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裁剪图画法:《兵马俑真相》不是异端邪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18:13
《兵马俑真相》不是异端
邪说!
(2009-08-03 23:13:54)
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陈景元
秦俑
杂谈
分类: 秦陵、秦俑的是非之争

当秦俑坑进行第三次发掘的新闻报道,像雪花那样覆盖中华大地的时刻,由新华社记者冯国、胡瑶先生撰写的《秦俑归属之谜有望解开》的文章,及时向公众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有的专家,还把秦俑与秦始皇剥离开来,古建筑学家陈景元认为,秦俑坑是秦宣太后的陪葬坑”。这是新华社第一次通过媒体,将陈景元“把秦俑与秦始皇剥离开来”的观点,进行了客观地介绍。
据《光明日报》和《成都日报》有关报道,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先生,最近也指出“目前学术界对秦俑身份、俑阵规模、功能,甚至兵马俑为谁陪葬问题都有分歧。”他说“争论是必然的,信息越不完整,争论的空间就越大。”可见,陈景元在“兵马俑为谁陪葬问题”上,提出不同学术观点,不应该视为洪水猛兽和异端邪说,而只有通过争论,才能弄清是和非。
将“秦始皇与秦俑”,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人和事,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已经有35个年头了。与此同时,陈景元提出的“把秦俑与秦始皇剥离开来”的另类观点,却始终没有正常的途径和机会,能够全面、系统、详尽地向公众进行介绍,他几十万字的学术论著,一直被严格管制、掌控着。去年《秦俑真相》一书,已由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只可惜内地很难看到此书的内容。
现在,经过多方的争取和努力,大陆版的《兵马俑真相:俑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一书,获准由华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全国新华书店、以及众多网上书店正式销售。该书用24万字的篇幅、以63个具体的理由,在史料可靠、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将“秦俑与秦始皇剥离开来”这个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以抽丝剥茧的方式进行科学论证,目的是彻底还原这一重要文物的历史面目。
洋洋数十万言的论证材料,一下子摆到人们面前,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耐心,实在是很难真正把握住本书主体精神和思维脉搏的,有时闪过一句话、甚至漏看一个字,都会出现认识上的大偏差。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及网友们,能够更充分、更及时地了解秦俑这一“另类”观点的精髓和核心的内容,本报记者对作者,做了一次如下深入的采访,作为向公众进行的一种导读服务。
记者问:秦俑坑与秦始皇陵的距离,其实並不是很远的,你有什么充分的依据和理由,认定这几个俑坑与秦始皇陵毫无关系?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秦始皇当年曾经下令李斯,将陵墓范围向外扩展“三百丈”,根据钻探测量结果,发现陶俑掘井地正好在“三百丈”范围内,证明俑坑是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1981年袁先生亲自撰文,以“三百丈”的说法,回答中外人士对“距离”提出的质疑。而各种版本的《汉旧仪》中,根本找不到这段“三百丈”的文字资料,所以这一重要史料的出处,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2,李斯只在秦始皇35年,才当上了丞相,完全没有资格在10年之前,就去主持帝王陵工程建设,用这种来源不清、内容失实的所谓史料,去作为重大考古“定性”的主要依据,显然是很不严谨、又很不妥当的。
3,即使真有“三百丈”记载,也不解决任何问题。秦时“三百丈”只有690米,根据地形图量算,秦始皇陵封土至陶俑掘井地接近2公里,无论用什么理由去辩解,它也不可能被包囊在“三百丈”的范围之内。
4,近几年来,袁仲一又以“约数”为由,要人们不必与具体数字较真。请问:袁先生是以“钻探测量”的方法,测得俑坑在“三百丈”范围之内的,难道“钻探测量”的成果,也是可以任人进行“虚构”的吗?
记者问:秦始皇陵陵园的面积“56.25平方公里”,而距秦始皇陵只有2公里的秦俑坑,还能够再说它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吗?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在俑坑以东1公里的代王镇南,有一座秦始皇陵的东门阙,证明了秦始皇陵确实是世界最大的帝王陵。除了秦俑坑之外,这里还有秦始皇的几百座陪葬坑、陪葬墓。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自古至今,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说当年建造秦始皇陵的过程中,曾经占用了“56.25平方公里”的土地。应该说,这“56.25平方公里”陵园的圈占,完全是秦俑馆的一些考古学家们,自己闭门造车的杰作。
2,袁先生在自己的《秦始皇陵考古纪要》中,认定“56.25平方公里”的依据,就是那个东阙门遗址。但在不久以前,经过钻探调查之后,才发现那只是两座汉代的墓葬,当初认定的前提,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3,“56.25平方公里”陵园,以秦始皇陵封土中心为原点进行圈占,而骊山与秦始皇陵,只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所以“56.25平方公里”的陵园,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区域,竟然要爬高到骊山的山顶上面去了。
4,这“56.25平方公里”面积,只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文物,划定的一块建设用地控制范围,目的只是供规划部门、国土部门,去限制各种非农业建设项目的乱占滥用,而与当年秦始皇陵建设根本无关。
记者问:司马迁《史记》都说,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预修陵墓,你有什么理由说,秦始皇陵、秦俑坑都不是他生前建造的呢?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秦始皇即位之后,立即征调72万人、耗以37年时间,为自己建造规模巨大的、神秘莫测的陵墓,陵墓包括地宫建筑和地上宮殿,秦俑坑无疑也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秦始皇即位时,首先要建造的是,刚刚去世的父亲秦庄襄王陵、即位三、四天去世的祖父秦孝文王陵、尊祖父秦昭王陵,以及祖母、尊祖母陵,这才是秦始皇即位之后一段时期之内,最紧迫的陵墓建造工程。
2,秦人没有预修陵墓的传统,汉以前最高等级的陵墓,七个月时间即可完工,不需生前进行预修。西汉帝陵的预修,主要是设置陵邑、迁徙富豪、建造地上寝庙,去世后再挖掘竖穴,建造“黄肠题凑”的地宫。
3,众多史料明确记载,历代帝王建造陵墓时,都要压毁、吞噬成千上万的前代、前人的墓葬。所以在秦始皇陵及“56.25平方公里”范围内,要去压占数以千计、万计的他人墓葬,实在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4,过去几十年来,骊山北麓发现的几乎所有文物,不管阿猫阿狗,不经任何考古论证,都被认定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品的。这种想当然、凭感觉的“定性、定名”,这与科学的考古论证工作,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记者问:秦俑坑中出土那么多的车和马,你又为什么不认为它们是实战的战车?这些车和马为什么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车战?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俑坑里面的军队,是一支象征秦始皇南征北战的正规部队。四马驾驭的战车,战斗力比步兵、骑兵都要强大得多。俑坑车、步、骑兵结合,是一种最佳的战斗组合。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古代战车和车战,只适用广阔、平坦地形上、或者是小规模、近距离的作战区域。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中国,处处是战车的“死地”,战车在崎岖道路上行驶,面对坑洼地形,必然全面瘫痪、解体。
2,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关隘众多,道路狭窄,都是“车不方轨、马不并辔”,所以四马驾驭的战车,连秦国自己的“函谷关”都冲不过去,它哪里谈得上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前去征服地形极其险要的诸侯六国?
3,战车作战过程中,车上必须有三名甲士,而俑坑有的车上,只有两名甲士,所以这种仗,是打不起来的。另外,俑坑有的车舆,只有90厘米、110厘米,容纳不了三名甲士,可见它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战车。
4,驾驭战车的马,既要求有超强的负重能力,又必须具备闪电般的奔跑速度。自古马分上、中、下三等,而秦俑坑面的马,连下马体高138厘米的标准,都没有能够达到。可见,它们只是一些等外马、劣质马。
记者问:秦俑的头上既不戴盔,手里面又不持盾牌,凭着这么两条理由,你就能够断定它们,不可能是秦王朝的战斗部队吗?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历代秦国的军队,一律都是“科头”的装束,在打仗的时候,是根本不戴头盔的。只有做到无盔、无盾,才能使自已轻装上阵,表现出一种勇于公战的大无畏精神。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在古代作战疆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并无定制可言,那种“万箭齐发、矢如雨下”的攻防情景,是经常发生的。军人要冲锋陷阵,又不戴头盔,不持护盾,只凭刀枪不入的信念,并不能解决任何的实际问题。
2,秦军打败仗的史料记载,是比比皆是的,有时几十万秦军,连同军中统帅,都被敌国悉数歼灭。其实“科头”,只是“光头”的意思。不剃光头发,头上梳着长瓣,不论戴不戴盔,都不能称之为“科头”军。
3,担负野战任务的正规部队,处于干旱地带、碰上酷暑季节,如果士兵们都留着长发,头上盘着各种精美艺术造型的发髻,在江河中洗一次头、编一次髻,是很耗时间的,要是有一点敌情,恐怕一个都逃不掉!
4,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铜镜中,就有一手持剑、一手持盾的军人形象,秦陵附近也出土有盔和盾,这证明了秦军,应该是有盔有盾的,而不见有这种军事装备的俑坑,怎么能和秦朝作战部队联系在一起。
记者问:在俑坑里面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兵器,你有什么理由认为这些剑、戈、矛之类的兵器,只是一种过时、落后的东西呢?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剑,最长只有55厘米,而俑坑的铜剑长度,已经达到91厘米,俑坑铜剑,是铸造技术的巅峰之作,所以秦俑坑里的青铜兵器,一点也不过时、落后。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俑坑青铜制兵器的先进与否,不能和春秋时期铜制兵器相比,而要和战国时期各国拥有的铁制兵器相比,铁剑长度可达150厘米以上,钢铁兵器能够削铁如泥,谁先进、谁落后,难道秦始皇都分辨不出来吗?
2,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铜御手俑,剑长为60.24厘米,以二分之一比例制作,它的原型尺寸,应该是120.48厘米,既然俑坑91厘米铜剑长度是极限尺寸,那么御手所佩之剑,毫无疑问肯定就是一把钢铁之剑了。
3,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收缴全国所有铜制兵器,铸造成十二个各重34万斤的铜人,这是全国数百万军队原来使用过的兵器。所以在秦王朝,谁继续拥有青铜制造的兵器,谁就是一种严重违抗君命的犯上行为。
4,从《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有关史料记载中,可以发现:秦国朝宫正殿的擎天大柱,都是采用青铜材料浇铸而成的,这就充分地说明了,秦王朝的众多冶铜作坊,早就已经转产为非军事的各种用途了。
记者问:关于秦王朝的军队,到底是以铁兵器、还是以铜兵器武装起来的,据你已经掌握的有关秦代铁兵器材料都有哪些呢?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以铁制兵器全面去取代青铜兵器,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而铁兵器真正取代青铜兵器,应该是东汉代以后的事情。比如,秦俑坑几万件兵器中,只有一件铁制的。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我国春秋时期,铁制兵器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到了战国时期,铁兵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并正式装备了各国的作战部队,这一种情况,从燕赵、齐楚、韩魏等国大量出土的铁制兵器,就可以得到证实。
2,秦始皇时期,各国朝贡的铁兵器很多,太阿、昆卢等著名的铁剑,均为秦皇所有。历次战争中,战场上都能缴获大量钢铁武器,统一中国之后,它拥有全国冶铁资源和技术人才,以冶铁为业的巨富不知其数。
3,司马迁高祖父司马昌,曾经当过秦王朝的钢铁部长,各个郡县正式设有铁官,秦时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这是历史上钢铁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秦代许多宫殿以磁石为门,为的是防止铁制兵器潜入秦宫。
4,在风翔秦公大墓中有铁剑,秦都咸阳宫殿遗址中有铁剑,秦始皇陵城内中有铁剑,秦始皇陵刑徒墓中有铁剑,长沙秦墓中出土也有铁剑。唯独俑坑中不见铁剑,难道还不说明它与秦始皇时期是格格不入的吗?
记者问:秦俑坑大多数武士俑头项一侧,梳着一种奇特的“歪髻”,你认为这么一种发髻,到底是从哪里发展演变而来的呢?
陈老答:秦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的观点是,秦俑头顶上的发髻,是很美、很特别,是与常人的发式很不一样,这应该是出于一种艺术造型上的需要,可能是古代秦人俏皮性格的一种情景再现。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我国西南地区有些艺人,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的滑稽面具,贵州的榕江地区发现有“歪髻赤足”的石刻雕像,它确实给人们一种“俏皮”的印象,但这是民间创作的艺术作品。
2,秦人习俗,《荀子·强国篇》中有“其服不佻”的记载,佻和俏有其相似之处。秦人衣着传统,一向朴实无华,它与形形色色的奇装异服,没有任何共同点,吴永琪的解释,没有触及这种习俗的来源问题。
3,《皇清职贡图》上有“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记载,表明“歪髻”和汉民族的“中髻”,有着巨大差异。土人,是指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贵州有一支“歪梳苗”,头上就梳着这样一种“歪髻”。
4,历史上楚苗同裔,“歪髻”在楚人中传承下来,湖北楚墓中,有梳着“歪髻”的古尸;阿房宫遗址出土的玉片上,有“歪髻”的人像,阿房宫由秦宣太后始建,她来自楚国王族,“歪髻”和她有直接的关系。
记者问:由于秦俑坑中的所有将军俑和武士俑,一律不穿黑色的服装,难道这就意味着它违反了秦始皇推行的“尚黑”制度?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秦代“尚黑”制度,只在重要庆典活动、丧葬礼仪上,穿黑色的衣服。刘占成的观点是,秦军的服装由农家自备,农家什么颜料多就多染什么布,颜色也很难统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袁先生一直强调,秦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丧葬礼仪吗?难道不正是必须穿黑衣的关键时刻吗?况且一国之君去世了,难道全体的军人,还要穿着五颜六色的彩服,前去参加各种悼念活动?
2,说秦朝军队服装由农家自备,是对云梦秦简两版"家书"的曲解。野战军要南征北战,服役几十年,居无定所,让家人怎么邮寄?难道秦始皇有财力,去塑造秦俑的彩色服装,而无钱给作战部队发放真的军需?
3,秦俑身上的服装,以红色、紫色居多,这是楚人“尚赤”精神的再现,与秦王朝“尚黑”制度完全对着干,在俑坑服色没有丝毫“尚黑”体现的情况下,还有什么资格去鼓吹这是一支秦王朝“尚黑”的军队?
4,《韩非子》中说:“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发出“尚黑令”之后,居然没有人出来响应,并且还穿着红绿彩服为自己来陪葬,这是合乎逻辑的吗?
记者问:你认为秦王朝是全面实行“车同轨”制度的吗?秦始皇为何要主张“车同轨”,推行“车同轨”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秦代有战车、有大车、有小车、有独轮车。既然有各种不同用途的车,就有大小很不相同的车轮轮距,在这一种情况之下,秦王朝怎么有可能真正做到“车同轨”。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车只能在特定道路上行驶。除非使用骑兵和步兵,不同车辙的路,是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最好办法。秦武王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说明秦囯战车,根本开不到洛阳去。
2,《中庸·或问》中有“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记载,这是古代造车不可逾越的技术规范,如果造出的车辆轮距各不相同,怎么可能与门外统一的车辙相合?而不能在车辙内行走的车子,那是肯定要翻车的。
3,《说文解字·序》中说,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涂异轨、令律异法、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天下,李斯乃奏同之。”秦朝由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就必须使车辆的制造,全面实行标准化、系列化制度。
4,实行“车同轨”的结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产量和质量,及时供应车辆的备品、备件。更重要的,它能使一车直通全国各地。如果车不同轨,哪里还有巩固国防、发展经济、保障稳定的强大物质基础?
记者问:在秦俑坑中发现了几件刻有“吕不韦”名字的青铜戈,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秦俑坑,确实是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的吗?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俑坑出土有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铭文的“吕不韦戈”,因为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因此“吕不韦戈”的存在,当然是俑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的“铁证”。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戈只是一种可移动文物,可以出土在后人的墓葬中,也可进入被后人破坏的前人墓葬中。袁仲一也宣称:俑坑在焚毁前,遭到大规模人为破坏,并劫走大量兵器。所以坑内留有外人的东西,也是正常的事情。
2,袁仲一说过“吕不韦戈”,出土于淤泥层之下,而在电视节目中却改口说:戈是由于长期受水浸泡,木柄逐渐受到了腐朽之后,最后支撑不住,而掉落到了淤泥层之上的。这一上一下,到底是哪个位置才对?
3,如果青铜戈是俑坑竣工不久,由于大水浸泡,木柄朽蚀而落下,那么戈出土时的位置,就应该掉落在俑坑的铺地砖上,而不应该掉落到需要由几十年淤积,并已经干涸了的、一层层极其清晰的淤泥层表面上。
4,俑坑里的淤泥层,是俑坑建成到焚毁前,存在于世的一种“时间年轮”。俑坑人为破坏严重,大量实用兵器被农民起义军劫走,在这个案发的现场,留下一些与他们身份相符的粗劣兵器,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记者问:在陶俑的身上发现有一个非常怪僻的陶文,你有什么样确凿的、可靠的材料,判读出它一定就是“芈月”这两个字?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陶俑身上那个陶文,是一个完整的字,完整的字不能随便拆开加以判读,经过辨认之后,它应该是“脾”字,而且还是一位工匠的名字,更不可能是秦宣太后的名字。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袁仲一将陶俑身上的那个字,读为“脾”字,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根据,因为各种古文字的书写中,“脾”的字形是很多的,是很容易进行比照的,可以说“脾”字所有的古文,与那个陶文没有任何相近之处。
2,将陶文只认定为工匠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猜测和想象,因为整个俑坑只有一个这种陶文,难道这位工匠做完一件陶俑后,就“下岗”了?陶俑身上刻有“咸阳”、“咸阳令”,难道这些也是工匠们的名字?
3,“芈、月”的判读,有众多古文字学上非常确凿的依据,而且在阿房宫遗址上也有相同的字,所以俑坑和阿房宫都和一位芈姓人物,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说,这种认定的方法,是非常严谨、可靠、准确的。
4,文字到底能不能拆开判读?这是有关独体字、合体字最基本的常识问题。秦俑馆的研究室主任张文立教授,1984年就曾经公开发表文章,认为陈景元将陶俑身上的文字,判读为“芈、月”两字,是很正确的。
记者问:有关秦宣太后陵具体位置,有没有可靠的定位依据?它到底在骊山北麓的西杨村一带,还是在骊山西麓的芷阳故城?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史记》上说宣太后葬“芷阳骊山”,而芷阳故城在骊山西麓的洪庆附近,由于西杨村位于骊山北麓地区,它与芷阳故城相距几十里,所以西杨村与宣太后陵无关。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秦时芷阳,不仅是一座城,更是辖地甚广的县,城有城址,县有县界,城址是个点,县址是个面,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以点带面,去否定面的存在,所以将“葬芷阳”说成葬于芷阳故城,是没有道理的。
2,芷阳县究竟有多大?《陕西通志》记载:“芷阳,在咸宁之东,横数十里,东接绣岭,南抵兰田。”《咸宁县志》也记载:“故芷阳,谓本芷阳地耳,非谓芷阳城,……秦时芷阳东境,兼有今临潼、兰田地。”
3,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沛公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的记载,说当年刘邦从鸿门逃出,路经骊山北麓的一条“芷阳小道”返回自己霸上大本营的,如今临潼县城附近就有一个“芷阳村”和“芷阳谷”。
4,说秦时有一个“东陵侯”,证明应该有一个“秦东陵”。其实,汉代有“阳陵侯、建陵侯、营陵侯”等30多个“陵侯”,并没有任何一个与陵墓有关,所以用“东陵侯”引出“秦东陵”,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记者问:秦宣太后芈氏的陵墓位置,你认为肯定就座落在秦始皇陵东侧的不远处,这样的一种认定,有什么可靠史料依据吗?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骊山北麓地区,从未发现有其他人大型墓葬的记载,而从俑坑的规模来看,只有秦始皇才有这一种魄力、财力去进行修建,所以秦俑坑不可能是秦宣太后的陪葬坑。书中提出的观点是:
1,《史记·正义》、《括地志》、《陕西通志》、《西安府志》、《临潼县志》等史料中,都明确地记载着“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十里,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
2,这些材料有共同起算点,有准确里程数字,有可靠方位指向,人们可以在地形图上定位,也可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结果是一样的:人们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秦宣太后陵的位置,恰好就在西杨----下和村附近。
3,袁仲一认为秦宣太后陵,在西安市洪庆区,洪庆历史上属咸宁县,而《咸宁县志》、《西安府志》、《陕西通志》中,找不到秦宣太后陵任何的文字记载,所以秦宣太后葬在洪庆,没有任何可靠史料依据的。
4,除秦始皇以外,其他人都没有财力建造秦俑坑?秦始皇连年征战,财源枯竭,是短命的王朝,哪里有强大国力可言?宣太后执政41年,秦军15年不出函谷关,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财力搞任何的工程建设。
分享     
0

阅读(100070)┊ 评论 (210)┊收藏(8) ┊转载 ┊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博论坛 圈子
前一篇:《兵马俑真相》正式出版了!
后一篇:陈景元新著《秦俑风波》问世了!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新浪网友2009-08-04 11:13:23 [举报]
郭沫若都能算伟大的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学界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啊?搁现在他那几篇文章顶多挂起点中文网,穿越文的鼻祖啊!他亲自审核了中国以前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编撰,在他那“历史要为政治服务”的名言下,我们的历史启蒙教育是面目全非。
中科院院长都是这么个人,你还能指望中国的学术骗局能少了去?
霓虹湖面静人心2009-08-04 11:21:10 [举报]
似要應驗了舊年日本電視臺熱播的一部日劇[CHANGE],民衆渴望改變,渴望新鮮活力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