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富铭商铺烂尾:张子林书法 收藏 欧洲地理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6:21
欧洲

  124.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特征有何地理意义?

  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大半岛,北、西、南三面为海洋所包围。从经纬度位置看,最北端到北纬71°08′(诺尔辰角),最南端到北纬36°附近(马罗基角),绝大部分土地在北纬45°~70°间,即中纬度偏北的位置。这种中纬度大陆西岸的位置,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使欧洲大部分地区终年盛吹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东欧型气候为主;最南部为亚热带气候,而缺失热带类型气候;北部边缘伸入北极圈,属极地苔原气候。欧洲的大陆轮廓呈一支离破碎南宽北窄的梯形,半岛和岛屿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82%,为世界各大洲之冠。海岸线十分曲折,陆地与海湾犬牙交错,再加上欧洲面积不大(l,016万平方公里),这就使欧洲各地距海都不远,东欧距海最远处也只有 1,600公里左右,因此更加深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加强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海岸曲折、海湾众多,也为发展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125.欧洲的地形有何特点?与其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欧洲地形具有许多独特性。首先是世界上最低平的一洲。全洲平均海拔高度只有300米,是各大洲中最低的。高度在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总面积的60%,平原面积所占比重之大,在各洲中也首屈一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面积很小,仅占全洲总面积的  2%,最高山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33米。第二,在欧洲地形的分布上,平原东西横贯中部,西起大西洋边,东到乌拉尔山西麓,尤其是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一线以东,平原占绝对优势,地形比较单一;山地只分布在大陆边缘,东为乌拉尔山,西北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为阿尔卑斯山系。整个地势是北低南高,欧洲中西部最明显,北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和中等高度的块状山地,南部为高山地带。第三,在第四纪冰期时,冰川作用形成的地形特别发育,面积也广,尤其是大陆北部为大陆冰川中心,冰蚀地形和冰碛地形遍布。南部阿尔卑斯山脉为山地冰川中心,高山冰川地貌显著。

  现代欧洲地形的这些特征是欧洲的地质构造在长期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营力相互矛盾斗争、发展演变至今的结果。欧洲大陆形成的历史是以北部的古陆台为中心,经历次地壳运动,陆台不断扩大,地槽不断缩小的过程。欧洲的地质构造单元可分为四个:即北欧和东欧的前寒武纪陆台构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不列颠群岛和德波平原的加里东褶皱构造;西欧南部、中欧中部的海西宁褶皱构造和中欧南部及南欧的阿尔卑斯褶皱构造。欧洲地形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北部和东部的陆台地区一般表现为起伏不大的平原,如东欧平原、中欧平原等;中部老褶皱带大多呈块状山地、丘陵或高原,如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欧块状山地、法国中央高原等;南部年轻褶皱带一般成高大山地,如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褶皱带中的山前拗陷或向斜地区,则表现为平原或盆地,如巴黎盆地、波河平原、多瑙河中、下游平原等。

  126.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地形的影响如何?

  在欧洲的地质发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冰川,但古冰川的痕迹已不存在了,只有第四纪的冰川的痕迹至今仍能见到,对欧洲现代的地形形成影响最大。欧洲第四纪的冰川中心有二,即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中心的大陆冰川和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主的山地冰川。据研究,欧洲的第四纪冰川共发生四次,即群智、明德、里斯和武木。群智冰期最老,距今约有100万年;里斯冰期冰川最厚(中心2,000多米,阿尔卑斯山上约厚有1,000多米),覆盖范围最广,包括整个英国、中欧海西山地北麓,东欧基辅—伏尔加格勒一线以北;武木冰期距今最新,约一万年左右,所留下的痕迹最新。由于冰川作用的结果,在距冰川中心较近的欧洲北部地区以侵蚀作用占优势,形成峡湾、槽谷、羊背石等冰蚀地形,有的地方也有冰碛——冰水地形,湖泊众多;在距冰川中心较远的东欧和中欧地区,则以堆积作用为主,到处散布着各种形态的冰碛丘陵和冰水沉积地形,以及无数大小湖泊;在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等高山上,形成陡峭的角峰和宽阔的U形谷及一系列冰碛湖等典型的山地冰川地貌。

  127.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有什么显著差异?

  东欧平原又称俄罗斯平原,指苏联的欧洲部分而言,面积约500多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平原。在构造上是俄罗斯陆台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纪基底上覆盖了厚薄不一的自古生代至今的地层,基本上呈水平分布。在地形上是一个广大平缓而稍有微波起伏的丘陵性大平原,丘陵性高地与面积不大的低地相互交错。平均海拔高度175米,最高463米(提曼山),但大部在200米以下,只有东南部里海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为海积平原。在第四纪冰期时,东欧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袭,冰川活动是形成东欧平原现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为主要冰碛区,冰碛丘陵间夹有沼泽低地;南部为冰水沉积区,多泥沙质平原,地势较平坦,冲沟、坳沟、阶地较发育。

  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与叶尼塞河之间,哈萨克丘陵以北,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90%的面积海拔不到100米。在古老的海西褶皱基底上平铺着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是世界上最广大而低平的海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具有纬向自然带结构的地理区。鄂毕河纵贯中部,由于比降小,水流缓慢,加上冻土层广布和河流上下游各段结冰与融冰期不同,形成广大面积的沼泽。

  128.阿尔卑斯山系的分布特色及其原因是什么 ?

  阿尔卑斯山系在构造上为一年轻的阿尔卑斯褶皱带,广布于中欧南部和南欧广大区域内,其延续部分还可伸展到亚洲和北非。阿尔卑斯山系为一高峻的弧状山系,以南欧高大的阿尔卑斯山为主体,向东西分出四支延伸。向东一支过维也纳后成一向东凸出的弧形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过铁门后折向东成巴尔干山脉,越黑海接克里木山脉和高加索山脉;向东南一支为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构成巴尔干半岛的西部骨架,越爱琴海连接小亚细亚的山地;向南伸出的一支叫亚平宁山脉,构成亚平宁半岛骨架,西折经西西里岛,与北非的阿特拉斯山相连;向西伸出的一支叫比利牛斯山,横亘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之间。阿尔卑斯山系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走向,是与其形成的地质构造有关。当第三纪古地中海的沉积地层受到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挤压而发生褶皱时,褶皱具有逆时针的旋扭构造性质,才使阿尔卑斯山系具有独特的走向;另外散布在古地中海中属于南北两大古陆的边缘碎片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129.西欧式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

  西欧式气候又称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带、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角和新西兰等地。其中以欧洲西部最典型、范围最广,故又称西欧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适中,全年有雨,秋冬较多,以气旋雨为主,多云雾,日照少,雨日多。冬季气温一般在0℃以上,夏季最热月气温一般在10℃~20℃间,年降水量一般在600~1,000毫米之间。

  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西欧式气候全年有雨、湿润、冬季温和等特点,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夏季凉爽、不炎热、全年阴湿、日照少,以及多大风等,对农业生产又极为不利。

  130.亚热带的冬雨夏干气候为什么以南欧地中海沿岸最典型、范围最广?

  地中海式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全年日照充足。它之所以形成这些特点是因为这种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的缘故。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气压带北移,这里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炎热干燥少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南移,这里受西风带控制,盛行海洋上来的西风,沿海又有暖流经过,因而温和多雨。全世界凡是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地区,如美国的加里福尼亚地区、智利中部、非洲南端、澳大利亚西南角等地,皆属这种气候类型。但以南欧地中海沿岸最典型、范围最广。这主要是由于这里有东西延伸、面积很广的地中海的存在,夏季地中海上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局部高压),加强了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使气流更加稳定;冬季海上气温比周围陆地高,形成局部低气压,吸引了西面大西洋上的气旋东进,直达黑海沿岸,更加温和多雨,范围更广。其次,由于北部有高大的基本上是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系的存在,冬季对北方来的冷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使地中海沿岸冬季更加温和;夏季南部受炎热的撒哈拉沙漠的影响,使气温又更加炎热。以上原因,使地中海地区的地中海式气候最典型,范围也最大。

  131.阿尔卑斯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带的垂直分布高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阿尔卑斯山脉在欧洲南部,西起利古里亚海滨,东至维也纳盆地,绵延1,200公里左右,宽135~260公里。它是一条典型的年轻褶皱山脉,山势雄伟高峻,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一般山岭在3,000米以上,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博登湖至科摩湖一线以西的西部阿尔卑斯山呈弧形走向,山势高,山幅窄,现代冰川广布;东部阿尔卑斯山,山势低,愈往东愈低,山幅较宽,向东呈扇形展开。高峻的阿尔卑斯山成为欧洲南北气流运动的障碍,而阿尔卑斯山脉本身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和植被,都有明显垂直变化,从山麓的耕地牧场向上依次有阔叶林带、混合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地、高山岩石裸露带,直到终年积雪带。由于高度和坡向的关系,北坡和南坡自然带分布的垂直高度是不同的,大致阔叶林带南坡在800~1,800米,北坡为800~1,200米;针叶林带南坡为1,800~2,000米,北坡为1,200~1,800米,高山草地南坡为2,000~2,500米,北坡为1,800~2,000米;岩石裸露带南坡为2,500~3,000米,北坡为2,000~2,500米;终年积雪带南坡为3,000米以上,北坡为2,500米以上。总的变化是各自然带高度是南坡要比北坡来得高一些。主要原因是北坡西坡受西风影响大,降水多,气温低,故各自然带分布高度比南坡要低;南坡和东坡受西风影响小,降水少,气温高,山麓能见到亚热带类型植被。

  132.地中海的地理特点如何?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东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通,西以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东西距离长3,8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最大距离1,800公里,总面积250.5万平方公里。由于海域中半岛和岛屿较多,人们把地中海分割成几个深浅不一的海盆,海底地形比较复杂。亚平宁半岛和西西里岛以西为西地中海,纬度位置较高(北纬35°~45°),一般深度超过2,000米,第勒尼安海最深处达3,730米,周围有许多活火山如维苏威、埃特纳、利帕里和斯特龙博利等火山;东地中海纬度较低,大部在北纬30°~40°间,也很深,爱奥尼亚海最深达4,594米,亚得里亚海较浅,约有三分之二海域水深不足200米, 北部的三分之一更不足100米。地中海地势闭塞,周围多高山或荒漠,注入的河水不多,而且夏季炎热干燥,蒸发量大,水文性质独具一格。海水盐度特高,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为38‰,东部最高达39‰,西部较低为37‰,从海面到海底,其含盐量差别很小。海水的来源,河水占5%,雨水占21%,余均为外海流入的海水,其中96%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4%从黑海注入。地中海表层海水由于受风向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反时针向的海流。垂直环流,由于直布罗陀海峡海水较浅,在500米以下就很少流动。地中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动植物种类总数在8,000种以上。地中海在沟通东西方的海上交通上和战略地位上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要,大西洋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到印度洋的航线,素有西方各国海上“生命线”之称。

  133.为什么说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同非洲大陆之间,其范围在北岸西起西班牙的特拉法尔加尔角,东到直布罗陀港的欧罗巴角;南岸是摩洛哥,西起埃斯帕特尔角,东到阿勒米巴角。海峡长90公里,东宽西窄,最宽处约有43公里,最狭处只有14公里。海水较深,平均为375米,最深处达1,181米,最浅处仅200米。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西通大西洋的门户,也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是大西洋经地中海通黑海和通红海、印度洋,到达远东的捷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每天单从地中海驶进海峡的船只就有上千艘,西欧各国所需要的石油、原料及工业品等多通过这里运往本国。据1978年统计,全年约有400万吨货物和70万人通过这个海峡,故人们常称它为西欧的“生命线”。直布罗陀海峡不仅交通上重要,而且战略地位也十分突出,自古以来都是列强必争之地。

  位于海峡北岸的直布罗陀,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十五世纪中叶,由西班牙统治,1501年正式并入西班牙版图。十八世纪初叶,法、奥爆发战争,英、荷加入奥方,联军于1704年攻占直布罗陀。1713年签订乌特列支条约,将直割让给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里一直是英国的海外要塞和现代海空军事基地之一。西班牙一直要求收复该地,归属问题至今未得解决。

  134.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水文特征有什么差异?

  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以狭窄而浅的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与大西洋的北海相连,面积为39.71万平方公里,有许多海湾伸入大陆,其中以北部的波的尼亚湾为最大(11.7万平方公里),芬兰湾(3万平方公里)和里加湾(1.9万平方公里)次之。波罗的海很浅,大部海域的深度在60~130米之间,平均深86米,斯德哥尔摩南部的兰索特洼地为最深,达459米。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以及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和只有一些浅而窄的海峡与北海相通等原因,波罗的海海水的盐度普遍很低,为世界上盐分最低的海。在海峡入口以北表层海水的盐度较大为20‰,深海为30‰;海峡往东海水盐度就急剧下降,在波罗的海的中部表层为6~8‰,深层为15~17‰,至波的尼亚湾表层只有4~5‰,波的尼亚湾北部和芬兰湾东部则减至2‰,河口附近甚至全部是淡水。海水表层的温度在夏季与空气温度无大差异,以8月份为最高,在波的尼亚湾为9°~13℃,芬兰湾15°~17℃;海的中部为14°~17℃;冬季较冷,除中部表层海水水温在1°~3℃不结冰外,在海湾和沿岸地区都在0℃以下,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东部从11月起即冰封,直到来年4月或5月才融化。平均冰封日数在波的尼亚湾北部为210天,中部为185天,芬兰湾东部为130天,里加湾为80~90天,斯德哥尔摩附近为70天,波罗的海南岸为25~50天,在丹麦附近诸海峡中为16~45天不等。波罗的海的海流受风向、注入河水和北海含盐量高的海水流入的影响而定。在海峡表层海流通常是从波罗的海流入北海,10米以下则为含盐量较高的海水从北海反向流入波罗的海,在波罗的海中表层海流一般皆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流速各地不一,摇摆在每秒5~20米之间。

  黑海位于欧亚两洲之间,西以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通,面积41.2万平方公里,为一轮廓完整之陆间海。在构造上除北部边缘为古陆台的一部分较浅外,其余皆为古地中海之残余部分,基本上没有岛屿,深度大部在1,000米以上,最深达2,245米。黑海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小,仅17~18.5‰,最大也只有33.8‰。海水的温度无论冬夏或上下层之间差别均较大,冬季一般不超过10℃,在西北部还要冻结;夏季水温较高,在克里木半岛附近可达22.8℃。黑海的海流常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处,由于海面稍高于地中海,故表层含盐量小的海水,从黑海流向地中海,流速约2.3~4.6公里/时;在底层,地中海中含盐量较高的海水反向流入黑海,但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由于黑海上层海水盐度低,故海水的垂直环流很弱,因而150~200米以下的深层水经常处于缺氧的状态,并有大量硫化氢集聚,所以从200米以下直到海底是一个几乎没有生命的世界。

  135.伏尔加河的河道、水文情况怎样?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干流全长3,690公里,流域面积为138万平方公里(另有资料认为其长度为3,350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伏尔加河是一条平原河流,自河源(海拔仅228米)至里海海面(低于大洋面28米)河道平均落差仅0.07米/公里,故河道平坦,流速非常缓慢,河道宽阔弯曲,河中多沙洲和浅滩,河漫滩上多牛轭湖和废河道。伏尔加河有大小支流3,000多条,其中以源于中俄罗斯丘陵的奥卡河(长1,480公里)和源于乌拉尔山西坡的卡马河(长2,030公里)最重要。支流分布多集中在中上游,自北纬50°到河口段的800公里内完全没有支流,形成典型的树状水系。伏尔加河流量很大,河口年平均流量达8,000立方米/秒,每年约有255立方公里的水注入里海,占里海流域总径流量的70%,对里海的水量平衡起有关键性作用。伏尔加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春季的融雪,冰雪占55%,其余是地下水占41%,雨水占4%。春季流量最大,所占比重愈往下游愈大,如在雅罗斯拉夫尔为54%,切博克萨雷为60%,古比雪夫为64%。冬季结冰,封冻期长达90~140天,上游长,中下游短。伏尔加河在苏联水运上占重要地位,货运量占全苏内河航运量的一半,其上游可通过白海—波罗的海(斯大林)运河与波罗的海和白海相连,下游可通过伏尔加—顿河列宁运河与黑海相通,在干流上还建有古比雪夫和伏尔加格勒水电站,可发电、调节流量、灌溉土地。故伏尔加河目前已是一条可通外海的外流河了。

  136.为什么说多瑙河和莱茵河都是重要的国际河流?

  多瑙河发源于联邦德国南部黑林山东坡,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苏联等8个国家,如果加上支流跨经的国家,共流经12国,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该河注入黑海,全长2,867公里,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多瑙河水量丰富,河口年平均流量达6,430立方米/秒,每年有203立方公里的水流入黑海。自源头至维也纳为上游,属山地性河流,河谷窄深,坡度大,多急流浅滩,支流众多,河水主要靠高山冰川融化为主要补给来源,故春末和夏季水位最高。从维也纳到铁门为中游,河谷变宽,河床坡度不大,河道弯曲,常出现河汊,牛轭湖也多。春季积雪融化,水位最高,高水位可一直延续到夏季;夏末秋初蒸发强烈,水位下降;秋季由于蒸发减弱和雨水补给,水位再次上升;冬季有短期封冻。铁门以下为下游,河谷宽阔,接近河口时可宽达15~20公里,有的地段达28公里。河口形成一个长达80公里的三角洲,其上面河汊纵横,其中苏利纳河可以通航。下游结冰期1.5个月,常有凌汛出现。多瑙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航运价值很大,从乌耳姆以下可以通航,占全长的91%。多瑙河水力资源丰富,南、罗两国合建的铁门水电站1972年已竣工,两国各建有一发电能力为105万瓩的水电站。三角洲上芦苇丛生,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产地。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圣哥塔峰下,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联邦德国、法国、荷兰等国注入北海,全长1,36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莱茵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常年满水,年平均流量在巴塞尔为1,000立方米/秒,河口达2,500立方米/秒。巴塞尔以上为上游,属高山型河流,河谷狭窄,河床坡度大,呈阶梯状。春季融冰化雪时,水量最大。巴塞尔到波恩段为中游,河道蜿蜒于宽广的阶状谷地中,两岸有许多支流汇入,水量虽仍以夏季为最大,但春汛已显著增大了。波恩以下为下游,河道流经平原地区,河宽水深,水位稳定,变化不大,水量丰富,常年有水,冬季略大于夏季。莱茵河干支流水力资源丰富,通航里程长,又流经欧洲主要工业区,两岸居民和工业城市密布,经济价值更大,成为欧洲重要的国际河流。

  137.欧洲的湖泊集中分布在哪里?

  欧洲的湖泊很多,但在分布上很不平均,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地区。芬诺斯堪的亚是湖泊最集中的地区,湖泊面积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8~12%,大小湖泊十几万个,其成因大部是在构造的基础上,再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改造而形成的。阿尔卑斯山地的湖泊在高山上,大都是小而多的冰斗湖,山地南北两侧主要为长而深的山谷冰川冰碛堰塞湖,往往位于河流上游。总之,欧洲湖泊的成因大多与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关。此外,在不列颠群岛、比利牛斯山地等处也有不少湖泊分布,湖泊的成因除构造作用和冰川作用外,还有一些喀斯特漏斗湖、沿海溩湖、火口湖、牛轭湖等。

  138.欧洲的野生动物为何种类贫乏?

  欧洲野生动物在组成上的主要特点就是动物的种类贫乏和风土性比较弱,特别是缺乏一般的高等类型动物,尤其是特有动物更少。其原因除与动物本身生态发展有关外,还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历史有关。欧洲在动物区系上属全北区,大部属全北区的欧洲——西伯利亚亚区,北部边缘属北极亚区,南部为地中海亚区,东南部是中亚亚区。与北美、非洲等隔有海洋,联系较差。其次,欧洲的景观比较单一,而且严酷,缺乏热带草原和热带森林;北部荒原,天寒地冻,植被稀疏;中部森林区,植被种类单调而年轻。此外,欧洲的动物组成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影响很大。冰期时被冰川覆盖的欧洲北半部,原有的动物大部被灭绝,只有一小部分以南方为避难所的动物才得保存下来。冰期以后亚洲的苔原带动物和针叶林带动物才从北方渗入欧洲,草原带动物从南方渗入。因此欧洲动物具有幼龄性和特有种少的特点,种类比较贫乏。另一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许多原始森林遇到破坏,广大草原被辟为农田,使许多森林动物和草原动物趋于灭迹。

  139.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怎样?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三面临海,东与亚洲相连,实际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入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略大于大洋洲;人口约7亿,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欧洲是世界上重要的一个洲,就政治、文化、经济、军事诸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世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帝国主义的大本营。中世纪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早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出现;十五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由于对殖民地的侵略、掠夺和市场的扩大,加快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至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西欧确立。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又最先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成了帝国主义大本营。这时世界,主要是欧洲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了世界大战,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

  欧洲也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摇篮,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故乡和战斗的地区。在革命导师的领导下,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1871年在这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917年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欧洲对世界革命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欧洲是近代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发展最早、当前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洲,经济发展很快,长期以来在世界经济中居统治地位。大约从“地理大发现”后至二十世纪初的几百年中,欧洲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其它地区长期以来则是欧洲粮食、工业原料的供应地,工业制成品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欧洲自十六世纪开始,曾大量向海外移民。移民中既有一般劳动人民,又有握有先进技术的人员和大量资金的上层人物。他们移居世界各地,对世界,特别是美洲、大洋洲一些以欧洲移民为主建立起来的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影响很大。当然,欧洲的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等,对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等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进入二十世纪后,欧洲在世界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自身实力大为削弱;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后来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日益强大和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兴起,欧洲已不再是世界唯一的中心了。但现在仍是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区,它的经济非常发达,工业生产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准,都是很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居各洲之首;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含苏联全部);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拥有世界上著名的大工业带,西起英格兰中部,向东经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部、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部,东达苏联欧洲部分的中、南部;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农业也非常发达,北海沿岸有世界著名的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区;欧洲的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以及商业、银行、保险业务、旅游业等,都在世界上长期保持优势地位。欧洲许多国家原有的殖民地虽然纠纷独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与原宗主国至今仍保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现在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题,欧洲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40.为什么说欧洲是一个种族单一、民族复杂的地区?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较多、密度最大的一洲。现有人口约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70人,高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一倍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一洲。

  欧洲的人口虽多,但种族成份单一。欧洲居民中99%属白种人,即欧罗巴人种,这种单一性在各大洲中是绝无仅有的。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往的频繁,近代的欧洲特别是西欧接纳了一些来自亚、非、拉的黑、黄种人,但其数量极其有限,并没有改变欧洲种族成份的单一性。由于其它大洲人种的移入,混血的情况相当严重,使欧罗巴人种严重不纯。尽管如此,就其体质形态的共同特征来说,绝大多数仍为白种人。

  欧洲的民族成份比较复杂,这与其地理位置、历史进展、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移民等情况有关。一般的说法,世界上约有2,000多个已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民族,而欧洲有多少,尚无精确数字。但欧洲无单一民族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几个或几十个、上百个不同民族,如苏联有190多个民族和部族,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国家之一。

  14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又名“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是美国、加拿大和大西洋北部部分西欧、西亚国家缔结的重要军事集团。该组织是根据1949年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的;以后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和西班牙等4国相继加入。现共有16个成员国,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北约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为“北大西洋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或财政部长甚至政府首脑参加会议。理事会一般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审议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理事会休会期间,日常事务由各成员国派遣的大使级常驻代表处理,每周至少开会一次。“防务计划委员会”是讨论北约组织军事政策、制订统一军事计划的最高机构,由参加北约防务一体化机构的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每年开会两次。“军事委员会”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最高军事机构,由参加军事一体化的成员国参谋长组成,每年开会三次。“国际秘书处”负责北约会议的准备、组织和联络工作。秘书长除领导秘书处外,还是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核防务委员会及核计划小组的主席。另外,北约组织还有4个地区性的军事指挥机构:“欧洲盟军司令部”、“大西洋盟军司令部”、“海峡盟军司令部”及“美国加拿大地区计划小组”等。

  北约组织军事力量比较雄厚,各成员国总兵力共约498万人,编为87个师,72个旅(团),有坦克2.7万辆、各类飞机3.5万多架、各种舰艇2,200余艘。该组织军事重点在欧洲,各成员国向欧洲战区提供的陆空部队约176万人,编为48个师,36个旅(团),拥有坦克1.4万辆、飞机6,000多架、战术核弹头7,000余枚。北约组织在欧洲的兵力部署重点又在中欧,仅联邦德国即驻有美、英、法、比、荷、加及本国部队89万人,飞机2,000余架。

  北约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推行世界霸权政策,从军事上控制西欧盟国而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后来,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的激烈争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防御性质日益明显。近几年来,各成员国努力加强防务,并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的磋商与合作。由于各成员国的利益、地位不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相当尖锐、复杂。

  142.“华沙条约组织”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北约组织建立后,力量逐渐增强,严重地威胁了东欧国家的安全。特别是1954年10月,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并在该国建立军队。对此,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8国于1954年11月底在莫斯科召开“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会议”,决定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被批准,上述8国于5月11日至14日在华沙举行第二次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1968年阿尔巴尼亚退出该组织,成员国由8个减为7个,自1976年以来,蒙古、越南、老挝派观察员参加华约会议。

  “政治协商委员会”是华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缔国党的第一书记、总理、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组成,负责协商和决定各成员国的国防、政治、外交和经济等重大问题。“国防部长委员会”是华约组织的最高军事机构,负责研究共同的军事政策问题。“外交部长委员会”,由成员国外交部长组成,负责协调缔约国的对外政策。另外,还有“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联合武装部队军事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和“联合武装部队技术委员会”等机构。上述机构均设在莫斯科,其主要领导职务皆由苏联人担任。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初期,是一个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和平的组织,受到欧洲和全世人民的支持,我国曾于1962年前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该组织政治协商委员会。后来,苏联通过华约组织大力推行“军事一体化”,“协调”缔约国的军事、外交政策,加紧控制东欧。1968年8月,苏联以华约组织的名义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随后又迫使捷签订关于苏联驻军的协定。据报道,苏在东欧驻有30个陆军师(波2个帅、匈4个师、捷5个师、东德19个师)和4个航空集团。苏联的控制,引起了各成员国的不满,特别是罗马尼亚与苏联存有很大分歧与矛盾。

  143.“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它建立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西欧共同体”,简称“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1952年7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6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1月,上述组织合并为单一机构,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其成员国除上述6国外,以后相继加入的还有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一共10个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西欧国家。面积16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7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7.1%。

  “共同市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在生产和资本日益国际化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以及苏、美激烈争夺欧洲的形势下,为谋求政治、经济的独立,增强其国际地位而组成的经济、政治集团。它是以国家集团形式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垄断资本进一步集中化和生产进一步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欧洲共同体以逐步走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为宗旨。成立20多年来,在逐步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1)建立关税同盟和统一的外贸政策。共同体内部取消成员国间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对外则执行统一的税率和关税法律,并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2)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共同体内部取消农产品关税,实行统一价格,对外执行统一的农产品税率等。(3)基本实现人员自由流动。共同体内的公民可以不需护照、不受歧视地自由往来。(4)实行政治合作。规定每年举行三次首脑会议,加强政治合作,协调对外政策,努力做到“使欧洲能够用一个声音在世界上说话。”此外,在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实行对外统一的渔业政策、统一预算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共同市场的建立,推动了西欧生产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它们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共同体内部尽管存在着种种矛盾和斗争,但该组织仍在不断发展与扩大,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提高,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实体。占世界总人口7%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对外贸易额、黄金外汇储备均超过世界的三分之一。当今世界超级大国在欧洲的角逐中,共同市场是与之抗衡的经济和政治实体。

  144.“经济互助委员会”是怎样建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东欧各国,经济基础薄弱,除捷、德外,都是落后的农业国,战争中又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资金短缺,原料、燃料供应紧张,技术落后,还不具备迅速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能力。为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互助、技术合作、经验交流,以促进东欧各国的经济健康发展,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6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原为东欧国家区域性经济组织,后来扩展为不受地域限制的国际组织,现有成员国10个,除上述6国外,还有民共德国(1950年参加)、蒙古(1962年参加)、古巴(1972年参加)、越南(1978年参加)。总面积2,5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的17%,人口约4.5亿人,是世界的十分之一。阿尔巴尼亚也曾于1949年加入经互会,1961年退出。此外,南斯拉夫、朝鲜、老挝、阿富汗、也门民主共和国、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等8国的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出席经互会一些会议。中国代表也曾于1956年至1961年作为观察员参加该组织的例行会议。

  经互会成立30多年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后来,在苏联的控制之下,把经互会的主要目的改变为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实行“全面的经济合作”和“专业化与协作”,大力推行“经济一体化”。要求其它成员国的经济计划必须同苏联的计划“相协调”,并先后建立了近30个超国家的“国际合作组织”和一些双边及多边合营的“联合公司”。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使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苏联的控制和其它经济政治原因,经互会内部矛盾,特别是各成员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尖锐。

  145.欧洲地理区是怎样划分的?每个区各有哪些国家和地区?

  欧洲共有35个国家和地区。其地理区的划分方法有两个。在政治经济上,一般划分为“东欧”和“西欧”两部分。通常说的“东欧”有9个国家,包括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西欧”是指除上述国家以外的26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地理位置,考虑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欧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西欧、北欧、中欧、东欧和南欧5个地区。

  西欧:在地理上是指欧洲西部滨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爱尔兰、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等6国。面积9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亿。

  北欧:位于欧洲北部,包括斯勘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挪威及芬兰,日德兰半岛上的丹麦和大西洋中的冰岛、法罗群岛,共6个国家和地区。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

  中欧:指波罗的海、北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包括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匈牙利等8国。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1.6亿。

  东欧:位于波罗的海至乌拉尔山脉之间,即苏联的欧洲部分。面积约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亿多。

  南欧:指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地中海各国,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西班牙、直布罗陀和安道尔,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梵蒂冈与圣马利诺,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和地中海中的马耳他等14个国家和地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亿。

  146.斯堪的纳维亚三国在经济发展上有哪些共同点?

  斯堪的纳维亚三国是指挪威、瑞典和芬兰,它们在经济发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现简述如下:

  首先,都是较发达的工业国。三国都属经济发达国家,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2万多美元,瑞典、挪威都达1.3万美元,为世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绝对优势,芬兰、挪威都占50%以上,瑞典也占40%左右,工业就业人数均占本国总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

  其次,耕地少,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高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占据半岛,加上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地表崎岖不平,耕地面积狭小。挪威耕地面积仅占土地面积的3%,瑞典、芬兰也只有9%和10%。另外,地处高纬度地带,气候寒冷,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大部分地区只适宜生长期较短的麦类及饲料作物生长。饲料作物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利于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产值一般都占各国农产值的四分之三左右,成为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第三是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和木材加工工业发达。由于大西洋气团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宜于树木生长。三国森林茂密,芬兰的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是世界上森林覆被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典的森林面积占50%以上,挪威较小,也在五分之一以上。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产加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木材加工、纸浆和纸张的生产均为这些国家的重要工业部门,其产品也都是这些国家的重要出口物资。如瑞典、芬兰是世界著名的锯木、纸浆、纸张和胶合板的生产国,纸浆和白报纸产量分别居欧洲第一、二位;挪威的木材、纸浆和纸张的产量也是很高的。

  第四是水力资源丰富,水电事业发达。半岛河流短小,多险滩、瀑布,蕴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各国都以开发水力资源为动力,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水力发电在各国能源构成中所占比重很高。挪威水力发电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60%,是发电总量的99%,人均发电量居各国之首;瑞典水电占发电总量的62%;芬兰水力资源也很丰富,水力发电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是海运事业发达。三国领土都由半岛、岛屿构成,海岸曲折、漫长,形成许多优良港湾;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大西洋沿岸冬不结冰,利于航行;又处于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通向北海,北冰洋通向大西洋的重要航线上,对于发展海上运输业非常有利。这里的人向为卓越的航海居民,自古以来就善于利用优越的海洋条件发展海运事业。特别是挪威,素有“海上王国”之称,其商船总吨位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队之一。瑞典和芬兰的海运事业也都比较发达。

  147.丹麦的畜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北部,扼波罗的海出北海之要津。领土由日德兰半岛大部分及西兰、菲英、洛兰、波恩荷尔姆等483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4.3万平方公里,1982年人口512万,首都哥本哈根,人口138万人。丹麦虽然国小人少,但经济相当发达。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3,000美元,属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富国之列。

  丹麦的工农业都很发达,尤以畜牧业著称于世。近年来,每年猪的存栏头数达800多万头,牛300多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人均肉、动物性油脂和乳制品产量,仅次于新西兰居世界第二位。畜产品是本国主要的出口物资,约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猪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乳酪和黄油分别居第三、第四位,熏肉、火腿、香肠和乳酪等,在国际市场上享受很高的声誉。

  丹麦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0米,最高点也不过173米;地表覆盖的冰碛黄土比较肥沃;由于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一月平均气温为0℃左右,七月为16℃,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适于小麦、大麦及其它饲料作物的种植。丹麦的农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特别是自十九世纪以来,曾是欧洲著名的谷物生产国和供应国,有“欧洲粮仓”之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国的小麦倾销欧洲,丹麦无力竞争,便转为发展畜牧业,逐渐成为西欧和中欧一些国家的乳制品、肉类和蛋品的重要供应国。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丹麦的畜牧业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以后又有新的发展。该部门之所以能在丹麦得到持续发展,除了政府大力扶植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做到了根据自己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148.海洋对挪威的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挪威王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东与瑞典、芬兰和苏联接壤,北、西、南三面濒临大西洋和北冰洋的边缘海——巴伦支海、挪威海与北海。其领土主要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半部,另外还包括15万多个岛屿,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1982年有人口410多万,首都奥斯陆,人口45万。

  挪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海洋关系极为密切。挪威的海岸突出特点是典型的峡湾海岸,有的峡湾宽几公里甚至几百米,有的深入大陆腹地几十至一、二百公里,峡湾内风平浪静,利于船只停泊。众多的岛屿,加上海岸又被峡湾切割得非常破碎,使之拥有曲折而漫长的海岸线,总长度近二万公里。该国虽地处高纬,但在西风和世界最强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沿岸地带终年不冻。优良的港湾和漫长而不冻的海岸,对发展航运特别有利。挪威是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国,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就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展了海上运输。远在九至十一世纪北欧“海盗时期”,挪威许多人就多次进行海上远征,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500年的十世纪,这里就有人渡过大西洋到达北美大陆。它拥有庞大的商船队,1982年商船注册吨位为2,186万吨,居世界第七位,并多为中巨型现代化船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队之一。船队90%为外国服务,每年的航运收入占本国外汇收入的四分之一,是国民生产总值的5%。国内沿海航运业也很发达。随着海运业的发展,造船业也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

  挪威沿海水域广阔,拥有很宽的大陆架,又是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沿海鱼群聚集,是世界著名渔场。渔业在挪威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每年鱼获量为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五位。辽阔的大陆架,还蕴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七十年代正式开发以来,石油、天然气工业迅速兴起,已成为挪威经济的重要支柱。

  海洋不仅过去对挪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很大。全国90%以上的居民集中在狭长的沿海平原地带,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位于沿海,海运业、渔业以及同海洋有关的工业,在本国经济生活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49.为什么说瑞典是北欧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瑞典王国位于斯堪的纳亚半岛的东部,西接挪威,东北邻芬兰,东濒波罗的海和波的尼亚湾,南隔卡特加特海峡、厄勒海峡同丹麦相望。面积近45万平方公里,1980年底共有人口832万,首都斯德哥尔摩,人口65万。瑞典不仅是北欧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在欧洲和世界上均占一定地位。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3万多美元,不仅是北欧五国之冠,而且也居世界前列。

  瑞典的工业发展较晚,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还是欧洲落后的农业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工业得以迅速发展。逐步建立了以本国资源为基础的工业系体,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之一。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90%以上,是国民生产总值的38%,工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7%。它是世界上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国与出口国,有“欧洲锯木场”之称;瑞典铁矿资源丰富且多富矿,产量也很高,是世界重要的铁矿出口国,其特殊钢也占世界重要地位;该国机械工业也较发达,以特殊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具、钻机、轴承、电器、机床等最为著名,其产品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很强;造船业也很突出,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瑞典之所以迅速成为发达的工业国,主要有以下有利条件与原因: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瑞典的自然资源有三大优势,即覆盖全国土地面积二分之一的森林,品位高达60%以上、藏量丰富的铁矿石,以及蕴藏9.3万个湖泊和众多河流中的巨大水力资源;二是工业化起步时大力引进外国资金与技术;三是两次世界大战中一直保持中立,不仅未遭战争破坏,而且由于向交战国出售战略原料和武器,使经济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四是战后涌入了大量的外国移民,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五是国内政局长期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所有这些,都为瑞典的经济特别是工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50.芬兰为什么被称为“湖国绿金”?

  芬兰王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邻挪威,西接瑞典和波罗的海,东连苏联。面积33.8万公里,1981年人口480多万,首都赫尔辛基,人口48万。

  芬兰的地形以古老的低山、丘陵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200~500米。由于冰川的作用,冰碛湖星罗棋布,全境约有大小湖泊6万多个,占全国面积的8%,被称为“千湖之国”。湖泊不仅蕴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产资源也较丰富,同时有自然运河或人工运河连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内陆水运网。

  森林是芬兰极其重要的资源,被誉为“绿色的金子”。它的森林资源丰富,树种优良,在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林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0%,平均每人占有5公顷,主要为桦树、云杉和赤松等优良树种。现有木材蓄积量15亿立方米,人均达300多立方米。芬兰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森林资源的大规模采伐和利用。森林工业,包括木材加工和造纸在内,是芬兰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产值和从业人数分别占整个工业部门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其出口值约占全国出口额三分之一以上。芬兰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材、纸浆、纸张和胶合板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纸浆和白报纸产量仅次于瑞典居欧洲第二位,其中新闻纸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正象芬兰人所说,要是没有森林,他们的农民和国家都活不了。

  151.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在亚洲,但它却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这是什么原因?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地跨两洲,占据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中部,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苏联的领土中,亚洲部分约占四分之三,但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欧洲国家,其主要原因是:(1)其欧洲部分是俄罗斯兴起的核心,从公元九世纪它作为国家出现以来,这里一直是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它向外扩张的大本营;(2)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苏联的生产力布局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亚洲部分出现了一系列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和新的工业中心,但欧洲部分的传统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至今仍然是苏联经营的重点;(3)欧洲部分是苏联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它拥有全苏四分之三的人口、工农业总产值和交通线路,消耗全国五分之四的能源等;(4)首都莫斯科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中心。因此,无论从历史或现状来看,苏联都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而不是亚洲国家。这一点已被世界所公认。

  152.沙皇俄国是怎样向外扩张领土的?

  公元九世纪后半期,居住在欧洲东部的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结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基辅罗斯”,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它的范围大体在普斯科夫以东、木罗姆以西,南起基辅、北至拉多加湖,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内陆国。十五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征服周围各公国,第一次作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出现在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十六世纪中叶改国名为沙皇俄罗斯(简称沙皇俄国或沙俄)。自1547年伊凡四世作为第一代沙皇开始,至1917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废黜,共经历21代沙皇,他们个个都野心勃勃,侵略成性,不断地向外侵略,贪婪地扩张领土和严重地威胁邻国,妄图征服欧亚,称霸世界。

  在欧洲,沙皇很快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通了南下里海的道路;向西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夺得了向西的出海口;通过多次战争,掠取了黑海北岸及高加索地区;为了打通通向地中海的道路,先后占领了黑海东岸大片土地。

  早在十六世纪沙皇刚登基时,就把魔掌伸向了亚洲。十六世纪下半叶,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十七世纪初到达叶尼塞河,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越过勒拿河,至中叶即占领了远东地区,以后又越过白令海峡侵占了阿拉斯加。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沙俄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整个沙皇统治的370年中,俄国面积由28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280万平方公里,即增加了七倍多,平均每年侵占别国土地5.4万平方公里。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根据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宣布废除沙俄强迫周围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了沙俄侵占的部分领土,芬兰、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国家获得独立,大约共放弃了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苏联从邻国中又取得了近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现今2,24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153.苏联由哪几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加盟共和国以下设立自治共和国或自治洲、边区、州和区等四级行政区。现将15个加盟共和国基本情况列表如下:

  154.为什么说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苏联1983年共有人口2.7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仅次于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三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成份极其复杂。全国共有190多个民族和部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最多,近1.5亿,约占全苏人口的54%;乌克兰族是第二大民族,人数达4,000多万,占全国的17%;人口超过200万的还有乌兹别克、白俄罗斯、鞑靼、哈萨克(以上四民族人口在500万以上)和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达维亚、立陶宛、犹太及塔吉克等11个民族;另外,日耳曼、楚瓦什、土库曼等10个民族的人口也在100万以上;100万以下、万人以上的民族还有68个。在200万人以上的13个民族中,除鞑靼人、犹太人居住较分散外,其余多聚集在以他们的民族名字命名的各加盟共和国内。沙皇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掠夺、剥削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是过去被沙皇征服、扩张而并入俄国版图的,它们是沙俄的殖民地。沙皇俄国疯狂地推行大俄罗斯族主义,残酷地压迫、剥削少数民族,野蛮地镇压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十月革命前,各少数是最不幸的,他们被视为“下等民族”,政治上没权力,社会上无地位,生产极为落后,生活异常贫困。列宁曾愤慨地指出:“俄国是各族人民的监狱”(《列宁全集》卷廿一,第392页),“打破了民族压迫的世界纪录”(《列宁全集》卷廿二,第354页)。

  155.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沙皇俄国原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较晚,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废除农奴制,标志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产业革命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方告完成,比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晚几十年。但是,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很不彻底,农奴制残余的大量存在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十月革命前的沙俄仍是一个经济、技术都很落后的国家。领土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人口名列第三,而工业产值仅占第五位;国民收入微小,人均收入仅及美国的七分之一、英国的五分之一。

  俄国还是一个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它在世界舞台上以双重面孔出现。对边区、少数民族居住区和亚洲落后的国家,奉行侵略扩张政策,以一个宗主国的面孔出现;由于自身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而经济又非常落后的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必须依赖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发达国家也有控制它的欲望,因此,使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这个角度上看,它又是一个附属国。因此,沙皇俄国又是一个落后的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156.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联生产力分布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60多年来,苏联国民经济不仅有了很大发展,而且生产力布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加强、改造原有工业基地,使欧洲部分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另一方面是向新区推进,包括向北、向南推进,但更重要的是向东跃进,这是苏联合理布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重点建设全苏第二个煤炭——冶金基地,即乌拉尔——库兹巴斯联合企业,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了两地一系列重工业的发展;其次是着手在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开发“第二巴库”石油基地;此外,高加索的石油工业,中亚和高加索的植棉业及纺织工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森林工业、采金业及渔业等也都有了较快发展。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资基础。

  战后在大力加强欧洲部分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继续贯彻“开发东方”的方针,并有了新的进展。这对于开发东部丰富的资源,增强东部的经济、军事实力,进而推动全苏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五十年代开始,在叶尼塞河上游及其支流安加拉河建成了一批大型水电站,并相应建立了一系列耗电量大的工业企业,形成了以有色冶金和电化工为主体的地域生产综合体。新的萨彦地域生产综合体、勃腊茨克——乌斯季伊利姆斯克地域生产综合体正在形成。秋明油田的开发,并建立一系列炼油厂、石油化工厂,铺设输油管线,是“开发东方”的重点。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泰谢特至苏维埃港)的修筑是“开发东方”的重点项目之一,对于开发贝加尔地区和远东中部的经济意义重大,当然军事意义也不可低估。总之,苏联生产力布局是以欧洲某些区域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展,特别是向东推进,使布局逐渐向平衡、合理方向发展。

  157.苏联的石油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苏联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1982年探明储量86亿吨,占世界的9%以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和科威特,居第四位;1982年产原油6,12亿吨,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多,居第一位。石油主要埋藏在东部地区,仅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就占全苏石油储量的72%,北高加索为8.1%,中亚、哈萨克、库页岛共为7.8%。苏联的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外高加索、曼格什拉克、提曼——伯朝拉、北高加索、土库曼和乌克兰等8个采油区,其中以前4个采油区最为重要。

  外高加索油区,即巴库油田,位于阿塞拜疆东部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的里海水域。是苏联最古老的油田,十九世纪开采,产量长期居于优势,油质好。但由于长期集中开采,资源已近枯竭,生产日渐衰退,原油产量现仅占全苏的2%左右,居第四位。

  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又称“第二巴库”,位于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六十年代为全苏最主要的采油区,七十年代末退居第二位。虽已进入开采的后期,但近年来产量仍为2亿吨左右,约占全苏的三分之一。

  西西伯利亚油区,又称秋明油田或“第三巴库”。位于鄂毕河中下游低地,自然条件恶劣,但却是全苏最大的石油储藏和生产区。六十年代正式开采,七十年代末原油产量已居全国第一。1980年产油超过3亿吨,占全苏石油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左右。

  曼格什拉克油区,又称“第四巴库”,位于哈萨克西部曼格什拉克半岛。六十年代中期新开发的油田,储量较大,产量已达2,000万吨,占全苏的3%左右,居第三位。

  随着石油生产的不断提高,苏联的石油加工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现有炼油厂46座,其中年加工能力超过600万吨的30多个,1,000万吨以上的有8座,超过3,000万吨的有乌发、古比雪夫和安加尔斯克等三处。

  158.苏联有哪几个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苏联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地质总储量近6.8万亿吨,探明储量为2,760亿吨,分别占世界的43.5%和17%。煤炭产量也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1982年达8.12亿吨,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名列各国之首。

  苏联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约四分之三分布于北纬60°以北的寒冷地带,而采煤工业则主要集中在北纬60°以南地区;亚洲部分的煤炭资源丰富,总储量和探明储量分别占全苏的93%和76%,而产量仅占二分之一,消费量只有四分之一。储、产、消在地区上的分布不一致,必然造成产地与消费地间的严重脱节和大量煤炭远距离旅行等现象。全苏现有25个重要的煤田,地质储量超过7,000亿吨的特大煤田有勒拿(26,470亿吨)、通古斯(17,450亿吨)、坎斯克——阿钦斯克(12,200亿吨)和库兹巴斯(7,250亿吨)等四处。开采量最大的是顿巴斯、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卡拉干达和伯朝拉煤田,它们不仅是苏联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其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被称为“全苏的锅炉房”,而且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煤田;此外,坎斯克——阿钦斯克、莫斯科近郊和南雅库特煤田等,也都是苏联的重要采煤区。

  顿巴斯煤田位于乌克兰东南部,开采历史最久,产量最高,约占全国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这里煤层厚度小、埋藏深,但煤层多、煤种齐全,尤其炼焦煤最为丰富。所产煤炭除供乌克兰工业区消费外,还运往中央工业区一部分,并有少量出口。

  库兹巴斯煤田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原煤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居第二位。这里煤炭储量丰富、煤层厚、埋藏浅、易于开采,将成为全苏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所产原煤主要供应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其次运往中亚、中央区、乌克兰和远东地区。

  卡拉干达煤田位于哈萨克中部的卡拉干达市以北,是全苏第四大煤炭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的7%。这里含煤率高,煤质较好,埋藏浅,矿区机械水平高。所产煤炭除供本地需要外,其余多输往乌拉尔地区。

  伯朝拉煤田,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伯朝拉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北的煤田,人们称之为“北极圈的顿巴斯”。储量虽不及上述三煤田丰富,但煤质较好,产量约占全国的4%。90%的原煤供应西北区和北方区,其余运往波罗的海沿岸区及中央区。

  埃基巴斯图兹煤田位于哈萨克北部。煤质较差,只能用于发电。但煤层多而厚,埋藏浅,便于露天开采,占全国露天开采量的四分之一。该煤田五十年代中期着手开采,近年产原煤7,000万吨,占全苏的9%,是全国第三大煤炭生产基地。所产原煤,主要供哈萨克、乌拉尔、中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大型火电厂用,这里还建有大型坑口电站,向中央区供电。

  159.苏联有哪几个主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它们各有哪些有利条件?

  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钢产量一直稳居各国首位,现达1.5亿吨左右,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虽然各经济区都有自己的钢铁工业,但总的来看,其分布还是比较集中的。乌克兰、乌拉尔、中央区、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五大钢铁工业基地,约占全苏生铁产量的94%,钢产量的88%和钢材产量的90%。其中尤以乌克兰、乌拉尔两基地最为重要,其生铁、钢、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1%、67%和66%。其它三个基地尚处在形成之中。

  乌克兰钢铁工业基地,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顿涅茨——第聂伯河沿岸经济区内,是苏联最大的钢铁基地,生铁、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37%和38%。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之优越,世界上也少见。(1)发展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各种原、燃料非常丰富,且分布适中,如这里有全苏最大的煤炭基地顿巴斯,克里沃罗格及其它地区的铁矿石产量占全国之半,尼格波尔的锰矿也为全苏之冠,石灰石、耐火粘土以及其它辅助材料等应有尽有,这些资源在分布上也比较接近。(2)乌克兰及其附近地区是苏联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一方面可以得到其它部门的支援;另一方面,发达的机械、冶金、燃料动力工业等对钢铁的需求量很大,成为全国钢铁产品最大的消费地。(3)这里冶金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方便的交通。该区主要的钢铁工业中心有日丹诺夫、克里沃罗格、扎波罗热和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等。

  乌拉尔钢铁工业基地,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这里位置适中,又拥有丰富的铁矿、燃料(木柴)和水资源,在帝俄时期就成为最重要的生铁产区。革命胜利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现为全苏第二大钢铁工业基地和最主要的特种钢、优质钢产地,所产生铁、钢和钢材分别占全国的26%、30%和28%。乌拉尔地区虽然易采的优质铁矿日渐枯竭,又缺乏炼焦煤,但由于原有工业技术基础好,加上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交通运输条件,可以从周围地区调入理想的焦煤和铁矿石,使这里的钢铁工业不断得以发展。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简称“马钢”)是该区的核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其它主要钢铁工业中心还有下吉塔尔、车里雅宾斯克等。

  中央区钢铁工业基地是苏联第四钢铁工业基地,生铁及钢产量占全国的10.2%和7.8%。该钢铁基地的建立,不是利用当地的天然资源,而是与本地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央区是苏联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的钢铁,而发达的金属加工工业又为钢铁工业提供部分原料。五十年代库尔斯克铁矿开采后,改变了这里钢铁工业的布局条件,使之有了进一步发展。炼焦煤主要来自顿巴斯、库兹巴斯和伯朝拉。主要钢铁工业中心有新利佩茨克、图拉等。

  西西伯利亚钢铁工业基地,是三十年代利用当地丰富的炼焦煤及采取“钟摆式运输”从乌拉尔地区运来的铁矿石而建立起来的,是当前苏联第三大钢铁工业基地。现在所需的铁矿石主要由哈萨克及东部地区供应。较大的钢铁工业中心有新库兹涅茨克、新西伯利亚等。

  哈萨克钢铁工业基地是苏联五大钢铁工业基地中发展最晚、水平最低的一个。这里的资源条件尚好,有全苏第三大炼焦煤生产基地,库斯坦奈及卡拉干达有丰富的铁矿石,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额尔齐斯——卡拉干达运河的修建,初步解决了工业用水问题。卡拉干达是这里最主要的钢铁工业中心。

  160.苏联是怎样根据机械工业各部门的特点来考虑其布局的?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机械工业几乎全部集中于欧洲部分几个大的工业区。革命后,考虑到机械工业各部门的特殊要求和各地的专业化方向,在布局上逐步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现象。

  (1)产品体大量重的部门,如重型机械、铸锻件、大型锅炉、重型拖拉机等的制造,因耗费的原材料多,而多分布在五大钢铁工业基地;而有些部门,则靠近消费区,如重型机床制造业多集中在主要机械工业中心。

  (2)精密仪表、电子工业、动力机械及现代化交通工具制造等,技术要求高,还要有科研机构及其它部门的配合,多布局在工业基础好的地区和大城市,如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高尔基、基辅、明斯克以及波罗的海、黑海沿岸等地。

  (3)滚珠轴承、工具的制造业,需要许多优质钢,因此主要集中在优质钢产地(如乌拉尔)或接近优质钢产地的机械工业中心(如莫斯科、列宁格勒等)以及优质钢产地与机械工业中心之间地区(如伏尔加河流域)。

  (4)轻工机械、家用电器、中小型拖拉机的制造业,消耗的原材料不多,但产品运输要求较高,多集中在消费区,如中部区、乌克兰、白俄罗斯及波罗的海沿岸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

  (5)考虑专业化方向,需要发展什么尽可能予以安排,如森林、油田和采煤区,可安排有关专用机械的制造;中亚棉产区,可布局一些棉花加工机械的生产等。

  161.苏联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优越条件?

  苏联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比较优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土地资源极为丰富。全国宜农地达6亿多公顷(人均33亩多),占土地总面积的27%,其中已利用的土地只有宜农地的二分之一,耕地也仅占农用地的三分之一以上,土地资源潜力很大。已利用的土地无论是总量或者是人均占有量也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次,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苏联拥有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和土壤类型、众多的河湖,以及辽阔的海域,宜于综合性农业的发展,即在不同的自然景观带为发展不同的农业部门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工业基础好。苏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工业基础较好,是世界上第二工业大国。发达的工业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劳动力资源雄厚。全苏2.7亿人口中,农业人口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农业劳动力约2,500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是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之高,在发达国家中是不多见的。

  最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及农业政策的调整。十月革命后,在农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解决了土地所有制问题。近些年来,重视了农业生产,调整了一些农业政策,采取了一些刺激农民积极性的措施,增加了农业投资,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展,提倡发展农工综合体等,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提高。

  162.苏联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联系各地、各部门的纽带,执行着为生产、生活、国防服务的职能。这样的生产部门在苏联更有其重要意义。

  第一,苏联是辐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国家,交通运输业能把各地、各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对于加强中央领导、促进边远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向等有很大差异,加上生产与资源、消费地分布不平衡,增强了交通运输业在苏联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苏联是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交通运输部门又是工业品的最大消费者之一,发展交通运输业也有利于工业产品的消费,进而促进工业的发展。

  第四,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苏联土地辽阔,边界漫长,便利的交通利于巩固国防;当然,对于霸权主义国家来说,也便于向外扩张。

  第五,苏联是一个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的国家,发展交通运输业有利于它与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也有利于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渗透与军事控制。

  163.波兰的西里西亚为什么成为世界著名的产煤区?

  波兰人民共和国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民主德国,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以苏联为邻。面积31.2万多平方公里,为中欧面积最大的国家;1982年共有人口3,640万。波兰是世界上产煤最多的国家之一,1980年原煤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按人均计算,则名列第二。

  波兰的南部,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的苏台德山地及其以北的山麓地带和平原低地,统称西里西亚(另外,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及民主德国的一部分土地)。该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集中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工矿企业与工人,是波兰人口最密集、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里西亚的东部叫上西里西亚,西部称下西里西亚,都是波兰的重要产煤基地。以卡托维兹为中心的上西里西亚煤田,面积达4,30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近三分之二。这里的煤田具有煤层厚、埋藏浅等特点,宜于露天开采,成本较低,煤炭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不仅是波兰最大的煤田,而且在欧洲还可以和英国的约克——诺丁汉、联邦德国的的鲁尔煤田和苏联的顿巴斯煤田、库兹巴斯煤田等齐名,同属世界十大煤田之列。上西里西亚煤田主要采煤中心有卡托维兹、扎布热和格利维策等。下西里西亚的瓦夫布日赫一带是波兰的第二大煤田,储量虽不甚富,但煤质很好,是炼焦煤的重要产区。

  164.为什么说华沙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

  波兰的首都华沙,位于维斯瓦河中游西岸,人口161万(1981年),既是全国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又是重要的河港和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目前世界城市绿化的“冠军”。

  华沙是一座具有700年历史的古城,自十六世纪末成为首都,曾是欧洲一大都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沙遭到严重破坏,约有80万人丧生,85%的建筑被毁,几乎变成了一座“死城。”战后,波兰人民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首都,经过40年的建设,一座工业发达、科学技术先进,既实用又满城翠绿的现代化都市已告建成。全市面积446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公园65处,条条大街绿茵葱葱,绿草坪和小花坛星罗棋布,整个城市掩映在绿荫花海之中。全市共有绿地面积1.2万多公烦,约占城市总面积的27%,人约占有77.7平方米,遥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华沙绿化的特点之一是绿色都市并非象大海中的孤岛,而同郊外的防护林带衔接在一起,市区与郊区成为一个完整的绿化体系。华沙绿化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城市绿化与果菜园相结合,现有果菜园2,7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果菜园里建有棚室,专向城市居民出租。职工们利用节假日可携带全家到这里经营果树,或种菜养花,过一过“田园式”生活。

  165.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情况如何?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面积12.8万平方公里,1982年底人口为1,539.5万,其中捷克族占64.3%,斯洛伐克族是30.5%,余为其它少数民族。首都布拉格,人口118.2万。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战前即有一定的基础,解放后发展较快,1948~1978年的31年中,工业生产增长了9.8倍,年均增长8.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81年其产值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四以上,是社会总产值的68.8%。工业部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约占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工业门类比较齐全,1981年主要工业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燃料动力工业10.2%,冶金工业10.7%,机械工业31.5%,化学工业8.6%,纺织工业5.1%,食品工业13.4%。

  机械工业是捷克斯洛伐克工业中产值最高、从业人员最多的部门。解放后发展很快,1948年到1979年,其产值增长27倍,产品出口现占全国总出口额的一半,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该部门在捷发展历史较久,生产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能生产世界机器设备品种的80%,许多产品在世界占有突出地位。机械工业主要集中在布拉格、布尔诺、俄斯特拉发、布拉迪斯拉发及科希策等地。

  钢铁工业在捷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其产值约占工业产值的十分之一,年产钢1,500多吨,人均将近一吨,居世界前列,人均消费量居各国之首。年产钢材1,000多万吨,四分之一以上用于出口。本国发展钢材工业的原料严重不足,铁矿石自给率仅为12%左右;锰矿也需从苏联进口。钢铁工业基地主要有俄斯特拉发、科希策等。

  捷克斯洛伐克的石油资源贫乏,产量很少,采煤是最重要的能源工业。近年来煤炭产量为1.2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七位。煤种以褐煤为主,约占产量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厄尔士山山麓地带,其中以摩斯特煤田最为重要;硬炭多集中在北部的俄斯特拉发——卡尔维纳煤田,主要生产优质焦煤,利于钢铁工业发展。

  化学工业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的工业部门之一。因多以煤炭为原料和燃料,故化工中心主要集中在采煤区,象俄斯特拉发的煤化工和基本化工、乌斯提和摩斯特地区的有机合成及化肥工业等,都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布拉格是多种化工的生产中心。

  捷克斯洛伐克的轻工业也较发达,纺织、制鞋、啤酒、陶瓷、玻璃及木材加工等早已闻名世界。纺织工业以棉纺为主,次为麻纺和毛纺,中心有利贝雷次和布尔诺。制鞋工业很发达,年产各种鞋子1.2亿多双,其中四分之一用于出口,哥特瓦尔德夫是最大的制鞋工业中心,被称为“世界鞋都。”捷克斯洛伐克也是世界重要的啤酒生产、出口国之一,比尔森是全国最大的啤酒生产中心。

  166.德意志帝国是怎样分裂成两个德国的?

  德国经过数百年的封建割据,于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时,首次实现统一,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此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很快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至二十世纪初,德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个工业强国。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以失败告终。1939年德国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希特勒无条件投降。根据《克里米亚声明》和《波茨坦协定》规定,战败的德国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独立、爱好和平与民主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没有出现以前,德国暂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分区占领,首都柏林也由四国分区管制。

  由于东西方盟国的立场、目的和利益不同,对各项协议都作了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就德国的统一和柏林问题等,四国及其占领区的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激烈复杂的斗争。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并于1949年5月23日单独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纳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自此,统一的德意志国家一分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时出现两个德国。两个德国均是主权国家,都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承认,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1973年又同时被接纳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双方又都参加了不同性质的军事、政治、经济集团。近年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签订了《关系基础条约》,各自承认对方为主权国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邻关系,互设常驻代表机构;两国领导人进行互访,就两国关系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两个德国要不要统一,在什么基础上实现统一,应由两国人民自己决定。

  167.“西柏林问题”是怎么回事?

  柏林原称“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的首都。战后,根据有关国际协定,柏林同整个德国一样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初期还设有统一的反法西斯市政府。1948年,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了“三联占区”;同年,苏联占领的东部地区成立了大柏林临时民主政府;1949年,西方三国又在西部搞市议会选举,组成西柏林市政府。至此,一个完整的柏林分裂成东、西柏林两部分。西柏林座落在民主德国境内,成了“孤岛城市”;东柏林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

  西柏林面积为480平方公里,占整个柏林的54%,1981年有人口190万,是全柏林人口的62%。西柏林是一个不独立立的特殊政治单位。它远距离联邦德国,最近距离也有180公里。它与西德的交通联系,有航空线三条(称为空中走廊)、铁路三条、公路三条和二条水路。它虽然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西德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组成部分;尽管它也成立了市政府,但仍处于西方三国军事占领之下,美、英、法三国还是西柏林的最高当局。四国的军事车辆仍可以在整个柏林市巡逻。

  由于苏、美、英、法四国及两个德国的立场、利益不同,东西方就有关西柏林的主权及其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两个柏林也同两个德国一样在六十年代初以前关系非常紧张,特别是1961年8月民主德国在西柏林周围修筑“柏林墙”后,柏林的紧张局势达到了顶峰。后来随着两个德国关系的不断改善,特别是1971年9月四国签订了“四方协定”后,柏林局势有所缓和。但由于各方对关协定条文均作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因此,双方围绕柏林的地位等问题仍不时发生争执。

  168.你知道世界上产褐煤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吗?

  在欧洲中部、波罗的海南岸,有一个名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的国家,它就是世界上褐煤产量最多的国家。民主德国面积为10.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670多万(1981年),首都为柏林。东德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但褐煤和钾盐却非常丰富,藏量均居世界前列。褐煤储量达200亿吨,主要埋藏在中、南部及东南部地区。近年来,褐煤产量已达2.7亿吨,约占世界褐煤开采量的30%,长期居世界各国之首。

  德国的褐煤开采历史悠久,早在十六世纪已进行采掘与利用;十八世纪用褐煤粉压制成煤砖的试验获得成功;二十世纪初,进行露天煤矿的建设。现在东德的褐煤开采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大部分为露天开采,全国约有近40个露天矿。褐煤生产已成为缺乏硬煤的民主德国国民经济中的极为重要的部门。褐煤是东德最主要的动力,全国80%的电力是用褐煤制造的煤砖生产的;它还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并能从褐煤中炼出焦炭,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德的褐煤开采主要集中在莱比锡、哈勒及科特布斯等地,由于煤炭工业的发展,这些地区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69.西德在自然地理上可分哪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扼欧洲东西、南北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南靠阿尔卑斯山地。在地形上南高北低,在气候上属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东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型。在自然地理上全境从北到南可分为北德平原、中德山地、巴伐利亚高原和南部阿尔卑斯山地四区。北部为北德平原,是中欧平原(又称德波平原)的一部分,大部海拔在50~100米之间。平原地貌大部分是第四纪冰川作用所造成的,易北河以西,冰碛地貌已不甚明显,是一片冰碛砂质平原,地面平坦,土壤贫瘠,景观比较单调,有大面积沼泽和湿地。南部靠近中德山地处有一条不宽的黄土地带,受河流切割,地面有所起伏,为今日良好的农耕地带。易北河以东曾为最后一次武木冰川所覆盖,冰碛地貌保存得较好,终碛丘和底碛交错分布,地表起伏较大,湖泊沼泽很多,水系较紊乱。北德平原多草甸牧场,以畜牧业为主,并种植黑麦、燕麦、马铃薯等作物。中德山地区包括多瑙河以北的低山、中山和丘陵,以中低山占优势,高度一般在1,500米以下,不成脉状,山顶较平,山地高地与盆地或平原交错分布。山间谷地宽广,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600~800毫米),分配较均匀,夏季稍多。地下矿藏丰富,是重要的工农业地区。巴伐利亚高原位阿尔卑斯山与多瑙河之间,海拔约400米,地表起伏,南部多冰碛垄和冰碛湖。因地处内陆,草地广布,畜牧业比较发达,高原上的平原和河谷地区有耕作业和种植葡萄为主的园艺业。南部边缘为阿尔卑斯山北麓地区,高度不大(最高峰不超过3,000米),但却雄伟陡峭,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水力资源丰富,林牧业发达。

  170.联邦德国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849亿美元,次于美国、苏联和日本,居世界第四位,平均每人占有11,108美元,亦在世界前列。外贸出口额常居世界第一、二位,而黄金及外汇储备则为各国之冠。战后经过短时期恢复,很快进入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名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五十年代为8%,六十年代是4.7%,七十年为2.9%;1950~80年平均超过5%,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西德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物质技术基础较雄厚。西德占有战前德国领土的主要部分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大量的熟练劳动力和较强的科技力量。虽然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原有基础好,因此工业生产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另外,战后初期,工资水平较低,军费开支很小,加上美国的援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

  (2)制定了较长期的经济发展方针,进行大量而又长期的投资。根据本国情况,制定了发展计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重点;战后投资也不断增多,投资重点也随各发展时期的重点不同而有计划的转移。

  (3)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广泛采用新的技术成就。西德认为不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没有搞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科研及发展科技、教育的经费比重较高;同时,尽量引进和广泛使用新的技术成就,促使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4)大力吸引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战后,进口廉价原料和燃料,出口高价制成品,不仅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获得大量利润。因此,西德很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工业品在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工业就业人员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出口工作。

  (5)进行了某些方面的改良。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发展生产,西德政府及企业主也实行了某些改良主义的措施,如广泛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增加工人工资、福利,工人参与某种程度的企业管理等,对于安定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市场萎缩,本国及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等原因,西德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1970~8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降为2.8%。

  171.联邦德国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是其经济的主导部门。1980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8%,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5.8%;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45.3%;工业品及机器的出口值均居世界第一位。工业生产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内陆性,即工业主要分布在内地,象鲁尔区、萨尔区及一些内陆大城市如慕尼黑、纽伦堡和汉诺威等地,都是全国最著名的工业生产基地。

  形成西德工业生产多集中在内地的主要原因是:(1)德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较晚的国家,工业化起步迟。当它大规模发展工业时,火车、轮船等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发展工业的原料和燃料以及工业产品,可以用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运输,因此,工业不一定要布局在沿海地区。(2)它的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不是埋藏在沿海,而主要分布在内地。(3)内陆地区,特别是历史通道莱茵河及其支流谷地,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另外,内地还具备了发展工业的其它条件。由于进口原料的不断增加和老的工业区生产过分集中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近些年来西德工业分布有向沿海地区推进的趋势,汉堡、不来梅等港口城市的工业增长特别迅速。

  172.为什么说鲁尔区是联邦德国的“工业心脏”?

  鲁尔区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西部,莱茵河右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8%,人口568万,是全国人口的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1,236人。鲁尔区是以煤炭起家的工业区,在世界颇有名气。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建立了煤炭工业,二十世纪初,即成为德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强大支柱,至今仍不衰退。现在鲁尔区是西德最重要的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炼油和军火等重工业生产基地,规模宏大,部门齐全,各部门间联系密切。它的生产能力很强,生产了全国近90%的硬煤和焦炭,以及三分之一的生铁、五分之三的钢、五分之一的硫酸、五分之三的电力,还有大部分重型机械等;同时,它还是上述工业品的最大消费者;鲁尔又是西德最大的军火工业基地,集中了全国半数的军事工业企业。

  鲁尔区之所以发展成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煤炭资源丰富。鲁尔区可以说无处没有煤,是西德最大的煤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田之一。煤种齐全,以优质炼焦煤为主,硬煤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93%。丰富的煤炭资源,对其它工业部门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别的工业部门也很快发展起来了。第二是便利的交通和充足的水源。鲁尔区地处西欧第一大河、世界货运量最大的莱茵河中游,不仅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工业用水,而且提供了便捷的航运条件。由北海经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来的7,000吨海轮可直溯鲁尔区各河港;鲁尔河和利珀河间又修筑了四条运河,使全区拥有74个河港。此外,鲁尔区恰处欧洲东西向和南北向国际铁路交汇地区,区内铁路密如蛛网,长达9,850公里,货运量占全国的40%;再加上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和输油输气管道网,使鲁尔区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本区所需的原材料能及时地运进来,所产的产品又能顺利地运出去。

  173.你知道世界的“钟表王国”和“表都”吗?

  在欧洲的中南部有一个不大的内陆国家,其钟表工业久负盛名,质量高、产量大,被誉为世界的“钟表王国”,它就是瑞士联邦。瑞士地处西德、法国、意大利、奥地利与列支敦士登之间,面积4.1万平方公里,人口643万(1981年)。1648年独立,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为“永久中立国”。自此以后,从未参加过战争,也未加入过军事组织,迄今也不是联合国成员国。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最前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绝对优势,钟表工业与机械、化工、纺织被称为瑞士工业的“四大支柱”。从事钟表生产的工人约占全部工人的十分之一,现在年产钟表5,500万只左右,1974年创最高纪录,达8,800万只;所产的钟表95%用于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瑞士的钟表在世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钟表产量1981年被日本超过,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也由七十年代初期的70%降为目前的30%,但出口量仍居世界各国之首,并保持着质量好、精度高和品种齐全的造表信誉。

  瑞士的钟表工业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长期得到发展,并不断完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本国地理条件言,瑞士是一个多山而矿产、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工业发展必然趋向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而又需要大量熟练劳动力的精密制造业。另外,瑞士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部位,为欧洲内陆交通要冲;周围又多经济发达国家,便于同其它国家联系与技术交流,利于钟表业发展。再就是瑞士旅游业发达,为钟表业开辟了较广阔的国际市场,瑞士钟表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基础雄厚,许多钟表工人都是世代相传的“钟表世家”,这也是它的制造钟表技术先进、并使精湛的工艺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都伯尔尼,位于瑞士中西部,人口不足30万,但却是本国的行政和工业中心。钟表工业最重要,素以“表都”闻名于世。在伯尔尼,可以说是钟表的世界,街上有欧洲最古老的钟楼,自中世纪以来,这座钟楼即是该城的标志;市区内开设上千家钟表店,摆设着各式各样的钟表,活象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博览会。

  174.瑞士的旅游业何以发达?

  瑞士是世界旅游业发展最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旅游业在国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工业、银行业一起被称为瑞士经济的三大支柱。近年来,旅游业收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是仅次于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资本收入的第四大收入;其国际收入,按每平方公里土地计算,居世界第一位,按每人平均计算,也居世界前列。旅游业直接为2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占全国就业人口的7%,如果加上间接为旅游业服务的人员,共占全国劳力总数的六分之一以上。为了发展旅游业,瑞士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很可观,全国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有60%的耕地用于旅游业,能够开发的地区大都得到了利用,滨湖游览区的开发最为充分。瑞士每年还拿巨资从事旅游业设施的建设、整修,全国643万人,拥有90万张床位的接待能力,每年到瑞士旅游的外国人达800万,不管什么时候到瑞士去,都能得到较满意的安置。

  瑞士的旅游业之所以发达,原因很多。单就其自然条件言,也有许多有利因素。瑞士是一个内陆山国,山地面积占十分之七。被称为“欧洲屋脊”的阿尔卑斯山盘锯南部,山势雄伟,谷地幽深,山上森林茂密,郁郁葱葱;高山终年积雪,并多冰川、瀑布,景象万千;岩溶发育,岩洞多而奇特。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大小天然湖泊达1,400多处,著名的有日内瓦湖、博登湖和苏黎世湖等,景色秀丽。这里气候也不错,冬无严寒,夏长而温暖,宜于人们活动。总之,瑞士的自然风光十分迷人,有“世界公园”之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175.荷兰是怎样围海造田的?

  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濒临北海,东邻联邦德国,南接比利时,面积41,160平方公里。1982年有人口1,430多万,平均每平方公里411人,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首都阿姆斯特丹,人口100多万(包括郊区)。

  荷兰古称“尼德兰”,低地国家之意。历史上的尼德兰还包括现在的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地势低洼,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仅三分之一的地面高出海平面一米,其余地区海拔多在10~30米之间。由于地势太低,加上地面仍在缓缓下沉,海水经常淹没一些地区,使本来已是人多地少的荷兰用地特别紧张。荷兰人为了生存,从十三世纪已开始就在西北部顺德海围海造田,与海争地,迄今已持续了700多年。共修筑堤坝1,800多公里,造地7,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昔日的河滩、海涂,变成了近1,000万亩的肥沃良田。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荷兰人围海造田的技术也不断改进。最初是筑坝排水,圩田开垦。至十六世纪,以风车为动力排干湖水,造就耕地。自十九世纪以来,蒸汽机和电动水泵及其它新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围垦规模,造地速度加快。围垦须德海是荷兰最大的造田工程。须德海是深入内陆的内海,面积3,500平方公里,1927~1932年修筑了长32公里、宽90米的拦海大坝,使其与北海截然分开,变成一个内陆湖(名为艾瑟尔湖)。规划分五个垦区,目前已围垦四个,增加陆地250万亩,并兴建了许多新城镇,开辟了一些游览区。五个围垦区全部建成后,可把原须德海60%以上的水域变成陆地。

  176.为什么说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

  荷兰人特别喜爱花,鲜花已成为经济活动和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荷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可以说是鲜花遍地,四处飘香。特别是海牙至阿姆斯特丹之间的沿海地区,更是花的世界,到处有鲜花,到处种鲜花,处处卖鲜花。人们称荷兰为“鲜花之国”,毫无夸张之意。花的品种很多,尤以郁金香、风信子、茨菇花最为出名。特别是郁金香已成为荷兰的象征,它与风车、奶酪、木鞋并列为荷兰的“四宝”,因此,荷兰又有“郁金香之国”的美称。

  荷兰人爱花,种花,也卖花。鲜花除在本国销售外,绝大部分销往国外。全国约有500家专门经营鲜花的出口商。荷兰的花市很多,比比皆是,最大的有13个,阿姆斯特丹附近的阿斯梅尔花市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场。该花市平均每天大约卖出600多万份剪花和盆花,其中80%销往国外。每年4~6月份,天天都有装载郁金香等鲜花的冷藏车和飞机,直抵纽约、巴黎、伦敦等大城市,远销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花给荷兰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表现在鲜花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如世界最著名的郁金香展览园地——“哥根浩夫”公园,每年4~5月份,从欧洲各国专程前来赏花的人数达80万。

  177.布鲁塞尔是座什么样的城市?

  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是全国最大城市,有人口100多万,四分之一为外国人。布鲁塞尔分为上下两城,东为上城,是王宫、议会、政府机关驻地和居民区;西侧是下城,为商业区,有许多古建筑。该市已有1,000年的历史,至十三世纪,已是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城市,现为比利时最大的工业中心,五分之一以上的企业设在这里,集中了全国机械、化工的四分之一,服装工业的三分之一和皮革工业的五分之三,其它工业部门也很发达。

  布鲁塞尔地处西欧心脏地带,是西欧的交通枢纽。该市有铁路直连法国、荷兰、卢森堡等国,通过轮渡还可达英国;从英国伦敦至土耳其安卡拉的五号高速公路和自葡萄牙里斯本至丹麦哥本哈根的十号高速公路在此交汇;200多条航空线连结欧洲及世界大部分重要城市,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继站;还有运河直通北海。

  布鲁塞尔还是一座著名的国际城市,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总部均设在该市;这里还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等100多个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所以,它被称为“欧洲的首都”。当然,这种叫法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仅是西欧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驻地,而东欧的一些组织机构并不设置这里,西欧的或者西欧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不能代表全欧洲。因此,叫它为“西欧的首都”较为恰切。

  178.英国与英联邦是一回事吗?

  英国是西欧的大国,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567万(1981年)。其领土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的北部,以及周围5,500个小岛,因此,国名合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大不列颠”。大不列颠岛又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及威尔士三部分,人们又称它为“英伦三岛”;三部分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自九世纪开始一直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因此习惯上又称它为“英格兰”(一译英吉利);中国人一般叫它英国。

  尽管英国的名字很多,但英联邦却不是它的别称,英联邦是由英帝国演变而成的松散的联合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英国的原殖民地纷纷独立,严重地威胁了英国的利益,不得不设法调整它与英帝国其他成员国的关系。在这种形势下,英帝国于1931年正式演变为英联邦。英联邦现有成员国46个,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和现已独立的前殖民地、保护国,另外还有十多处尚未独立的英国殖民地,面积约2,400万平方公里,人口10亿多。英联邦并非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经济集团,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成员国虽然“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因而是英联邦的元首”,英国和各成员国互驻高级专员,负责日常联系与磋商,但由于各成员国间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很不一致,政治态度不同,因此,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对英国的离心倾向与日俱增,英国已不再是英联邦的主宰,担当不了“家长”的角色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关系,各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因此,该组织至今仍存在于世,其内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还有较频繁的接触和较广泛的联系。

  179.英国的地理位置对其发展有哪些影响?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群岛国家,既离开欧洲大陆,又靠近欧洲大陆。西以辽阔的大西洋与北美洲遥遥相对,东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多佛尔海峡(法国称加来海峡)最窄处不足33公里,晴天无雾时,肉眼能看到对岸。这样的岛国位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英国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当世界航海事业不发达、人类历史上文化发达的中心还在东方的亚洲,而欧洲的经济、文化中心还在地中海沿海的时候,英国被认为处在世界的边缘,它是罗马帝国的边疆属地,大洋限制了它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到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掠夺殖民地,国际贸易的干线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英国正处在这条干线上,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它的发展,伦敦很快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英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当前,英国仍处在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带北美与西欧之间的关键部位,两工业带之间以及西欧与亚、非之间联系的航路,多经过英国或其周围,对于英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

  当世界航海事业落后、现代武器出现以前,海洋是英国免受战争威胁的屏障,岛国位置使其本土九个世纪没有遭到外国军队的袭击;由于它的边境多为海疆,可以集中力量建设海军,使其很快成为世界海上强国;另外,当英国的海上力量强大起来之后,它又利用靠近大陆的有利位置参加欧洲的政治、经济活动,进而掠夺、控制某些国家。

  英国面对西欧许多大河的出海口,象易比河、威悉河、莱茵河及塞纳河等分别流入北海和英吉利海峡。英国可以通过这些河流加强与欧洲特别是西欧各国的联系。

  英国虽地处北纬50°以北,但由于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暖夏凉,大部分地区不结冰,利于作物生长和内河航运业发展。加上海岸漫长而曲折,多优良而不封冻的港湾,利于发展海上运输业。它东边的北海,地处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寒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海底丰富的石油资源,对英国的经济发展也极为有利。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深受历史条件限制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应历史地予以评价。在中世纪及其以前,英国的岛国位置使其与大陆隔绝,不利于英国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后,其优越性才开始显示出来;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又开始下降了。尽管如此,岛国的位置和优越的航运条件,依然是当代英国得以保持经济发展优势的有利因素。

  180.北海石油的开发对英国的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北海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和不列颠群岛之间,为大西洋的一个边缘海。南北长1,000公里,东西宽640公里,面积57万平方公里。海域的88%位于西欧大陆架上,平均水深96米,属浅海类型。北海原为低洼地,水草丰盛,莱茵河曾流经这里。后来,低地下沉,变为浅海,但为石油、天然气的生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北海蕴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1982年探明石油储量29亿吨,且油质好,钻井成功率高,油气井均可自喷。但这里的自然条件恶劣,海流急,潮差大,多风暴、海啸,每年有270多天阴雨天气,增加了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困难。

  英国是开发北海石油的主要国家。1964年北海沿岸国家缔约划分北海大陆架,英国所分面积最大,占北海大陆架面积的51%,其石油探明储量20多亿吨,天然气7,000亿立方米。1975年正式开采投产,当年采油160万吨;以后产量逐年增加, 1978年为5,400万吨,使原油自给率达52%; 1980年达8,000万吨,基本上实现了石油自给;1982年更达1.03亿吨,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北海石油的开发,给英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1)解决了石油供应问题。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每年约消费一亿吨原油,过去99%依赖进口。年年拿出巨额外汇购买石油,是英国经济的一大负担。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不仅实现了石油自给,现在又成了净出口国,这对英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增加了财政收入。北海石油开采,除依靠本国力量外,还广泛吸引了外国公司。英国每年仅征收外国公司的开采税、石油收入税和公司税等,即达4~5亿英磅。加上不再支付进口石油费用,使英国经济在财政金融方面出现了某些好转,黄金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3)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北海油田的开发,刺激了与之有关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为许多生产部门扩大了市场,又吸收了一部分劳动力,减少了失业人数,使整个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回升。

  (4)改变了工业布局。北海石油的开采,使东北部沿海,特别是过去最落后的苏格兰地区的工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促进了原有部门的发展,而且开辟了与石油有关的许多新工业部门。过去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工业中心和城市,一个以石油工业为中心的新工业区,正在苏格兰东部形成。

  181.战后英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但它为什么还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英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自此逐渐走下坡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地位更是日趋下降,“日不落帝国”变成了“日落西山”。但英国仍是当前西方世界第五经济大国,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国民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对外贸易总额以及商船吨位等,均居资本主义国家之前列,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仍占有显赫地位,特别是一些制造技术复杂、质量较高的产品,还具有较高的声誉;私人对外投资累计额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首都伦敦仍是最大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英国之所以至今仍不失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原有基础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并维持巨大的生产能力,拥有经验丰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高,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声望,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其次,英国是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历史上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至今这些国家还愿与英国发生贸易往来,购买英国的产品。同时,英国在对外贸易、争夺市场等方面,富有经验,比较灵活。

  第三是与英联邦其它成员国关系密切,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的为英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第四是战后英国经济尽管发展缓慢,但总还是在不断发展,工业发展速度并不比战前慢多少,尤其是新兴的工业部门获得了较大发展。

  182.英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及地区分布情况如何?

  英国是世界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硬煤探明储量约450亿吨,占世界的9.1%;煤质较好,多炼焦煤;煤层较厚,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田分布普遍,距海较近,便于运输;有些煤田又多近铁矿区,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

  采煤是英国最古老的工业部门,同钢铁、纺织一起同称工业化时期三大工业,对英国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十三世纪开采煤炭,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量不断提高,远在100年以前就突破了一亿吨大关,1913年更达2.9亿吨,其中有三分之一出口。在历史上,英国曾是世界最主要的产煤大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其原煤产量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采煤工业不断衰退,现在年产原煤约一亿多吨(1982年为1.25亿吨),并从1948年起由大量出口逐渐变为少量进口煤炭。英国煤炭工业衰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地位不断下降,1950年煤占90%,石油、天然气仅占10%,1981年煤仅为37.3%,油、气合占57.6%,其它占5.1%。二是其它国家的竞争,一方面由于燃料动力构成发生变化,煤炭需要量少了,另一方面许多过去进口英国煤炭的国家发展了自己的采煤工业。再一个原因是英国煤矿分散,开采规模小,影响了机械化,成本也高。

  英国煤炭的开采与储藏相一致,主要集中在南部、中部和北部三个地区。南部以南威尔士油田为最大,储量、产量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中部煤田最大,储量和产量约占全英的二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奔宁山两侧,东侧的东密德兰和约克夏煤田,为英国最大煤田,煤质也好;西侧叫兰开夏煤田。北部主要有英格兰东北部煤田和苏格兰中部低地煤田,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183.何谓“大伦敦”?

  英国的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距河口 88公里,为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伦敦是一座历史古城,公元前43年开始兴建,成为罗马人的军事要塞。公元七世纪,伦敦为东撒克逊王国的首都;十一世纪初,诺曼人入侵并统一了英格兰,即以伦敦为国都。之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至十八世纪伦敦成为世界最大港市;十八和十九世纪,它作为“大英帝国”的首都,迅速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十九世纪末,伦敦人口增加到500多万,现在已达669万(1981年),为世界人口最多的都市之一。

  “大伦敦”是由伦敦城及其周围32个市区组成,其半径约30公里,面积达1,605平方公里。靠近伦敦城的12个市区,称为“内伦敦”;内伦敦以外的20个市区叫做“外伦敦”,相当于一般城市的郊区。根据城市的布局与职能特点,可将大伦敦划分为伦敦城、西伦敦、东伦敦、港区和郊区五部分。

  伦敦城即老城(一译“西蒂”),为伦敦的核心,称为“城中之城”。它是英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金融中心,有“金融城”之称,也是世界三大贸易中心之一。西伦敦位于伦敦城的西侧,是英国的政治神经中枢,为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机关驻地。这里也是伦敦的高级住宅区和著名的文化区,还是伦敦最繁华的商业区。东伦敦是伦敦的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伦敦桥以下至泰晤士河河口为伦敦的港区,泰晤士河两岸船坞、码头、堆栈、仓库连绵不断。除上述市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为伦敦郊区,这是新兴的工业区,主要有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及精密仪表的制造等大型工业企业。

  184.为什么说法国是一个工农业都发达的国家?

  法国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简称,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其国土轮廓呈六边形,三面临海,三面靠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面积55.1万平方公里,次于苏联,居欧洲第二位;1982年人口为5,426万,在欧洲次于苏联、联邦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居第五位。首都巴黎,连同郊区人口近1,000万,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

  法国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十九世纪法国曾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国,也曾是世界第二殖民帝国,占有的殖民地也仅次于英国。十九世纪末叶起,发展速度缓慢,先后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超过,工业退居第四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中仅次于日本和联邦德国,而快于美国和英国。法国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农业生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081.4亿美元,次于美、苏、日及联邦德国,居世界第五位;人均11,349美元,也是世界较高水平。工业在法国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其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5%, 是工农业总产值的85%;工业品在出口总额中约占80%以上;不少工业品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法国的农业也很发达,在国民经济中也居重要地位,农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在出口额中约占六分之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农业从业人数是全国从业人员的9.1%,这表明农业在法国比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为重要。法国是世界农业大国,谷物及肉类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许多果品产量长期居首位。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自 1968年开始已由农产品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法国是世界粮食最大输出国之一,大麦、奶油、葡萄酒等的出口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185.法国是怎样进行国土整治的?

  法国过去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造成巴黎工业高度集中,人口过于拥挤,并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公害;而其它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山区的经济落后,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破坏了农村景观,自然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这表明,法国的经济与人口、资源及环境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为了改善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以促进各地特别是中央高地、西南地区、西部地区和科西嘉岛的发展,1950年法国制定了第一个国土整治计划,要求根据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状况,寻求人们最佳的居住和工作条件。这个计划很不全面,仅以工业活动分散为主要内容,这样的国土整治,不可能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开展了国土整治工作,使其与区域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全国建立了领土整治和区域行动代表处、领土整治部际委员会,受总理委托,协调各部门有关工作,并负责掌握全国的国土整治。30多年来,法国国土整治的主要内容、范围包括:(1)分散巴黎过分集中的各种功能,严格控制巴黎区的发展。自1959年起,禁止在巴黎市内新建工厂;鼓励一些第三产业部门、公共机构和科研、教育单位等分散到外地。(2)促进条件差的地区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包括西部沿海、西南大区和中央高地,过去是法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整治中,首先制定了区域全面整治规划,政府给予资助,加强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各项建设,促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3)全面实行农村整治。制定小区域整治计划,利用有利条件,整治土地和水利等,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帮助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及其它多种经营;建立合作组织,打开市场销路;修建住宅,发展旅游业,以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协助农村搞好商业、银行、交通及文教等各种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的吸引力,使农村保持适量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4)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国土资源。各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不断改造、治理不利因素;同时,在开发、治理中要保护生态环境,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86.三面临海的西班牙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干旱地区?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临海,一面靠陆,东、南滨地中海,西和西北部临大西洋。伊比利亚半岛轮廓比较完整,是一个以古老的梅塞塔地块为核心,以高原地形为主(约占全半岛面积的60%)的半岛,平原面积很小,山地都分布在边缘。半岛平均高度相当高,约海拔600米,其地质构造和地形与非洲极相似,故有“小非洲”之称。伊比利亚半岛因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制约,气候可分三种类型:西北部大西洋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和东南部沿海为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半岛内部是内陆干旱气候,其中以后者面积最大。主要原因是半岛轮廓完整,内陆又属山脉环抱的闭塞性的梅塞塔高原,地形具有小大陆型,冬季内陆形成局部高气压,吹离陆风,气温低而少雨,大西洋来的气旋皆绕道于半岛南北两端东进;夏季内陆气温高,形成局部低气压,吹向陆风,但因四周有高山之阻,故内陆仍炎热而少雨。因此,西班牙虽三面靠海,但广大的内陆地区以干旱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少,一般都在500毫米以下,以春秋两季较多;冬季较冷,最低气温可降到-10℃,夏季炎热晴朗,光照强,蒸发大,植物枯萎,呈半荒漠景观。

  187.为什么说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之国?

  西班牙位于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并有一些岛屿散布在大西洋里,面积50.5万平方公里,为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3,670万(1981年),首都马德里,37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西班牙的旅游业非常发达,1982年接待旅客4,3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1.3亿美元,皆居世界各国首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旅游收入是西班牙的一项重要外汇来源,对于该国弥补外贸赤字、维持国家收支平衡,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有关部门的发展,扩大了居民的就业范围。因此,有人认为旅游业是西班牙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拯救了西班牙”。

  西班牙在中世纪曾一度为海上强国,以后迅速衰落,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还是一个闭关自守的落后的农业国。当时,西班牙的经济十分困难,恢复和发展经济需要进口大量的原燃料和机器设备,必然造成巨大的外贸赤字。为了平衡国际收支,西班牙决定利用自己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它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很好,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地中海沿岸,阳光充足,夏不炎热,冬无严寒,又有一望无际的净沙滩,是进行海水浴、日光浴的理想之地,被称为“阳光海滨”。北部海岸沙滩与岩石交替连接,是游泳和水上运动的好地方,被人称为“黄金海岸”。上述海岸及有“地中海浴池”之称的巴利阿里群岛和大西洋中具有热带非洲风光的加那利群岛,构成了西班牙的四大旅游区。西班牙拥有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以及别具特点的民族习俗,也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西班牙地处欧、亚、非等大洲的中间地带,陆、海、空交通便利,利于游客往来;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旅游业在西班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88.意大利的自然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在自然地理上全国可分三部分,即北部是阿尔卑斯山的南坡和山麓丘陵地带、南部为亚平宁半岛、中部是波河平原。这三部分无论在自然地理特征上或在经济发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但有许多山口成为南北交通要道。整个地势自北向南逐渐下降,山顶有现代冰川,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雪线以下为高山草甸和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河谷适于农耕。由于冰川作用或因修水电站而形成许多湖泊,现已辟为旅游胜地。本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雨冬干,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中部波河平原区,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86~200公里,面积为4.56万平方公里。在构造上为一陷落地带,由波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大部分海拔在100米以下,北、西、南三面稍高。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凉,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0℃左右,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适于温带作物生长,是意大利重要的农业区。半岛部分为亚平宁山脉所绵亘,山脉东坡陡、西坡缓,西部沿海平原较宽,有良港,但多火山地震。气候属地中海式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和位置不同,各地情况有较大差异,南部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发展农业需要灌溉。自然植被各地也不一样,山地多落叶林,沿海平原为常绿灌木林。半岛及岛屿上广泛生长葡萄、柑桔、油橄榄等,山地辟有梯田,畜牧业也很发达。

  189.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其领土还有地中海的西西里岛、撒丁岛及其附近的许多小岛。总面积30.1万平方公里,1982年底共有人口 5,633万,是欧洲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首都罗马,283万人,全国最大城市。

  亚平宁半岛连同西西里岛一起伸向地中海中部,构成了由中欧到达非洲的天然陆桥。这种靠近并伸入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时期对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古代,当国际贸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时,古罗马时代的意大利曾经是东西方交通、贸易的中心。公元二至三世纪为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其版图扩大到整个地中海沿岸,对外经济的联系也非常频繁,这对于处在古罗马核心的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很有利。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迅速发展,威尼斯和热那亚等成为世界著名的商业港市,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通商口岸。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航路和国际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在国际交通贸易方面的有利地位也日渐衰落。然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苏伊士运河通航,开辟了大西洋经地中海到印度洋、太平洋的海上捷径,地中海在国际贸易与航运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恢复和提高,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也随之愈加重要了。意大利在大陆上占据阿尔卑斯山南坡山地和波海平原,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南斯拉夫等国接壤。北部阿尔卑斯山的几个重要山口,从古代起就是中欧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地。近代又修筑了铁路、公路,开通了几条隧道,更方便了意大利与欧洲腹地的联系,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意大利资源贫乏,主要的工业原料和燃料均需进口,而工业制成品又有三分之一以上供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更进一步提高了意大利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90.为什么把威尼斯叫做“水都”?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亚得里亚海滨,是欧洲历史悠久的著名海港和旅游城市。它建于公元五世纪,曾在这里建立城市共和国,是地中海的贸易中心之一。威尼斯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代艺术遗迹,最使人留连忘返的是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被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圣马可广场,附近有宏伟的建筑物,富丽堂皇的皇宫三面包围广场,使其更加壮观;圣马可教堂建于九世纪,曾被称为世界最美的教堂,内外有500多根大理石右柱,其右边有圣马可钟楼,高达99米,每届正午12点,大钟一声巨响,声音传遍全城。威尼斯还是中、意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马可波罗的故乡。

  威尼斯是世界最有名的“水都”。城市建筑在118个岛屿上,其间有177条河道相沟通,被称为“百岛之城”。在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开门见水”,许多商店、住房等都直接濒临大海。市内没有汽车,自行车在这里极少见,居民出行时,主要靠大大小小的船只,或者是通过连接各岛的4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而步行。

  191.南斯拉夫从西部沿海到东部内地在自然地理上有何显著变化?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地形以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为主体,山脉走向与亚得里亚海岸平行,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把南斯拉夫全国分为在自然地理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三部分。

  山脉以西为亚得里亚海海岸地带,中部为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地区,山脉以东为高原谷地和多瑙河中游平原区。西部海岸属达尔马提亚型海岸,海岸曲折,多岛屿、海湾,北部喀斯特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气候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生长着茂密的地中海植物,盛产葡萄、柑桔、油橄榄等,四季苍翠,景色优美。中部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地区,地势北高南低,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自下而上从亚热带硬叶常绿乔木灌木,上升为以栎属为主的温带阔叶林、针叶林,直到山顶的高山草地。山脉以东为低高原、谷地和多瑙河中游平原地区,因地处内陆是西风的背风坡,故气候属温和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是地中海式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性气候,冬冷夏热,年降水量600~700毫米,但分布不均,天然植被已属中欧型。平原多疏林草地,但早已被垦殖破坏。土壤肥沃,是全国最富庶的农业区。

  192.战后南斯拉夫的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为南欧国家,西临亚得里亚海,西北部与意大利、奥地利为邻,北接匈牙利,东连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南与希腊、阿尔巴尼亚接壤,面积25.5万平方公里,人口2,243万(1981年)。首都贝尔格莱德,人口约146万。

  南斯拉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500多年中,一直处在外族的侵略、役役之下,经济非常落后。战后虽然获得独立,但仍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上的附庸,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斯拉夫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战争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约有九分之一的人丧生,40%的工矿企业、四分之一的农业和四分之三的车辆、船舶被破坏,使其经济倒退了约20年。战后,南斯拉夫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实行了工业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40年、特别是近十几年的建设,国民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成为相当发达的、基本上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国。1945~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6%以上,人均国民收入也由100多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战后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9%,是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解放初期的18%,上升到40%以上;工业就业人数由1952年的54万增加到1981年的242万,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也相应由不到三分之一上升到五分之二;工业部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除原有的造船、采矿、纺织等部门继续得以发展外,新兴的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石油化工等发展更快;工业设备绝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产品种类不断增多,许多产品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进入了国际市场,工业品占出口总额的95%。战后,南斯拉夫的农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产值增加近两倍,是世界战后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农业机械化、化学化和良种化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南斯拉夫的农林牧渔各业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粮、油、肉、乳、蛋、水果等除供国内需要外,尚有部分出口,农业也是外汇收入的来源之一。近年来,南斯拉夫粮食总产达1,600多万吨,人均700~800公斤;肉类120~130万吨,人均50~60公斤。

  战后南斯拉夫工农业生产取得的另一突出成绩是生产力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前,南斯拉夫工业生产畸形地集中在北部地区,而广大的中部和南部都是落后的农业区。解放后,除继续发展先进地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物质基础外,重点发展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如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三个共和国及科索沃自治省,战后发展尤为迅速,不仅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生产发展,而且也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

  193.罗马尼亚有哪些重要资源?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地处中欧、东欧和南欧三地区的交汇点上,东南濒临黑海,扼著名的国际河流——多瑙河的出口处,交通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人口2,253万(1982年),首都布加勒斯特,人口近200万。

  罗马尼亚自然环境比较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中,以石油、天然气最为重要。现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9亿吨,居欧洲前列。油田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外侧的丘陵地带,近年来在康斯坦萨港以东200公里黑海里也发现了较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很丰饶,其储量约6,40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内侧,即特兰西瓦尼亚高原的第三系沉积岩层中。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罗马尼亚的宝贵财富,是使其成为著名的石油生产国的重要物质基础。高高屹立的石油井架,作为罗马尼亚的象征被镶嵌在该国红、黄、蓝三色的国旗上。

  罗马尼亚是开采石油、天然气较早的国家之一,并在南部普洛耶什蒂附近于1859年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炼油厂。现在年产石油1,100~1,300万吨,在欧洲次于苏联、英国和挪威,居第四位;产天然气300多亿立方米,也居欧洲前列。在喀尔巴阡山和西部高原上,有许多盐山,岩盐储量达30亿立方米;此外,煤、铁、锰、铝、铀和铜等也有一定的储量。

  罗马尼亚的森林也是一项重要资源,现有林地近一亿亩,占全国总面积的27%,广泛分布在喀尔巴阡山内外。多瑙河三角洲上,有苇田360万亩,年产芦苇300万吨,是世界著名的芦苇产地。该国还蕴有较丰富的水力资源,估计达560多万千瓦,在多瑙河及其支流上已建立了许多水电站,其中以在多瑙河铁门一带与南斯拉夫合建的一号水电站规模最大。

  194.欧洲几个“袖珍国”的情况怎样?

  欧洲有几个人少地狭的国家,它们或夹在两国之间,或身居某国之中,成为“国中之国”。人们把这样的国家形象地称为“袖珍国”。欧洲的“袖珍国”,一般指列支敦士登、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等五国。这些国家虽然很小,但都有较悠久的历史,对外奉行中立政策,没有关税,没有海关,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出。它们都无正规军队,仅有为数不多的警察或宪兵维持社会秩序。这些国家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许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貌,成为世人注目的地方。

  列支敦士登大公国,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坡,被瑞士和奥地利夹在中间。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25,216人(1980年),其中外籍人占35%。首都瓦杜兹,4,606人。列支敦士登于1719年建立公国,后曾为德意志联邦的一部分,1866年独立。该国原为落后的农业国,战后经济发展迅速,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9亿瑞士法郎,平均每人为6.3万瑞士法郎(约合3.4万美元),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它是欧洲唯一保持中世纪古香古色面貌的国家,藏有很多珍贵的古典名画。战后,旅游业发展很快,每年接待高于国内总人数好几倍的国外游客。列与邻国关系密切,对外事务和在国外的利益,以及邮政、关税等均由瑞士代管。

  安道尔公国,位于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比利牛斯山脉南坡盆地里,面积465平方公里,1982年人口37,462人,为欧洲五个袖珍国中最大者。首都也叫安道尔,人口约13,000人。公元九世纪建立公国,1278年起由法国和西班牙共享安道尔的宗主权,法国的总统和西班牙塞奥·德·乌赫尔教区的主教为国家元首,外交由法国代理。至今安每年要向两位元首进献象征性贡品。安道尔原以农牧业为主,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旅游业迅猛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和收入来源。这里的风光带有浓厚的中古风貌,一年四季都是旅游的旺季,每年到这里休假、游览、登山、滑雪的游客多达1,0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90%左右。

  摩纳哥公国,位于法国的东南端,三面被法国包围,一面濒临地中海。面积1.89平方公里,人口25,02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3万多人,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首都摩纳哥,1,900人。1338年成为独立公国,后受西班牙、法国保护,1911年独立为君主立宪国。摩纳哥背山面海,风景优美,并建有中世纪的古堡、幽雅的别墅、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以及闻名遐迩的海洋博物院、植物园等,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国外游客约100万人,旅游收入占国家收入的二分之一以上。蒙特卡罗是世界闻名的大赌场,赌博业收入是国家收入的4%。

  圣马力诺共和国,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四周被意大利所包围。面积60.57平方公里,1982年有人口22,000人,首都圣马力诺,人口约5,000人。公元301年建国,1263年建立共和国,为欧洲最早建立共和政体的国家。以农业为主,无重要工业,旅游业和邮票业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每年吸引300万国外游客,相当于全国人口的136倍。圣有“邮票之国”的美称,邮票业收入约占国家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它发行的邮票以图案别致、色彩鲜艳、制作精美闻名世界。

  梵蒂冈城国,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及博物馆等,面积0.44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首都也是梵蒂冈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区的势力逐渐扩大。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教皇退居现在的梵蒂冈城。该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形态的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宗教上是各国天主教会的领导中心。教皇为国家元首,自命为“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梵蒂冈没有工农业生产,但却是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在世界各大银行有巨额存款,在意大利和其它国家有几百亿美元的投资,在国外还有大量的地产,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有“金元教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