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纪委官方网站:文化常识----书的知识 ,你知多少(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9:18:01
  @开本:开本指书刊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页。常见的有三十二开(多用于一般书籍)、十六开(多用于杂志)、六十四开(多用于中小型字典、连环画)。

  @版式:即书籍的规格式样,包括开本、排式、版面、插图等。

  @版本:指某种书不同的本子。有的书一出版就有几种形式;有的书在出版后,由于进行修改,再印时改变了原来的版本。

  @版次:第一次出版印刷的书写有“某年某月初版,第一次印刷”,这叫初版,如内容不变动,第二次印就注明初版第二次印刷,这种书叫重印书。如第三次印刷发行时内容经过重大修改,版次就要重新算,要称为:“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版权:即版本的所有权,印于书籍的正文前后或封底。其它出版社不可随便翻印。

  @字数:不管书中标题多大,插图多少,都按横格字数乘每页行数乘总页数求出全书字数。若全页都是照片或插图,则不算字数。

  @印张:它说明印这本书需多少纸张。由于一张纸可以两面印,所催奶师以两个印张才算一个全张。一令纸是五百张,一千印张就是一令纸。

  @印数:指一种书所印的累计数。如某种书在第三次印刷时,印数为“—'’即表明前两次已印过册,这次从册算起,又印了册,累计数是册。

  @什么是珍本、抄本和孤本?读书(特别是古书)要懂得一些版本知识,如了解什么是珍本、抄本、孤本……读者可少走弯路,多获成果。珍本:即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珍本贵在“难得”。如汉译《***宣言》的版本很多,但20年代党在上海建立的人民出版社印行的版本,已非平常可见,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从版本学角度看,当推为“珍本”。 抄本: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由于当时尚无印刷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一时难以刊刻;小说《第二次握手》曾因十年***不得发表而传抄一时。抄书常因系名家手迹,接近原稿,保存完整等原因,十分珍贵。如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保存篇章较多,原稿却散失一半,因而它成为今天刊印该书的一种主要依据。 孤本:是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我国唐代(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就是孤本。又如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明末清初小说《后水浒传》,就是以大连图书馆躲孤本整理刊印的珍中之珍,因其极其稀有而价高百倍。

  @书的几种版本:影写本覆在原书上影写成的书本。用质薄而坚韧的纸张,蒙在所据蓝本上,照其点画行款,一笔不苟地描写,酷似原本,非常精细。套印本几种颜色套印的书本。最早为朱墨两色套印,明代以后发展至三四色,乃至五色。百衲本用不同版本的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的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是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副本同一书籍抄出的复本;同书同一来源的另一本子,亦称副本。是对正本而言。往躲书家得一罕见图书,依样重写,也作副本。今亦指国家对内对外的文件的正式签署本的复本。别本同书的另一来源的本子,也称“异本”。节本指图书经删节后印行的版本。洁本某些有参考价值的书刊需重印,但其中有些***秽、荒诞的词句或章节,在重新审订时,将其删往后印行的版本。

  @古人写作的体例;古人写作的体例,大致可分为“著作”、“编述”、“抄纂”三大类。按照古代的要求,“著作”是专指创造性的文章而言的。前人没有阐发过或没有记载过的,第一次出现的文章或书籍,才算是“著作”。所谓“编述”,是在很多可以凭借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作的文章,这便是“编述”,有如现在的“改编”。 “著作”,古称“作”; “编述”,古代称“述”。孔子的“述而不作”的话,就严格区分了这两种体例。 “抄纂”是资料的汇编,古人叫“论(LUN)”。“论”的本字应是“仑”,是排列、编辑成辑的意思。

  @史书的种类;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人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

  @史书的体例: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 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

  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由于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 另外,还有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等。

  @古代史书的几种文体:本纪,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简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为中心,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谱写人物和事件。书,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编。世荚冬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活动。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

  @什么时候开始有线装书?有人以为,汉代已有线装书在书市出售。实在,汉代有书市,但没有线装书。我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代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还是卷轴装的遗风。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其装订方法又有多种多样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轻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本的册页书。汉代固然发明了纸,但当时的书写材料,竹、木仍为大宗,其次是帛。纸写书,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都没有充分的根据说明在汉代(特别是西汉)就已普及。

  @什么叫“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经部”指儒家的经典。经部之下又有小类。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诗、礼、年龄、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文体的历史著作。《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荚冬共十四类。“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中国书籍装帧的演变:中国书籍装帧的历史是漫长的,不同时代的书籍装帧和名称也不同,按历史顺序,可分如下几种:编:秦汉时期的书籍主要是简策,材料是竹片或木板,用牛皮索编串成册,名之为“编”,或叫做“篇”。卷:比简策稍后一点的书籍叫帛书,是写在纺织品上的,每一篇帛书加轴后卷成一卷,用细丝绳捆扎,故而取名为“卷?。汉末至唐代,纸写的书籍的装帧仍然是“卷”。蝴蝶装:宋、元时期出现了活字印刷,装帧也向前跨进。这种方法是,将印好的书页反折,字面相对,再把中缝的背口粘连,外面包上硬纸皮。这样装帧的书,打开时如同蝴蝶展翅,故而得名“蝴蝶装”。线装:这是明朝中叶出现的书籍装订方法,即“将印页以中线折正,理齐书口,前后加封面,切齐毛边后,打眼,用线穿订。这样装钉的书叫“线装”。平装、精装:近代,随着机器印刷的传人,外国的书籍装订方法也为中国人所仿效,这种书籍装帧被称之为“平装”、“精装”。现在,除了若干古书重版或影印采用“线装”,以表示其古朴,其他的书籍多是采用“平装”或“精装”。

  @什么是轶事、佚文、掌故?轶事,也写作“逸事”,一般是指人们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在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过,是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的事迹。不少轶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的丰富、加工,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有的出版社出版的《中外作家轶事》、《中外艺术家轶事》都属于这一类。佚文,是指失传或散存于古籍中的文章。如我国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竹书纪年》,原本早已散失,现在编辑的《古书竹书纪年辑证》一书,是把古典书籍中关于《竹书纪年》的文章辑录在一起,从中可以了解夏代到战国时期的史实。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什么叫“序”和“跋”?放在书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题目。请别人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写的称“自序”。放在书的正文后面的是“跋”,主要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跋”实际上就是“后序”,一般都由该书作者自己撰写。为文章或书籍作序,早在年龄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序”在古代一般是放在正文后面的,到了晋代、南北朝,“序”才被移至正文的前面。到了宋代,苏东坡讳“序”字而改写作“叙”,所以现“序”与“叙”通用。

  @全集、选集、文集:将领袖、名人、作家、画家等人一生所发表或未发表过的作品,全部收集整理而按内容或年代编成出版的图书,称为全集。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收集整理后,按内容或年代出版的多卷或单卷本,叫选集。将属于同一题目、学科、范围的有关作品或评论文章收集整理出版的书叫文集。有的文集是一个作家作品的选本。

  @人物传记的种类:一是自传体传记。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文章。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如《马克·吐温自传》,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等。有些是以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一方面的经历为主,这一般称为自述,如《彭德怀自述》。二是回忆体传记。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支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三是采访体传记。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后人,他们主要靠采访被立传者的亲友,搜集被立传者的各类资料,然后经过作者取舍、创造,形成传记。如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魏巍的《邓中夏传》等。四是自传体传记和采访体传记融汇在一起的传记。如著名于世的瑞典电影名星英格丽·褒曼和美国作家阿伦·吉伯斯合作写成的《英格丽·褒曼传》。

  @我国图书的编号:我国公然发行的各类书籍的封底都印有图书的书号。制定同一书号是根据我国图书出版发行的实际情况,为进步出版、发行统计工作的质量,便于书店门市部的图书分类陈列而实行的。目前,我国现行的同一书号,由图书分类号、出版社代号和图书序号三部分按顺序组成(社号与序号之间加圆点)。以《毛泽东书信选集》的同一书号“1001·1243”为例:其中“1”是该书分类号,即马列、毛泽东著作类;“001”是出版社号,即人民出版社的代号;“1243'’是该书的序号。图书分类号是图书按知识部分分类的代号。共有17类和17个代号:1——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2——哲学;3——政治;4——经济;5——军事;6——法律;7——文化、教育;8——艺术;9——语言文字;10—文学;11——历史;12——地理;13——自然科学;14——医药卫生;15——专业技术;16——农业技术;17——综合参考。中小学课本;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外国文字图书和少年儿童读物这四种图书,在分类号前分别加拼音字母K、M、W、R(它们分别是课本、民族、外文、儿童这些词的第一个拼音字母)。出版社代号由国家出版主管部分规定;图书序号是某一出版社同类图书的顺序号码。同一书号的编制,原则上以一个定价单位编一个书号。分册书假如只有一个定价单位就只编一个。

  @什么是丛书?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其形式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两种。中国的丛书,一般以为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可算为丛书的鼻祖,它刻于1201年,以后各代多有编辑,比较有名的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其中《四库全书》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当时,《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全书只缮写七部。曾分躲于清代的七大躲书阁。查找古代丛书目录及其子目,最完备的工具书是《中国丛书综录》,还有《丛书大辞典》、《丛书子目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等。在古代,丛书多为综合性的丛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的丛书相继出现。现在,全国各出版社都留意了出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了丛书的出版。

  @什么是毛边书?所谓毛边书,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你要看书,得耐着性子,将书页逐一裁开,摸起来,毛茸茸的,曰故毛边。鲁迅爱毛边书,自诩“毛边党”。毛边书的优点是:读书需要静下心来,裁一页看一页,也不失为静心之一法;天永日久,书会污损,书边污损尤甚;倘是毛边,裁往其“毛”仍然不损内容,且容光焕发。从美学的角度来讲,毛边书表现的是一种朴素、落落大方之美。毛边是时代的产物。现在新书出得多,假如都出毛边书,很多读者会感到阅读起来很麻烦。因此,不必提倡。当然,作为一种版本,毛边书也并未尽迹,黑龙江曾印过毛边本的萧军、萧红的早期著作《跋涉》。

  @何谓“年鉴”?把某个领域内一年内的重大事件、重要数据、文献资料等,分门别类地编辑起来,供人们查阅,这就是年鉴。它是一种工具书。 我国的年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借已经失传。 解放前我国曾陆续出版过一些综合性年鉴(如《中国年鉴》、《世界年鉴》、《申报年鉴》)、地方年鉴(如《上海市年鉴》、《台湾年鉴》)专业性年鉴(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电影年鉴》)。其中《中国年鉴》于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当代出版史上一部综合性年鉴。

  我国年鉴出版工作大发展是在80年代。1980年首先破,土而出的是《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和《世界经济年鉴》等。到1981年,就出现了“年鉴热”,年鉴品种猛增到二十多种。

  年鉴大体可分为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大类,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历史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

  @什么是“索引”?索引,即索隐。它将图书或报刊中的字、词、句、人名、地名、书名、主题等著录成简括的条目,注明其出处和卷次页码,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成册。我们从一套大部头的书中找一名一事,要从头翻到尾,耗时又费力;成千上万种报刊,要从中寻找某个专题的资料,也比如大海捞针。假如利用索引,就可按图书索骥,二索即得。不但节约时间,还有助于了解学术发展动向。索引分为两类。一是图书索引,按其索引的对象分为字句索引、主题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等等;二是报刊索引,有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如《全国报刊资料索引》、《全国报刊文学论文索引》等。索引的编排,有的按学科、有的按笔顺。使用之前务必先看编排说明,以免费时。

  @什么是“书标”?“书标”是成套丛书性质的概括性的标志。早在30年代,为新文艺生男生女事业做出贡献的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卷帙浩繁的“一角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中篇创作新集”的里封、环衬或包封上,都印着一帧小小的作为书标的木刻画:一位头戴阔边草帽的农民,在春天广袤的田野里,左肩挂着谷粒袋,右手正在向条条麦垄撒播种子。这个书标,取之于一帧外国躲书票,线条粗犷,含义深刻,作为文学丛书的书标,真是珠联璧和,堪称上品。使用这个书标,大概象征新文艺之路的开拓,也像那位播种者创业一样艰辛罢。5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书标的设计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万里长城。近年,上海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套散文丛书,书标是变形的振翅欲飞的小鸟,仔细一看,原来鸟身为“S”形,鸟翅为“W”形,正是由“散文’’二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组成的。 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高档画册《鲁迅小说连环画》的书标是剪纸风格的水乡景物:小桥、乌篷船、凉亭,具有浓厚的水乡气味,与鲁迅小说多取材绍兴风物正相吻合。

  @我国最早的文摘报: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了“抄录各馆新闻”的《中外纪闻》(最初名叫《万国公报》,又叫《中外公报》)。创办该报的目的是在开发风气,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新知识,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的学生麦梦华担任编辑。内容分学校、军政各类,用木版刻印,隔日发行一册,每期十页,印一二千份,交京报房随“宫门抄”分送各官宅,不收报费。发行月余,逐日送出二三千份,结果“朝土日闻所不闻”,“渐知新法之益”。

  @我国古典十大悲剧和笑剧:由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同道主持的中国古典悲剧、笑剧编辑组,经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了我国十大古典悲、笑剧。十大古典悲剧是:《窦娥冤》(元)关汉卿《汉宫秋》(元)马致远《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琵琶记》(明)高明《精忠旗》(明)冯梦龙《娇红记》(明)孟称舜《精忠谱》(清)李玉《永生殿》(清)洪升《桃花扇》(清)孔尚任《雷峰塔》(清)方成培 吧十大古典笑剧是:《救风尘》(元)关汉卿《墙头马上》(元)白朴《西厢记》(元)王实甫《李逵负荆》(元)康进之《看钱奴》(元)郑廷玉《幽闺记》(元)施惠《中山狼》(明)康海《玉簪记》(明)高濂《绿牡丹》(明)吴炳《鹞子误》(清)李渔

  @什么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的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一书中,提出《大学》、《中庸》两篇独立成书,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也叫“四子书”。《大学》阐述儒家的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战国初哲学家子思所作。书中肯定“中庸”是人们道德思想的最高标准,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和各种条件下,都中庸之道地走“中庸之道”。它是儒家思想和伦理的一部教科书。《论语》是孔子的***及再传***编辑的,书中记录了孑L子和他的一些***在政治主张、教育原则、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言论。《孟子》是孟子及其***万章等著,亦说是孟子***及其再传***的记录。是关于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孟子的哲学思想的记录。 “五经”始称于汉武帝时,是《诗》、《书》、《礼》、《易》、《年龄》五本书的合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因此称〈诗经》。《诗经》编成于年龄时代,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年龄中叶的三百零五首诗歌。《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经济制度和劳动生产等情况。《书》亦称《尚书》、《书经》。“尚”即“上”,意指上古时代的书。它保存了商周时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选编而成。《礼》有《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收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思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仪礼》,亦称《礼经》、《士礼》,是年龄战国时部分礼制的汇编,一说周公制作,孔子编订的。《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节论著的选集。相传是西汉戴圣编辑,所以又叫《小戴记》、《小戴札记》。《易》亦称《易经》、《周易》。这本书通过八卦形式来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以为阴阳两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成分。《年龄》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年龄》修订而成的。

  @何谓“十才子书”?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人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何谓“经典作家?要说“经典作家”,还须从“经典”这个词谈起。西晋史学家陈寿编《三国志》的《魏志·高贵乡公传》里有一段话:“自今以后,群臣皆当玩习古义,修明经典。”出现了“经典”一词。意思是,从今以后,诸位大臣都应该通晓古代的历史,潜心钻研圣人贤哲的著作。于是“经典”这个词便随之世代沿袭相传,一直使用到现在。若按《说文解字》的解释,“经”“典”是一种富有指导意义和值得效仿的准则。“经典著作”是那些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最重要、最富有指导作用的著作。写出“经典著作”的作荚冬人们便称他是经典作家。一般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为“经典著作”,并称他们为“经典作家”。

  @“畅销书”的起源:“畅销书”(Bestseller)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读书人》登载了十九个城市书店中最畅销的六本书的书名,这被以为是历史上第一张畅销书单。1897年,这家杂志又发表了全美“最好销的书”的书单。自1903年开始,《读书人》月刊每期公布本月内最好销的六本书,称为“畅销书六册”。可以说,畅销书”一词在这时才首次正式出现。此后,“六册畅销书”随即出现在全美各家书店的最显眼的柜台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畅销书”这一称法才逐渐普及到美国以外的各国出版界。

  @《圣经》是部什么样的书?“圣经”一语,在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名称,都来自希腊语“书”一词,汉文译者译成了《圣经》,给这部书增添了神圣、奥秘、凛然不可侵犯的色彩。《圣经》是一部宗教法典。它分引日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共有三十九卷,原是犹太教教义的神学经典,后来***教兴起,被其全部承受过往,称为引日约》,用以区别***教形成之后编成的《新约》。《新约》也是一部反映巴勒斯坦地区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和文献汇编,收录了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一时期的民间传说、神话、史诗、诗歌、寓言、谚语、历史、先知言行录、宗教政治论著、宗教教条和戒律等。《新约》二十七卷,基本形成于公元2世纪,用希腊文写成。内容记载了“圣子”耶稣生平言行、圣徒行传、福音故事和耶稣为圣徒们所写给各地教会、个人的书信。

  @古籍名称的由来: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实在,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以作者的字或别名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以作者的堂名、室名等作集名,古代士大夫除了住室之外,还有专为进行读书、躲书的处所,多以堂、室、斋、居、轩、亭、庵、馆为名,讲究点儿的称楼称阁,便以此给自己的文集取名。如明代汤显祖家有玉茗堂,集名《玉茗堂全集》;清代袁枚居处筑有随园,集名《随园诗话》。以成书年代作集名,如唐代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文集编于穆宗长庆年间,集名《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以上几种命名方法,有时交互使用,这就造成了同书异名的现象。

  @公案小说溯源:先秦两汉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的传记,是公案小说的先导,或者说是它的酝酿期。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神鬼与狱讼相结合的作品,不妨说是公案小说的萌芽。中唐至五代的笔记(传奇)小说与法医学著作中出现的公案故事,说明此时公案小说已经成型。到宋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阶级斗争的激化,刑民事案件的日益增多以及市民在审美趣味方面的新需求(喜欢听离奇曲折、触目惊心的狱讼故事),公案作品便大量产生,品种增多,色彩斑斓,艺术上也日趋完美。可以说,这是公案小说的成熟期,或者说是它的早期。

  @海报溯源:海报这个名词含有通告给大家看的意思,实在海报并非现代才流行的公告形式,远在古埃及时代则已有之。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在埃及废墟里残存的墙上、桩子上有壁画的存在,这种壁画意味着公告群众将有某种事情发生,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海报。到了罗马时代,海报的运用则更为普遍了。每当竞技场上将有比赛、决斗的演出之前,各处都会张贴海报来宣传。发明印刷术之后,海报出现的形式更活跃得多了,不仅可用以张贴,而且可以手传。1796年平版印刷术的面世,给海报加上各种色彩与图案,更增添了宣传效果。

  @袖珍本的来历:在出****镏校嗣峭ǔ0涯切┌姹窘闲〉氖榧莆湔浔尽D敲矗阒佬湔浔镜睦蠢??早在汉、晋时期,我国就有了版本较小的书籍,叫做《巾箱本》。巾箱,是古时候装头巾的小箧,书籍可以放在巾箱里面,可见其小。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的《经史》,剩下了很多小版本头,弃之可惜,仍仿古人巾箱之意,刻印武英殿袖珍本书《古香斋十种》。这就是袖珍本这个名词的来历。目前,出版发行的一些工具书,例如字典、英语词汇手册、舆图以及英汉小词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br /<
< @“腹稿”的由来:“腹稿”的典故,源出自王毂写作的故事。《新唐书·王勃传》载:“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裕板唬食善灰滓蛔郑比宋讲垢濉!本菟担醪诙市醋鳌峨醺笮颉分埃褪窍妊心缓笠员幻擅娑裕伎家欢问奔洌鋈蛔穑颖始彩椋黄浅伞!端问贰ば旎分幸灿泄赜凇案垢濉钡募窃兀骸白陨偌袄希兆饕皇穆视酶垢澹谡际谄渥印!焙罄矗嗣蔷桶言は认牒枚挥行闯隼吹奈母宄莆案埂薄?br /<
  @“稿费”的由来:稿费起源于隋朝。有一次,隋高祖叫手下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从旁戏说:“笔干了。”一位叫做郑泽的官员伺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典出《隋书》)从此,那些文人把文章卖给别人所得到的报酬,都叫做“润笔”。有些文人,还在各种文体上订明报酬的数目,名叫“润例”。报纸创刊之后,作者向报纸投稿,所得到的报酬,便叫作“稿费”。

  @“杜撰”的来历:“杜撰”一词的意思,大家是知道的。打开词典查一查,注曰:没有根据地编造。但是杜撰这个词的来历,却有一段轶闻,这倒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古时候,有个叫杜默的人,喜欢做诗。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泛,不着边际,毫无真情实感。而窃冬他的诗不讲韵律,有人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人们每逢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杜撰”又被引申为不真实的、没有根据地编造的意思了。

  @“打油诗”的来历:唐代的张打油善为诗,所用皆俚语俗话,诙谐易懂,暗含讥嘲。他之所以能闯出牌子,以至后人竟将这类诗歌冠以他的大名称为“打油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一年冬天,有位大官往祭奠宗祠,进殿便见墙壁上写了—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此官大怒,下令要查出作诗人治罪。有人禀道:“大人,不用查了,写这种诗的不会是别人,肯定是张打油。”于是,张打油被抓来见官。他走上前一揖说:“大人我张打油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口试。”大官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一下。就以当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为题,令其作诗。打油也不谦让,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大官听后连说:“好气势,起句便不平常!”张微笑又吟:“也无援救也无粮”,大官摸着胡子说:“差强人意,再念。”张一气呵成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众人听了,哄堂大笑,把位官老爷也逗得忍俊不禁,最后终于饶了他。从此,张打油远近扬名,他所创的“打油诗”也因此得名,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