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降魔六星妖王悟空:一百八十三个地级市欲建“国际大都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2:04

一百八十三个地级市欲建“国际大都市”

《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呼吁树立正确的城市观
日期:2011-03-30 作者:范昕 来源:文汇报                      
    日前,有权威媒体针对中国城市发展发表长篇报道,就我国200多个地级市中的183个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进行激烈批评。在对“国际大都市”的集中声讨及其催生的社会舆情中,也包括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是伪城市化”等极端性言说与描述。针对“国际大都市”的批评,近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资助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出炉了一份分析报告,呼吁正确认识和善待中国“国际大都市”。
    
    报告指出,真正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并不是“国际大都市”或其他什么类似的概念、口号,而在于中国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选择的经济型城市化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城市发展模式可用芒福德的“罗马化”来概括,即城市什么都要最大,比如要有最高的大楼、最大的百货公司、最大的文化产业园区,甚至是最大的大学、最大的图书馆等。特别是很多城市为了追求最大,完全不顾城市的承载极限和普通市民的感受,使我们的城市始终处在一轮比一轮更激烈的“城市大跃进”中。当下甚嚣尘上的“罗马化”,才是中国城市普遍出现规模失控、结构失衡与功能失调的根本原因。倘若这种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管过去打着“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还是现在打着“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或“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旗号,结果都是“换汤不换药”。对“国际大都市”的声讨和反思应该引入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这一更深的层次,深入清理和探讨建立在对能源、资源恶性损耗基础上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方式。
    
    对“国际大都市”的批评以及“中国伪城市化”等极端论调或可归结为“逆城市化潮流”的回潮。大都市在集聚人力、资本、文化等资源的同时,必然进一步激化或加大城市与乡村、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矛盾与差距,由此导致比一般“城市病”更严重的“都市病”或“城市危机”,它们直接表现在城市管理、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居住、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这是“逆城市化”在中国很有市场以及声讨“国际大都市”的根本原因。在当下最关键、最首要的是树立一种正确的城市观或都市态度,无论人们情愿与否,当代中华民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生存与进步主要取决于中国“大都市”与“城市群”能否实现自身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既然中国城市的国际化与都市化不可避免,而且已经兵临城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勇敢地面对它,认真地研究它,以更高水平的发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本报记者  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