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私立小学排名:早期教父对于教导初信者的重视/ 冠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7:16

早期教父对于教导初信者的重视/ 冠辉

(2009-11-27 15:47:39)转载 标签:

早期教父

教导

初信者

奥古斯丁

《论信望爱》

杂谈

分类: 橡树撷英

教导新信徒在牧养的工作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人们往往以为,初信造就的内容很简单,所以一般的同工就可以做,在有些福音机构中,甚至信主一两年的信徒就被委以重任,去教导或带领新信徒。早期教会的做法与此截然不同。早期教父不仅自己亲手撰写如何造就新信徒的手册,而且亲自教授初信造就课程。例如,罗马的希波律托(Hippolytus, 170-236)就写过《论使徒的传统》。该书是一本手册,指导主教和长老们应该如何教导新信徒学习基要真理。耶路撒冷的西里尔(Cyril of Jerusalem)为初信者讲授了二十三课的教理问答课程,该课程后来成为经典的初信或受洗课程。早期教父对初信造就的重视程度令席兹尔(Gerald Sittser)颇感惊讶:“令人惊异的是,大多数教父——如奥利金、克里索斯顿、希波的奥古斯丁,耶路撒冷的提阿菲罗——都教授这些课程,表明教导新信徒极为重要,只有装备最精良的牧师才有资格承担这样的责任。”

奥古斯丁对教导初信者的重视在《论信望爱》一书中可以窥见一斑。这本书中不仅有奥古斯丁给初信预备受洗者的一篇讲道,还有一篇讨论如何向初信者传授教义的长文。奥古斯丁是应迦太基一位长老迪奥格雷夏的邀请,撰写了《论向初学者传授教义》一文。文中解释了讲道人自觉讲道乏味的现象,并极力帮助消除这种困扰。之后,他指出传授教义既要有一定之规,又要因材施教,避免枯燥乏味。他自己还给出了两个具体的示范来帮助读者把握。

奥古斯丁在这方面的洞见来自于他自己长期的教导实践。这一点从以下两段引文可以看出。

 

讲道者为何会自感乏味

谈到你自己在讲道时的想法,我不希望你因自感常给人以拙劣乏味的讲解而受困扰。因为事实很有可能在你的听讲人眼中事情并非如此,你觉得自己的讲道不值一听,只是因为你热切地期望他们能听到更好的讲道而已。其实在我也同样,我对自己的讲道几乎一贯感到不满意。原因是我总是在奢求能讲得更好,常常在开口讲道之前就怀着这种奢求,所以当我的表达能力不及内心所见时,就会因自己口不从心而感到难过。由于我总是希求听讲者能在所讲的内容上全然获得我自己的认识,于是就必然看到自己所讲的达不到预期效果。这种情形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是一闪而过的,而言语的活动较为迟缓,需要较长时间,两者的性质大有差异,因此在后者进行的同时,思维活动早已消失无踪了。

(引自奥古斯丁《论信望爱》,122-123页)

 

如何教导有文化修养之人

我们当然应当引导他对自己略作介绍,这可以让我们了解他主要研读的是谁的作品,谙知的又是哪些著作,这正是使他产生加入教会愿望的媒介。他若向我们提供了这类信息,所说的作品又为我们熟知,或起码教牧人员让我们放心将该作品视为知名的公教人士所著,我们就应满心欢喜地对其加以肯定。相反,他若无意中落入某个异端作品的陷阱,此时头脑中可能已持有真正的信仰所谴责的观点,却误以为那是公教教义,我们就必须耐心地教导他,将普世教会的权威(以其必然的优胜之处),同时将另一些因为真理抗辩、写作而著称的饱学之士的权威摆在他面前。

(引自奥古斯丁《论信望爱》,136页)

 

论信望爱

Enchirid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