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日本小学入学式:日本孩子的开学第一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1:38
日本小学入学式:日本孩子的开学第一课(组图) 生活 2010-09-01 11:52:21 阅读99072 评论23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个多月的暑假飞快地过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今天早晨一大早,我家小学生早早起床,漱口洗脸吃饭,又自己跑去家附近的“罗森”便利店买了二片白色的抹布---这是学校的规定:每学期开学每个孩子要携带抹布一片,在每天课后打扫卫生时使用。准备好抹布,再整理好暑假作业以及这个暑假的一份“自由研究”,小朋友便和同学们一起,兴冲冲地去学校报到了。
 
今年暑假小朋友回国在大连呆了一个月有余,“自由研究”便做了一份有关大连的“调查报告”。在大连的时候,每天外出小朋友都携带个小笔记本和小相机,随时将自己看到的事情记录和拍摄下来。8月底回到大阪家中之后,小朋友花了三天时间整理出她对大连的记录和照片,做成了图文并茂的一本“手工书”,书名就叫做“中国?大连”。俺“偷”看了一下小朋友的“中国?大连”手工书的目录,有对大连的简单介绍、还有大连的街道、建筑、饮食,以及小朋友喜欢并推荐的大连景点等。还挺分门别类的。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每年的9月1日前后,是国内许多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日子。看了国内的朋友们为孩子记录的成长日记,从幼儿园生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阅读父母们为孩子所写下的入学典礼记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时,其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宛如面对一个新生命诞生一般地隆重。
 
有网友来信问:日本的学校也开学了吧?日本孩子也要参加入学典礼吗?
 
日本孩子也参加入学典礼的。不过叫法与中国有所不同。在日本,孩子们的“入学典礼”被称为“入学式”。另外,日本孩子参加“入学式”的时间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孩子是在每年初秋9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入学,而日本孩子则是在每年4月樱花飘舞的春日里入学。
 
4月对于日本人而言,似乎是个有些特别的月份。每年的这一个月,是所有的日本家庭最为忙碌的时候,这个月,工作的大人在忙于调换工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开始步入新的岗位,而孩子们则由妈妈领着参加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入园式,或是学校的入学式。
 
1:这是2003年四月,我家小学生二岁还差一个月开始上幼儿园时,参加“幼儿园入园式”时的照片。和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幼儿园”的所有孩子一样,我家二岁的小朋友表现出她极度的胆怯和不安,只要妈妈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就会泪流不止地大哭起来。 一个多月的暑假飞快地过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今天早晨一大早,我家小学生早早起床,漱口洗脸吃饭,又自己跑去家附近的“罗森”便利店买了二片白色的抹布---这是学校的规定:每学期开学每个孩子要携带抹布一片,在每天课后打扫卫生时使用。准备好抹布,再整理好暑假作业以及这个暑假的一份“自由研究”,小朋友便和同学们一起,兴冲冲地去学校报到了。
 
今年暑假小朋友回国在大连呆了一个月有余,“自由研究”便做了一份有关大连的“调查报告”。在大连的时候,每天外出小朋友都携带个小笔记本和小相机,随时将自己看到的事情记录和拍摄下来。8月底回到大阪家中之后,小朋友花了三天时间整理出她对大连的记录和照片,做成了图文并茂的一本“手工书”,书名就叫做“中国?大连”。俺“偷”看了一下小朋友的“中国?大连”手工书的目录,有对大连的简单介绍、还有大连的街道、建筑、饮食,以及小朋友喜欢并推荐的大连景点等。还挺分门别类的。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每年的9月1日前后,是国内许多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日子。看了国内的朋友们为孩子记录的成长日记,从幼儿园生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阅读父母们为孩子所写下的入学典礼记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时,其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宛如面对一个新生命诞生一般地隆重。
 
有网友来信问:日本的学校也开学了吧?日本孩子也要参加入学典礼吗?
 
日本孩子也参加入学典礼的。不过叫法与中国有所不同。在日本,孩子们的“入学典礼”被称为“入学式”。另外,日本孩子参加“入学式”的时间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孩子是在每年初秋9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入学,而日本孩子则是在每年4月樱花飘舞的春日里入学。
 
4月对于日本人而言,似乎是个有些特别的月份。每年的这一个月,是所有的日本家庭最为忙碌的时候,这个月,工作的大人在忙于调换工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开始步入新的岗位,而孩子们则由妈妈领着参加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入园式,或是学校的入学式。
 
1:这是2003年四月,我家小学生二岁还差一个月开始上幼儿园时,参加“幼儿园入园式”时的照片。和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幼儿园”的所有孩子一样,我家二岁的小朋友表现出她极度的胆怯和不安,只要妈妈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就会泪流不止地大哭起来。
2:孩子的成长总在眨眼之间。五年之后同样樱花盛开的四月,经历过幼儿园里“小小社交圈”的磨练,我家快满七岁的小朋友,终于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六、七岁的孩子,不再像二、三岁的幼儿一般,见不到妈妈就心生惶恐。想到从此要背上书包去上学,认识许多新朋友,小朋友心头充满喜悦。 一个多月的暑假飞快地过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今天早晨一大早,我家小学生早早起床,漱口洗脸吃饭,又自己跑去家附近的“罗森”便利店买了二片白色的抹布---这是学校的规定:每学期开学每个孩子要携带抹布一片,在每天课后打扫卫生时使用。准备好抹布,再整理好暑假作业以及这个暑假的一份“自由研究”,小朋友便和同学们一起,兴冲冲地去学校报到了。
 
今年暑假小朋友回国在大连呆了一个月有余,“自由研究”便做了一份有关大连的“调查报告”。在大连的时候,每天外出小朋友都携带个小笔记本和小相机,随时将自己看到的事情记录和拍摄下来。8月底回到大阪家中之后,小朋友花了三天时间整理出她对大连的记录和照片,做成了图文并茂的一本“手工书”,书名就叫做“中国?大连”。俺“偷”看了一下小朋友的“中国?大连”手工书的目录,有对大连的简单介绍、还有大连的街道、建筑、饮食,以及小朋友喜欢并推荐的大连景点等。还挺分门别类的。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每年的9月1日前后,是国内许多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日子。看了国内的朋友们为孩子记录的成长日记,从幼儿园生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阅读父母们为孩子所写下的入学典礼记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时,其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宛如面对一个新生命诞生一般地隆重。
 
有网友来信问:日本的学校也开学了吧?日本孩子也要参加入学典礼吗?
 
日本孩子也参加入学典礼的。不过叫法与中国有所不同。在日本,孩子们的“入学典礼”被称为“入学式”。另外,日本孩子参加“入学式”的时间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孩子是在每年初秋9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入学,而日本孩子则是在每年4月樱花飘舞的春日里入学。
 
4月对于日本人而言,似乎是个有些特别的月份。每年的这一个月,是所有的日本家庭最为忙碌的时候,这个月,工作的大人在忙于调换工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开始步入新的岗位,而孩子们则由妈妈领着参加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入园式,或是学校的入学式。
 
1:这是2003年四月,我家小学生二岁还差一个月开始上幼儿园时,参加“幼儿园入园式”时的照片。和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幼儿园”的所有孩子一样,我家二岁的小朋友表现出她极度的胆怯和不安,只要妈妈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就会泪流不止地大哭起来。
2:孩子的成长总在眨眼之间。五年之后同样樱花盛开的四月,经历过幼儿园里“小小社交圈”的磨练,我家快满七岁的小朋友,终于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六、七岁的孩子,不再像二、三岁的幼儿一般,见不到妈妈就心生惶恐。想到从此要背上书包去上学,认识许多新朋友,小朋友心头充满喜悦。 一个多月的暑假飞快地过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今天早晨一大早,我家小学生早早起床,漱口洗脸吃饭,又自己跑去家附近的“罗森”便利店买了二片白色的抹布---这是学校的规定:每学期开学每个孩子要携带抹布一片,在每天课后打扫卫生时使用。准备好抹布,再整理好暑假作业以及这个暑假的一份“自由研究”,小朋友便和同学们一起,兴冲冲地去学校报到了。
 
今年暑假小朋友回国在大连呆了一个月有余,“自由研究”便做了一份有关大连的“调查报告”。在大连的时候,每天外出小朋友都携带个小笔记本和小相机,随时将自己看到的事情记录和拍摄下来。8月底回到大阪家中之后,小朋友花了三天时间整理出她对大连的记录和照片,做成了图文并茂的一本“手工书”,书名就叫做“中国?大连”。俺“偷”看了一下小朋友的“中国?大连”手工书的目录,有对大连的简单介绍、还有大连的街道、建筑、饮食,以及小朋友喜欢并推荐的大连景点等。还挺分门别类的。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每年的9月1日前后,是国内许多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日子。看了国内的朋友们为孩子记录的成长日记,从幼儿园生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阅读父母们为孩子所写下的入学典礼记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时,其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宛如面对一个新生命诞生一般地隆重。
 
有网友来信问:日本的学校也开学了吧?日本孩子也要参加入学典礼吗?
 
日本孩子也参加入学典礼的。不过叫法与中国有所不同。在日本,孩子们的“入学典礼”被称为“入学式”。另外,日本孩子参加“入学式”的时间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孩子是在每年初秋9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入学,而日本孩子则是在每年4月樱花飘舞的春日里入学。
 
4月对于日本人而言,似乎是个有些特别的月份。每年的这一个月,是所有的日本家庭最为忙碌的时候,这个月,工作的大人在忙于调换工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开始步入新的岗位,而孩子们则由妈妈领着参加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入园式,或是学校的入学式。
 
1:这是2003年四月,我家小学生二岁还差一个月开始上幼儿园时,参加“幼儿园入园式”时的照片。和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幼儿园”的所有孩子一样,我家二岁的小朋友表现出她极度的胆怯和不安,只要妈妈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就会泪流不止地大哭起来。
2:孩子的成长总在眨眼之间。五年之后同样樱花盛开的四月,经历过幼儿园里“小小社交圈”的磨练,我家快满七岁的小朋友,终于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六、七岁的孩子,不再像二、三岁的幼儿一般,见不到妈妈就心生惶恐。想到从此要背上书包去上学,认识许多新朋友,小朋友心头充满喜悦。
3:第一次坐在学校教室里自己的座位上,和同学们一起等着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来牵手,引领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进入“入学式”会场。4:入学式一般都在学校的体育馆或大礼堂内举行。入学式的基本流程:
(1):新生入场:由高年级的孩子牵着一年级孩子的手,列队入场;
(2):新生点名:按班级顺序,由各班级老师大声喊出自己班级学生们的名字,被点到名字的孩子举手大声说“嗨~”(日本小学的低年级,每个班最多26-30个孩子,26个孩子全又由一位老师负责,教班级所有孩子的语文,数学,绘画,音乐,书法,手工,体育道德等所有课程)
(3)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市长(或议员)致辞,祝福新生入学;
(4)校长致辞;
(5)学生代表领着新生们一起宣誓,表示遵循学校一切规则;
(6)高唱校歌;
(7)对面式: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的入学仪式结束之后,新生跟随老师一起回到教室。同时“尾随”至教室的,当然还有一起参加孩子入学式的父母们。在教室里,家长和老师第一次见面,彼此鞠躬行礼,表示“今后请多多关照。” 
一个多月的暑假飞快地过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今天早晨一大早,我家小学生早早起床,漱口洗脸吃饭,又自己跑去家附近的“罗森”便利店买了二片白色的抹布---这是学校的规定:每学期开学每个孩子要携带抹布一片,在每天课后打扫卫生时使用。准备好抹布,再整理好暑假作业以及这个暑假的一份“自由研究”,小朋友便和同学们一起,兴冲冲地去学校报到了。
 
今年暑假小朋友回国在大连呆了一个月有余,“自由研究”便做了一份有关大连的“调查报告”。在大连的时候,每天外出小朋友都携带个小笔记本和小相机,随时将自己看到的事情记录和拍摄下来。8月底回到大阪家中之后,小朋友花了三天时间整理出她对大连的记录和照片,做成了图文并茂的一本“手工书”,书名就叫做“中国?大连”。俺“偷”看了一下小朋友的“中国?大连”手工书的目录,有对大连的简单介绍、还有大连的街道、建筑、饮食,以及小朋友喜欢并推荐的大连景点等。还挺分门别类的。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每年的9月1日前后,是国内许多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日子。看了国内的朋友们为孩子记录的成长日记,从幼儿园生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阅读父母们为孩子所写下的入学典礼记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时,其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宛如面对一个新生命诞生一般地隆重。
 
有网友来信问:日本的学校也开学了吧?日本孩子也要参加入学典礼吗?
 
日本孩子也参加入学典礼的。不过叫法与中国有所不同。在日本,孩子们的“入学典礼”被称为“入学式”。另外,日本孩子参加“入学式”的时间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孩子是在每年初秋9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入学,而日本孩子则是在每年4月樱花飘舞的春日里入学。
 
4月对于日本人而言,似乎是个有些特别的月份。每年的这一个月,是所有的日本家庭最为忙碌的时候,这个月,工作的大人在忙于调换工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开始步入新的岗位,而孩子们则由妈妈领着参加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入园式,或是学校的入学式。
 
1:这是2003年四月,我家小学生二岁还差一个月开始上幼儿园时,参加“幼儿园入园式”时的照片。和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幼儿园”的所有孩子一样,我家二岁的小朋友表现出她极度的胆怯和不安,只要妈妈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就会泪流不止地大哭起来。
2:孩子的成长总在眨眼之间。五年之后同样樱花盛开的四月,经历过幼儿园里“小小社交圈”的磨练,我家快满七岁的小朋友,终于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六、七岁的孩子,不再像二、三岁的幼儿一般,见不到妈妈就心生惶恐。想到从此要背上书包去上学,认识许多新朋友,小朋友心头充满喜悦。
3:第一次坐在学校教室里自己的座位上,和同学们一起等着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来牵手,引领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进入“入学式”会场。4:入学式一般都在学校的体育馆或大礼堂内举行。入学式的基本流程:
(1):新生入场:由高年级的孩子牵着一年级孩子的手,列队入场;
(2):新生点名:按班级顺序,由各班级老师大声喊出自己班级学生们的名字,被点到名字的孩子举手大声说“嗨~”(日本小学的低年级,每个班最多26-30个孩子,26个孩子全又由一位老师负责,教班级所有孩子的语文,数学,绘画,音乐,书法,手工,体育道德等所有课程)
(3)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市长(或议员)致辞,祝福新生入学;
(4)校长致辞;
(5)学生代表领着新生们一起宣誓,表示遵循学校一切规则;
(6)高唱校歌;
(7)对面式: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的入学仪式结束之后,新生跟随老师一起回到教室。同时“尾随”至教室的,当然还有一起参加孩子入学式的父母们。在教室里,家长和老师第一次见面,彼此鞠躬行礼,表示“今后请多多关照。”
5:无论是幼儿园孩子的入园式,还是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甚至大学毕业生们的就职仪式,从大人到孩子,都要求必须身着正装出席。因此,若在四月初来日本旅游,可以在街头看到许多身穿套装、胸襟前别着胸花的日本妈妈们,和同样身穿小礼服的孩子们。
因此,每年春季四月孩子们入园和入学的季节,是日本商人们“严重”瞄准的大好商机,精明的犹太人就曾经说过:做生意瞄准的就是女人和孩子。在这一点上,会赚钱的日本人,也表现得毫不逊色。
对于许多新手妈妈而言,孩子入园或入学,该准备什么,该注意什么,全然心中没谱。于是日本的许多出版社、杂志等,会和商家联手,推出各类版本的“入学大全”“入园宝典”。告诉年轻父母们,该如何为孩子准备入学用品、入学式应该如何着装,梳各种发型等等,十分详尽。 一个多月的暑假飞快地过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今天早晨一大早,我家小学生早早起床,漱口洗脸吃饭,又自己跑去家附近的“罗森”便利店买了二片白色的抹布---这是学校的规定:每学期开学每个孩子要携带抹布一片,在每天课后打扫卫生时使用。准备好抹布,再整理好暑假作业以及这个暑假的一份“自由研究”,小朋友便和同学们一起,兴冲冲地去学校报到了。
 
今年暑假小朋友回国在大连呆了一个月有余,“自由研究”便做了一份有关大连的“调查报告”。在大连的时候,每天外出小朋友都携带个小笔记本和小相机,随时将自己看到的事情记录和拍摄下来。8月底回到大阪家中之后,小朋友花了三天时间整理出她对大连的记录和照片,做成了图文并茂的一本“手工书”,书名就叫做“中国?大连”。俺“偷”看了一下小朋友的“中国?大连”手工书的目录,有对大连的简单介绍、还有大连的街道、建筑、饮食,以及小朋友喜欢并推荐的大连景点等。还挺分门别类的。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每年的9月1日前后,是国内许多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日子。看了国内的朋友们为孩子记录的成长日记,从幼儿园生成为一名小学生,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阅读父母们为孩子所写下的入学典礼记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时,其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宛如面对一个新生命诞生一般地隆重。
 
有网友来信问:日本的学校也开学了吧?日本孩子也要参加入学典礼吗?
 
日本孩子也参加入学典礼的。不过叫法与中国有所不同。在日本,孩子们的“入学典礼”被称为“入学式”。另外,日本孩子参加“入学式”的时间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孩子是在每年初秋9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入学,而日本孩子则是在每年4月樱花飘舞的春日里入学。
 
4月对于日本人而言,似乎是个有些特别的月份。每年的这一个月,是所有的日本家庭最为忙碌的时候,这个月,工作的大人在忙于调换工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开始步入新的岗位,而孩子们则由妈妈领着参加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入园式,或是学校的入学式。
 
1:这是2003年四月,我家小学生二岁还差一个月开始上幼儿园时,参加“幼儿园入园式”时的照片。和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幼儿园”的所有孩子一样,我家二岁的小朋友表现出她极度的胆怯和不安,只要妈妈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就会泪流不止地大哭起来。
:无论是幼儿园孩子的入园式,还是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甚至大学毕业生们的就职仪式,从大人到孩子,都要求必须身着正装出席。因此,若在四月初来日本旅游,可以在街头看到许多身穿套装、胸襟前别着胸花的日本妈妈们,和同样身穿小礼服的孩子们。
因此,每年春季四月孩子们入园和入学的季节,是日本商人们“严重”瞄准的大好商机,精明的犹太人就曾经说过:做生意瞄准的就是女人和孩子。在这一点上,会赚钱的日本人,也表现得毫不逊色。
对于许多新手妈妈而言,孩子入园或入学,该准备什么,该注意什么,全然心中没谱。于是日本的许多出版社、杂志等,会和商家联手,推出各类版本的“入学大全”“入园宝典”。告诉年轻父母们,该如何为孩子准备入学用品、入学式应该如何着装,梳各种发型等等,十分详尽。 6:日本入学杂志上介绍的各类入学式亲子装日本孩子上小学,除了要准备入学式的礼服,以及各类学习用具、学习桌椅等,还需要挑选一样最最重要的东西---书包。
日本小学生的书包,在日文中被称为“ランドセル”,按发音可写为“兰恩多虽努”。“兰恩多虽努”这一日文外来语,源于荷兰语中的“ransel”。日本小学生的“兰恩多虽努”书包,是在江户时代,日本幕府引入欧洲西洋军队时一起进入日本的。到了明治时代,这一款式的真皮背包,被日本的陆军官兵们所使用。
后来,日本有名的贵族学校“学习院”开始将这种陆军官兵们所使用的皮背包,用作孩子们上下学使用的书包。后来,日本明治时代著名政治家、明治时期的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在祝贺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大正天皇入学的时候,赠送“兰恩多虽努”皮背包作为入学礼品,有伊藤博文带头,许多人便纷纷效仿,演变到现在,日本小学生入学,都理所当然地、必然如此地“人手一包”---日本所有的孩子从小学第一天开始,都使用“兰恩多虽努”,就连学校存放书包的柜子,也是根据“兰恩多虽努”的尺寸而制定的。日本小男孩所使用的“兰恩多虽努”一般为黑色,小女孩使用红色。但后来有人批评说孩子们的“兰恩多虽努”,怎么颜色如此单一?于是摆放在“兰恩多虽努”销售柜台的颜色种类开始丰富起来。然后黑色和红色这二种颜色最耐脏也最经典,依旧是大部分父母亲为孩子购置书包时的首选。
“兰恩多虽努”的前身,既然是陆军官兵在徒步军训时所使用的,因此非常耐磨和结实。孩子们从一年级入学,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都使用同一个“兰恩多虽努”书包,而且大部分“兰恩多虽努”的厂家,都会提供长达六年的保证书。因为要一直使用六年,对于“兰恩多虽努”的品质要求也就很高,也因此,“兰恩多虽努”的价格自然不菲,3万日元--5万日元是普通常见的价格,更贵的超过5万日元以上,而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厂家也开始推出一些便宜系列,但即使再便宜,一个“兰恩多虽努”,也必须一万日元以上。8:男孩子的入学式服装通常是短西裤+小西装上衣+领结或领带9:女孩子入学式的小礼服,就更加令人眼花缭乱到叹息了10:这是我家小朋友入学式时的服装,穿上之后果然不一样。感觉小朋友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11:日本孩子上小学,除了要准备入学式的礼服,以及各类学习用具、学习桌椅等,还需要挑选一样最最重要的东西---书包。
日本小学生的书包,在日文中被称为“ランドセル”,按发音可写为“兰恩多虽努”。“兰恩多虽努”这一日文外来语,源于荷兰语中的“ransel”。日本小学生的“兰恩多虽努”书包,是在江户时代,日本幕府引入欧洲西洋军队时一起进入日本的。到了明治时代,这一款式的真皮背包,被日本的陆军官兵们所使用。
后来,日本有名的贵族学校“学习院”开始将这种陆军官兵们所使用的皮背包,用作孩子们上下学使用的书包。后来,日本明治时代著名政治家、明治时期的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在祝贺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大正天皇入学的时候,赠送“兰恩多虽努”皮背包作为入学礼品,有伊藤博文带头,许多人便纷纷效仿,演变到现在,日本小学生入学,都理所当然地、必然如此地“人手一包”---日本所有的孩子从小学第一天开始,都使用“兰恩多虽努”,就连学校存放书包的柜子,也是根据“兰恩多虽努”的尺寸而制定的。12:日本小男孩所使用的“兰恩多虽努”一般为黑色,小女孩使用红色。但后来有人批评说孩子们的“兰恩多虽努”,怎么颜色如此单一?于是摆放在“兰恩多虽努”销售柜台的颜色种类开始丰富起来。然后黑色和红色这二种颜色最耐脏也最经典,依旧是大部分父母亲为孩子购置书包时的首选。
“兰恩多虽努”的前身,既然是陆军官兵在徒步军训时所使用的,因此非常耐磨和结实。孩子们从一年级入学,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都使用同一个“兰恩多虽努”书包,而且大部分“兰恩多虽努”的厂家,都会提供长达六年的保证书。因为要一直使用六年,对于“兰恩多虽努”的品质要求也就很高,也因此,“兰恩多虽努”的价格自然不菲,3万日元--5万日元是普通常见的价格,更贵的超过5万日元以上,而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厂家也开始推出一些便宜系列,但即使再便宜,一个“兰恩多虽努”,也必须一万日元以上。
最后,记录一段我家小学生在参加入学式的时候,校长在为新生致词之后的一段讲话。期待这段讲话能对所有家有小学生的年轻父母们有所启迪和帮助:
 
校长说:各位亲爱的同学,今天开始你们是小学生了,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们,我想拜托每一位同学,从今天开始,自己的事都由自己动手做。
   还有各位爸爸妈妈,我也想拜托你们三件事:
第一:要等待----要用爱心与耐心等待你的孩子独立完成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不是天生就能手脚麻利雷厉风行的,当孩子动作慢的时候,请耐心等待,请用最温暖的目光注视他们,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是在温暖的注视中成长起来的。
第二:要聆听----当你的孩子想和你说话时,无论你多么忙,请放下你忙活的工作或家务,蹲下身来,细细地聆听你的孩子想对你说的话。请不要拒绝孩子想要诉说的请求。与孩子之间的良好交流,就是在这样的点滴之间建立起来的。
第三:要询问----每天要制造家庭谈话时间,要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在外面的活动,心情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建立信赖的亲子关系。 
日本人的道歉 默认分类 2010-09-01 20:42:20 阅读31194 评论137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说日本旅游部门告诫出国的国民,不要随便向人家说“对不起”。
       确实,日本人有说“对不起”的习惯,“对不起”,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如果确实是自己做了错事,当然应该道歉;如果是给对方添了麻烦,比如问路,也无可厚非;但是有时候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平常的互相来往,也彼此“对不起”来“对不起”去的,未免婆婆妈妈,甚至虚情假意了;更有甚者,明明是我踩了你的脚,你却居然向我说:“すみません!”那勿宁是一种高姿态,让对方惶惑。久而久之,我也习惯道歉了,有事没事,就“すみません”,有时候自己也怪讶,问自己:为什么要道歉?你做错了什么了吗?
       其实,这里有个翻译上的误解,“すみません”不一定就可以翻译成“对不起”。比如对方踩了我的脚,他说“すみません”,固然有道歉的可能,学生把学校公共财物弄坏了,说“すみません”,固然也是道歉的意思,工作上出现了失误,说:“すみません、すぐ直します。”可以翻译为:“抱歉, 我马上修改。”但是这 “すみません”还有别的意思的,比如表示感谢。到别人家里做客, 主人为你端来茶水, 也多是用“すみません”来作答的。客人来访, 带来礼物, 主人通常是说:“まあ、すみません。”意思是:哎呀, 让你破费, 真不好意思。这里不用“ありがとう”(谢谢),这是强调了增加对方的负担、让对方受累,自己受之不该。日本人的这种曲折心理,中国人是不能理解的,往往通通翻译为“谢谢”。
       另外,向人问路也用“すみません”,这时候应该翻译成“劳驾”。向别人请托时,“すみません”就相当于汉语的“劳驾”、 “请问”、“借光”、“借过”等。比如通过过道,过道中间站着两个人在说话,就用“すみません”表示借过。但是这种站在过道中间说话的,往往不是日本人,日本人是不这么做的,他们会偏向一侧,通过的人就很容易从说话人的背后通过了,虽然他们也会嘟囔一句“すみません”,但彼此默契,顺顺畅畅。但如果两个站着说话的是中国人,则会把中间让出来,反而让对方的日本人不知所措了。中国人不明白,从人家中间穿过去,在日本人看来,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就不是“すみません”能够打发的了。中国人自己就是这么大大方方从人家中间穿过的,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向人问路,或者让人让路,当然是让人受累;在电车上被人家让位,也是如此。但是如果你不懂道理,一个人霸占着两个人的位子,那么就会收到一句话:“すみません、少し席を诘め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直译是:劳驾, 请您稍稍挤一挤可以吗?然而这里的“すみません”,并不只是“劳驾”了,被说的一方立刻会惶恐、羞愧。说是让你挤挤,其实是提醒你自己看看占了多大的地方。这是客气说硬话。只是我们不懂。日本人喜欢绕着说话,中国人喜欢直来直去。我就曾经见到中国同胞被日本人这么“すみません”,没有听出味道来,以为日本人真的在跟自己商量,在请求自己呢,自己可以不答应,回答:“だめ。”(不行!)日本人则往往会又说了一句“すみません”,好像他请求错了,乖乖站着,其实在他心里,已经把对方贬到低处了。而中国人却往往以为自己胜利了,洋洋得意。中华民族,只有被拳头打倒了,才觉得是被打倒了。在外国的中国人所以被人鄙视,往往就是因为胜败观的大相径庭。
       谈正事,需要严肃认真的气氛,所以在开头,也往往会说“すみません”,这是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或者引起对方的注意, 免得对方觉得你说话唐突了。“すみません”还用于打招呼。比如在饭馆吃饭, 要服务员来算帐,就用“すみません”。“すみません、勘定したいんですけど。”意思是“劳驾, 我要算帐。”算帐本来就是服务员的本职工作,让你来算帐,何歉之有?这里只是打招呼,只是随口说的。可见,被我们理解成道歉的“すみません”,其实并不那么回事。
       “すみません”在日本,是个频繁使用的词语,简直成了口头禅了。也可见它并不是一个郑重使用的词语。比如踩的不是我的脚,是其父亲的脚,可能就会说:“ごめんなさい。”语气深切多了。如果是受了上司的关照,则要说:“恐れ入ります。”更诚惶诚恐了。郑重表示道歉的说法还有“申し訳ありません。”用于正式场合,日本领导人在就战争进行道歉时,就用这个,中国人翻译为:谢罪。
       当然还有“失礼します”,跟“すみません”意思相近。里面有汉字“失礼”,中国人特别好理解,它偏重于表达跟社会规范不符合的道歉。
       日本旅行部门忠告出国旅行者的原因,据说是不要让人家理解成你真的做错了什么,需要负有责任了。有责任,当然就要承担,这种承担,在日本文化中属于“义理(ぎり)”范畴。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里,将日本人的“义理”跟“义务”做了比较:同样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指的是对其骨肉近亲骨肉或者对代表其祖国、生活方式、爱国精神的最高统治者所应尽的责任,是理所当然应该履行的。而“义理”则不同,承担“义理”上的责任,并非出于心愿,是迫不得已的,比如接受了太多人家的好处。
       跟日本人打交道的人,总会有日本人吝啬的印象,送的礼轻得令人难以置信。我父亲曾接待过来访的日本客人,礼物送上来,包得严严实实,打开一层,是包装纸,再打开一层,还是包装纸,打开了若干层,才终见庐山真面目:一把扇子。虽然那扇子做工无比精巧,但毕竟只是一把扇子。可真是礼轻情意重啊!“礼轻情意重”这种说法,虽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但并没在我们这里落实到行动上。甚至当我们这么说时,往往含有调侃的意味。我们习惯于送厚礼,礼的厚薄,代表着情意的深浅。张艺谋搞的奥运开幕式,礼多重啊,重得像老农民接待客人。而日本人是极忌讳送厚礼的,这会让对方感到不堪重负,觉得你给他添了麻烦。他们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债,回恩于对方,也不超出受恩的程度。假如超出了,会被认为让对方承担了“赚礼”的责任。
       这样看来,日本人是很有责任感了?似乎又未必。因为“义理”是迫不得已承担的,于是就生出了躲避。比如对战争道歉就是一例。战争被审判了,罪恶被公之于众了,中国韩国等老是喊着要道歉,不能不道歉,怎么办?就道歉吧。在我印象里,近二十年来,几乎所有日本首相上任,都对战争表示过谢罪;英国人则统计:日本人在各种国际场合公开向中国道歉了17次。一方面道歉,一方面又做出不同的事情,发出不同的言论,怎么理解?其实此道歉非彼道歉。哪怕是用上极郑重的“申し訳ありません”,也未必是中国人所理解的“谢罪”。 日本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暧昧,看似说着这回事,实际上指的是那回事。
       在一个“中日战争”问题的讨论会的“二次会”,也就是会后在小酒馆喝酒再聚会,几杯酒落肚,这些专家学者就口无遮拦起来。
       一个说:“中国人真有意思,总是没完没了地纠缠着我们道歉。”又一个说:“是啊,说到道歉,我倒想起西洋在禁止决斗之前,有一部《决斗法典》,规定如果一方冒犯了另一方,而又不肯道歉的话,就要用决斗来解决问题。中国人认为我们冒犯了他们,想要我们道歉,又不敢和我们决斗,只是在嘴上喋喋不休嚷个没完。”一个说:“我看中国人没一点男子汉的气魄,像个挨了打的小女人似的,只会纠缠着我们要道歉,撒娇地说‘你打了我,你要给我道歉,你不道歉我就不和你好。’”
       大家大笑。一个说:“我看我们还是对中国人哄着一点儿,就像丈夫哄老婆那样,说几句甜话,把她哄高兴了,自然就会听话的。”又大笑。又一个说:“男人和男人打架,打赢了是你的本事,输了是你没本事,根本谈不到什么道歉不道歉的。我年轻时有一次跟人打架,打不过人家,被人家痛打一顿。说实话,我倒很佩服痛打我的那位。男人打男人,是不需要道歉的;只有男人打了女人,才要道歉嘛。”一个说:“说的不错。我们和美国人打仗,就好像男人和男人打架,我们被美国打败了,只恨自己的本事不精,倒是很佩服打败我们的美国人;我们和中国打仗,就好像男人和女人打架,中国人被我们打了,不怪自己的本事不精,却只怪我们打人太凶了,太狠了,真是可笑。既然是打仗,下手不凶狠一些行么?”一个说:“中国就像一位怨妇,动不动就撩起衣服给人看伤疤,说‘你们看啊,我被好凶的男人打了,看看我这里,身上还留有伤疤呢。’”
   更大的笑声。“既然中国是女人,我们男人怎么能和女人一般见识呢?我们干脆就给她们道个歉吧,抚摸一下她们的伤疤,哄她们说‘打痛了吧,我来给你揉揉。真对不起呀,上次我出手重了一点,下次我会出手轻一点的。’”
       但这些话只在“二次会”上说的,在正会上,一般不会说。日本人有一种习惯,跟中国人形成鲜明反差,就是不争辩。所谓“只靠道理是讲不通的”。而中国人是受不了委屈的,是错是对,要争个水落石出,斗个泾渭分明。所以,我们老是指责日本人:你怎么不承认战争罪行?
       忽然想起一件老事情。曾经,我跟我的日本人上司吵架。也因为我中国人的禀性难移吧,非要争个是非曲直。日本人一般是不争的,挨了巴掌也自认倒霉。所以那上司对我的争,分外愤怒。他居然冲我深鞠躬,那奋力的程度,好像要把自己的腰拗断。他恶狠狠向我喊着:“すみません”、“ごめんなさい”、“申し訳ありません”,道歉程度不断升级。边上的日本人都吓坏了。这道歉,勿宁是要挟了。  体温日本 默认分类 2010-09-09 21:42:49 阅读11110 评论1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两年前,日本NHK的《激流中国》系列开始在网上流传时,中国一家电视台的《××看日本》也同期播出。与赢得无数中国人泪水的《激流中国》相比,网民对《××看日本》的水准颇有些出离愤怒了。不难理解,日本看中国,多少有过来人看别人正重复自己往昔的关切和同情,而中国的电视片虽不乏善意:日本其实也是一个有不那么政治的一面,甚至是“可以有”可爱一面的国家,但这番浅薄得可以理解的美意,因其刻意的“去政治”化而显得格外的笨拙。毕竟,当时中日关系正处于紧张状态,中国一些书籍和国际类报纸,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强化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既有的大是大非印象。
  还好,“日本”二字今天突然就不再能让中国人心跳加快了,有日本政坛变化的原因,更有中国自身实力和社会发展的原因,总之,今天我们或许可以更轻松地谈起这个国家,以平常心去了解一下大是大非之外的日本。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长期扮演着一个急需全中国人认清其本质的角色。依中国人不同的需要,日本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要么是一种丧心病狂打中国主意的、凶险、变态的生物,要么就是一个齐备了一切优点、专门让中国人汗颜并发奋图强的榜样。就像是同一个人,在书店里一边满是批判此人罪恶的书,另一边却是各种成功学书籍的主角,日本就是这么奇怪的存在。
  其实,对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基于现实迫切需要驱动的认识,都会不自觉地以观察者为座标作对比性描述和总结,而且往往会是一种本质主义的判断。
  这里边最杰出的代表,无疑是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1887-1948)的《菊与刀》,也许作者用喻体来描述一个民族符合中国人的认识习惯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它的偏颇——这本书本身就是美国对日本这个特殊敌人的一个研究项目,总之,它在中国拥有不太恰当的影响力,几乎中国人都能张嘴就说出其中的几句经典论断,虽然它真正的读者并没那么多。
  本尼迪克特最为中国人熟知的论断,是日本只有“耻”感而没有“罪”感;在“耻感文化”下,善行是依靠外部的强制力维系,而在“罪感文化”中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省。这一“知耻不知罪”理论之所以如此广为人知,是因为它总是被今天的中国人拿来解释日本为什么缺乏真诚的忏悔。
  不过,这种论断在中国的滥用多少是一种误读:所谓的“罪感文化”,源于基督教的原罪说,而与之相对的“耻感文化”,并非日本独有,实乃东方文化的共性。毕竟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的许多论断,是西方视野下东方人的共性,而非日本的独特个性。中国人的悔罪意识丝毫不比日本人多,当然,也不见得就更少。
  有赞美《菊与刀》的文字称,日本人是通过这本书才真正地认识了自己,这个说法多少有点过分拔高了本尼迪克特,就好像说日本人是因为汤姆·克鲁斯扮演了《最后的武士》,才开始认识到了武士道的精髓一样。我相信日本人读这本书的感觉不会舒服,因为这本书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西方文明人对东方野蛮人的优越感。
  同是美国人,赖肖尔(1910-1990,1960年代曾任美国驻日本大使)的《日本人》比《菊与刀》要平实温和得多,尤其是,它对日本的描述摆脱了那种简单鲜明的标签式判断,但也许正因为这点,《日本人》远不如《菊与刀》在市场上更成功。毕竟所谓民族性之类简单判断,比起结合历史分析得出的复杂但不鲜明的判断,更能满足大众猎奇的口味。
  不少日本人认为,戴季陶那本在80年前曾风靡中国的《日本论》,对日本的认识深刻程度在《菊与刀》之上。戴季陶长期与日本各阶层的深入交往,再加上同一文化圈中的那种独特敏锐,只靠几个月时间、借助二手资料的本尼迪克特是无法企及的。就像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日本HNK的纪录片远比美国人的同类作品要把握得更准确细微。尤其是,戴季陶那一代革命党人与日本有着纠结难辩的复杂关系与情感。这本1920年代出版的书,已约略隐现了日本后来必然冒险失败的制度性问题。
  由于日本一直是如此重要的敌人和榜样,于是台湾有了一本从名字上就有意图“终结日本问题”的著作——《谁最了解日本》,作者许介麟对他之前所有介绍日本的书都很不屑,但从这个意气用事的书名上就不难猜出,他不太可能总结出格外有价值的观点,这与他的决心和掌握的史料太不成比例。
  同样,日本人迫切向世界兜售日本的著作,也免不了那种本质主义的强烈倾向,譬如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日本人先后战胜中国和沙俄一举进入强国行列,同时还未展现出“菊与刀”的丑恶嘴脸时,《武士道》曾风靡整个西方世界。
  这本讲述日本成功学的著作,应该很对今天一些人的胃口,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总得与某种宗教全面挂上钩才会有现代化。这种观点,当年也困扰着新渡户稻造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导师:一个非基督教国家怎么突然就变成现代文明国家了?于是,就有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它将武士道之与日本文明的关系,用基督教与西方文明的关系作了巧妙类比,西方老师一下就明白日本这个学生为什么能成功了。
  《武士道》成功地使日本武士在西方人眼中成了骑士、绅士与知识分子最完美结合的象征,它是刚刚“开化”的日本在“文明世界”最好的公关名片,新渡户稻造因此被日本政府格外褒奖。新渡户稻造完全未能预见到“武士道”会很快延伸出它的另外一面,并把自己的祖国带入灾难深渊。仰视西方世界的读者并急切盼望其承认的新渡户稻造,心态上比起戴季陶就差了不止一点。
  无论如何,试图满足那些急切想知道日本最本质特征的观察分析者,多半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日本人与其他民族日常生活中普适、相同的共性,而会倾向于强调和夸大其独特而不同的一面,因之,在各式各样解剖台上被拆的七零八落的日本,作为该死的变态狂时,它像“异形”,作为杰出的好榜样时,它像完美的机器人,其优点缺点都鲜明得颇为可疑,且是一个绝无温度与触感的标本。
  由于日本之于中国在历史和现实政治上都有着特殊地位,每当中国对日本的关注升温时(与其说这是一种了解的热情,不如说是一种情绪的升温),满足这种需求的大量应景之作,基本都是以一种对日本和日本人的本质主义判断的面目呈现。所以《菊与刀》之类的书被一版再版。而这么多年来,中国竟然没有超越王芸生、戴季陶等水准的大众读物出现,当然一方面因为中国今天依然是一个观念封闭和禁忌的社会,另外一方面,却是因为体制性因素,中国学界、大众传媒在方法论和研究工具上的落后。
  如果是出于朴素的对知识的探求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满足我们了解一个撇开大是大非问题的日本,一个有体温和触感的日本,则真正合适的读物实在是少之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新书《冰眼看日本》显现出了其独到的价值。在中国人对日本的关注程度突然降低的时候,这本书推出的正是时候,因为趣味性的阅读体验是其显著特色,若放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刺激中国人上街的那段时间,对大伙的愤怒未必不是一件败兴的事情。
  《冰眼看日本》的书名中的“冰眼”很容易给人以误会,其实此书得名完全不是取“冷眼向洋”之意,而是因为作者俞天任的网名叫冰冷雨天。就风格和视角而言,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温眼”,如果不能说是“热眼”的话。“冰眼”中的日本,几乎全部是日本社会方方面面琐碎而带着温度和鲜活触感的内容,而且所有观察对象在作者笔下都被谐趣化和卡哇伊化(卡哇伊,日文“可爱”的音译),对日本政治的观察亦是如此,看看“倔里倔气的共产党”、“土头土脑的自民党”、“没头没脑的民主党”、“古里古怪的公明党”这样的标题,你就不难想象他是以什么态度在观察日本,甚至关于靖国神社的文章,标题竟然是“靖国神社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可能会让一些希望看到猛料的读者失望。
  俞天任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且已“归化”成日本人,以他对日本历史、政治的痴迷和深厚积累,早有资格写一本日本为什么之类的书,但《冰眼看日本》却完全是一本以意趣解构这类努力的书。在各种试图告诉你日本的本质是什么、日本是怎样的凶险或日本如何值得我们学习的书里边,这本没有明确目的性的书,反倒显得可贵,毕竟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在日本社会获得真切感性认识的机会。
  当然,这个心态极为松弛的日本观察,因为最早在网上连载之故,有意无意地迁就讨好国内读者某种固化的意识,同时刻意地追求谐趣,少了一种更为真切平实的态度,这是此书明显的缺憾。
  作为一个一直对日本保持好奇心的读者,其实我非常希望有一天,中国能有比尔·艾默特(《经济学人》总编,著有《太阳会沉下山》、《太阳还会升起》)和吉莲·泰特(《金融时报》驻日记者,著有《拯救日本》)这样的作者,对日本的观察和了解,由整体而深入具体某一领域,最终成为真正的权威。这才是对一个研究对象真正深入肌体的解剖,而本尼迪克特也好戴季陶也好,他们对日本的解剖分析,其实不过是看相(本尼迪克特可算是对着照片看相),而《冰眼看日本》虽不应加过高的赞誉,但俞天任好歹告诉了我们他用手去触碰试探的感受。
  中国离出现比尔·艾默特和吉莲·泰特当然还早,但对日本的观察,终于由看走进一步到了触碰,确实是不容易。 
真诚的国际交流与和平 作者——日本冲绳县高2学生饶平明玲美  (2009年高中生散文大奖赛外务大臣奖得奖)   “我最讨厌日本人,你们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民族,你们让我们菲律宾人遭受了多大的苦难。”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语言,我不知所措。等了又等的好不容易成行的比利时留学,是从我努力与周围交朋友开始的,但却被同班的一名菲律宾男同学这么说,懊恼和悲愤撕裂着我的心,当时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我不想否定日本在菲律宾犯下的那些残酷的行为,但那是在我出生好久以前发生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至今为止没有对菲律宾人做过任何对不起的事,我也没有任何可以令其指责的地方,这种“愤慨”我想其他同为日本人的一定会有共鸣。那天我把这件事的经过用电子邮件告诉了日本学校的老师,但是,我等来的却是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回信。  其实,这个老师曾经作为日语教师在中国有过2年的工作经历,据说就因为他是日本人,在中国有过饱尝辱骂的非常难过的记忆。在回信中这位老师这么说道:“我跟你说,孩子们做的事,他们的父母必须负责,这是当然的。但历史问题,你不妨完全倒过来思考一下,上一辈人犯下的错误,下一辈人不得不负起那个责任。”对于这个说法,如果说我能够100%完全接受那是撒谎,觉得道理上有些说不过去,但我感觉被他们给“试探了一把”。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今后的日本,毫无疑问是由“我们”来建立的。  第二天,我尝试着跟他说话,说真心话,我连见都不想见他,但是我还是想尽量跟他交流一下。因为我想通过我,让他改变一下对日本的印象。于是我开始跟他交往,在渐渐开始熟悉了之后,不知不觉每天跟他一起吃午饭了,还在展望将来的话题上成为了挚友,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接触菲律宾和日本的历史问题,接受了这样无言的信息,这一年,我能坦然地从正面接触他觉得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回到日本后,我参加了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学校参加的国际交流俱乐部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电视会议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和地震赈灾募捐活动,还给菲律宾贫困地区的居民们赠送二手电脑,与很多国家进行共同学习和支援活动,其中最有印象的就是直接把捐款和电脑送到对方国家,面对面的活动建立起来的相互信赖关系成倍增加。  我通过这样的留学经验和俱乐部活动,感受到了真正的国际交流,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真希望大家不要只是囫囵吞枣地盲信媒体,而是切实地面对那些国家的人,用自己的眼睛判断,那样的话,彼此之间的互相信赖一定会得到扩展,而没有争斗的和平世界,不也就会因此而诞生么? 
一词之差—日韩和解背后的勾心斗角
                   桥本隆则/原创   很多国内媒体对前一阶段菅直人首相的对韩道歉谈话有意见,认为是重韩轻中,甚至有的媒体还认为这一举动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日韩联盟而冷落了中国。我认为这些论点只看见事情的表面,而未深入理解此举动的内涵。事实上民主党政权成立以后一直奉行的就是与亚洲友好的政策,并且今年又是所谓日韩合并100周年的纪念,所以要趁这个时机对过去日韩两国间的遗留问题快作个了断,在这个背景下才有菅直人首相的谈话发表。但就算这个日本政府的谈话发表之后,日韩两国的水面下的你争我斗还是一直没有停止。这是因为在这谈话中涉及一本书,这本书也是两国关系的重大矛盾焦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书呢?这个就是《李朝王室仪规》的书籍。在朝鲜的最后一个王朝李氏王朝时期,参照中原王朝的礼仪典章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王朝礼仪,其中包括王朝的嘉礼(结婚仪式),国葬,册封,筑城以及李朝国王的起注录等,王朝以及国王的各种活动的书籍。并且这套书的书名是以仪规为名字,还包括很多插图等详细记录,其中最古老的是1600年李朝宣主的懿仁皇后的丧仪的记录,既有历史价值也有人文价值。汉文化中最重视的是就是礼了,当一个王朝礼不存在的话,就会被称为礼乐崩坏,象征王朝的灭亡。李朝的统治者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掌管王朝的仪规,这就是〈都监〉,〈厅〉,〈所〉等机构的由来。虽然是临时机构,但是每次国王有活动都会设立,结束以后交给仪规厅专门编写仪规的内容:过程,人员以及费用,制作材料等等非常详细地记录。并且这套《李朝王室仪规》,除了给王室御览之外,其余保存在政府机关,文史馆的都已经散失。
 李朝王室仪规   在100多年前李朝国王被迫签署了与日本合并的条约,这样韩国正式被并入日本的版图。李朝王室的各种资料也被运往日本,其中就包括这一套国之根本《李朝王室仪规》,此书一到日本就被送往日本皇家图书馆,作为皇家资料收藏在此。一藏就是100年,之间韩国政府多次要求日本归还这套书籍,都被日本所拒绝。但是随着日本国内政权的更替,以及韩国的强硬立场终于日本政府同意归还这套图书。但是虽然讲归还,再用词方面还是有讲究,在拿到菅直人首相的讲话后,韩国立刻发布韩语的翻译:日本政府要返还《李朝王室仪规》。而实际的日语内容是:日本政府要把《李朝王室仪规》交给韩国政府。这两个差别是一目了然,返还与交给。如果是返还的话就是日本政府承认了掠夺了韩国文化财产,而交给就是一般的交接。日本政府还是没有承认掠夺韩国文化财产就是没有承认合并韩国的错误。韩国政府的的那个拙劣的翻译也显示出小国心态,自己外交上有利了,实际上日本并没有直接承认合并韩国的错误。因为日本方面的解释是关于日韩合并之事已经由法律方面做出了解释(暗指旧金山条约)所以在这里只用交给,不用返还这个用语。   最后很多国内媒体在抱怨为何日本没有提到中国,我认为这个谈话提到韩国对于韩国已经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件,一个被他国吞并的国家有何颜面见地下的列祖列宗,而且日本政府还把从李朝王室夺走的重要国宝轻描淡写为交给,这个主动权还是在日本方面,如果日本不想给就可以不给,因为从日本的法理解释讲日本是不欠韩国任何的东西。日本一直很忌讳中国的一句话:牢记历史面向未来。其实历史的很多事经过时间的冲刷可以淡忘,但是真理只有一个,当日本没有承认错误之时,我想韩国人应该搞清楚是交给还是返还。如果这个铁板钉钉的问题也没有搞清的,日本就不会再与你搞清其他问题。   
全景中国船长释放回归的台前幕后
                   桥本隆则/原创   9月24日上午我一直在观察日本总理官邸的动向,因为是星期五,日本政府如果有重大的行动会在星期五的下午决定,因为这个时间段日本的媒体已经把晚刊的新闻决定,而且周末的早刊的影响没有平时那么大,这样是日本政府做出重大决定的关键时刻。为何我会有这个感觉呢?这还从前几天与一位朋友的网上谈话说起,其几天在网上有位旅华的日本作家发表了一段关于被扣船长的言论,特别是他指出日本是所谓司法独立的体制,因此被扣中国船长肯定在没有通过法律程序之前是不能被释放的。当时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对这个言论给与驳斥,暂且不讲被扣船长如何,日本政府根据国家需要用行政命令干预司法的事例是层出不穷,何来在国家利益受损时还强调所谓的司法独立,这言论本身就是一种误导的言论。因为我本人已经经历过几次日本政府的所谓特裁处理的事例,所以有理由相信日本政府会在这周末会有重大的决定。   昨天中国船长的释放也不是我的一篇文章起的作用,就算船长被释放也不是说明钓鱼岛的问题最终获得了解决。解决钓鱼岛问题是一场长久的,无声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从本次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公开拦截中方渔船到突然释放中国渔船船长,这都是日本政府内所谓对中强硬派的一种试探。据接近外务大臣前原诚司的独立媒体人讲,本次在钓鱼岛周围的行动其实有五个目的:一.支援日本民主党代表选举,特别是菅直人的竞选活动,给民主党支持者一个外交强硬者的印象。二.为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周围的警戒活动造势,以便获得更多的预算。三.给中方一个压力以便为钓鱼岛问题处理创造一个前例。四.试探美方的态度,在钓鱼岛周围的活动是否是在美日安保范围之内五.民主党内的对华强硬派的一次抢位,以便掌握日本外交的决定权   从詹其雄被日本海上保安厅高调地逮捕押送到石垣岛之时,当时日本内部都认为这个时机抓得很好,因为中国正在与美国进行贸易纷争无暇顾及日本的行动。但是出乎日本预料的是中方的反应之激烈超过了日本事前设定。一位专门跑日本外务省的记者告诉我,中方的这次的对日反应有点像60年前的朝鲜战争出兵前的情况一样,连续密集地对日本提出警告与抗议。当丹羽大使第某次被中方叫到外交部时,有位日本前外交官有些不无担忧地告诉我,日本大使馆要开始处理文件了,我问他这是为何?他告诉我如果事情拖得太长,下一步中方可能会召回大使了,这样驻外大使馆就要处理文件,防止事态的恶化。  当然外交上的压力还不是使日本态度软化的关键,真正使日本态度软化的关键是来自中国经济界的一种半官方的声音:要抵制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包括出口到日本的各种原材料,这个行动使得经济界很震惊,因为现在日本的很多消费电子高级零部件都需要中国的稀土,如果这个对日本真的停止出口的话对于日本制造业是个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前天还传出了在河北省的藤田建设会社的4名员工闯入军事基地后被扣的消息,这些都是来自中方对于日本的压力,这种声音通过日本经济界形成了对日本政府的内部压力,日本政府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并且在日本政府内部也都不是铁板一块,在民主党内一直要求联中抗美的势力与坚持日美同盟势力的主导权争夺也是很激烈。当亲美派的前原外务大臣从克林顿国务卿那里获得了美日同盟的承诺以后,中国船长的扣留已经从人质变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长久拘留这个船长对日本越来越没有真略意义,何时可以释放这个船长而不会引起国内右翼的抗争是日本政府的优先考虑问题。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始时的一幕,日本政府正在寻找机会找台阶下台。果然日本时间的9月24日下午2点传出了冲绳那霸检察厅宣布释放中方船长的消息,并且理由是考虑到日本国民以及日中两国的关系。看到这个内容我很惊讶,因为这是出自一位检察官的口中,如果单纯从法律的角度来解释理由的话,应该是举出法例或者法理,而不是所谓的政治内容,但是从这次释放的内容看就是政治考虑—日中关系。这也是证明了我的观点,日本主导下抓捕了中国船长,也是日本政府主导下释放了中国船长,果然很快地传出了内部消息,表面上那霸地方检察厅的头头与福冈检察厅头头今天上午举行了内部会谈,最终统一口径,在下午释放了中方船长,实际上还是菅直人的官方长官仙谷有人暗地决定释放中方船长。实况转播中
   当中方派出专机接回被扣船长时,中方的下一步是什么呢?日本这次像韩国以及东南亚媒体所称的外交大失态吗?首先不要忘记日本从去年鸠山时代的脱美入亚的政策又回到与美国的血盟的日美安保同盟。在日本经济极其不景气的情况下是让日本绑定在美国的战车上,还是打调结合呢?钓鱼岛主权是中国底线,在日本也是底线,为了不使日本太接近美国,还是回到模糊策略吗?其次,在钓鱼岛周边有日本近50艘的海巡船,而中方只有几艘海巡船可以调动,就像上次在南海对应美方的海洋调查船是用渔船而不是海巡船一样,作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这个海巡船数量与吨位与实际太不符合。除了建造军舰以外是不是要成立海岸警卫部队(武警)对应海洋争端呢?最后,在本次钓鱼岛争端中,日本方面的舆论很活泼,包括笔者在内都被日本各大媒体询问以及约稿,而我们国内这方面做得很不够,重视程度还不如一个日本右翼报纸,因为只有反复宣传才会在法理与论据中占有优势,不能有事了才去提这样为时已晚,我们周边的这种争端太多了liyanjie4
船长得到释放,中国人开始沾沾自喜起来,啊Q们更是欣喜若狂:日本人打了我一顿,我啊Q也抠了它一道血印,够本了!可啊Q们那,你们知道日本人打你的目的是什么吗?如果你们连为什么被打、日本人打你想得到什么都没有搞明白,那你们怎么就知道胜利了?如果日本人演的是苦肉计,那你打的它越很岂不越上当?依我看这次事件中,到目前为止日本赢在暗处和实处,中国是否胜了却要看后续应对策略。因为日本挑起事端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逼美国明确表态在钓岛上的义务(美国明确表态前,日本没有任何释放我船长的迹象,美国表态后日本就放人这点就是明证!);二是向世界宣示主权(这点目的已经达到);三是为东海谈判添置筹码,打好进二退一的伏笔,到时候拿钓岛作条件,钓东海更大的利益,也就是拿中国的的东西(钓岛)换中国更为宝贵的东西(东海更大区域的主权利益)。依此而论,中国若就船长接回为目的,那肯定是要输的,若中国看透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后续还有一系列更狠的反制手段,而不是随后就与日本和好的话(至少对日本有一年以上的重要经济制裁,以重创日本经济),那中国的确有扳回一局的可能,否则还向以前那样,让人家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就了事的话,那不但输了现在,今后东南亚各国都会效仿日本,那我们输的就更惨啦!!!! 1分钟前恩菲枷朵伟琪
中国应该建立起自己强大的海防队,有了强大的后备力量的支持,然后通告每一个国家,只要在没有中国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进入我国领土的海域,马上击沉
ZGZF在面对国内诸多问题时已有焦头烂额之感
若日本政府对扣留渔船事件应强硬到底
并以此提出更多“特权”要求
中国政府亦不得不拒绝
而对于中国民众来说
此次尖阁群岛事件或可成为成功转型民主国家的契机
真正使日本态度软化的关键是来自中国经济界的一种半官方的声音:要抵制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包括出口到日本的各种原材料,这个行动使得经济界很震惊,因为现在日本的很多消费电子高级零部件都需要中国的稀土,如果这个对日本真的停止出口的话对于日本制造业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日本跟印度也在交好了,把中国的好多厂移到他们那里了,说以后不让中国人做了,可是我们中国还想跟他们和好吧,不要妄想了,人家一步步在做以后的打算了,印度尼西亚,越南,他们都在巴结,可是这些新闻怎么中国看不到呢?
中国之所以这样,肯定有我们国家政府的好些个考虑。不过你要记住一句话:我们国家唐、隧、宋、元朝代的时候在世界是最强大。照如此发展下去,我们国家在未来肯定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借邓爷爷的一句话,前面给其加“经济”两个字 1小时前林河
国无脊,军无梁,遇外辱,乱寸方,欺自民,宠外邦,累成患,纵成狼;十日短,恨绵长,祖与孙,分阴阳,百年耻,痛未央,倭又至,添新伤;人要脸,国要疆,我中华,当自强,官惧死,民无妨,捐此躯,战东洋,头可断,血可扬,与此岛,共存亡;劝当朝,莫彷徨,肃贪腐,纳贤良,顺民意,敢承当,战为和,打为商,民有尊,国无殇,共对外,贼何猖?林河 回复 五色云石
问候是滋润友情的甘露;祈祷是心心相惜的泉源; 鼓励是关爱心灵的美酒;祝福是心连着心的彩虹! 让最温馨的问候时刻萦绕着朋友,让最美丽的祝福时刻陪伴着朋友;愿我的祝福化做点点繁星, 闪在晨曦, 闪在日落。祝您;万事如意,周末愉快!  
谁会是日本的拯救者—抓放詹其雄
                   桥本隆则/原创                本文为杂志投稿,请勿转载  好长时间没有听京剧了,我虽然听不懂,但是对一些有名的京剧戏码还是知道的,正好在电台作节目,在日本电台的资料库里有一出《捉放曹》的录音资料,觉得很好奇就拿出来听了起来。一边听一边在想这次中国渔船在钓鱼岛被抓,不就是一出大戏吗,当初那些威武的红脸现在很多变成了花脸,当初花了4个小时抓了詹其雄,但是最后是请菩萨容易送菩萨难,非但外交上没有捞到分,而且栽了一个大跟头。那么谁应该对本次事件负责呢?为何所谓的对华友好的民主党政权也会干出比右翼自民党更出格的事呢?  其实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到老。意思一个人的发展在其小时候就决定了,后天虽然有所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民主党的这次举动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幼稚的巨人。因为一个国家的方针策略是要有一个连贯性与灵活性。就拿日本自民党举例,若干年前在东京的成田机场,日本入国检查官发现了一对可疑的夫妇,虽然是某国的护照,但是经过检查这个护照是假的,并且在日本公安厅的数据库里查明其中的男性是北朝鲜的最高领导者的儿子,本来当时日本人绑架事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但是日本最高决策者还是决定,不挑明这个男性的身份原机遣返。这个决定公布以后,很多日本都讲为何不把他扣下来作为人质,这样可以交换被绑架的日本人。因为日本给北朝鲜留了面子,这样一年以后的小泉前总理飞往平壤时,北朝鲜也给了他面子,让他带回了被绑架的日本人。虽然,后来日本想撕破脸用更强硬的姿态想获得更大成功时遭到了挫折,但是,给我一个启发就是,其实国与国之间交往如果撕破脸皮来处理事,很多事都很难处理,这种处理手法的笨拙也显示出民主党的幼稚的一面。  民主党是一个新的执政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获得了政权,但是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做好领导日本的准备。在党内很多年轻的少壮派,虽然有很远大的理想,但是并没有实际的经验,很多时候还是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想凭着一股愣劲就可以办好事者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党本来就有冲动的毛病,这次钓鱼岛事件的幕后操盘手前原诚司在5年前曾经是民主党的代表,刚当选代表时还被日本媒体捧为日本新生代的代表。但是为了斗垮小泉,不经过调查就相信了一个日本政坛的混混编造的邮件,诬陷一位议员受贿,最后事情内幕暴露,害得一位民主党议员自杀,自己也灰溜溜地辞职下台。虽然他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失败,但是因为他是民主党内的右翼国防族(要求扩充军队,废除和平第9条),所以在政治上的失意期也是很短。这样前原接受教训的时间也很短,所受的痛苦更少。当民主党政权成立以后,当时的干事长小泽一郎立刻组织了一个200人的超大型议员代表团访华,这个举动引起日本右翼的恐慌,称这个举动为媚华之行。其实这个举动是这位政治家老到的地方,他看见以前自民党政权时在政权内有对华管道,万一发生了什么事这些管道都会起作用。比如小泉去靖国神社时,自民党干事长野中会去中国访问,这种举动就是大打外交预防针,防止两国关系的崩坏。但是民主党内与中国的管道很少,除了小泽就是鸠山这两个人,但是当鸠山辞职,小泽下台后与华的管道就开始崩坏。原来就不多的管道全部被废止,因为菅直人政权打出的旗号就是去小泽影响。而新上台的权贵们本来就不重视对华关系,那位前原在当选代表以后,去北京访问,不顾来宾之礼,在北京大谈中国威胁,害的邀请他的有关部门大没有面子,这样也让他失去与中方建立沟通管道的机会。 当捉到福建船长詹其雄以后,据内部可靠的消息,当时是海上保安厅把这个消息传到了东京,同时也把船长带到了石垣岛等待消息。按照以前的惯例在扣押闯入钓鱼岛领域的渔船,一般是在24小时遣返。而且还会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中方,这样既快速解决也不会让中方下不了台。但是,这次通报到东京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作为国土交通大臣的前原要求以日本国内法来强硬处理,同时作为外务大臣的冈田也发出了公事公办的指示,没有丝毫回旋余地,据说看到这个指示,当时执行者有些犹豫,觉得回旋余地太小了,这也是詹其雄第一次被捕要在20小时以后的原因。 冈田与前原
  中方的反应是强烈,当反制手段不断展开之际,日方能够施展出的就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还不断要求中方克制。可是,上坡容易下坡难。这个船长抓得时候容易放的时候却不容易。在日方没有反制手段的情况下,只得通过一位地方检察官的口,大谈中日友好作为释放的理由,目的就是想快点解决扣留船长问题,能够与中方恢复东海油气田谈判,联合国常任理事会改革(日本入常问题),11月APEC的首脑会议问题,还有就是日本企业的原材料进出口问题,这些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问题都要等着中方来一起解决,全部因为船长扣留问题全部被延期或停止,这个结果确实是出乎日方的意料,这样不得已用日中友好的口实来释放船长,但是不要忘记当初扣留詹其雄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日中关系吗?  现在球又回到了中方的手上,是接日本的球还是继续对日强硬下去呢?作为这次钓鱼岛扣船事件的幕后指挥的前原在美国应美国媒体邀请回答问题时,用一种罕见的低姿态告诉美国媒体,中方是如何的无理,如何的蛮不讲理,日本是如何受到了威胁,这一切日本都是被中方所逼。前原的这招哀兵手法很厉害,用自虐的方法引起了韩国,东南亚的所谓共鸣,这个使日本外交颜面皆无的黑手,又从原来的替罪羊角色涅磐成救日本于水火的英雄,这个就是所谓日本式的正义。 
在香港夜总会的日本人 东瀛飞鸿 2010-10-11 13:07:21 阅读55351 评论7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在香港夜总会的日本人
                        桥本隆则/原创     香港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因为香港的自由港的身份很多日本很多人把香港当作一个天堂。很多大公司的小金库就是用在香港的空头公司来运作,这样可以使公司有很多不在账面上显示的流动资金,还有很多日本人为了逃税还把钱存到了香港的户头中。因此香港对于日本来讲一点不陌生,这里既有好吃的港式菜,又有日本特别喜欢的功夫明星,再有就是那种古典西洋的感觉。但是我今天要讲的却是不是以上这些,而是讲讲在香港夜总会的日本人。
 不夜城香港   那个地方有了日本人,那个地方就会出现日本式的酒吧,这是因为需求是存在的必要条件,香港也不例外,在香港的中环,港岛,铜锣湾等地有很多专门接待日本的夜总会(酒吧)。顺便介绍一下,在香港作为女性来钱最快的就是去夜总会坐台,这个坐台与国内有所不同,不一定要穿的特别暴露,但是一定要可爱,性感。最近在香港暴红的香港某女明星曾经这样讲,在中三毕业以后(高中),工作没有着落,加上家中只有多病的母亲,于是曾经动摇,想去夜总会坐台养家糊口,后来还是理智战胜了动摇,踏踏实实地去了一家便利店帮忙,同参加压抑活动终于以清纯面目成为香港红星。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一般在香港的比较高级夜总会坐台的小姐一个的收入在2.5-3.5港币之间,还不包括客人给的小费。这些收入不可谓不诱人,所以很多香港本地的,还有来自大陆本土,俄罗斯等地的女孩子都出现在香港的夜总会。 灯红酒绿的夜晚  香港的夜总会   但是香港的夜总会也不是日本能为所欲为的地方。最近在香港的日本人圈子中流传着这样事情,相互提醒着。事情是这样的,在今年春节之前,在湾仔的日本人夜总会里正在举办迎新晚会,参加者中有一位在香港投资业中可以呼风唤雨的日本人田中,因为他手中掌握着日本某行业的退休者年金投资基金,在香港凡是能赚到钱的地方都有他身影。参加晚会的人比较多,其中还有一位就是夜总会最漂亮的珍妮小姐,大家喝酒喝得很晚,于是相约外出吃夜宵。珍妮小姐其实已经有点喝多了,所以最后由田中开车陪她回家,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是赤身躺在自己公寓的床上,而旁边躺着的是田中。惊慌之余,珍妮立刻打电话给夜总会的妈妈,随后马上报警。在香港如果被人告强奸罪的话,一般都要被判入狱5-8年,并且还要赔偿民事责任,田中醒来以后惊恐万状,只能求助于夜总会的妈妈是否能帮助通融一下。田中是夜总会的大客户,也是夜总会的小股东之一,所以就田中实际是在救夜总会自己。妈妈马上赶到珍妮的家,想说服珍妮不要报警,或者更改口供,在征得田中同意的情况下,向珍妮开出超过30万港元的支票,想让珍妮撤销指控。这位田中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当他还在向其他日本人在讲,春节之前送了一个大礼包时,香港警察已经赶到,把他当场逮捕,并且同时以串供伪证罪把夜总会的妈妈也带走。最终妈妈被判有罪起码入狱2年,而当时当事人的田中等待他的将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监狱行。     此事一出,原来经常出入风月场所的日本一下子低调了很多,原本以为很多事情可以用金钱来解决,没有想到世界上很多事是金钱解决不了的。  日本的海上打手--海上保安厅
           桥本隆则/原创               本文为《世界新闻报》约稿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都是被海洋所包围。因此在日本关于海难以及海上方面的各种消息也很多,这些消息经常会涉及到一个组织;海上保安厅某某管区。那么这个海上保安厅是一个什么组织呢?这个组织是一个准军事组织吗?他有何种职责与任务呢?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 海上对抗  其实在第二次大战之前,日本周边海域的警戒,救护都是属于日本海军的管理范畴,可是在战败以后,根据GHQ(美军占领军司令部)的要求,除去在周边海域清扫日本海军在战时布下鱼雷的扫雷部队以外,其他一律解散。当时日本周边海域走私等很猖獗,为了应付这个局面,日本当局就在当时的运输省下挂靠了一个部门,专门进行海上警察,海难营救的职责开始的预计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组织,暂时来替代被解散的日本海军,当时有些日本政治家还幻想如果日本军队能够恢复的话,这个临时部门就会被裁并,这个时时有被裁并的部门就是海上保安厅。其中的原因就是战后的日本根据很平宪法第九条,日本完全被解除了武装,已经很难有战前那样巨大海军规模,可为了随时可以恢复昔日的光辉,日本开始时就用海上保安厅这种白手套来保存一点海军精英。  在日本战后的风云岁月中,日本保安厅经历了多次的被取消的危机,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在战后的日本从警察队成立自卫队时,其中的海上自卫队的构想是是直接把海上保安厅部队接收过来改建,或者重新成立一个新的部队。经过多方博弈,最后日本政府还是决定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海上自卫队。为何会有这个结果呢?其实海上保安厅的建成之初,其名目是模仿美国的海岸警卫队,但是,其人员构成基本上不是日本海军出身的人员,而是原来警察管辖的各个高等商船学校,这样就要与日本海军出身人员有激烈的对立与冲突。如果再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海上自卫队这种矛盾还会继续,因此双方就妥协,海上自卫队的组成是以海军士官学校生为主,海上保安厅则以商船学校,警察学校以及部分海军人员组成。这次参与捕捉的巡视挺  从以上的人员组成可以看出,海上保安厅的职责有四个方面:一是警备,凡是在海上的各种犯罪都由海上保安厅负责处理。二是海上救援,这包括在海上的遇难救助,(火灾,相撞,急病等)三是海洋情报的业务,这包括各种海洋相关资料的测量。(海图,海流,海底断层等)四是交通管理,包括各种灯台管理,海上航行管理等等。  海上保安厅的工作实际还不是这些,虽然海上保安厅的英文名字是日本海岸警卫队。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力量很强的准军事部队。从历史上看就可以知道,战前日本海军军舰除去美军销毁部分之外,余下的都是由日本海上保安厅接受保管。并且在战后60多年的时间,日本海上保安厅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大型,中型的海面巡逻船达100多艘,超过了一般中型国家的海军实力,特别要指出的是海上保安厅的海洋调查职能,在日本这个职能一直没有被公开的宣传,但是对于日本周围的所有海区,以及相邻的海区日本海上保安厅都作了详细的调查,包括海流走向,地质构成等,这些其实应该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调查范围,可用民间的海上保安厅名义调查的话阻力要小很多,效果也是一样,可见日本有关方面是非了一番苦心。  按照日本宪法的规定,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一支独立的海上警卫力量,可随着冷战的结束,在日本海周围的其他国家的走私活动增强,特别是1999年的能登半岛不明国籍船只事件对于一贯行事独立的海上保安厅是一个强烈的刺激,这支准军事部队需要自卫队给于军事上的强有力支援,之后就随之而出日本自卫队法的改正,在这部修改后的法律里明确指出在有事的情况下(暗指战争),日本海上保安厅的所有舰艇归日本防卫大臣指挥,也就是立刻民转军。如果按照现在公布的数字,这两种力量的合并产生的是世界第2位海军力量。同时现在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舰船只安装有简单的机关炮等轻武器,但是对于海上行动的侦查,警戒等都是强有力的支援。现在日本经济形势不好,各个日本部门都在削减预算,但是为了维护日本周围的海洋权益,作为海上保安厅的管辖部门的国土交通厅的预算非但并没有减少,有些还在增加,而且各种水面舰艇还在增加。活动范围也不是仅限于日本周边海域,已经延伸到马六甲海峡等地域。在钓鱼岛周围的海上保安厅巡视艇
  但是日本已经有很强大的海上自卫队,为何还要保存这支军军事力量呢?其实按照日本和平宪法的规定:日本是没有集体自卫权,也就是不能对外进行武力进攻。这样在日本近海如果发生冲突,能够进行武装攻击的只有海上保安厅的警备船只,在10年前击沉不明国籍走私船的就是海上保安厅舰船。如果《和平宪法》第9条内容不改变的前提下,现在站在舞台前动手的还是这支军军事部队。并且通过海上保安厅出面还有另一个好处,因为这支部队的英语名称就是海岸警备队,这样对外解释时可以解释为受到外界侵袭时不得以才被迫自卫。所以现在出面拦截外国船只,或者对于通过日本古宫水道的外舰军事监视的都是海上保安厅的舰船或者飞机。由此可见这个日本海上保安厅是没有穿军事外衣的军事部队,他的存在对于他国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中日风波中的走廊外交
               桥本隆则/原创      日本首相菅直人放弃了日本国会开幕,专程出席了在比利时举办的欧亚首脑会议.在日本国内的政治中,非常国会的开幕要比一般的外交活动重要的.这是因为国会要决定政治的格局,特别是在民主党在参议院选举失败后,要在新的国会中表明一下政治方向.日中间的对抗使得菅直人虽然赢得了党代表之职,但是在日本国内民意调查中却是败得一无所有.几大主要媒体都在民意调查中得出菅直人新内阁要大跌10个百分点之上,并且与之前的小泉内阁之时的政冷經热相比,这次是政冷經也冷,中方一开始就祭出了政治与经济手段来表明立场,这是民主党内所谓政治强硬派所没有预计到的.同时日本国内右翼保守势力急剧膨胀,从开始的福冈领事馆袭击,到围困在福冈游玩的中国游客,完全使得两国关系走向低谷.  在这时日本政府祭出了几大法宝试图缓解两国的关系.首先是派出了小泽派的细野前干事长代理,利用小泽一郎与中方的人脉关系,带去了致中方的亲书,据说还受到了戴秉国国务委员的接见.双方交换了意见.虽然菅直人一直否定此行有与中方沟通的内容,但据我在《朝日新闻》的同事透露,在会谈内容中日方向中方传达了菅直人想在布鲁塞尔会见中方领导人的意愿,并且还就如何恢复两国关系进行了讨论。  在与中方密使沟通的同时,日本政府在表面上却也给中方几个带有深意的信息:首先是高规格地接待了来自蒙古的总理,本来这次蒙古总理之行只是礼节上拜访日本首相,不涉及矿产开放与合作,因为有中方稀土问题的出现,日本相关的电子巨头与矿产巨头都出席了首相与蒙古首相的见面会,一直同意加快开发蒙古的稀土资源,其次日本自卫队方面也在这时高调地宣布购入美军侦查機的计划,并且特意让几家日本右翼报纸先得到消息,此消息一出很多亚洲新闻机构第一时间抢新闻,这样日本的软硬手段都已使出.但是这些都是日本想在11月APEC之前找到结束争端的一种手段罢了。  我认为在本次事件中中方虽然是被动应战,但是结果是超出了预想.因为从邓小平时代开始,钓鱼岛是一个搁置的名词,就算以前多次的香港,台湾的保钓事件中,大陆只是一个旁观者,最多是读读声明的角色.而本次却是在中方经济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大陆高调地提出钓鱼岛是核心利益的概念,同时在船长被扣以后还派出了渔政船到钓鱼岛水域定期巡视,这就是一个最高的成果.以前中国军舰过日本宗谷海峡時,都会成为日本重大新闻..本次中方在钓鱼岛周边的渔政船派遣,是切中日本要害,虽然派出海上保安厅巡视船拦截,但是已经是成为一个事实,以后中方在本海域活动是一对一的对等活动.除非日本使用强制武力驱除,这个的结果就是战争.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两国领导人出席晚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走廊里不期而遇.会谈时间只有区区的25分钟(包括翻译时间).除了新闻报道以外双方还谈到了些什么呢?表面上据随行的新闻报道小组的报道,菅直人与中方领导人都重申了各自的立场,之后呢?日本领导人就是为了这个会面而放弃国内国会开幕临时而来,那么会谈到什么?其实本次事件表明日中之间的紧急联络渠道没有,这就是俗话讲的热线,万一有擦枪走火的事件,无法第一小时沟通,因此在确定下一个11月APEC日中首脑会谈之前,双发就沟通渠道也作了确认。其实在布鲁塞尔的走廊里,日中两国首脑的25分钟的会谈,是前一阶段的日中钓鱼岛事件的延续与总结,也是日本一种赔礼道歉的低姿态。
 亞歐首腦會議  菅直人的比利时之行是日本右翼舆论感到不满的地方,认为失去的东西太多,要靠美国来捞回失地。右翼的《产经新闻》处心积虑地编造出日美在钓鱼岛军演的假新闻,就是要联美制中,在日本右翼舆论狂叫之時,素有日本右翼导师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却道出了一句真实之言,美国是靠不住的,他对美国是最有发言权的。在日本经济放缓,以及美国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现在贸然与中国撕破脸不符合日本自身的利益,这样才会有菅直人的负荆请罪之旅,为了让日本11月的APEC当好东道主,这也是不得不为之的手段了。为了达到目的日本有时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来达到目的,这次的布鲁塞尔低姿态就是一种手段罷了。  
抵制日货不是爱国是无知 默认分类 2010-09-27 17:28:29 阅读71376 评论246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孟母可以择邻而居,乃至三迁。
   她是幸运的。    但与日本一衣带水、比邻而居的中国却别无选择。只能努力寻求一种最适合的相处方式。   由于一个自古以来都属于中国的无人居住的小岛钓鱼岛,充满野心和进攻性的邻居日本再度挑衅,威胁着双方长达60年脆弱和平。   迫于中国政府强大的压力,日本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宣布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保留处罚权利,从而为这场持续半个多月的领土争端画下一个不圆满分号。   在这场波及双方国民脆弱心理承受力的争端中,国内激愤的民众爆发了许多正义的声音,不乏爱国的、理性的意见。    但极端的声音有二。一是不少国人请缨上战场,而保钓而战,各地潜在民兵分会声势浩大。   在这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时代,战争肯定是最后也是最坏的选择。况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出口依旧宽广。信任政府、予以声援、理性表达国民意愿还是上选。   还有一种声音是老调重弹——抵制日货。   从一定程度上,这场不流血的暗战更迎合多数热血青年的胃口。甚至有人一厢情愿地指出,对于经济持续低迷、对华依赖严重的日本来说,一旦抵制风潮骤起,日本将自动服输。   这样的论调不仅一厢情愿,且一定得不偿失,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赌博行为,本质上不是爱国而是怯懦。   首先是中日双方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日本与中国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同比猛增34.5%,至1383亿7000万美元。日本已连续10年为我最大贸易伙伴,我也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日本是向我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援助最多的国家;也是我吸收外资、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国。   其潜台词是: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制造业技术领先的日本恰恰处于中国的上端,且日货的主要生产基地都在中国,一旦抵制,受损的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和就业,当然如果中国掌握着核心技术和全球工业品的定价权,这样的抵制才会真正殃及日本产业命脉——而不幸的是,这个国家却是美国。   目前能看得见的抵制成果是针对刚刚对中国国民开放不久的日本旅游业,但体量不大,顶多是一种民族情绪的延伸,政治价值大过经济意义。况且日本游客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财源。    作为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结合经济刚刚企稳转暖、市场对外依存度甚高的背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对西方主要国家主动发动经济制裁都是得不偿失的。    今年面对日本,中国事实上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跨越——GDP取而代之,成为全球亚军。但我们人均GDP仅为其十分之一,且技术创新能力、教育、国家福利制度和政府效率都有巨大差距。   日本之所以觊觎钓鱼岛和东海春晓油气田,是与其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有直接关联,政治纠葛背后藏着尽人皆知的经济企图。   面对如此贪心且彪悍的邻居,在韬光养晦、壮大自身实力依然是第一要务的今天,当务之急不是意气用事,而是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弹丸小国在自身资源如此贫瘠、二战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完成了全球范围的崛起?   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汲取?——从经济模式、社会治理乃至价值体系。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将儒家文化的忠字作为立国之本,全面脱亚入欧,大胆借鉴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塑造了勤勉、节俭和富有忧患意识、充满奉献、牺牲精神的国民性,实现了迅速的崛起。    从一定意义上,击败日本也许不难,但要赢得其尊重,则必须征服。    比如二战美国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对日本完成了征服,至今让大和民族唯其马首是瞻。这样的谦恭中国也曾享有过——不过得追溯至1000年前的盛唐了。    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尽管并不太平。要想在非战状态实现对日本的超越,中国有很多功课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发展上全面超越日本是未来中国人面对的不容推卸的使命。而不是怯懦地在家门口着急上火,假装爱国地高喊抵制日货口号。    日本人也不会在乎,更不会因此放弃进逼的脚步。  官员穷,是国民之福高  峰 日本菅直人内阁夺下了两个“最穷”帽子:一是“最穷的首相”,二是“最穷的内阁”。一个人均外汇储备高达七千七百八十三美元、民间流动性外汇资产超过三万亿美元、人均GDP为四万二千四百八十美元的富国,其内阁官员的资产又如何?近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公布了政府内阁官员的个人财产,结果却“出乎意外”。寒酸的内阁在近日公布的日本菅直人内阁个人财产状况表中,首相菅直人的报表颇为简单,不持股票,也没有高尔夫球会员卡,只有一笔三百九十五万日元的定期存款,以及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公寓的官方估价是五百一十八万日元。菅直人继承了其父留下的山林,但基本上都被他捐出去作公共用途,官方估价近乎零。首相夫人也有笔定期存款,金额为一千万日元,持有五十万日万的国债,购有一辆价值一百多万日元的汽车。这样,加上配偶资产,菅直人报上的资产有二千二百四十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一百七十万,美元二十五万六千。菅直人出身工人之家,有人戏称其属于“贫下中农”,这实在不算过分。防卫大臣北泽俊美的家庭财产不到五十万人民币,按现行东京平均房价算,这点“零碎钱”还不够一家子买下一室一厅三十平方米的微型公寓。厚生劳动大臣长妻昭报了约合五十多万人民币的资产,但大都是其三个孩子的保险储蓄,自己基本上算是“穷光蛋”。日本史上首位华裔大臣莲舫,名下仅有价值三百七十八万日元(约合二十九万五千人民币)的养老金保险和一家上市公司的三百股股票,没有住房,属于“租房族”。好在其配偶拥有六百五十九万日元定期存款,不然这位看起来神采飞扬的华裔女大臣,铁定会成为本届内阁中“最寒酸”的阁员。这样一算,首相加上十七名阁员,没有一人的资产超过一亿日元,成立于今年6月8日的这届内阁官员的平均家庭财产仅为三千二百八十六万日元,约合三十七万美元。这样的“财富水平”,放在第三世界背景下,估计还勉强过得去;但如果放在世界第二强经济体的日本,真的算不上“富”。史上最穷内阁日本内阁是不是总那么“穷”呢?也不尽然。我们先看一下历届首相的财产状态。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鸠山2009年9月上任后申报的家庭财产为十四亿四千三百万日元,约合一千六百四十九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亿元户”。他在东京大田区的私宅和长野县轻井泽町的别墅等房产的市值约四亿日元。如果算上所持的三百五十万股普利司通股票等,鸠山的资产接近九十亿日元。值得一提的是,鸠山由纪夫还有一个“富妈妈”。鸠山之前的麻生首相,其资产为四亿五千万日元,安倍晋三为一亿四千七百万日元,福田康夫是七千二百一十一万日元。而身家仅为二千二百四十万日元的菅直人可算是“最穷的首相”。从内阁成员平均资产来看,鸠山内阁的平均财产为一百六十万美元,内阁中按日元计属于“亿元户”的有四人,而菅直人内阁中“最富”的阁员——邮政和金融事务担当大臣自见庄三郎的家庭财产仅为七千二百零三万日元,约合八十二万三千五百美元,由此可见,菅直人内阁中的“最富”尚不及鸠山内阁财产平均数的一半。而在鸠山之前的麻生内阁,其平均资产达一亿四千一百二十八日元。麻生之前的安倍晋三内阁就职时,他们平均每人拥有九千一百三十六万日元。安倍内阁中“最穷”的阁员的资产,相当于现在菅直人的财产。通过这样的比较,菅直人内阁夺下了两个“最穷”帽子:一是“最穷的首相”,二是“最穷的内阁”。不过,也有人认为,开创型的内阁要比继承型的内阁富裕。开创型的内阁是指通过打全民选举战夺得议会选举胜利,成为执政党。选战要消耗大量资金,除非像美国奥巴马一样筹款有术,穷小子很难率领一班党内人马闯世界。而对于“继承型内阁”而言,由于不需要背负政党竞争的包袱,只需在执政党内部通过党领的更替就能顺利走上首相之位。菅直人吃的是鸠山的老本,他是“富”是“穷”已经不重要了。最累人的政府日本官员也爱搞“形象工程”,凡是老百姓能看到的地方都要“示穷”,越寒酸越好,能凑合就凑合。比如办公楼的装修及设施等等,有的基层课长坐的椅子甚至都磨开了花。总之,“工程”都要保持一种看上去比民间公司差一档次的样子。这样,“可以让纳税的老百姓看了感到政府没有乱花自己的税金,还觉得政府穷得可怜”。让老百姓从对比中感到有“优越感”,“自己怎么也比政府混得好”,从而缴点税也不会产生怨言了。日本公务员的待遇严禁“超国民化”,其待遇与民营企业职工差不多,政府官员又经常加班,工作到深夜,误掉了火车或地铁,政府就出台一项规定,加班到深夜的公务员可以公费打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出租车司机借鉴航空公司的旅客航程积分制,以送啤酒、送小额现金等方式招徕像公务员这样的固定客源。政府严查下来发现,十七个政府部门共计一千四百零二人涉案。日本政府按照《日本国家公务员法》处罚了三十三人,其中一人停职、十一人减薪、二十一人受到公开谴责,并对另外一百一十八人予以内部训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处分总人数为一百五十一人。由于卷入此丑闻的职员中大部分来自财务省,财务大臣作出自我处罚,决定退还两成月薪,还有多位未卷入此丑闻的财务省高官也表示效仿财务大臣,退还部分薪金以示惩戒。就连打个的士、收点出租车司机的小礼,也会闹出这么大的阵仗,这种事恐只有日本才有。2009年,在经济低迷、就业不乐观的背景下,本以为日本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会更踊跃,结果呢,2009年报考I类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只有二万二千人,远不及危机前2005年的三万一千人。日本“公考冷”的最大原因在于,日本一直致力于把“公务员”向“事务公务员”转型,避免官僚权力化,要打破明治时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官僚政治”,实行由“政治家主导”的政治。亚洲最透明的政府日本的官员财产公示启动较晚,申报制倒是早就开始进行。但光是秘密向内部部门申报,没什么大的作用,1984年发生了田中角荣首相因“洛克希德事件”而“被判有罪”后,日本才下决心抛弃旧有的申报制,最终推出了公示制。1992年,日本通过了《为确立政治伦理的国会议员资产公开法》,规定需要公开的资产项目包括:既包含拥有所有权的也包含拥有使用权的土地、房产、存款、有价证券、车船飞机及工艺品、高尔夫球会员证、债权债务等诸多项目。日本是议会制国家,日本首相、大臣都是国会议员,自然受议员财产公开法的约束。议员当选后要在一百天内向所属议院议长提交《资产报告》,在任期间,每年四月份还要提交《资产补充报告》、《所得报告》、《相关公司报告》等。报告书将被保留七年,平时在议会阅览室对外公开,可以自由抄录。菅直人内阁成立于6月8日,到7月17日就快速公布财产,为其快速转入政府管理正道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条件。1989年执政的宇野宗佑任首相,规定内阁成员资产公开的对象扩大到配偶及子女。2001年1月,内阁会议通过了“大臣规范”,规定首相、正副大臣、政务官在就任和离任时,要公布包括配偶和子女在内所有家庭成员的资产状况。“大臣规范”还规定,在职期间不能交易有价证券、不动产及高尔夫球会员证,持有的股票要交由信托银行,且不能解约和变更股票。由于这样一个时间差,在比较菅直人内阁是否是“史上最穷”时,时间跨度只能追溯到1989年。在此之前,公布的财产不包括配偶和子女名下的资产。财产申报和公开,在反腐中占据重要位置。日本这样的制度建构,在裙带关系和腐败横生的亚洲,算是“最透明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