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恩人:《党史》二卷若干问题刍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11:10

《党史》二卷的几大看点

  ■详细阐述了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奋斗是这段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广泛吸收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充实了许多历史细节,如对党的“八大”党章中为何没写“毛泽东思想”的解释。

  ■确认了“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

  ■对过去讲的“两年徘徊”,突出了这两年怎样“在徘徊中前进”。

  ■对华国锋强调了他所做的工作和贡献,不再将其专门作为“批判对象”。

  ■将“文革”的理论和实践同“文革”作为时间所指的这段历史区别开来,并突出了对“左”倾错误和极左思潮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争。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比较准确的记述、精辟的分析和公正的评价。

  最近,《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以下简称《党史》二卷)隆重出版了。《党史》二卷是写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历史,其编修工作是从1994年9月开始启动的,参加反复编写和修改的同志有20多人,花了16年时间,最后上报中央同意出版,可谓是“16年磨一书”。

  1.《党史》二卷为什么经历了16年时间才出版?

  我们知道,《党史》一卷是2002年修订出版的,此后,人们期待着能够尽早看到二卷。但是,编写二卷的难度比修订一卷要大得多。因为这一段历史太复杂,既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又要将综合起来的写法得到诸多方面认同,以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共识,这需要时间磨合。我曾将党的90年历史简括为三个“30年”。而这段历史是三个“30年”中既波澜壮阔又最为复杂和曲折的时期。它的波澜壮阔画面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曾有论述,不再多说;这里主要讲它的复杂性,应当说是多维的,具体来说:

  一是既有凯歌行进的辉煌年代,如建国后的头8年发展得相当不错,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又有坎坷曲折的艰难岁月,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是既有正确和比较正确后迅即转变为犯错误的时候,如1957年上半年整风和风细雨,到下半年就转变为急风暴雨的反右派斗争;又有犯了错误在发现之后及时进行纠正,但不久又继续犯错误的时候,如1958年春夏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从1958年冬开始进行了9个月的纠“左”,但从1959年庐山会议开始,又反弹发动更大规模的“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困难。

  三是在同一个时期的不同领域,正确和错误同时并进。如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后,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城乡“四清”运动和学术领域的大批判;但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继续坚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四是在总的指导思想是犯错误的时候,但在一定时期又有许多正确的方针政策纠正错误。如“文化大革命”10年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但在林彪事件之后又有周恩来领导批判极左思潮和1975年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纠正“左”的错误的时期。

  五是总的指导思想正确,但在工作中也有发生明显偏差的时候。如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的过急、过快、过纯等缺点。

  这种复杂性是过去少见的。要将这样极度复杂的情况把握好,使各方面达成共识,是非常不容易的。

  2.《党史》二卷是如何把握这“30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的?

  对这“30年”历史,不仅在学界,并且在社会“坊间”都有不同看法,有的甚至相当尖锐。《党史》二卷的脉络实际上是两条线。一条是经济社会建设。即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国民经济,到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搞了“大跃进”;从1960年以后又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到“文革”前又在制定新的发展计划;“文革”后打乱了经济建设计划,只能在“抓革命,促生产”的旗帜下一方面尽量减少工农业生产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努力保证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和在政治形势比较安定的情况下进行若干经济建设;粉碎“四人帮”以后,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发展规划。经济建设以异常曲折的形式在动荡中进行。另一条线是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对这“30年”的政治运动如何评价,分歧较多、较大。因为人们的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有不同意见很正常。

  比如,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学界分歧不小。二卷认为,从社会主义改造全过程的总体上讲:一是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稳定,没有出现社会动荡和混乱;三是创造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特别是对资本家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独创性经验,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的和平赎买设想。因此总的来说,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政治条件,实行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采取逐步改造的具体政策,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里实现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说明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强盛、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分析是比较客观的,大多数人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