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电气工程:西北美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34:12
 西北美食の新疆篇   抓饭,是维吾尔族最喜欢的食品之一,维吾尔族称“朴劳”,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一定要做抓饭来招待客人。

  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清油,把带骨肥羊肉剁小块,清油炸之;加入洋葱、胡萝卜、孜然(茴香类佐料,学名“安息茴香”);炒之最后放清油、食盐,倾入大米焖熟。出来的抓饭油亮生辉,滋味鲜美,香气四溢.味道可口;营养丰富。那香喷喷的气味,足以使你垂涎欲滴。维吾尔族传统食用抓饭,是在客人们洗净手后,围坐在炕上,中间铺一块洁净的餐布,抓饭盛盘端来后,客人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饭”。  新疆风干肉抓饭
顾名思义,风干肉就是风干了的肉,牛羊肉均可风干,其实,也不是纯粹的风干,据说还要用松木熏过,和腊肉有一点点像,主要都咸......风干肉平时吃比较容易,热热就可以了,但是要做成抓饭里的肉,就要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加工,以获得很好的口感。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饮宴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烤全羊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们,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手抓羊肉

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主料:带骨的羊腰窝肉1000g。[1]    

调料:香菜25g,葱25g,姜丝15g,蒜末10g,大料1g,花椒1g,桂皮1g,小茴香1g,胡椒粉1g,醋60g,绍酒5g,味精1g,精盐5g,芝麻油1g,辣椒油50g。 做法一: 1、将羊腰窝肉剁成二寸长、五分宽的块,用水洗净。香菜去根洗净消毒,切成二分长的段。葱,三钱切成一寸长的段、二钱切末;  2、把葱末,蒜末,香菜。酱油,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辣椒油等对成调料汁;[3]  3、锅内倒入清水二斤,放入羊肉在旺火上烧开后,撇去浮沫,把肉捞出洗净。接着,再换清水三斤烧开,放入羊肉、大料、花椒、小茴香、桂皮、葱段、姜片、绍酒和精盐。待汤再烧开后,盖上锅盖,移在微火上煮到肉烂为止。将肉捞出,盛在盘内,蘸着调料汁吃。   做法二 【主料】带骨的羊腰窝肉2斤  【配料】香菜五钱  【调料】葱五钱,姜丝3钱,蒜末二钱,大料二分,花椒、桂皮各二分,小茴香一分,胡椒粉一分,醋一两二钱,绍酒一钱,味精二分,精盐一钱,芝麻油 一钱,辣椒油一两。  【做法】1、将羊腰窝肉剁成二寸长、五分宽的块,用水洗净。香菜去跟洗净消毒,切成二分长的段葱,三钱切成一寸长的段、二钱切末;2、把葱末,蒜末,香菜。酱油,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辣椒油等对成调料汁;3、锅内倒入清水二斤,放入羊肉在旺火上烧开后,撇去浮沫,把肉捞出洗净。接着,再换清水三斤烧开,放入羊肉、大料、花椒、小茴香桂皮、葱段、姜片、绍酒和精盐。待汤再烧开后,盖上锅盖,移在微火上煮到肉烂为止。将肉捞出,盛在盘内,蘸着调料汁吃。   做法三  【主料】:羊肉(瘦) 500克  【配料】:花椒 3克 八角 3克 大葱 25克 姜 10克 酱油  25克 盐 3克 香菜 10克 辣椒粉 1克 各适量 【做法】:1.将肥羊肉窝切成4.3厘米,宽3.3厘米的长方块。2.将切好的羊肉窝方块放勺内,加水,加花椒,大料,葱姜片,盐,上火煮二三个小时。3.捞出,放碗里,上屉蒸10分钟左右,取出扣在盘里。4.碗内放酱油,葱,姜末,香菜末,辣椒末兑成汁。 5.吃时将盘里的羊腰窝肉蘸汁。 做法四  【主料】:8-12月龄绵羯羊1只(俗称密齿羊,每只净重16-18千克)、花椒、姜片、精盐、三合油手抓羊肉饭制作方法(11张)  【做法】:绵羯羊宰过后将整只羊砍为三大件(腰部之前顺长砍为两件,腰部之后为一件),泡净血水放在大口煮锅里。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放入花椒、姜片,改置微火煮4小时以上。煮熟后捞出晾凉即成。整只羊都可以吃,或切片或剁块。吃主要有三种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  【特色】:色白肉嫩,味香不腻 做法五  

手抓羊肉都是用白水煮熟,煮羊肉期间加入生姜、大料、花椒、葱段等。最后羊肉上盘,以醋、蒜、炸的辣椒面混合为作料,蘸着食用。宁夏的羊肉本身肉质十分鲜嫩,膻味小,作料醋蒜则可以解油开胃。           新疆大盘鸡起源于90年代初期,原创地在新疆沙湾县,据说出自于当地的一家清真饭馆,那家清真饭馆以前是做纯新疆风味的,改革开放以后,新疆来了许多四川人,四川人会吃也敢吃,他们很多人都从事着体力活,干体力活的人饭量都很大,怎么样吃才能既经济又实惠呢?四川人和当地人在一起研究、试验,终于,用一整只鸡和相关的蔬菜烹饪的美味诞生了,他们给这种美食取名为“大盘鸡”,大盘鸡诞生以后,很快就以它的味美实惠风靡新疆,近些年传到内地沿海,甚至走出国门,传入国外,从外地来新疆的人,吃过大盘鸡的人都说:'新疆大盘鸡好吃!’
新疆大盘鸡诞生的过程,算得上是民族团结的产物,它既有鸡块,又有相关的蔬菜,还有主食;味道上,既有新疆人喜欢的辣味,又有四川人着迷的麻味。新疆大盘鸡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与变化,现在已遍布全国,而且出现了很多口味各不相同的大盘鸡。”

      烤羊肉串


  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

  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更为有趣、难得一尝的要数“肚子烤肉”。何谓“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羊杂碎羊杂碎是维吾尔族以及回族等信仰***教的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他们对吃羊杂碎十分讲究。他们不仅自己喜欢吃,而且作为招待客人的一种名馔佳肴。由于做工精细,烹饪有方,做出的羊杂碎味道十分可口。特别是面肺子和羊肠子,味道非常鲜美。面肺子的制作方法是,将羊肺用清水灌洗数十次,直到把粉红色的羊肺洗得发白,然后把羊小肚套在肺的气管上,并用线缝合,准备往里灌面糊糊。灌时,事先要把和好的面洗出面筋,等到面粉沉淀后,倒掉大部分水,留适量的清水把面搅拌成面浆,倒入羊小肚内,再用手将面浆慢慢挤入肺叶里,直到快灌满时为止,接着灌入清油、盐、孜然粉调成的水汁。拿掉小肚,扎紧气管,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羊肠子的做法是:肠子洗净后,将羊肝、羊心、羊肠油切碎,加胡椒粉 、孜然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搅拌,并用开水拌成馅灌入羊小肠,两头用线绳扎紧, 放入凉水中烧开后,对凉水,反复几次,待半熟时,用细铁钎扎遍肠子,使肠中漏气,1小时后即熟   粉汤



  粉汤是回族群众喜爱的风味食品。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都要烹制粉汤,恭敬贵客和亲友们到来。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要在娘家接受烹制粉汤的训练,因而回族妇女几乎没有不会做粉汤的。制作的主要原料:白菜、下葱、菠菜、红辣椒、醋、胡椒粉、水发木耳。淀粉制成粉块,待凉切小。另外取羊肉加调料、肉汤炖烂,放入粉块、鲜菜、调料、木耳烧成。

  如果时逢喜庆佳节,你到回族群众家去做客,好客的主人一定会给你端上一碗酸辣味浓、香喷喷的粉汤,在放一盘色泽金黄油亮的油香,使您永生难忘。   



  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 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

  



  馕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拌面


  拌面,俗称拉条子,一种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小麦面制品+佐餐的拌面菜(味道好极了)。

  制作拉条子要把握四个关键,一是和面时盐要适量,盐少了容易断,多了拉不开。二是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软。三是面和好后要在表面摸上清油,盖上湿布或盖子至少放半小时以上,2-3小时更佳。四是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则就不好吃。

  拉条子驰名世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拉条子水平差异巨大,最好吃的拉条子应该是自己做的,很简单,只需要做几次,就会得心应手,不过面粉一定要从新疆邮购(这就是外地拉条子不好吃的原因之一),因为新疆小麦生长期长,面粉筋骨好,适宜做拉条子。

   
 油馓子

  油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宾主互致节日问候。客人入座后,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然后斟上香喷喷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给客人泡上主人喜欢食用的新疆石河子产的方块糖。客人吃着油馓子喝着茶,主人高兴地连声说:“热合买提,热合买提。”(汉语“谢谢”的意思),感谢客人的光临。

  油馓子色泽黄亮,香脆味甘。现在过春节,有的汉族人家也请少数民族邻里巧手帮做油馓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见油馓子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

   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许酵面揉成软面,热处发约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个 小团,外抹清油待用.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于天热油溶化而流出面层;天冷时,羊尾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油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火蒸25分钟,即可启笼食用。
米肠子和面肺子
新疆盛产牛羊,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以食牛羊肉为主。牛羊肉风味小吃名类繁多自不待言,就是以羊的内脏作原料,也能烹制出鲜香异常的美味来。米肠子与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制作米肠子和面肺子,一般都在宰羊之后,细心地将羊内脏完整地取出,用清水灌洗羊肺至白净无色,羊肠翻洗干净备用。将羊肝、心和少量肠油切成小粒,加适量胡椒粉、孜然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拌和均匀作馅,填入羊肠内。再将白面洗出面筋,待面水澄清后,滗去大量清水,留少量清水搅动成面浆,再取小肚套在肺气管上,用线缝接,然后把面浆逐勺舀出倒入小肚,挤压入肺叶。再将以少许精盐、清油、孜然粉、辣椒粉调好的水汁用上述办法挤压入肺叶。然后去小肚,用绳扎紧气管封口。再把米肠子、面肺子、洗净的羊肚和卷有少许辣椒粉用绳扎的面筋入锅煮。煮时还须在肠子中的大米半熟时,用钎子遍扎肠壁,使之放气放水,以防肠壁胀破。熟后取出,稍凉切片,混合食用。

  米肠子与面肺子,肠糯鲜,肺软嫩,羊肚、面筋有嚼劲,香喷可口,风味独特,不愧为新疆民族风味之佳品。


  纳仁
 


  纳仁,即手抓羊肉面,是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风味食品。 这种饭食肉质酥烂鲜香,肉面合一,食用方便.味道可口。纳 仁是牧区少数民族待客的佳品,来了尊贵的客人,热情好客的牧民多会宰羊做“纳仁”招待客人。

  薄皮包子


  薄皮包子,维吾尔族叫“皮提曼塔”,选用上好的料羊肉作馅制成,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

  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制作时,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成筷子头大的肉丁,再把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适量)拌均成馅。在面粉中加凉水和成硬面,切成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包馅成鸡冠形(少带花褶),入笼屉用旺火蒸二十分钟即成

  维吾尔吃法,一般和馕或者和抓饭一块吃。和馕一块吃,先把薄馕放进笼屉蒸馏少许,然后把包子放置薄馕之上;和抓饭一起吃,则把包子放于抓饭碗上。不论哪种吃法,吃时都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这样可以提味,增加人们的食欲。   西北美食の西安篇 先说公认的小吃集散地回民街:
从鼓楼进去,城楼底下就有小推车搭起的小摊,卖的是一种叫镜糕的小零食。镜糕的价钱我吃过的都是5毛,网上说有1块的,别买,5毛的味道就很好。 
    路两旁有很多买糕点蜜饯的小摊,花生糕啊,龙须酥啊,绿豆糕,还有各种蜜饯,比商场的便宜很多,也好吃。还有卖各种炒货的,五香花生,瓜子什么的。就是看着不太干净哈,我买过糖炒栗子啊,瓜子什么的,都好吃。
    斜对面有一家专门卖炒饭的,叫红红炒米,里边有各式炒饭,一般的蛋炒饭是没人吃的,我觉得最好吃的就是酸菜肉丝炒米,一定要放辣椒,酸酸辣辣的,很开胃,一点都不腻。夏天的时候里面还卖酸梅汤,很解暑。对了,提醒一下,可以在超市或旁边的商店买到“正广和”的酸梅粉,大概3,4块钱一包,能冲好几十杯,比雀巢的好喝多了。 
    旁边就是很出名的贾三家灌汤包子,号称古城第一笼的。4块钱一笼,有牛肉,羊肉,鸡肉,三鲜,羊肉的最好吃,一点都不膻。吃的时候小心,很烫的汁,我就把口腔粘膜烫破了。还要当心把衣服弄脏。推荐点个八宝稀饭配着吃,很香甜。 
    牛羊肉泡馍和葫芦头泡馍。其中最为出名者,牛羊肉泡馍当数老孙家饭庄、同盛祥饭庄,葫芦头泡馍当数春发生饭店。老孙家、同盛祥是秦地有名的“中华老字号”,创立年代近百年。两家老字号经营的西部清真大菜、西部清真小吃、清真羊肉涮锅、肥牛火锅等也都美味可口、极具地方特色。春发生饭店创建于1920年,今年已有80多年历史。“春发生”这一字号是20年代一位名士从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撷取的。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制作工艺据传乃唐时“药王”孙思邈所传。
  此外,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众多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荞面饸饹、葫芦头、、粉汤羊血等等,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当地名吃。至西安旅游,品尝西安当地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来一碗西北汉子久不能忘的羊肉泡,尝一下让人回味无穷的肉夹馍,吃一盘辣中有香的凉皮,都可深深烙下对古城西安的永久印象。 ,街上还有很多卖羊肉泡馍的店,个人认为每一家都比“老孙家”好吃,又便宜,我就是去了家不知名的店,撑个半死。不过个人觉得泡馍太油腻,而且很占地方,不利于随处腐败的人多吃,所以可以考虑分吃或者先不吃,哈哈。
关于泡馍多说几句,西安好像有很多种吃泡馍的店,不光是牛羊肉的,还有葫芦头啥的,就是猪大肠-----葫芦头泡馍“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佳肴,以味醇汤浓、馍筋肉嫩、肥而不腻闻名于国内外。其烹制工艺精细,合理使用多种调。最重要的是处理肠肚、熬汤、泡馍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肠肚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做出美味的“葫芦头”。汤是将猪骨配肥母鸡熬成的高汤,泡馍则掰成箸头大小放入碗内,与肠肚一起泡三、四次,使热汤渗透馍块。吃时加少量熟油、香菜、油泼辣子等,再浇上适量沸汤,佐以糖蒜、泡菜,美味无穷。如今,葫芦头泡馍还有海参葫芦头、鱿鱼葫芦头、鸡片葫芦头、大肉葫芦头等新品种。西安人夸奖葫芦头的美味说:“提起葫芦头,嘴角涎水流”。
  历史趣闻:据说葫芦头起源于唐朝,当时京城长安有用猪肠肚做的食品“煎白肠”。“葫芦头”的得名相传是和“药王”孙思邈有关。一次孙思邈在长安一家专卖猪肠肚的小店里吃饭,发现肠子腥味大、油腻重,问及店主,方知制作不得法。孙思邈向店主传授制法,从随身携带的葫芦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之药物,调入锅中,果然马上香气四溢,这家小店也从此生意兴隆。店家不忘医圣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挂在店门首,并改名为“葫芦头泡馍”。此外,1935年前后,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在西安因水土不服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将士们多有生病。但是对南院门“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大家却始终食欲不减。以致有一段时间,东北军曾将"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列为病号饭。
我不太喜欢那个味道,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去“春发生”吃正宗的葫芦头泡馍,店大,但是很平民的价格,他家的凉拌蕨根粉好吃。人巨多。。。 
 
    接着说回民街,再往前走到西羊市口上,右边有一家卖“胡辣汤”的,是早点,一直卖到11点左右,一碗浓浓的汤,再放一大勺辣椒,加上这里专有的“坨坨馍”,舒服。不过夏天吃太热了点。这家隔壁有个很小很小的店是卖油茶麻花的,麻花是很软的那种,就煮在油茶里,汤里还放了花生芝麻杏仁,一碗汤几毛钱,麻花可随意要几根,一根也是几毛钱。
对了,回民街上卖点心的小店很多,有老字号的,你买那种看着像小蛋糕的黄油点心,酥酥的好吃极了。别买像麻花的,是那种圆形的哦。我带过的,你应该吃过吧?还有什么柿饼,豆沙馅的,趁热买了边走边吃,凉了就变味了。
    这条街走得差不多了,你也可以买真空包装的牛羊肉,如果喜欢吃的话,有两家很大的不同名字的店紧挨着,去那里买吧。

接下来就是零星的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向往的小奶糕我上次硬是没吃到,遗憾遗憾哪,你这回替我多吃几根。据说钟楼的开元商厦附近的最为正宗,去找找。

肉加馍我吃过樊记的,好吃,满嘴流油的,但很多人说隔壁的王恒更好吃,那俺就不知道了。这两家店在鼓楼对面的那条街上就有。吃了肉加馍其他的东西据说也不错的,可以试试粉丝汤啥的。那个肉可以买袋装的,回北京夹烧饼吃,一样一样的么,哈哈。不过西安大街上随处都卖肉加馍的,不要乱买,可能会影响印象哦。

烧烤,我去过好几次老兰家烧烤,主要是酒店附近就有一家。别的地方就不太清楚了,肉筋、烤肉、烤馍都特好吃,而且极其便宜啊,还可以点炒片什么的,怒大一盘子,只能分吃,否则肚皮涨破。但也有人说老兰家不好,反正我觉得好。。。

海底捞火锅:服务好,味道好,价格便宜。每人一元,豆浆、柠檬水随便喝,所有的菜都可以点半份,半份分量跟北京一份那么多,价格也是真正的半价,5块钱一份的半份就是2块5,免费的果盘,免费的麻酱调料,等的时候还可以免费美甲,真是用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最好吃的火锅和最好的服务。这家店北京也有的,一直梦想着去,可惜离俺家比较远,网上推荐的挺多,不妨试试?

其他的老字号啊,什么西安饭庄、老孙家泡馍啥的,据说都有些徒有其名,不是腐败的好场所,我整理的大部分都是小吃,如果想正经八百的点菜,可就没啥心得了,我只去过西安的大青花,和北京的区别不大。。。

  饺子宴。陕西风味小吃宴素有“锦乡陕西”之称,它是从全省数百种小吃中精选出近70种,与西安饭庄的传统看家菜、优质名菜和创新菜组合编排成的特色宴席,供应数十年来盛名不衰。德发长饺子馆、解放路饺子馆都是有着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供应的饺子宴独具特色,“一饺一格,百饺风味”,被誉为“千古风味”、“天下一鲜”。   粉汤羊血
  粉汤羊血由制血、配调料和泡馍三个步骤精制而成。食时配以粉丝、香菜等辅料。羊血鲜嫩、入口光润、诸味协调、辣香扑鼻。因所用调料多系温中健胃和芳香开窍的中药,故而特别受年老胃弱的顾客青睐。 火晶柿子饼
        以临潼特产“火晶柿子”和面作皮,再配以黄桂、玫瑰、桃仁、白糖、冰糖、青红丝等,上等板油搅拌作馅,用木炭火架起整锅烘烤而成,表面呈金黄色,口感绵软香甜,是每年秋冬季节时令佳品。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立即率义军进攻北京。时值荒年,粮食短缺,农民便把临潼的火晶柿子和面粉烙成饼子,供给义军食用。后来农民为了纪念闯王李自成,每年都烙柿子饼,经多年改进而成为西安的独特风味。回民街沿街皆有售卖。北广济街百年老店老徐家柿子属上乘。 甑糕
  甑糕是西安的特色小吃。蒸糕的深口大铁锅古名为“甑”,因此而得名。甑糕质地柔软细腻,这种甜品小吃是用糯米、云豆和红枣蒸成,蒸熟后香味四溢。甑糕的下层白饭渗入枣色,呈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云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暗红色的枣泥,最后枣泥上又撒一层碧绿的葡萄干,卖相诱人。甑糕口感黏软香甜,又很饱腹,是当地人常吃的食品。尤其秋冬季节,西安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甑糕摊贩,很多学生和上班族还把甑糕当做早餐。
  小炒泡馍
  小炒泡馍在当地简称为“小炒”,和牛羊肉泡馍一样是回民的清真特色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区别:普通泡馍是煮出来的,而小炒则是炒出来的。在用料上,小炒增加了黄花菜、木耳、青菜、豆腐干、鸡蛋等配料,加上切成小块的牛肉,直接用油泼辣子和醋一起炒制。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馍的浓郁厚重,还有酸辣爽口的独到滋味。不能吃辣需提前交待服务员。
   荞面饸饹
  饸饹古称“河漏”,“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陕西关中一带对这种传统风味小吃的赞语。荞面饸饹是用荞麦面压制的一种细长的圆条形面食,荞麦是营养丰富的谷类食物。荞面饸饹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食,风味独特。如凉吃,加入油泼辣子、蒜泥、芥茉等调味,极为爽口。西安有很多经营饸饹的餐馆,小摊点更不计其数。清真大寺西北角的教场门饸饹较为出名。
  凉皮
  西安凉皮种类繁多,由面粉或大米为原料制成,所以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米皮白且透亮,以户县秦镇大米凉皮最受欢迎,其制作工艺独特,制出的皮子筋、薄、细、滑,再加上用上等辣椒及多种调味香料碾粉加油熬制成的辣椒油,调出的凉皮红艳如火,酸辣爽口,再佐以豆芽、芹菜黄绿相间,堪称绝配。
  面皮的颜色比米皮稍黄,吃面皮时会拌入面筋。面筋是做面皮时产生的副产品,外形有气孔,如同海绵,吃起来筋道、味香,里面吸满了鲜美的料水和辣油,香辣爽口。
  吃凉皮时,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轻重要求店家下调料,比如不要或多放辣子,多来面筋,不要蒜等等。若不能吃辣,店家会给凉皮淋上香油来调味。
  凉皮的其他种类:麻酱凉皮,为清真吃法,在回民街最为普遍,特点是以大量芝麻酱调味。炒凉皮,做法近似炒面,但口感大不相同。绿豆粉皮,以绿豆为主料制成,透明碧绿如翡翠。西安当地食客常选不同种类的凉皮混合调制,西安方言称为“两搅”,口感更佳。宝鸡一带的岐山擀面皮在西安也非常受欢迎。      涮牛肚
  涮牛肚是西安街头名吃,把新鲜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签穿起来,在高汤里煮熟,然后蘸上由的芝麻酱、辣椒酱、各种调料做成的汁子,浓香筋道,美味又可口。  清真砂锅:回民街的“金家砂锅”,大皮院的“穆萨砂锅”。
                         钟楼小奶糕
    
  西安当地非常老牌的一种雪糕,多年前最初由钟楼食品店推出,并在钟楼地段销售,因此昵称“钟楼小奶糕”,物美价廉,经久不衰,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冷饮。口味众多,有可可、红豆、花生、猕猴桃、草莓等,但是最经典的口味还是奶油的,奶味儿很浓。品牌有“钟楼”、“衮雪球”、“钟鼓楼”,都不错,不过最正宗的当属钟楼食品店推出的“钟鼓楼”牌。
   
 
  

  西安的美食街。对于游客来说,以下四个街区是各种不同规模餐饮场所比较集中的地方:
  1、东大街沿线。这里荟萃了众多秦地饮食老字号,有东门外的老孙家饭庄西部民族饮食苑,东大街上的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老店、五一饭店、春发生饭店骡马市店、西安烤鸭店,以及钟鼓楼广场的德发长饺子馆、同盛祥饭庄。
  2、南大街精品购物、美食娱乐一条街。主要有永宁宫大酒店、紫荆花夜总会、王子海鲜火锅等高档餐厅,以及多家快餐店、咖啡吧、茶餐厅。
  3、北院门等回坊地带。经营各种清真坊上小吃,如泡馍、灌汤包子、烤羊肉、酱卤制品等,在夜色之下,逛回民街区,品坊上美味,别有一番情趣。
  4、南二环一带。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品牌餐饮企业,也是西安民营餐饮10多年的成就的集中体现。这里既有大众小吃、火锅涮锅、家常炒菜,也有鲍、参、翅、肚等顶级菜品。主要有大香港鲍翅酒楼、顺峰海鲜、小贝壳、竹园村火锅等。
  5、东新街夜市,是西安市内规模较大的一个夜市,摊位多,小吃品种非常丰富,以陕西风味为主,兼有全国各地风味小吃,能满足各种不同口味。
  6、秋林百货公司一楼小吃广场,位于李家村雁塔路北段58号,这里从早上就开始供应各种好吃的羊血冒饸烙、鸭肉卷饼、肉夹馍、烫菜、锅盔、凉粉、醪糟等食品,价格不高10块钱可以吃的很饱。
  此外,还有南稍门夜市、柏树林夜市、北新街夜市、老关庙夜市、交大二村夜市、南院门夜市等众多的平民饮食街区,白天也很热闹,不过夜市则更加红火。

  部分小吃的参考店铺
  西安小吃种类繁多,遍布城市各处的街头巷尾,这里只列出部分名气较大的小吃品种,挑选的店铺则都在市中心周围,便于游客寻找。其实最好吃的小吃都隐藏在当地街道里的普通饭馆,如果在西安有亲朋好友,跟着他们去常去的馆子准不会错。另有一些注意事项,见贴士。
  肉夹馍:竹笆市45号、阿房宫电影院旁边的“樊记腊汁肉夹馍”;柏树林南口、碑林西南的“秦豫肉夹馍”。
  牛羊肉灌汤包子:回民街的“贾三灌汤包子”。
        牛羊肉泡馍:大饭店有“同盛祥”、“老孙家”;不过更推荐当地人常去一些小店,如:西羊市的“老米家泡馍”,北广济街的“老刘家泡馍”,等等。
  葫芦头泡馍:南院门的“春发生”。       小炒泡馍:大皮院的“老乌家小炒泡馍”,就在“小贾八宝粥”隔壁;西羊市的“陕西第一碗”;南大街路西避风塘对面的“湘子庙门小炒”。
  炒米:回民街的“红红酸菜炒米”。
  八宝稀饭、酸梅汤:回民街各家皆有,味道都不错。最为推荐位于大皮院的“小贾八宝粥”,这家店专做这几样食品,店里的八宝醪糟和锅贴也相当不错。
  烤肉:回民街各家皆有,都不错。较为推荐“坊上人家烤肉”和贾三对面的“海家烤肉”,“平娃烤肉”也可。
  糊辣汤:大皮院的“刘家糊辣汤”,要赶早去,最好是大清早,一般到后上午时就卖完关门了。
  清真砂锅:回民街的“金家砂锅”,大皮院的“穆萨砂锅”。
  牛羊肉饺子:大皮院东口的“王家饺子馆(饺子王)”。
  普通饺子:鼓楼广场的“德发长”,东新街的“解放路饺子馆”。
  牛肉面:回民街的“一分利面馆”;与不远处的“一分利小吃城”是同一家店,是分出来专门卖面的,这两家的饭菜可互点。

西北美食の兰州篇

 

除了誉满全国的“兰州拉面”,这里还有炒面片、凉面等,黄焖羊肉、胡辣羊蹄等。

 

牛肉面

全国各地都有“兰州牛肉面”,可是,一旦你出了兰州,哪怕挂着“正宗”的招牌,哪怕同样是回民经营,兰州牛肉面的味道也是完全不同的,最正宗的牛肉面,必须要在兰州吃,街边上随便一个小馆儿,味道都是独一无二的。兰州牛肉面具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征,色香味美。友情提示:著名的马子禄牛肉面馆,一大清早开始经营,到下午两点就关门了。

炒面片

炒面片是西北很有名的面食,一般都用胡萝卜、洋葱、土豆片、青椒与面片一同翻炒,是每个餐馆必有的主食之一。

清真手抓羊肉

大名鼎鼎的手抓羊肉,肉烂无膻味,肉质细嫩,肥瘦恰到好处,配上一个盐碟,口味轻重可自由调配,即使不蘸料也很够味。黄焖羊肉也不错,虽然要收加工费,但绝对有所值。因为是清真餐厅,不能喝酒。手抓羊肉已有上百年的制作历史了,吃手抓羊肉的感觉颇有大口吃肉的豪迈感。优质的手抓羊肉肉烂无膻味,肉质细嫩。

黄焖羊肉

“黄焖羊肉”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御膳菜肴。羊肉富有营养,具有暖中补气、滋养、御风寒、生肌健力等功效。《本草备要》中就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的说法。宋代以来的历代封建皇宫都把羊肉列为宫廷膳食,尤其是清宫十分喜爱食羊肉,“黄焖羊肉”只是其中一种。它是用羊肉和白菜烹制,口味香酥, 肥而不腻。而今则是北京和各地清真菜馆的著名特色菜。

胡辣羊蹄

胡辣羊蹄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烹制的传统美食,胡辣羊蹄由于其味辣而故名。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为美容食品之一;同时还具有强筋壮骨之功效,老少皆宜。胡辣羊蹄作为一种风味小吃食品,在各城镇的农贸市场、夜市及晚上的街头巷尾等均有摊点销售,您可尽情任意选择,品尝胡辣羊蹄时,一般手执而食,尤在夏秋季节,吃胡辣羊蹄喝新疆啤酒,胡辣羊蹄味道鲜美不腻,辣而味美,很让人回味悠长,可以说是一种邀朋聚友的最佳消闲方式。

热冬果

热冬果是上百年来一直为兰州人喜食的街头小吃。兰州地气干燥,热冬果乃冬季下火之佳品。每年初冬,兰州街头卖热冬果的小摊便随处可见。煤火炉上放一特大砂锅,煮着黄橙橙的大梨,热气腾腾地散发着淡淡的药味和清香。遇到下雪天,吃碗热冬果,浑身的温暖舒畅如漫天的雪花般飘散开来。

酿皮子

酿皮子是回族独特的风味小吃之一,像凉皮,这种小吃味美爽口。经济实惠,既有菜又有饭。在炎热的夏季,若能吃一盘酿皮子,顿时倍感凉爽提神,食欲大增。酿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在很多餐馆都能吃到。其特点是色泽橙黄而透明,吃起来柔软又有韧劲,风味特佳。

灰豆子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煮成的粥状食物。麻豌豆煮制而成,适当时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一股浓香。在炎热的夏季,灰豆子是解暑佳品,冰镇过的灰豆子味道犹佳。

卤面

卤面的特点是用油炸冻豆腐和土豆、芹菜、菜花、胡萝卜等混以牛肉面原汤勾芡,文火慢煮,浇到新出锅的面条上,配以几大块牛肉及蒜苗香菜辣椒油,是兰州常见的主食之一。

肉夹饼

肉夹饼就是把普通的白饼扎几刀,用油浇一下,然后洒上调料,在火上烤成酥脆的饼,里面一般夹10串羊肉串在里面,尤其要趁热吃。

牛奶鸡蛋醪糟

顾名思义,牛奶鸡蛋醪糟就是用牛奶、鸡蛋、醪糟一起煮制而成,首先把醪糟放在牛奶中烧开,打入鸡蛋花,并撒入葡萄干、枸杞、花生、白糖等,最后再撒上黑、白芝麻,成品黄白相间,味道滑嫩柔软,香甜偏酸。

西北美食の西藏篇

酥油茶

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

朋必

在藏区,说起朋必,只有日喀则人才懂的。朋必为藏语,是一种用豌豆面制作而成的小吃。加上藏葱或者咖喱,再混一些肉末,口感独特。朋必的吃法更是独一无二,以手掌作碗,以手指作筷子,大街上可边走边吃,很是好玩。 日喀则人笑称:没吃过朋必,就不算来过日喀则。

藏香鸡

藏香鸡是西藏特有的鸡种,适应高原寒冷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藏香鸡终年放养,无喂料习惯,夜间栖息于畜圈的梁架之上,露宿于宅旁的树林之中,基本处于半野生状态。藏香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称为“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藏族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喝。

火烧蕨麻猪

蕨麻猪为甘南草原特产,因当地人所饲养的猪常在草原觅食蕨麻而得名。这道菜是以蕨麻猪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制而成的。特点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别鲜美。

藏香猪

藏香猪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吃的是珍贵藏药,冬虫夏草、人参果、天然菌类等,饮的是天然矿泉水,栖息山洞、河涧,生长缓慢,两年才能长到80斤,生性猛烈,肉质细嫩,瘦肉率高。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藏面

 藏面的独特之处在于汤。这种汤是由牦牛骨反复熬制而成,不仅色泽清亮,香气浓郁,味道更是浓香醇厚。将韧性十足的劲道小麦面筋从指间溜入滚烫翻腾的牦牛骨汤中,翻滚数须臾,再放入数枚牦牛肉丁,于是在火与热的世界中,牦牛骨汤、牦牛肉与鲜香的小麦面筋三者水乳交融,将各自所蕴含的所有元素充分释放。这时,撒入藏式香料,再充分搅荡,香料的提香元素进入到面、汤、肉中,趁热气浴腾之际,捞一晚滚烫的汤肉面出来,撒上葱花,于是一碗浓香四溢的藏面便料理炮制好了。吃一碗热腾腾的藏面,再喝一盏香醇的酥油茶,这感觉这滋味赛过活神仙啊!

西藏酸奶

西藏酸奶,尝过的人都会念念不往,在其他地方吃酸奶也不会找到吃西藏酸奶的感觉。西藏酸奶是用新鲜的牦牛奶,经过蒸煮、冷却、发酵而成的。制作良好的酸奶是乳白色糊状的,有时候会凝结成块。西藏酸奶味道算,但感觉很纯厚、黏稠、有很浓的奶味。第一次吃西藏酸奶,可以会很不习惯,但尝试之后会念念不忘。

牦牛肉

牦牛肉有新鲜的,也有风干牦牛肉。新鲜的我们在餐馆里都可以尝到,风干牦牛肉可以带回家作为礼物赠送。牦牛可以说是高原之宝,不仅可以提供牛奶,牛肉的价值也是非常之高。牦牛在放养的过程中,会吃到草原上的虫草以及其他一些野生药材。这是的牦牛肉本身的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其他肉类没有的微量元素,味道鲜美。很多人都说,吃了牦牛肉,就相当于吃了虫草。

藏族酥酪糕

这是藏族特有的酥饼糕点,平时只是用来款待客人的。使用的淀粉是已经提取过奶油的,呈现乳白色,然后加入黄油、白糖,揉捏成面团,再加入人参果、葡萄干、桃仁等,用模具压成方形的、圆形的,放在蒸笼蒸熟。藏族酥酪糕酥软松口,奶味浓厚,还可以滋补强身。

白肠
原料是大米、羊血、羊油,羊(牛)肉丝、羊牛肠。把大米煮熟后,与羊血、肉丝一起混合,加入各种调味料,在把这些调制好的原料灌进羊牛肠内,两头扎好,煮熟。一般是切片食用,可做菜可当饭,味道可口,不过有点羊骚味,不过对于爱好美食的人来说,这点应该不是问题。

炖羊肉、炖牛肉

西藏的羊肉、牛肉都是非常天然新鲜的,而且本身的营养也是非常丰富。在炖肉的过程中,不断在里面加入各种中药材,可以让肉类的营养和鲜味更加丰富、香味更诱人。
经过炖制的肉类,虽然熟烂,依然鲜嫩可口,容易消化。

藏式牛肉粉
在藏餐店中,你可以尝试到美味的藏式牛肉粉。大片的牛肉粉在美味的骨汤中若影若现,还有牛肉丸,边上再点缀着蒜蓉和芹菜,闻着觉得胃口打开。如果喜欢辣的话,加上一点辣椒油,那这青红搭配的牛肉粉就更加可口了。

吧啦饼
这是西藏风味浓厚的酥油糕点,是现在北京风味糕点的前身。主要是用面粉、白糖以及其他一些配料制作而成的,口味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配。加入核桃仁的,就是核仁味,加入桂花的,就是桂花味。吧啦饼吃起来非常酥松,润口而不油腻,香味袭人。

甲不热
这种就是比较地道、朴实的藏族美食。将新鲜的青稞晒干后,用石磨磨成粉,加入酥油和提炼奶渣后的酸水,搅拌融合均匀。揉捏成饼状,用火烤成定型。在涂抹酥油、白糖,继续在火上烤熟为止。这类似烤饼一样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

拉萨凉粉

在拉萨的街头小巷中,可以看到很多那种小摊,就是卖凉粉和面条的。这里凉粉是由豌豆粉或者红薯粉制作的,内地的基本都是用面粉制作的,有点区别。这里的凉粉是用辣椒拌着吃,辣椒是自己用水泡的,不是市面上那种瓶装辣椒,吃起来有有种清新的感觉。有街边的小摊可以吃,不过卫生条件不是很好,如果介意的话,可以去到茶馆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