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犀浦校区邮编:“义”深,有味道_河北日报_20110225_XPLUS喜阅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15:28:52
“义”深,有味道
□马 军(河北)
2011-02-25 
  中国人非 常 看 中“义”这个词所蕴涵的味道,究竟“义”包含了什么意思呢?追根溯源,这个词源于儒家文化,表示正义、道义、义气、信义等。这个词汇的力量很大,能直抵人的内心,尤其是从商的人们,正因为与“义”紧密结合,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清初的伍秉鉴就是个“义商”。凡是和他合作的伙伴,都非常尊敬他,信任他。伍秉鉴从未得过一分一毫的不义之财,从未让任何一位合作伙伴寒过心,所谓仗义之气,让他的信誉传遍四海,天下著名的商户都喜欢和他做生意,据说美国商人尤其如此。当然,这与波士顿一个生意人的经商故事有关。

  这位美国商人曾和伍秉鉴经常往来,不过,他的经营很糟糕,手里的七万多美元,很快就赔了个底儿朝天。这笔款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一艘海船载满货物,也不过就值这么多钱,而赔进去的钞票,又都在伍秉鉴那里有借条。这个倒霉的商人除了沮丧和崩溃之外,没有任何选择;令他想不到的是,伍秉鉴知道详情后,立刻把他叫来,诚恳地说:“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也是我信赖的老朋友,不过,就是运气不佳罢了。不就是七万多美元吗?从现在起,你欠我的所有债务一笔勾销。”说完,当面就把当初的借据撕了个粉碎。

  伍秉鉴的义举,让这个美国商人惊呆了,他从未见过这样慷慨仗义的商人,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人。伍秉鉴也因此征服了千千万万同行的心。于是,各种订单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到了他手里,无疑,他靠生意上的义举,赢得了宝贵的成功。

  道光时期的舒遵刚,很讲义气。他从十几岁跨入商海,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生意人。所不同的是,他闲暇时手不释卷,对儒家文化有极深的体会。当有人虔诚地向他讨取致富之道时,他这样说:“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能以利为利。钱,就像流动的泉水那样,有了源头都会流得长远,倘若为了发财而不择手段,就等于自己堵塞自己的财源。”显然,这既是经商之道,也是古人最基本、也最深刻的修养。

  据了解,民国时的言三应也不简单。他在辽宁建昌经商时,曾在旅店中意外捡到一大袋数目可观的银子,他随即意识到,这么多钱,肯定也是商人不小心丢失的,这对小生意人来说,打击非常致命。言三应非常着急,到处打听失主的下落。本来,按计划应该启程离去了,为此,他又留了一个多月,终没有找到失主的消息,事已至此,也只得做罢了。

  想不到,几年以后,在去江西抚州的路上,遇到一个鸡贩子。船上的人都嫌他脏,把他当成了要饭的,而当事人竟然毫不生气,还乐呵呵地说:“我现在这副样子,是长期倒霉、败运的结果。其实,我原来也是个有钱人,因为在建昌住旅店,不慎把钱财都丢了,才弄得现在这么狼狈。”言三应听了,心头一颤,迅速想到了自己捡钱的事,认真询问之后,才弄明白,眼前这个鸡贩子,恰恰就是当年那个丢钱的人。言三应立刻将捡到的那笔钱,一文不少地还给了他。那个贩鸡人马上感激涕零,表示要报恩报德,可是言三应却非常淡然,他拾金不昧并无所求,最终,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透露出来。

  说到底,这些真实的故事,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字。而“义”字无论怎么解释,怎么理解,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那些“义商”,那些“义举”,处处弥散着中国人宝贵的精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