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话传说小说:华德福教育--按照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安排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51:23
华德福教育——按照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安排教育
  
  黄晓星
  
    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于1919年创立在德国的斯图加特(Stuttgart)。当时,一位德国企业家依米尔默特(Emil Molt)邀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Waldorf Astoria命名为Freie Waldorf Schule(德语)。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代表未来教育的典范。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Waldorf School),也被称为鲁道夫·史代纳学校(Rudolf Steiner School)。
  
    史代纳对人类的智慧和人的意识发展做了深入研究,从而得出关于人的身、心、灵和精神发展的独特认识,他对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华德福教育的理论基础。史代纳发现了人的意识是阶段性的发展,七年为一个周期。华德福教育就是配合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阶段性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迎合和发展,因为人的自我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针对人的深层意识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最终才能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最终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
  
    第一个成长阶段是指从出生到大约七岁换乳牙之前。这个阶段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Life formative force),主要用于建设、健全和平衡生理身体的发展,建造灵魂在地球上的载体(Physical vessel),在这个年龄阶段身体成长极其迅速。在幼儿的意识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生命组织构成力。这一切对幼儿来说都是好的和善良的,幼儿本能地以模仿来学习。如果过早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就会透支生命力,而影响幼儿的整体平衡发展。这时段,人的发展仍处于植物性的发展阶段,儿童成长时显示出植物性特征,自然界的一切都符合孩子的天性。松子、石头、贝壳、树枝、花草和动物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对象,自然界的构型也是儿童想象力和概念形成的原始材料。动物性也非常强,但不是由动物性支配着孩子。这个阶段又是儿童好爬、好跳和好动的年龄,因为动物性的爬、跳和动都是以身体的生长为目的,而不是来自动物性的欲望。儿童好动的天性是来自生命发展的需要,如果他的本质特性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发育。
  
    第二个成长阶段是七岁到十四岁。在这个阶段里(一年级至八年级),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主要活跃在感觉(Feeling)的发展。儿童七岁开始换乳牙,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器官组织已完全更新,乳牙的脱落和新牙的生长是形成真正的自己身体的最后一步,这象征着精神载体的自我构造的完成,生命体的力量从建造身体的工作进入了建造情绪体(Astral body)阶段。这时候,整个人的变化非常大,人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用心体会,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寻找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儿童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这时人的发展是处于动物性的发展阶段,出自于内心深处的感觉和欲望等类似于动物的情绪体支配着人的整体,呈现出人的动物性本质。他有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意志,并通过感觉来表达和体验心灵中细腻的感受。
  
    第三个成长阶段是十四岁到二十一岁。此时,人的生命组织构成力活跃在思想意识的发展上,儿童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这个世界已不再如他想象和艺术塑造的那样完美了,而是真实的了。同时,他形成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增强,甚至会很固执。他执着地追求自然界中的真理,渴望探索这个真实的世界,并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希望在这个关于他自己的世界中,由人的活动来彰显出其真实和合理性。
  
    这时期人的发展演化到了人性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明显地支配着人的整体行动。青少年在这时期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征,一是健康的、有价值的理想主义;二是脆弱的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很多青少年学生从青春期开始非常热衷于表达内心的激情,如女生会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叛逆和厌世,男生会愁眉不展、行为不检点、不愿意理会他人和顽固。很多时候,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而筑起这种屏障。其实,他们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榜样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此时,尊重个体的独立存在是帮助青少年发展自我本质的前提条件,作为父母或老师如果不能平等对待这些独立的个体,那么就意味着让他们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但是,光靠老师的智慧和学问是不能完全引导学生自我个体的发展的,还必须依靠精神的力量。老师必须尊重自己,并进行个人的精神修炼,让青少年看到老师也在为了自我发展而不懈地努力,他们才会得到启发。
  
    在孩子的学龄前阶段,也就是第一个成长阶段,从学校的设计和教室布置,到教学用品和学生用品都非常讲究,尽量做到自然、和谐和温馨,给予孩子温暖、安全和爱的感觉。因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善良和美好的想象。孩子善良和美好的想象是保证生命力充分用于构造身体的重要因素,影响想象力发展的教育实际上是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针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可以通过讲童话故事让孩子想象美好的、善良的事物,让孩子玩造型不完整的玩具和自然状态的松果、贝壳、石头和木头等引导孩子发挥无限的想象,同时使孩子认识和了解这个地球世界。
  
    七至十四岁是第二个成长阶段,华德福学校的不仅仅有大量的美术、音乐、表演艺术、话剧、手工、园艺和农艺等艺术化教育课程,而且数学、科学、文学、外语、历史和人文课等都以艺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并针对孩子乐于参与生活的天性,让孩子参与多种日常工作和艺术创造。形成对生活的责任感。他们的责任感又是来自于对美的感受和执着追求,而美的感受是建立在学龄前美好和善良想象的基础上,孩子心中有美好的愿望,学校有环境让他们实现,更能加强孩子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华德福教育让学生把思考(Thinking)和理想(Idea)付之于现实,主要是让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动手创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资料,配上图表、数据和标本等,然后装订成有个人特色的课本。
  
    孩子进入青少年阶段之后就是进入了第三个成长阶段,针对学生求真、求实的天性,在高中阶段开始了大量的自然科学课,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农艺、星象学、气象学、投影几何、科学史和人文课如文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史等。通过综合学习艺术、科学和人文(包括宗教),不但学习了科学知识,也学习了普遍和永恒的真理,探索人生的问题。
  
    华德福教育在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尽力使意志、感觉和思考得以平衡的发展,如突出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不忘责任感和真理感的发展,突出责任感的发展也不忽视想象力和真理感的发展。学校强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平衡和谐,给儿童创造一个美丽、快乐和健康的环境,很多华德福学校都是建在有农场的郊外。
  
    华德福教育既能在富裕的北美和欧洲等国发展,也能在巴西和南非的贫民窟里发展;既能在基督文化社会中发展,也能在伊斯兰教的埃及和犹太教的以色列发展;既能在佛教的日本和泰国发展,也能在印度教的印度发展。华德福学校在世界各地都能受到钟爱的主要原因是其教育理念坚持了人智学对人的共性理解,针对了人的本性发展,尊重了人的自由天性,结合了本土文化和国情,从而实现了华德福教育本土化,并发展了华德福教育的人文精神。华德福教育主张培养合作意识重于竞争意识,强调教育在发展人的独立自我的同时,也强调人跟周围的人、社会和自然保持和谐,这种教育理念也给创建未来的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榜样。
  
    华德福教育之所以被全世界不同地区、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的人推崇是因为它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世界各地都在吸收其合理的核心部分发展自己的文化。历经80余年历史的华德福教育,在理念和实践中不但继承了基督文明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也结合了儒家、道家和佛经的精华部分,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天人合一”、“人天生具有佛性”、“随缘”等,在东方文化背景中也很容易本土化。
  
    华德福教育在很多国家的发展都是处于民间发展状态,一些热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华德福教育来净化功利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帮助成人和孩子在物质社会的大潮中把握自己的精神生活,寻找自己生命的使命和对自己负责。华德福学校的教师一般是出于对孩子和社会的关爱,热爱自然和生活,呼唤爱心,关心他人,关心人文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以及崇尚奉献精神去从事教育,把学生当作他们的老师,在教学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完善、成长和成熟,用行动来鼓励人们多做社会公益事业和关心社会弱小群体。因此,世界各地的华德福学校常成为志愿者、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社区文化中心。
  ---
  华德福幼儿阶段的教育
  
  黄晓星
  
  华德福教育对孩子不同时期的发展都有深入的了解,如学龄前的第一个发展阶段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幼儿学会三个重要的生存能力:挺身坐起、走路和说话。而这些能力乃是经由模仿学到,如果幼儿只和动物一起生活成长,他就不可能获得人类的基本能力,在历史上不乏这样例子。从狼孩的例子中已经证明了人性只能从人的身上学习获得,更证明了模仿的重要性。当幼儿学会爬行或走路时,就开始喜欢探索他身边的事物。此时,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期,小孩子都喜欢跟在他*的身后,妈妈做什么他也要做什么,厨房里的锅、瓢、匙、碗都可以让他玩得不亦乐乎。有时也要学妈妈洗衣服,学着大人的模样打扫;有时妈妈才整理好的东西,又被他搬上搬下。幼儿最大的快乐在于可以自由活动和操作真实的家庭生活用品,而成人工作的用意与目的,对孩子来说根本没有意义。许多成人经常抱怨,如果没有幼儿的帮倒忙,家务事也许能做得更快。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如果妈妈在做家务的同时,也让孩子参与帮忙,就是在生活中从事儿童教育。
  
  幼儿除了喜欢四处探索和参与活动之外,也时常会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大人的一举一动,如坐在一旁注视着在削苹果或做针线活的妈妈,或者自己坐在玩具角落里全神贯注地工作着,如用东西装满他的小篓筐,再全部倒出来;用积木搭些城堡,再推倒;或是轻哼着歌谣,摇他的小娃娃入睡等。
  
  幼儿的玩耍就是他的工作,大人必须重视幼儿的玩具,同时也要教育儿童爱惜自己的玩具。所有在大自然中可以看到的、能找到的,或是手工制造的简单的木偶、娃娃、小动物等玩具都是最适合幼儿的玩具。因为孩子们与这种自然物质做的玩具接触时,会对自然的组织与形状产生深刻的印象,而这种印象能直接影响孩子内在的器官形成。鲁道夫·史代纳认为:“由固定不变的数学公式制造成的玩具,会使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枯萎而死亡。” 因此,孩子所接触的事物应该具备可变化性,以不完整或原始的形式呈现,能让孩子的想象力有发挥的余地,而不致使孩子的想象力枯死。
  
  当孩子到了二足岁到三岁之间的顽固期时,自我意识首次觉醒,表现在孩子开设说“我”,“我的”或“我们”,这时的孩子真的要度过人生中第一阶段真正的危险期,当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和谐共处是次阶段教育的内容之一。
  
  三岁到五岁的儿童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从出生到现阶段一直处在头部活动的生命力与想象力,现在开始在身体的中心部分起了主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血液循环和呼吸器官(心脏与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展现两种新的能力,使他与生活周围事物产生明显易见的新关系,那正是孩子的想象力和记忆力。三岁到五岁的孩子也是充满想象力与即兴游戏的时光。
  
  以下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儿童在游戏行为中的例子:一名四岁的女孩在一片树皮上放了两块小石头,一边说着:“我有一只小船和一名船夫。”可是当她走到你的面前时,也许会对你说:“我送你巧克力和糖果。”一边将小石头放在笔者的手里,而她手中的那片树皮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小矮人房子的屋顶了。
  
  一张小凳子可以当娃娃的炉灶,一会儿又可以变成饲料槽,倒过来放的小凳则又成了娃娃床或火车车厢。这些例子都显示了孩子在此年龄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能运用周围的一切东西,籍其想象力可以把每种东西变成新的或“活”的东西。孩子对于眼前的事物,通常只感觉到似曾相识,而想象力可以填充他的需要。当然,其先决条件是这些东西必须是孩子曾经熟悉的东西,如果一个小孩从未亲眼或在图画中看见过船,他不可能在游戏中捏造出一只船来。
  
  此外,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游戏变化无穷,游戏经常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中模仿来,有时跟生活毫无关联地出现,有时随机应变来。总之,他会随时随地不断产生新的主意。有些成人会担心孩子是否不够专心志志。事实上,这个年龄所谓的专心是在于游戏行为本身的连续性,而不是在于游戏内容的连贯性,这也是这个年龄儿童游戏的特色。
  
  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游戏会显得毫无秩序和一片混乱,但是这种混乱现象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是孩子随时受外界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反应。所以,在孩子游戏之后,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整理收拾玩具,并且自己以身作则带头进行整理工作,让收拾整理不成为一个命令式或压制式的负担,反而成为一种愉快的和自然的习惯。
  
  大约五岁开始,孩子迈进了生命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此时,器官形成的力量将渐渐自由地在血液循环与呼吸系统中活动,并且在新陈代谢与四肢部分发挥功能。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手脚爱好运动之外,手指尖的运动也开始灵活敏捷起来,五到七岁的孩子会想象有图象和做有计划性的游戏了。
  
  许多孩子都会经历了一段危机时期之后,尤其是那些原来很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孩子,第一次体会到生活无聊的滋味,他可能会站在你的面前说:“我不知道该玩什么了。”孩子的想象力需要一段时间休息,应该多让孩子参与大人的工作,如:削苹果、擦脸盘、打扫、烤面包、缝纫等。也许过一阵子,或者过几天,这些孩子就会有新的冲动,有了新的主意之后又有新的游戏。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游戏,不再是从外界事物直接影响而产生的了,而是来自孩子内在的心灵产物。换言之,孩子对于曾经体验过的事物拥有一个内在的画面,不必再依赖时间、空间或任何人的提醒,就能直接从游戏中反映出来。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需要讲究的玩具,而是能陪伴他一起成长的游戏素材,好的素材能够引发孩子产生做游戏的主意,五岁以上的孩子已经会先构想,再用心去寻找符合他想象中的素材并利用它,原先丰富的想象力发挥了新的功效。陪伴孩子游戏,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语言,也不需要给予指导,让孩子们自由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平和、喜悦的氛围中创造。因此,在华德福的幼儿园或家庭中,给孩子们布置一个允许他们自己创造的空间,和适合模仿的环境。
  
  每个孩子一般都会参与大人的工作,但每个乐于做家务事的母亲和每个喜欢孩子参与家庭工作的父亲,都可以了解到孩子如何在无形中模仿到买菜、烫衣服、使用刀子和除草等工作,而这些工作都会在他们的游戏中重演,孩子这段游戏的童年是其日后人生最重要的基石。因此,最重要的是孩子周围的成人能否将生活安排得有规律、有秩序,是否喜欢工作,是否是乐于主动承担责任的人。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完全健康地体验自己的发展步伐,让他接触适当的、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以加强他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身体的塑造成型,从而完成第一阶段的成熟期。这样,孩子才能以同样的喜悦、力量和学习动机走向小学,并承受小学阶段的各种考验,而成长得更加健壮。幼儿从出生之后到六、七岁的阶段中,他的任务是充分发展身体,让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完成细微的区分。这时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切,包括人们讲话的语调、行为举止都不加以判断便接受了,但是,他们会检讨家长和小朋友们的态度和价值观。直到学龄之前才结束,一个完整的器官形成过程,成为一个值得利用的“工具”以提供未来生命的成长。也就是说,幼儿可以籍由这个健康的身体,势不可挡地向外发展心灵与精神的独特性。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孩子,没有动物和植物陪伴,甚至没有阳光、星星和月亮,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严重污染的环境中,连呼吸都是一个问题。同时,很多孩子生活在破碎的家庭里,生活在祖父母家里受溺爱之中,或父母由于工作忙经常看不到父母亲,或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里,很多这样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自然的成长环境。华德福教育针对孩子应该如何地自然成长,常常是把学校建立在郊外,让孩子有宽阔的地方奔跑,养一些小动物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关爱生命,种花种菜,让孩子感觉到生命的欣欣向荣。
  
  华德福幼儿园教育不提倡象低年级的“正规学习”,不教孩子读书、写字和算数,而是注重健康的成长,给予儿童温暖和爱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由他所得到的爱以及丰富的生命力来创建了自己的身躯之后,他的生命力才能用来执行第二个任务,即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训练。如果在此之前教他们读、写、算术,就会剥夺他们用以建造身体的生命力,而减弱他们的生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因此,华德福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方式,包括了游戏、故事、音乐、艺术、手工、运动、照料动物、做面包、做家务等等,幼儿园的功课或作业,也许是在阳台上种一盆小麦,让孩子轮流浇水,或养一对金鱼,让孩子轮流照料,或帮助老师布置教室、洗被子、做清洁等。在自由玩耍的时间,孩子会用木头、石头、树枝、树皮、松果、布等自然的材料在地上搭建自己的小农场、村庄、城堡和自己的家等,有时孩子会自己编故事扮演角色,在过家家中模仿成人的现代生活。其实,这是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也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提供环境,从故事中提取素材,并参与和从中协调。
  
  华德福幼儿园没有固定的课本、书、作业之类的东西,孩子主要是通过耳朵、眼睛、口头表达和动手模仿来学习。如美术课中有绘画和水彩两种,绘画主要是用彩色的方块状和粗的蜡笔,孩子可以自由画自己想画的东西,老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每一个孩子的画都会成为大家欣赏的对象,老师可以从孩子选择颜色、用力和线条中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表达的思想。水彩画经常是孩子最喜欢的课,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如果学会如何为画画准备材料用具,学会用画笔,和帮助老师收拾就是很大的本事,这也是教绘画的主要内容。他们对颜色有特别的感受,一般每次只给孩子两种基本色:红和蓝,让他们玩颜色,在玩颜色的过程中熟悉颜色,感受颜色所传达的内在意义。一定的时间之后,孩子可以用三种基本色:红、蓝和黄,充分掌握这三种基本色的混合和搭配所产生的颜色变化,孩子的内心会在这种玩的过程中得到娱乐和感觉喜悦。
  
  手工课是从孩子玩沙堆开始,沙和水是孩子天然的、最好的玩具,沙和水的绝妙之处是无形的,孩子可以从中找到无限的乐趣。华德福教育幼儿园的手工课中,选用了蜂蜡,通过孩子手中产生的温暖让蜂蜡慢慢变软,孩子可以随便捏制他们喜欢的东西,天使、小动物或其他造型,也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蜂蜡搭拼成一幅画。孩子不但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艺术的内涵,也让他们体会到温暖的内涵,是动手和动脑的最佳结合。
  ---
  华德福小学阶段的教育
  
  黄晓星
  
  从前,有个国王,爱花甚过爱王妃,他四处招收园丁并从各地引进很多种类不同的花。有一次,为了引进一种名贵的玫瑰花,国王下令赏重金寻找富有经验的园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天,终于来了两位园丁,他们都声称可以种好这种花。国王很高兴,赏了他们一些银两,他们就各自分头种花去了。十几天后,他们的种子都生根发芽长叶子。第一个园丁很焦虑,他不停地给植物洒水施肥,但还是担心植物是否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料,于是,他每天都把根拔出土来检查,剪一些叶子去化验。不久植物就枯萎了。第二个园丁却耐心地等待植物生长,他定时定量地洒水和施肥,当然也考虑了阳光、空气和气温对植物的影响。他对自己的栽培技术很有信心,从不刻意检查和化验,不久植物便开出了美丽鲜艳的玫瑰花。
  
  老师被比喻成园丁和这个故事无关,这个故事是用来区别华德福教育和现行的教育,现行教育通过应接不暇的考试、比赛、排名次、检查、评估等方式来量化孩子,跟第一个园丁频繁地检验植物的根和叶子的做法没有本质区别。跟第二个园丁那样对自己的栽培技术很有信心,定时定量地洒水和施肥,而从不刻意检查和化验,华德福教育就极力避免因考试、比赛和排名次等方法来衡量学生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换之是以展示学生学过的东西和取得的成绩来表达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不会把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却花在无谓的考试、测验和考级上,因为通过比赛、分数和排名次等方式带着挑剔的眼光来衡量孩子,使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华德福学校在每个学期结束时,各班都在教室和大堂里展示出本学期学生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美术作品、课本和设计的模型等等方式来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综合能力和深层思想意识。不同的年龄阶段还有独立的或小组的“展示项目”(Presentaiton),他们会在学校里以展示展览、演示和演讲等方式,或举办公开的话剧表演、朗诵和演奏会等艺术表演活动展现他们取得的成就。用这种展示来代替考试的教育方式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地发挥他们自己的个性,并使他们能够得到肯定和欣赏。学生在互相欣赏和互相鼓励的气氛中,他们没有失败的压力,只有成功的鼓舞在这种鼓励和欣赏下,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在华德福学校每次大大小小的庆典活动中,都有学生的合唱、演奏、韵律舞和朗诵等,学生经常通过为公众演出话剧和举办音乐会等方式来筹款,作为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的活动经费。
  
  课程不以传统的科目来安排,而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安排,称为主课(Main lesson)。每个主题的学习时间是三到五个星期不等,学术性的主题都安排在每天早上的两个半小时的主课时间里,如语言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地理和历史等主题。课程的安排非常注重师生关系,同一位主课老师从一年级带班到八年级,这样学生可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安全。这位老师一旦接受一个班就跟这个班的孩子相处八年,在这八年中,主课老师和同一班的学生朝夕相处,互相了解和互相关心,并同时和家长保持密切合作。老师不但是学生的启发者,更是学生精神的向导者,寻求跟学生在精神世界中互相沟通。如果某个学生有问题,老师就必须跟家长和其他老师一起合作来解决,如果老师只是任课一年或半年,那么他就可能忍耐一年或半年,然后把问题推到另一位老师的身上。由于主课老师每年都要教新的课程,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内容。因此,这位主课老师在不断地学习和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完善自我。主课老师担任每天早上两个小时的主课,如语言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地理和历史等课,有一些主课老师同时也担任一门外语课(华德福学校各年级都同时开设有两门外语课)。其他如音乐、美术、手工、园艺、体育和韵律舞等课由专业老师担任,主课老师也经常参加这些课的学习,并协助专业老师辅导学生。
  
  主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强调艺术性。例如,三年级中,在四个星期建造一间房子课题之后,学习三个星期的数学,学习在建房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测量和计算问题。紧跟着是学三个星期旧约全书,在这一主题中就是静静地听圣经故事。主课和另外的科目之间也有巧妙的安排,例如,在学习圣经故事期间,音乐课老师也教一些希伯来文的民歌。 主课的内容安排是根据儿童的内心需求来设计的,并着重其深层意义。以建房子为例,这时的孩子正是处于逆反年龄,因此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才能够建房子,这样可以维护老师的权威来平衡孩子的逆反心态。在老师带领下亲手兴建一间真正的小房子,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同时,九岁儿童的心灵和身体都需要自己的“房子”,给自己寻找内心的归宿感。从建房子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设计、画图,包括各种几何图形;还学会了度量长度和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在材料准备和施工中,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培养感觉和观察世界的能力。在老师的带领下,编写计划和向学校申请资助,这样一来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公文写作能力。
  
  主课的安排核心线索是儿童的意识发展过程。在一年级,儿童从神话故事中学到生活的结构。在二年级,儿童从各种文化的圣人故事中,以圣人为榜样学习做一个完美的人。在三年级,儿童从《圣经》故事中探索生活的意义。在四年级,儿童学习人与动物的关系,开始用新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在五年级,儿童学习偏重文化的古代史,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六年级,学习希腊和罗马历史,同时也学习物理,结合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与科学,挖掘自然规律、人体与自然的统一美。在七年级,迎合生理和心理在急剧变化的青少年,着重学习文艺复兴文化和中世纪历史,让学生以一种“人性复兴”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真实的世界。在八年级,迎合青少年的叛逆和厌世心态,学习世界各地革命和冒险家的开拓精神,如学习法国革命中自由、平等与博爱,从哥伦布寻找新大陆的冒险中,学习探索和冒险精神,为下一步的高中生活铺路。
  
  华德福教育的特别之处在于教育方法的艺术化,艺术化教育不仅仅是艺术课程,而且也表现在艺术课以外的各个课程中。如六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希腊和罗马史,他们对那些帝王、战争、事件和日期只作基本的了解,重点是学习和欣赏希腊的古诗和雕塑艺术与罗马的建筑风格。同时在体育课里也学习古希腊的传统运动并模拟奥林匹克比赛,着重体现运动中的审美而不在于竞技的竞争。在接下来的课题中,学习和演出希腊的话剧,在这个主题的学习结束时公开演出,这种演出通常是为某个集体活动筹款。当学生到十年级,再一次学到希腊和罗马史时,就进行理性地研究,如辩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学习古罗马的法律和民主政治结构,在班级里实行民主管理等等。 华德福学校从八年级开始,以美为主题,让儿童充分感受世界的美,用美来滋养他们的心灵,并唤起儿童对人、社会和自然的热爱,为进一步培养儿童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提供成熟的感性基础,从学校的环境、教室的布置,到学生制作的课本和艺术作品无不突出美的意识。
  ---
  华德福中学阶段的教育
  
  黄晓星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后,人们开始进一步探索天体运动的原理。有人问牛顿,最初地球是如何开始运动起来的?他一时想不出答案,于是开玩笑说:“是上帝踢了它一脚。”从此,牛顿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研究神学。达尔文是英国皇家神学会的生物学家,奉命随远征船队到加勒比海去考察,五年后回到英国,他却用《物种起源》来告诉皇家神学会,人类是由猿猴演变而来的。在人人都相信上帝创造人的时代,《物种起源》理论却成了自然科学的奠基石。
  
  当人类最初研究自然的时候,必定意识到有别于自然的人类主体,也必定信仰人与自然界的共性,人才有动机去探索自然的规律。所以,历史上还有很多科学家像牛顿和达尔文那样,在神学和科学之间自由地穿梭。但是,自从笛卡儿把宇宙分为心与物两个部分,人的注意力由精神转移到物质,神学和科学也开始被人们分离成河水不犯井水。当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物质丰富和生活方便时,人们便极力推崇科学技术以至达到神圣的地位,科学技术成了一种信仰。但是,科学技术不仅不可能提供人的价值标准和存在意义,也不能合理地对行为的道德规范做出判断,更不能回答很多未知领域存在的问题。如果科学技术缺乏人文价值的指导,科学技术找不到来自人文的理想,科学成果的应用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例如,人们可能用原子弹来威胁着人类的存在,而不是用来造福人类。如果人文精神和价值缺乏科学性,信仰会变成荒唐的迷信,在荒唐的价值观指导下,结合了现代科技,造成的后果肯定会是不堪设想的。例如几年前发生在东京地铁里的毒气事件,就是失去理性的奥姆真理教炮制的。然而,在当今社会中,自然科学家所做出的结论却被普遍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人文精神的教育渐渐地退出了学校,科学技术便成了教育的惟一上帝,这种缺乏人文精神活动的教育,造成了当今世界的信仰危机,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价值观的困惑。
  
  鲁道夫?史代纳认为:“现代物质科学是化整为零的科学,把物质细分到分子和原子,人类科学把人细分到类、属、种去研究,这都是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只能给予人们局部的真理。人类的心灵深处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用物质科学中符合逻辑的概念来解释人,只能通过艺术性的方法来领悟和从精神科学中去探索,有心灵精神的科学应该是寻求知识、艺术创造、信仰奉献与内心的和谐。”2于是,他建立了融合科学、艺术和信仰为一体的华德福教育,希望人类在这种和谐中全面平衡地发展。
  
  华德福学校在艺术、科学和信仰等方面的教育平衡地进行,表现在学生对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时,同时学会用艺术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用心去体验,用手去创造。以这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科学探索所带来的意义,并用不同的视角去认识物质世界。学生不但可以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也发现了一个美的世界,而真实就是美,美也是真。
  
  华德福学校高中阶段的自然科学课程包括生物、星象、气象、地理、化学、物理和机械学等。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实验和现象,然后描述感受和体会,再来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理论。当学生学习动物学和植物学时,把动植物与自然界当作一个有机联系的生命体来研究,他们不仅是用显微镜去观察尸体和细胞,获得死亡的知识,而且是研究生命由生至死的整个过程,掌握生命的知识。他们定期观察动植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制作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并用丰富的美术方法记录和描绘生命的整个变化过程。他们在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中的插图,就像美术课的艺术作品那样精致。学习人体知识时,紧密联系化学中的矿物知识和动植物知识,然后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人体的机械和物理现象,再从生理学的角度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学习生理卫生和健康知识。同时,在艺术课学习人体时,他们画人体素描就像研究科学那样精确。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心理进入了对比(正反)阶段,这时是思想走向独立的开端,他们自己会辨别真假、是非、黑白、好坏和善恶,而对事物进行非此即彼的判断,很容易走极端。在艺术表现时,他们喜欢黑白而不喜欢彩色,因为他们把黑白看成两极对立的象征,自然而然地将黑白理解为光明和黑暗的象征,在艺术中对光和影的探索,象征着寻求光和黑暗,黑白艺术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征服一个光和影的世界。通过比较,理解美学意义的光和颜色,物理学中光的科学分析、光谱理论,以及歌德的光学和颜色理论,向学生提出了宗教意义上认为神就是光的问题。科学和艺术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达到追求真的顶峰,并了解人的深层意识、思想状态和存在的意义。
  
  华德福学校高中阶段在人文、艺术和科学课中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老师鼓励学生挑战权威,不轻易相信像“根据科学研究或统计数字的结果”之类的结论,老师客观地陈述各种理论和观点,不加任何的个人观点和偏见。例如,在讲社会发展史时,老师就像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那样讲解共产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理想,同时也得像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学者那样讲解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理想,让学生提出疑问,并自己去判断和定论,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和自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分析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做社会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九年级以上的高中阶段,没有因为文化科学知识程度和课程的增加而忽略了艺术教育,却仍然把艺术课当作主课来修。艺术课程中还包括了戏剧、声乐、乐器、韵律、色彩、绘画、木雕、编织、泥塑、金属艺术和其他工艺。高中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和方法的学习,而是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不同风格的艺术和艺术思想,由专业老师自由地选择有关资料,着重教学的艺术性。老师常常以艺术家的生平故事为线索,分析其思想、生活和艺术风格,着重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探讨。如在介绍达?芬奇的生平故事时,引用他的妙语:“那些达不到自己理想的人也能去思考和尝试,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引导青少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华德福教育的课程设计以历史为线索,以文学和艺术为操作工具贯穿整个教学大纲,其奥秘是根据人的意识发展,从历史的文化纪元(Culture epoch)中折射出人的意识在一生中的阶段性发展。人的意识进化就如人类的人的意识发展那样,从一个模糊和到清晰,从集体到个体,从身体支配人的行动(野蛮)到精神支配着人大额行动(文明)的过程。一人作为一个精神体从精神世界进入肉体中,要通过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和位置。人出生以后的一段时期里,还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三岁之前的生活和经历未能留下任何记忆,其精神个体和精神世界仍然有直接的沟通。
  
  人类社会存在的历史,人类的意识就如早期历史如童话和神话故事中讲的那样,“很早很早以前,在森林里或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国王”,非常模糊的时间和地点,那时候人类的意识像三岁之前的孩子那样,人类活动没有可以考证的时间和地点,童话和神话就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的真实面貌,童话和神话故事就是儿童早期的历史课。当人类活动在地球中进一步发展,人类的心灵和物质世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历史记载中出现了部分可以考证的,和部分不可以考证的人名、地名和时间,这样的历史表现在传说和宗教故事中,如用“五千年前,在加里里海”来描绘时间和地点。这段人类历史就像一个人对自己三至七岁的记忆那样,隐隐约约和似是而非。于是,口叙史、传说和宗教故事就是二至三年级的历史课程。当人类历史发展到可以考证的史实,人作为精神个体和物质世界完全分离开来,成了“我”与“世界”的二元关系,人类发现了自然世界的美,不但通过艺术、诗和歌来表达其精神活动(或精神世界),而且还不断地研究探讨自然世界和人,如何开始,真实存在,未来如何。人认识和了解自然界并把它当成参照物来确定自己的存在、位置和未来,于是,人们开始有了记载的历史。十岁以后,人的自我意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的精神开始独立于物质世界,并以独立的、主观的态度来审视和认知物质世界。因此,在华德福教育中,四年级(十岁左右)开始学习有记载的历史课。
  
  华德福教育在不同的阶段突出追求真的方式不同,如学前阶段世界是善的,学前阶段让孩子玩天然材料做的玩具,通过触觉来认识物质世界的真,强调自然的美,因为那是真的。童话和神话故事对孩子来说是真的,因为他们的意识就是处于那个阶段,同时也是体现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突出世界是美的,从美中求真,通过美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和自然界。九至十二年级以世界是真的为主题,对真的寻求进入人的内在体验,但是,突出真时也不忘对善、美和真的相辅相成。因此,华德福学校开设了信仰课,通过信仰教育帮助学生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寻找一种至高的理想和精神目标,而这种探索充分体现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小学的历史课不太注重历史事件发生的日期和地点,而是注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意义,高中的历史课注重人类的意识发展以及意识的表达方式,所以历史课包括了科学史、艺术史、文学史和哲学史等,培养青少年对史实的忠贞,对人类的开端与未来的执着追求,最终引导他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和负起建设文明社会的责任。因为青少年不仅仅追求合理和科学的真理,也追求符合人性和永恒的真理。
  
  史代纳认为智力的开发并非是多多益善的,就如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环境那样,通过美术教育平衡人的智力、感觉和意志的发展,达到身、心、灵和精神的整体健康发展,把学到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和表现在行为上。如在十一年级的科学课中,学生能够依据环境来描绘人和动物本质上的联系,涉及到人体不同的器官和系统,并联系到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在艺术课中学习人体素描和人体雕塑,鉴赏文艺复兴时期有关人体的艺术作品,把科学与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人文科学和艺术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分析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人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广泛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科学教育帮助青少年求知和探索未知的物质世界,科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心得体会和艺术性,让文化和科学知识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感受。艺术教育让他们学习艺术的科学表达方式,以及科学、内心和艺术的和谐发展。信仰教育帮助学生找到科学和艺术的探索方向,提供支持学习科学和艺术的内在动力,以及生存的目的。华德福教育极力融合科学、艺术和信仰教育为一体。
  ---
   我为什么要推荐沃道夫教育(华德福教育)
   作者:蒙令华 《大学生》杂志社 编辑
   这本书的编辑是蒙令华,也就是我本人。
   但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更愿意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为作为“编辑”,我的工作只是修改、调整了个别的字句。我认为,也许保留一个外国人说中文的习惯才更能体现他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且,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国家。我在编辑过程中,先后两次通读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每一次读完,我都抑制不住自己的这样一种感情:对书的作者理想主义和他独特的实践经历的由衷敬佩。也是基于这种感受,我才要在这里以我最大的热情来向人们推荐它。
  
   这本书的编辑过程大致是这样的:2000年8月,卢安克从广西南宁来到北京,我和他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修改完;其后,卢安克回到广西阳朔县农村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并对书的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和修改;2001年春节过后,卢安克转到了广西西北部的东兰县农村教书,根据他的经历和教育实践继续增添书的内容。同年8月左右,卢安克返回德国接受沃道夫教育培训,我于11月收到他在德国从网上发来的书稿,作了最后一次修改。书的内容现在基本已定并发表在他个人的最新网页上(www.jiaoyu.org)。
   关于卢安克,关于他的书的内容,我想从我第一次与他见面时及之后的印象谈起。2000年春节前,当时我在广西《金色年华》杂志社任编辑和记者,通过当地报纸的一条简短新闻线索,我对其中报道的被称之为“洋雷锋”的德国人卢安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该报道说,他成立了“德国沃道夫教育友好协会广西办事处”,在广西农村实践一种来自德国的沃道夫教育,他喜欢农村生活,等等。几经联系,我终于与卢安克通了电话并约定了采访。我在自己的办公室第一次见到了他。他长得很高,应该在1米80以上,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典型的日耳曼民族特征。他穿一件宽宽大大的假冒名牌运动服,显得很瘦削,也许是缺少营养所致。他说话时也显得很腼腆,声音不大但是表达很清楚。卢安克回德国前路经深圳时,我曾介绍一位深圳青年杂志的记者去采访他,她后来给我写信这样描述卢安克的眼睛的:“他像个孩子,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圣洁的眼睛。”
   为了拍照,我又在春节放假时去了他的住处兼办事处驻地。那是位于南宁市郊区农村的、由几间破旧平房和没有围墙的工作间组成的一家非法纸袋厂。卢安克就住在其中一间低矮、阴暗又潮湿的平房里。这样寒碜的住处,等到工厂开工时他还得跟两三个甚至10多个人睡在一个大铺上。房屋也漏雨,每逢下雨就会把被子淋湿,令人无法入睡。这里也是他合法注册的办事处驻地。这个世界当然不缺少贫民区,可是我还是肯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我想所有的中国人也不会相信,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竟然是住在这样的地方的!这当然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那一天的见面,我拍下了他的住处和工厂,我们与一个留守工厂的打工妹一起吃了午饭。我也由此知道,他还是个素食者。
   那次采访,我基本上了解了他的经历。在这里我想大致复述一下:卢安克,德文名Eckart Loewe,1968年生于德国汉堡,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中的弟弟,下面还有弟弟和妹妹。1996年毕业于汉堡艺术大学工业设计系。大学期间,他先后在中国东南大学和广西农业大学学习建筑和中文。毕业后,他重返中国,在广西阳朔农村干农活,并通过对中国农村教育的观察,决定推广沃道夫教育。从1999年至今,他先后在阳朔和东兰县乡镇初中上课,实践他所致力于推广的沃道夫教育。另外,他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洋雷锋”。在他看来,如果他做了那些事就能与中国的雷锋相提并论,当雷锋也容易了。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他的理想。
   我也第一次接触并了解到了一种之前闻所未闻的教育方式即沃道夫教育。当然,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有固定模式的教育。关于它的表述,在这里我也觉得应该不厌其烦地介绍清楚:它是一种强调除了智力的教育外,让教育进入一个人所有的范围,包括躯体、感情、意志和精神都进入教育的体系。它要求基础学校减少理论课,多上艺术、体育和高级手工课;它不提倡学生用课本而是要求自己写自己的课本。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任Federico Mayor的话说是: “把每一个儿童当作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在相互依赖中建立关系并且允许孩子们去发现,发挥并正确地加强孩子们的能力和潜能。”沃道夫教育起源于德国,是由德国教育家、哲学家Rudolf Steiner创立。现在,它也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教育机构。德国的沃道夫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占德国中小学数量的30%,学校按德国法律规定由政府出资,由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管理。Rudolf Steiner认为,人的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7岁以前由于不具备理解能力,只能通过模仿感知世界,因而只需注重发展躯体,增强体质;7岁至14岁时躯体生长已经稳定,人已经有感觉和意志的才能出现,但没有智力才能出现,因而只需通过培养良好的感觉、意志和习惯,为将来成就事业打好基础。否则智力再高级,而人却有可能去追求感觉、意志上的低级享受;14岁以后,个人的看法和观点形成,这时候开展智力教育才合适。并且,这时候接受的教育也不应该把父母的愿望强加到个人身上。因为14岁的孩子在生活上已经有自理能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接受沃道夫教育的人,当他走出社会后,无论身处何方,都极容易适应环境。
   卢安克本人和他的所有兄弟姐妹上的都是沃道夫学校。并且,他的父亲还在他上小学时由一个建筑工程师成了沃道夫学校的老师。据卢安克的介绍,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儿子上的也是沃道夫学校。2002年元旦我去山西大同旅行,巧遇两位德国青年安娜和格茨并一路同行,两人中的安娜也上过沃道夫学校。
   沃道夫教育当然不是我在这里的只言片语就能介绍清楚。不过我最大的体会,也是一个在英国、美国学习过沃道夫教育的中国人黄晓星所说的:“要了解沃道夫教育,只要了解卢安克的个人经历就知道了。”那么,这本以时间为先后顺序写成的卢安克个人经历和体验的书,就很值得你的关注了。
   这一次采访后,尽管我对沃道夫教育还谈不上很深入地了解,但我开始觉得,应该让人们更快地了解到这样一个人,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沃道夫教育。我隐隐地就感觉到,这是一种对中国社会、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绝对能起到重大作用的教育!
   所以,我采访写成的文章,先是发表在我任职的《金色年华》杂志2000年第五期,然后又发表在广西本地影响最大的《南国早报》。这两次登出,都在广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另外,南京的《扬子晚报》和北京的《华人文化世界》杂志也于2000年6月将我的文章刊发了出来,并且后者所发被影响很大的《作家文摘》转载。
   我也开始向其他媒体作推荐,比如在中国影响很大的《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只是很遗憾,可能是我的文章并未写得很好,我的推荐并未得到这两家报社编辑的回响。
   好在这样的工作我之后也没有放弃——2000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到离开了南宁,来到北京《中国大学生》杂志社任职。在这期间,我一直与卢安克保持着联系,我知道,他这时一边在广西阳朔中学给学生上英语课,一边已在断断续续地写这部书稿。2000年8月,卢安克来到了北京。他的计划,一是找到我帮他整理已经成型的书稿,另外很重要的就是与一个在英国和美国学习过沃道夫教育的中国人、刚回到北京的黄晓星见面。
   在北京的再次重逢让我既高兴,也引发了我再次向媒体推介卢安克和沃道夫教育的必要。我想到了影响很大的《北京青年报》。于是,我查看了该报人物版的编辑名字,叫李彦春, 我又看了她写的两篇人物稿,然后,我查到她的联系电话并与她取得联系,告诉她有这么一个人和他所做的事,觉得很适合在北京青年报的人物版报道。当然,由于互相并不认识,她当然只能是将信将疑的。但好在她让我将以往我写的关于卢安克的报道寄了过去。没过几天,李彦春就与我联系,表示要对卢安克进行采访。9月8日,第一篇报道《尽管无人聘用,认定中国教育改革有我一份》在北京青年报刊出。为此,李彦春再次采访卢安克,于9月22日登出〈〈二访卢安克——卢安克续谈沃道夫教育〉〉一文。在第一篇文章登出来时,该报短短的10天内就接到了近300个电话。这一方面是由于北京青年报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确实是李彦春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挖掘卢安克和沃道夫教育内在的东西,引起了正被热闹的素质教育话题搅动着的人们,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2000年5月我还在广西时,偶尔从电视上看到了“实话实说”节目在播放一个美国人丁大卫在广东和甘肃教书的故事。我当时就觉得,丁大卫当然是一个值得大家尊敬的美国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卢安克才是更典型的。我当即于此后几天给主持人崔永元写了信,诚恳地谈了我的想法。在信中我还特意告诉他,1995年我到北京采访东方时空的主持人温迪雅,在办公室里见过他一面,希望这能引起他的重视。遗憾的是,我没有得到回音。尽管后来广西电视台拍摄了关于卢安克的专题片,我还是觉得,只有在中国的中央电视台播出,才会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所以我到了北京后,也一直没有停止这种想法。大概在2001年夏天,我想到了有过一面之缘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另一位编导张朝夕,他是温迪雅的同学,也是西安同乡,我过去一直给他寄送杂志,所以我很快与他联系上了并告诉我的想法,他表示愿意跟拍摄纪录片的制片人说一下。那时,卢安克的哥哥也在暑假时到中国广西阳朔来拍了一部关于卢安克纪录片。卢安克让他哥哥在德国剪辑后,把录像带从德国寄到了北京给我。我马上把录像带拿给了张朝夕。之后,又经过几次电话联系,张朝夕把录像带转给了一个叫胡腾的制片人。没过多久,胡腾打来电话,我将卢安克转到广西东兰县后的联系电话告诉了他。2001年10月14日上午,也是很偶然地,我一打开电视机,就看到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拍摄的〈〈卢安克的乡村生活〉〉。那样的画面和那张熟悉的面孔使我备感亲切。当然,更多的感受,是对自己心灵的震憾。我相信很多人也会与我一样。我后来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文字,有拍摄的记者写的采访笔记,有老师写的,也有中学生写的,无一例外,他们被卢安克的生活感染了。
   还要提一下的是,我也曾将写卢安克的文章寄给了《知音》杂志的编辑,不过,虽然编辑很感兴趣,但由于该杂志社担心宣传这样一位在中国从事基础教育的外国人是否合适,他们放弃了。
   关于这本书的书稿的一些事宜,我也想在这里提一下。2000年9月卢安克还在北京与我一同修改书稿时,我曾表示要向出版社推荐,一定要让它出版。通过介绍,我甚至与一位作家出版社的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编辑取得了联系,我从网上给这位编辑将书稿发了过去。但是,真的很遗憾,也很让人失望,我的推荐没能引起他的兴趣;卢安克回到广西后,自己印了100多本并寄了10本给我。我将它又寄给了一些我认为对教育感兴趣的人。
   我到现在都固执地认为,只要稍加调整和改变一下卢安克在书中的叙事方式,甚至只要那家出版社的编辑对它产生了兴趣,它的出版就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所以我一直都奇怪,为什么会没人来赏识它呢?
   从1999年开始,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在全中国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一直到现在也还在继续。关于素质教育的各种图书也因此出了很多,有的影响还很大。比如,在美国的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由于黄全愈是广西人,他回国期间我曾与他取得联系,本来想安排一次与卢安克见面交流的。无奈他的社会活动太多,实在抽不出时间。当然,我们并不认识,只是我给他打过电话,可能他也不会相信我的这种安排是有意义的吧。另外一本书,当然就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的〈〈哈佛女孩刘奕婷〉〉了。
   有时,我真的担心,即使卢安克的书出版,它也可能被出版社或书商炒作成一本在素质教育旗号下一大堆“素质教育丛书”中的一本。这是我不希望的,我想这种出版的结果只能掩盖卢安克的独特性而淹没在其中。但是我也很矛盾,在中国,现在的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一本书没有经过炒作,就不会产生大的影响。那位哈佛女孩,不就是书商鼓捣出来的“天才”吗?尽管,那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
   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有人来关注这本书——〈〈德国青年人在广西实践素质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卢安克在德国上的是沃道夫学校,但他并没有受过如何开展沃道夫教育这方面的培训,也没有学过什么教育方法,那么,他怎么会想到在中国实践沃道夫教育呢?还是正如黄晓星所说的,他(卢安克)的生活完全能表达这种教育,只有理解他的生活的人才能理解沃道夫教育。
   确实,没有人给他什么任务,任务只是他自己找的。他所做的一切,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在中国留学、生活并对中国社会进行过观察过后作出的选择。就像有人追求钱或者其他不同方向的事物,这并没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卢安克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为了得到父亲对他在中国的工作的支持,有一段时间他在德国时故意去干最苦的给卡车扛包的工作,虽然挣到了钱,每天都很辛苦。可是他要向父亲表达的意思是,不是他干的那种工作低级可惜,而是放弃他的才能去挣钱才是可惜的。
   在他哥哥卢安思给他拍摄制成的VCD碟片上,卢安克是这样写的:“我在这里记录的是我怎么把理想和做法统一起来的一种生活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失去什么。”
   当然,也正因为他没有受过如何开展沃道夫教育的培训,所以他在书中记录了自己在阳朔和东兰的农村中学上课时的很多思考和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的内容,这个过程对没学过教育的他来讲,比起中国老师更显得困难。
   在卢安克实践沃道夫教育的最初,他可能也没有想到怎样把沃道夫教育和素质教育联系到一起。但是,沃道夫教育毫无疑问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所以,当中国的教育界和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素质教育以后,卢安克也把目光投向了亟待在中国施行的素质教育。这从他的书名及书中的内容就能看得出来。
   卢安克曾经在中国的东南大学留学一段时间。该大学的前任校长韦钰目前也是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在卢安克第一次把这部书稿印出来时,他就寄给了中国中央教育科研所,也通过另外的途径,希望能呈送给韦钰副部长。不知道他的这一愿望是否如愿。不过可以肯定地说,素质教育今天能受到如此重视,在千千万万的推动力量中,卢安克是作出过贡献的。
   在这里,我觉得除了我采访之初的感觉,也不能不提一下我对卢安克的另外的印象,以及一些我们共同的经历。我也希望这有助于大家更了解他。卢安克于2000年8月26日到北京找我的那一天,我去北京西站接他。那天,当他脚蹬球鞋、身背黑色背包、穿着泛黄的T恤随着人流走出车站时,我眼中的他不仅头发凌乱,也显得疲惫不堪。原来,他买的是没座位的站票,近 40小时的路程他足足站了12个小时才找到座位!接到卢安克的那天,我刚好与几个被称为“京城四美”的“美女作家”有一个推不掉的聚会,于是我直接就把卢安克带去了。当卢安克坐在这几位以时尚、前卫著称的女性面前时,特别是在了解了他的经历后,她们真的很惊讶!也可能,她们在北京三里屯酒吧里见惯了那些留连往返的外国人,眼前的这个外国小伙子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由于我事先联系的地下室旅店老板不敢让这么一位他觉得身份可疑的外国人住,没办法,我只有让他先在我的办公室里住了两天。然后,我们一起找到了已先期从美国回到北京的黄晓星。他们俩人一开始都住在另外一位叫郁宁远的人家里。后来,那毕竟不太方便。他们于是在清华大学北门的农村找到了一间平房,才比较正式地住了下来。可是据我的比较,那样一间小小的平房,丝毫也没有比卢安克在南宁那家非法工厂的住处强到哪里。更糟糕的是,他们得去离住处约有一百米的地方上厕所。而那间地面几乎被大小便淹没的厕所,大概也算得上我见过的最差的厕所了。
   有一点也不能不提的是,每天在我的办公室修改完书稿后,我本来想去那些小的饭馆一块吃饭的,不过第一次跟卢安克走出去,他就发现了路边的一家没有名称的小吃店。于是,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我跟他在一起时的所吃的饭,差不多都是在这解决的。这个没有名称的小吃店,其实是临时搭建成的工棚售饭点,专门供应给在修北四环路的民工的。除了简单的炒菜,就是3到5元的快餐。卢安克喜欢这样的地方,是因为他觉得,这种环境其实很单纯。那些民工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都是一些很单纯的人。他们一开始还惊讶怎么会有一个外国人会跟他们在一起吃饭,难道是体验生活不成?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好像觉得这个外国人是真的喜欢这地方,也就没有什么惊异的了。不过,那里的环境确实太糟了,四周的墙是脏的,桌子和地面也是脏兮兮的。最不能忍受的,是那儿的地下正好是一条排水沟,而有几处地方竟然是开口的。每次一坐到桌前,就能闻到从脚底下升腾上来的阵阵恶臭。当然,至于那儿饭菜,在跟卢安克一同吃过一段时间后,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确实比大饭店的要好吃!
   对卢安克来说,在中国恐怕没有什么比吃饭更浪费时间的事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总是有很多人要请他吃饭和喝酒。这种中国特色的热情当然大多是发自内心的纯朴的感情,但确是很难让一个外国人理解的: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吃上面?而不是把我的时间还给我、去做我自己的事情呢?
   我曾经与一个美国女士交谈,她也在中国学习舞蹈,她的努力得到了承认,也逐渐适应了东方的生活。不过她谈到中国与美国的最大差别,她还是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复杂,她说:美国社会是混乱的,而中国的社会是最复杂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复杂,一是表现在每个人都会讲究所谓的面子,第二就是,你不知道每个人表达出来的话和意思,是不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结果,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只能变得更复杂。
   我想,她说的情况用来对比卢安克的经历,也会有类似的地方。卢安克碰到不少这样的中国人,他们总是表示说要帮助他,要与他一道推广沃道夫教育。不过实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有些人只是说说而已,有极少数在拿了卢安克的钱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还有的人可能真的会带卢安克去跟“有关部门”谈,可是他们往往会把卢安克原来的想法故意说成另外的、他们自己希望的想法,其结果,只是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罢了。卢安克发现,什么事情只有他自己去做,才会更快、更简单地完成。这样的事情,在他的书中提过不少。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的报道,卢安克现在也算是一个“名人”了。但依照我对卢安克的了解,他对记者来信其实保持着相当程度的拒绝——他不喜欢自己受到太多的关注。原因很简单,他并不想成为一个名人,而且那样非常影响他的工作。事实正是这样的。比如,北京青年报李彦青采访他的文章刊发出来后,那些打到报社找卢安克的电话,大部分都被转到了我这里, 然后再由我转告卢安克,由他决定是否见面。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有亲自从武汉找到北京来的和老太太找他给自己的孙子做家教的。他们的想法,细究起来大概有两种,第一是真诚地邀请卢安克到他们所办的学校或培训班做老师教英语课,第二是希望卢安克到他们那里工作或者只是参观,不管上不上课,只要能起到广告效果就行。无论是哪种想法,显然都不是卢安克的想法。他期望的只是人们对沃道夫教育感兴趣而不是对他本人。任何一个学校要推行沃道夫教育都可以自己实现,并不是需要他才行;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人都得接受沃道夫教育,也肯定不会所有人都对它感兴趣;那些好的学校本来就有好的老师,哪里还用得着他呢?另外,他的理想也不是专门到一所学校教书,不是专门给谁做家教。在一封回复上海某位请他去教书的人的信里他是这样写的:“可是对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一些我觉得很有必要做的事,因为我工作不是为了人家想看到的效果,而是为了精神。所以我一定要专心地继续做我在贫穷山区开始做的教育工作。6月(指2002年6月——编者加)从这里受培训毕业之后,我马上要回我在广西东兰县坡拉乡建开村林广屯的办事处根据我自己的方式教育那边的不能上学的小孩。所以我也不能去上海。”
   在我了解了沃道夫教育和卢安克走过的道路之后,我也很想谈谈自己。记得有一个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我们教育的牺牲品。”我从小学到大学,可谓一帆风顺,说自己是“牺牲品”未免是对我们这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大不敬,也是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不尊。但我还是敢断言,除开我们每个人自己主观的努力程度与否,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真的是葬送了太多人的前途与命运,最起码,也使一部分人在纯朴的理想萌生之初,就被无情地扼杀了。我反思过我自己的童年,我也正在观察我身边一些亲人的童年,我真的发现,如果一个人在成为14岁的青年以前不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感觉和意志,对他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确实是有很大的障碍的。当然,我说的这种“进一步发展”,并不是指获得物质或金钱上的利益,而是我所认为的一个人在性本善之初就具备的精神与灵魂迈向高尚的状态。这种障碍,虽然不能阻碍人的智力的发展,但“智力再高级,而人却有可能去追求感觉、意志上的低级享受”,其结果,我认为当然是只能导致腐败与犯罪的可能,最后也还是葬送一个人的命运;而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少年时代培养良好的感觉、意志和习惯,成年后要想获得灵魂上的发展与进步,那就肯定要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我发现,在我已经30岁的现在,我经常会陷入某种惰性当中,并且经常有一些非常不好的习惯在被朋友指出了之后也不能很快改变。这种感觉使我困惑重重,也感到此后要付出的代价与努力甚多。
   但是,我还是很庆幸,在我已经是成年人、就快步入30岁门槛的阶段,有机会接触、了解并承认了沃道夫教育。我得承认,在我30岁的时候,至少有两个人和两种思想给了我深刻的影响。第一就是卢安克和沃道夫教育。影响我的,当然是他的实践精神、理想主义和沃道夫教育的理念;第二,我曾跟一个美国人研习过一种源于伊朗、创始人为巴哈欧拉的宗教思想——巴哈依(我在这里把它称之为“宗教思想”而非宗教,是因为担心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但它确实是一种宗教。)。它所强调的“诚实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让行为而非言辞作为每个人的华饰”、“要每日反省自身”、“通过纯洁和良好的行为、以及值得赞颂和适当的品行才能达到世界的改进”等等思想,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对卢安克的崇拜使我也非常乐意承认,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收获什么,甚至如果以自己的失败而成就了大多数人的成功,也是一种成功;理想的实现意味着自己一定会失去一些什么。比如说,他使我看轻了一个人对占有物质和金钱的重要性。而后者使我每天都意识到一个人灵魂进步的重要性和方法。
   其实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可能会在不同阶段会受到不同的人的教诲和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是至为深刻的、终其一生的。当然,我在这里并非强调说所有人都得像我一般来承认沃道夫教育和接受某种思想,事实上沃道夫教育在德国也并非主流教育。但我愿意与大家分享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你要认识太阳,你可以站在阴影下;如果你想明白黑暗,你可以站在光明中;如果你要了解东方,那你也许可以站在西方。当我们用另一种思维来审视我们自己时,也许才能更加了解我们自己。
   躯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因自己以对卢安克的崇拜和对沃道夫教育的推崇而为这个社会多做了一些有益的事,那么,我会感激自己也会满意自己。
   应该说,关注中国素质教育的并非卢安克一人,也并非只有我一人在这里孤独地呐喊。而且,我也不会承认我所做的一切是出于某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而仅仅是我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任务不是别人安排的,是自己给的。我相信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所做的一切远比我所做的要值得尊敬得多。最近的《南方周末》关于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文章就很值得关注;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关于城市民工子弟学校的报道,也使我对那位从河南到北京办学的农民怀有深深的敬意;我也采访过旅居美国、在北京青年报开设有专栏的陈屹女士,她的三本关于中美教育对比的书以其独特的视角,也令我受益匪浅。
   另外,我认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选择像卢安克那样的生活方式。还是像卢安克所说,生活的任务是自己给的,不是由别人安排的。中国有很多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必定不可能做到像卢安克那样。而且,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就像我本人面临着的生存压力和家庭重负,而像在美国的黄晓星虽然选择回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他却不得不说“那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学校不这么配合。而且,我的工作无法保障,一家人的生活更不能保障。我只是一个人回国,太太和孩子们在美国。”另外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要是在自己的国家选择像卢安克那样的方式,可能会更加得不到承认,更加走不通。
   也很难想像,在今天强大的物质推动力之下,有多少人会注重到精神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我采访过的人物已不算太少,有外国元首,有最成功的商人,有最红的主持人或明星,有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学的校长,也有社会最低层的民众和处在边缘弱智儿童。其中的不少人,还在此后与我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我还是愿意承认,我最想认大家认识和了解的,还是卢安克和他写下的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现在由我出资先印出一部分。我的愿望,是让所有愿意找到生活的道路和任务的人能够看到它并在从中受益。如果我不能使所有的人读到,那么我尽力让更多的人读到;如果我不能让更多的人读到,那么,最起码,我也要让我认识的朋友们读到。
   而每一个读完它的人,都必将是受益者。
   2002年3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