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电子版:[转载][转载]姜广策的医药股投资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33:31
原文地址:[转载]姜广策的医药股投资心得作者:有亦无

“从容系列”打造医药投资品牌

 

2010-09-30 07:26:00 来源: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曹西京

医药股今年的牛市使得国内首只医药行业基金——从容医疗1期备受关注。除了原明星基金经理吕俊的号召力外,还因为其基金经理姜广策是医药行业领域的资深专家。他在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后学位,曾任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凯基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等。其业绩也着实胜人一筹,从容医疗1期6月30日正式成立,截至9月底净值增长率超过20%,列同期成立的同类产品前三名。1期信托首战告捷后,从容投资又紧锣密鼓地推出了从容医疗2期信托产品。姜广策称,从容的医药系列产品将成为公司一个品牌。“规模并不重要,业绩才是第一位的,要为投资者负责。”他说。

不买医药白马股

姜广策说自己尽管一直学的是药学,但对投资很感兴趣,1995年就开了股票账户。医药A股现在有150多只,姜广策对如何选择医药股有独到见解。他说选择医药个股主要看三方面:公司产品线,即主打产品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市场空间,产品是否针对大的品种,是否独家等;营销模式;公司的政府事务能力,是否有能力在政府招标或在政府沟通中要价。

作为一只成立时份额不到1亿元的从容医疗1期的基金经理,他表示:不碰众公募基金看好的医药白马股,如恒瑞医药等:其次,不买国内传统强项股(如生产抗生素和为维生素的普药股),他觉得这类产品门槛低,技术不强,利润率和增长前景有限。第三是不参与概念股。

据悉,从容投资重点研究1/3的医药股,真正的组合只有6-8只,持股比较集中。姜广策看好生物医药股,尤其看好具有出口优势的原料药生产商。“生物医药是发展最快的,国内企业必须走出国门才能做大。”

不频繁操作不长期投资

从容医疗1期不投资新股,在姜广策看来,这只产品之所以取得良好业绩,主要因为医药股投资有相当高的门槛,“就像去医院看病,人们要找有经验的老医生才更放心。”他说,“深厚的专业背景加上控制规模,因此业绩突出。”尽管多期产品发行后其投资品种会有重叠,但由于单只个股投资不超过其份额20%的合约规定,姜广策认为从容医药系列今后不会对盘面带来影响。

他说,公司不会频频操作,但医药股调整时将通过仓位调整和品种组合来做收益。他很看好医药股的并购机会,表示会阶段性参与。“医药股值得投资的高成长期顶多三年,由于基础科研等薄弱,中国不可能出现辉瑞那样的医药公司。”他认为,但老龄化的趋势奠定了中长期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基础。

统计显示,沪深两市成立来涨幅最大的是云南白药。自今年7月2日最低点2319点反弹以来,医药指数涨幅第一,一致药业、东阿阿胶和云南白药等更是创出历史新高,同时新的细分行业医药股不断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块。姜广策说,任何时候都有牛股,有些医药企业还没上市公司就开始关注,医药板块发展空间广阔。

 

 

 

 

 

姜广策:选股首看产品线偏爱救命药

2010-08-29

 

    在执掌国内首只行业基金华宝信托·从容医疗1期之前,姜广策干过8年医药研发、4年医药销售。“从医疗行业转入资本投资并没有太大差别。”姜广策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以前做药品销售的时候,最想的是找到好产品,现在做投资的话,我也是想找一个有好产品的企业。

  

     合理估值25~30倍

 

  《财商》:作为首只行业基金,你们为何选择医药行业?

  姜广策:事情缘起是这样的。去年10月份,我和吕俊碰在一起,我向他建议“你为什么不发一只行业基金,比如做医药”。吕总一听就很有兴趣,我们当场一拍即合。当时我预计2010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肯定是一个高估的状态,到了下半年肯定会有机会。所以今年4月底我来到了从容。

  对于医药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我都看好。首先是市场需求,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2010年中国老龄人口可能就占到18%左右,老年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病,其次是供给方面,政府在加大供给,为农民、城镇居民提供更好医疗保障。另外,现在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也比较普遍。

  《财商》:你如何看待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

  姜广策:医药板块合理估值应该在25~30倍左右,目前估值整体偏高,投资者应该注意风险。但我预计三季度会有调整下来的机会,因为处于中报和三季报的真空期,没有什么能够支撑如此高的估值。

  到了三季报的时候,会有一部分医药公司业绩很不错,因为我们在持续跟踪关注这批公司。比如有的企业募投资金建立了新的生产线,在中报期间建成,业绩在三季报可以表现出来,但中报的时候还没有反映在报表里。

  我曾经说医药板块的估值就像中年男人的腰围下不来。中年男人的腰围上去了是因为我们有庞大的慢性病人口,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支撑着医药行业的发展,所以医药股的估值肯定下不来。这两者之间可以画等号。医药行业会有一个高增长的时期,这段时间估值就是下不来。

  《财商》:你一般如何挑选个股?有没有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

  姜广策:医药行业从上往下研究,往往找不到好公司,一定要采取从下往上的模式选股。最基本的门槛指标就是净利润增长速度,目前医药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在25%左右,作为一个好的医药企业,必须连续两年净利润增速在30%以上。企业必须跑赢行业,股票才能跑赢指数

  我一般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公司。首先是产品线,产品要有做大的空间,必须是大品种,像肝药、心血管药、糖尿病药、肿瘤药等。产品线的分析是基础,也是我们最重视的地方

  第二是营销模式,企业要有符合产品特色的营销模式,也符合中国市场的实情。不论是自建队伍还是代理模式,关键要适应产品。同时企业的营销网络覆盖面要广、团队要够大。

  第三是政府关系能力。因为医药行业是高度依赖政策比如招标政策、定价政策,企业要有能力去要价、和政府谈判,让你的产品能够中标、能够维护价格。举例来说,上海罗氏做的头孢一支卖80元,东北制药总厂同样规格的一支只卖1.8元,为什么罗氏可以卖这么高,这么多年一分都不降,这里面大有文章。

  《财商》:能不能具体讲讲A股哪些公司在这三方面都做得不错?

  姜广策:比如誉衡药业是三者俱全,这样的公司在A股里不多。分别来讲的话,产品线上比较好的企业如恒瑞医药、双鹭药业;营销见长的公司比如天士力、中恒集团;政府关系特别好的没有,天士力算一个吧。

  《财商》:能不能透露一下你们股票池里个股的构成和数量?

  姜广策:所有的药在我看来就两类。一种是救命药,比如抗肿瘤、心血管药,医生和患者必须要用的药,这种药可以卖高价、赚暴利。另一类是不痛不痒的,不是救命的药,比如消化、咳嗽、感冒药之类的。我们偏爱的企业是生产救命药的这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恒瑞医药

  目前我们股票池的股票集中在一批我们认为未来三年都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企业,或者是业绩反转的企业上,主要是一些生产化学药品的企业。

  持股数量我们采取适度集中原则,一般集中在6~8只个股上。因为分散没有意义,一只基金配进去很多股票,风险敞口很大。一跌的话,可能二三十只都跌;而涨起来的话呢,每个股票贡献的盈利又小。巴菲特说过,分散投资是毫无道理的。我也非常认同他的观点。

 

  板块轮动机会很多

 

  《财商》:你觉得医疗板块投资风险主要来自哪里?你们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姜广策:最主要的风险是估值,必须考虑到要有充足的安全边际。我们会精选个股,通过仓位来控制风险,轻易不会满仓,一般保持在五成上下。在最主要的升段仓位会加上去,可能瞬间加到90%,等这波利润拿到以后仓位立马降下来。最低的时候可能空仓,像从容医疗一期6月30日成立的前半段时间都是空仓,本周一(8月16日)我们已经开始降低仓位,降到五成以下。

  《财商》:你觉得你过去的经验对你现在做投资最大的帮助在哪里?

  姜广策:从专业方面讲,我们现在基本上看一下公司的产品线,就可以知道这家企业的未来成长空间如何。另外在过去4年做医药销售时,认识了很多朋友,现在的很多信息来源都是一手的。

  《财商》:有观点认为,行业基金可能会受限于投资范围过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姜广策:其实投资范围不会窄,医疗板块目前接近160只股票,轮动的机会很多。每波医药行业的上涨是有规律的,最先涨的都是那种“白马”或者说质地最好的公司。像7月2日由于发改委的政策,医疗板块跌到谷底,最先反弹上来的是恒瑞医药、双鹭药业等,这些都是好公司。但到了这周一的上涨,涨幅排前十的很多股票是没有业绩支撑的,只是沦为游资的筹码。炒到这种情况下,医药股行情已经接近巅峰,需要开始小心风险。

  同时医药股最大的特点是差异性很大,企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企业可能是年初业绩已经出来,上半年涨得特别好;有的企业可能要到下半年业绩才会出来,下半年能够涨起来。这是医药行业本身的规律,我们基本上采取的是行业内轮动的操作手法。但是不会参与题材性的股票,必须要有业绩支撑。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财商》:你觉得未来医药企业的主要竞争焦点会集中在哪里?

  姜广策:未来医药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产品线的竞争,医药企业必须要有后续源源不断的产品线出来,才能支撑企业持续的发展。目前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相当低,美国平均研发投入是销售收入的15%~20%,中国可能连5%都达不到。反过来,中国是营销广告费用占15%~20%,医药行业还是低水平竞争时代。

  中国未来很难出现像辉瑞制药这样的公司,这和我们国家的科研体制有关,能够把仿制药做好就不错了。我们没有原创的研发能力。但这一点也并不会制约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因为目前可抄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到2012年左右,会有大批的专利药到期,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机会可以开始做仿制药。

 

 

 

 

 

 

 

[转载]听姜广策说医药股

2010-6    文章来源于《证券市场周刊》

 

国内首只行业私募基金的出现颇为惊艳。很难想象一只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会放弃行业轮动的机会,将自己束缚在医药行业内10年。这只能说明,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吕俊和姜广策,对医药行业未来的投资潜力有多么大的信心。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闫铮】姜广策受吕俊邀请共同管理这只医药行业私募基金前,是台湾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丰富的人脉和专业的医药知识,是吕俊将宏观研究外的一切决策交给姜广策的原因。

姜广策将未来10年称之为医药行业的黄金10年。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的卫生服务支出占GDP的4%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同一比例为16%,巨大的前景令吕俊和姜广策愿意用“10年自囚”,充分享受这个行业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估值合理论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卫生服务的需求将被激活;同时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政府卫生支出的逐年增加、医疗改革带来的机遇,都让医药行业浑身散发着投资机会。

机会不是问题,问题是医药股目前饱受诟病的估值。“改善基层医疗基础设施以及在2011年形成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险,预计这些举动到2013年可使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翻倍。”姜广策认为,医药股虽然目前估值都相对较高,但从中长期来看发展空间很大,考虑到2011、2012年的动态估值,其中某些质地优良的公司估值相对较低。如果大盘继续下跌,未来医药股补跌的可能性较大,这会加速医药行业投资价值的凸显,虽然其中优质股相对抗跌,但并不妨碍优质股以成长性来弥补现今的高估值。

然而,企业的竞争加剧、政府对药价进行干预以及医改的前景不明,为医药行业的未来增加了不确定性。姜广策说,自己并不惧怕医药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无法通过行业轮动避险。他指出,医药个股的表现与行业的整体表现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医药产品的投入期较长,若有新的产品上市,或上市二三年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会导致公司业绩增长大幅超过市场预期,促使股价大幅上升。

目前,医药行业股票流通市值达到1.5万亿元,而现在单只私募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小,即使医药股板块整体表现一般,仍可以集中选择一些优于医药行业整体表现的股票,来抵御行业性低迷。

对药企进行估值时,姜广策喜用PEG指标估值。用PEG指标选股的目的在于将市盈率(PE)和公司业绩成长性(Growth)对比起来看,这一指标通常可以解释公司被赋予高估值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PEG必须要和其他指标结合起来,在姜广策看来,由于医药股个体差异较大,无法用单一指标概括判断,一切与成长性有关的财务指标都需认真考量。

选治大病的药

在选股时,姜广策也有独特的方式。他关注三点:一、公司的产品线,主打产品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市场空间,是否是足够大的品种,是否针对大的病种,或者产品是否独家等;二、公司的营销团队,是否打造符合公司价值的品牌,获得与公司价值相符的市场空间;三、公司的政府事务能力,是否有能力在政府招标和政府沟通中要价。

同时,技术壁垒是医药行业价值判断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外企业可花10年时间投资10亿美元开发新药,但国内药企似乎鲜有这样的先例。姜广策认为,这和中国整体的科研体系有关,科研的资源和人员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和高校,企业的研发体系建立时间较短。但市场正在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部分药企的科研状况正在改善,这些具有科研能力的药企其成长性值得关注。

实际上,与国外药企的科研投入相比,中药数千年的历史,给了国内药企得天独厚的技术壁垒。“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有利于中药份额的提升。在新出台的医保目录里,中成药占46%的比重。

在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化学药部分中,大部分品种都是厂家众多、竞争激烈的品种;相对而言,在中成药中,独家品种或剂型数量较多。中药同质性小,招标定价中有优势,专利保护相对完善,独家基本药物进入收获期。”姜广策表示,在认识中药的时候,需要看清药种是否具有独家性、排他性,如果不是君臣药,而其他的佐使药,那么这样的处方则不具有技术壁垒的特性。

简言之,医药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几乎每家企业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的产品线、发展阶段不一样。投资医药股的关键就在于寻找现阶段正处于业绩释放期的企业。而姜广策多年的从业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机会从年头到年尾都存在着。”

 

 

 

 

===================================================================================

 

 

 专访姜广策

  选择医药股首先关注公司产品线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对姜广策进行了专访。

  NBD:首先恭喜从容医疗1期的成功成立。作为业内首只行业基金,为什么从容会选择医药行业发行基金?

  姜广策:我们主要看好医药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拿卫生服务支出占GDP的比例这个指标来说,中国这一比例在4%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同一比例达到了16%,这表明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另外,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老龄化加剧,也会带动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近两年来,国家深入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政府卫生支出大幅增加,也会极大地推动医药行业发展。从中必将会涌现出一大批好的医药上市公司。我们拟成立的医疗基金正是想利用我们的专业投资能力,为投资人把握医药行业未来的成长性机会。

  NBD:最近一段时间,整个A股表现都非常弱,医药股也出现了下跌。现在投资医疗行业的时机是否合适?另外,国家发改委的政策对于从容医疗1期建仓策略是否会有影响?面对将来的走势,从容医疗1期将如何操作?

  姜广策:现在正是购买医药基金的最佳时机,大盘其他板块很难有像医药行业这样确定增长的前景,而行业调整正是最佳的进入时机。未来我们的策略就是重点个股挖掘,并通过仓位控制来进行总体上的把握。

  NBD:由于这只行业基金仅投资于医药行业,产品的风险怎么分散?万一医药行业整体表现不佳,变成一个防御型行业,该如何操作?

  姜广策:医药个股的表现与行业的整体表现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医药产品的投入期较长,若有新的产品上市或上市2~3年后出现爆发式增长,会导致公司业绩增长大幅超过市场预期,促使股价大幅上升。医药行业股票流通市值达到1.5万亿,即使医药股板块整体表现一般,我们仍可以集中选择一些表现优于医药行业整体表现的股票。

  NBD:您选择医药股票的标准是什么?

  姜广策:主要关注3点:第一是公司的产品线,主打产品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市场空间,是否是足够大的品种,是否针对大的病种,或者产品是否独家等;第二是公司的营销团队,是否打造符合公司价值的品牌,获得与公司价值相符的市场空间;第三是公司的政府事务能力,是否有能力在政府招标和政府沟通中要价。

  NBD:目前已经上市的医药股大约有150只,但是业绩好的并不多,您认为其中有多少比例是值得投资的?

  姜广策:这150只医药股中,我们大概会重点关注1/3左右的股票。

  NBD:中国的中药在全球闻名,而化学药方面则落后于西方,那么你认为中药股的潜力更大,还是化学药股?

  姜广策:这不能一概而论,中药和化学药分别有各自的优势。

  NBD: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估值已接近40倍了,你认为应该如何从估值来看医药股的投资机会?

  姜广策:估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股的成长性,可能一些投资者看好东阿阿胶等股票未来的增长。但对估值过高的股票,我们一般不会参与。

  NBD:未来还会在医药股里面出现涨10倍的股票吗?

  姜广策:美国最大药企之一辉瑞的市值达到1000多亿美元,而现在A股最大的医药上市公司市值也才300多亿元人民币。相信随着未来几年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A股市场会出现超大市值的医药上市公司。

 

 

 

=================================================================================================

 

 

 

2010年08月13日 16:16王欣深圳特区报

 

    出身“生物工程博士后”的基金经理姜广策告诉记者:“当时敢于提出坚决抄底,既有对大盘估值水平的整体考虑,更重要的是对上市公司的把握有信心。”他认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此前最被人们看好的抗生素类药生产企业,将让位于心血管病、肿瘤等慢性病类药物的生产企业,这将成为医药行业下一轮的重要投资方向。受益于此的优质企业,未来几年内将面临一个大发展期。他反问道:“有的上市公司,从35元开始,大股东就已经开始增持。跌到33元了,我为什么不敢买?”

 

  医药行业机会在于个股

  随着大盘在最近两周的持续震荡,投资者在质疑经济发展后劲与股市上攻动力的同时,也对医药板块的估值压力充满疑虑。

  对此,姜广策分析认为,良好的业绩表现可能是医药板块今年最大的做多动力。不同的企业,可能在不同的时点出现业绩爆发期,因此,医药板块从来不缺乏投资时机。“一年四季都有找到业绩翻番上市公司的机会。”关键在于深入把握行业内潜力企业的个性化发展节奏,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他举例说,有的企业中报表现并不好,深入调研下去就知道,那是因为企业的新厂区尚未建成投产,根据其产品线进展,预计三季度业绩将会重拾升势,那么这就会成为基金下一步的追踪目标。

  与公募形成鲜明对照的,还有私募基金灵活的操作手法。与公募基金重配置、分散投资的做法不同,姜广策表示,他在持仓上讲究“适度集中”,重仓持有的可能只有6-8只股票。

  与公募基金习惯于自上而下的选股策略有所不同,姜广策表示,医药行业十分复杂,下半年从板块内部分析,很难看到明确的行业性机会,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仍然是其主要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