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萍:诗经赏析──国风·周南·芣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2:27:14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芣苢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747 更新时间:2009-9-26 12:49:20

采 采 芣 苢,薄 言 采 之。采 采 芣 苢,薄 言 有 之。

采 采 芣 苢,薄 言 掇 之。采 采 芣 苢,薄 言 捋 之。

采 采 芣 苢,薄 言 袺 之。采 采 芣 苢,薄 言 襭 之。

 

注释】 

  ⒈芣苢(又作芣苡,读fǒu yǐ或fú yǐ )):植物名,即车前子,也称当道、马舄,牛遗、牛舌草、车轮菜、地衣、蛤蟆衣。英文名:Asia Plantain。大叶长穗,好生道旁,种子和全草入药。 采采:采而又采,“始求之也”。

  ⒉薄言:语助词,无义。

  ⒊有:取也,“既得之也”。

  ⒋掇(duō):拾取。

  ⒌捋(luó):以手掌握物而脱取,“取其子也”。

  ⒍袺(jié):用衣襟兜东西。

  ⒎襭(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译文 】

    采 呀 采 呀 采 芣 苢 ,采 呀 采 呀 采 起 来 。
    采 呀 采 呀 采 芣 苢 ,采 呀 采 呀 采 得 来 。

    采 呀 采 呀 采 芣 苢 。一 片 一 片 摘 下 来 。
    采 呀 采 呀 采 芣 苢 ,一 把 一 把 捋 下 来 。

    采 呀 采 呀 采 芣 苢 ,提 起 衣 襟 兜 起 来 。
    采 呀 采 呀 采 芣 苢 ,掖 起 衣 襟 兜 回 来 。

【赏析】   

“芣苢”(否以)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袁枚曾经嘲笑地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今人附会圣经,极力赞叹。章艧斋戏仿云:‘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闻者绝倒。”(《随园诗话》)说《诗经》不宜盲目效仿,当然不错,但他所取的例子,实为不伦不类。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诗歌可以把这欢快表达出来。而一个人在那里把蜡烛芯剪了又剪,还唱着“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除了精神病,也没有别的解释了。这完全是文人制造出来的滑稽,并非《芣苢》不值得赞叹或绝对不可以效仿。

问题倒是:当时的人们采芣苢——车前草——用来派什么用处?毛传说此草“宜怀任(妊)”即可以疗治不孕;又一种说法,是认为此草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这两种说法在中医学上都没有根据。现在中医以此草入药,是认为它有清热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据说可治高血压。这还罢了,我们也可以勉强地说,《诗经》时代的人是相信车前草是可以治疗不孕或麻风的。但即便如此,这诗仍然有不可理解之处:不孕或者家里人生了麻风,都是极苦恼的事情,哪里有一大群人为此而兴高采烈地一边采车前一边唱着歌的道理?拿方玉润所推想的情景来看这样的解释,尤其觉得不对劲。

所以我们觉得应该给《芣苢》以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的一句话:“野人亦煮啖之。”此“野人”是指乡野的穷人。可见到了清代,还有穷人以此为食物的。又据朝鲜族的朋友告诉笔者,在他们那里,以车前草为食物是普遍的习俗。春天采了它的嫩叶,用开水烫过,煮成汤,味极鲜美。朝鲜族(包括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上的)是受汉族古代习俗影响极大的民族,朝语至今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的读音。可以推想,中国古代民间也曾普遍以车前草为食物,只是到了后来,这种习俗渐渐衰退,只在郝懿行所说的“野人”中偶一见之,但在朝鲜族中,却仍旧很普遍。

以此释《芣苢》诗,就觉得容易理解了。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荠菜花实在说不上好看,只因荠菜是江南人所喜爱的野菜,对于穷苦人更是天之恩惠,故人们连它的花儿也生了偏爱。车前草较荠菜更为平常易得,想必很多年前,它更受老百姓的喜爱吧?如方玉润之说,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骆玉明 顾伊)


 

 

【选评】

  [元]吴师道《传说会纂》: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上:“彩彩芣苢”,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即五言中,《十九首》犹得此意者。陶令差能仿佛,下此绝矣。


 

《诗经·芣苢》解读(作者:赖彦刚)

《芣苢》在《诗经》中,因其独特的朴素美和韵律美而受到研究者的好评。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段鉴赏十分准确的道出了《芣苢》的意境美,深得此诗个中三味。为了让读者对这首诗有更明晰的了解,笔者试图对它从自然美、艺术美和审美生成的流程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解读。

一、自然美

人们对自然美通常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认为自然美就是自然界本身展现出来的美;就像张玉能先生所说的:“自然美指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来的美”[1]。二是人们对艺术作品中接近自然的形象的感受,称之为自然美。这个自然美也就是达·芬奇所说的“第二自然”,用毛泽东的话说,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

其实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时,是无法将上面两个层次截然分开的,因为:作品中的自然首先必须源于自然,但同时,它又不能等同于客观自然。就以《芣苢》为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扬之水说:“钟惺所谓”此篇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斯得之矣”,是抉得此诗之神。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诗原本可以歌唱,那么《芣苢》若配了乐,调子一定是匀净、舒展、清澈、明亮的。如今只剩了歌辞,而依然没有失掉乐的韵致。”[2]

所谓“作者不添一事”,其实就是说此篇的自然。也就是说,作者直接从客观世界中取材,不添加任何自己的个人素材进诗。使读者读来,自然而然,毫不感觉有任何添加成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方玉润有“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美妙感觉。当然,如此简洁的诗歌,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绝不仅仅是因为“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的纯粹客观世界的自然美。而是因为诗里面非常巧妙地隐含了创作者的“情”。

二、艺术美

张玉能先生说:“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的产物。”[3]

由此可见,只要是艺术作品,它所展现出来的美,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创作者的烙印。因此,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我们只能说它是接近自然但又不同于自然的美。说它接近自然,是指它的美里含有自然的因素或者规律,让人感到亲切。但是,因为它是作者的创造物,所以,它必然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只不过这种色彩往往隐含在作品的深层次中,需要人们意会而无法直接观感。

方玉润所说的:“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扬之水说的:“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就是因为他们在咏叹之中感受到了诗中的内蕴。咀嚼到了诗中精华。

这种艺术中的自然美,很多人可能因为文字障碍的缘故,无法完全理解,笔者将它用比较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大家就不难领会了: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如此一来,诗中那明快的节奏和欢乐的气氛就从简洁的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方玉润为什么会“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了。那为什么如此简洁的诗句会给我们如此大的审美冲击呢?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得从审美生成的角度来谈一谈了。

三、审美生成

审美生成是审美主体和客体在审美活动中交互影响、促进而生成的。对于艺术品来说,它作为对象,唤起审美主体内心对美的欣喜、玩味、升华。审美主体则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客体的感受、玩味,完成对客体的再次塑造,展现作品的特定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审美活动。这里面既包含价值判断,也隐含情感交流。

首先来看价值判断: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判断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其他社会活动中主要以生产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等为批判标准。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却是以生命及其源动力为核心标准的。所以,康德说抄袭的作品和矫揉造作的作品都不能叫做艺术品,原因是这两者缺少了艺术品必须的东西——灵魂。[4]所以,艺术品能否在审美活动中打动读者,完成审美,主要就看其本身是否具有于读者交流的内在生命活力。

《芣苢》能以其简单的形式打动读者,就是因为它包含有浓烈的内在生命动力,有对生命的不加修饰的呼唤。闻一多在他的《诗经研究》中经过大量详实的材料证明韩诗、毛诗等对《芣苢》的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各家所说诗中本事,或伤无子,或乐有子,或矢忠而不去,或求去而不得(韩说‘求已不得’已犹去也),其详虽不可考,其皆缘芣苢宜子以立说,则不误。”也就是说,不管是乐有子还是伤无子,《芣苢》所展现的其实都是人们对芣苢有助于生育这一功能的礼赞。而且,从诗歌中不难看出,就算是伤无子,其真正内涵并不伤,而是满怀憧憬的对芣苢宜子功能的期盼,期盼之中含有抑制不住的喜悦。正是这种对生命力的质朴礼赞,使我们在诵读此诗的时候也受其感染而油然升起对生命喜悦的同乐感受。

再看情感交流:艺术品一经生成,就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呼唤读者对其内涵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在西方现代文论中叫“召唤”与“填空”。通过填空,读者还原作品本意的同时,将自己的经历、情感、审美理想等等融入到作品之中,和作品的内在情感交互影响,交互作用,共同完成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意境,不再是作品中的意境,它是读者在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感等因素生成的全新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恩格斯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芣苢》中的情感是在悠闲中展现出难以抑制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大喊大叫,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咏唱的节奏自然而然的流露。在自然的流露中,让读者顿生愉悦之情,不期而遇地将自己对田野风光和生命动力有机结合。感叹春光无限,活力四射的美。所以,扬之水在他的《诗经别裁》中说:“《诗》言‘采’者不一,“采”的后面,通常总有事、有情,如《唐风》之《采苓》,如《小雅》之《采菽》《采薇》《采绿》。唯独《芣苢》,“采”的本身,就是故事,也就是诗的全部。这里边没有个人的事件,如心绪,如遭遇,却是于寻常事物、寻常动作中写出一种境界,而予人一种平静阔远的感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我想,读者朋友是不难领会简简单单的《芣苢》受欢迎的原因的。

注释:

[1]张玉能:《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2]扬之水:《诗经别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页。

[3]张玉能:《美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4]参见宗白华:《西方美学译稿——判断力批判》,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157页。

(赖彦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06级硕士研究生。)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芣苢 诗经·国风·周南 诗经·国风·曹风(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陈风(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汝坟(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樛木(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黄金书屋---【诗经·国风·周南】 诗经·国风·豳风 诗经·国风·卫风·伯兮(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召南·殷其雷(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召南·羔羊(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秦风·终南(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雄雉(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魏风·十亩之间(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式微(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旄丘(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鄘风·相鼠(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