成为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人,从而产生了姜氏厌恶庄公而喜欢共叔段的矛盾,成了后文中庄公与共叔段不顾兄弟之情,反目成仇,互相争斗的导火索。

  庄公即位后,为了便于监视叔段而把他分封到京地,这里郑庄公狡猾的一面已经开始显现,《史记》中姜氏为共叔段请制是,庄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庄公知道制是个险要之处,乃兵家火争之地,所以庄公以虢叔死在这里不吉利为借口而加以推脱,但有说“他邑唯命”却又让人感到他的大方,做法很得利,为弟弟着想,这便体现了庄公阴险佳话的一面。

  应该说,灭掉共叔段是郑庄公处心积虑、千方百计要达到的目标,但阴险毒辣,老谋深算,功于心计的郑庄公剪除异己的残酷无情却是以忍让,谦恭,顺从母意的面目出现的,以至于连他的大臣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

  如祭仲劝他:“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郑公却说:“姜氏欲之,焉辟害?”(姜氏这么想,怎么能避开这个祸害?)说成现今的白话就是“老妈这么想,我能怎么办?”

  还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把自己打扮成顺从母意的孝子。正是郑伯的故意放纵,或说是庄公有意制造杀掉共叔段的机会才使得共叔段更加有持无恐,(外加姜氏对共叔段的支持)。一直到共叔段修缮好城池,整理好盔甲武器,准备好兵车战马,将偷袭郑国国都了,一直等到姜氏准备打开城门做内应了,郑庄公掌握了偷袭的日期了,才说“可矣!”。一下子就将共叔段打垮并迫使“大叔出奔共。”

  明明是自己设计的圈套等着共叔段往里钻,却表现的好象很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可见其深藏不露,工于心计。

  人物性格分析

  孔子说“过犹不及”。真正高明的战略家对战略目标的设定都是非常理智的,决不会在胜利面前头脑发热,忘乎所以,而是能注意掌握分寸,适可而止,见好便收,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能做到“有理,有利,有节”。郑庄公在这方面的作为,同样可圈可点。当挫败叔段的叛乱阴谋、迫使他逃窜共地后,郑庄公便不再追击,因为他知道,叔段此时已惶惶似丧家之犬,实在不值得继续花功夫去对付。另外,由于郑庄公母亲姜氏在这一叛乱事件中曾扮演过很不光彩的角色,让郑庄公内心既痛苦又愤恨,但为了社稷大局,他最终还是与姜氏和解了,“遂为母子如初”,赢得“孝”名,在政治上替自己捞足了分数。

  中国人素来崇尚智能,热衷谋略。历史上凡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人物,其最大的特色必定是政治智能超凡入圣,谋略运用炉火纯青,风风雨雨等闲而过,把握主动永不言败。“歌台舞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意气风发的郑庄公的“小霸”事业,早已事过境迁,烟消云散。不过,从更深的层次进行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遇事要忍、阴险狡诈、伺机而动,又何尝不可以成为今天从事国际战略角逐的有益借鉴。

  4.战国开国雄主——魏文侯

  人物性格简介

  魏文侯,名斯,生年不详,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卒。魏斯为魏绛的七世孙,是春秋时晋国魏氏家族又一位显赫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比和戎的魏绛更为重要。在位时礼贤下士、重视贤能、诚实守信,因此赢得不少人的敬重和信任。这对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礼贤下士,重视贤能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推崇魏文侯说:“是时独魏文侯好学。”所谓好学,是指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对儒家道德的恪守。他十分注意自身道德的修养,不但在当时极出名,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魏文侯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为将。而魏文侯与段干木的一段故事,已成为我国历史上国君礼贤下士的一段佳话。

  段干木是战国时晋国人,赵、魏、韩三卿三家分晋后居于魏。他小时候家里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他的志向难以实现。他游学西河,师事孔子弟子子夏,成为很有学问的人。同段干木一同寓居魏国的贤士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等人都被求贤若渴的魏文侯重用,做了高官,唯独段干木坚守自己的志向,不愿做官。魏文侯欲见他,他竟翻墙而走,不见魏文侯。

  有一天,魏文侯外出,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前经过,他双手扶在车前横木上以表示对段干木的敬意。

  魏文侯的车夫对他的举动颇为不解,问:“国君您为什么要扶轼致敬呢?”

  魏文侯说:“段干木是一位贤者,他在权势面前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有君子之道。他虽隐居于贫穷的里巷,而名声却远扬千里之外,我经过他的住所怎敢不对他表示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取得荣誉,我因占领土地而取得荣誉;他有仁义,我有财物。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这正是我应该学习、尊敬的人啊!”

  车夫说:“既然如此,那您为什么不请他出来做相国呢?”

  “嗯,你说得很对!”于是,魏文侯便去请段干木出来做相国,但段干木婉言谢绝了。文侯也没勉强,并且经常去他家里探望。不过,魏文侯对段干木非常尊敬,在与段干木交谈时,站得累了,也不敢坐下来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两人成为莫逆之交,魏文侯经常向段干木讨教,他见段干木生活困难,送给他一些钱帛,段干木也不推辞。

  魏国人听说国君如此礼遇贤者,都很高兴,大家一起歌颂道:“我们的国君爱好正直的人,对待段干木很尊敬;我们的国君爱好忠信的人,对待段干木的礼节很隆重。”

  《史记》中还多次记载了他向当时名儒、孔子的弟子子夏请教礼乐和经艺之事。子夏替他分析了古乐与新乐之别,以乐喻道,借谈乐向他灌输儒家思想,传授为君之道。《史记》中还记载了魏文侯拜田子方为师的事迹。

  据《史记》记载: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宫,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宫也。”文侯曰:“善!敬闻命。”意思是,一次,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席间乐人奏钟乐,他听出钟声不协,指出左边音高。田子方田此批评他不该将心思才智用于音乐,而应当专心致力于治理国家。并严肃地指出,“君今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宫也。”魏文侯虚心地接受了田子方的批评。

  魏文侯之子也常受教于田子方,曾将田子方所说的富贵者不得骄人的话告诉了魏文侯,魏文侯感叹地说: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哪能听到这样的贤者之言。

  《史记?魏世家》记载: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意思是说,秦国想兴兵攻打魏国,司马唐且向泰国国君进谏道:“段干木是有名的贤人,魏国礼遇他,天下无人不晓。像这样的国家,恐怕不是能用军队征服的吧!”秦国国君觉得司马唐的话有道理,于是取消了对伐魏的行动。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政治上大有作为,成就一番霸业!

  诚实守信,心胸宽大

  魏文候不仅礼贤下士、重用贤能,而且还是一位诚实守信、心胸宽大的君主,因此才使魏国得到长久地发展。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应不无关系。以下我们可以通过三个事件来看魏文侯的诚信和心胸。

  第一件事:有一次,魏文侯与虞人约定,将于某一天一同去附近的一个山上打猎。

  这一天到了。几个大臣在宫里陪着魏文侯,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歌舞。文侯很高兴,大臣们更是高兴。

  正在这时,天突然下起雨来。文侯也忽然想起今天是他与虞人约定打猎的日子。于是就令人备马和弓箭,准备出去。

  左右臣僚们非常不解地问:“我们今天饮酒饮得很高兴,天又正下着雨,请问主公您现在要到哪里去呢?”

  文侯说道:“刚才我忽然想起来了,今天是我与虞人约定去打猎的日子。虽然我们饮酒也很快乐,难道我可以因此而不去赴约吗?”于是,魏文侯便冒雨出宫与虞人一同打猎去了。

  第二件事:有一次,作为邻邦国家的韩国与赵国的关系闹僵了,两家准备开仗。韩国觉得与魏国的关系一直很不错,因此准备借助魏国的力量与赵国抗衡。结果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之国,所以帮不了你们。”同样,赵国也觉得和魏国关系一直不错,也向魏国借兵,结果魏文侯以同样的话拒绝了赵国。赵韩两国十分生气,但由于魏文侯的态度,也就打消了他们仗打的念头。后来,两家的误会消除了,经过沟通,才知道是由于魏文侯的原因,两家才避免了无谓的战争和牺牲。此后,魏国逐渐成为魏、韩、赵三家的老大,其它诸侯无法和他竞争。

  可见,魏文侯并不是靠强势胜过别人而建立的威信,而是凭着他的谦让、宽仁、诚信、助人等自然赢得别人的敬重和信任。相比之下,我们见惯太多依靠强势或者金钱获取威信的情形。譬如有的国家为从战略上削弱潜在的竞争对手,甚至故意在别的国家内部制造内乱,做损人利己之事;像有些人喜欢通过诋毁、贬低或者打击别人来突出自己等等,这种行径与几千年前的魏魏文侯真是差太远了。

  第三件事:魏文侯派遣大将乐羊讨伐中山国。乐羊攻下中山国后,魏文侯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公子击做封地。有一次,在朝会上魏文侯问群臣:“我是怎样的国君啊?”当然群臣都会说是好国君。在古代那种君王独操生杀富贵大权的时候,有谁会当着君王的面说他不好,更何况魏文侯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君。即使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算是相对民主的环境啦,敢跳出来指着领导者的鼻子直言:“你不是一个好领导”的人也没有几个。可真还有一位不命的臣子向魏文侯提出的意见,这个臣子就是任座。任座说:“你得到中山,不封给弟弟而封给儿子,算不上什么好国君。”大家都觉得任座管得真多,魏文侯愿意把土地封给弟弟还是儿子,那是他的家务事,什么时候论到你说话啦!可是,在古代“以一人治天下”的时候,君王的家事也就成了国事。所以说君王无私事,皇帝都是“孤家寡人”。但任座当着众臣文武百官的面这么一说,使魏文侯的颜面丧失,十分生气。但反观任座呢?不但不害怕、不生气,反而像有的人对待争吵的态度似的,对方生气了,就不愿意继续说了,站起身离开了,一点也不给魏文侯面子。从这种举动可以看出,任座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当然,魏文侯也不是一位对待下属很严厉的人。任座离开后,魏文侯为了化解尴尬的场面,又问另一个大臣翟璜:“你觉得我是那种国君?”翟璜很干脆地回答:“您是个好国君。”于是魏文侯就不自信地说:“你凭什么认为我是个好国君呢?”翟璜回答说:“我听说,国君宽仁,做臣子的就会率直。因为任座说话的率直,所以我说您是个好国君。”可见,翟璜真是一个会说话的人,运用了双向推理的方式。从话面上看,他是把任座搁在陪衬魏文侯的位置上,就象绿叶衬托鲜花一样,因为魏文侯宽仁所以任座才率直;但是话里又点出,正是任座的率直,才衬托出魏文侯的宽仁。既帮魏文侯挽回了颜面,又帮任座进行了开脱。听了翟璜的话,魏文侯十分高兴,同时也知道翟璜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立即命人把任座请回来,还亲自下堂迎接,把任座做为上客。从这件事情当中,就可看出魏文侯是一个心胸宽大的人。他不没有责怪任座的无礼,而且还把他视为上客,这足以显示出一个明智政治家的胸襟和态度。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通常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之后,不少人的反应是:“你那么多毛病,还来批评我!”正如耶酥所说,“只看见别人眼中有一颗刺,看不见自己眼中有一根梁。”并且人的毛病多由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因此往往对别人的毛病觉得难以忍受,对自己的毛病就感到很自然,更难以下定决心去改正。作为一个听惯了奉承话的领导者,能够听得进批评意见、进行自我反省,像魏文侯一样,那么此人一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

  人物性格分析

  魏文侯虽富贵却不骄,并且礼贤下士。不像有的人才当了一个小官,或者有了一点钱,就觉得自己最了不起,只认比自己官大的,钱多的,老师算什么啊,街上碰到肯打个招呼已经算给你面子的啦。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五大”,即“天、地、君、亲、师”,就是要我们常怀敬畏之心,懂得感恩之理。天地自然予以我们生存之基本,君即国家予以我们生活之安全保障,父母予以我们生命养育之恩,老师予以我们启蒙教育之恩。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之物,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这样的人是不能够信赖的。正因为魏文侯能够尊重老师,所以他的这种行为使四方的贤能之士很多都来投奔他啦。魏文侯尊重人才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的。不像有的领导者,总是在嘴巴上说尊重人才,可是人才来了,他和人家吃两顿饭,敬两杯酒,说一通唱高调子的话就算是尊重了,然后束之高阁;或者是你来投奔我,我接受你成了你的领导,你就该服从我,按照我的意愿办事。好比千里马,我希望让你拉磨,你就老老实实地拉;我希望让你驾车,你就恭恭敬敬地驾,我还得意地对别人炫耀:“看啊,给我拉磨、驾车的都是千里马!”如果你不愿意做拉磨、驾车的工作,我就会说:“瞧瞧,因为自己是千里马,就桀骜不驯,不服从命令,还不如一头老实听话的驴子呢!”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魏文侯是一个不多见的贤君,他的好学、礼贤、守信、宽容,并不是一般国君能够做得到的。从他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如果做君主之人能够彰显自己的德行,天下的士人就都会归附他。而要想国家安定,一定要得到贤士才行。现今的领导者和魏文侯一样,一定要关注体恤贤能之士,任用重视贤能之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孤家寡人”,成就一番事业。

  5.千古之帝,一统天下——秦始皇

  人物性格简介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而把古时的皇与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一提到秦始皇,人们自然的就会把他放在历史的审判台上予以鞭笞。是他制造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人间悲剧,又是他演绎了“焚书坑儒”这骇人听闻的历史惨案,一篇贾谊的《过秦论》,更让一个“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视苍生如草芥的凶残暴戾的专制冷血君王形象扎根于人们思想深处挥之不去。冷酷寡恩、残忍无道是历史对他全部的概括,“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便是秦王朝最好的写照。

  秦始皇

  残暴专制,穷奢极欲

  提起秦始皇,马上就会在世人面前出现一个专制皇帝的阴影。他的残暴让无数人胆战心惊。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但是,公元前247年,做了三年秦王的庄襄王驾崩,13岁的儿子嬴政即位。当时,吕不韦因为有庄襄王与赵姬的双重关系而在朝中握有重权。因嬴政年幼,无力处理政事,致使吕不韦以相国身份专权,并被尊为“仲父”。秦王嬴政完全处于傀儡之位。

  公元前238年,嬴政年满22岁,已长大成人,应该加冕亲政,然而,朝中形势却对嬴政极为不利。嬴政即位时,母亲赵姬不过30岁左右,而吕不韦又大权在握,加上嬴政年少无知,于是吕不韦与太后赵姬重温旧情,时时出入宫闱之中。但是,秦国的王位才是吕不韦的最终目标,而自己与赵姬的私情一旦泄露,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吕不韦便给赵姬找了个替身,这就是嫪毐。让他冒充宦官进宫,在净身时赵姬买通了执行的人,让这个假宦官进去供赵太后享乐。

  嫪毐身强力壮,精于房术,赵太后对他宠幸无比。不久,赵太后怀有身孕。为避人耳目,赵太后以避灾为借口,搬到大郑宫居住。随着赵太后对嫪毐的宠幸,嫪毐的权势也与日益增,并被封为长信侯。

  时间长了,嬴政对太后淫秽之事也有所闻。在加冕礼前,曾有人将此事密报于嬴政,嬴政密令追查,结果属实。嫪毐耳目众多,得知嬴政追查自己后,慌忙发动叛乱,企图另立新君。然而,嬴政早就做好了准备,派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围剿长信侯嫪毒,并悬赏说:“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史记?秦始皇本纪》)。将叛乱者一网打尽。第二年,又借嫪毒事件,免去“仲父”吕不韦的相国职务,把朝政大权收回到自己手中。

  据史记载,秦帝国统治的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这种黑暗完全是秦始皇“专任刑罚”的“法治主义”造成的。

  历史记载,秦始皇对“黑色”情有独钟,他认为黑色是一种吉祥的颜色。他在统一天下那年(前211年)的御前会议上,曾亲自规定“色尚黑”,即“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秦始皇如此喜欢黑色。因为黑色被视为是不祥的颜色。黑色是光明被吞噬后的黑暗,是恐怖,是毁灭。但正因为黑色有如此这般的象征性,所以秦始皇才对黑色情有独钟。对秦始皇来说,他太熟悉黑暗了:在赵国邯郸的人质生活不是一片黑暗、一片恐怖;秦国宫廷中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片黑暗,一片恐怖;那持续了几十年的充满血腥气的统一战争尤其是一片黑暗,一片恐怖;他那时常受到死神威胁的羸弱多病的身体,更使他的精神世界弥漫着一片黑暗,一片恐怖。总之,他的生活始终在与黑暗和恐怖相伴。黑暗扼杀了他的童年,夺走了他的欢乐,淹没了他对光明的憧憬,留给他的仅是一颗冷酷的心,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高傲的孤独。但他还是非常感谢黑暗,因为正是黑暗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而正是这钢铁般的意志才使他踏着血流和尸骨登上千古第一帝的宝座,从而实现了他的头桩夙愿。所以他礼赞黑暗、恐怖、毁灭。

  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加强了思想控制,他对书生进行了一次大的迫害。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举行盛大祝寿宴会,参加宴会的有文武百官及博士七十人。宴会上,博士们都向秦始皇祝寿,仆射周青臣首先祝颂道:“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周青臣这番歌功颂德之辞,秦始皇是非常地高兴。就在这时候,博士齐人淳于越则奏道:“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如此,淳于越就再一次地提出了分封制的问题。于是秦始皇命众臣对淳于越的观点进行讨论。此时已担任丞相的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认为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统治方法,这些儒生借古非今,使得百姓的思想混乱。所以,李斯向秦始皇建议说:“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根据李斯的建议,下令在全国“焚书”。第二年,许多方士和儒生(有学问的学者)奉命去寻找仙药,没有找到,还讲怪话攻击秦始皇。秦始皇大怒,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在坑里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极大污辱,是对人的尊严的残酷迫害。这个事件,李斯的借题发挥乃至无中生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与秦始皇的暴政、残酷是密不可分的。他凭借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权独揽的秦始皇,在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中,以超乎常人的气魄,果断的胆识和铁一般的手腕,先后消灭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帝国。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嬴政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统一战争,李斯成为尉缭计划的具体执行者。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公元前233年,韩国虽割地称臣,也没有挽救败亡的命运。公元前262年的长平之战,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接着,秦国攻打赵国,俘虏了赵王,公子嘉逃往代郡(今河北蔚县),称代王。到公元前222年,代王被俘,赵国灭亡。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派王翦、王贲进攻燕国,攻陷燕国都城蓟,燕王逃往辽东郡。

  公元前225年,嬴政派王贲率兵将魏国都城大梁包围。王贲采取水攻的策略,把黄河与大沟的水引入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墙塌陷,魏王出城投降,魏国灭亡。

  公元前224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秦王又派老将王剪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六十万重兵,结果,王剪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拿下了楚国。

  秦国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公元前221年,刚灭掉燕王喜班师回朝的秦国大将王贲,奉嬴政之命率军进攻齐国。同样,秦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便攻下齐国都城临淄,齐王被俘,齐国灭亡。

  短短十年,秦王嬴政消灭了其它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真是令后人敬佩!但是,统一全国来的后果却是残酷的。

  秦始皇在灭六国的时候,每灭掉一个国家,就命人把这个国的宫殿绘制图样,在咸阳仿造。他到处建造离宫别院,就在咸阳四周二百公里内就造有270座宫殿,关中有行宫300座,关外有400多座。

  秦始皇在修建这些宫殿当中,规模最大的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谓,属之咸阳。”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项羽火烧阿房宫时,“火三月不灭”。可见,其有多大的规模,劳民伤财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宫时,一切开支由国库发放,规格及规模都是现有宫殿的两倍。阿房宫开始修建的第五天,终于一个文臣受不了秦始皇的奢侈。站出来怒言直批秦始皇淫糜奢侈。这一下不要紧,秦始皇一声令下,灭了他九族。

  其实,这位在西方人眼里被称作“中国拿破仑”的始皇帝,是一个饱经世态炎凉的奇特男人。8岁之前,母子二人被父亲丢弃在到处充满仇恨目光的敌对国家,过着宛如“弃子”的生活。一个没有国没有家的弃儿,遭受非人的羞辱和欺侮,幼小的秦始皇承受着终生难以泯灭的心灵伤害。性格变得孤独,冷僻,易走极端,刻薄寡恩的种子深深扎在内心深处,强烈的报复心使其对权利产生了奇特的嗜好,以至于如此残暴。

  人物性格分析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数人能与之相比。虽然他在晚年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他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评论的:“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在统一天下后,在巨大的权力腐蚀下,秦始皇身上的一系列优点都不可避免地转化成缺点:他的自信变成了自大。他的成功在于他敢于决断,气魄过人。他勇于进取,敢为人所未为,敢做历史第一人,厚古薄今,不惮变革。他留下的巨大工程,其规模之大、气势之壮,可以说空前绝后,无人能比。然而,统一之后,他却“以为自古莫及己”,巡行各地,不断夸耀自己的“圣”与“功”。喜欢听颂歌,不再愿意听批评之词,失去了纳谏的“雅量”。他的性情刚烈变成了骄横跋扈,明察秋毫变成了疑忌苛察,处事果断变成了刚愎自用,重视法制变成了滥施淫威。他以为驱使天下甚易,使民无度,进取之心、功名之心过炽,连续兴大工、举大事,终于劳民无度,超过了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为秦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只需要把历史的视界稍稍拉开一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秦始皇是春秋战国时代大一统专制思想的实践者,他担不起“专制主义”发明者的荣誉,顶多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实用新型”。秦始皇是由决定他、影响他、左右他的中国文化塑造成的。秦始皇是历史下的蛋,而不是历史是秦始皇下的蛋。秦始皇恰好站在了历史转折处,而不是他制造了历史的转折。

  6.西楚霸王——项羽

  人物性格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

  一提起项羽,不少人总是会把他和英勇无比、骁勇好战联系在一起。是的,据历史上记载,确实如此。项羽少有志向,作战勇猛,率直坦荡。巨鹿之战,项羽沉着镇定,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成为叱咤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他曾一度左右过历史进程。最终,因他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

  项羽

  有勇无谋,不善谋断

  据《史记》载: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即派英布等攻打关口,很快破关进至戏西(今陕西临潼),又听刘邦叛将曹无伤报告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更大为震怒,决定第二天一早就犒赏士卒,奋全力攻击刘邦军。

  当时项羽和刘邦的实力悬殊很大,项羽有兵四十万,号称百万,刘邦有兵十万号称二十万,项羽又勇猛无敌,战事一起,结果肯定是刘邦失败。这时,项羽的叔父,楚左尹项伯为报张良之恩,连夜奔往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但是,像张良这样的良才,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好上司,他怎么可能轻易背叛主人而私自逃走呢?

  张良说:“我是替韩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况紧急,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于是就将情况全都告诉了沛公。沛公非常吃惊,说:“对此将怎么办呢?”张良说:“沛公果真想背叛项羽吗?”沛公说:“浅薄无知的小人教我封锁函谷关不要让诸侯们进来,说这样秦朝的土地就可以全部主宰了,所以就听从了这种意见。”张良说:“沛公自己揣度一下能够打退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本来是不能够的。现在该怎么办呢?”

  张良知道这时项羽有兵四十万,而刘邦不过十万,力量对比悬殊,就出主意让他采取以屈求伸的策略,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是不敢背叛项王的。”于是张良坚决邀请项伯会见刘邦,刘邦把项伯当兄长接待,举酒向项伯祝福,又攀结婚姻,让项伯在项羽面前详细地说明沛公不敢背叛他,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强盗。项伯嘱沛公“明天早些来亲自对项王道歉。”刘邦的一番话,说得项伯信以为真,便交代刘邦亲自到项羽那边去赔礼。然后,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除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于是,“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正在这时,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并且,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便问来者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他能否再饮几杯。樊哙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史记?项羽本纪》)

  樊哙不但喝了酒,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说得项羽无言以对。而刘邦又以上茅厕为由借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项羽不知深浅地收下了白壁,气坏了范增。《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他的意思是,“尔不足与为谋,将来夺天下者必是刘邦,我等皆会成他的俘虏。”

  鸿门宴上,项羽放过刘邦,并不难理解,其原因在于项羽是贵族,是君子,所以,可以欺之以方,你跟他摆规则,讲风度,他就晕了。对他来说,酒席上杀人是很丢脸的一件事情。鸿门之宴,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庄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立刻就可以称霸天下,但他偏偏徘徊不忍,竟然让刘邦逃走了。

  -后来的命运。埋下了最终失败的祸根,鸿门宴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

  “鸿门宴”后,项羽带兵进入咸阳,杀掉秦王子婴,烧毁秦的宫殿,自立为西楚霸王。

  不过,项羽虽然非常英勇,但只是匹夫之勇,他缺少谋略,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项羽入关后,曾有人劝他在关中称王,而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在咸阳抢劫一空后,它带着抢来的财富和百万大军还都彭城(徐州),把一个富饶无比的关中拱手让给了刘邦。

  残暴成性,凶狠好杀

  项羽不仅是个有勇无谋、不善谋断之人,同时,他还是个残暴成性、凶狠之人。残暴成性的人是注定要失去民心,孤立无援的。在儒家的观点中理想帝王是建立在圣贤的形象之上,这就是所谓的仁者,所以,有仁德的皇帝往往比雄才大略,向外征伐的皇帝更受人爱戴,也许是因中国人酷爱和平的天性使然,因此,历史上像纣王及夏桀这样的暴君是人民唯恐避之不及的,就连战功彪炳的汉武帝也因为“好战”而不得仁君之称。随着时间的变化,历史也不断地改变,但民心之所归始终在于“仁”,而项羽却有着“好杀”性格,可以预测出他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在《项羽本纪》中我们看到许多项羽好杀的史实,甚至可以说明他的性格有暴戾因子,以下可分点来说明:

  1.坑杀降卒

  在秦帝国败亡之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希望能有一位仁群出现使他们得以安抚与领导,但项羽似乎未能体察百姓的心思及期盼,他虽然顺势消灭了暴秦,但无法应对紧接而来的新局势,所以,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或妨碍其成就霸业的,都会用武力和设法铲除。《史记》中曾记载一段他初起时攻襄城的情形:“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还报项梁。”短短的几句话,一个“坑”字,让人心惊胆跳,而在他降服了章邯,准备进入关中,路过新安时,鉴于无法揣测降军的心理,因此也全部予以歼灭。

  《史记》中还记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他的心里只有赶尽杀绝,没有任何努力去安抚这些士卒。还有,也可以看出他目光的短浅,短视近利的心理,在当下他只想到这些士兵若不心悦诚服,对他将来是一大阻碍,但他没有想过倘若妥切地安抚这些降卒,对于军队的兵力将增强许多,或许急于消除反侧的心使他无法作利害关系的权衡,而基于斩草除根的直接想法使他往往在打败敌人之后,进行大规模屠杀,他不明白人民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他失败的写照。

  2.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

  《史记》描述了他进入咸阳的情形:“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如果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对中华文化来说是一大灾难,那么,项羽的“火烧阿房宫”跟他比起来真是“小屋见大屋”。他一把火烧掉的并不只是一栋建筑物,而是一个对后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文化资产。他只是一心借着这把火将自己心中对秦朝的仇恨给烧尽,他耳里听见的不是人民的哀嚎声而是自己得意的咆哮声;遍地瓦砾,断垣残壁,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咸阳城从昔日的繁华景象到如今的断垣残壁,咸阳人民看在眼里,怎不痛心感慨呢?可见其残暴性格。

  当时,曾有游说者向项羽谏言,对于他火烧咸阳城一事做出批语。然而正为自己的作为得意不已的项羽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盛怒之虞,又因游说者所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一言而暴跳如雷,游说者也只能落个烹死的下场。

  项羽有这样的性格,就注定会有悲剧性的命运。即使没有刘邦,也会有张邦、王邦、乔邦冒出来。

  人物性格分析

  综观项羽一生,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他的一生中几乎没有用过心机,总是直来直往,快言快语,速战速决。

  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尽管脾气暴戾,杀戮成性,但却是个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刘邦虽然多谋善断,但却是个背信弃义颇有些泼皮无赖相的“小人”。而且,乍看起来,项羽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从表面上看,楚汉争雄,刘邦远非他的对手。可是,胜败自有因果律,历史到最后选择刘邦而非项羽当然自有它的道理。

  仔细分析,项羽的失败绝非偶然。楚汉相争,一开始项羽处于绝对的优势,之所以到最后四面楚歌,走上了绝路,由此导致楚亡汉立,固然与项羽的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和关键时刻当断不断以及杀戮成性不得民心等有着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应归咎于他失败的致命伤。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对待部下,士兵,不知体恤,对待百姓,残暴。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注定他不能做历史舞台杰出的舞者。

  “鸿门宴上优柔寡断。当段不断,反受其乱。给刘邦东山再起创造了机会。刚愎自用,不听从劝告。孤性多疑,听信刘邦的片面之词,致使范增愤而出走。不善于重用人才,失去忠臣勇将。失民心者失人才,以何得天下?

  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成王败寇,自古以来就是颠之不破的真理。

  最后项羽,深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伴着乌江渡口那道长剑血光,项羽为自己悲剧命运划上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句号。他却不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又展示了他性格上的一个弱点。即:畏惧挫折,缺乏奋起精神。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魄力。

  伴着那道长剑血光,一个英雄人物湮没在乌江河畔,永远的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苏轼在《留侯论》中对楚汉相争的胜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这就很好地说明了项羽失败的原因,也为项羽的性格做了很好的诠释。总之,性格决定命运。他悲剧命运是由其性格造成的。

  7.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人物性格简介

  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是个不学无术之人,史称“高祖(刘邦)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从善如流,自监门、戍卒,见人如旧。”不学无术本是缺点,但在刘邦身上反成了优点,他因不学无术而虚心向下属请教,从善如流,使“勇者竭其力,智者竭其虑”,重用萧何、张良、韩信等人,最终取得天下。

  慷慨好施,宽厚大度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刘邦少年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下地干活,游手好闲,常常到酒店里赊酒,喝醉了就倒酒店大睡,父亲常说他像“无赖”。不过,他仗义豪爽,待人宽厚大度,不拘小节,深受人们喜欢。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他羡慕得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

  事情是这样的,秦朝末年,秦始皇征伐匈奴,修长城、驰道、宫室以及在骊山建陵墓,大规模动用人力物力,从民间征调大量劳役,给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为骊山建造陵墓征劳役的任务下到了沛县,劳役征齐后要往咸阳押送。

  押送劳役是一件很不好干的事,千里迢迢,苦不堪言,劳役又不好管束。为完成这一任务,县令选择了刘邦,他觉得刘邦会笼络人,能使劳役们听他的话,便把这一任务放在了刘邦身上。数千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全靠两只脚一步步地走,同时又要携带笨重的行装设备,日夜兼程,劳役们不堪重负。而一向待人宽厚的刘邦不忍再把严酷的管理加给他们,于是,有大胆的劳役便利用这一点,趁机逃走。并且,逃走的人越来越多,刘邦一筹莫展,心想:这样下去,恐怕到不了咸阳人就跑光了,到时候自己怎么交差?说不定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但如果用严酷的办法管束劳役,即使劳役们不再逃跑,把他们带到地方,他们也会被累死或被折磨死。他心中不忍,一边听之任之,一边思索该怎么办。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劳役们都放了,惹下的祸自己一人承担。

  一天,走到丰邑西边的大泽里休息时,刘邦多喝了几杯酒,就仗着酒把刑徒身睥绳索解开,并对他们说:“你们都逃命吧,我也从此逃亡!”大家见他如此义气,心中感动,有十几个徒刑都愿意跟着刘邦,刘邦就连夜带着他们从大泽里逃亡。

  有史学家说他之所以能服人,最重要一点就是“无我”,宽厚、仁义。

  公元前209年秋天,陈胜在大泽乡起义。这时,刘邦已聚数百人,在萧何、曹参的支持下,响应陈胜起义,杀了沛县令,占据县城,自为沛公,举起了抗秦的义旗。因此,刘邦声威大振,很快便发展到几千人。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今江苏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

  在陈胜被车夫庄贾杀死后,项梁便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做了楚王,定都盱眙(今江苏盱眙),后来在和章邯的秦军激战时,项梁兵败被杀。楚王和众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做天下之王。项羽为了给叔叔报仇,要求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大家觉得项羽做事比刘邦要残忍得多,而且又年轻没有经验,刘邦则是个长者,宽厚仁慈,所以,最后决定只让刘邦一人领兵西进关中。

  刚开始,刘邦也不太顺利,不过,在张良等人的谋划下,于公元前206年攻入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残暴的秦王朝至此灭亡。

  刘邦的成功还在于及时废除秦朝的繁苛法令、实行“约法三章”的治理方法。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关中取得咸阳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之人,对大家说:“你们已经吃尽了秦朝的苦头,什么诽谤一下朝政就满门抄斩啦,私下议论一下时势就要杀头啦,这样太残暴了。现在,我只和大家约法三章:第一,杀人要偿命;第二,打伤人要制罪;第三,偷盗的要判罪。除了这三条,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废除。我是替父老们除害来的,决不坑害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害怕,并把我的话转告百姓们。”这一施仁义、弃繁法的做法,马上就使“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赢得了人民广泛的拥护支持,迅速安定了民心、稳定了政局,为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刘邦的性格特征是豁达大度,爱人喜施。在当时被天下人认为有长者之风,很能得人和。所以,刘邦虽经常打败仗,老百姓仍很愿意追随他。刘邦是个宽厚大度之人,是他的慷慨好施,宽厚大度的性格使他得人心。

  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史记?高祖本纪》载,上(刘邦)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高举义旗,反抗暴秦,平定了天下,登基做皇帝后,在洛阳南宫摆设的酒宴上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运筹策划于帷帐之内,能够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保证运输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而我能够正确任用他们,这就是我之所以取得天下的缘故。项羽只有一个谋士范增还不能信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邦没文化,好酒及色,但是懂得为人,敢于承认自己“固不如也”,知道问群臣“为之奈何?”是一个善于用人、善纳忠言之人。他在用人方面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连韩信这样带兵多多益善之人也为之所“禽”。的确,在谋略方面,他比不上张良、陈平;在打仗方面,他比不上韩信、彭越;在治理国家上,他不及萧何。然而,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之道,其精妙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这在他的遗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事情是这样的:刘邦在讨伐英布时,中了箭伤,伤势十分严重。吕后找来了当时最好的医生替刘邦疗伤,刘邦向医生打听自己的伤势。医生说:“我不敢妄下断言,但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刘邦见医生说得很勉强,不由大怒,说:“我刘邦提三尺剑平定天下,这说明天命在我的身上。人的寿命长短是由上天决定的,上天要我归去,就算扁鹊再世也无济于事。”于是,刘邦再也不让别人替他疗伤了。

  吕后知道刘邦活不长了,她想到儿子还小,没有治国的经验,不禁为日后的国事担忧起来。于是,她小心翼翼地问刘邦:“我真担心您遭遇不幸。为了替刘家的社稷考虑,我不得不冒昧问您几个问题。”

  刘邦明白吕后的意思,说:“你就尽管问吧!”

  吕后问:“萧何丞相死了以后,您认为谁可以继任?”

  刘邦说:“萧何是治国的奇才,他改革了秦朝的弊端,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国方针,继任他的人必须能够把这些贯彻下去。我看曹参老成持重,而且和萧何共事多年,深知萧何制定每一项方针的道理。所以,曹参是继任的最好人选。”

  “那曹参死了之后呢?”吕后接着问。

  “王陵,并由陈平辅助他。陈平足智多谋,然而不能独当一面,周勃朴实,少文化,但是,今后安定刘家天下的,非他不可,可以任他为太尉”说到这里,刘邦长叹了一声。

  吕后从刘邦的叹息声中感觉出刘邦心里隐藏的忧虑,于是,连忙问:“皇上您有什么心思,请直言相告。如此我们可以早做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刘邦神情沉重的说:“吾死后,朝中会出现动乱。周勃淳朴厚重,不善标榜自己,但将来能安定刘家天下的必是此人。你们母子要好好对待周勃,可以让他当太尉。”

  待到刘邦死后,国家形势的发展果然如他临终前所预料的。由于吕后重用了刘邦推荐的人,西汉王朝顺利渡过了一次次的危机。

  从这里不难看出,刘邦是一个知人善任的皇帝。

  刘邦平时对所用之人非常信任、从谏如流,使所用之人在关键时无所顾忌,敢于用各种方式进行劝谏。

  例如他在西行入秦途中,郦食其求见,刘邦的态度很为傲慢,“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食其说:“您既然要讨伐没有道义的暴秦,就不该用这种态度对待比您年长的人!”刘邦理屈,当即认错,听取了他的建议,袭取了秦廷仓储所在地陈留,获得了大量积粟,从而使军威大振。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进入咸阳后,禁不住秦宫富丽堂皇的诱惑,想要住在宫中,是由于听取了樊哙、张良的规劝,才下令将秦宫中的财宝府库封存起来,率领军队回到霸上驻扎。

  公元前203年,韩信大败齐、楚军,平定齐地之后,为震慑、安定齐地人民,派使者请求刘邦封他为名义上的王——“假王”。刘邦正值形势不利、急需韩信帮助之时,听到他要求封王,勃然大怒斥骂,张良在旁边立即踩他的脚进行劝谏,使刘邦顿时省悟,立时改口斥责道:大丈夫要当就当个真王,做什么假王!于是就派张良带着印绶去封韩信为齐王,使他后来能全力出兵作战,打败了项羽。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后荣归故里,与沛县的家乡父老饮宴时所唱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足以体现出他求贤若渴,意欲广揽人才,保证天下永远安定的思想情怀。

  胆魄过人,心狠手辣

  刘邦胆魄过人,见到秦始皇出游,刘邦曰:大丈夫当如是!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之!“当”“可”之间,王者与勇夫之别昭然。

  做开国之君者要雄才大略、文武兼资。更重要的还须泼皮胆大、心狠手辣;行为上要带数分流氓、几成无赖,才能打得江山,坐得第一把交椅;古人说“自古帝王多无赖”,至理名言也。

  两千多年前,当刘邦和萧何、曹参一伙朋友,决定造反时,他们要选个带头的。司马迁说,“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某家,尽让刘季(邦)”。刘邦最初也十分谦逊,不愿领先。可是“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才开始造反。后来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为人质,要威胁刘邦就范。刘邦知道项羽在要挟他,干脆耍起了无赖:“我和你曾经‘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了。你要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亲,那就请便吧。不过,别忘了给我也留一碗肉汤。”由此可知,刘邦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刘邦心狠手辣,只要觉得有必要,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在逃难的过程中,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为了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他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他突然怀疑樊哙,樊哙是不可以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用北方人的说法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因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命,这样的人他也怀疑,他突然觉得,樊哙巴不得他死,然后下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去,到了军队里去,你立马就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岂能是随便就可以杀的,再说他还是功臣。但这却能够充分说明刘邦心狠手辣,他狠起来是真能下手。

  刘邦称帝后,大封自己的同姓子弟为王,同时总认为那些在战争年代封的异姓王们,居功自傲,藐视皇帝。于是决定先拿韩信开刀,除掉异姓王。于遂,刘邦在高祖六年(前200年),宣称巡游云梦泽(今洞庭湖一带),约定在陈地会晤诸侯。当韩信奉命来到时,刘邦以有人告他谋反为由,令武士将其拿下。当韩信申辩时,刘邦厉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敢抵赖吗?”把韩信押回洛阳后,因查无实据,便把他降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吕后洞晓刘邦的心意,在一次刘邦出京乎叛时,把韩信诱到长乐宫杀掉了。

  刘邦此人虽无大本事,却也敢作敢当。只要他认为该干,就会去干,没那么多小心眼,也没那么多小算盘。如此大度之人,韩信自然不是对手。

  其实,韩信的错误,在于狐疑,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实上他一直在反与不反之间犹豫。正好刘邦对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对刘邦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既感激,也怨恨,既蔑视,又畏惧,因此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反还是不反。当然,韩信的反,是被逼出来的。刘邦不逼他,他不会反。但要说他的造反或谋反完全是诬陷,似乎也不通。从他出卖钟离一事来看,韩信似乎也不是什么靠得住的人。他能背叛钟离,怎么就不能背叛刘邦?只不过在有条件背叛时不背叛,做了人家笼中之鸟时却蠢蠢欲动,未免糊涂罢了。这其实因为韩信是英雄不是枭雄,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的狠毒程度和卑鄙程度都比不上刘邦,结果做了人家的刀下之鬼。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是容不得犹豫和狐疑的。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当机立断,干净彻底,做什么都很到位,一点也不粘糊。刘邦自己虽然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计谋,但判断力极强,也敢拍板,而且豁得出去。正是这种资质,使他多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终至以弱到强,步步走向胜利。究其所以,就在于刘邦是流氓,是流氓中的英雄,因此敢于拿生命豪赌一把。

  人物性格分析

  刘邦,有史以来第一个从平民成为开国皇帝的人,他凭着非凡的才智和超人的胆略,手握三尺宝剑,驰骋疆场,逐鹿华夏,问鼎中原,推翻了暴秦,一统中华天下,登上了帝王的宝座,君临天下。

  他的成功主要在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知人难,善任更难,而放下架子从谏如流更更难。非有大志大勇、大仁大义、大公无私不能做到。无论是谁,凡是能做到就能成功。一介平民的刘邦完全做到了,所以他取得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的大成功,开创了汉朝400余年刘氏帝业,谱写出崭新的历史篇章,名垂青史、万代流芳。

  刘邦从一介平民,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成为开国皇帝,过人之处自当不少。容人之量与用人之宽应为最重要一点。他不加罪怂恿韩信反叛的蒯通,证明了他对人的宽容,能于逃卒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证明了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勇气,综观历史,春秋战国以后,有哪个统治者在用人上,不讲出身、资历和功劳?至于他迹近无赖的一些做派,恐怕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人总是有弱点的。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文不过人,武不能战,却利用秦末动乱的“大风起”时的机遇,赢得了“威加海内”的天子之尊,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汉族与汉字名字的由来,都与大汉帝国密切相关,都与刘邦密不可分,而大汉帝国却是由一个被后人们评价为“不务正业的无赖”平民刘邦创建的。

  项羽作战时虽骁勇善战,身先士卒,破釜沉舟,但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项羽的性格特点是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勇而无谋、目光短浅;孤高自许、刚愎自用;气量狭小,残暴狠毒。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宽厚大度、善于用人、胆魄过人、心狠手辣。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却因不良的性格,导致失败;相反,刘邦善假谋略,大人大量,凭借性格优势,最终成就大业。性格是舵,命运是舟,性格决定命运,培养优良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

  8.一代英雌——吕后

  人物性格简介

  吕后(?~公元前180年),名雉,字娥姁,秦末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刘邦称帝后,被封皇后。

  她有能力,有魄力,为开创汉朝江山费尽心力,她心思缜密、心肠狠毒,为了追求权利不择手段;她杀功臣,残后宫,诛刘姓王族,她更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我国历史上一起赫赫有名的“人彘惨案”,便是吕雉所为。也许正是如此,才在一定程度上让许多想反抗她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她便拥有了更多呼风唤雨的机会,历史一点改写,汉室朝廷也差点成了吕氏的天下。

  吕后

  私心太重,刚毅果敢

  吕后高超的运筹帷幄之技,毒辣的争权夺利之能,不仅在宫廷内事中充分展露,她那杰出干练的才能和刚毅的性格使她在对政敌的处理上也屡屡得逞。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述吕后时写道:“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刘邦在夺取天下时,因为形势的需要,封了一些将领为王。夺得天下后,为了巩固刘氏政权,刘邦和吕后想方设法剪除了几乎所有的异姓王。燕王臧荼最先谋反,做了阶下囚,韩王信和后来分封的燕王卢绾先后被迫投降了匈奴;楚王韩信先被贬为侯,后来终遭杀害;梁王彭越被人诬告谋反,被灭了宗族;淮南王英布被迫谋反,人头落地;赵王张敖最后也被借故取消了王位,降职为侯。在这些政治活动中,吕后的心狠手毒使满朝文武为之震惊和恐惧,这突出地表现在她处理韩信、彭越这两件“叛逆”事件上。

  韩信是刘邦手下第一员“善于将兵”的大将,在楚汉战争中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勋。楚汉战争一结束,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刘邦再次采用陈平计谋,诱捕韩信。十二月,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郁郁不得志,称病不参加朝廷活动。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刘邦宠臣陈豨反叛,自立为赵王,劫掠赵、代属地。刘邦用羽檄征召天下兵士,并亲自率兵征讨陈豨。韩信一向与陈豨交情不错,于是称病在家,不听从刘邦诏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陈豨联络,谋求里应外合,并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诸官罪犯和奴役,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当时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想杀掉他。舍人弟怀恨在心,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情况。吕后想召韩信,又担心他的党羽作乱,便与丞相萧何商讨计策,将韩信抓了起来并斩杀于长乐宫钟室,韩信的亲戚朋友也被斩尽杀绝。由于吕后的果断处理和周密部署,一场可能爆发的大祸被她不动声色地消弭了。

  因刘邦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但是,吕后就偏偏把刘邦都不杀的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过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史记》记载刘邦听到韩信被吕后杀后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故事,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刚毅果敢地了解自己心中的疙瘩,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另一个是开国功臣彭越,在刘邦得天下后,被封为梁王,都于山东定陶。在刘邦征讨陈稀时,有人向刘邦诬告彭越,说他要谋反。刘邦马上遣使率武士至定陶,将彭越逮捕,押送洛阳加以囚禁。刘邦经调查后,明白彭越“谋反”的罪证实在不足,同时感到已被剥夺兵权、离开封地的彭越难以再构成对汉朝的威胁,决定赦免彭越,将其贬为庶人并流放到蜀地,乐得借此在他身上显示一下自己不忘旧功和宽宏大量。

  汉十年秋(前197年),赵相国陈稀在代地谋反,汉高祖自往平定,到邯郸,征梁王兵马。彭越称病,派手下将领领兵去邯郸。高祖很生气,派人去责备梁王。彭越害怕了,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您开始不亲往,现在被人家责备了才亲去,去了就会被捉拿,不如发兵反叛。”彭越不听,只得继续装病。这时彭越恼怒他的太仆,想杀掉他,太仆逃到了汉王那里,告彭越与部将扈辄谋反。于是汉高祖立刻暗地派人去逮捕彭越,彭越没察觉,被捕,囚于洛阳。经审理,认定已构成谋反罪行,奏请按法施刑。汉高祖赦免了他,降为庶民,流放到蜀郡青衣县。向西押送到郑地,路遇从长安来洛阳的吕后,彭越向吕后哭诉自己无罪,愿回故乡昌邑。吕后心中大惊,她想:皇上真是糊涂啊,将这样一个内心充满怨恨又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人放到富庶的巴蜀去,岂不是极大的隐患吗!她不动声色地装出一副怜悯的惺惺之态,答应帮助彭越,即命吏役带了彭越,随同自己回到洛阳。彭越收泪,谢了吕后,心想吕后为人真是难得,竟肯替我说情,实令人异常感激。但是,到了洛阳,吕后去见刘邦,她说的那句话是对她寄以重望的彭越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也难以接受的,《史记》是这样描述的:彭越戎马功高,具有相当号召能力,如将他充军到巴蜀,鞭远不及,而且巴蜀乃天富之区,万一彭越复反,岂不自遗祸患。现在我已将他带回来了,不如因而杀之,以除后患。

  刘邦觉得吕后言之有理,但自己不便出尔反尔,便将此事交吕后全权处理。于是吕后亲自做了手脚,让彭越的家臣告发他再次谋反。彭越被处死刑,并且被诛灭三族。吕后还杀鸡儆猴地把彭越的尸首煮为肉酱,分别赐给各地诸侯。一时间,使得人心惶惶,文武百官都小心谨慎地度日,神州大地万马齐喑。

  善玩手腕,阴狠毒辣

  吕后善玩手腕、心狠手辣,最能表现其心狠手辣本色的是杀刘邦宠姬戚姬一事。

  刘邦一直以来是酒色之徒,就连征战之际也不忘到处掠些美色置于帐下享受。吕雉对此是深知的,在被掠为人质的几年里,是吕雉最难受的岁月,而刘邦却在军中毫无顾忌地享受温柔,日日有佳人相陪,夜夜有红粉相依,于是好强的吕雉便心生嫉恨,对刘邦看上的那些女人怀恨在心。同时,她的心理也开始变得冷漠,性情变得残忍。尤其是戚夫人,在吕雉眼中无疑是一棵毒刺。

  戚夫人能歌善舞,气质高贵,经常鼓瑟操琴陪侍在刘邦左右,也算得上是一对烽火鸳鸯。当年项羽在夺回彭越时打败刘邦,刘邦只身逃跑,途中幸得戚夫人的父亲相救,在戚家刘邦见戚夫人长得漂亮就心生羡慕,戚老汉看在心里,当夜就把女儿许配刘邦。一夜夫妻戚夫人怀孕产下赵王如意。如意生来就有刘邦的风范,爱屋及乌,对戚夫人的爱随即转到如意身上,据《史记》记载:刘盈从小性格软弱,不被刘邦重视,想废太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其不想这下惹恼了吕雉。吕后认为这一切都是戚夫人背后捣的鬼,她咬牙切齿,一直想置戚夫人于死地。

  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不久,刘邦就一命归天死了。随后,年仅17岁的刘盈当上了皇帝,是为汉惠帝,吕氏尊为皇太后。

  由于惠帝年幼和懦弱,朝中大权就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掌握大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戚姬母子二人。

  她先命人剃光戚姬的头发,用铁链锁住她的双脚,又给她穿了一身破烂的衣服,关在一间潮湿阴暗破烂的屋子里,让她一天到晚舂米,舂不到一定数量的米,就不给饭吃。而后,吕后又把戚姬的儿子越王如意从封地上召到京城里来,准备杀害他。然而,汉惠帝与如意,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惠帝对这个弟弟非常疼爱,所以,他不允许他有任何闪失。听说母亲把如意召来,就知道吕后会对如意不利,于是他急忙派人把如意接到皇宫里,吃饭睡觉都与他在一起。

  而此时,吕后怎样呢?吕后虽然气得咬牙切齿,但有好几个月都没有机会对如意下手。一天,汉惠帝清早起来出去打猎,由于如意爱睡懒觉,没与他一起去。吕后听说后,立即派人送去毒酒杀死了如意。汉惠帝打猎回来后,发现如意口中、鼻子全部流血,变成了一具直挺挺的僵尸。惠帝抱着这位少弟的尸体痛哭,后来,只好命人草草埋掉了。

  吕后害死赵王后,不再有所顾忌,她开始百般折磨戚夫人。《史记》是这样描述的:吕后让人砍掉戚夫人的手脚,挖掉眼珠,灼烂耳朵,又逼她唱段下哑药,然后把她丢到厕所里,并为她取了个极具侮辱性的名字:人彘。

  吕后不仅杀害了赵王,残害戚夫人,而且还着手清洗刘邦的另一些已封为王的儿子,以防止他们威胁汉惠帝的皇位。

  不久,楚王、齐王入朝拜见汉惠帝,汉惠帝见到他们非常亲热,就请吕后一起来陪着饮酒。在酒席上,汉惠帝认为齐王比他年长,就请他坐在了上座。

  这下可把吕后惹恼了,她暗想:“齐王欺我儿子软弱,竟敢堂而皇之坐上上座,这不是公开藐视我们母子吗?”于是,她令人斟了两杯毒酒,放在齐王的桌上,并催促他赶快喝掉。

  汉惠帝见吕后神色不对,怀疑她赐给齐王的酒中有毒,当齐王举杯欲饮的时候,他也拿起齐王桌上的另一杯酒,做出准备和齐王同饮的样子。吕后见势不对,急忙上前打翻了汉惠帝手中的酒杯。齐王看见事情不妙,连忙装出喝醉了酒不能再饮的样子。

  后来齐王主动交出了几座城市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才让吕后解了心中怨气,自己也逃过一命。

  齐王逃过了太后的谋害,赵王刘友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赵王的夫人是吕后娘家的人,赵王因得罪了她,惹火了吕后。于是,吕后派人将赵王召回长安,然后将其软禁,不给他饭吃。赵王就这样活活的饿死了!

  赵王饿死后,吕后让梁王刘恢当赵王,刘恢心怀不满。为了防范刘恢,吕后在刘恢的宫中遍插亲信,并处处压制刘恢。刘恢不堪其辱,不久自杀身亡。

  就这样,吕后用种种方法,先后杀死了刘邦的好几个儿子。但是她一心想保护的亲生儿子知道她的种种恶行后,让人对吕后说:“你这样残害戚夫人和我的兄弟,已经没有半点人性了。可悲的是,我竟然是你的儿子。有你这样心如蛇蝎的母亲,我还有什么面目面对天下百姓呢?”

  从此以后,汉惠帝整日闷闷不乐,纵情酒色,不久就抑郁成疾,一命呜呼了!

  人物性格分析

  吕后是个刚毅阴狠,不甘雌伏的角色,高祖死后,她独立掌政十五年,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满手血腥,但是她也有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先是辅助高祖画谋定策,争夺天下,后来又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许多繁苛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最大的缺点是嫉妒心太重,私心太重,手段过于残酷,竟然想以吕氏来代替刘氏干辛万苦得来的江山,终至败亡。

  总结吕后的特点时你会发现,她其实有很多值得人们效仿的地方:如她很坚忍,在刘邦打天下时,与她的儿女和公公颠沛流离,甚至被项羽当作人质,但一直顽强的活着,周旋着,挣扎着;她很成熟,在刘邦得到天下后,宠爱戚夫人冷落自己时,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撒泼吃醋,她很好地隐藏了妒意,广交重臣,维护了自己与儿子的地位和利益;她很智慧,她设计为刘邦铲除了心腹大患,稳定了汉初政权……总之,她是一位生活的强者,勇敢地面对一切斗争与波澜,从容不迫,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而且,平心而论,在封建社会,许多皇帝为了自己江山的稳固,杀功臣是很平常的事情,这是当时制度和历史局限性造成的。我们对吕后不要用“吹毛求疵”,拿放大镜看她。像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朱元璋的诛杀功臣,都是血雨腥风。并且,在那个时代有野心,有抱负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可以,她再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政治和权利高峰的女人,即使性格残忍、手段有些残酷、心狠手辣,也不是仅能用贬义词来形容的。

  9.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汉武帝

  人物性格简介

  生长于帝王之家的武帝,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唯我独尊,颐指气使,刚愎自用,孤独、自私、冷酷的一面;而他儿时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又形成着他热衷权势,贪图享受,倨傲无礼,好大喜功,极尽炫耀之能事的一面,但是又不能否认他的性格也是有好的一面的,他在位的54年中所做的功绩也足以表现出雄才大略的独特性格和高大形象。他奠定了中华大帝国的壮阔版图,实现了东西文化的大撞击、大融合,将汉帝国推向了鼎盛的高峰。历史证明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

  足智多谋,胸怀开阔

  汉武帝,名刘彻,小名彘,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登基的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

  武帝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认为他的“内兴功利,外事四夷”政策,是出于创立制度、为后世留下样板和国家安全的考虑,为此必须劳民;而长期劳民会出现“亡秦之迹”,所以必须适可而止,以免重蹈秦朝速亡的覆辙。”

  由此可见,早期的汉武帝是一个满腹雄才大略,足智多谋的皇帝。在我国历史上,除了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以外,他是历代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最有治绩的皇帝之一。由于他半个世纪的努力,不但扩展了中国的疆域,也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学术上的正统地位。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草莽行迹近乎无赖与游侠(黑社会领袖)之间的边缘人物。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动乱纷争之际,终于取得全国政权。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的降生,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在位时,他却没有放弃开拓的和前进的脚步,他继位以后就开始开始大刀阔斧的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武帝登基后推行了“推恩令”,以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采纳大臣桑弘羊的建议,统一货币。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郡国原有旧钱一律收回销毁。铸币权归中央所有,统一发行五铢钱。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的侵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强盛近百年的塞北匈奴,从此逐渐衰落。汉朝北部边境10余年没有发生战争。武帝还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由张骞开辟的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翻过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和西亚,西达地中海东岸的贯通亚欧的大通道,绵延1000余公里,后人称为“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的开辟,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

  汉武帝从公元前140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当了54年皇帝。他在位期间,主要做了四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人侵;二是把儒家学说定为官学,确立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三是创制,他创立的很多制度为后代所沿用;四是晚年检讨一生所为,改变“内兴功利,外事四夷”的政策,回到休养生息。

  海纳百川的胸怀开阔

  历朝历代的皇帝只要能够被称为好皇帝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做到知任善任。在这方面,汉武帝有高出一般君主的地方,他能够同时接纳多种思想,听取不同人的不同意见。

  比如元朔元年(前128年),主父偃、徐乐、严安三人一同上书。当时北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刚刚开始,三人的上书都没有奉承武帝,而是联系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批评。主父偃说,秦朝驱使士卒征伐十余年,死者不可胜数,这并不是秦朝人少或武器差,而是违背了大势。秦朝又连年征发天下劳动力转运军粮,人民无法生活,许多人死在道路上,所以才起来反抗。徐乐给武帝讲了一通“土崩瓦解”的道理,说秦亡是土崩,吴楚七国之乱是瓦解,认为眼下对匈奴的战争给老百姓增加了困难,加以连年歉收,人民痛苦,应当看到潜在的危险。严安也认为武帝正在推行的政策“非天下之长策”,应当调整和改变。

  三人上书的内容显然与武帝“内兴功利,外事四夷”的政策很不协调,但武帝没有表示反感,而是立即召见了他们,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三人都拜为郎中。

  武帝否定黄老思想的指导地位,但容纳了黄老学派人物。如汲黯信奉黄老,当面说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武帝听了很生气,但并不加罪于他,还说他是“社稷之臣”,又说他这样的人守成安民最为合适。

  对于臣子的批评不但有虚心接受的胸怀,还赞美他的臣子,这是许多皇帝都做不到的,也想不到的。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大喜功,迷恋鬼神

  汉武帝虽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的性格也有着不足的一面。

  汉武帝在位54年,战争就进行了40年,好大喜功,喜好开拓疆土,消耗了大量钱财,死了众多的将士。当然,匈奴对汉朝的侵扰在卫青、李广、霍去病等将领率领的汉朝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抑止,汉军在狼居胥山等匈奴腹地大败匈奴军队。虽然匈奴元气大伤,而汉军也遭受巨大损失,十五万匹军马仅存三万余匹,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匈奴单于命令将染上传染病的牲畜置于匈奴的水源中,汉朝的远征军受到残酷的瘟疫袭击。远征匈奴的军队回朝后,华夏大地立刻爆发了当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瘟疫。而在这场瘟疫中,汉朝军民死伤无数。

  汉武帝时期数十年的汉匈战争中,汉朝的财力物力消耗大多,再加之汉武帝一生挥霍无度,铺张浪费,所以,人民穷困不堪,汉朝财政也陷入崩溃的境地,渐渐有了零星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99年,与东郡接连的泰山、琅琊两郡,又爆发徐勃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利用险要的地势,攻取城邑,阻截交通,控制周围大部分地区,以至直指绣衣使者暴胜之前往镇压,也不得不采取分部进行的办法。此外,在大江南北,还有数支农民同时举义。如南阳郡(今河南南阳),有梅免和百政领导的起义军;在楚(今湖北一带),有段中及杜少领导的起义军;在燕赵(今河北一带),有坚卢和范主领导的起义军。这些农民起义队伍,大的数千人,小的几百人,都有各自的旗号,他们攻打城邑,夺取粮仓,占领兵器库,释放在押犯人,捕杀地方长吏,惩治县乡官员。

  然而,武装起义不断,流民人数不断增多,使西汉社会矛盾激化,打破了西汉的盛世。但是,祸不单行,由于步入暮年的汉武帝过于宠信宦官,外戚,这两股势力日益膨胀,他们终于开始觊觎起了最高的权力——皇冠。至此,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乱”事件发生了。

  所谓“巫蛊”,指巫师使用诅咒加祸于人,是古代一种迷信活动。汉武帝晚年,许多方士、神巫聚于京师,以邪道惑众。女巫来往宫中,教宫人埋木人祭祀,以除邪免灾,即所谓“度厄”。但是,结果不仅没有逃过灾难,反而引来不幸。

  汉武帝早年无子,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子刘据,于是被立为皇后。七年后,又立刘据为太子。从此,卫氏日益显贵,她的弟弟卫青,一家四人封侯。卫氏的旁亲支属,也有五人封侯。卫子夫的姐夫公孙贺因此而得宠,并以车骑将军封侯。但是,到汉武帝晚年,卫皇后失宠,受到了冷遇,她的子女及亲属,也遭贬斥或杀戮。不过,公孙贺是当时汉朝丞相,儿子公孙敬声,因擅用北军军费,被下狱治罪。为了替儿子赎罪,他答应为汉武帝捉拿正在追捕的阳陵大盗朱安世。

  朱安世被捉后,为了报复,向汉武帝写了一封揭发公孙贺的信,朱安世在信中写出了公孙贺的种种罪行,甚至说公孙贺密谋要取代皇上;在皇上经常出入的甘泉宫路下埋下木偶,巫蛊皇上。很快,这封信便转到武帝刘彻手中。

  本性猜忌多疑的刘彻看了这封信,雷霆震怒之下下令火速查究,查究的大事自然由江充负责。江充与太子及卫氏有矛盾,于是便利用此事,对皇后家庭进行谋害。

  江充派手下罗织罪名,公孙贺与儿子公孙敬声一同被捕入狱,严刑拷打,蔓引牵连,使很多人无端获罪。最终,公孙贺父子被定死罪,公孙贺父子惨死狱中。江充还不过瘾,还要灭公孙贺全家,甚至皇后的姐姐卫君儒也未能幸免。

  死于巫蛊的宫人数以百计,然而,其原因只能归于汉武帝太过迷信。

  人物性格分析

  汉武帝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汉武帝是一个独裁皇帝,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处事果断的作风,也常常为史家所称道。早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需要果断,晚年下轮台诏书,变多欲政治为休养生息,也需要果断;下决心动员全国的力量北击匈奴需要果断,处理宫廷内务也需要果断。所有这些,武帝都做到了。

  秦始皇,汉武帝历来相提并论,两人在性格和建树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好征伐、好巡游、好猜疑、好诛杀、好土木、好神仙。

  当然,汉武帝同秦始皇一样,是个影响远超一朝一代的帝王,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的影响延续了两千年。不过,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在建设和破坏上都显的肆无忌惮。但是,一位专制的皇帝最终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向民众表达了他的歉意,他公开承认:“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又向臣民宣布,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他在正式颁布的被誉为“仁圣之所悔”的轮台诏中,深陈既往之悔,否定了将西域战争继续升级的计划,表示当今政事,首要在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决意把行政重心转移到和平生产方面来。又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表明“思富养民”的决心。后来的“昭宣中兴”,因此,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能低下他高傲的头颅,向民众表达了他的歉意,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魄力!历史上的汉武帝,“弱民”、“虚伪”、“奢靡”、“愚暗”、“严刑”、“奖奸”,这几大罪过均不能逃,而他的勇于改过,历史上又有几个领导者有这种魄力!他是一个好大喜功,迷恋鬼神的皇帝,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个有错就改的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