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哪里耍小妹安逸:敦煌写经(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09:28
敦煌书法自从一九OO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敦煌书法范围教广,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的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种。有欧阳询书《化度寺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甚至还有王羲之17帖临本3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敦煌遗书中关于书法理论的写本有三叶残卷,颇令人注目。其一是论述写字方法的,对笔划的比例关系,粗细、长短、宽狭、字与字的大小关系都有详尽和精辟的论述。其二和其三为王羲之书论,"笔势论"残卷,为民间传说中的王羲之书论抄件。
  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这里所谓硬笔,当时为木笔或苇笔。从甘肃出土的实物来看,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完全与今日的蘸水钢笔尖相同。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有之。
  由于敦煌在历史上曾被多民族占据过,因此,在遗书中还保存了许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卷。有梵文、蒙古文、回鹘文、西夏文、吐蕃文等等。其中以吐蕃文(古藏文)数量最多。这些写卷均系毛笔或硬笔书写,相当工整流利,富有节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书成艺。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在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内的壁画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墨迹。一为佛画榜题,一为供养人题记,均为创作壁画的画工书写。这些墨迹题记虽数量很多,但工拙不等,除少数精良外,大部分为画工信手之作,多有错别字。但书体具有古朴稚拙的乡土气息。
  敦煌地区遗存有唐代至清代许多碑碣。其刻写的时代不同,书法的格调也各有干秋。其中唐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为碑中精品。其碑虽为楷书,但有魏碑风格,结体及用字怪异,为后世罕见之碑。
  敦煌地区的汉代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约17480多枚汉代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代简牍是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最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两汉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和成熟过程。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开启了后世的楷、行、草书。
  敦煌书法,从西汉的汉简书法始,到清末的碑碣书法止,时代久远,数量巨大,书体之多姿、笔法之变异、风格之奇巧、功力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书法史最珍贵的历史资料。
敦煌《医药文献》

敦煌《医药文献》 纸本,卷轴。28x193.3cm 公元600-699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敦煌《食疗本草》
敦煌《食疗本草》残卷 纸本,卷轴。26.6x240cm 公元400-934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敦煌《食疗本草》墨稿残卷 敦煌《食疗本草》残卷,纸本,卷轴。26.6x240cm,公元400-934。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敦煌发现的《食疗本草》残卷,前残后缺,后书题名。王国维、唐兰等将其与《证类本草》对校,确认为孟诜所撰《食疗本草》。敦煌所出孟诜《食疗本草》残卷137行,每行20余字,共2774字,收药26味,朱墨分书。药名朱书于首,右下以小字注明药性(温、平、寒、冷四种),不注药味。下述该药的主治、功效、服食宜忌、单方验方,部分药物还记述了采集、修治、地域差别及生活用途等。如“"木瓜条”介绍木瓜性温、主治霍乱,涩痹风气……。又谓“脐下绞痛,可以用木瓜一片,桑叶七枚,大枣三个中破,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顿腹之即差。”等等。敦煌所出《食疗本草》,是我国古代研究研究医药学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孟诜不可多得的史料。
    《食疗本草》是一部食治本草专著,是对唐以前食疗药物及食治验方的系统总结,惜原书早佚。《旧唐书孟诜传》及《新唐书艺文志》都载此书为孟诜所著。惜其书早佚。宋《嘉裕本草》所引书中刻有此书,其文曰:"《食疗本草》唐同州刺史孟诜撰,张鼎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为二百二十七条,凡三卷。张鼎为唐开元间(713-7741)道士,兼通医术。
 

道教经典《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九幽拔罪妙经》 纸本,卷轴。 25 x 142.5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道教经典《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九幽拔罪妙经》 纸本,卷轴。 25 x 142.5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纸本,卷轴。25.5 x 243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纸本,卷轴。25.5 x 243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道教经典 纸本,卷轴。25.8 x 210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道教经典 纸本,卷轴。25.8 x 210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道教经典 纸本,卷轴。26.4 x 95.6 cm 敦煌。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道教经典 纸本,卷轴。26.4 x 95.6 cm 敦煌。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道教经典 692年 纸本,卷轴。25.6 x 495 cm 敦煌。英国大英博物馆藏。[11]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道教经典 692年 纸本,卷轴。25.6 x 495 cm 敦煌。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佚名 《妙法莲华经》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佚名 《妙法莲华经》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隋人书《妙法莲华经》 上海朵云轩藏

    本卷书写了《妙法莲华经》卷第三中的《授记品第六》和《化城喻品第七》。其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清末时散出之物,从清代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几经转藏,现珍藏于上海朵云轩。

    此经卷,为藏经洞散出前之古装裱,直接用二○幅单层写经纸拼接成,卷首〔米帖〕内包有似芦苇杆样的植物茎杆,〔拖尾〕卷轴内包有黄扬木质之卷轴轩。每纸长度不一,长者大多为四五八毫米,短者仅八二毫米。整卷长七七三九毫米,其中引首部分长二○四毫米,写经部分长七四五三毫米,拖尾长八二毫米。写经部分之纸,厚而软,纤维细长,质坚实而有韧性,表面细腻、匀整、平滑,透光照看无帘纹,墨迹不透及纸背,色赭黄,当年染过黄蘖汁。经文字迹,墨色乌黑如漆。

    经卷之写经部分饰淡墨乌丝栏,栏高二○一毫米,栏距一六毫米至二○毫米不等,每栏书写一行经文。卷首和卷尾均无写经者名款和书写年月。经文为行楷体,点画精丽,笔笔飞动,体态秀逸,神采艳发,通篇贯气,多劲健明快之韵。

    此经卷经中国古代书画览定组审定,断为隋朝人所书。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 [48] 隋人书《妙法莲华经》 上海朵云轩藏


《妙法莲花经明决要述卷第四》(局部) 刊自《中国书法》杂志2005年第2期

《妙法莲花经玄赞卷第六》(局部) 刊自《中国书法》杂志2005年第2期


 《妙法莲花》纸本,蝴蝶裝。 单页21.5x15cm 约900 - 999

佚名 《大般涅槃经》 27X775CM 南北朝时期梁天监五年(506年)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大般涅槃经 如来性品之七 纸本,708年 卷轴 25.5 x 855 cm 英国大英图书馆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大般涅槃经 如来性品之七 纸本,708年 卷轴 25.5 x 855 cm 英国大英图书馆


大般涅槃經卷之三 纸本,25.5 x 173 cm 约500 - 599年 卷轴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大般涅槃經卷之三 (局部)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


大般涅槃经卷狮子吼菩萨品之二 纸本,约400 - 1000年 卷轴 26.5 x 340 cm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大般涅槃经卷之二十二 纸本,约500 - 599年 卷轴 25.8 x 375 cm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大般涅槃经卷 纸本,约500 - 599年 卷轴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第18图暂缺)


大般涅槃经卷之二十九 28x375cm 纸本,约400-499年 卷轴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大般涅槃经--卷第九》 纸本,英国大英图书馆更多请点击右键下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唐人书陆机辩亡论




唐人 书《陆机辩亡论上篇》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转自《敦煌国际项目》IDP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中,有幸保存了一卷西晋文学家陆机的《辩亡论》(上篇),黄纸墨书,工楷写就,字体舒朗俊秀,是敦煌唐人写本中的翘楚。
  陆机(公元261-303年)字士衡,他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三国东吴的名臣,家族十分显赫。陆机20岁时,东吴灭亡,他与弟弟陆云退居家乡华亭,闭门勤学,积有十年,成为当时文采卓越的名士。故国的沦亡,祖、父创业的艰辛,促使他进行检讨。陆机以其秀逸的天赋,宏丽的辞藻,仿贾谊的《过秦论》,铺陈出一篇洋洋大论《辩亡论》。《辩亡论》叙述了东吴的兴亡和陆氏家族的功勋,把能否知人善任作为国家兴亡的缘由,议论滔滔,笔势流畅,成为古代政论中著名的篇什,以至保荐他的张华赞叹说:“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陆机著作流传到南朝梁时还有四十七卷,目录一卷,到唐代魏征编写《隋书·经籍志》时只著录了文集十四卷。《晋书·陆机传》上记载陆机所作诗、赋、文章共有300多篇,流传到现在的也只有诗107首、文127篇,相当一部分都佚失不存了。《辩亡论》因为是文论名篇,被陈寿《三国志》和梁太子萧统《昭明文选》收录,一直流传下来,确属难能可贵。
  如果我们把敦煌唐人写本《辩亡论》和《三国志》、《昭明文选》里面收录的《辩亡论》作一下对比,还可以发现书籍传播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写本时代抄录前人的作品其实是不很严格的,在敦煌唐人写本《辩亡论》中,出现了很多异体字、俗字和异文,比较不同文本出现的“如此”和“若此”、“川流”和“顺流”、“而”和“则”、“于”和“乎”等,都是在抄录时根据语气和习惯随意改字的例子。
  陆机生活的西晋时期正是纸在文士阶层开始普及的年代,时人傅咸在《纸赋》中称赞纸的优点“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将斯文……”说明了文人对纸的重视。最有意思的是在西晋的洛阳还出现了轰动一时的“纸贵”事件,由于左思《三都赋》写就,“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优美的文章在当时是如何形成热潮,又是如何通过传写在纸上进行传播的。正是由于纸的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普遍出现了一种“手抄口诵”的读书方法,就是为了记诵准确,边读边抄,并不严格择字,有时还“广略去取”,只抄需要记诵的部分;遇到虚字或文辞不当处还经常改易,所以一篇古文传到今天,满是历代传播者留下的痕迹。
  敦煌唐人写本《辩亡论》中还使用了一种黄色的涂改液,发现错抄,就把错字涂掉,叫做“雌黄”,我们今天说的“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就来源于古人涂字的“雌黄”,意思是随意涂改,这些都是在纸普及后出现的现象,也说明敦煌唐人写本《辩亡论》在抄写时还算是比较严格的。 (张志清)

附录:陆机《辩亡论》
上篇: 昔汉氏失御,奸臣窃命,祸基京畿,毒遍宇内,皇纲弛顿,王室遂卑。於是群雄蜂骇,义兵四合。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权略纷纭,忠勇伯世,威棱则夷羿震汤,兵交则丑虏授馘,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于时云兴之将带州,猋起之师跨邑,哮阚之群风驱,熊罴之族雾合。虽兵以义动,同盟戮力,然皆苞藏祸心,阻兵怙乱,或师无谋律,丧威稔寇。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 武烈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江外底定;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将北伐诸华,诛鉏干纪,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坐於紫闼,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殒 。
用集我大皇帝,以奇踪袭逸轨,叡心因令图,从政咨於故实,播宪稽乎遗风;而加之以笃敬,申之以节俭,畴谘俊茂,好谋善断,束帛旅於丘园,旌命交乎涂巷。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睎光而景骛,异人辐辏,猛士如林。於是张公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名声光国,政事则顾雍、潘濬、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敦以风义举政,奉使则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术数则吴范、赵达以禨祥协德;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骆统、刘基强谏以补过。谋无遗计,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师千旅,武步原隰,谟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壹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汉王亦凭帝王之号,帅巴汉之人,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後济,绝命永安。续以濡须之寇,临川摧锐;蓬茏之战,孑轮不反。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挫锋,势衄财匮,而吴莞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跱而立。西界庸益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於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告类上帝,拱揖群后。武臣毅卒,循江而守;长棘劲铩,望猋而奋。庶尹尽规於上,黎元展业於下,化协殊裔,风衍遐圻。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巨象逸骏,扰於外闲,明珠玮宝,耀於内府,珍瑰重迹而至,奇玩应响而赴;輶轩骋於南荒,冲輣息於朔野;黎庶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而帝业固矣。 大皇既没,幼主莅朝,奸回肆虐。景皇聿兴,虔修遗宪,政无大阙,守文之良主也。降及归命之初,典刑未灭,故老犹存。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而施绩、范慎以威重显,丁奉、锺离斐以武毅称,孟宗、丁固之徒为公卿,楼玄、贺邵之属掌机事,元首虽病,股肱犹良。爰逮末叶,群公既丧,然後黔首有瓦解之患,皇家有土崩之衅,历命应化而微,王师蹑运而发,卒散于阵,众奔于邑,城池无藩篱之固,山川无沟阜之势,非有工输云梯之械,智伯灌激之害,楚子筑室之围,燕人济西之队,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战守之道抑有前符,险阻之利俄然未改,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

   王羲之《旃罽胡桃帖》 敦煌石室临本, 纸本。纵25.2厘米,横20.6厘米。5行。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全文见《右军书记》:‘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现存此帖已残,仅存21字。释文 ……回近之,未许□□□。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王羲之《瞻近龙保帖》(唐人临本)。纸本,纵二五厘米 横三七·五厘米。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释文:
   [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 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

  《瞻近》《龙保》二帖是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第三、四两帖(见下),原迹久侠,可见於宋拓馆本《十七帖》等刻帖中。在己流传到英国博物馆的一些敦煌卷子中,发现有一帖粉红色纸上写的草书手迹,

  经研究,确定为是唐人临写的王羲之《瞻近》《龙保》二帖。这件唐人墨本的发现,为研究王羲之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二帖的唐人临写本,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行款、结字与宋拓刻奉稍有不同。可惜已残损,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风神。 (萧燕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