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腰带帆布的不耐用吗:中国古代十大戏剧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1:06:44

中国古代十大戏剧家

 

(一)杂剧鼻祖关汉卿

    倍受推崇,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中,关汉卿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辉煌的一页,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个前无古人的了不起的人物。

    中国文学史从时代特点来说,有“唐诗”,“宋词”,“元曲“之称。如果没有关汉卿的出现,所谓的“元曲”在历史中会不会那么高的历史地位,细想想,还真是个问号,是值得怀疑的。

    中国从十三世纪中叶起,戏剧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期。这和关汉卿的毕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时,关汉卿就被人推崇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捏杂剧班头”,很厉害呀!是他领导着整个戏剧活动。

    在人们眼中,关汉卿几乎等同于“戏剧”,他代表了戏剧的全部。东平府的戏曲家高文秀,年纪轻轻地就崭露头角,人们便以“小汉卿”称呼他。这也是江湖诨号,那时,谁有了诨号,是件很了不起很光荣的事情。盛传“武林”中,给人送个诨号,还要聚在一起,好好商量,好好斟酌一番呢,这叫“喝号”,说明你的成就得到同行的认可,有了你的一席之地。由此可见,关汉卿的声名早已深入人心了的。

    关汉卿以字行,原名一斋。这与元代知名戏剧家如《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名德信;《燕子楼》的作者侯正卿,名克中;散曲作家张小山,名可久;王日华,名晔等一样,都以字行于天下。

    有好事之人,将“一斋”和“汉卿”连在一起,浮想开来,在女真人,蒙古人入主中原,关汉卿的名与字,岂非念念不忘“我是一个汉族人”?这样的联想,实在过于牵强,附会了。

    关汉卿是个“书香之家”的子弟,“博学能文‘的士人,何以会走上素被封建士大夫视为”倡优之所蓄”所不齿的戏剧生涯呢?我认为,第一,是当时环境所造成的;第二,也是个人志趣所在。

    中国自盛唐以来,商业经济逐渐发达,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相继形成,市民的收入不断拉大,阶层的发展失衡。占绝大部分的市民所喜欢的说唱艺术,渐渐走向市场,形成一个庞大的民间艺术市场。宋代,说唱艺术成了市民阶层最喜欢的娱乐形式之一,风靡全国,而且深入了农村。要不然说呢,艺术的生命力在群众间,在民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灭亡,都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被“豢养”起来,形式走向繁复,细节完美,也就该死了。没了“根”东西是活不长久的。先前的京剧,昆曲,相声无不是走向豪华的剧场后,濒临死亡,赶紧抢救,现在凑活活着呢。其实,艺人自古就有以进大宅门为荣的习惯。登堂入室,那是一种荣耀。进去便不想出来了。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对汉人非常压制,对异族仇视到极点。几乎所有蒙古人都有生杀予夺大权。在当时,可以明辨是非,寓宣教于娱乐之中的唯有戏剧了。

   “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扁豆”的关汉卿,不由自主地走向了戏剧的舞台。

    回顾一下杂剧发展的源流,不难看出关汉卿竟是此剧种的创始人。盛于宋代的说唱分为两种:其一是说话。即民间艺人讲故事;其二是唱词。即民间艺人所唱的新体“词”。到了金人占领中国北方的时候,,“旧词之格,往往于嘈杂缓急之间,不能尽按,乃别创一调……”[见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这就是“诸宫调”,又叫“北曲”。“北曲”是有讲有唱的叙事歌曲,“西厢记诸宫调”就是有名的代表作。

    蒙古人于1234年灭金以后,由一人独唱的诸宫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便出现把故事人物穿扮起来演出,成了有白有唱有表演的杂剧了。

    杂剧一般分为四折,要是四折不够演叙,可以增加一个“楔子”。场面热闹,内容增加了,形式新鲜的杂剧,很快蓬勃发展起来,由北而南,风靡全国。

    关汉卿是当时剧坛主将,在戏剧改革运动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卓越的创造表现。明宁献王《太和正音谱》,在关汉卿的名*到“初为杂剧之始”。王国维也说,“元时杂剧一体,实汉卿创之”。我想,任何一门独立成形的艺术都不可能是某个人就能创建的,是那一代人为适应当时市场的需要,慢慢摸索出来的。冠一人名下,只因他是当时该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而已。

    十三世纪中叶至十四世纪末,是杂剧的全盛时代,著名剧作家差不多有二百多位,关汉卿仿佛是这灿烂群星中的北斗。

    关汉卿也是风趣之人,经常和王和卿逗嘴,却总是输,从来没赢过。陶宗仪的《辍耕录》中记载,“大名王和卿,滑稽佻挞,传播四方。……时有关汉卿者,亦高才风流也,王常以戏谑加之,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倒是一乐。

    关汉卿见一侍女,便作一小令“朝天子”来戏弄,“鬓鸦,脸霞,屈杀了将陪嫁;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巧笑迎人,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她,倒了蒲桃架。”(蒋一葵《尧山堂外记》)。玩笑开得很有意思。

    关汉卿的创作力极为充沛,有作品六十钟以上,比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所作,几乎多出一倍。现存目下来的有十六种:

   《温太镇玉镜台》,《钱大尹智宠谢天香》,《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杜蕊娘智赏金线池》,《感天动地窦娥冤》,《望江亭中秋切*旦》,《关张双赴西蜀梦》,《闺怨佳人拜月亭》,《关大王军刀》〉,《诈妮子调风月》,《山神庙裴度还带》,《邓夫人苦痛哭存孝》,《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状元堂陈母教子》。

   从存目来看,关汉卿的剧本创作,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是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如《军刀会》,《西蜀梦》,《哭存孝》,《裴度还带》。

   第二,是描写世相的,如《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蝴蝶梦》,《望江亭》。

   第三,是以描写男女风情为主的,如《谢天香》,《金线池》,《玉镜台》,《诈妮子》,《拜月》。

   可见,关汉卿剧作内容的丰富,接触面之广,和现实性之强。

   关汉卿不愧是一代大家。

     [注]:* 是“鱼”字旁加“会”,念kuai 。我不会五笔,特备注。

(二)才情丰丽的王实甫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辞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元)贾仲明  《凌波仙子》

   王实甫,这个在元代杂剧鼎盛时期蜚声艺坛的杰出戏剧大家,也许正是因为一部《西厢记》而成为声名永著的戏剧家。生前的戏剧活动情况,并没有被记录下来。

   仅据现存的少的可怜的有关资料,知道他名字叫德信,实甫是他的字。大都人(现为北京),和关汉卿是同时代,也是一个有金入元的戏剧家。

   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怀疑王和卿与王实甫为同一个人。

   有人根据“王德信”这个名字查出在元代妥欢帖木儿至元年期间,曾有这么个人,做过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他的儿子王结,历任集贤直学士,吏部尚书等官职,当时声名很大。

   “官本位”的中国有谁会刻意记录一个出入风花雪月场所的戏剧家呢。你也许会表示怀疑,其实,那会儿所有说书的,演戏的,说唱的女艺人都叫“妓女”(当然绝大部分也同时过着出卖肉体的生涯。评剧名家老白玉霜就过着这样的生活)。男艺人,音乐师也大都是妓院里的人物,连一切以戏曲为生的人都与妓院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个“风月场',就是人间地狱,是下层男女的悲惨世界。所以,当时的剧作家非常了解他们的痛苦,他们的血泪,他们的辛酸,剧作家们都感同身受,才有那么多的名剧流传下来。

   当时替艺人写话本,剧本,作曲的,统称”才人“。才人们经常聚在一起研究技艺,编写话本,剧本,联系业务的场所,叫做”书会“。

   王实甫也是“书会”的常客,写下了“北剧之冠”的《西厢记》。《西厢记》连“楔子”共计二十四折,是一部打破常规,空前的巨型杂剧。许多剧作家往往写到第四折,便有“才尽”的感觉,使人觉得是“强弩之末”。《西厢记》的剧情并不复杂,竟一气呵成写了二十四折,而且折折精彩,令人不得不心生佩服。

   我的书架上还真有这本《西厢记》,版本不老,是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扉页上还有两枚章,方形章是“北京政法学院藏”,另一枚圆形章是“首都图书馆-藏书”。是在一个收破烂的老人手里花1块钱买来的。也是“五本”二十四折。真的值得好好读上一读。

   王实甫的剧作也相当丰富,著名的就有十四种之多:

  《东海郡于公高门》,《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才子佳人拜月亭》,《韩彩云丝竹芙蓉亭》,《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苏小郎月夜贩茶船》,《四大王歌舞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赵光普进梅谏》,《诗酒丽春园》,《陆绩怀桔》,《双渠怨》,《娇红记》。

   现在,只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保存还算完整。《芙蓉亭》,《贩茶船》只存片断。其他都以散失,或只知晓剧情梗概而已。

   就一部《西厢记》足以使王实甫跻身于世界伟大戏剧家之列。

(三) 姓名香贯满梨园的马致远

   也许先知道那首脍炙人口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而后才知道此令作者的,敢情是马致远。

   马致远在杂剧中词曲有着相当高的造诣,他的描写人物的口吻是切合各人身份的,他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是细致深刻的。但,他的散曲创作方面更为有名,无论从质从量来看,都表现了强大的创作力和令人羡慕的卓越的才华。

   仅在《东篱乐府》所收集马致远的小令就有104首之多,套曲17套以及不完全的5套。这个数量,是压倒同一时期所有作家的,而且全部作品,各个象珠玑一般眩目。例如:

   霜青紫蟹肥,露冷黄花瘦。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东缺。

   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前面所说的《天净沙》,几个名词就那么单摆浮搁码在那里,意境了得,想开来,简直就是一幅酣畅淋淋的水墨画。怨不得,历代词曲名家都试图就它的风格进行创作,可是,绞尽脑汁,谁也没胜过它。

   马致远更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大名家。他的散曲在元代就被推为第一,当时的戏剧界视其为典范,对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马致远大约出生于1250年前后,大都(北京)人,出身富厚之家,年少时就显出超卓的才华。曾作国浙江儒学提举的官,可是为人潇洒又有抱负的他,很难和官场合得来,中年便离开仕宦之途,转向戏剧界,开始了“酒中仙”“风月主”的浪漫且快意的生活。

   贾仲明在《凌波仙词》中不得不赞道:

   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眉。

   马致远创作的杂剧,见记载的有十三中:

   《刘阮误入天台洞》,《吕太后人·戚夫人》,《江州司马青衫泪》,《风雪骑驴孟浩然》,《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王祖师三度马丹阳》,《太华山陈搏高卧》,《孟浩然踏雪寻梅》,《吕蒙正风雪斋后钟》,《半夜雷轰荐福碑》,《大人先生酒德颂》,《马丹阳三度任疯子》,《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保存的有《汉宫秋》,《青衫泪》,《孟浩然》,《荐福碑》,《陈搏高卧》,《岳阳楼》,《任疯子》,《误入天台》八种。

   马致远的杂剧题材广泛,但是,描写神仙故事的特别多。这个数量不仅在他本人的剧作中占了很大比例,就是我们所能看见的全部元代神仙戏,总共才十种,他占了很大一部分。难怪说他是“马神仙”了。

(四)光芒四射的巨星白朴

   白朴是元代戏剧四大家之一,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

   白朴本字仁甫,后改为太素,号兰谷先生,今山西河曲人。生于1226年。出身仕宦之家,父亲名华,字文举,号寓斋,是贞佑三年进士,做过枢密院判官。

   白朴幼年即聪颖过人,好学不倦。和他家有“通家”之好的答诗人元好问曾赋诗赞道,“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白朴7岁那年,蒙古大军向金朝进攻之际,他的父亲外出召请救兵,仓皇中母亲走失。元好问便带他北渡避难,象对亲生儿子一样教养白朴。后来白朴父子团聚,白朴以诗表达了对元好问的感激之情,“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巢儿 ”。

  可惜有关白朴的文献不多,这个大戏剧家的艺术活动如何?无从知晓,也难推考。实在是一件可惜之极的事情。据说,他死于1312年。

   白朴有《天籁集》两卷传世,证明他是一位具有高度成就的词人。想想,人家打小就跟元好问学习,也是名师出高徒啊。

   剧创作中,《梧桐雨》一向被推为其代表作。此剧是根据(唐)陈鸿的《长恨歌传》以及采取一些史实改变而成。

   白朴创作的杂剧,据散落的史料看,有十六种:

  《秋江风月凤凰城》,《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鸳鸯简墙头马上》,《韩翠苹御水流红叶》,《唐明皇游月宫》,《董秀英花月东墙记》,《汉高祖斩白蛇》,《祝英台死嫁梁山伯》,《阎师道赶江》,《楚庄王夜宴绝缨会》,《萧翼智赚兰亭记》,《泗水亭长》,《崔护喝浆》,《苏小小月夜钱塘梦》,《薛琼琼月夜银筝怨》,《李克用箭射双雕》。

   流传至今还属完整的仅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流《红叶,》射《双雕,》游《月宫有》部分遗曲可见。

   有些只剩下存目,连一点内容都无从考证了。

(五)锦绣文章满肺腑的郑光祖

    关,王,马,白稍后,而为一代戏剧大家的要数郑光祖。与他同时代的钟嗣成说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为郑老先生”,可见郑光祖名气之大了。

   自明代以来,论者皆以关汉卿郑光祖并称,说他两个都以杂剧擅名。对于郑光祖的词曲,(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里》盛赞,“出语不凡,若咳唾落乎九天,临风而生珠玉。”王国维则比他为唐诗中的温飞卿,宋词中的秦少游,还说他的词曲好像“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评价够高的。

   郑光祖的生平资料比白朴还少,生卒年也无法考证,应该属于元代统一之后1279--1340年之间的作者。他的字是德辉,山西襄陵人。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把人分为十等,有一官,二吏……八倡,九儒,十丐之称。“臭老九,臭老九”的叫法就是从这来的。

   郑光祖平民读书出身,据说作过提不起来的小官,后辞职,混迹江湖,病逝,在西湖的灵芝寺举行火葬。当时,许多人都写了诗文前来吊唁。

   郑光祖的词曲以精美见长,脍炙人口。他的创作颇丰,所作著名的杂剧旧有十八种:

  《李太白醉写秦楼月》,《丑齐后无盐破连环》,《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立成汤伊尹耕梓》,《三落水鬼泛采莲船》,《秦赵高指鹿为马》,《绉梅香骗翰林风月》,《崔环宝月夜闻争》,《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王太后摔印哭孺子》,《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齐景公哭晏婴》,《谢阿蛮梨园乐府》,《周亚夫细柳营》,《紫云娘》,《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其中有《王粲登楼》,《倩女离魂》,《伊尹耕梓》,《周公摄政》,《无盐破环》,《三战吕布》,《老君堂》,《绉梅香》等八种尚存。《月夜闻争》还有些零星词曲可见。

   这些词曲,成了传唱不衰之名句,难怪(明)蒋一葵大加赞赏,“美哉德辉之才,名不虚传”。

   有些人认为郑光祖的词曲和关汉卿,马东篱,白仁甫相较,当属第一。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六)中国戏剧中兴功臣高则诚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高则诚是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琵琶记》被誉为“南曲之祖”,也是十四世纪一本辉煌的文学名著,对后来的戏剧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高则诚生活在元代中叶至明初,这个时期,崛起于北方的杂剧风靡全国,杂剧又被称为“北曲”,由于形式的过于严格,如一剧只限四折或加一个“楔子”,就连《西厢记》也迫于这个剧种形式的限制,不得不将剧本分为“五本,二十四折”。“北曲”还要求全剧或每折都由末或旦角独唱,词曲的声律也很严格,不适意较长的故事,情节复杂的剧本创作和演出。大凡将某种形式奉为“金科玉律”,那么,这种形式离死期也就不太远喽。

   由于原来流行南方的戏剧形式比较自由,南剧,也就是“南曲”重新被一些剧作家注意,予以创造性利用,从而形成一种不限制折数,不限制角色演唱的新形式。这种革新,有极大进步的剧本,从明代以来,就习惯地叫它做“传奇”。

   高则诚就是在这次戏剧革新初期立了显著功绩的,是个极为突出的人物,他的《琵琶记》就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的代表作。

   他出生于1305年,名明,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因瑞安原属永嘉,后人又称他为“永嘉先生”。

   他有一首“题岳王墓”的诗,很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莫向中原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

             内廷不下班师诏,朔漠全归大将旗。

             父子一门甘伏节,山河万里竟分支。

             孤臣犹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高则诚在1356年开始创作《琵琶记》,据《雕邱杂录》说,他作《琵琶记》时,闭门谢客,极力苦心歌咏,久则吐涎沫不绝,按节拍则脚点楼板皆穿。厉害,名著的诞生,作者都是处于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高先生的脚头功夫确实了得,佩服。

   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四书五经如五谷,家家不可缺;高明的《琵琶记》如珍馐百味,富贵家岂可缺耶”。

   《琵琶记》在当时就流行全国,至今还能在昆曲中保存四十二曲牌的工尺谱,是有原因的。高则诚被誉为中国戏剧中兴功臣,又是个写词曲的大革命家,实在当之无愧的。

  《琵琶记》早在1841年就有法国译本,在国际戏剧界也倍受赞誉的。

(七) 盛名永垂不朽的汤显祖

   汤显祖是明代最传奇最伟大的剧作家,我想基本上不会有人反对的。他的剧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当属《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如今很多所谓的艺术大师难于想像得到的。这个艺术形象使汤显祖获得了崇高的声誉,从而使他的盛名达到“永垂不朽”的地步。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晚年又号清远道人。出生于1550年(明嘉靖29年)8月14日,江西临川人。这般详细的史料,您一定会猜到他中过功名。历史就是和我们某些人似的---嫌贫爱富。作史的人,也会笑脸迎合某些人的意思。

   当时江西是中国思想史大有名气的革新派---泰州学派的发源与盛行的地方。该学派打破朱熹建立的正统哲学,反对束缚身心的礼教,主张思想自由,讲学自由,把自己的学说深入平民中间去。汤显祖就拜在该学派大弟子王艮的高徒--罗汝芳的门下。

   相传,汤显祖曾为一主考对联,主考的上联:

      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

   汤显祖略沉思,对出下联:

      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汤显祖21岁中举人,以善些时文出名,后来还被称为举业八大家之一。到勒1岁,他才赴北京应试。宰相张居正想让儿子和汤显祖同中三甲,好借他的名望,抬高儿子的声望。便吩咐儿子与汤显祖结交。汤显祖呢,不愿巴结,也不愿与那些纨绔子弟往来。现在的人看来,此兄够傻的,如今到处托门路来上赶着去拍马溜须呢。有些地方小官儿狠不能认高干子弟为干爹,点头哈腰地围前转后的,一派恶奴相。

   据说张居正怀恨于心,从中作梗,汤显祖落榜。直到张居正死后第二年(1583年),汤显祖34岁才中得进士。任南京太常博士,三年后升任南京礼部主事。

   在任期间,他和友人谢九紫,吴拾芝,曾粤祥合作的戏剧《紫箫记》,竟流传开来。汤显祖觉得这剧本内容粗糙,没有特色,原是习作,就趁“官冷曹闲”的日子,进行修改润色,改名为《紫钗记》。

   在官场,汤显祖是个失败者。辞职后,回到家乡,积极参与戏剧创作中。他为自己书斋取名---玉茗堂。玉茗是白山茶的别名,意寓读书人的操守。

   汤显祖对元代的戏剧很有研究,也非常用功,搜藏元代剧本达千余种,大部分是孤本,连《太和正音谱》都没有记载。如果问他各种剧本特色?有什么杰出的地方?汤显祖对答如流。这才是真正作学问啊。

   他居乡期间的主要工作,便是整理一部新创作的剧本---《牡丹亭》,又叫《返魂记》。

   汤显祖其他的文学作品也极为丰富,有《玉茗堂文》流传下来,文十六卷,诗十八卷,尺牍六卷,赋六卷。

   他的剧作----《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都以梦中情节做张本,故称“玉茗堂四梦”。

   总之,就一部《牡丹亭》,无论它的内容,文辞都是卓越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件瑰宝。

(八)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

   在中国戏曲史上,能称得起戏剧创作大家又是理论家的,唯有李渔一人了。

   李渔明末清初人,出生于1605年(明万历33年),字笠鸿,晚年号笠翁,又号湖上笠翁,时称李十郎,让人想起那个多才多情的柳七郎。原籍浙江兰溪,居住在钱塘(杭州)。

   青年时期正赶上明朝覆没,满人入主中原,他没有向新朝猎取功名的想法,便漫游大江南北,结交名士。后来,不得不依靠卖文生活了。

   在南京“芥子园”住的时候,写了很多短篇小说给书坊出版,有写了很多“传奇”出版并给剧团演出使用。现在想来,李渔极有可能是我国的第一位“职业作家”,纯靠一枝笔打天下的。后来的生活得还不错,杭州西湖云居山东麓的“仄园”就是他的。如今的作家在为成为“签约作家”而打的头破血流的,渴望被“豢养”,是我们作家头脑中遗传下来的最强“基因”了。

   李渔写作时,约稿人要先付50%的定金,完成一半儿后,那50%的余款您先拿来,有信札为证,“此剧上半已完,可先付之优盂,自今日起,又写下场头矣。”古龙就是这个样子,只不过古龙拿到钱款连夜“潇洒”去了。

   李渔的小说,最著名的是“十二楼”,因为每篇都用“楼”来命名,如《合影楼》,《夺锦楼》,《三兴楼》,《夏宜楼》,《归正楼》,《萃雅楼》,《拂云楼》,《鹤归楼》等等。

   他创作的传奇(剧本)有数十种,知名的有《万年表》,《偷甲记》,《双锤记》,《四元记》,《鱼篮记》,《万全记》等。而《奈何天》,《比目鱼》,《唇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凤求凰》,《巧团圆》,《玉搔首》,《意中缘》,则为“李笠翁十种曲”,是李渔的代表作。

   他的《风筝误》刻画人物性格感情,都很尽致。词曲方面,《新传奇品》中评价是“如桃源笑傲,别有天地”。

   李渔的创作在日本很受欢迎,《文学大观》里有他的译著本,日本人称他为诗中杜甫。欧洲也有他的译著本。而我们竟快把他忘干净了,谁的悲哀?

   他建立了一整套戏剧理论,分为---结构,词采,宾白,科诨,格局,选剧,双调,授曲,教白,脱套,选姿,修容,治服,习技等,从构思一直到演出效果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就连当时文人们不愿写的,觉得有失自己身份的“宾白”,他都抱着“剧本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须要替舞台上演打算”的初衷,将“宾白”按剧情要求,人物性格一一标注上。

  李渔对于戏剧本身的作用,也有非常正确的认识,他在《比目鱼》的卷场诗写道:

            迩来节义颇荒唐,尽把宣淫罪戏场。

            思借戏场维节义,系铃人授解铃方。

(九)突破公式烂套的孔尚任

   孔尚任于清顺治5年(1648年)9月17日出生山东曲阜,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别署云亭山人。孔圣人后代。

   康熙23年(1684年)秋天,阖族万人祭祖大典就有孔尚任主持,这使他获得很高的声誉。孔家祭奠后,康熙玄烨下江南回朝,路过山东,也要祭孔,于是孔尚任又为康熙主持祭典,被推荐皇帝面前“讲经”。因为“召对称旨”,得到康熙褒奖,便“不拘定例,额外试用”,任命孔尚任为国子监博士,相当于中央最高学府教授吧。

   任职期间,结识了冒辟疆,邓孝威,杜子星,曾石涛等人,加深了他对明朝灭亡的认识。在扬州梅花岭,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拜明孝陵,访张瑶星道士,这些经历丰富了《桃花扇》传奇(剧本)的素材。

   1694年6月,经过孔尚任十几年的苦心经营,三易其稿的《桃花扇》终于脱稿。这个戏剧刚一面世,就大获赞扬,“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不久,康熙皇帝得知,也要了来读。由于孔尚任在《桃花扇》里表现了明末清初汉人对明朝的哀思,表扬了史可法,左良玉,黄得功忠于明朝,遂引起皇帝及他左右人的不满。第二年开春,孔尚任被免职。其实,文人最不好处理的就是“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好像自古以来就有“文人的思想”是统治者的最大敌人,是当时所推行的政治的“最大的绊脚石”。就屡屡上演着“焚书”,实在不行,连“儒”也“坑”了了事。

  其实,尤其是作家简单地退去“人”的“原罪”的作品,也就失去了作品的“灵魂”。就连孔夫子也是因“愤”而著〈论语〉,蒲松龄因“恨”而写《聊斋志》〉。许是“人的原罪”极具普遍性,才会得罪当朝。

  康熙41年,孔尚任不得不离京,在告别王士祯时写道,“挥泪酬知己,歌骚问上天;真嫌芳草秽,未信美人妍”。愤慨之情跃然纸上。离开京城,孔尚任漫游名山大川,写了许多动人诗篇,才回到故乡,过着“薄酒堪尝才返鲁,晚花可采莫思京”的生活。

   大约如是者过了六七年,《桃花扇》才在津门诗人佟蔗村的资助下,得以刻板印行。这个杰出的剧本才不至于淹没,流传下来。

  康熙57年(1718年)春天,孔尚任终于石门山,享年71岁。

  《桃花扇》是一个十四出的大型剧本,内容涉及广泛,登场人物众多。孔尚任能够打破俗套,不以侯李二人团圆做结局,他很有见识。在剧情处理上,孔尚任显现出卓越的手法,第一,针线细密。第二,转换灵活,毫无痕迹。当时的剧作家的公式烂套被他突破得体无完肤。

  从孔尚任的创作态度和创作过程来看,《桃花扇》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十)展开现代戏曲灿烂局面的洪升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同时代的人物共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就是著名历史剧---《桃花扇》的创作者---孔尚任;另一个便是著名爱情剧---《长生殿》的作者---洪升。他们是个清代戏剧作家中的两颗恒星,当时就有“南洪北孔”之称。

   而洪升是继承元明戏剧优秀传统,同时开拓了近代戏曲灿烂局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洪升,号稗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顺治2年(1645年)生于一个“名门望族”之家。年轻时,家里突发变故,遂迁到北京居住。康熙年间,成了一名国子监的太学生员。

   他拜当时著名诗人王士祯(渔洋)为师,后师从另一位著名诗人施润章(愚山)学习诗法,并研习词曲。洪升的诗很讲究“格律”,和他老师所主张的“神韵”大不相同,或许跟他喜好词曲有关。其实“格”于“韵”一直存在争执,有些人视“格律”为律条,对仗严丝合缝,就是没有“意境”。我以为这样的诗歌只能算学习“格律”的习作,实在称不上什么“好诗”。有些人刻意追求“神韵”,而忽略必要的“格律”,这样的诗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已经不算是诗了。只有在“格律”的要求下,追求“神韵”。如果两者相冲突,那就只能顾“神韵”,破其“格”喽。有人称赞洪升的诗歌是“宗法三唐,矫然出流俗之外”,也有人推许他“疏淡成家”。青年诗人洪升誉满京城。

   洪升在社交场合经常翘起脚,目空一切,指古摘今,说得头头是道,也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才子气”。很有青年诗人的味道。

   喜好词曲的洪升,他的诗名慢慢被戏剧家的名头所掩盖。的确,他的戏剧成就比诗歌高得多。

   有名的杂剧旧有《天涯泪》,《青衫湿》,《四婵娟》;传奇有《回文锦》,〈回龙院〉,〈锦绣圆〉,《闹高堂》,《节孝坊》等等,这都是洪升1688年以前写成的。

  大约洪升25岁时就开始写〈长生殿〉,以杨贵妃的故事为内容,寓亡国隐痛于爱情变故中。经过反反复复地修改,直到康熙戊辰年(即1688年)才脱稿,正式定名为《长生殿》。

 《长生殿》脱稿后,立刻引起世人关注,相互传抄。

  不久,号称京城第一剧班的“内聚班”首次公演《长生殿》,博得一片叫好声。自此,上到王公贵胄,下及酒社歌楼,无不竟演此剧。

  艺人们为感谢洪升大排筵宴,洪升很是高兴,亲自遍请京城名士。宴会地点就在生公园,这天,观者如云,十分热闹。

   俗话说,小人得供着,千万别得罪。宴会那天,漏请一位叫赵星瞻的人,此人心胸狭隘,就向上司黄六鸿报告,“现在是国忌期间,他们竟敢触犯朝章,应该上报朝廷”。

   这件事情发生在1689年的9,10月之间。正是佟皇后死了两个月之后。清朝规定,凡皇帝或皇后死了,“在京军民人等,二十七日素服,百日不做乐,一月不嫁娶”。否则,按“大不敬”论罪。洪升不懂?其实皇后死了实际执行的就是27天“不作乐”,并没真正严格执行“百日不作乐”的规定。

   朝廷借此机会,揪住《长生殿》的内容不放,影射满人为“异类”为由,抓洪升,赵执信,查慎行50几人入狱。后来经多方走动,洪升被革了监生编管山西,其余人等该革职的革职,该斥逐的赤逐。这场“轩然大波”才暂时平静下来。

   康熙43年(1704年)3月洪升离开杭州,到松江,南京游览。5月往回走,途次吴兴浔溪,酒喝多了,不幸失足落水,一代名家,就此永远沉沦水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