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快捷人才网官网:各种机枪冲锋枪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4:39
  各种机枪冲锋枪图集      85系列冲锋枪  






 诞生过程一波三折  

85式轻型、微声冲锋枪是我国第二代冲锋枪,也是我国第二代轻武器的代表作之一,二者组成一个小的枪族,统称85式冲锋枪,两枪除消音筒、枪管部件不能互换外,其他零部件均可以互换。85式轻型、微声冲锋枪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5年设计定型。两种冲锋枪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冲锋枪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85式冲锋枪研制时期正是我国文革结束、军品科研重新走向正规化时期。197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统一组织各种武器装备的科研、设计、试制、定型、生产。同年还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中取消的驻厂军代表制度。之后,经中央军委决定,又组建和充实了各军兵种和总部所属的武器装备论证机构,负责论证拟研制装备的论证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为武器装备的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产85式轻型冲锋枪

85式冲锋枪的诞生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79式冲锋枪设计定型后,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故障率高、威力不足。在确定研制第二代冲锋枪后针对79式冲锋枪的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继续以5 1式手枪弹或其改进型为基础进行新冲锋枪的研制;二是以56式步机枪弹为基础进行研制,大幅度提高武器的威力。经过充分论证,考虑到冲锋枪的作用主要是特种作战,并且在轻型冲锋枪的基础上可以扩展出微声冲锋枪,因此最终决定以5l式手枪弹为基础进行第二代冲锋枪的研制,并扩展出微声冲锋枪的功能。由于有了前期充分的论证、研究,85式冲锋枪的研制可以说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主要着眼于在79式冲锋枪基础上进一步减轻重量,简化机构,提高可靠性,当时军方提出研制的指导思想是结构简单、改善性能、提高寿命。

  85式冲锋枪在研制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多家单位参加了选型。最终经过多轮样枪的试制和试验选型,9616厂的方案胜出,并成功通过国家靶场试验,于1985年获准定型。



国产85式微声冲锋枪

85式轻型、微声冲锋枪是我国第二代冲锋枪,也是我国第二代轻武器的代表作之一,二者组成一个小的枪族,统称85式冲锋枪,两枪除消音筒、枪管部件不能互换外,其他零部件均可以互换。85式轻型、微声冲锋枪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5年设计定型。两种冲锋枪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冲锋枪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85式微声冲锋枪不完全分解



85式轻型冲锋枪不完全分解



关键结构和部件:85式冲锋枪弹匣口部



85式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枪机质量较大



从左至右:85式微声冲锋枪的枪管阴线上开有4排9个排气孔。85式微声冲锋枪的消音筒由消音碗、定位环和提环小部件组成。85式微声冲锋枪机匣上有一个活动卡笋,卡笋与消音筒上的缺口配合,确保二者可靠结合。



从上至下:快慢机在1位置时为单发状态。快慢机在0位置时为保险状态。快慢机在2位置时为连发状态



85式冲锋枪的击针略长,保证在枪机未完全复进到位时实现击发。



拉机柄位于前方时,将拉机柄插入机匣左侧的孔中并旋转90度即可将枪机固定在前方位置起到保险作用。



85式冲锋枪枪托可向右折叠










弗兰齐LF-57冲锋枪


 
以生产霰弹枪闻名的路易吉·弗兰齐公司原来也生产过冲锋枪,不过也是唯一的一种。这种冲锋枪在1956年,当时命名为
LF-56
,外形与伯莱塔公司正在研制的
M12
冲锋枪的很相似。第二年,弗兰齐公司对
LF-56
作了一些改进,命名为
LF-57
并进行生产定型。弗兰齐
LF-57
冲锋枪在1962年被意大利海军采用,但只订购了很少的数量,由于有其他强有力的竞争者,特别是1959年定型、1961年被意大利军方采用的伯莱塔
M12
型冲锋枪的影响,大大限制了该型武器的销售,但
LF-57
冲锋枪仍然能在市场上坚持到1980年代后期,据说是出口到某些非洲国家,大概是因为弗兰齐公司只是个小公司,维持一条小规模的生产线也不需要花太大的成本吧。弗兰齐公司此后也再没进军冲锋枪市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弗兰齐公司的产品都是霰弹枪。
在1962年左右弗兰齐公司也推出了
LF-57
的半自动警用型,另外还美国的民间市场有一种枪管长度增至406mm的民用半自动型。
弗兰齐
LF-57
冲锋枪是自由后坐式原理,开膛待击,枪机像反转的“L”形,闭锁后枪机的大部分位于枪管上方,这与伯莱塔
M12
冲锋枪不同,但与德国瓦尔特
MPL/MPK
冲锋枪的枪机结构类似。这种设计与包络式枪机一样,也是为了减少武器长度和增加枪机重量,而且也使枪机运动时的质心位于枪管上方,有助于控制射击时的枪口跳动,但
LF-57
冲锋枪的枪机设计比包络式枪机更简单更容易生产。
LF -57冲锋枪只能全自动射击,因而没有快慢机,该枪也没有手动保险装置,只在握把前方、扳机护圈的下方有一个大的按钮式的自动握把保险。该枪的大多数部件是由冲压和挤压而成的。武器分解也很容易,机匣、连同握把和弹匣一起,是由两块左右对称的冲压钢板组成,而枪管用一个螺帽固定在机匣前面。枪托用细钢管制成,可向右折叠。瞄具只是简单地固定的枪管顶部,不可调整。
全枪长
枪托折叠
419 mm
枪托展开
686 mm
枪重
不含弹匣
3.17 kg
含40发空弹匣
3.3 kg
含40发实弹匣
4.03 kg
枪管长
200 mm
枪口初速
400 m/s
理论射速
450-500 RPM
弹匣容量
20, 30, 40 rds
有效射程
150-200 m













 
  
中国国产最新型JS 9mm冲锋枪 






在2005 年警用装备展上展出的JS 9mm冲锋枪是建设集团公司生产的试验样枪,是尚未定型的产品,准确地说是JS 9mm冲锋枪2号样枪,而在该公司宣传资料上的彩图则是JS 9mm冲锋枪1号样枪。由于未定型,因为未有正式名称,JS是暂时的称呼,是建设集团公司的缩写。
  
  2004年4月,建设集团军品研究所针对9mm口径警用冲锋枪市场,将05式5.8mm微声冲锋枪截短后,开发研制了JS 9mm冲锋枪1号样枪。由于其主任设计师是05式微声冲锋枪的副主任设计师,所以两枪在外形和结构上也一脉相承。从外形上看,1号样枪基本上是05式 5.8mm微声冲锋枪的缩短型,除了根据9mm与5.8mm口径差异所做的一些相应的修改外,外型基本没有变化,较突出的是1号样枪仍然沿用了5.8mm 枪族的桥式瞄准具座。1号样枪的枪托、机匣上护盖、握把等均采用增强尼龙材料,为了方便握持,下护手和扳机护圈连为一体,形成类似小握把形状的下护手,节省了空间,但外表不够美观。
  
  2005年1月,针对1号样枪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国外市场的要求,军研所的设计人员开始了2号样枪的研制工作。2号样枪彻底抛弃95式枪族一贯采用提把式瞄具座,而在上机匣盖上设计了皮卡汀尼导轨。为了保证导轨相对于枪管的稳定性,上机匣盖改为铝合金材料,与机匣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形上,2号样枪将扳机护圈的前端面向外延伸并加粗形成下护手,作为该枪的小握把,这种修改不仅更加美观,而且便于双手握持,更为实用。
  
  JS 9mm冲锋枪沿袭了05式冲锋枪的设计风格,采用无托结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和惯性闭锁机构。该枪没有使用05式冲锋枪的4排弹匣设计,主要因为9mm 手枪弹比5.8mm手枪弹的弹径大得多,如果采用4排弹匣,弹匣尺寸偏太,造成全枪横向尺寸过大。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4排弹匣的供弹可靠性问题,虽然05式5.8mm微声冲锋枪的4排弹匣已经通过国家靶场的试验完成设计定型,但是弹匣尺寸太大会导致弹匣壁的强度出现问题,弹匣在受冲击的情况下容易变形,严重影响供弹的可靠性,如果增加弹匣壁厚度来提高强匣的强度,弹匣的重量也将大大增加。所以JS 9mm冲锋抢采用了传统的双排弧形弹匣。
  
JS 9mm冲锋枪设置了3套保险装置,分别是快慢机保险、握把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快慢机有3个位置,位置“1”表示单发发射,位置“2”表示连发发射,位置 “0”表示保险状态。握把保险采用了旋转式握把保险机构。不到位保险主要是考虑到射击时首发装填的安全性问题而设置的,当枪机前进不到位时,不能完成击发动作。
  
  JS 9mm冲锋枪的消声器也是采用与05式微声冲锋枪相同的消声碗原理,在测试中,05式微声冲锋枪的噪声比85式微声冲锋枪要低几个分贝,但JS 9mm冲锋枪的噪声却比85式微声冲锋枪高出大约5个分贝,消声指标尚未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设计师们仍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05式微声冲锋枪发射的是专用亚音速弹,而JS 9mm冲锋枪发射的是DAP92式9mm普通弹,初速超过音速,弹头飞行时在空气中产生激波是造成噪声过大的主要原因。
  
  消声器与枪管之间采用细牙螺纹联接,这样联接的好处在于能更好地保证两者之间的同轴度。另外消声器在消声的同时还起到膛口制退的作用。射击时,消声器受到火药燃气前推的力,消声器会沿螺纹方向转动,因此在消声器与枪管联接处设置了消声器限位卡笋,以防止消声器转动。
  
JS 9mm冲锋枪的瞄准具座由于采用了皮卡汀尼导轨,因而可以加装各种光学瞄具,包括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及红外夜视瞄准镜。该枪的机械瞄具颇有意思,在 100m距离上采用觇孔式照门,在150m距离上采用缺口式照门,机械瞄具上留有夜间瞄准用的氚光管孔,但至今样枪都未安装氚光管。今年年初有文章指国内尚未能生产出氚光管,目前尚不清楚国内的氚光管研制到达什么程度,将来出口时氚光瞄具是否会外包给国外的公司?

  JS 9mm冲锋枪采用活动式拉机柄。拉机柄依靠上机匣盖的开口作为导引,向后拉拉机柄,推动枪机框导杆尾端,压缩复进簧到位后,释放拉机柄,枪机在复进簧作用下推弹上膛、闭锁,完成首发装填,拉机柄依靠簧力卡在上机匣盖上,不随枪机运动。这种结构与固定式拉机柄相比较有两点好处:一是避免了拉机柄随枪机运动过程中对射手造成伤害;二是减少了枪机在运动过程中,附件对其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JS 9mm冲锋枪分解结合时不需要专用工具。握把中部为空心结构,可以放置小型附件。由于目前尚在样枪试制阶段,因此该样枪的塑料件都是采用机械加工而成,所以表面质量较差。如果设计定型且获得订单的话,就可以开模进行批量生产,这样表面质量会有很大改善。
  
另外一个奇怪的地方是,05式冲锋枪的快慢机在枪身左侧,右手拇指能方便地操作,而JS 9mm冲锋枪却是在枪身右侧,这样操作起来就不够方便。如果是针对出口市场的话,建议左右两侧都应该有快慢机。另外一个建议是增大扳机护圈,采用类似95 式自动步枪或俄罗斯的PP-2000那样的设计,使扳机护圈兼作前握把时握持更牢固。
  
  全枪长(不含消声器)450 mm
  空枪重不含消声器2 kg
  含消声器2.4 kg
  弹匣容量20 / 30 rds
     芬兰M1931式索米冲锋枪



1939年11月开始的苏芬战争,虽然以
苏联
割据
芬兰
近十分之一的国土而告终,但对苏联来说,这场战争实在算不上“光辉的胜利”。40万强军之众却在不足其半数的芬兰军队手中伤亡甚巨、迫使斯大林放弃了吞并整个芬兰的打算。借助滑雪快速机动的芬兰军队屡次悄无声息地从侧翼摸到苏军后方,攻其不备后又如驭风般消逝无踪。而100多天的对苏军来说更是犹如一场“冬季的恶梦”。

索米小传
  
前传
 1918年芬兰内战结束后,芬兰军队为
武器
装备的更新投入了巨大精力,但最初并没有对
冲锋枪
的作战价值给以足够的重视。倒是国内资产阶级和富农的军事化组织——“修茨科尔”爱国军(l917~1949)的首领比较新潮,向瑞士(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要求,禁止战败国
德国
军队装备MP18I式冲锋枪,于是德国伯格曼兵工厂将其生产权转卖给瑞士工业公司)高价订购了一批MP18I式伯格曼冲锋枪,每一支的价格高达4500芬兰马克。但即便如此高价,在上世纪20年代初,芬兰人的续订意向还是遭到了拒绝。这促使芬兰决定尝试自主生产同类武器。




1922年12月,“修茨科尔”爱国军与国内兵工厂签订了仿制生产MP18I式冲锋枪的合同,要求厂方在8个月内生产出200支,单价 3200马克。工厂接到订货后立刻行动起来,在1923年6月终于生产出一批试验样枪。但在试验中射击故障频出,后续的改进设计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耽搁了整批冲锋枪的生产进度。此次的生产合同终遭解除。
  第一支真正的芬兰
国产
冲锋枪出自设计师艾莫•约翰尼斯•莱迪之手。莱迪曾在里赫缅克军需仓库任职,后任某团军械员。由于工作之便,莱迪对德国MP18I式冲锋枪非常熟悉。在深刻体会到该枪的作战威力和可靠性不足的缺点之后,他萌生了自己设计冲锋枪的念头。
1922年,莱迪将自己设计的、发射7.65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冲锋枪送交军方试验。该枪除枪管订购自英国之外,其它零件均由芬兰国内制造。然而试验之后,表现尚好的莱迪冲锋枪却被军方代表拒之门外。军方的反应令26岁的设计师备受打击,遂退出军队公职转而尝试建立私人企业。但由于经营不善,莱迪与三个军旅伙伴合资组建的自动武器股份公司,仅几个月就宣告破产了,莱迪无奈之下只好重新回到军中供职。




  好在有商人看到了莱迪的设计才能,出资支持他继续
研究
冲锋枪。1926年,莱迪将进一步改进的冲锋枪提交军方试验,终于获得了约200支的订货,主要供边防军和“修茨科尔”爱国军使用,并正式命名为M26式冲锋枪。虽然当时只是少量装备,但从此冲锋枪成为了芬军正式装备的一个武器品种。
  
M26式冲锋枪
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发射7.65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理论射速750发/分。枪身右侧设有快慢机手柄,设有三档分别对应单发、连发和保险位置。枪上设有可调解射速的特殊缓冲器,射手可通过旋转位于机匣后盖、标有 4个位置的旋钮来控制从机匣后盖下方5个气孔所排出的气量,从而达到调节射速的目的。采用开膛待击方式,活动式击针(后因结构复杂而改为固定式击针)。拉机柄的位置比较特别,位于机匣下方的枪托内,在机匣底部开有拉机柄槽。拉机柄通过其前端的一个突起与枪机底部的凹槽相扣合拉动枪机向后,待击后借簧力恢复到原位,并在射击时保持不动。枪管和套筒由一个紧定手柄固定,可以快速拆卸、更换枪管。使用月牙形36发弹匣供弹。
  然而,M26仍存在一些不足,武器的尺寸和重量都偏大(全长910毫米,重4.4公斤);木制枪托线条不够流畅、抵肩不够舒适,弹匣弧度太大,备用弹匣携行不便等。莱迪本人也深知M26冲锋枪不完美,因此在其投入批量生产后仍继续努力,改进工作长达数年之久。



1929~1930年,莱迪在M26基础上推出了又一款冲锋枪,并于1931年在芬兰蒂卡科斯基兵工厂投入批量生产,同年被芬兰军队正式列装,定名为 M1931式。莱迪对自己的设计充满信心,甚至用自己祖国的名字——芬兰来命名自己的冲锋枪(“索米”是由芬兰语中“芬兰”一词演变而来的),并在投人批量生产之前的1930年就开始向
美国
和芬兰分别提出专利申请,1932年终于获得批准。
  
M1931式冲锋枪
只保留了M26式冲锋枪的可卸枪管和拉机柄,枪机基本上是全新的设计,全枪比M26更重,长度则缩短了4厘米;取消了射速调节机构;快慢机一保险手柄改设在扳机附近;采用片状准星和弧形座式可调表尺,最大标称射程 500米(实际上有效射程远达不到如此);套筒前方设计成向下的斜面可起到一定的防跳作用,令武器在射击时更加平稳;木制枪托也有所改进,以便使抵肩更加舒适;供弹具为25发盒式直弹匣和40发弹鼓。
  弹鼓供弹具是莱迪的朋友,自动武器公司股东之一的克斯金设计的、弹药在弹鼓内部成螺旋排列。后来,克斯金设计的70发弹鼓也成为芬兰冲锋枪的主要供弹具。
  M1931式冲锋枪的变型枪有多种,除了加装枪口帽或在弹匣和扳机护圈之间增加小握把的之外,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变型枪,是安装在“维克斯”
坦克
上使用的试验样枪,意在打击已接近坦克进入坦克机枪射击死角的敌人。这种变型枪将枪改为把手,枪管套筒尾端也弯成接近直角,这样的改动当然会导致弯管枪的失败。
然而,制约M1931普遍使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复杂的结构和工艺以及苛刻的选材(选用瑞典的优质铬镍钢制造)带来的高昂成本。30年代期间,索米冲锋枪在芬兰国内装备数量的增长速度很慢。1932年,M1931式冲锋枪的装备量约为1000支,1934年为1400支,到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之时只有4144支。

影响了苏联军史的芬兰冲锋枪
索米冲锋枪经历了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局部战争(l932~1935年)的洗礼,还参加了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但当时的表现并不是很出色。直到苏芬冬季战争(l939~1940年)爆发后,芬兰的冲锋枪才得到世人的瞩目。




在战争初期,芬兰军队装备的索米冲锋枪比例约为每44名士兵才装备一支。但配合着芬军机动灵活的战术运用,有限数量的索米冲锋枪在防御作战和丛林、山地游击战中给了苏军沉重打击。几乎苏联出版的每一部关于这段历史的著作,都给予索米冲锋枪和使用该枪屡创苏军的芬兰滑雪机动部队以浓墨重彩的描述。而索米冲锋枪的威名不仅建立在战场的厮杀中,更是因为芬军对冲锋枪战术的运用给苏军留下深刻印象,并对其装备建设和战术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实际上,苏军在冬季战争爆发之前,也曾研制装备过冲锋枪,即1934年定型的捷格加廖夫冲锋枪PPD-34及其改进型PPD-38。但由子苏军部分领导人对冲锋枪战术价值认识的偏颇,认为冲锋枪不应作为军用武器,因而在1939年2月作出了将冲锋枪停产并将已发往部队的冲锋枪全部收回的错误决定,只有内务人民委员会和边防部队还保留有少量的冲锋枪装备。
  冬季战争爆发时,苏军刚刚结束了半自动
步枪
的选型工作,胜出的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SVT)的投产直到1939年11月25日才真正落实,因此伴随苏联工农红军走上芬兰战场的轻武器仍以莫辛弹仓步枪为主,还有为数不多的西蒙诺夫自动步枪(AVS-36)。虽然AVS-36的威力不弱,但由于使用的是老式的大威力步枪弹,后坐冲量过大,连发射击精度极差,机动性和携弹量受限,特别是可靠性不足,因此使用效果远不如冲锋枪。




冬季战争爆发伊始,索米冲锋枪的威力使苏军终于醒悟到冲锋枪的价值。1939年12月,斯大林签署命令,要求在1940年1月6日之前恢复捷格加廖夫冲锋枪的生产,在2月10日之前将冲锋枪交付芬兰前线作战部队。根据前线官兵反映,芬兰索米冲锋枪配用的弹鼓具有捷格加廖夫冲锋枪弹匣近三倍的容量,具有超出苏方两倍的持续火力。因此斯大林在命令中特别指示,要为捷格加廖夫冲锋枪研制类似于索米的弹鼓供弹具,并且应该能够装入更多数量的弹药,因为 “苏联设计的武器应该超过芬兰”。
  最终,PPD-38冲锋枪如期复产,并配装了紧急研制出的71发弹鼓。该弹鼓与芬兰弹鼓非常相似,只是为适应苏联弹药和PPD-3阶中锋枪的弹匣接口而作了局部改动。而且比索米弹鼓多装一发弹也算是没有让最高统帅的期望落空。
  从此开始重视冲锋枪的苏联红军,不仅对冲锋枪的研制生产投入巨大精力,更在后来的对德作战中把冲锋枪的战术使用发挥到了极致。其最有名的战术是“坦克
骑士
”:在每辆坦克外面“挂着”五、六个装备冲锋枪的士兵,数十上百辆这样的坦克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暴露在敌火力之下的步兵虽伤亡惨重,但当坦克突破敌阵之后,幸存者跳下车后便可使用冲锋枪清扫德军士兵。苏军正是屡屡凭借这种自杀式的进攻不断粉碎德军防线的。




斯大林要求“超越芬兰索米冲锋枪”的最高指示和苏军历尽芬兰战场的挫折后积极研制、发展冲锋枪的决策转变,就如同为索米冲锋枪作的免费广告。苏芬战争后,索米冲锋枪的订单开始大增,仅1940~1944年,就向保加利亚、德国、克罗地亚、瑞典等国出口了18000余支。瑞典、丹麦和瑞士还购了索米冲锋枪的仿制生产和销售授权。但即便如此,索来在
二战
时期的总产量也不过8万余支,与苏联波波莎的600多万、英国司登的400万支、美国汤姆森的 200万支和德国MP4O近120万支的数量都无法相比。

成败优劣今日评说
  如果单从冲锋枪本身性能来评判优劣的话,芬兰的索米冲锋枪不仅是二战时期的佼佼者,甚至有些结构设计放在今天都算得上是先进的。比如:
俄罗斯
的“野牛”、美国的“卡利科”、德国MP7和比利时P90等当代名枪上普遍配备大容量供弹具以提高冲锋枪火力持续性的设计思想,在索米身上早有体现,特别是50 发四排弹匣,在50年后的意大利“幽灵”冲锋枪上仍是亮点之一,而俄罗斯内务部时下正在进行的冲锋枪研制中,特别强调拉机柄在射击过程中应固定不动以满足左、右手射击通用并保证安全的要求索米早已实现。虽然当时设计师的用意只是封闭枪膛、避免杂物进入枪膛造成故障。
  设计还不是最突出的优点,芬兰人苛刻的选材和精益求精的加工标准带来的优异的可靠性和射击准确性,才是索米冲锋枪最值得称道的。芬兰的弹鼓向来以供弹可靠著称,而苏军仿其而来的波波德弹鼓在使用中却故障频发。一般冲锋枪的射击精度通常很差,而索米冲锋枪则由于加工精细,武器较重并设计有枪口防跳等措施而有效地保证了连发射击的稳定性,因此射击精度相当稳定。




但也正是芬兰人的精益求精阻碍了索米冲锋枪的发展。论性能苏联的波波莎比不上索米,但二战的历史告诉我们:对战争贡献最大的,通常不是性能最优异的而是性能可靠且数量庞大的武器。造价过高、工序过于复杂、并不适合大量生产的M1931式索米冲锋枪在二战前后总共生产不足十万。因此在提起二战的冲锋枪时,人们对索米知之甚少,而索米冲锋枪对苏联冲锋枪装备发展和战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更是鲜为人知了。

后记
1957年,芬兰向英国购买了75000支斯登冲锋枪准备更换索米冲锋枪。但由于斯登在北极地区水土不服,70年代索米被拿出继续使用,直到 1985年才正式下岗。索米的长寿应归功于精确的加工技术和优良的结构设计。要知道,长寿的轻武器并不少见,但大多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贴花式改进才得以保持生机,象M1931式索米冲锋枪这样没有经过改进而挺过54年风雨的确实不多。

      

 

俄、美現役机枪

 

  nsv俄國重型機槍,1969年由圖拉設計局開發,命名為NSV-12.7,1972年服役,采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為水平滑動楔進式,可快速更換槍管,除蘇軍使用外,還裝備原華約國家,保加利亞、印度、波蘭和南斯拉夫曾生產該槍。設計簡單可靠,重量25千克,全長1560mm,槍口初速820-860米/秒,射速700-800發/分,射程2000米,口徑12.7毫米
  


  


  


  


  俄PK系列通用機槍是卡拉斯尼柯夫於1950年代根據AK-47突擊步槍工作原理設計的通用機槍,1959年裝備蘇軍,原華約國家也相繼裝備PK系列。PK系列有多種型號,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用兩腳架作輕機槍狀態的稱為PK,配輕型三腳架作重機槍狀態的稱為PKS,在坦克上作並列機槍的稱為PKT,在裝甲輸送車上的機槍稱PKB。口徑7.62×54mm,長1173mm,有效射程1000米,空槍重9000克,射速250發/分
  


  


  


  


  


  


  M2式12.7mm大口徑機槍是對M1921式機槍基礎上研制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口徑機槍之一,  
  目前有50多個國家裝備,初速893m/s,有效射程1650m,射速600發/分,槍長1653mm,質量38.2kg。
  


  


  


  


  


  


  


  


  M249是比利時FN公司米尼米輕機槍的美國型號。發射4克重的SS109彈能射穿1200m處美國鋼盔,滿足了步兵班、排的需要。口徑5.56mm,全長1050mm,重5.9kg,彈容100/200發。
  


  


  


  


  


  


  


  


  


  


  M240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杆起落閉鎖方式,全槍重11.7kg,長1220mm,初速853m/s,理論射速750-950發/min最大射程3725m
  


  


  


  


  


  


  


  


  MK19由莎科防御公司生產,1983年開始列裝.是一種氣冷式重型自動武器.發射40mmSR榴彈,彈箱容彈量20發和48發.采用槍機自由後坐前衝擊發自動原理,全重63.7kg,槍身33kg,全長1095mm,初速241m/s,理論射速325-375發/min,射程2200m
  


  


  


  


  


  M134米尼崗M134式7.62mm機槍是美國在越南戰爭期間研制的6管航空機槍,這種高射速航空機槍主要裝備在直升機上使用,也可作為機械化步兵的車載武器。射速高,火力猛,結構復雜。口徑7.62mm,初速869m/s,射程1000m,射速6000發/分,容彈量5200發,槍長801mm,質量15.9kg
  


  


  


  


  


  


  M60機槍1958年裝備美軍,並為西方各國廣泛使用,是50-60年代世界著名機槍之一,采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更換槍管,可做輕、重機槍使用。口徑7.62mm,全長1100mm,重10.48kg,彈容100/300發
  


  


  
       
通用机枪和班用机枪的区别   机枪是一种压制地方的重火力枪械,具有火力猛的特点。二战前的机枪分为轻机枪和重机枪,当时的轻机枪枪身重、精度不高,除了德国和美国有先进的供弹系统,其他的大多采用弹匣供弹,重机枪体积笨重,不方便携带;二战后各国大力研发轻重两用机枪,后来有研制了可与自动步枪搭配班用机枪,也就是“积木化武器”

很多人容易把通用机枪和班用机枪搞混来,他们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区别,在这里我说明一下它们区别、不同之处,以供网友学习。

其实它们的不同之处很简单。

 

1:中国88式通用机枪
2:88式通用机枪配上重枪管、三脚架即为重机枪
3:美国M249通用机枪
4:中国81式7.62毫米班用机枪
5:中国95式5.8毫米班用机枪
先看通用机枪。

所谓通用机枪(又称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种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连续射击时间长的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优点的一种机枪,是机枪家族中的后起之秀。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国普遍用通用机枪取代了轻机枪与重机枪。如今,轻重两用机枪已经是基本取代了重机枪的地位。作为步兵的重要武器装备。通用机枪一直为大多数国家以轻机枪状态装备使用,枪架作为附件编配。我国一直以重机枪状态编配使用,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以轻机枪状态应急使用。通用机枪的枪托上装有抢托和两脚架,具有轻机枪的射程、终点效能、射击精度、火力持续性;装在枪架上虽能作重机枪使用,但实施散布射时,操作不便,射击精度因地面及射手不同而变化较大。通用机枪口径为6-8毫米。以轻机枪状态使用时,能杀伤、压制800米内生动目标;以重机枪状态使用时,能杀伤、压制1000米内生动目标。供弹方式均为弹链式。枪身重量7-15千克,枪架重量5-20千克,机械式瞄准具。与原来重机枪相比,全抢重量减轻一半左右。

再简明地介绍班用机枪。

班用机枪是一个步兵班的火力支援单位,采用步枪弹。主要作用是近距离对敌方进行杀伤及压制敌方火力掩护其他作战人员行动,多使用短弹链或者弹鼓供弹,配备2脚架,射速一般,2人操作,射手实施打击,副射手供弹与指示目标,射程较近。小口径枪弹重量小、初速高,在一般的步兵战斗距离内(小于400m)有足够的杀伤力,并且在负荷下可提高携弹数量,中国的95式班用机枪就是用的5.8毫米步枪弹。

看完以上资料,大家对这两类武器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其实区别很简单,班用机枪为轻重两用机枪,不是与步枪通用的,换上重枪管,配上三脚架即为重机枪,它火力比班用机枪猛,枪身相对长,比班用的武器重,美国的M60、M249就是通用机枪;班用机枪与自动步枪子弹、零件基本通用,有两脚架,是轻机枪,火力不如通用机枪,但是枪身相对前者较短,重量轻,是轻装步兵的重要装备。         


“捷克式” VS    “歪把子”    

“捷克式”——ZB26轻机枪全貌。其外形和基本结构安排与后世大多数轻机枪一致,这也是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捷克式”的原因。

“捷克式”的正式名称是ZB26轻机枪,因其制造国捷克而得名。它的前身是普拉加M24轻机枪,1924年由设计师瓦克拉夫·霍利克研制成功,由捷克布尔诺武器公司生产,“ZB”是布尔诺国营兵工厂的缩写。它的改进型号称为ZB30,主要是将活塞、枪机框改进为一个整体结构。“歪把子”同样也是俗称,它是南部麟次郎主持设计的日本第一种自主研制的轻机枪,于1922年定型,按日本纪年法当年是大正11年,故定名为大正11年式轻机枪。该枪由小仓兵工厂生产,1920年代中期装备日军。虽然二战后期日本研制了性能更好的96式和99式轻机枪,但由于产能有限,大多数“歪把子”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捷克式”与“歪把子”都是上世纪20年代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的武器,这使得两者的对比建立在一个合理基础之上,而且它们共同经历过整个二战,特别是都曾在中国战场上广泛使用,并在实战中多次交手,相互间的较量持续了10多年时间,因此它们性能孰优孰劣,最有发言权的当属中国人。

在比较之前,先来看一下两枪的主要诸元:ZB26为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闭锁,全枪长1165毫米,枪管长602毫米,全重9公斤,理论射速500发/分,发射7.92毫米毛瑟步枪弹,初速830米/秒,使用20发直弹匣供弹,可以单、连发射击。“歪把子”也是导气式武器,但采用立楔闩闭锁方式,全枪长1067毫米,枪管长428毫米,全枪重8.85公斤,理论射速530发/分,发射6.5毫米有坂步枪弹,初速730米/秒,使用30发供弹漏斗供弹,只能连发射击。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由于设计年代相近,它们的相同点很多,比如都是早期专门设计的轻机枪,都使用各自的主流步枪弹,性能较为完善等等,同时它们也有着弹容量小、火力持续性差,体积重量较大、结构复杂等共同缺点。至于具体性能,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逐项对比:

 “歪把子”——大正11年式轻机枪。其外形虽然比较特别,但也并非绝无仅有,与早期的法国哈其开斯M1909机枪较为相似,接近于轻型化的改用两脚架的重机枪。

一、威力和精度

“捷克式”发射各种7.92×57毫米毛瑟尖弹,弹头重量在10-12.8克,初速为830米/秒,枪口动能超过3400焦耳,而“歪把子”发射的是6.5×50毫米三八式有坂步枪尖弹,弹头重约9克,枪口动能在2600焦耳左右,明显低于前者。有坂步枪弹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小口径”枪弹,其弹壳较短、弹头细长,其优点是后座力小、射击精度好,但这种枪弹用在以压制敌人为主要目的的机枪上,就明显感觉到其威力不足,远距离上杀伤力小,而且日本战时生产的枪弹工艺性较差,在发射时的高压作用下,弹壳容易断裂,所以包括“歪把子”在内的日式机枪上大多有油壶这个部件,用以在枪弹进膛前对其表面进行润滑。而“捷克式”使用的7.92毫米尖弹由于初速高、弹头重量大,因此存能性好,对远距离目标的压制能力和威慑性远高于6.5毫米枪弹,这也是日本后期专门开发7.7毫米的99式轻机枪的主要原因。但7.92毫米枪弹重量偏大,加上战斗状态下“捷克式”的枪弹是装在弹匣内携行,故在同等负重条件下,其携弹量相对使用6.5毫米枪弹的“歪把子”要少一些。

11年式轻机枪的供弹漏斗是早期机枪众多供弹形式中比较独特的一种,但也并非独家专有,图中所示的是苏联德普轻机枪的一种试验型,使用与“歪把子”几乎相同的25发供弹漏斗。“捷克式”的早期试验型使用的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直弹匣,而是装在圆形弹鼓中的布质弹带。

从后上方看去的“歪把子”供弹漏斗。左上方的圆勺状装置是压弹杆手柄,漏斗右侧的圆形物体是油壶盖,再右侧是弧形表尺。

 

在精度方面,“捷克式”的枪管和瞄准基线都比较长,瞄准时也较“歪把子”方便一些,而且射速相对较低,因此前者的精度要比后者高出一筹。在保留至今的相关史料中,日军对中国军队“捷克式”机枪的火力与准确性都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捷克式”的后座力很大,发射时后座比较明显,为抵消后座力其枪托底板内装有减震弹簧,加上它的雪撬板式脚架底抓地能力不强,因此在连发时跳动比较厉害,不是富有经验的射手,很难用它打出理想的点射精度。反观日军方面,对轻机枪等武器的射击精度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射手相对中国军队来说更训练有素,在实际战斗中“歪把子”与“捷克式”的精度应该是不相上下。

“捷克式”使用比较少见的蜗轮式表尺,靠转动表尺轮来调整表尺缺口的高度,以瞄准相应的射程。“布仑”轻机枪也使用类似的表尺。

二、结构原理

仔细比较两枪就可以发现,“歪把子”的结构要比“捷克式”复杂得多,换言之就是更为原始,更接近于轻型化的重机枪。尤其是“歪把子”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供弹漏斗这一部分,不仅零件体积小、数量多,而且加工装配要求比较精确,与其相连的枪机上相应的连动机构加工也很繁琐。虽然“歪把子”的枪机部件看起来形状相对要简单一些,但其机匣内还有一个闭锁闩块,机匣对应的位置上必须要加工出相应的闭锁槽,加工难度自然提高许多。而“捷克式”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枪机偏移闭锁原理,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加工也比较容易。而且该枪采用了上置弹匣供弹方式,供弹时可借助子弹自身的重力,省略了“歪把子”上结构复杂的供弹漏斗机构,在简化结构的同时,还减轻了枪械的全重。因此,日本后来设计的96式、99式轻机枪也都改成了这种上置弹匣的供弹方式。总体说来,“捷克式”在结构原理以及零件数量、加工成本等方面,均优于大正11年机枪。

 和我们今天在影视片中看到的不一样的是,“捷克式”立姿射击时射手左手需要握住提把,以便控制枪身,并避免被枪管灼伤。影视片中为渲染效果,经常让主人公采用这种姿势,其实“捷克式”的后座力很大,实际中很少使用立射,因为此时精度很差,而道具枪发射的是空包弹,基本没有后座力,相对来说要好控制得多。

三、火力持续性

影响火力持续性的主要因素是供弹机构的容弹量。仅从容弹量来看,“歪把子”为30发,“捷克式”为20发,前者多于后者。但两枪的供弹原理不同,实际使用过程有很大区别,所以还必须考察两者在战斗条件下的再装填速度。“歪把子”的30发供弹漏斗,每次直接装入6个分别装在5发桥夹上的弹夹,而“捷克式”使用预先装满的20发弹匣供弹。“歪把子”弹斗内的弹数比“捷克式”多10发,而且打空的桥夹自动弹出,没有取下空弹匣的动作,枪弹打光后,弹药手只要打开弹斗上方的压弹杆,将准备好的一摞6个弹夹装入,再将压弹杆盖上压住枪弹即可。而ZB26本身弹匣容量只有20发,而且打完后还要有取下空弹匣的动作,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弹数自然要少一点。前述的比较是在ZB26的弹匣预先压满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是射手面对的是刚刚补给来的成箱的弹药,那“歪把子”就更占优势,因为日本生产的6.5毫米枪弹都是预装在5发桥夹上的,开箱后即可直接取出装枪射击,而“捷克式”还需要一个往弹匣内装弹的过程。

“歪把子”的瞄准装置在枪身右侧,因此射手不得不将头部偏向右侧才能实施瞄准。由于它的两脚架较长而且不可调节,因此火线较高,不利于隐蔽,增加了射手伤亡的可能性。

虽然“歪把子”的供弹漏斗系统在装弹量和战斗射速上稍占上风,但也有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保养擦拭困难的致命缺点,而且弹斗损坏后将导致全枪无法使用。“捷克式”虽然弹匣容量小,但供弹机构结构简单,即使弹匣损坏,更换一个即可恢复射击,而且通常“捷克式”的射手都配有6-12个弹匣,并且有副射手帮助临时压弹,足以应付通常战斗的需要。另一方面,“歪把子”采用漏斗供弹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与步枪弹药通用,避免再配备其他供弹具而浪费有限资源,但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实际上“歪把子”所使用的枪弹与普通步枪弹并不一样,虽然两者包装样式一样,但标注不同,机枪弹为减装药弹,以便机构能够平稳工作,避免出现断壳和开裂故障。而且虽然“歪把子”上有油壶,但在灰尘多和弹壳生锈的情况下,弹膛会很快磨损。相反“捷克式”轻机枪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枪弹也不用涂油,而且它在弹匣插槽口还设计有防尘盖,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明显强于“歪把子”。

 “捷克式”机匣左侧细节。控制单、连发和保险状态的快慢机在小握把左侧,手不离开握把即可操作。箭头所指处为枪管固定扳手,向上扳起后,再向前推提把即可将枪管取下。

早期轻机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线步兵的最主要的支援武器,特别是在战斗激烈时,发射枪弹数量未免很大,考虑到持续射击时枪管散热的问题,早期的轻机枪大多在枪管上开有散热槽,“歪把子”和“捷克式”都不例外。不过“歪把子”的散热槽较深,散热面积相对较大。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加工费时费力的散热槽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歪把子”一般连续射击枪弹数量不能超过300-350发,而“捷克式”差不多也是在这个范围内。不过“捷克式”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枪管可以快速更换,此时只需将枪管固定扳手转动一定角度,再握住枪管上的提把,向前一推就可取下枪管,而“歪把子”的枪管是固定的,连续射击超过一定弹数时,要么停止射击等待枪身自然冷却,要么就要用湿毛巾之类捂在枪管上给枪管降温,否则就会造成膛线的永久性损坏。原产的“捷克式”枪管钢质优良,甚至打红的枪管可以直接放在水中冷却,但国内自行仿制的产品质量就差次不齐了,而且即使是原产品,备用枪管也大多损失殆尽,所以实际战斗中在散热性方面的优势并不比“歪把子”强多少。

四、人机功效

从两枪诸元可以看出,在全枪长和重量方面,“歪把子”比“捷克式”要稍轻便一些。但在人机工程方面,两者却各有千秋。由于“歪把子”枪身左侧有一个大型供弹漏斗,瞄准装置只得偏在枪身右侧,为方便瞄准,鱼尾形枪托从握把向后的部分也不得不偏向右侧,这也是该枪为何称为“歪把子”的原因。但该枪的重心却位于枪身左侧,加上枪托和枪身中心线并不同轴,其后座力传递时同时存在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偏转力矩,同时射手不得不尽量将头部向右倾斜才能构成瞄准线,这就增加了操作难度,时间一长必然会因为疲劳而影响瞄准。而ZB26轻机枪其枪托设计在操作时就要便利得多,且枪托底部有可折叠的肩托板,对于机枪仰俯射击转换十分有利。“捷克式”由于弹匣位于机匣正上方,瞄准基线也是偏置的,不过是偏在左侧,射手在正常抵肩姿势时就可以构成瞄准。所以从枪械实际射击时的操作舒适性来说,“捷克式”要远远优于“歪把子”。

 

“捷克式”的可调节式两脚架,并可向后折叠,脚架底板为与勃朗宁M1918相似的雪撬板式样,适应松软地面,但抓地能力不强。

“捷克式”外观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其枪管口部装有喇叭状消焰器,上面开有许多小孔,它可以显著减小连发射击时的枪口焰,而“歪把子”却没有类似的膛口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其射速和所枪弹膛压均较高,所以枪口焰特别明显,在夜间这种耀眼的火光非常容易暴露射击阵地,而且会影响射手的瞄准。另一方面,“捷克式”的两脚架高度可以调节,可以根据地形适时调整机枪的火线高度,而且必要时还可以向后折叠。而“歪把子”的两脚架是固定式的,不能调节长短,火线高度过大,因此不利于射手隐蔽。“捷克式”枪身上方装有提把,且提把有一个抵近射击位置,对于携行枪支和行进间射击都很方便。而“歪把子”没有提把,枪管前部也没有可以用手直接握持的部分,在射击后枪身灼热的情况下携行转移比较困难,行进间射击时也很不方便。

五、编制与使用

ZB26和ZB30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流行的轻机枪之一,装备和使用过的国家至少有24个,除中国外,大宗用户还包括德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伊朗。但中国军队使用的型号只限于ZB26,其中除从国外进口的原产品外,也有大量的国内自行仿制产品,并发展出了三七式、七七式等改进型号。与“捷克式”相比,“歪把子”的使用国家不多,除日军及其傀儡军队外,作为日本敌手的中国在二战前也有使用,主要装备地方军阀部队,东三省兵工厂还曾少量仿造过。

抗战期间,“捷克式”和“歪把子”在中、日两国军队中都有广泛装备,是双方最基本的步兵支援火力。就当时中国军队中较为典型的一个步兵班来说,除8名左右装备步枪的步枪兵外,还有一个装备1挺“捷克式”轻机枪的机枪组,其中1人为射手,1人为副射手,在射手阵亡或负伤时负责接替其位置,2人共携带6-12个弹匣,另有1人携带备用枪管,此外还有1-3个不等的弹药手,负责携带500-600发枪弹。日军中“歪把子”和掷弹筒保持1:1的比例,每个分队(班)中至少有1挺,配备在4人制轻机枪小组中,其中组长1人,负责射击指挥,射手1人、弹药手2人,射手携带机枪和工具、零件,弹药手各带2个弹药盒共240发枪弹,2名弹药手同时兼任副射手,在射手伤亡时负责替补,并担任观察和掩护任务。这些配置都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需要的话,还会临时抽调机枪用来加强火力。但中国军队轻机枪的装备量很不平衡,既使是装备较好的主力部队,每连轻机枪数量不过9挺,少的只有3挺,而日军直到临近战争结束时仍能保持后者的数量水平。

战争初期日军一个小队(排)和包括2挺“歪把子”在内的轻武器的合影

解放初期沈阳兵工厂生产的6.5毫米枪弹。日本原产的“歪把子”使用的6.5毫米弹在外包装的明显位置上标注有“轻机铳”(轻机枪)字样,以和步枪用弹相区分,每包为3排子弹共15发,2包恰好装满一个供弹漏斗。

二战结束后,日本不再使用“歪把子”,不少使用“捷克式”的国家也都陆续撤装。但在国内,这两种“冤家对头”却并未就此解甲归田,而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继续使用,1953年以后才逐步从正规部队撤装,转而装备民兵,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后期才最终淘汰。不过,无论是在部队还是民兵当中,“捷克式”留用的比率要高于“歪把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此前国内枪械主流口径是7.9毫米,“捷克式”在弹药通用性方面要优于“歪把子”;二是“歪把子”都是日本原产,抗战结束后其零件来源和维修都成了大问题,而“捷克式”一直到解放前夕还有生产,成色相对更新一些;三是从外形和使用性能上考虑,“捷克式”要更受民兵们欢迎一些。不过很多使用过“歪把子”的人并不觉得该枪的可靠性很差,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使用的6.5毫米枪弹都是解放初期国内自行生产的,即使弹壳不涂油,连发射击时也不会出现断壳或不抽壳的情况,只是不熟练的射手的确很难操纵好该枪,更不用说打出好的精度了。时至今日,这两种老枪中大多数已经销毁,剩下的少数或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或改装后充当影视片中的道具。唯一例外的是英国在ZB30基础上设计的“布仑”轻机枪,继续装备英军一直到1960年代初,其中发射7.62毫米NATO枪弹的L4系列至今仍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使用,从侧面证明了ZB这一经典设计的生命力。

抗美援朝初期,鸭绿江边身着50式军服、使用“歪把子”机枪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译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 在1860年代设计的手动型多管机关枪,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
  加特林本来是一个医生,一生反倒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加特林在医院看到后送的死伤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加特林认为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的目标是一个士兵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后来他终于发明了这种机枪。
  此机枪的特点是由多根枪管圆形排列,依靠射手转动一个手柄,使枪管连续转动,完成连续不断的射击。
  19世纪末期,它是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练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
  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初,随着马克沁机枪的发明,加特林机枪迅速的没落。
  随着机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电动机控制枪管的转速,从而解决这种机枪的弱点。所以到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或车(机、舰)载机枪上,以求得高射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军M134型速射机枪。
  M134机枪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越南战争期间研制的、以“火神”20毫米机炮为基础的6管航空机枪,主要装备在直升机上,也可作为机械化步兵的车载武器,主要用途是杀伤集结有生目标和防空等。;因为它发射的是7.62毫米步枪弹,也称其为“Minigun”,直译似乎应是“迷你枪”。可是,它的射速高达6000发/分,是普通机枪的整整10倍,正如好莱坞电影里所说的“在这挺机枪的扫射下,没有一种生物可以生还”。而“gun”的英文原意也指火炮,所以把它叫作“迷你炮”应当更为贴切。
  看过美国电影《我们曾经是士兵》的读者肯定对这种武器的巨大威力印象深刻:转瞬之间,一支严阵以待的部队就被仅仅一架直升机上的“Minigun”打得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说它是炮,确实一点也不过分。
  M134机枪射速极高,可靠性同样十分出色,由于使用外部电源驱动枪管转动,并完成供弹、击发、抽壳等动作,因此不受枪弹发火性能的影响,少数哑弹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可以不间断地持续射击,可靠性为20万发,最低寿命150万发。尤为可贵的是,如此凶猛的机枪却不比普通机枪重多少,只有16公斤左右。施瓦辛格扮演的“未来战士”不就是把它端在手里开火的吗。同口径的 M60通用机枪重10.5公斤, M2 H B12.7毫米机枪更是重达38.2公斤,又都是单管,火力根本无法与 M134相提并论。
  M134还有一种发射5.56毫米枪弹的改型——— M214“Microgun”机枪,仅重10.2公斤,带1000发弹时的全重38.6公斤,单兵即可携行,射速不减,被美军特种部队广泛使用。
  现在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依靠后座力来驱动枪管旋转。前者成为外能源,后者为内能源,美国使用的加特林机炮喜欢使用外能源,而苏联则喜欢用内能源。
       

 

手提箱式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