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到海西州路况自驾:大戴禮記與小戴禮記有何差異?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47:21
《禮記》:
1、性質:原本是孔門後學解釋《儀禮》時所作的記,所以稱為《禮記》。
2、版本:
A、《逸禮》:根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在漢朝初年有「記」一百三十一篇。但因為後來大、小戴《禮記》的出現,未被這兩家選錄的篇章亡逸得很多,被稱之為逸禮。
B、《大戴禮記》:西漢時儀禮博士戴德(是戴聖的叔叔,故稱大戴)選前述「一百三十一篇記」其中的八十五篇,作為講授「儀禮」課程的課本,被稱為《大戴禮記》。
C、《小戴禮記》:另外一位儀禮博士戴聖(小戴)選前述「一百三十一篇記」其中的四十九篇,作為課本,被稱為《小戴禮記》。
3、流傳:孔穎達的《五經正義》選《小戴禮記》來代替《儀禮》,因此《小戴禮記》成為十三經之一,也就是俗稱的《禮記》。而《大戴禮記》卻逐漸沒落,現在僅存四十篇。
禮記是孔門後學者所記,為十三經之一,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全書內容或言哲理,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述生活儀節,為儒家的禮學叢書。禮記本為許多有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到了西漢中期戴德從中挑八十五篇纂成書,世稱大戴禮記,他的姪兒戴聖也選了四十九篇編纂成書,世稱小戴禮記。及至東漢末年,小戴禮記盛行,大戴禮記漸無人研習,所以後代所說的禮記都是指小戴禮記。十三經注疏中的禮記為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資料來源:http://www.ck.tp.edu.tw/~ck5432/chireports/33202.htm
 《大戴禮記》:作者:西漢的時儀禮博士戴德(是戴聖的叔叔,故稱大戴),選前述「一百三十一篇記」其中的八十五篇,作為講授「儀禮」課程的課本,被稱為《大戴禮記》。
《小戴禮記》:另外一位儀禮博士戴聖(小戴)選前述「一百三十一篇記」其中的四十九篇,作為課本,被稱為《小戴禮記》。
孔穎達的《五經正義》選《小戴禮記》來代替《儀禮》,因此《小戴禮記》成為十三經之一,也就是俗稱的《禮記》。而《大戴禮記》卻逐漸沒落,現在僅存四十篇。
大戴禮記》收入了很多先秦、西漢篇章卻也是顯然易見的,例如1973年在河北定縣西漢中山懷王劉脩墓發掘出來的竹簡,就有兩篇和《哀公問五義》、《保傅》非常接近的文字,可見西漢時《大戴禮記》的某些篇章已單獨流傳。更重要的是,《大戴禮記》的文字與不少傳世文獻相合,這些文獻包括《尚書》、《逸周書》、《尚書大傳》、《韓詩外傳》、《周禮》、《儀禮》、《禮記》、《孟子》、《史記》、《漢書》、《晏子春秋》、《孔子家語》、《荀子》、《新序》、《說苑》、《古列女傳》、《呂氏春秋》、《新書》、《淮南子》、《文子》、《論衡》,其中尤以《禮記》、《荀子》、《新書》、《說苑》、《孔子家語》重出最多。
  自鄭玄遍注《周禮》、《儀禮》、《小戴禮記》,並合稱為《三禮》後,《小戴禮記》流行,《大戴禮記》則受到冷待,以致日漸散失,今本《大戴禮記》只剩下三十九篇。本書的古注有漢劉熙和北周盧辯兩家,前者已失傳,僅見於《隋書.經籍志》著錄,後者內容簡略。直至清代才有戴震、盧文弨等人為之校注,其中以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及王樹丑m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注》最著名。
由於《大戴禮記》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人認真整理過,誤鈔和脫漏之處很多,王聘珍力求矜慎,正文沿用相承舊本,又認為今本《孔子家語》是王肅點竄《大戴禮記》而成,不肯據以校改本書,因此舊本的某些訛誤無法勘正。其實當代學者根據出土材料,已承認今本《孔子家語》不可能完全由王肅偽作,而彙集各書重出文字後,還可以證明利用《孔子家語》校訂《大戴禮記》是完全合理的,例如《哀公問五義》:「哀公曰:『善!何如則可謂庸人矣?』」《孔子家語.五儀解》在「善」字後有孔子的一段話,提到「人有五儀」,即有庸人、有士人等,然後哀公才問「何如斯可謂之庸人」。就文理而論,《孔子家語》比《大戴禮記》優勝,而且這段文字還見於《荀子.哀公篇》,也包括「人有五儀」等句,這就證明《大戴禮記》的確有脫文了。
  《〈大戴禮記〉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仿照清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韓詩外傳疏證》、今人趙善詒《說苑疏證》、《新序疏證》體例,以《大戴禮記》為綱,然後按年代先後列出與《大戴禮記》內容重見的先秦兩漢典籍,以便參考比較。所不同者,本書利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漢達古文獻資料庫,以電腦檢索系統,將群書與《大戴禮記》重見的內容加以輯錄,希望做到重要的資料無所遺漏。
  現今所傳《大戴禮記》以宋淳熙年間建安郡齋的刊本為最古,明嘉靖癸巳(1533)吳郡袁氏嘉趣堂的刻本,就是依照淳熙本覆刻的。本書《大戴禮記》本文即以《四部叢刊》影明袁氏嘉趣堂本為底本,校以別本及其他文獻所見的重文,更特別參考引用了孔廣森、王樹中G家的校勘成果。至於輯錄重見文字的先秦兩漢典籍,則選用古本中較佳者,版本資料見本書「徵引書目」。
 
禮記簡介
也稱《小戴記》或《小戴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文獻選編。相傳為西漢時期戴聖所纂輯,今本為東漢鄭玄註本,有《曲禮》、《檀弓》、《王制》、《月命》、《禮運》……共四十九篇。
《禮記》內容十分博雜,涉及周秦時期的典章、名物制度,以及自天予(國王)以下各等級人士的成人、婚娶、喪悼、祭祀、宴飲、朝會、交聘等禮儀。有禮學思想的論述,古代禮制的解說、考辨,孔子及其門人對禮學的闡述。宋代理學家朱熹取其中《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禮記》是有關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禮儀文物制度的重要典籍。是中華禮儀的搖藍。
『敖不可長』 曲禮上 敖不可長,慾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原文大意】 傲氣不可滋長,慾望不可放縱,志意不可自滿,享樂不可窮極。亦即為人應當謙恭有節制。
『人而無禮不亦禽獸』 曲禮上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原文大意】 鸚鵡能學舌,還是飛鳥;猩猩能發聲,還是禽獸。如今作為人而無禮,雖然能說話,不也還是禽獸一樣的心態嗎?
『禮之本質』 曲禮上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踰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行,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原文大意】 禮,是用來確定親疏、決斷嫌疑、區別同異、辨明是非的。依禮說話,不隨便討好人,不說多餘的話。依禮行動,不超越節度,不侵辱他人,不與人狎玩過分。修養自身,實踐諾言,叫做善行。行為有修養,言談合道理,就是禮的本質。
『人生』 曲禮上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
【原文大意】 人生十歲稱“幼”,開始學習。二十歲稱“弱”,行加冠禮。三十歲稱“壯”,娶妻成家。四十歲稱“強”,可以當官。五十歲稱“艾”,夠做大夫官。六十歲稱“耆”,可以指使別人。七十歲稱“老”,可把祭祀宗廟的事傳給兒子。八十、九十稱“耄”。……百歲稱“期頤”。
『禮尚往來』 曲禮上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原文大意】 禮提倡有往有來:我前往施禮而受禮者不來回報,不符合禮;有人前來給我施禮而我不前往報答,也不符合禮。人有禮,社會就安定;人無禮,社會就危亂。因此說:“禮,是不可不學的。”
『為人子之禮』 曲禮上
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在醜夷不爭。
【原文大意】 兒子待奉父母之禮,要使父母冬天溫暖、夏天清涼;傍晚為父母安好枕蓆,早晨去請安;在同輩中不和人爭鬥。
『為子取名』 曲禮上
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
【原文大意】 給兒子取名,不用國名,不用身體隱蔽處的疾病名,不用山川名。
『君子律己交友』 曲禮上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原文大意】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而又謙讓,多行善事且不懈怠,這種人稱為君子。君子不用盡別人對自己的歡喜,也不用竭別人對自己的忠誠,以使雙方的交情全力保持下去。
『祭祀稱呼』 曲禮下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原文大意】 祭祀祖父稱“皇祖考”,祭祀祖母稱“皇祖妣”,祭祀父親稱“皇考”,祭祀母親稱“皇妣”,祭祀丈夫稱“皇辟”。在世時稱父、稱母、稱妻,死後就稱“考”、稱“妣”、稱“嬪”。
『苛政猛於虎』 檀弓下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原文大意】 居住在泰山地區的一個婦女,公公、丈夫、兒子都被老虎咬死了,她悲哀地在墓前哭。孔子問她:“為什麼不離開虎區呢?”婦女答道:“這裏沒有苛暴的政令。”孔子說:“學生們記住:苛暴的政令比老虎還兇猛。”
『保護動物』 曲禮下
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原文大意】 國君春天打獵不合圍獵場,大夫不殺盡群居的野獸,士不獲取幼獸和鳥卵。以使保護動物的繁衍生息。
『選才授爵』 王制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原文大意】 凡選用百姓中的人才當官,先考察他的德才;考察辨別過了,然後再任用他。任用他擔任工作,然後再授他爵位;爵位確定了,然後再給他俸祿。
『救濟孤獨矜寡』 王制
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矜,老而無夫者謂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窮而無告者也,皆有常餼。
【原文大意】 年幼失父的叫“孤”,年老無子叫“獨”,老而無妻的叫“矜”,老而無夫叫“寡”。這四種人,都是天下民眾中窮困而又無處可告求的人,都應有經常性的糧食救濟。
『官正而國治』 文王世子
君子曰:“德成而教導,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國治。”
【原文大意】 君子說:“修養德行。德行修養好了,發出的教令就會受到尊重;教令得到尊重,為官就會廉正;為官廉正了,國家就能治理好。”

『大道之行』 禮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戶外而不閉,是謂大同。
【原文大意】 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因此陰謀詭計消失,沒有盜竊殺人動亂,外出可以不關門,這就叫大同社會。
『七情十義』 禮運
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慾,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人之義。
【原文大意】 什麼叫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七者不學就會。什麼叫人義?父母慈愛、子女孝順、哥哥善良、弟弟敬哥、丈夫守義、妻子賢惠、長者愛幼、幼者聽話、國君仁慈、臣下忠誠,這十者就是做人的義理。
『用人之道』 禮運
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原文大意】 用人的智慧而拋棄他的欺詐,用人的勇敢而拋棄他的狠怒,用人的仁愛而拋棄他的貪慾。
『忠信義理』 禮器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原文大意】 先王確立禮,有根本,有紋理修飾。忠信,是禮的根本。義理,是禮的紋理修飾。沒有根本,禮就不能成立;沒有紋理修飾,禮就難以施行。
『媳婦事公婆』 內則
婦事舅姑,如事父母。
【原文大意】 媳婦服待公公婆婆,應當像服待自己的父親母親一樣。
『玉不琢不成器』 學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原文大意】 玉不雕琢,不能成為器物。人不學習,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眾,都把興辦教育放在優先地位。
『教學相長』 學記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原文大意】 雖有好菜,不吃,不知它的美味。雖有最好的道理,不學,不知它好在哪裏。;因此,學習了以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過人家以後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後能反省自己。知道困惑,然後能加強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教學相長”至今仍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一。
『啟發誘導』 學記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
【原文大意】 君子懂得教育方法:引導而不強牽學生,勉勵而不挫傷學生,開導而不直說結論。引導而不強牽,學生就能融會知識;勉勵而不挫傷,學生就容易接受;開導而不直說,學生就能勤於思考。
『師道尊嚴』 學記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原文大意】 教學的規律,尊敬老師是最難的。教師得到了尊敬,知識和真理才能得到尊重,知識和真理得到了尊重,人民才會知道重視學習。
『聲音之道』 樂記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原文大意】 音樂生於人心。感情激動於心中,因此表現為聲音。聲音帶美感修飾,便成音樂。所以太平盛世的音樂安祥,來表示對祥和政治的歡樂。動亂時代的音樂怨恨,來表示對混亂政治的憤怒。亡國時期的音樂悲哀,來表求對人民困苦的憂思。音樂的道理,是和政治相通的。
『詩言其志』 樂記
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
【原文大意】 詩表達人的情志,歌唱出人的心聲,舞表現人的姿容,這三者都出於人的內心,然後樂器配合演奏。
『孝有三』 祭義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
【原文大意】 曾子說:“孝有三等:大孝使雙親受人尊敬,其次不使雙親名聲受辱,第三等能奉養雙親。”又說:“孝有三等,小孝只是用力,中孝已有功勞,大孝無處不在。”
『政者正也』 哀公間
“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
【原文大意】 魯哀公問什麼是“政”?孔子說:“政,就是正。國君行正道,百姓就服從命令。國君所做的,就是百姓所遵從的。國君沒有作為,百姓遵從什麼?”
『士可殺而不可辱』禮記 儒行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原文大意】 讀書人可以友好而不可劫持,可以親近而不可脅迫,可以被殺而不可受侮辱
資料來源
http://sl-sunluen.com.hk/ringo/4-0-20.htm

禮 記
曲禮上
曲禮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月令
曾子問
文王世子
禮運
禮器
郊特牲
內則
玉藻
明堂位
喪服小記
大傳
少儀
學記
樂記
雜記上
雜記下
喪大記
喪服大記
祭法
祭義
祭統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
孔子閒居
坊記
中庸
表記
緇衣
奔喪
問喪
服問
間傳
三年問
深衣
投壺
儒行
大學
冠義
昏義
鄉飲酒義
射義
燕義
聘義
喪服四制 


大 傳
禮 不 王 不 禘 . 王 者 禘 其 祖 之 所 自 出 . 以 其 祖 配 之 . 諸侯 及 其 大 祖 . 大 夫 士 有 大 事 . 省 於 其 君 . 干 祫 及 其 高 祖 .牧 之 野 . 武 王 之 大 事 也 . 既 事 而 退 . 柴 於 上 帝 . 祈 於社 . 設 奠 於 牧 室 . 遂 率 天 下 諸 侯 . 執 豆 籩 . 逡 奔 走 . 追 王 大 王 亶 父 .王 季 歷 . 文 王 昌 . 不 以 卑 臨 尊 也 . ○
上 治 祖 禰 . 尊 尊 也 . 下 治 子 孫 . 親 親 也 . 旁 治 昆 弟 .合 族 以 食 . 序 以 昭 繆 . 別 之 以 禮 義 . 人 道 竭 矣 .
聖 人 南 面 而 聽 天 下 . 所 且 先 者 五 . 民 不 與 焉 . 一 曰 治親 . 二 曰 報 功 . 三 曰 舉 賢 . 四 曰 使 能 . 五 曰 存 愛 . 五 者 一 得 於 天 下 .民 無 不 足 . 無 不
贍 者 . 五 者 一 物 紕 繆 . 民 莫 得 其 死 . 聖 人 南 面 而 治 天下 . 必 自 人 道 始 矣 . 立 權 度 量 . 考 文 章 . 改 正 朔 . 易 服 色 . 殊 徽 號 .異 器 械 . 別 衣 服
. 此 其 所 得 與 民 變 革 者 也 . 其 不 可 得 變 革 者 則 有 矣 .親 親 也 . 尊 尊 也
. 長 長 也 . 男 女 有 別 . 此 其 不 可 得 與 民 變 革 者 也 . ○
同 姓 從 宗 . 合 族 屬 . 異 姓 主 名 治 際 會 . 名 著 而 男 女 有別 . 其 夫 屬 乎 父 道 者 . 妻 皆 母 道 也 . 其 夫 屬 乎 子 道 者 . 妻 皆 婦 道 也 .謂 弟 之 妻 婦 者 .
是 嫂 亦 可 謂 之 母 乎 . 名 者 . 人 治 之 大 者 也 . 可 無 慎 乎. ○
四 世 而 緦 . 服 之 窮 也 . 五 世 袒 免 . 殺 同 姓 也 . 六 世 親屬 竭 矣 . 其 庶 姓 別 於 上 . 而 戚 單 於 下 . 昏 姻 可 以 . 通 乎 . 繫 之 以 姓 而弗 別 . 綴 之 以 食
而 弗 殊 . 雖 百 世 而 昏 姻 不 通 者 . 周 道 然 也 . ○
服 術 有 六 . 一 曰 親 親 . 二 曰 尊 尊 . 三 曰 名 . 四 曰 出 入. 五 曰 長 幼 . 六 曰 從 服 . ○
從 服 有 六 . 有 屬 從 . 有 徒 從 . 有 從 有 服 而 無 服 . 有 從無 服 而 有 服 . 有 從 重 而 輕 . 有 從 輕 而 重 . ○
自 仁 率 親 . 等 而 上 之 至 于 祖 . 名 曰 輕 . 自 義 率 祖 . 順而 下 之 至 于 禰 . 名 曰 重 . 一 輕 一 重 . 其 義 然 也 . ○
君 有 合 族 之 道 . 族 人 不 得 以 其 戚 . 戚 君 位 也 . ○
庶 子 不 祭 . 明 其 宗 也 . 庶 子 不 得 為 長 子 三 年 . 不 繼 祖也 . 別 子 為 祖 . 繼 別 為 宗 . 繼 禰 者 為 小 宗 . 有 百 世 不 遷 之 宗 . 有 五 世則 遷 之 宗 . 百 世
不 遷 者 . 別 子 之 後 也 . 宗 其 繼 別 子 之 所 自 出 者 . 百 世不 遷 者 也 . 宗 其 繼 高 祖 者 . 五 世 則 遷 者 也 . 尊 祖 故 敬 宗 . 敬 宗 尊 祖 之義 也 . ○
有 小 宗 而 無 大 宗 者 . 有 大 宗 而 無 小 宗 者 . 有 無 宗 亦 莫之 宗 者 . 公 子 是 也 .
公 子 有 宗 道 . 公 子 之 公 . 為 其 士 大 夫 之 庶 者 . 宗 其 士大 夫 之 適 者 . 公 子 之 宗 道 也 . ○
絕 族 無 移 服 . 親 者 屬 也 . ○
自 仁 率 親 . 等 而 上 之 至 于 祖 . 自 義 率 祖 . 順 而 下 之 至於 禰 . 是 故 人 道 親 親 也 . 親 親 故 尊 祖 . 尊 祖 故 敬 宗 . 敬 宗 故 收 族 . 收族 故 宗 廟 嚴 . 宗
廟 嚴 故 重 社 稷 . 重 社 稷 故 愛 百 姓 . 愛 百 姓 故 刑 罰 中 .刑 罰 中 故 庶 民 安 . 庶 民 安 故 財 用 足 . 財 用 足 故 百 志 成 . 百 志 成 故 禮 俗刑 . 禮 俗 刑 然 後
樂 . 詩 云 . 不 顯 不 承 . 無 斁 於 人 斯 . 此 之 謂 也 .

    少 儀
聞 始 見 君 子 者 . 辭 曰 . 某 固 願 聞 名 於 將 命 者 . 不 得 階主 . 適 者 曰 . 某 固 願 見 . 罕 見 曰 聞 名 . 亟 見 曰 朝 夕 . 瞽 曰 聞 名 . ○
適 有 喪 者 曰 比 . 童 子 曰 聽 事 . 適 公 卿 之 喪 . 則 曰 聽 役於 司 徒 . ○ 君 將 適 他 . 臣 如 致 金 玉 貨 貝 於 君 . 則 曰 致 馬 資 於 有 司. 敵 者 曰 贈 從 者 . ○
臣 致 襚 於 君 . 則 曰 致 廢 衣 於 賈 人 . 敵 者 曰 襚 . 親 者 兄 弟 . 不 以 襚 進 . 臣 為 君 喪 . 納 貨 貝 於 君 . 則 曰 納 甸 於 有 司 . 賵 馬 入 廟 門 . 賻 馬 . 與 其 幣 . 大 白 兵 車 . 不 入 廟 門 . ○
賻 者 既 致 命 . 坐 委 之 . 擯 者 舉 之 . 主 人 無 親 受 也 . ○
受 立 授 立 . 不 坐 . 性 之 直 者 . 則 有 之 矣 . 始 入 而 辭 . 曰 辭 矣 . 即 席 . 曰 可 矣 . 排 闔 說 屨 於 戶 內 者 . 一 人 而 已 矣 . 有 尊 長 在 則 否 . ○
問 品 味 . 曰 . 子 亟 食 於 某 乎 . 問 道 藝 . 曰 . 子 習 於 某乎 . 子 善 於 某 乎 . 不 疑 在 躬 . 不 度 民 械 . 不 願 於 大 家 . 不 訾 重 器 . 氾 埽 曰 埽 . 埽 席 前 曰 拚 . 拚 席 不 以 鬣 . 執 箕 膺 擖 . ○
不 貳 問 . 問 卜 筮 曰 . 義 與 志 與 . 義 則 可 問 . 志 則 否 . ○
尊 長 於 已 踰 等 . 不 敢 問 其 年 . 燕 見 不 將 命 . 遇 於 道 .見 則 面 . 不 請 所 之 . 喪 俟 事 . 不 犆 弔 . 侍 坐 弗 使 . 不 執 琴 瑟 . 不 畫 地. 手 無 容 . 不 翣
也 . 寢 則 坐 而 將 命 . 侍 射 則 約 矢 . 侍 投 則 擁 矢 . 勝 則洗 而 以 請 . 客 亦 如 之 . 不 角 . 不 擢 馬 . ○
執 君 之 乘 車 則 坐 . 僕 者 右 帶 劍 . 負 良 綏 . 申 之 面 . 扡諸 幦 . 以 散 綏 升 . 執 轡 然 後 步 . ○
請 見 不 請 退 . 朝 廷 曰 退 . 燕 遊 曰 歸 . 師 役 曰 罷 . ○
侍 坐 於 君 子 . 君 子 欠 伸 . 運 笏 . 澤 劍 首 . 還 屨 . 問 日之 蚤 莫 . 雖 請 退 可 也 . ○
事 君 者 . 量 而 后 入 . 不 入 而 后 量 . 凡 乞 假 於 人 . 為 人從 事 者 亦 然 . 然 故 上 無 怨 . 而 下 遠 罪 也 . 不 窺 密 . 不 旁 狎 . 不 道 舊 . 故 不 戲 色 . ○
為 人 臣 下 者 . 有 諫 而 無 訕 . 有 亡 而 無 疾 . 頌 而 無 (言閻).諫 而 無 驕 . 怠 則 張 而 相 之 . 廢 則 埽 而 更 之 . 謂 之 社 稷 之役 . ○
毋 拔 來 . 毋 報 往 . 毋 瀆 神 . 毋 循 枉 . 毋 測 未 至 . 士 依於 德 . 游 於 藝 . 工 依 於 法 . 游 於 說 . 毋 訾 衣 服 成 器 . 毋 身 質 言 語 . 言 語 之 美 . 穆 穆 皇 皇 . 朝 廷 之 美 . 濟 濟 翔 翔 . 祭 祀 之美 . 齊 齊 皇 皇 . 車 馬 之 美 . 匪 匪 翼 翼 . 鸞 和 之 美 . 肅 肅 雍 雍 ○
問 國 君 之 子 長 幼 . 長 . 則 曰 . 能 從 社 稷 之 事 矣 . 幼 .則 曰 . 能 御 . 未 能 御 . 問 大 夫 之 子 長 幼 . 長 . 則 曰 . 能 從 樂 人 之 事 矣. 幼 . 則 曰 . 能
正 於 樂 人 . 未 能 正 於 樂 人 . 問 士 之 子 長 幼 . 長 . 則 曰. 能 耕 矣 . 幼 . 則 曰 . 能 負 薪 . 未 能 負 薪 . ○
執 玉 . 執 龜 莢 . 不 趨 . 堂 上 不 趨 . 城 上 不 趨 . 武 車 不式 . 介 者 不 拜 . 婦 人 吉 事 . 雖 有 君 賜 肅 拜 . 為 尸 坐 則 不 手 拜 . 肅 拜 .為 喪 主 . 則 不 手
拜 . 葛 絰 而 麻 帶 . 取 俎 進 俎 . 不 坐 . ○
執 虛 如 執 盈 . 入 虛 如 有 人 . 凡 祭 於 室 中 . 堂 上 無 跣 . 燕 則 有 之 . 未 嘗 不 食 新 . ○
僕 於 君 子 . 君 子 升 下 則 授 綏 . 始 乘 則 式 君 子 下 行 . 然後 還 立 . ○
乘 貳 車 . 則 式 . 佐 車 則 否 . 貳 車 者 . 諸 侯 七 乘 . 上 大 夫 五 乘 . 下 大 夫 三 乘 . 有 貳 車 者 之 乘 馬 . 服 車 . 不 齒 . 觀 君 子 之 衣 服 . 服 劍. 乘 馬 . 弗 賈 . 其 以 乘 壺 酒 . 束 脩 . 一 犬 . 賜 人 . 若 獻 人 . 則 陳 酒 執脩 以 將 命 . 亦 曰 乘 壺 酒 . 束 脩 . 一 犬 . 其 以 鼎 肉 . 則 執 以 將 命 . 其 禽加 於 一 雙 . 則 執
一 雙 以 將 命 . 委 其 餘 . 犬 則 執 紲 . 守 犬 . 田 犬 . 則 授擯 者 . 既 受 . 乃 問 犬 名 . 牛 則 執 紖 . 馬 則 執 靮 . 皆 右 之 . 臣 則 左 之 .車 則 說 綏 . 執 以
將 命 . 甲 若 有 以 前 之 . 則 執 以 將 命 . 無 以 前 之 . 則 袒櫜 奉 冑 . 器 則 執 蓋 . 弓 則 以 左 手 屈 韣 執 拊 . 劍 則 啟 櫝 .蓋 襲 之 . 加 夫 襓 與 劍 焉 . 笏 . 書 . 脩 . 苞 苴 . 弓 . 茵 .席 . 枕 . 几 . 熲 . 杖 . 琴 . 瑟 . 戈 有 刃 者 櫝 . 莢 . 籥 .其 執 之 皆 尚 左 手 . 刀 卻 刃 授 穎 . 削 授 拊 . 凡 有 刺 刃 者 .以 授 人 則 辟 刃 . 乘 兵 車 . 出 先 刃 . 入 後 刃 . 軍 尚 左 . 卒 尚 右 . 賓 客 主 恭 . 祭 祀 主 敬 . 喪 事 主 哀 . 會 同 主 詡 . 軍 旅 思 險 . 隱 情 以 虞 . ○
燕 侍 食 於 君 子 . 則 先 飯 而 後 已 . 毋 放 飯 . 毋 流 歠 . 小飯 而 亟 之 .數 焦 . 毋 為 口 容 . 客 自 徹 . 辭 焉 則 止 . ○
客 爵 居 左 . 其 飲 居 右 . 介 爵 . 酢 爵 . 僎 爵 . 皆 居 右 . ○
羞 濡 魚 者 進 尾 . 冬 右 腴 . 夏 右 鰭 . 祭 膴 . ○
凡 齊 . 執 之 以 右 . 居 之 以 左 . ○
贊 幣 自 左 . 詔 辭 自 右 . ○
酌 尸 之 僕 . 如 君 之 僕 . 其 在 車 . 則 左 執 轡 . 右 受 爵 .祭 左 右 軌 范 . 乃 飲 . ○
凡 羞 有 俎 者 . 則 於 俎 內 祭 . 君 子 不 食 圂 腴 . 小 子 走 而 不 趨 . 舉 爵 則 坐 祭 立 飲 . 凡 洗 必 盥 . 牛 羊 之 肺 . 離 而 不 提 心 . 凡 羞 有 湆 者 . 不 以 齊 .
為 君 子 擇 蔥 薤 . 則 絕 其 本 末 . 羞 首 者 . 進 喙 祭 耳 . 尊 者 . 以 酌 者 之 左 為 上 尊 . 尊 壺 者 面 其 鼻 . 飲 酒 者 . 禨 者 . 醮 者 . 有 折 俎 不 坐 . 未 步 爵 . 不 嘗 羞. ○
牛 與 羊 魚 之 腥 . 聶 而 切 之 為 膾 . 麋 鹿 為 菹 . 野 豕 為 軒. 皆 聶 而 不 切 . 麇 為 辟 雞 . 兔 為 宛 脾 . 皆 聶 而 切 之 . 切 蔥 若 薤 實 之 .醯 以 柔 之 . ○
其 有 折 俎 者 . 取 祭 肺 反 之 . 不 坐 . 燔 亦 如 之 . 尸 則 坐. ○
衣 服 在 躬 . 而 不 知 其 名 為 罔 . ○
其 未 有 燭 . 而 後 至 者 . 則 以 在 者 告 . 道 瞽 亦 然 . 凡 飲 酒 . 為 獻 主 者 . 執 燭 抱 燋 . 客 作 而 辭 . 然 後 以 授人 . 執 燭 不 讓 . 不 辭 不 歌 . 洗 . 盥 . 執 食 飲 者 . 勿 氣 . 有 問 焉 . 則 辟 咡 而 對 . ○
為 人 祭 曰 致 福 . 為 己 祭 而 致 膳 於 君 子 曰 膳 . 祔 練 曰 告. 凡 膳 告 於 君 子 . 主 人 展 之 . 以 授 使 者 于 阼 階 之 南 . 南面 再 拜 稽 首 送 .反 命 . 主 人 又 再 拜 稽 首 . 其 禮 . 大 牢 . 則 以 牛 左 肩 .臂 臑 . 折 九 箇 . 少 牢 . 則 以 羊 左 肩 七 箇 . 犆 豕 . 則 以 豕 左 肩 五 箇 . ○
國 家 靡 敝 . 則 車 不 雕 幾 . 甲 不 組 縢 . 食 器 不 刻 鏤 . 君子 不 履 絲 屨 . 馬 不 常 秣 .

    學 記


發 慮 憲 . 求 善 良 . 足 以 諛 聞 . 不 足 以 動 眾 . 就 賢 體 遠. 足 以 動 眾 . 未 足 以 化 民 . 君 子 如 欲 化 民 成 俗 . 其 必 由 學 乎 ○
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 人 不 學 . 不 知 道 . 是 故 古 之 王 者 .建 國 君 民 . 教 學 為 先 . 兌 命 曰 . 念 終 始 典 于 學 . 其 此 之 謂 乎 . 雖 有 嘉 肴 . 弗 食 . 不 知 其 旨 也 . 雖 有 至 道 . 弗 學 . 不知 其 善 也 . 是 故 學 然 後 知 不 足 . 教 然 後 知 困 . 知 不 足 . 然 後 能 自 反 也知 困 . 然 後 能 自 強 也 . 故 曰 . 教 學 相 長 也 . 兌 命 曰 . 學學 半 . 其 此 之 謂 乎 . 古 之 教 者 . 家 有 塾 . 黨 有 庠 . 術 有 序 . 國 有 學 . 比 年入 學 . 中 年 考 校 . 一 年 視 離 經 辨 志 . 三 年 視 敬 業 樂 群 . 五 年 視 博 習 親師 . 七 年 視 論 學 取 友 . 謂 之 小 成 . 九 年 知 類 通 達 . 強 立 而 不 反 . 謂 之大 成 . 夫 然 後 足 以 化 民 易 俗 . 近 者 說 服 . 而 遠 者 懷 之 . 此 大 學 之 道 也. 記 曰 . 蛾 子 時 術 之 . 其 此 之 謂 乎 . ○
大 學 始 教 . 皮 弁 祭 菜 . 示 敬 道 也 . 宵 雅 肄 三 . 官 其 始也 . 入 學 鼓 篋 . 孫 其 業 也 . 夏 楚 二 物 . 收 其 威 也 . 未 卜 禘 . 不 視 學 .游 其 志 也 . 時 觀
而 弗 語 . 存 其 心 也 . 幼 者 聽 而 弗 問 . 學 不 躐 等 也 . 此七 者 . 教 之 大 倫 也 . 記 曰 . 凡 學 . 官 先 事 . 士 先 志 . 其 此 之 謂 乎 .
大 學 之 教 也 . 時 教 必 有 正 業 . 退 息 必 有 居 學 . 不 學 操縵 . 不 能 安 弦 .
不 學 博 依 . 不 能 安 詩 . 不 學 雜 服 . 不 能 安 禮 . 不 興 其藝 . 不 能 樂 學 .
故 君 子 之 於 學 也 . 藏 焉 脩 焉 . 息 焉 遊 焉 . 夫 然 故 . 安其 學 而 親 其 師 .
樂 其 友 而 信 其 道 . 是 以 雖 離 師 輔 而 不 反 . 兌 命 曰 . 敬孫 務 時 敏 . 厥 脩 乃 來 . 其 此 之 謂 乎 . ○
今 之 教 者 . 呻 其 佔 畢 . 多 其 訊 . 言 及 于 數 . 進 而 不 顧其 安 . 使 人 不 由 其 誠 . 教 人 不 盡 其 材 . 其 施 之 也 悖 . 其 求 之 也 佛 . 夫然 故 . 隱 其 學 而
疾 其 師 . 苦 其 難 而 不 知 其 益 也 . 雖 終 其 業 . 其 去 之 必速 . 教 之 不 刑 . 其 此 之 由 乎 .
大 學 之 法 . 禁 於 未 發 之 謂 豫 . 當 其 可 之 謂 時 . 不 陵 節而 施 之 謂 孫 . 相 觀 而 善 之 謂 摩 . 此 四 者 . 教 之 所 由 興 也 . ○
發 然 後 禁 . 則 扞 格 而 不 勝 . 時 過 然 後 學 . 則 勤 苦 而 難成 . 雜 施 而 不 孫 . 則 壞 亂 而 不 脩 . 獨 學 而 無 友 . 則 孤 陋 而 寡 聞 . 燕 朋逆 其 師 . 燕 辟 廢
其 學 . 此 六 者 . 教 之 所 由 廢 也 . ○
君 子 既 知 教 之 所 由 興 . 又 知 教 之 所 由 廢 . 然 後 可 以 為人 師 也 . 故 君 子 之 教 喻 也 . 道 而 弗 牽 . 強 而 弗 抑 . 開 而 弗 達 . 道 而 弗牽 則 和 . 強 而 弗
抑 則 易 . 開 而 弗 達 則 思 . 和 易 以 思 . 可 謂 善 喻 矣 . ○
學 者 有 四 失 . 教 者 必 知 之 . 人 之 學 也 . 或 失 則 多 . 或失 則 寡 . 或 失 則 易 . 或 失 則 止 . 此 四 者 . 心 之 莫 同 也 . 知 其 心 . 然 後能 救 其 失 也 . 教
也 者 . 長 善 而 救 其 失 者 也 . 善 歌 者 . 使 人 繼 其 聲 . 善 教 者 . 使 人 繼 其 志 . 其 言 也約 而 達 . 微 而 臧 . 罕 譬 而 喻 . 可 謂 繼 志 矣 . ○
君 子 知 至 學 之 難 易 . 而 知 其 美 惡 . 然 後 能 博 喻 . 能 博喻 . 然 後 能 為 師 . 能 為 師 . 然 後 能 為 長 . 能 為 長 . 然 後 能 為 君 . 故 師也 者 . 所 以 學 為 君 也 . 是 故 擇 師 不 可 不 慎 也 . 記 曰 . 三 王 四 代 唯 其 師. 此 之 謂 乎 . ○
凡 學 之 道 . 嚴 師 為 難 . 師 嚴 然 後 道 尊 . 道 尊 . 然 後 民知 敬 學 . 是 故 君 之 所 不 臣 於 其 臣 者 二 . 當 其 為 尸 . 則 弗臣 也 . 當 其 為 師 . 則 弗 臣 也 . 大 學 之 禮 . 雖 詔 於 天 子 .無 北 面 . 所 以 尊 師 也 .
善 學 者 . 師 逸 而 功 倍 . 又 從 而 庸 之 . 不 善 學 者 . 師 勤而 功 半 . 又 從 而 怨 之 . 善 問 者 如 攻 堅 木 . 先 其 易 者 . 後 其 節 目 . 及 其久 也 . 相 說 以 解
. 不 善 問 者 反 此 . 善 待 問 者 如 撞 鐘 . 叩 之 以 小 者 則 小鳴 . 叩 之 以 大 者 則 大 鳴 . 待 其 從 容 . 然 後 盡 其 聲 . 不 善 荅 問 者 反 此 .此 皆 進 學 之 道 也 . ○
記 問 之 學 . 不 足 以 為 人 師 . 必 也 其 聽 語 乎 . 力 不 能 問. 然 後 語 之 . 語 之 而 不 知 . 雖 舍 之 可 也 . 良 冶 之 子 . 必 學 為 裘 . 良 弓之 子 . 必 學 為 箕
. 始 駕 馬 者 反 之 . 車 在 馬 前 . 君 子 察 於 此 三 者 . 可 以有 志 於 學 矣 . ○
古 之 學 者 . 比 物 醜 類 . 鼓 無 當 於 五 聲 . 五 聲 弗 得 不 和. 水 無 當 於 五 色 . 五 色 弗 得 不 章 . 學 無 當 於 五 官 . 五 官 弗 得 不 治 . 師無 當 於 五 服 . 五
服 弗 得 不 親 . ○
君 子 曰 . 大 德 不 官 . 大 道 不 器 . 大 信 不 約 . 大 時 不 齊. 察 於 此 四 者 . 可 以 有 志 於 學 矣 . 三 王 之 祭 川 也 . 皆 先 河 而 後 海 . 或源 也 . 或 委 也 .
此 之 謂 務 本 .

    樂 記


凡 音 之 起 . 由 人 心 生 也 . 人 心 之 動 物 使 之 然 也 . 感 於物 而 動 . 故 形 於
聲 . 聲 相 應 . 故 生 變 . 變 成 方 謂 之 音 . 比 音 而 樂 之 .及 干 戚 羽 旄 . 謂
之 樂 . 樂 者 .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感 於 物 也. 是 故 其 哀 心 感
者 . 其 聲 焦 以 殺 . 其 樂 心 感 者 . 其 聲 嘽 以 緩 . 其 喜 心感 者 . 其 聲 發 以 散 . 其 怒 心 感 者 . 其 聲 粗 以 厲 . 其 敬 心感 者 . 其 聲 直 以 廉 . 其 愛 心 感 者 . 其 聲 和 以 柔 . 六 者 非性 也 . 感 於 物 而 后 動 . 是 故 先 王 慎 所 以 感 之 者 . 故 禮 以道 其 志 . 樂 以 和 其 聲 . 政 以 一 其 行 . 刑 以 防 其 姦 . 禮 樂刑 政 . 其 極 一 也 . 所 以 同 民 心 而 出 治 道 也 . 凡 音 者 . 生人 心 者 也 . 情 動 於 中 . 故 形 於 聲 . 聲 成 文 . 謂 之 音 . 是故 治 世 之 音 . 安 以 樂 . 其 政 和 . 亂 世 之 音 . 怨 以 怒 . 其政 乖 . 亡 國 之 音 . 哀 以 思 . 其 民 困 . 聲 音 之 道 . 與 政 通矣 . 宮 為 君 . 商 為 臣 . 角 為 民 . 徵 為 事 . 羽 為 物 . 五 者不 亂 . 則 無 怙 懘 之 音 矣 . 宮 亂 則 荒 . 其 君 驕 . 商 亂 則 陂. 其 官 壞 . 角 亂 則 憂 . 其 民 怨 . 徵 亂 則 哀 . 其 事 勤 . 羽亂 則 危 . 其 財 匱 . 五 者 皆 亂 . 迭 相 陵 . 謂 之 慢 . 如 此 則國 之 滅 亡 無 日 矣 . 鄭 衛 之 音 . 亂 世 之 音 也 . 比 於 慢 矣 .桑 間 濮 上 之 音 . 亡 國 之 音 也 . 其 政 散 . 其 民 流 . 誣 上 行私 而 不 可 止 也 . 凡 音 者 . 生 於 人 心 者 也 . 樂 者 . 通 倫 理者 也 . 是 故 知 聲 而 不 知 音 者 . 禽 獸 是 也 . 知 音 而 不 知 樂者 . 眾 庶 是 也 . 唯 君 子 為 能 知 樂 . 是 故 審 聲 以 知 音 . 審音 以 知 樂 . 審 樂 以 知 政 . 而 治 道 備 矣 . 是 故 不 知 聲 者 .不 可 與 言 音 . 不 知 音 者 . 不 可 與 言 樂 . 知 樂 則 幾 於 禮 矣. 禮 樂 皆 得 謂 之 有 德 . 德 者 . 得 也 . 是 故 樂 之 隆 . 非 極音 也 . 食 饗 之 禮 . 非 致 味 也 . 清 廟 之 瑟 . 朱 弦 而 疏 越 .壹 倡 而 三 歎 . 有 遺 音 者 矣 . 大 饗 之 禮 . 尚 玄 酒 而 俎 腥 魚. 大 羹 不 和 . 有 遺 味 者 矣 . 是 故 先 王 之 制 禮 樂 也 . 非 以極 口 腹 耳 目 之 欲 也 . 將 以 教 民 平 好 惡 . 而 反 人 道 之 正 也. 人 生 而 靜 . 天 之 性 也 . 感 於 物 而 動 . 性 之 欲 也 . 物 至知 知 . 然 後 好 惡 形 焉 . 好 惡 無 節 於 內 . 知 誘 於 外 . 不 能反 躬 . 天 理 滅 矣 . 夫 物 之 感 人 無 窮 . 而 人 之 好 惡 無 節 .則 是 物 至 而 人 化 物 也 . 人 化 物 也 者 . 滅 天 理 而 窮 人 欲 者也 . 於 是 有 悖 逆 詐 偽 之 心 . 有 淫 泆 作 亂 之 事 . 是 故 強 者脅 弱 . 眾 者 暴 寡 . 知 者 詐 愚 . 勇 者 苦 怯 . 疾 病 不 養 . 老幼 孤 獨 不 得 其 所 . 此 大 亂 之 道 也 . 是 故 先 王 之 制 禮 樂 .人 為 之 節 . 衰 麻 哭 泣 . 所 以 節 喪 紀 也 . 鐘 鼓 干 戚 . 所 以和 安 樂 也 . 昏 姻 冠 笄 . 所 以 別 男 女 也 . 射 鄉 食 饗 . 所 以正 交 接 也 . 禮 節 民 心 . 樂 和 民 聲 . 政 以 行 之 . 刑 以 防 之. 禮 樂 刑 政 . 四 達 而 不 悖 . 則 王 道 備 矣 .

樂 者 為 同 . 禮 者 為 異 . 同 則 相 親 . 異 則 相 敬 . 樂 勝 則流 . 禮 勝 則 離 .
合 情 飾 貌 者 . 禮 樂 之 事 也 . 禮 義 立 則 貴 賤 等 矣 . 樂 文同 則 上 下 和 矣 .
好 惡 著 則 賢 不 肖 別 矣 . 刑 禁 暴 . 爵 舉 賢 . 則 政 均 矣 .仁 愛 以 之 . 義 以
正 之 . 如 此 則 民 治 行 矣 . 樂 由 中 出 . 禮 自 外 作 . 樂 由中 出 故 靜 . 禮 自
外 作 故 文 . 大 樂 必 易 . 大 禮 必 簡 . 樂 至 則 無 怨 . 禮 至則 不 爭 . 揖 讓 而
治 天 下 者 . 禮 樂 之 謂 也 . 暴 民 不 作 . 諸 侯 賓 服 . 兵 革不 試 . 五 刑 不 用
. 百 姓 無 患 . 天 子 不 怒 . 如 此 則 樂 達 矣 . 合 父 子 之 親. 明 長 幼 之 序 .
以 敬 四 海 之 內 . 天 子 如 此 . 則 禮 行 矣 . ○

大 樂 與 天 地 同 和 . 大 禮 與 天 地 同 節 . 和 . 故 百 物 不 失. 節 . 故 祀 天 祭
地 . 明 則 有 禮 樂 . 幽 則 有 鬼 神 . 如 此 . 則 四 海 之 內 合敬 同 愛 矣 . 禮 者
殊 事 . 合 敬 者 也 . 樂 者 異 文 . 合 愛 者 也 . 禮 樂 之 情 同. 故 明 王 以 相 沿
也 . 故 事 與 時 並 . 名 與 功 偕 . ○

故 鐘 鼓 管 磬 . 羽 籥 干 戚 . 樂 之 器 也 . 屈 伸 俯 仰 . 綴 兆舒 疾 . 樂 之 文 也
. 簠 簋 俎 豆 . 制 度 文 章 . 禮 之 器 也 . 升 降 上 下 . 周 還裼 襲 . 禮 之 文 也
. 故 知 禮 樂 之 情 者 能 作 . 識 禮 樂 之 文 者 能 述 作 者 之 謂聖 . 述 者 之 謂 明
. 明 聖 者 . 述 作 之 謂 也 . ○

樂 者 . 天 地 之 和 也 . 禮 者 . 天 地 之 序 也 . 和 故 百 物 皆化 . 序 故 群 物 皆 別 . 樂 由 天 作 . 禮 以 地 制 . 過 制 則 亂 .過 作 則 暴 . 明 於 天 地 . 然 後 能 興 禮 樂 也 . 論 倫 無 患 . 樂之 情 也 . 欣 喜 歡 愛 . 樂 之 官 也 . 中 正 無 邪 . 禮 之 質 也 .莊 敬 恭 順 . 禮 之 制 也 . 若 夫 禮 樂 之 施 於 金 石 . 越 於 聲 音. 用 於 宗 廟 社 稷 . 事 乎 山 川 鬼 神 . 則 此 所 與 民 同 也 . ○

王 者 功 成 作 樂 . 治 定 制 禮 . 其 功 大 者 其 樂 備 . 其 治 辯者 其 禮 具 . 干 戚
之 舞 . 非 備 樂 也 . 孰 亨 而 祀 . 非 達 禮 也 . 五 帝 殊 時 .不 相 頌 樂 . 三 王
異 世 . 不 相 襲 禮 . 樂 極 則 憂 . 禮 粗 則 偏 矣 . 及 夫 . 敦樂 而 無 憂 . 禮 備
而 不 偏 者 . 其 唯 大 聖 乎 . ○

天 高 地 下 . 萬 物 散 殊 . 而 禮 制 行 矣 . 流 而 不 息 . 合 同而 化 . 而 樂 興 焉
. 春 作 夏 長 . 仁 也 . 秋 斂 冬 藏 . 義 也 . 仁 近 於 樂 . 義近 於 禮 . 樂 者 敦
和 . 率 神 而 從 天 . 禮 者 別 宜 . 居 鬼 而 從 地 . 故 聖 人 作樂 以 應 天 . 制 禮
以 配 地 . 禮 樂 明 備 . 天 地 官 矣 . 天 尊 地 卑 . 君 臣 定 矣. 卑 高 已 陳 . 貴
賤 位 矣 . 動 靜 有 常 . 小 大 殊 矣 . 方 以 類 聚 . 物 以 群 分. 則 性 命 不 同 矣
. 在 天 成 象 . 在 地 成 形 . 如 此 . 則 禮 者 天 地 之 別 也 .地 氣 上 齊 . 天 氣
下 降 . 陰 陽 相 摩 . 天 地 相 蕩 . 鼓 之 以 雷 霆 . 奮 之 以 風雨 . 動 之 以 四 時
. 煖 之 以 日 月 . 而 百 化 興 焉 . 如 此 . 則 樂 者 天 地 之 和也 . 化 不 時 則 不
生 . 男 女 無 辨 則 亂 升 . 天 地 之 情 也 . 及 夫 . 禮 樂 之 極乎 天 而 蟠 乎 地 .
行 乎 陰 陽 而 通 乎 鬼 神 . 窮 高 極 遠 而 測 深 厚 . 樂 著 大 始. 而 禮 居 成 物 .
著 不 息 者 天 也 . 著 不 動 者 地 也 . 一 動 一 靜 者 . 天 地 之間 也 . 故 聖 人 曰
禮 樂 云 .

昔 者 舜 作 五 弦 之 琴 . 以 歌 南 風 . 夔 始 制 樂 . 以 賞 諸 侯. ○

故 天 子 之 為 樂 也 . 以 賞 諸 侯 之 有 德 者 也 . 德 盛 而 教 尊. 五 穀 時 熟 . 然
後 賞 之 以 樂 . 故 其 治 民 勞 者 . 其 舞 行 綴 遠 . 其 治 民 逸者 . 其 舞 行 綴 短
. 故 觀 其 舞 . 知 其 德 . 聞 其 謚 . 知 其 行 也 . ○

大 章 . 章 之 也 . 咸 池 . 備 矣 . 韶 . 繼 也 . 夏 . 大 也 .殷 周 之 樂 盡 矣 .
天 地 之 道 . 寒 暑 不 時 則 疾 . 風 雨 不 節 則 饑 . 教 者 . 民之 寒 暑 也 . 教 不
時 則 傷 世 . 事 者 . 民 之 風 雨 也 . 事 不 節 則 無 功 . 然 則先 王 之 為 樂 也 .
以 法 治 也 . 善 則 行 象 德 矣 . ○

夫 豢 豕 為 酒 . 非 以 為 禍 也 . 而 獄 訟 益 繁 . 則 酒 之 流 生禍 也 . 是 故 先 生
因 為 酒 禮 . 壹 獻 之 禮 . 賓 主 百 拜 . 終 日 飲 酒 而 不 得 醉焉 . 此 先 王 之 所
以 備 酒 禍 也 . 故 酒 食 者 . 所 以 合 歡 也 . 樂 者 . 所 以 象德 也 . 禮 者 . 所
以 綴 淫 也 . 是 故 先 王 有 大 事 . 必 有 禮 以 哀 之 . 有 大 福. 必 有 禮 以 樂 之
. 哀 樂 之 分 . 皆 以 禮 終 . 樂 也 者 . 聖 人 之 所 樂 也 . 而可 以 善 民 心 . 其
感 人 深 . 其 移 風 易 俗 . 故 先 王 著 其 教 焉 . ○

夫 民 有 血 氣 心 知 之 性 . 而 無 哀 樂 喜 怒 之 常 . 應 感 起 物而 動 . 然 後 心 術
形 焉 . 是 故 志 微 . 瞧 殺 . 之 音 作 . 而 民 思 憂 . 嘽 諧 .慢 易 . 繁 文 . 簡
節 . 之 音 作 . 而 民 康 樂 . 粗 厲 . 猛 起 . 奮 末 . 廣 賁 .之 音 作 . 而 民 剛
毅 . 廉 直 . 勁 正 . 莊 誠 . 之 音 作 . 而 民 肅 敬 . 寬 裕 .肉 好 . 順 成 . 和
動 . 之 音 作 . 而 民 慈 愛 . 流 辟 . 邪 散 . 狄 成 . 滌 濫 .之 音 作 . 而 民 淫
亂 . ○

是 故 先 王 本 之 情 性 . 稽 之 度 數 . 制 之 禮 義 . 合 生 氣 之和 . 道 五 常 之 行
. 使 之 陽 而 不 散 . 陰 而 不 密 . 剛 氣 不 怒 . 柔 氣 不 懾 .四 暢 交 於 中 . 而
發 作 於 外 . 皆 安 其 位 . 而 不 相 奪 也 . 然 後 立 之 學 等 .廣 其 節 奏 . 省 其
文 采 . 以 繩 德 厚 . 律 小 大 之 稱 . 比 終 始 之 序 . 以 象 事行 . 使 親 疏 . 貴
賤 . 長 幼 . 男 女 之 理 . 皆 形 見 於 樂 . 故 曰 . 樂 觀 其 深矣 . 土 敝 則 草 木
不 長 . 水 煩 則 魚 鱉 不 大 . 氣 衰 則 生 物 不 遂 . 世 亂 則 禮慝 而 樂 淫 . 是 故
其 聲 哀 而 不 莊 . 樂 而 不 安 . 慢 易 以 犯 節 . 流 湎 以 忘 本. 廣 則 容 姦 . 狹
則 思 欲 . 感 條 暢 之 氣 . 而 滅 平 和 之 德 . 是 以 君 子 賤 之也 . ○

凡 姦 聲 感 人 . 而 逆 氣 應 之 . 逆 氣 成 象 . 而 淫 樂 興 焉 .正 聲 感 人 . 而 順
氣 應 之 . 順 氣 成 象 . 而 和 樂 興 焉 . 倡 和 有 應 . 回 邪 曲直 . 各 歸 其 分 .
而 萬 物 之 理 . 各 以 類 相 動 也 . 是 故 君 子 反 情 以 和 其 志. 比 類 以 成 其 行
. 姦 聲 亂 色 . 不 留 聰 明 . 淫 樂 慝 禮 . 不 接 心 術 . 惰 慢邪 辟 之 氣 . 不 設
於 身 體 . 使 耳 目 . 鼻 口 . 心 知 . 百 體 . 皆 由 順 正 . 以行 其 義 . 然 後 發
以 聲 音 . 而 文 以 琴 瑟 . 動 以 干 戚 . 飾 以 羽 旄 . 從 以 簫管 . 奮 至 德 之 光
. 動 四 氣 之 和 . 以 著 萬 物 之 理 . 是 故 清 明 象 天 . 廣 大象 地 . 終 始 象 四
時 . 周 還 象 風 雨 . 五 色 成 文 而 不 亂 . 八 風 從 律 而 不 姦. 百 度 得 數 而 有
常 . 大 小 相 成 . 終 始 相 生 . 倡 和 清 濁 . 迭 相 為 經 . 故樂 行 而 倫 清 . 耳
目 聰 明 . 血 氣 和 平 . 移 風 易 俗 . 天 下 皆 寧 . ○

故 曰 . 樂 者 樂 也 . 君 子 樂 得 其 道 . 小 人 樂 得 其 欲 . 以道 制 欲 . 則 樂 而
不 亂 . 以 欲 忘 道 . 則 惑 而 不 樂 . ○

是 故 君 子 反 情 以 和 其 志 . 廣 樂 以 成 其 教 . 樂 行 而 民 鄉方 . 可 以 觀 德 矣
. 德 者 . 性 之 端 也 . 樂 者 . 德 之 華 也 . 金 石 絲 竹 . 樂之 器 也 . 詩 . 言
其 志 也 . 歌 . 詠 其 聲 也 . 舞 . 動 其 容 也 . 三 者 本 於 心. 然 後 樂 器 從 之
. 是 故 情 深 而 文 明 . 氣 盛 而 化 神 . 和 順 積 中 . 而 英 華發 外 . 唯 樂 不 可
以 為 偽 . ○

樂 者 . 心 之 動 也 . 聲 者 . 樂 之 象 也 . 文 采 節 奏 . 聲 之飾 也 . 君 子 動 其
本 . ○

樂 其 象 . 然 後 治 其 飾 . 是 故 先 鼓 以 警 戒 . 三 步 以 見 方. 再 始 以 著 往 .
復 亂 以 飭 歸 . 奮 疾 而 不 拔 . 極 幽 而 不 隱 . 獨 樂 其 志 .不 厭 其 道 備 舉 其 道 . 不 私 其 欲 . 是 故 情 見 而 義 立 . 樂 終而 德 尊 . 君 子 以 好 善 . 小 人 以 聽 過 . 故 曰 . 生 民 之 道 .樂 為 大 焉 . ○

樂 也 者 施 也 . 禮 也 者 報 也 . 樂 . 樂 其 所 自 生 . 而 禮 反其 所 自 始 . 樂 章
德 . 禮 報 情 . 反 始 也 . ○

所 謂 大 輅 者 . 天 子 之 車 也 . 龍 旂 九 旒 . 天 子 之 旌 也 .青 黑 緣 者 . 天 子
之 寶 龜 也 . 從 之 以 牛 羊 之 群 . 則 所 以 贈 諸 侯 也 . ○

樂 也 者 . 情 之 不 可 變 者 也 . 禮 也 者 . 理 之 不 可 易 者 也. 樂 統 同 . 禮 辨
異 . 禮 樂 之 說 . 管 乎 人 情 矣 . ○

窮 本 知 變 . 樂 之 情 也 . 著 誠 去 偽 . 禮 之 經 也 . 禮 樂 偩天 地 之 情 . 達 神
明 之 德 . 降 興 上 下 之 神 . 而 凝 是 精 粗 之 體 . 領 父 子 君臣 之 節 . ○

是 故 大 人 舉 禮 樂 . 則 天 地 將 為 昭 焉 . 天 地 訢 合 . 陰 陽相 得 . 煦 嫗 覆 育
萬 物 . 然 後 莫 木 茂 . 區 萌 達 . 羽 翼 奮 . 角 觡 生 . 蟄 蟲昭 蘇 . 羽 者 嫗 伏
. 毛 者 孕 鬻 . 胎 生 者 不 殰 . 而 卵 生 者 不 殈 . 則 樂 之 道歸 焉 耳 . ○

樂 者 . 非 謂 黃 鐘 大 呂 弦 歌 干 揚 也 . 樂 之 末 節 也 . 故 童者 舞 之 . 鋪 筵 席
. 陳 尊 俎 . 列 籩 豆 . 以 升 降 為 禮 者 . 禮 之 末 節 也 . 故有 司 掌 之 . 樂 師
辨 乎 聲 詩 . 故 北 面 而 弦 . 宗 祝 辨 乎 宗 廟 之 禮 . 故 後 尸. 商 祝 辨 乎 喪 禮
. 故 後 主 人 . 是 故 德 成 而 上 . 藝 成 而 下 . 行 成 而 先 .事 成 而 後 . 是 故
先 王 有 上 有 下 . 有 先 有 後 . 然 後 可 以 有 制 於 天 下 也 . ○

魏 文 侯 問 於 子 夏 曰 . 吾 端 冕 而 聽 古 樂 . 則 唯 恐 臥 . 聽鄭 衛 之 音 . 則 不
知 倦 . 敢 問 古 樂 之 如 彼 . 何 也 . 新 樂 之 如 此 . 何 也 .子 夏 對 曰 . 今 夫
古 樂 . 進 旅 退 旅 . 和 正 以 廣 . 弦 匏 笙 簧 . 會 守 拊 鼓 .始 奏 以 文 . 復 亂
以 武 . 治 亂 以 相 . 訊 疾 以 雅 . 君 子 於 是 語 . 於 是 道 古. 脩 身 及 家 . 平
均 天 下 . 此 古 樂 之 發 也 .

今 夫 新 樂 . 進 俯 退 俯 . 姦 聲 以 濫 . 溺 而 不 止 . 及 優 侏獶 . ● 雜 子 女 .
不 知 父 子 . 樂 終 不 可 以 語 . 不 可 以 道 古 . 此 新 樂 之 發也 . 今 君 之 所 問
者 樂 也 . 所 好 者 音 也 . 夫 樂 者 . 與 音 相 近 而 不 同 . 文侯 曰 . 敢 問 何 如
. 子 夏 對 曰 . 夫 古 者 天 地 順 而 四 時 當 . 民 有 德 而 五 穀昌 . 疾 疢 不 作 .
而 無 妖 祥 . 此 之 謂 大 當 . 然 後 聖 人 作 . 為 父 子 君 臣 .以 為 紀 綱 . 紀 綱
既 正 . 天 下 大 定 . 天 下 大 定 . 然 後 正 六 律 . 和 五 聲 .弦 歌 詩 頌 . 此 之
謂 德 音 . 德 音 之 謂 樂 . 詩 云 . 莫 其 德 音 . 其 德 克 明 .克 明 克 類 . 克 長
克 君 . 王 此 大 邦 . 克 順 克 俾 . 俾 于 文 王 . 其 德 靡 悔 .既 受 帝 祉 . 施 于
孫 子 . 此 之 謂 也 . 今 君 之 所 好 者 . 其 溺 音 乎 . 文 侯 曰. 敢 問 溺 音 . 何
從 出 也 . 子 夏 對 曰 . 鄭 音 好 濫 淫 志 . 宋 音 燕 女 溺 志 .衛 音 趨 數 煩 志 .
齊 音 敖 辟 喬 志 . 此 四 者 . 皆 淫 於 色 而 害 於 德 . 是 以 祭祀 弗 用 也 . 詩 云 . 肅 雍 和 鳴 . 先 祖 是 聽 . 夫 肅 肅 敬 也 .雍 雍 . 和 也 . 夫 敬 以 和 . 何 事 不 行 . 為 人 君 者 . 謹 其 所好 惡 而 已 矣 . 君 好 之 . 則 臣 為 之 . 上 行 之 . 則 民 從 之 .詩 云 . 誘 民 孔 易 . 此 之 謂 也 . 然 後 聖 人 作 為 鞀 . 鼓 . 椌. 楬 . 壎 . 箎 . 此 六 者 . 德 音 之 音 也 . 然 後 鍾 磬 竽 瑟 以和 之 . 干 戚 旄 狄 以 舞 之 . 此 所 以 祭 先 王 之 廟 也 . 所 以 獻酬 酳 酢 也 . 所 以 官 序 貴 賤 . 各 得 其 宜 也 . 所 以 示 後 世 有尊 卑 長 幼 之 序 也 . 鍾 聲 鏗 . 鏗 以 立 號 . 號 以 立 橫 . 橫 以立 武 . 君 子 聽 鍾 聲 . 則 思 武 臣 . 石 聲 磬 . 磬 以 立 辨 . 辨以 致 死 . 君 子 聽 磬 聲 . 則 思 死 封 疆 之 臣 . 絲 聲 哀 . 哀 以立 廉 . 廉 以 立 志 . 君 子 聽 琴 瑟 之 聲 . 則 思 志 義 之 臣 . 竹聲 濫 . 濫 以 立 會 . 會 以 聚 . 眾 君 子 聽 竽 笙 簫 管 之 聲 . 則思 畜 聚 之 臣 . 鼓 鼙 之 聲 讙 . 讙 以 立 動 . 動 以 進 眾 . 君 子聽 鼓 鼙 之 聲 . 則 思 將 帥 之 臣 君 子 之 聽 音 . 非 聽 其 鏗 鎗 而已 也 . 彼 亦 有 所 合 之 也 . ○

賓 牟 賈 侍 坐 於 孔 子 . 孔 子 與 之 言 及 樂 . 曰 . 夫 武 之 備戒 之 已 久 . 何 也
. 對 曰 . 病 不 得 其 眾 也 . 詠 歎 之 . 淫 液 之 . 何 也 . 對曰 . 恐 不 逮 事 也
. 發 揚 蹈 厲 之 已 蚤 . 何 也 . 對 曰 . 及 時 事 也 . 武 坐 致右 憲 左 . 何 也 .
對 曰 . 非 武 坐 也 . 聲 淫 及 商 . 何 也 . 對 曰 . 非 武 音 也. 子 曰 . 若 非 武
音 . 則 何 音 也 . 對 曰 . 有 司 失 其 傳 也 . 若 非 有 司 失 其傳 . 則 武 王 之 志
荒 矣 . 子 曰 . 唯 . 丘 之 聞 諸 萇 弘 . 亦 若 吾 子 之 言 是 也. 賓 牟 賈 起 . 免
席 而 請 曰 . 夫 武 之 備 戒 之 已 久 . 則 既 聞 命 矣 . 敢 問 遲之 遲 而 又 久 . 何
也 子 曰 . 居 . 吾 語 汝 . 夫 樂 者 . 象 成 者 也 . 摠 明 堂 .而 民 知 孝 . 朝 覲 . 然 後 諸 侯 知 所 以 臣 . 耕 藉 . 然 後 諸 侯知 所 以 敬 . 五 者 . 天 下 之 大 教 也 . 食 三 老 五 更 於 大 學 .天 子 袒 而 割 牲 . 執 醬 而 饋 . 執 爵 而 酳 . 冕 而 摠 干 . 所 以教 諸 侯 之 弟 也 . 若 此 . 則 周 道 四 達 . 禮 樂 交 通 . 則 夫 武之 遲 久 . 不 亦 宜 乎 .

君 子 曰 . 禮 樂 不 可 斯 須 去 身 . 致 樂 以 治 心 . 則 易 直 子諒 之 心 . 油 然 生
矣 . 易 直 子 諒 之 心 生 則 樂 . 樂 則 安 . 安 則 久 . 久 則 天. 天 則 神 . 天 則
不 言 而 信 . 神 則 不 怒 而 威 . 致 樂 以 治 心 者 也 . 致 禮 以治 躬 則 莊 敬 . 莊
敬 則 嚴 威 . 心 中 斯 須 不 和 不 樂 . 而 鄙 詐 之 心 入 之 矣 .外 貌 斯 須 不 莊 不
敬 . 而 易 慢 之 心 入 之 矣 . 故 樂 也 者 . 動 於 內 者 也 . 禮也 者 . 動 於 外 者
也 . 樂 極 和 . 禮 極 順 . 內 和 而 外 順 . 則 民 瞻 其 顏 色 而弗 與 爭 也 . 望 其
容 貌 而 民 不 生 易 僈 焉 . 故 德 煇 動 於 內 . 而 民 莫 不 承 聽. 理 發 諸 外 . 而
民 莫 不 承 順 . 故 曰 . 致 禮 樂 之 道 . 舉 而 錯 之 天 下 無 難矣 . 樂 也 者 . 動
於 內 者 也 . 禮 也 者 . 動 於 外 者 也 . 故 禮 主 其 減 . 樂 主其 盈 . 禮 減 而 進
. 以 進 為 文 . 樂 盈 而 反 . 以 反 為 文 . 禮 減 而 不 進 則 銷. 樂 盈 而 不 反 則
放 . 故 禮 有 報 . 而 樂 有 反 . 禮 得 其 報 則 樂 . 樂 得 其 反則 安 . 禮 之 報 .
樂 之 反 . 其 義 一 也 . 夫 樂 者 . 樂 也 . 人 情 之 所 不 能 免也 . 樂 必 發 於 聲
音 . 形 於 動 靜 . 人 之 道 也 . 聲 音 動 靜 . 性 術 之 變 . 盡於 此 矣 . 故 人 不
耐 無 樂 . 樂 不 耐 無 形 . 形 而 不 為 道 不 耐 無 亂 . ○

先 王 恥 其 亂 . 故 制 雅 頌 之 聲 以 道 之 . 使 其 聲 足 樂 而 不流 . 使 其 文 足 論
而 不 息 . 使 其 曲 直 繁 瘠 . 廉 肉 . 節 奏 . 足 以 感 動 人 之善 心 而 已 矣 . 不
使 放 心 邪 氣 得 接 焉 . 是 先 王 立 樂 之 方 也 . ○

是 故 . 樂 在 宗 廟 之 中 . 君 臣 上 下 同 聽 之 . 則 莫 不 和 敬. 在 族 長 鄉 里 之
中 . 長 幼 同 聽 之 . 則 莫 不 和 順 . 在 閨 門 之 內 . 父 子 兄弟 同 聽 之 . 則 莫
不 和 親 . 故 樂 者 . 審 一 以 定 和 . 比 物 以 飾 節 . 節 奏 合以 成 文 . 所 以 合
和 父 子 君 臣 . 附 親 萬 民 也 . 是 先 王 立 樂 之 方 也 . 故 聽其 雅 頌 之 聲 . 志
意 得 廣 焉 . 執 其 干 戚 . 習 其 俯 仰 詘 伸 . 容 貌 得 莊 焉 .行 其 綴 兆 . 要 其
節 奏 . 行 列 得 正 焉 . 進 退 得 齊 焉 . 故 樂 者 . 天 地 之 命. 中 和 之 紀 人 情
之 所 不 能 免 也 . 夫 樂 者 . 先 王 之 所 以 飾 喜 也 . 軍 旅 鈇鉞 者 . 先 王 之 所
以 飾 怒 也 . 故 先 王 之 喜 怒 . 皆 得 其 儕 焉 . 喜 則 天 下 和之 . 怒 則 暴 亂 者
畏 之 . 先 王 之 道 . 禮 樂 可 謂 盛 矣 . ○

子 贛 見 師 乙 而 問 焉 . 曰 . 賜 聞 聲 歌 . 各 有 宜 也 . 如 賜者 宜 何 歌 也 . 師
乙 曰 . 乙 賤 工 也 . 何 足 以 問 所 宜 . 請 誦 其 所 聞 . 而 吾子 自 執 焉 . 愛 者
. 宜 歌 商 . 溫 良 而 能 斷 者 宜 歌 齊 . 夫 歌 者 . 直 己 而 陳德 也 . 動 己 而 天 地 應 焉 . 四 時 和 焉 . 星 辰 理 焉 . 萬 物 育焉 . 故 商 者 . 五 帝 之 遺 聲 也 . 寬 而 靜 . 柔 而 正 者 . 宜 歌頌 . 廣 大 而 靜 . 疏 達 而 信 者 . 宜 歌 大 雅 . 恭 儉 而 好 禮 者. 宜 歌 小 雅 . 正 直 而 靜 . 廉 而 謙 者 . 宜 歌 風 . 肆 直 而 慈愛 . 商 之 遺 聲 也 . 商 人 識 之 . 故 謂 之 商 . 齊 者 . 三 代 之遺 聲 也 . 齊 人 識 之 . 故 謂 之 齊 . 明 乎 商 之 音 者 . 臨 事 而屢 斷 . 明 乎 齊 之 音 者 . 見 利 而 讓 . 臨 事 而 屢 斷 . 勇 也 .見 利 而 讓 . 義 也 . 有 勇 有 義 . 非 歌 孰 能 保 此 . 故 歌 者 上如 抗 . 下 如 隊 . 曲 如 折 . 止 如 槁 木 . 倨 中 矩 . 句 中 鉤 纍纍 乎 端 如 貫 珠 . 故 歌 之 為 言 也 . 長 言 之 也 . 說 之 故 言 之. 言 之 不 足 . 故 長 言 之 . 長 言 之 不 足 . 故 嗟 歎 之 . 嗟 歎之 不 足 . 故 不 知 手 之 舞 之 . 足 之 蹈 之 也 . 子 貢 問 樂 .



    雜 記 上


諸 侯 行 而 死 於 館 . 則 其 復 如 於 其 國 . 如 於 道 . 則 升 其乘 車 之 左 轂 . 以
其 綏 復 . 其 輤 有 裧 . 緇 布 裳 帷 . 素 錦 以 為 屋 而 行 . 至於 廟 門 . 不 毀 牆
遂 入 . 適 所 殯 . 唯 輤 為 說 . 於 廟 門 外 . ○

大 夫 士 死 於 道 . 則 升 其 乘 車 之 左 轂 . 以 其 綏 復 . 如 於館 死 . 則 其 復 如
於 家 . 大 夫 以 布 為 輤 而 行 . 至 於 家 而 說 輤 . 載 以 輲 車. 入 自 門 . 至 於
阼 階 下 而 說 車 . 舉 自 阼 階 . 升 適 所 殯 . 士 輤 . 葦 席 以為 屋 . 蒲 席 以 為
裳 帷 . ○

凡 訃 於 其 君 . 曰 . 君 之 臣 某 死 . 父 母 妻 長 子 . 曰 . 君之 臣 某 之 某 死 .
君 訃 於 他 國 之 君 . 曰 . 寡 君 不 祿 . 敢 告 於 執 事 . 夫 人. 曰 . 寡 小 君 不
祿 . 大 子 之 喪 . 曰 寡 君 之 適 子 某 死 . 大 夫 訃 於 同 國 .適 者 曰 . 某 不 祿
. 訃 於 士 . 亦 曰 . 某 不 祿 . 訃 於 他 國 之 君 . 曰 . 君 之外 臣 寡 大 夫 某 死
. 訃 於 適 者 . 曰 . 吾 子 之 外 私 寡 大 夫 . 某 不 祿 . 使 某實 . 訃 於 士 . 亦
曰 . 吾 子 之 外 私 寡 大 夫 某 不 祿 . 使 某 實 . 士 訃 於 同 國大 夫 . 曰 . 某 死
. 訃 於 士 . 亦 曰 . 某 死 . 訃 於 他 國 之 君 . 曰 . 君 之 外臣 某 死 . 訃 於 大
夫 . 曰 . 吾 子 之 外 私 某 死 . 訃 於 士 . 亦 曰 . 吾 子 之 外私 某 死 .

大 夫 次 於 公 館 以 終 喪 . 士 練 而 歸 . 士 次 於 公 館 . 大 夫居 廬 . 士 居 堊 室


大 夫 為 其 父 母 兄 弟 之 未 為 大 夫 者 之 喪 服 如 士 服 . 士 為其 父 母 兄 弟 之 為
大 夫 者 之 喪 服 如 士 服 .

大 夫 之 適 子 . 服 大 夫 之 服 . ○

大 夫 之 庶 子 為 大 夫 . 則 為 其 父 母 服 大 夫 服 . 其 位 與 未為 大 夫 者 齒 . ○

士 之 子 為 大 夫 . 則 其 父 母 弗 能 主 也 . 使 其 子 主 之 . 無子 則 為 之 置 後 .

大 夫 卜 宅 與 葬 日 . 有 司 麻 衣 . 布 衰 . 布 帶 . 因 喪 屨 .緇 布 冠 不 蕤 . 占 者 皮 弁 . 如 筮 . 則 史 練 冠 長 衣 以 筮 . 占者 朝 服 .

大 夫 之 喪 . 既 薦 馬 . 薦 馬 者 哭 踊 . 出 乃 包 奠 . 而 讀 書.

大 夫 之 喪 . 大 宗 人 相 . 小 宗 人 命 龜 . 卜 人 作 龜 .

內 子 以 鞠 衣 . 褒 衣 . 素 沙 . 下 大 夫 以 襢 衣 . 其 餘 如 士. 復 . 諸 侯 以 褒
衣 . 冕 服 . 爵 弁 服 . 夫 人 稅 衣 揄 狄 . 狄 稅 素 沙 . 復 西上 .

大 夫 不 揄 絞 . 屬 於 池 下 .

大 夫 附 於 士 . 士 不 附 於 大 夫 . 附 於 大 夫 之 昆 弟 . 無 昆弟 則 從 其 昭 穆 雖
王 父 母 在 亦 然 . 婦 附 於 其 夫 之 所 附 之 妃 . 無 妃 則 亦 從其 昭 穆 之 妃 . 妾
附 於 妾 祖 姑 . 無 妾 祖 姑 . 則 亦 從 其 昭 穆 之 妾 . 男 子 附於 王 父 則 配 . 女
子 附 於 王 母 則 不 配 . 公 子 附 於 公 子 . ○

君 薨 . 大 子 號 稱 子 . 待 猶 君 也 .

有 三 年 之 練 冠 . 則 以 大 功 之 麻 易 之 . 唯 杖 屨 不 易 .

有 父 母 之 喪 . 尚 功 衰 . 而 附 兄 弟 之 殤 . 則 練 冠 附 於 殤. 稱 陽 童 某 甫 .
不 名 神 也 . ○

凡 異 居 . 始 聞 兄 弟 之 喪 . 唯 以 哭 對 可 也 . 其 始 麻 . 散帶 絰 . 未 服 麻 而
奔 喪 . 及 主 人 之 未 成 絰 也 . 疏 者 與 主 人 皆 成 之 . 親 者終 其 麻 帶 絰 之 日
數 . ○

主 妾 之 喪 . 則 自 祔 . 至 於 練 祥 . 皆 使 其 子 主 之 . 其 殯. 祭 . 不 於 正 室


君 不 撫 僕 妾 . ○

女 君 死 . 則 妾 為 女 君 之 黨 服 . 攝 女 君 . 則 不 為 先 女 君之 黨 服 .

聞 兄 弟 之 喪 . 大 功 以 上 . 見 喪 者 之 鄉 而 哭 .

適 兄 弟 之 送 喪 者 弗 及 . 遇 主 人 於 道 . 則 遂 之 於 墓 .

凡 主 兄 弟 之 喪 . 雖 疏 亦 虞 之 . ○

凡 哭 服 未 畢 . 有 弔 者 則 為 位 而 哭 . 拜 . 踊 .

大 夫 之 哭 大 夫 弁 絰 . 大 夫 與 殯 亦 弁 絰 .

大 夫 有 私 喪 之 葛 . 則 於 其 兄 弟 之 輕 喪 則 弁 絰 . ○

為 長 子 杖 . 則 其 子 不 以 杖 即 位 .

為 妻 . 父 母 在 . 不 杖 不 稽 顙 . 母 在 . 不 稽 顙 . 稽 顙 者. 其 贈 也 拜 .

違 諸 侯 . 之 大 夫 . 不 反 服 . 違 大 夫 . 之 諸 侯 . 不 反 服.

喪 冠 條 屬 . 以 別 吉 凶 . 三 年 之 練 冠 . 亦 條 屬 右 縫 . 小功 以 下 . 左 . 緦
冠 繰 纓 .

大 功 以 上 散 帶 .

朝 服 十 五 升 去 其 半 而 緦 . 加 灰 錫 也 .

諸 侯 相 襚 . 以 後 路 與 冕 服 . 先 路 與 褒 衣 不 以 襚 .

遣 車 視 牢 具 . 疏 布 輤 . 四 面 有 章 . 置 於 四 隅 .

載 粻 . 有 子 曰 . 非 禮 也 . 喪 奠 . 脯 醢 而 已 .

祭 稱 孝 子 孝 孫 . 喪 稱 哀 子 哀 孫 .

端 衰 . 喪 車 . 皆 無 等 .

大 白 冠 . 緇 布 之 冠 . 皆 不 蕤 . 委 武 玄 縞 而 后 蕤 .

大 夫 冕 而 祭 於 公 . 弁 而 祭 於 已 . 士 弁 而 祭 於 公 . 冠 而祭 於 已 . 士 弁 而
親 迎 . 然 則 士 弁 而 祭 於 已 可 也 .

暢 . 臼 以 椈 . 杵 以 梧 . 枇 以 桑 . 長 三 尺 . 或 曰 五 尺 .畢 用 桑 . 長 三 尺
. 刊 其 柄 與 末 . ○

率 帶 . 諸 侯 大 夫 皆 五 采 . 士 二 采 . ○

醴 者 稻 醴 也 . 甕 . 甒 . 筲 . 衡 . 實 見 間 . 而 后 折 入 . ○

重 既 虞 而 埋 之 . ○

凡 婦 人 . 從 其 夫 之 爵 位 .

小 斂 . 大 斂 . 啟 . 皆 辯 拜 . ○

朝 夕 哭 不 帷 . 無 柩 者 不 帷 . ○

君 若 載 而 后 弔 之 . 則 主 人 東 面 而 拜 . 門 右 北 面 而 踊 .出 待 . 反 而 后 奠
. ○

子 羔 之 襲 也 . 繭 衣 裳 . 與 稅 衣 . 纁 袡 為 一 . 素 端 一 .皮 弁 一 . 爵 弁 一
. 玄 冕 一 . 曾 子 曰 . 不 襲 婦 服 . ○

為 君 使 而 死 . 公 館 復 . 私 館 不 復 . 公 館 者 . 公 宮 與 公所 為 也 . 私 館 者
. 自 卿 大 夫 以 下 之 家 也 . ○

公 七 踊 . 大 夫 五 踊 . 婦 人 居 間 . 士 三 踊 . 婦 人 皆 居 間.

公 襲 卷 衣 一 . 玄 端 一 . 朝 服 一 . 素 積 一 . 纁 裳 一 . 爵弁 二 . 玄 冕 一 .
褒 衣 一 . 朱 綠 帶 . 申 加 大 帶 於 上 .

小 斂 . 環 絰 . 公 大 夫 士 一 也 .

公 視 大 斂 . 公 升 商 祝 鋪 席 乃 斂 .

魯 人 之 贈 也 . 三 玄 二 纁 . 廣 尺 . 長 終 幅 .

弔 者 即 位 于 門 西 . 東 面 . 其 介 在 其 東 南 . 北 面 西 上 .西 於 門 . 主 孤 西
面 . 相 者 受 命 曰 . 孤 某 使 某 請 事 . 客 曰 . 寡 君 使 某 .如 何 不 淑 . 相 者
入 告 . 出 曰 . 孤 某 須 矣 . 弔 者 入 . 主 人 升 堂 西 面 . 弔者 升 自 西 階 . 東
面 致 命 曰 . 寡 君 聞 君 之 喪 . 寡 君 使 某 . 如 何 不 淑 . 子拜 稽 顙 . 弔 者 降
反 位 .

含 者 執 璧 . 將 命 曰 . 寡 君 使 某 含 . 相 者 入 告 . 出 曰 .孤 某 須 矣 . 含 者
入 . 升 堂 致 命 . 再 拜 稽 顙 . 含 者 坐 委 于 殯 東 南 . 有 葦席 . 既 葬 . 蒲 席
. 降 出 反 位 . 宰 夫 朝 服 即 喪 屨 . 升 自 西 階 . 西 面 坐 取璧 . 降 自 西 階 以
東 . 襚 者 曰 寡 君 使 某 襚 . 相 者 入 告 . 出 曰 . 孤 某 須 矣. 襚 者 執 冕 服 .
左 執 領 . 右 執 要 . 入 . 升 堂 致 命 曰 . 寡 君 使 某 襚 . 子拜 稽 顙 . 委 衣 于
殯 東 . 襚 者 降 . 受 爵 弁 服 於 門 內 霤 . 將 命 . 子 拜 稽 顙如 初 . 受 皮 弁 服
於 中 庭 . 自 西 階 受 朝 服 . 自 堂 受 玄 端 . 將 命 . 子 拜 稽顙 皆 如 初 . 襚 者
降 出 反 位 . 宰 夫 五 人 . 舉 以 東 . 降 自 西 階 . 其 舉 亦 西面 . 上 介 賵 . 執
圭 將 命 曰 . 寡 君 使 某 賵 . 相 者 入 告 . 反 命 曰 . 孤 某 須矣 . 陳 乘 黃 大 路
於 中 庭 . 北 輈 . 執 圭 將 命 . 客 使 自 下 由 路 西 . 子 拜 稽顙 . 坐 委 於 殯 東
南 隅 . 宰 舉 以 東 . 凡 將 命 . 鄉 殯 將 命 . 子 拜 稽 顙 . 西面 而 坐 委 之 . 宰
舉 璧 與 圭 . 宰 夫 舉 襚 . 升 自 西 階 . 西 面 坐 取 之 . 降 自西 階 . 賵 者 出 .
反 位 于 門 外 .

上 客 臨 曰 . 寡 君 有 宗 廟 之 事 . 不 得 承 事 . 使 一 介 老 某相 執 綍 . 相 者 反
命 曰 . 孤 某 須 矣 . 臨 者 入 門 右 . 介 者 皆 從 之 . 立 于 其左 . 東 上 . 宗 人
納 賓 . 升 . 受 命 于 君 . 降 曰 . 孤 敢 辭 吾 子 之 辱 . 請 吾子 之 復 位 . 客 對
曰 . 寡 君 命 某 . 毋 敢 視 賓 客 . 敢 辭 . 宗 人 反 命 曰 . 孤敢 固 辭 . 吾 子 之
辱 . 請 吾 子 之 復 位 . 客 對 曰 . 寡 君 命 某 . 毋 敢 視 賓 客. 敢 固 辭 . 宗 人
反 命 曰 . 孤 敢 固 辭 . 吾 子 之 辱 . 請 吾 子 之 復 位 . 客 對曰 . 寡 君 命 使 臣 某 . 毋 敢 視 賓 客 . 是 以 敢 固 辭 . 固 辭 不獲 命 . 敢 不 敬 從 . 客 立 于 門 西 . 介 立 于 其 左 . 東 上 . 孤降 自 阼 階 拜 之 . 升 哭 . 與 客 拾 踊 三 . 客 出 . 送 于 門 外 .拜 稽 顙 . ○

其 國 有 君 喪 . 不 敢 受 弔 . ○

外 宗 房 中 南 面 . 小 臣 鋪 席 . 商 祝 鋪 絞 紟 衾 . 士 盥 于 盤北 . 舉 遷 尸 于 斂
上 . 卒 斂 . 宰 告 . 子 馮 之 踊 . 夫 人 東 面 坐 馮 之 . 興 踊.

士 喪 有 與 天 子 同 者 三 . 其 終 夜 燎 . 及 乘 人 . 專 道 而 行.



    雜 記 下


有 父 之 喪 . 如 未 沒 喪 而 母 死 . 其 除 父 之 喪 也 . 服 其 除服 . 卒 事 . 反 喪
服 . ○

雖 諸 父 昆 弟 之 喪 . 如 當 父 母 之 喪 . 其 除 諸 父 昆 弟 之 喪也 . 皆 服 其 除 服
之 服 . 卒 事 . 反 喪 服 . 如 三 年 之 喪 . 則 既 顈 其 練 祥 皆行 . 王 父 死 . 未
練 祥 而 孫 又 死 . 猶 是 附 於 王 父 也 . ○

有 殯 . 聞 外 喪 . 哭 之 他 室 . 入 奠 . 卒 奠 出 . 改 服 即 位. 如 始 即 位 之 禮
. ○

大 夫 士 將 與 祭 於 公 . 既 視 濯 而 父 母 死 . 則 猶 是 與 祭 也. 次 於 異 宮 . 既
祭 . 釋 服 出 公 門 外 . 哭 而 歸 其 它 如 奔 喪 之 禮 . 如 未 視濯 . 則 使 人 告 .
告 者 反 而 后 哭 . 如 諸 父 昆 弟 姑 姊 妹 之 喪 . 則 既 宿 則 與祭 . 卒 事 . 出 公
門 . 釋 服 而 后 歸 . 其 它 如 奔 喪 之 禮 . 如 同 宮 . 則 次 于異 宮 . ○

曾 子 問 曰 . 卿 大 夫 將 為 尸 於 公 . 受 宿 矣 . 而 有 齊 衰 內喪 . 則 如 之 何 .
孔 子 曰 . 出 舍 乎 公 宮 以 待 事 . 禮 也 . 孔 子 曰 . 尸 弁 冕而 出 . 卿 大 夫 士
皆 下 之 . 尸 必 式 . 必 有 前 驅 . ○

父 母 之 喪 . 將 祭 . 而 昆 弟 死 . 既 殯 而 祭 . 如 同 宮 . 則雖 臣 妾 . 葬 而 后
祭 . 祭 主 人 之 升 降 散 等 . 執 事 者 亦 散 等 . 雖 虞 附 亦 然. ○

自 諸 侯 達 諸 士 . 小 祥 之 祭 . 主 人 之 酢 也 . 嚌 之 . 眾 賓兄 弟 . 則 皆 啐 之
. 大 祥 . 主 人 啐 之 . 眾 賓 兄 弟 . 皆 飲 之 可 也 . ○

凡 侍 祭 喪 者 . 告 賓 祭 薦 而 不 食 .

子 貢 問 喪 . 子 曰 . 敬 為 上 . 哀 次 之 . 瘠 為 下 . 顏 色 稱其 情 . 戚 容 稱 其
服 . 請 問 兄 弟 之 喪 . 子 曰 . 兄 弟 之 喪 . 則 存 乎 書 策 矣.

君 子 不 奪 人 之 喪 . 亦 不 可 奪 喪 也 .

孔 子 曰 . 少 連 . 大 連 . 善 居 喪 . 三 日 不 怠 . 三 月 不 解. 期 悲 哀 . 三 年
憂 . 東 夷 之 子 也 . ○

三 年 之 喪 . 言 而 不 語 . 對 而 不 問 . 廬 堊 室 之 中 . 不 與人 坐 焉 . 在 堊 室
之 中 非 時 見 乎 母 也 . 不 入 門 . 疏 衰 皆 居 堊 室 . 不 廬 .廬 嚴 者 也 . ○

妻 視 叔 父 母 . 姑 姊 妹 視 兄 弟 . 長 中 下 殤 視 成 人 . ○

親 喪 外 除 . 兄 弟 之 喪 內 除 . ○

視 君 之 母 與 妻 . 比 之 兄 弟 . 發 諸 顏 色 者 . 亦 不 飲 食 也. ○

免 喪 之 外 . 行 於 道 路 . 見 似 目 瞿 . 聞 名 心 瞿 . 弔 死 而問 疾 . 顏 色 戚 容
. 必 有 以 異 於 人 也 . 如 此 而 后 可 以 服 三 年 之 喪 . 其 餘則 直 道 而 行 之 是
也 . ○

祥 主 人 之 除 也 . 於 夕 為 期 . 朝 服 . 祥 因 其 故 服 .

子 游 曰 . 既 祥 . 雖 不 當 縞 者 必 縞 . 然 後 反 服 .

當 袒 . 大 夫 至 . 雖 當 踊 . 絕 踊 而 拜 之 . 反 改 成 踊 . 乃襲 . 於 士 . 既 事
成 踊 . 襲 而 后 拜 之 . 不 改 成 踊 .

上 大 夫 之 虞 也 少 牢 . 卒 哭 成 事 . 附 . 皆 大 牢 下 大 夫 之虞 也 . 犆 牲 . 卒
哭 成 事 . 附 . 皆 少 牢 . ○

祝 稱 卜 葬 虞 . 子 孫 曰 哀 . 夫 曰 乃 . 兄 弟 曰 某 . 卜 葬 其兄 弟 曰 伯 子 某 .


古 者 貴 賤 皆 杖 . 叔 孫 武 叔 朝 . 見 輪 人 以 其 杖 關 轂 而 輠輪 者 . 於 是 有 爵
而 后 杖 也 . ○

鑿 巾 以 飯 . 公 羊 賈 為 之 也 . ○

冒 者 何 也 . 所 以 揜 形 也 . 自 襲 以 至 小 斂 . 不 設 冒 則 形. 是 以 襲 而 后 設
冒 也 . ○

或 問 於 曾 子 曰 . 夫 既 遣 而 包 其 餘 . 猶 既 食 而 裹 其 餘 與. 君 子 既 食 則 裹
其 餘 乎 . 曾 子 曰 . 吾 子 不 見 大 饗 乎 . 夫 大 饗 既 饗 . 卷三 牲 之 俎 . 歸 于
賓 館 . 父 母 而 賓 客 之 . 所 以 為 哀 也 . 子 不 見 大 饗 乎 . ○

非 為 人 喪 . 問 與 . 賜 與 . ○

三 年 之 喪 . 以 其 喪 拜 . 非 三 年 之 喪 . 以 吉 拜 . 三 年 之喪 . 如 或 遺 之 酒
肉 . 則 受 之 . 必 三 辭 . 主 人 衰 絰 而 受 之 . 如 君 命 . 則不 敢 辭 . 受 而 薦
之 . 喪 者 不 遺 人 . 人 遺 之 . 雖 酒 肉 受 也 . 從 父 昆 弟 以下 . 既 卒 哭 . 遺
人 可 也 .

縣 子 曰 . 三 年 之 喪 如 斬 . 期 之 喪 如 剡 .

期 之 喪 . 十 一 月 而 練 . 十 三 月 而 祥 . 十 五 月 而 禫 .

三 年 之 喪 . 雖 功 衰 不 弔 . 自 諸 侯 達 諸 士 . 如 有 服 而 將往 哭 之 . 則 服 其
服 而 往 . 練 則 弔 . 既 葬 . 大 功 弔 . 哭 而 退 . 不 聽 事 焉. 期 之 喪 未 葬 .
弔 於 鄉 人 . 哭 而 退 . 不 聽 事 焉 . 功 衰 弔 . 待 事 不 執 事. 小 功 緦 執 事 不
與 於 禮 . ○

相 趨 也 . 出 宮 而 退 . 相 揖 也 . 哀 次 而 退 . 相 問 也 . 既封 而 退 . 相 見 也
. 反 哭 而 退 . 朋 友 . 虞 附 而 退 . ○

弔 非 從 主 人 也 . 四 十 者 執 綍 . 鄉 人 . 五 十 者 從 反 哭 .四 十 者 待 盈 坎 .


喪 食 雖 惡 . 必 充 飢 . 飢 而 廢 事 . 非 禮 也 . 飽 而 忘 哀 .亦 非 禮 也 . 視 不
明 . 聽 不 聰 . 行 不 正 . 不 知 哀 . 君 子 病 之 . 故 有 疾 飲酒 食 肉 . 五 十 不
致 毀 . 六 十 不 毀 . 七 十 飲 酒 食 肉 . 皆 為 疑 死 . ○

有 服 . 人 召 之 食 . 不 往 . 大 功 以 下 . 既 葬 適 人 . 人 食之 . 其 黨 也 食 之
. 非 其 黨 弗 食 也 . 功 衰 食 菜 果 . 飲 水 漿 . 無 鹽 酪 . 不能 食 食 . 鹽 酪 可
也 . 孔 子 曰 . 身 有 瘍 則 浴 . 首 有 創 則 沐 . 病 則 飲 酒 食肉 . 毀 瘠 為 病 .
君 子 弗 為 也 . 毀 而 死 . 君 子 謂 之 無 子 . ○

非 從 柩 與 反 哭 . 無 免 於 堩 . ○

凡 喪 . 小 功 以 上 . 非 虞 附 練 祥 . 無 沐 浴 . ○

疏 衰 之 喪 . 既 葬 . 人 請 見 之 則 見 . 不 請 見 人 . 小 功 請見 人 可 也 . 大 功 不 以 執 摯 . 唯 父 母 之 喪 . 不 辟 涕 泣 而 見人 . ○

三 年 之 喪 . 祥 而 從 政 . 期 之 喪 . 卒 哭 而 從 政 . 九 月 之喪 . 既 葬 而 從 政
. 小 功 緦 之 喪 . 既 殯 而 從 政 .

曾 申 問 於 曾 子 曰 . 哭 父 母 有 常 聲 乎 . 曰 . 中 路 嬰 兒 失其 母 焉 . 何 常 聲
之 有 .

卒 哭 而 諱 . 王 父 母 . 兄 弟 . 世 父 . 叔 父 . 姑 . 姊 . 妹. 子 與 父 同 諱 .
母 之 諱 . 宮 中 諱 . 妻 之 諱 . 不 舉 諸 其 側 . 與 從 祖 昆 弟同 名 則 諱 .

以 喪 冠 者 . 雖 三 年 之 喪 可 也 . 既 冠 於 次 . 入 哭 踊 三 者三 . 乃 出 .

大 功 之 末 . 可 以 冠 子 . 可 以 嫁 子 . 父 小 功 之 末 . 可 以冠 子 . 所 以 嫁 子
. 可 以 取 婦 . 已 雖 小 功 . 既 卒 哭 . 可 以 冠 取 妻 . 下 殤之 小 . 功 則 不 可


凡 弁 絰 . 其 衰 侈 袂 .

父 有 服 . 宮 中 子 不 與 於 樂 . 母 有 服 . 聲 聞 焉 不 舉 樂 .妻 有 服 . 不 舉 樂
於 其 側 . 大 功 將 至 . 辟 琴 瑟 . 小 功 至 . 不 絕 樂 . ○

姑 姊 妹 . 其 夫 死 . 而 夫 黨 無 兄 弟 . 使 夫 之 族 人 主 喪 .妻 之 黨 . 雖 親 弗
主 . 夫 若 無 族 矣 . 則 前 後 家 . 東 西 家 . 無 有 . 則 里 尹主 之 . 或 曰 . 主
之 而 附 於 夫 之 黨 . ○

麻 者 不 紳 . 執 玉 不 麻 . 麻 不 加 於 采 . ○

國 禁 哭 則 止 . 朝 夕 之 奠 即 位 . 自 因 也 .

童 子 哭 不 偯 . 不 踊 . 不 杖 . 不 菲 不 廬 .

孔 子 曰 . 伯 母 叔 母 疏 衰 . 踊 不 絕 地 . 姑 姊 妹 之 大 功 .踊 絕 於 地 . 如 知
此 者 . 由 文 矣 哉 . 由 文 矣 哉 . ○

世 柳 之 母 死 . 相 者 由 左 . 世 柳 死 . 其 徒 由 右 相 . 由 右相 . 世 柳 之 徒 為
之 也 . ○

天 子 飯 九 貝 . 諸 侯 七 . 大 夫 五 . 士 三 . 士 三 月 而 葬 .是 月 也 卒 哭 . 大
夫 三 月 而 葬 . 五 月 而 卒 哭 . 諸 侯 五 月 而 葬 . 七 月 而 卒哭 . 士 三 虞 . 大
夫 五 . 諸 侯 七 .

諸 侯 使 人 弔 . 其 次 含 襚 賵 臨 . 皆 同 日 而 畢 事 者 也 . 其次 如 此 也 .

卿 大 夫 疾 . 君 問 之 無 筭 . 士 壹 問 之 . 君 於 卿 大 夫 . 比葬 不 食 肉 . 比 卒
哭 不 舉 樂 . 為 士 比 殯 不 舉 樂 . ○

升 正 柩 諸 侯 執 綍 五 百 人 . 四 綍 . 皆 銜 枚 . 司 馬 執 鐸 .左 八 人 . 右 八 人
. 匠 人 執 羽 葆 御 柩 . 大 夫 之 喪 . 其 升 正 柩 也 . 執 引 者三 百 人 . 執 鐸 者
左 右 各 四 人 . 御 柩 以 茅 . ○

孔 子 曰 . 管 仲 鏤 簋 而 朱 紘 . 旅 樹 而 反 坫 . 山 節 而 藻 梲. 賢 大 夫 也 . 而
難 為 上 也 . 晏 平 仲 祀 其 先 人 . 豚 肩 不 揜 豆 . 賢 大 夫 也. 而 難 為 下 也 .
君 子 上 不 僭 上 . 下 不 偪 下 . ○

婦 人 非 三 年 之 喪 . 不 踰 封 而 弔 . 如 三 年 之 喪 . 則 君 夫人 歸 . 夫 人 . 其
歸 也 . 以 諸 侯 之 弔 禮 . 其 待 之 也 . 若 待 諸 侯 然 . 夫 人至 . 入 自 闈 門 .
升 自 側 階 . 君 在 阼 . 其 他 如 奔 喪 禮 然 . ○

嫂 不 撫 叔 . 叔 不 撫 嫂 .

君 子 有 三 患 . 未 之 聞 . 患 弗 得 聞 也 . 既 聞 之 . 患 弗 得學 也 . 既 學 之 .
患 弗 能 行 也 . 君 子 有 五 恥 . 居 其 位 . 無 其 言 . 君 子 恥之 . 有 其 言 . 無 其 行 . 君 子 恥 之 . 既 得 之 而 又 失 之 . 君子 恥 之 . 地 有 餘 而 民 不 足 . 君 子 恥 之 . 眾 寡 均 而 倍 焉 .君 子 恥 之 . ○

孔 子 曰 . 凶 年 則 乘 駑 馬 . 祀 以 下 牲 . ○

恤 由 之 喪 . 哀 公 使 孺 悲 之 孔 子 . 學 士 喪 禮 . 士 喪 禮 .於 是 乎 書 . ○

子 貢 觀 於 蜡 . 孔 子 曰 . 賜 也 樂 乎 . 對 曰 . 一 國 之 人 皆若 狂 . 賜 未 知 其
樂 也 . 子 曰 . 百 日 之 蜡 . 一 日 之 澤 . 非 爾 所 知 也 . 張而 不 弛 . 文 武 弗
能 也 . 弛 而 不 張 . 文 武 弗 為 也 . 一 張 一 弛 . 文 武 之 道也 . ○

孟 獻 之 曰 . 正 月 日 至 . 可 以 有 事 於 上 帝 . 七 月 日 至 .可 以 有 事 於 祖 .
七 月 而 禘 . 獻 子 為 之 也 . ○

夫 人 之 不 命 於 天 子 . 自 魯 昭 公 始 也 . ○

外 宗 為 君 夫 人 . 猶 內 宗 也 . ○

廄 焚 . 孔 子 拜 鄉 人 . 為 火 來 者 . 拜 之 . 士 壹 . 大 夫 再. 亦 相 弔 之 道 也


孔 子 曰 . 管 仲 遇 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