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方大酒店地址:无声的温柔——爱伦-坡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47:58






1849107,在美国文学史上,堪与马克·吐温并称的小说家兼诗人爱伦·坡溘然长逝。死之前,他对着头顶阴霾的天空愤愤叫道,“愿上帝保佑我!”这是他向命运第一次乞求宽恕,也是最后一次对之最有力的抗争。

综观爱伦·坡一生,都陷于痛苦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不幸总是接踵而来,他失去双亲,继而失去兄妹,再而失去对其呵护有加的养母、失去爱妻、失去生活保障、最后失去种种生活的理想,致使他的内心始终处于颤栗之中,恐惧占据他心头。
可以说,“恐惧”是爱伦·坡文学的主题,也是他一生的主题。

2

常人眼中,爱伦·坡则是十足的酒鬼、疯子,整日只知呢喃着异端邪说,作出种种妖言惑众的举措。而且一般如爱伦·坡的天才命运都是相似的:被世俗排挤、诅咒、甚至从肉体上被消灭。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些人英年早逝,是被诅咒死的。正因为他们处于不被理解、不被采纳的状态之中,所以就返回到自身,积蓄力量以抗拒世俗力量,甚至整个社会。这样个人的力量或者“人格”力量才凸现出来,变成一个大写的“人”。直至死后,人们才试着去宽恕他们,一步一步,即而去理解他们,再而去挖掘他们,最后转而崇拜他们。
人们去试着理解他们的时候,一开始态度是极为傲慢不恭的,带着“窥阴癖”式恶意,甚至一些正统之士会刻意去诬蔑他们,以装出一副维护什么正统的样子。结果呢?人们不经意间发掘出一位巨人,一座山峰从水底渐渐升起,清晰起来。在一颗伟大的心、一座思想宝藏面前,人们不得不投之尊崇之情,叹为观止。于是,逾越他们也成了时代的一道难题。有如此命运的人很多,中外比比皆是,如德国的尼采、法国的波德莱尔、中国的司马迁、曹雪芹等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寂寞身前事,千秋万代名”吧!
可见,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名人,他们的才华往往与命运极不谐调。爱伦·坡正是一个典范。
爱伦·坡一生贫病交加,父母早殁,自小由爱伦夫妇领养。虽得养母疼爱,但被养父视为眼中钉,有意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孤儿,因而童年生活并不如意。正是养父有意让爱伦·坡意识到自己是个孤儿,致使爱伦·坡很小就开始在人群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是一种纯乎情欲之上的“母爱”式的爱情追求。在年轻的爱伦·坡眼中,这种爱并不是赤裸裸的性欲,而是对某种“神性”的向往与追求,它是极为古典的,崇高的,具有古希腊风情。中学时代,爱伦·坡暗恋上了一个玩伴的母亲简·斯塔那德,这个女人极有古典气质,极似希腊神话中的海伦,未几,这女人就不幸病故。爱伦·坡伤心之余,写下了《致海伦》一诗。此诗极为著名,流传至今,反映了他的浓郁的孤儿情结、恋母情结。
失去养母保护后的爱伦·坡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后来他又得知亲生兄妹在心智上都有所缺陷,从此潜意识里担心哪一天也步上后尘。又加之爱伦·坡在27岁的时候娶了自己深爱的表妹维琴妮娅,时年维琴妮娅仅十三岁,身体羸弱。自此,人过了十一年贫病交加的岁月,直到她于1847年去世,才结束了爱伦·坡时时害怕失去爱人的痛苦与恐惧。种种因素作用于爱伦·坡,成了他酗酒和创作的动机。可以说,他借助创作来剖析自己心灵深处的迷惑与恐惧,是一种精神分析法的“自我疗法”;而酗酒则是爱伦·坡忘却生活中诸种痛苦的工具,是一种自我逃避方法。这一点在爱伦·坡在临死前不久所说的话可以反映,“我经常沉湎杯中物,但喝酒并没使我感到半点儿乐趣。我不惜生命和名声,不顾理智,一味喝酒并非追求乐趣,而是竭力逃避令人痛苦的回忆,逃避无法忍受的孤寂,逃避迫在眼睫的大限。”逃避也是一种自我安慰,是对内心伤痕进行的抚慰。爱妻撒手归西后,爱伦·坡从此憔悴一人,精神日益失常,由于寻爱过程坎坷,知音难遇、苦闷孤独无人能诉,最后终因饮酒过量,死于杯中之物,最终“成就”了在常人眼中“酒鬼”、“疯汉”的形象。
如果说,借酒销愁成就了爱伦·坡的酒鬼、疯子的恶名,那么借笔自析的则成就了一代文豪的名声。坡的小说,特别是恐怖小说,不仅描绘了令人战栗的现象,而且抽丝剥茧地探讨因恐惧而丧失理智的过程,成为心理分析小说的滥觞。爱伦·坡首开先河研制出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小说叙述类型:一是恐怖悬疑小说,大多是与异常心理的探讨有关,被视为其代表作的,如《亚夏古屋的崩塌》、《贝瑞妮丝》、《黑猫》和《泄密的心脏》;二是假想故事,不可信但具有寓言性,这方面的作品如《红死病之面具》、《别用你的脑袋跟魔鬼打赌》等;第三类是极为著名的,那就是侦探推理小说,爱伦·坡是侦探小说的鼻祖,著名的侦探小说人物柯南形象与爱伦·坡《莫格街凶杀案》、《玛莉罗杰奇安》中杜宾十分相似,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第四类是科学冒险小说,如《热气球轶事》。这四种类型都是爱伦坡开创先河。
当时,谁会想到这位“酒鬼”、“疯汉”的神智不清的人能成就什么?然而事实上,他的创作的思维有如同疯子般冷静,笔调主观天马行空、富涵想象,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韵,将恐惧与想象结合起来,轻扣着人们的灵魂,不觉之中生出几分冷意来。也许正是爱伦·坡这种全新笔调,使得人们觉得他有如疯子,视为异端不可接近。
当我轻轻扣开爱伦·坡的作品,我陷入无语状态。因为我觉得作品足以说明了一个人,一颗伟大的心,一座思想宝库。 忽然间,我发现他已经坐在我身边!阴郁、充满恐惧的双眼闪过一丝温柔。我于是明白“抒情”实是人内心的需要,不管是在和风煦日中唱着、还是在细雨中呼喊着、还是在沉闷的胸腔里回荡着未曾发出声音,都是一段抒情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