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猪八戒h:胆ff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6:03
(六)胆

    前文讲到,肝在人体内有调节情绪,促进消化,促进血液和体液循环的作用。胆作为它的下级,许多工作围绕着肝进行。

    胆具有储存和排泄胆汁的作用,胆汁是用来帮助消化食物的,当肝的疏泄功能受到影响后,胆也会受到牵连,胆汁逐渐变得又少又稠,正常的排胆汁的功能受到影响,人会感到胁下胀痛、口苦、食欲不好、腹胀、腹泻、饮食不能消化、呕吐黄绿色液体,甚至出现黄疸。

    肝对于胆的影响,还不仅仅限于消化方面。肝在人体里就好比一位刚直不阿的将军,喜欢条达顺畅,从不受半点委屈。如果人们遇到不服气、不平衡的事,迫于形势,敢怒不敢言,情绪得不到宣泄,肝就会受到影响。开始的时候,这种不良影响主要由胆来承担。因此胆就成为肝的出气筒。胆的表达方式很简单,就是胆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稠,就像在海水里晒盐一样,浓缩到最后就是胆结石了。一些患有胆系疾病的人,总是找不到生病的原因,直到最后把胆囊都摘除了,也没弄清楚。中医认为,这主要和他们常年心情不好,经常生闷气,导致肝常年疏泄不畅,再加上饮食中油腻和辛辣的食物过多,久而久之,引起了胆囊方面的疾病。

    一般有"肝主谋略,胆主决断"之说,意思就是肝气足、肝血旺的人,善于谋略,可以运筹帷幄;胆的功能较好的人善于决策,决断力比较强,这样的人比较有勇气,属于敢作敢为的类型。我们在夸奖别人的时候,总是说:"您真是有胆有识啊!"这个成语是有根据的。胆的功能强的人,处事果断,有勇有谋,这是如今职场上最受老板欢迎的一类员工。如果胆的这种功能减弱,也就是胆气虚,人就会变得胆小怕事、容易受惊吓、爱叹气,做事总是思考了许久也拿不定主意,另外还有失眠的情况发生。
 (七)胃

    胃的工作就是配合脾,帮助储存和消化食物。古代没有输液这种肠外营养方式,病人要想摄入营养必须靠自身的消化道吸收。所以在中医看来,再严重的病人,只要消化功能还在,就有转危为安的希望。反过来,如果消化功能消失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也会急转直下。中医称这种消化能力为"胃气"。可惜现代人就是喜欢虐待老实的胃,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方式,一种是暴饮暴食。我记得小学老师教育我们不能暴饮暴食,但是面对食物的诱惑就无法控制。加上现在时髦的营销理念,发明了自助餐,情况就变得更加不能受思维控制了。进了自助餐厅的人,几乎都想"努力"把餐费吃回来,而且食物又做得色美味香,琳琅满目的一字排开供人随意取用,人们当然是吃得乐不思蜀,基本上是饿得扶着墙进餐厅,撑得扶着墙出餐厅。此时,胃在默默的、被动的收纳这些食物。朋友们想一想,再大的粮库也有一个限度,突然放进这么多的粮食,超过了额定容量,大部分粮食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养护,会相继腐烂,而这腐烂的粮食是无法再利用的。人体也是一样道理,过剩的营养物质,甚至还会反过来危害人体的环境。

    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式就是饿着,这是减肥大军的惯用套路。他们以节食为减肥的最佳途径,不管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营养物质,一律断供,而且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由三顿饭减到一顿饭,由一顿饭减到不吃饭。中医经典《灵枢·五味》有"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之说,足见饥饿对于身体的影响有多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人为的令身体处在一个能量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使各个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滋养,人体自然变得衰弱,出现面无光泽、面部毛孔粗大、心悸气短、全身乏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当然,最不能原谅的就是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人。前一天吃了一顿大餐,后两天不吃东西,饿着自己,想让曾经负担过重的胃休息一下,顺便还能控制体重,实在是大错特错。这种行为会导致人体无法判断目前的状态,导致功能上的紊乱,出现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必然的。最明显的反应就是发展为慢性胃炎,稍一不注意就会腹部胀痛、不想吃饭、觉得很饱、便秘、呕吐、恶心、打嗝、嗳气、反酸水等。
(八)小肠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如果大便出现问题,很可能和小肠的功能出现异常有关。比如有的人大便比较稀薄,不成形,甚至就像糟豆腐渣,这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有关系。还有人便秘和心的功能减弱有关。我们前面提到小肠和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心阴不足的表现就是便秘。不少老年人都受到便秘的困扰,这和他们心的功能减弱有关系。而且老年人越是便秘,越是使劲排便,越消耗力气,心脏的负担就会加重,有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发生。为了避免便秘,大多数人依赖各种各样的泻药,但这种方法只能解燃眉之急,不会彻底改善便秘的问题。有效的方法是滋阴,使体内的各种体液变得充沛起来,这样一来,肠道里的润滑液多了,大便也就不再干燥秘结了。建议平时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坚持喝牛奶,这些在中医看来都是补液的,可起到滋阴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不提倡人们动不动就吃各种泻药,虽然从短期看,积聚在体内的废弃物被瞬间排泄出来了,但是长期如此,会对脾胃造成影响。而且这些苦寒的泻药,会把体质吃得更燥,也就是说使体液更加不充足。所以经常吃泻药的人,一旦停药,便秘不但复发,而且会更为严重。

    (九)大肠

    大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排泄废弃物。当大肠的功能出现异常时,直接表现为大便异常、便秘、泄泻、肠鸣腹痛、便血等。在这点上,基本与西医的观点相吻合。但中医最独到的地方,就是认为大肠与肺有着直接隶属关系,大肠为表,肺为里。所以大肠的一些症状,其实和肺的一些功能减弱有关系。比如经常会有一些小孩,他们感冒发热,不停咳嗽,这应该是肺部的问题吧,但同时还会出现便秘,这和大肠的功能有关。另外从大便的粗细同样可以看出肺气是否充足。肺气充足的人,大便不仅成型,而且比较粗大;肺气不足的人,大便就变成小拇指一般的小细条。这也是肺与大肠的一种关联。

    (十)膀胱

    膀胱有储尿和排尿的作用。我们平时见到的遗尿、小便失禁、尿痛、尿不通畅等问题,都是膀胱功能异常的表现。在中医看来,膀胱受肾的控制,也就是说膀胱的问题,追本溯源都是要调理肾。我们知道,肾精封藏于肾中,一些男士由于年轻的时候过于劳累或者性生活不节制,导致人到中年就肾气不足,可能会出现一些泌尿系统方面的问题。中医面对这样的患者,也是从肾来调理的。

    "养生"二字的真谛就是"珍惜",如果懂得珍惜身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侵扰。
(十一)三焦

    三焦,这个词听起来比较陌生。前十个脏腑虽然与西医里面提到的器官略有差别,但还是耳熟能详的,惟有三焦这个腑,是中医理论中独有的。那么三焦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腑都是容器,三焦就是各个脏腑器官之间的间隙,这些间隙互相勾连,形成了一个通道。说得形象一些,比如在一个大纸盒子里放上几个小盒子,这些小盒子就好比各个脏腑,这个大盒子就是人体,大盒子与小盒子之间必然存在空隙,这空隙也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三焦。那么为什么叫三焦呢?因为三焦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合起来统称三焦。一般说,上焦指的是心、肺部位,中焦指的是肝、脾部位,下焦一般指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三焦合起来正好构成人体的胸腔和腹腔。

    既然三焦是腑,就应该是装东西的容器,那么它装的是什么呢?中医认为,三焦主要承载的是"气"和液体。如果三焦不通畅,各个脏腑器官就缺乏有效的联络,人体会有打嗝、放屁(无气味的响屁)、胸中胀满、嗝逆反酸、两胁胀痛、岔气等症状,总感觉有点东西上不来又下不去的。比如电影里描写农村妇女打架,由于情绪特别激动,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捶胸顿足。捶胸,就是她们感觉胸腔很满、很胀,好像有气体在里面出不来,很难受,总想把里面的气体捶出来,这就是三焦不通导致气机不畅。还有些年轻人,火气比较大,遇事经常会说:"这件事太可气了,把我的肺都气炸了。"其实这个"气"也并不在肺里,而在三焦里面。再比如有的人总是不停的放屁,觉得肠子里面咕噜噜、咕噜噜的,好像有很多气体,迫不及待的要从体内喷射出来,而且这屁是没有气味的,这不属于消化问题,是三焦不通畅的表现。"气"在体内运行不顺畅就会有这种现象。如果是消化不良,蛋白质在体内异常发酵,会产生一些味道很难闻的气体,所以消化不良的人放屁是比较臭的。有的朋友会认为不停放屁多顺畅啊。我打个比方吧,比如我们城市的公交系统,每天上路行驶的公交车,数量是基本固定的,一旦城市的某个地方出现拥堵,那个地方的车辆就会马上排起长龙,而另一些地方会由于连锁反应而没车,乍看上去显得运力过剩,其实是调度失灵的结果。三焦也是如此,要知道与其说这不停放出来的是屁,倒还不如说是"气"。由于三焦不畅通,调度"气"的能力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这些"气"无法在体内正常运行、促进各脏腑器官的工作,而是变成"废气"排出体外。出现某些部位"气"相对过剩的情况,就意味着人体某些部位处在气亏的状态。一般不停放响屁的人都会有气虚的感觉,这和每个人的具体身体情况和工作特点有关,建议这些人首先要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保持气机的通畅。换句话说就是别生气、别赌气、别呕气,要气顺。然后再适当地用一些黄芪、党参、西洋参等泡水代茶饮,在平时的饮食中增加牛肉和鸡肉等补一补气,可以起到调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